食藥署 查醃漬蔬菜 所有廠商都合格 二件產品漂白劑過高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23日公布醃漬蔬菜製造業稽查專案查核結果,經查核74家業者並抽驗產品81件檢體,這現仍有2件市售醃漬蔬菜之漂白劑含量不符合規定,2家業者已各處以3萬元罰款。 食藥署表示,為維護市售醃漬蔬菜產品的安全衛生,稱藥署聯合地方政府衛生局,針對過去曾抽驗不合格之製造業者優先納入查核對象,總計查核74家。查核重點包含食品業者登錄、食品良好衛生規範(GHP)準則、產品責任險、使用之食品添加物及產品標示等項目,並抽驗成品檢驗防腐劑、漂白劑、甜味劑或食品中微生物衛生標準等。 食藥署表示,經抽驗74家業者均能符合等要求,而查核75件產品標示也都符合規定。但是,抽檢81件醃漬蔬菜產品卻發現2件含有過高之漂白劑(二氧化硫),分別是台中市大川農產行的脆筍干及高雄市定芳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之糖醋薑,2生產業者皆由地方政府衛生局裁處3萬元罰款。 食藥署呼籲食品業者,應遵守食安法相關規定並落實自主管理措施,倘經查獲不符合GHP準則且複查不合格者,將可處6萬元以上2億元以下罰款;如查獲使用食品添加物與規定不符,則可處3萬至300萬元罰款。

Read More

〈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小針刀治療媽媽手

陳俊銘 媽媽手又稱「狄奎凡氏症」,正式醫學名稱為「狹窄性肌腱滑膜炎」,它是指位於手背橈側(拇指側)的支持帶出現增厚,壓迫到其下方的伸拇短肌及外展拇長肌腱和滑膜,引起管道的狹窄,管道兩端的肌腱及滑膜發炎腫脹,嚴重時肌腱的滑動受限,或造成沾黏。其特點是在橈骨莖突處腫脹疼痛,且常會向上延伸到前臂,向下延伸到拇指。手腕及手的扭擰的動作,拇指的反覆伸直或屈曲都會使疼痛加劇。檢查時若將手腕向尺側偏移及過度背屈則會產生手腕疼痛此為「芬克斯坦現象」。橈骨突之壓痛及拇指外展,背屈有劈拍聲響聲有時會很明顯,有些人同時會合併有腱鞘囊腫。 媽媽手好發於50幾歲的婦女,或生產後的媽媽,大多與日常生活中不正確用力,或是反覆用力過度有關,如抱小孩、洗衣服、扭擰物品、打字等,許多病人同時也會患板機指,30%的病人會同時發病於兩手腕。而準媽媽們因為懷孕末期荷爾蒙的改變,滑囊及關節本身就容易產生輕微的炎症反應,此時,要稍有施力不當,如抱小嬰兒時手腕過度彎曲,大拇指過度外展等,便容易患上「媽媽手」。另外像長時間打字的行業,長期握筆的文字工作者,單手端著沉重餐盤的服務生,把書本上架的圖書館員工,常使用手機的「拇指族」,都屬於高危險群。容易與「媽媽手」出現類似症狀的疾病有:1.手腕關節之退化性關節炎。2.手腕月狀骨病變。3.腕隧道症候群。4.頸部神經壓迫。 中醫治療媽媽手,藥物方面以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為主,方以桃紅四物湯合散腫潰堅湯,正骨紫金湯加減丹參、川七、赤芍、木瓜、白芍、甘草等。針灸可舒緩疼痛,壓痛點阿是穴配合外關、合谷等為常用穴道。最直接根本有效的治療是小針刀治療,針對橈骨莖突腱鞘狹窄發炎沾黏,進行鬆解術,1週1次,約3-4次,可有效根治「媽媽手」。配合針灸治療做後續調理,頭皮針、耳針、舌針、眼針、火針、腕踝針靈活運用,可使媽媽手獲得很好的改善。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

視力模糊 AI判讀眼底檢查 阿公檢出糖尿病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77歲林姓阿公參加台南市行動醫院全民健檢,意外發現罹患糖尿病而不自知,且患病可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他稱過去幾個月有視力模糊的情形,恰巧將軍區衛生所新購全自動免散瞳人工智慧判讀糖尿病眼底攝影機,經初步檢查判斷為雙眼增生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立即轉介眼科治療,避免進一步視力惡化。 衛生局說,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20-70歲成年人失明的最主要原因,且糖尿病友失明率為一般人的25倍,希望林姓阿公的例子,能喚起大家對糖尿病併發症的重視。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一種因血糖長期過高,導致視網膜血管受損的疾病,早期症狀通常不明顯,患者往往在出現視力模糊、看東西變形或視野中出現黑影時,才會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以下是專家建議的預防措施:1.糖尿病患者應每年接受眼底檢查,以便及早發現視網膜病變。2.穩定控制血糖。3.均衡飲食、適量運動、控制血壓與膽固醇。4.及早戒菸,吸菸會增加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的風險。5.善用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降低糖尿病與慢性病的威脅。 中央健保署統計資料顯示,今年上半年,台南市糖尿病友僅28%完成眼底檢查,提醒病友至醫療院所執行眼底檢查,若視力突然變化或血糖急遽變動都應盡速就醫,以免延誤最佳治療時機。

Read More

胃袖狀切除減重 未飲控仍會復胖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肥胖者減重能顯著改善代謝性疾病,如血糖、血壓、血脂的問題。醫師指出,胃袖狀切除手術時間短,安全性高,不僅可縮小胃的容量,還能降低饑餓酵素Ghrelin的分泌,使患者不再感到過度飢餓;且在術後3個月內能減少約30%的體重,最快半年至1年內可減重40%、甚至50%。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一般外科主任王俞傑表示,代謝症候群的判定標準包括腹部肥胖、高血壓、空腹血糖偏高、三酸甘油酯偏高及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只要符合3項或以上即可被判定為代謝症候群。 體重控制除了改善代謝,還能提升心肺功能、減少脂肪肝和胰臟發炎風險;體重減輕後,關節的壓力減少,對骨骼關節也有顯著益處。研究也顯示,肥胖與癌症的發生有關,減重不僅能預防多種疾病,還能降低癌症的風險。 王俞傑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BMI超過25即為過重,超過30則屬於肥胖。對於中度和重度肥胖的患者,通常需要藉助外科手段來達到有效的減重效果。台灣目前針對BMI超過40,或超過35且合併有肥胖併發症的患者,提供減重手術的適應症。 他指出,在眾多減重手術中,胃袖狀切除手術是目前的主流選擇,其手術時間短,安全性高;不僅能縮小胃的容量,還會引發體內荷爾蒙的改變,特別是降低饑餓酵素Ghrelin的分泌,使患者不再感到過度飢餓,從而更容易達到減重效果。 接受胃袖狀切除手術的患者,通常在手術後3個月內能減少約30%的體重,最快半年~1年內可減重達40%、甚至50%。 然而,減重手術並非一勞永逸之道。王俞傑強調,胃是很有彈性的器官,若術後生活習慣沒有改變,還是會再復胖。提醒民眾規律運動,並多吃蔬菜、避免加工食品、適量補充蛋白質、少吃精緻澱粉,並以蒸、煎、煮取代烤、炸的烹調方式,才能徹底遠離代謝症候群及肥胖的威脅。

Read More

非必要CT/MRI 醫界籲自費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為避免患者自行要求導致進行許多不必要的檢查,台灣醫務管理學會21日建議針對電腦斷層(CT)和磁振造影(MRI),除癌症等必要檢查外可收取少量定額自費;對此,健保署表示,已調整急診等部分負擔,盼落實分級醫療。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21日舉辦「第9屆第3次會員大會暨2024年THIS學術年會」。理事長洪子仁表示,本次大會主題為大會主題為「打造健康台灣:投資醫療數位永續」,就是延續醫界倡議「醫療支出是投資、不是成本」,並主張台灣的醫療思維應從「成本控制」轉向「價值創造」。 對於立法院7月16日通過主決議,要求衛福部應改革健保,於明年中前達到平均點值1點0.95元。洪子仁說,提升健保點值,開源節流要齊頭並進,開源部分政府已經編列公務預算;節流則要提高分級醫療及部分負擔,節制不必要的醫療使用。因此提出針對國人常做的高額檢查,收取定額的部分負擔。 洪子仁指出,CT和MRI檢查除了用於癌症檢查外,也可能用於骨科、腦部等檢查。但除了癌症外,多基於臨床要求;有時更會遇到患者要求醫生要做,導致醫生只能配合做,或冒破壞醫病關係風險拒絕,因此希望使用者付費,透過對癌症檢查等以外患者收取少量定額自費,減少不必要的檢查。 衛福部長邱泰源表示,衛福部已盤點現行健保總額內項目,提出17大項公衛福利支出,金額300億元,規劃以3年期間逐步改由公務預算支應;另將爭取政府公務預算挹注,並將一步步往前,把錢用在刀口上,爭取更多資源,讓健保永續。 石崇良則回應,健保法中原來就有規定,所有醫療費用都有20%部分負擔,開辦後也有過多次檢討。去年下半年已開始調整部分負擔,其中就包含門診藥費與急診,盼讓各層級中有差別,以利落實分級醫療。 至於檢查檢驗費部分負擔,石崇良說,目前都還沒有採記,除退費、手續等問題,也考量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須要長期抽血追蹤的患者造成負擔。因此會先檢討去年到今年門診藥費與急診部分負擔成果,再討論是否要加入檢查檢驗,醫界相關建議也會納入討論。

Read More

增肌減脂4部曲 擁有精實身材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擁有運動員精實的肌肉,令人羨慕不已。醫師表示,一般上班族可以嘗試以非侵入式療程「增肌減脂4部曲」,但術後仍要透過飲食控制加上適當的運動,才能幫助維持術後良好的體態。 光澤診所醫師吳亮廷表示,運動員平均1天訓練消耗的熱量可高達1萬卡路里,是一般民眾的5倍以上,希望擁有如運動員般的精實身材不外乎就是透過增肌減脂。但以1個上班族每天大約消耗1500~1700的熱量來說,要達到精實的體態身材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 訴諸醫美技術的協助,吳亮廷表示,可以嘗試以非侵入式療程「增肌減脂4部曲」,第1步透過儀器加熱破壞脂肪減少淺層脂肪的厚度;第2步利用電磁能量刺激肌肉快速收縮,達到平時運動無法達到的肌肉收縮速度,使肌肉增厚。 第3步使用高頻溫度,由內而外加熱抑制新的脂肪細胞合成,降低深層脂肪數;最後再透過高能量電波使因肥胖而鬆弛的皮膚緊實,讓身形看起來更緊緻。一套療程可以透過4種儀器有效減少表層、深層脂肪、同時強化肌肉層以及緊實肌膚。 吳亮廷提醒,療程效果因人而異,並非保證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效果;有關適應症、禁忌症等副作用等問題,療程前務必諮詢醫師,由醫師進行專業說明和診斷。無論執行何種療程,都要記得減少攝取油炸類、甜點等高熱量的食物;療程結束後要多喝水來促進代謝,避免飲用茶及咖啡,透過飲食控制加上適當的運動,才能幫助維持術後良好的體態。

Read More

陸零食蠟瓶糖 未核准輸入台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期台灣也能買到中國大陸的零嘴「蠟瓶糖」。然而,食品專家20日提醒,這類產品以碳水化合物及鮮艷色素為主,吃多恐影響孩童身心,且台灣沒有核准輸入涉違法販賣。 中國大陸爆紅零嘴蠟瓶糖標榜「手作」,且號稱以「蜂蠟」製成外膜,中間包裹糖漿或果醬,但多數外包裝沒有相關標示,甚至是散裝,實際來源不明,近來這款零食在台灣網購平台也能看到,掀起食安疑慮。 宜蘭大學學術副校長、食品加工專家謝昌衛表示,就營養層面來看,這款產品並不具有基本營養訴求,可能含有過度食品添加物或色素,長期食用恐影響小朋友身心發展或損傷肝腎。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坊間流傳有關中國大陸近期爆紅「蠟瓶糖」產品色彩繽紛,原料有蠟及色素糖漿,疑似食品中文標示不明或添加未核准使用色素,進到台灣販售。台南市衛生局會同消保官到夜市稽查,未查獲販售蠟瓶糖,亦未發現來路不明中國大陸食品。

Read More

蝸牛粽奪3命 小米托福松濃度 異常高

記者戴淑芳、鄭錦晴∕綜合報導 台東小米粽疑食物中毒3死案,衛福部20日公布定量檢驗結果,蝸牛小米粽食餘檢體中,小米殘留農藥「托福松」濃度異常高,更明顯高出近3年市面抽驗數據近800倍,原因待檢警釐清,但未檢出芬普尼或其它農藥。 衛福部次長林靜儀昨天下午在臨時記者會中,公布最新定量檢驗結果,食餘檢體檢出濃度為224毫克/公斤,而食餘檢體所使用的小米、內葉、豬肉、蝸牛、竹筍,檢出濃度分別為405、150、60、42、32毫克/公斤,以小米濃度405毫克/公斤最多。 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署長莊聲宏說明,民國111年到113年7月間,市面檢驗農藥托福松總件數1萬2390件,檢出托福松農藥41件、檢出率0.33%;其中11件超標,濃度範圍落在0.01到0.51毫克/公斤。 莊聲宏直言,檢體中小米濃度異常高、內葉次高,推測是因為蒸煮時擴散導致,其他食材也是在蒸煮時互相影響,然而跟市面稽查濃度範圍相比,均高出許多。 食藥署與台東縣衛生局20日擴大採集檢體,包括搗小米的臼、鹽巴、味精、醬油等調味料、鍋子、鍋蓋及已拆封的法台寶(芬普尼)及在蒸煮鍋旁邊用棉籤取樣,正著手進行檢驗分析中。 另外,針對人體檢驗進度,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20日表示,台大法醫所回報,收件8名個案血液檢體均已檢出有機磷「托福松」,與食藥署食餘檢體檢驗出托福松之結果相符一致,外界另曾懷疑的殺蝸牛用農藥聚乙醛則均未檢出。

Read More

胸部腫塊羞就醫 拖成晚期乳癌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小安(化名)是親友眼中的勝利組,卻在40歲時被確診乳癌。起初在胸部摸到腫塊時,因為害羞不敢就醫,拖了3年,直到無法行走,必須靠輪椅行動時,才發現腫塊已是晚期乳癌,並且轉移到脊椎。 小安最初接受了荷爾蒙藥物治療,但隨著病情惡化,癌細胞轉移到腦部後,轉而接受化療。儘管病情一度得到控制,半年後,腦部腫瘤再次復發,最終她選擇HER2弱陽性治療作為最後的希望,透過抗體藥物複合體(ADC)治療,原先因小腦的腫瘤導致走路搖搖晃晃、無法上班的她,接受治療後的3週內,症狀改善並且能重返職場,小安近期已經過著與一般人無異的日常生活。 衛福部台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陳駿逸表示,HER2陽性乳癌在所有乳癌患者中約占2成,大約每5名乳癌個案就有1人屬於HER2陽性。終其一生,有30%-50%的機率會出現癌細胞轉移,目前轉移性HER2陽性乳癌的第一線治療,主要採取化學治療加上標靶治療提高患者存活率。 乳癌過去主要為3種分型:荷爾蒙陽性乳癌、HER2陽性乳癌與三陰性乳癌。台中慈濟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李典錕表示,隨著新一代抗體藥物複合體(ADC)的問世,開啟了乳癌新分型「HER2弱陽性」。這意味著癌細胞即使只有微弱HER2表現 (IHC 1+),也屬於此分型,超過半數的轉移性乳癌患者都屬於HER2弱陽性。 陳駿逸指出,隨著新藥的出現,HER2受體達10萬以上的患者就可以接受HER2新藥治療,這使得HER2弱陽性逐漸受到重視,包括荷爾蒙陽性與部分三陰性乳癌患者都可能適用新藥治療。 李典錕表示,新藥精準打擊癌細胞,不僅可毒殺帶有HER2陽性訊號的癌細胞,同時透過「旁觀者效應」,可一併毒殺鄰近無HER2陽性表現的癌細胞,增加轉移性乳癌患者存活期。

Read More

避免孕期貧血 注意補充4營養素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依據統計,我國懷孕婦女在孕期第24-28週的貧血檢驗,結果異常的比率為17.6%,國健署提醒,孕期貧血可能增加妊娠併發症風險,影響胎兒發展與健康,應善用公費產檢,注意孕期鐵、葉酸、維生素B12及蛋白質4大關鍵營養素的補充。 國健署表示,孕期貧血可能造成胎兒過小、發生早產、發展遲緩、注意力不足、智力障礙及兒童時期罹患癌症的風險上升,甚至增加周產期死亡率等,貧血也會讓孕產婦心肺負擔加重,增加子宮收縮不良、難產、周產期憂鬱等發生機率。 根據國外文獻指出,孕期診斷為貧血的孕婦,發生妊娠高血壓風險為孕期未患貧血孕婦的1.5倍、發生妊娠糖尿病風險為1.2倍。懷孕期間攝取足夠的鐵、葉酸、維生素B12、蛋白質等4大營養素,可預防貧血的發生。 為了守護孕媽咪和胎兒健康,國健署提供14次公費產檢,包括懷孕24-28週補助的貧血檢驗,詳細的檢查項目和期程可以參閱「孕媽咪健康手冊」和「孕媽咪衛教手冊」。為了幫助準爸爸一起關心孕媽咪健康,也提供「爸爸孕產育兒衛教手冊」,有任何疑問都可以翻閱,了解如何照顧媽媽、寶寶的健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