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根據國健署調查,暑假期間學生的生活型態會改變,身體質量指數(BMI)也呈上升趨勢。研究指出,BMI與心理健康有關,不僅BMI過重或肥胖的青少年有更多的身心症狀,過瘦也有礙身心健康。
一份2024年5月發表於《美國醫學會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由倫敦衛生及熱帶醫學院學者進行,採用歐洲和北美在學兒童健康行為的調查資料進行分析,研究對象為103萬6869名11-15歲的青少年(其中50.9%是女孩),觀察2002-2018年間的變化。
結果發現,BMI與心理健康之間存在U型關聯,即BMI過低或過重的青少年有更多的身心健康問題。這種關聯在不同年份、性別和年級中都能觀察到。且女孩的身心問題明顯高於男孩;與小學相比,國中和高中生身心問題顯著地增加。
桃園療養院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陳質采表示,BMI指標代表的不僅是食物攝取量的問題,也受壓力與運動習慣影響。而壓力會影響體內的新陳代謝、情緒和飲食習慣,進而影響BMI數值。
舉例來說,臨床上常見抱怨自己身形外貌的青春期孩子,多半合併其他學業、家庭和同儕關係等生活困擾,這些孩子們容易陷入自卑情結,而無法健康有效的處理生活或解決問題。
陳質采建議,家長及老師因應上別只跟孩子說「不要」在意自己的身形外貌,改以列出生活可改善的優先順序與解決方法,陪伴孩子有效的面對自己的困擾才是解決之道。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2023年董氏基金會青少年相關調查發現:壓力源之一的身材外貌已上升至第3名,也是呼應了與上述研究結果身材體重與身心的關聯。
除了因IG、Tiktok等社群使用,影響著青少年對外貌的重視,葉雅馨表示,其實師長們更應該建構青少年對自我的認同,可將BMI當作維持體貌的一個指標,檢視BMI值是否在18.5-24正常範圍內,當過少或過多就表示需在體重上作些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