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1點0.95元 民團籲加強管控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近日立院通過主決議保障健保平均點值1點0.95元。對此,民團17日呼籲應加強管控機制,否則恐惡化醫療資源配置不公,並應修法,強制醫療院所落實盈餘優化醫護待遇,以免口惠而無實惠。 對於立法院會不入法改以主決議方式處理,民間監督健保聯盟發言人滕西華17日表示,無論主決議、附帶決議,都沒有說明如何、以及為何要在現行論量計酬的框架下保障每點0.95元,且缺乏查核管理機制,避免衝量或醫療端過度利用。 滕西華強調,這裡所指的過度利用並不是醫療浪費,但總要把壞學生抓出來,否則可能加速惡化醫療資源配置的不公平。 此外,決議中也未提出如何合理提高保障有品質與價值的服務,滕西華呼籲,支持健保署特約採擇優方式,才有約束手段,並應積極提出醫療法修法,強制以法律落實,否則就是有口惠而無實惠。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董事長劉淑瓊則提出3項期許,首先是在保障點值同時也必須有配套,如何有效管理醫療支出,若沒有好的配套管控,最後最後都是民眾要掏口袋。 第2個期許是呼籲健保署立即啟動健保點數支付制度改革,她認為現在存有非常高的不公平性,需要政府拿出魄力、決心與專業面對,另希望醫療提供者展現高度及格局。 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期許,盼醫療服務提供者在給付得到合理保障後,應該拿出承諾,提升醫療品質跟國民健康,並反映在總額協商裡提出的KPI中。

Read More

圓禿是自體免疫疾病 多數5年內復發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圓禿」是一種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會反覆性發作導致圓型斑塊落髮,7成患者10到25歲即發病,嚴重時甚至可能造成連眉毛、睫毛、鼻毛及頭髮都脫落精光。醫師提醒,如有不明原因不規則落髮,應警覺是否為免疫疾病造成,及早對症治療。 資料推估,台灣有5萬人受「圓禿」所苦,林口長庚醫院皮膚免疫科部長鐘文宏醫師表示,男女老少都有可能會有圓禿,臨床從2-3歲的小朋友到80歲以上的老年患者都有,但較常見20-50歲成年患者,女性略多。因免疫系統誤攻擊毛囊組織,導致毛髮變細且不穩固,容易脫落所導致的圓禿,屬於非疤痕性落髮的一種,全球疾病盛行率約2%,且7成患者會在10-25歲就會出現症狀。 台北榮總皮膚部主任陳志強醫師進一步說明,圓禿的確切成因目前仍不清楚,但有許多原因可能誘發圓禿,包含壓力、感染、打疫苗等都有可能。大部分的圓禿是小範圍的斑塊落髮,但有超過3成的患者會進展成多發性、大範圍的圓禿。 圓禿的病程因人而異,有的患者會於1年內再生新髮,但若落髮範圍超過半個頭皮(50%)患者就較難自行恢復。且圓禿會反覆發作,多數會在5年內復發,若病程超過1年則稱做慢性圓禿,可能會出現更大範圍的落髮,難以完全恢復。 鐘文宏強調,圓禿造成的急性落髮且反覆不定的病程,常導致患者嚴重身心壓力。台灣的研究發現,圓禿患者自殺風險是一般人的6倍。 圓禿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抑制過度活化的免疫細胞。陳志強說明,針對小範圍的圓禿傳統治療方法包含局部塗抹、頭皮注射型類固醇等,針對較大落髮面積的圓禿病人,治療會考慮使用口服、靜脈注射型類固醇、或未正式取得圓禿治療適應症的免疫抑制劑。 針對嚴重圓禿患者,目前已有藥物可治療,透過選擇性地調節免疫系統,減少免疫系統對毛囊的錯誤攻擊與發炎反應,進而改善落髮。

Read More

視力監測 小六童近視飆至7成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根據國健署106年度「兒童青少年視力監測調查」結果顯示,幼兒園大班近視率(近視≧50度)為9%,小一學童上升至19.8%,小六學童更攀升至70.6%。國健署呼籲家長及早建立孩子正確的用眼習慣,以減少近視的危害。 隨著時代變遷及學習型態的轉變,加上正逢暑假期間,兒童使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3C產品的時間大幅增加,若長時間近距離用眼,且缺乏適當休息,將增加近視的風險。 依據國健署102年國小低年級學童視力保健介入計畫結果發現,每週從事戶外活動達11小時,1年平均可減少55%的近視發生機率及減少12度的近視度數增加;每週日照時間超過200分鐘,則可以減少49%學童罹患近視的機率。 研究報告亦指出,不論有無近視的學童,若參加近距離才藝課程(例如:畫圖、書法、珠心算、小提琴、鋼琴等)或練習時間每週超過4小時,則有1.59倍的機率在1年內近視度數增加超過50度,顯示戶外活動是近視的保護因子,而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則是造成近視或近視度數增加的危險因子。 同時,陽光中的自然光線會增加視網膜多巴胺分泌的量,進而抑制眼軸伸長,戶外遠距離的視野,可以促進眼球肌肉放鬆和眼睛屈光度的調整,進而減緩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帶來的負面影響。 國健署呼籲,家長鼓勵孩子暑期多從事戶外活動之際,應注意避免熱傷害的情況下參加戶外活動,更要記得每年至少1-2次定期帶孩子檢查視力,掌握遠視儲備量,守護孩子珍貴的靈魂之窗。

Read More

美進口牛舌驚見弓蟲 生食恐感染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16日指出,本週發現2批自美國進口櫻桃農藥殘留量不合標準,總共4110公斤已全數拒絕輸入。另外,自美國進口的牛舌則被驗出含有弓蟲,亦要求業者退運或銷毀。 食藥署表示,由金果貿易及亮傑貿易自美國進口的紅櫻桃與鮮紅櫻桃,分別被驗出殘留農藥滅芬座及大克草超標;統計今年已有7批美國櫻桃不合格,總重量達10公噸,皆要求業者退運或銷毀。而美國櫻桃自4月1日起已採取加強抽批查驗,以維護民眾健康。 另外,食藥署也發現1批由英絡國際自美國輸入的冷凍牛舌被檢出弓蟲,這批25.81公斤牛舌已依規定退運或銷毀。食藥署表示,這是近3年來第3次在美國牛舌中驗出弓蟲,已對於美國輸入的冷凍牛舌採取監視查驗,要100%檢驗合格才能輸入。 食藥署表示,人類感染弓蟲的途徑主要為生食或食入未經煮熟受感染的動物肉或體液,人如被感染後淋巴結腫大,病人常會有倦怠感。另外偶爾會發現病患有發燒、喉嚨痛、斑樣或丘狀樣紅疹、夜間盜汗、肌肉痠痛及肝脾腫大等症狀。 孕婦如於懷孕期間感染弓蟲,則可能傳染給腹中的嬰兒,新生兒可能會出現視力不良、學習障礙和心智發育遲緩等現象,且若於胎兒腦部被弓蟲感染,可能會有水腦症、小腦症、視網膜脈絡炎及癲癇發作等後遺症,嚴重者可導致死亡。

Read More

分享超辣洋芋片 14日生胃痛送醫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東京都大田區的一所高中,16日有一名學生帶了超辣洋芋片跟其他約30名學生分享後,有15人宣稱嘴巴、胃部等身體部位出現疼痛症狀,14人已被送醫治療。全員均有意識。 東京都大田區的都立六鄉工科高中下午通報東京都警視廳等單位,稱「有學生吃了辛辣的零食後身體不適」。根據蒲田警察署說明,學生等人似乎是上午起在校內食用洋芋片,學生附近還留著寫有商品名的洋芋片。 根據販賣該牌洋芋片產品的廠商官網說明,商品背面標註著警語像是「因為太辣了,未滿18歲的人請勿食用」,以及「不善於吃辣者,以及耐辣者請小心食用」。蒲田警察署仍在調查事件詳情。

Read More

新冠流感雙降 9月恐重來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COVID-19和流感疫情高峰已過,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16日表示,隨著急診就診人次已連2週下降,預估急診壅塞也將漸得紓解;惟COVID-19變異株LB.1急竄升,不排除9月後疫情捲土重來。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依疫情監測資料顯示,近期類流感疫情處流行期,第28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計9.6萬餘人次,較前一週約10.7萬人次下降10%;近4週社區合約實驗室監測顯示,流感病毒以A型H1N1為多。 同時,上週新增898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新增987例下降,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另上週新增104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99例略升,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 羅一鈞表示,Omicron第6波疫情與流感疫情都出現下降趨勢,都已提前到達高峰。其中,流感疫情的高峰出現在6月25日到30日,估計8月初可脫離流行期;COVID-19疫情最高點則出現在2~8日,當週門急診就診人次約11.7萬,上週疫情降幅約10%,預估8月中旬可脫離流行期。 不過,近4週變異株監測統計顯示,本土及境外檢出COVID-19變異株均以JN.1為多,占比分別為39及36%,較前一週持平;但LB.1正在急起直追,本土占比20%,超越KP.3的17%、KP.2的13%。 羅一鈞表示,由於LB.1正在急起竄升,不排除疫情在9月後捲土重來。但考量第6波感染人數多,就算LB.1成為主流,民眾仍有部分交叉保護力,開學前後可能還不用擔心,主要得觀察開學後校園疫情是否有變化。

Read More

本土M痘單週增5例 創今年新高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本土M痘(原稱猴痘)單週增5例創今年新高。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16日表示,夏季大型人潮聚集活動眾多,預期疫情將在7、8月持續升高,呼籲符合對象儘速打疫苗,提升防護力。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公布,國內上週新增5例M痘本土確定病例,皆為青壯年男性,居住縣市均為北部,發病日介於6月20日~7月9日,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4例個案未曾接種過M痘疫苗。 疾管署指出,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二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年7月15日累計確診384例(362例本土及22例境外移入);其中,今年新增25例(22例本土及3例境外),而7月已新增9例本土個案,相較6月新增6例,疫情呈上升趨勢,夏季大型人潮聚集活動眾多,預期疫情將持續升高。 羅一鈞提醒,國際上M痘疫情持續,國際旅遊頻繁,暑假假期、七夕情人節將至,社交活動頻率大增,提醒民眾如有前往國內外之風險場域,應落實自我防護,並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親密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風險場域,同時請留意自己或他人症狀。

Read More

掌握3重點 養成運動習慣不難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規律運動的好處多多,世界衛生組織WHO也指出,身體活動不足已成為全球死亡率第4大危險因子,每年有6%的死亡率與其相關。但國人常因工作太累而懶得運動,醫師傳授簡單3招,協助民眾從生活中建立規律運動習慣。 如何建立對於運動正確的認知與行動,以維持長久的運動習慣有其必要之處。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安診所家醫科醫師陳采汎表示,WHO給成年人的運動建議為「每週從事150分鐘以上的中度身體活動」。 「中度身體活動」是指持續從事10分鐘以上運動後,略感疲累,呼吸及心跳較平常快,並有稍微流汗情形,如健走、慢跑、登山、持續的游泳、上下樓梯、有氧舞蹈、騎腳踏車、跳繩、水中走路等都是中度身體活動。 陳采汎表示,根據醫學研究發現,有3個方法可以協助提高改變既有生活習慣的成功機會:首先是設立實際的計畫與期待,透過彈性安排時間、可近性地點、可觀察或量化目標,感受安排生活的主控權與自由感,擺脫困難重重、反覆失敗的負向惡性循環。 其次是觀照自己的感受,確認貼合自己的行動意願與方向。在行動之前,照顧情緒,辨識感受,若此時可以獲得來自家人、朋友,或者是專業人士實際及情緒上、社交上的支持,更有助於在分享經驗、目標、成就中,保持專注及熱忱。 第3是建立內在動機,當能擁有自己的內在動機,會比起顯而易見的外在動機,如體重下降、體態改變或是他人肯定等,更能夠支持我們維持生活習慣的改變。對於規律運動的想法,可以從「我應該」、「我必須」的角度,轉換為「我願意」、「我想要」。 陳采汎表示,便利的現代生活,讓人們與規律運動習慣漸行漸遠。然而規律運動對於健康來說,迄今仍是如同魔法般神奇且強大的特效藥。規律運動的人生,除了能夠降低疾病風險與不適,經驗著規律運動的自己,會常常會帶來預期之外且具有重量的收穫,同時也能再支持著透過運動持續活出健康、美好、有意義的人生。

Read More

科技男心房顫動 脈衝場導管消融解危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53歲科技新貴劉先生因陣發性心房顫動於他院就診,使用抗心律不整藥物治療效果不佳,台北榮總心臟內科6月中施以脈衝場導管消融術,術後無任何不適,住院3天後即返家,定期追蹤近1個月,在智慧型手表監測下,症狀大幅改善,未再出現心房顫動不適。 台北榮總心律不整治療暨研究中心主任羅力瑋表示,心房顫動是臨床上最常見的心律不整,年紀越大產生機會越高。依流行病學統計,約有1%-2%的人患有心房顫動。常見的症狀包括心悸、胸悶、呼吸急促、頭暈或無力,然而有些患者並無症狀。 在心房顫動發作時,心房無法有效收縮,導致血液滯留,這些滯留的血液若形成血塊脫離心臟,可能會引發血栓。因此,心房顫動病人的中風機率是正常人的3到5倍,且心房顫動亦會增加心臟衰竭的風險,其死亡率是正常人的2倍,應盡早就醫接受治療,不要耽擱。 羅力瑋說明,除生活型態調整及預防風險因子,包括高血壓、肥胖、睡眠呼吸中止治療、戒菸、戒酒、運動等方面,目前心房顫動的治療仍以抗心律不整藥物控制與心導管消融術為主。一般的治療共識,若病人的心血管合併症較多,特別是年紀較高的病人,傾向採用心律不整藥物控制為主。若病人相對年輕,或症狀明顯,抑是合併有心臟功能不佳的情況,則可考慮採用心導管消融術治療。 羅力瑋表示,目前國內常見的心導管消融術主要為射頻輻射燒灼術搭配3D立體定位技術(RFA),或冷凍球囊導管消融術(CBA)。手術成功率方面兩者相仿,長期復發率約25%至40%,有些病人可能會在手術後3至6個月內仍有症狀,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進一步治療或再次電燒。 台北榮總表示,心律不整中心引進最新的脈衝場導管消融手術(PFA),利用多個電脈衝點來釋放一系列持續數微秒高振幅電脈衝,因具有心肌組織的選擇性,在治療過程中可避免對周圍的組織造成損傷,減少過去心導管電燒消融手術可能的併發症,如肺靜脈狹窄、食道損傷及膈神經損傷等;手術時間由3至4小時縮短至1到2小時內,與其他電燒手術相比,兼具精確度高、不損害周圍組織、減少併發症、手術時間短等多項優點,安全性表現更佳,為心房顫動導管消融性治療手術新選擇。

Read More

藥癮者 潛伏結核感染高1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潛伏結核感染(LTBI)是人體感染結核菌尚未發病成結核病的狀態,但潛伏期長達終生,而因藥癮者潛伏結核感染陽性率高於一般接觸者,針對藥癮替代治療者,疾管署15日啟動LTBI檢驗與治療前驅計畫,期待透過跨院際、跨科別、跨醫療與公衛的協力合作,朝2035年消除結核目標邁進。 這項LTBI檢驗與治療前驅計畫,由疾管署署長莊人祥、南投縣衛生局局長陳南松、南投醫院院長洪弘昌、草屯療養院院長藍祚鴻共同啟動,創全國之先整合公衛、防疫及精神醫療團隊,透過跨域專業合作,為因藥癮接受替代治療民眾提供LTBI檢驗與治療服務。 疾管署說明,LTBI是人體感染結核菌尚未發病成結核病的狀態,沒有症狀也還不會傳染。而結核病潛伏期長達終生,研究顯示,LTBI檢驗陽性者接受治療,有高達9成以上的保護力,避免發病成為結核病,因此世界衛生組織(WHO)全球結核病防治策略,強調持續透過治療潛伏結核感染者,才能加速降低結核病發生率。 疾管署指出,我國結核病發生率由2005年的每十萬人口73人(1萬6472人)逐年下降至2023年的每10萬人口28人(6584人),為加速達成2035年消除結核目標,自2008年起推動LTBI檢驗與治療計畫。 過去幾年執行LTBI治療的經驗,已經看到成效,2023年約有近1萬2千人接受LTBI治療,有效避免1100人結核病發病。今年更大步擴展,為因藥癮而接受替代治療者提供LTBI檢驗與治療服務。 疾管署表示,統計顯示藥癮者LTBI陽性率約22%,跟一般結核病接觸者的12%高約1倍;然該族群居住場所常不固定、經濟收入不穩定、健康意識較薄弱等因素,公共衛生及醫療人員不易觸及,傳遞適當的衛生教育資訊、提供檢驗與治療等服務具高度挑戰,需要藉助與藥癮治療專業團隊的合作,以提供更適切的關懷與照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