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C童經常瞇眼 已近視300度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小玄」4歲就讀幼兒園,回到家總是抱著平板電腦看卡通,幼兒園作視力篩檢時,其視力竟不到0.6,且常常瞇眼看東西、揉眼睛。經衛生所護理師開立轉介單由媽媽帶去檢查視力,發現已經近視300度,透過點藥並調整作息與定期回診控制度數。衛生局提出「早睡早起」等護眼6招,共同為幼兒視力保健把關。 衛生局說,依據台南市112年度兒童及少年生活狀況與福利需求調查成果報告資料,未滿2歲幼兒已有3成75使用3C產品;2歲至6歲幼兒使用3C產品的比例更高達6成85。 幼兒過早接觸3C產品,可能造成認知發展和視力的不良影響。大部分高度近視,往往肇始於學齡前或國小國中階段,研究顯示近視年紀越小,度數增加越快,越容易成為高度近視,而高度近視易產生早年性白內障、青光眼、視網膜剝離及黃斑病變,甚至有1成會導致失明。 為幼兒視力保健把關的護眼6招,包括每天日間戶外活動2-3小時以上、用眼30分鐘應休息10分鐘、均衡飲食天天5蔬果、早睡早起、2歲以下避免看螢幕及2歲以上每日勿逾1小時、定期檢查視力。

Read More

癌症死亡時鐘變快 癌篩別再等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根據衛福部最新10大死因統計,112年癌症死亡時鐘比起前一年快了14秒,平均每9分53秒就有1人因癌症死亡。醫師提醒,疫情過後民眾應主動癌篩,別再等了! 一名42歲上班族女性在疫情爆發前曾接受健康檢查,當時超音波檢查已發現右側乳房一處可疑低回音病灶,大小為0.8公分,且邊緣稍微較模糊,當時報告結果指出建議後續每年應主動追蹤檢查。但疫情期間,該女士為避免染疫,忽略追蹤檢查。 時隔3年,近期她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健檢,透過乳房磁振造影及超音波檢查發現該病灶已發展成異常腫瘤,有擴散至腋下淋巴現象,確認為乳癌第2期。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副院長錢政平指出,國人死亡最大主因,還是來自於「癌症」威脅,並且因癌症死亡人數還有成長趨勢,面對疫情解封後,民眾對於癌症篩檢也該恢復疫前主動積極! 錢政平再次提醒民眾,癌症其實不可怕,只要積極做好健康管理,定期安排健康檢查,只要早期發現並及早接受治療,多數癌症預後都有不錯的存活率。

Read More

徵酒捐挹注癌藥基金 民團支持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政府有意開徵「酒捐」作為癌藥基金的穩定收入。台灣公共衛生學會等民團5日發出聯合聲明,共同表示肯定與支持並強調,開徵酒捐或酒稅更是WHO世界衛生組織推動的全球酒害防制策略的5大行動方案之一。 台灣公共衛生學會、台灣外傷醫學會、台灣成癮學會、台灣酒害防治協會、台灣酒精不耐症衛教協會、台灣精神流行病學會、台灣精神醫學會、台灣臨床心理學會、台灣酒駕防制社會關懷協會等團體發表聯合聲明,表示肯定與支持政府開徵「酒捐」,作為癌藥基金的穩定收入。 聲明中表示,早在2010年的第63屆世界衛生大會中,會員國一致通過「全球酒害防制策略」,各國政府均支持與表示將落實該防制策略。當年,我國國民健康局(現已升格為國民健康署)也同步研擬10大酒害防制草案,規劃課徵酒捐用於酒害防制、酒癮戒治與酒害受害者之救助,以及健保安全準備等,可惜十多年來政府原地踏步。 民團指出,規劃課徵酒品健康捐,可參考台灣成功的菸害防制經驗。根據財政部統計處資料,2023年酒品稅收約為259億元,相較下,衛福部統計酒品健康危害帶來的經濟損失則高達至少534億元,遠遠超過酒品稅收總額,這個損失是由全民買單。 聲明中指出,將酒捐與酒稅投入公共衛生、醫療、教育宣導與研究的作法,已被許多國家採用。在「健康台灣」的政策發展主軸下,政府積極守護全民健康之時,開徵酒捐以降低酒害是極為關鍵且有效的策略。 國健署長吳昭軍昨午接受媒體聯訪表示,10年前確實曾研議開徵酒捐,已經隔很久沒討論。理解暫時性支付癌症新藥的基金需另闢財源,尊重健保署提出以酒捐當作新財源的想法與方向,財政部管理酒類、酒癮戒治在心理健康司,國健署暫未接收到重啟酒捐討論指示、無相關研議。

Read More

寶林中毒案 4死者各獲償180萬

記者孫曜樟∕台北報導 台北市寶林茶室因食物中毒事件造成重大損失,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事件至今已造成6人死亡,另有24人患輕、重症需接受治療。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和法務部保護司日前已協助4名死者家屬申請犯罪被害人補償金,每人將可獲得新台幣180萬元。另外,消基會日前也為被害人提起團體訴訟,預估求償金額可能破億。 整起事件據衛生福利部初步調查,中毒起因於罕見的邦克列酸,而尚有數名死者具體死因待法醫進一步確認。截至目前,台北地檢署已傳喚寶林茶室負責人黎姓、店長王姓、主廚周姓及代班主廚胡姓等人進行調查,並已諭令其限制出境、出海。檢方正積極追查事件是否違反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和刑法過失致死罪。 另在法律援助方面,法務部保護司與財團法人犯罪被害人保護協會依據最新的犯罪被害人權益保障法規定,加速被害人補償流程,協助4名死者家屬申請犯罪被害人補償金,每位家屬可望獲得180萬元補償金。同時消基會也已代表被害人提起團體訴訟,預估3個月內提出告訴,求償金額可能高達數億元。

Read More

〈大台南中醫師公會專欄〉蕁麻疹之中醫療法與飲食宜忌

一名42歲女性患者出現皮膚大面積癢疹,經西醫診斷「蕁麻疹」,服用西藥抗組織胺後仍症狀反覆,經友人介紹至本院所求助中醫治療。中醫四診紀錄如下,望診:身形適中、雙手臂有輕微蕁痲疹抓痕;問診:平常蕁麻疹常見於臀部以下,嚴重時則容易全身發癢與頭皮癢,且好發於晚上;平素汗少,偶食辛辣食物,晨起倦怠感;舌診:『舌淡紅苔白膩且有齒痕』;脈診:『左寸關浮澀;右關濡』。中醫辨證:『心肝血虛,脾濕』。針藥處方思維:『潤心養肝、健脾利濕』。內服中藥約2週後西藥已減半,1個月後上述症狀皆癒,衛教提醒患者仍須飲食忌口。 蕁麻疹為皮膚常見疾病,病灶為邊緣容易界定的皮疹,大小不一,並常帶有極度搔癢感,有些伴隨血管性水腫之症狀,其可能造成局部疼痛感。蕁麻疹一般為良性,可在全身各部位皮膚出現,病灶多為圓型或多形性;血管性水腫則常出現於臉部、嘴唇、口腔、上呼吸道和四肢。急性蕁麻疹常突然發生,大部分24小時內會消失,第2天又從身上不同部位發出新疹子。若發作時間小於6週稱為「急性蕁麻疹」,症狀持續時間大於6週則歸為慢性蕁麻疹。 蕁麻疹為典型皮膚第一型過敏反應,E型免疫球蛋白與過敏原結合,誘發肥胖細胞的活化,引起去顆粒作用釋放細胞中的組織胺,造成血管與組織擴張腫脹,產生劇烈的搔癢感。突發性蕁麻疹的誘發因子包含過敏原、食物、蟲咬、藥物、感染、物理性刺激;然而慢性蕁麻疹只有10-20%可找出誘發因子。另外,抗生素與其他藥物,如Aspirin、NSAIDs、顯影劑、肌肉鬆弛劑、嗎啡類藥物、Vancomycin等使用後要特別注意是否會引起蕁麻疹。蕁麻疹於中醫稱「風疹、癮疹、風瘰」。《諸病源候論.風瘰》:「夫人陽氣外虛則多汗。汗出當風,風氣搏於肌肉,與熱氣並,則生瘰。狀如麻豆,甚者漸大,搔之成瘡」。其病因乃由風而起,風邪乃六淫(風、寒、暑、濕、 燥、火)之首,人若先天體虛(腎水不足),則風邪易侵;肺主氣,司呼吸,主皮毛 (吸入或接觸過敏原),氣不得宣,連帶影響全身津液的運化,造成濕困於脾(食入引起過敏之刺激物),或情志內傷(壓力大)、肝火犯肺,內外交攻失和,對外不能發散,對內無法通達,此症乃生。 病灶外觀與劇烈搔癢乃蕁麻疹病人常見的抱怨之一,也影響日常生活的進行,中醫藉由「辨證求因,審因施治」之獨特性,配合患者清淡飲食,忌食乳酪、起司、蛋、堅果、巧克力、魚蝦、重口味食物(辛香料)、含酒精與咖啡因飲料,改善生活作息與充足睡眠下,即可加速此病之痊癒且預防復發。 (作者∕台南市銘輝中醫診所醫師蕭銘輝)

Read More

急診塞爆 台大:都是老病號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4日指出,各大醫院急診室人滿壅塞並非新冠疫情疫情之單一原因造成,事實上,急診很多都是老病號,老人家反覆肺炎發燒或泌尿道感染,家屬無法處理就只能送急診。急診室擠爆是「這7年之病,實無法用3年之艾來解決」。 吳明賢指出,急診壅塞已是醫院的日常,原因並非單一因素,並非第6波新冠疫情造成急診的壅塞,尤其在高齡化社會後,一個中年人照顧一位老人已是常態,而老弱病殘、癌症病人等都是最常跑急診的,所以急診病人大多是老面孔,認為遠距醫療照顧應可以稍微讓急診病人少一點。 吳明賢表示,急診室壅塞不是現在才有的問題,門診住院大部分是星期一開始出現,至於急診從星期六、日開始暫留增加,所以通常每個星期一、星期二就是最擠的時候,常會看到急診候診病床塞到大廳的情況。

Read More

三班護病比 拚2年入法4年達標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行政院會4日通過護理人力政策整備12項策略計畫,除三班護病比預計2年入法、4年達標,也盼透過人力培育、正向職場與薪資改善3大方向策略,增加執業護理人力以及護理留任率等,至2030年增加最多7萬護理人力。 衛福部在行政院會報告護理人力政策整備12項策略計畫,期盼透過人力培育、正向職場與薪資改善3大方向,以及12項策略改善護理職場環境,建立醫院護理留任正循環的機制,促進領照護理師執業,並要推動三班護病比入法。 根據報告,12項策略包含護理人力增額培育、國考增次題務精進、教考用協力整合平台、三班護病比達標醫院獎勵、友善護理職場典範認證、護理新手臨床導師制度、智慧科技減輕護理負荷、擴大住院整合照護計畫、夜班護理人員直接獎勵、多元彈性自主執業、公職護理師比例調升,以及護理薪資結構合理透明。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長蔡淑鳳出席院會後記者會時指出,現行護理人力面臨幾個問題,包含三班輪值讓護理師無法兼顧工作與家庭、新領照護理師就業率約60%、醫院流失人力以30歲至35歲為主,加以2030年超高齡照護需求也會增加,必須提出解方。 蔡淑鳳表示,在各部會協助下,12項策略計劃包含建立護理教考用一致制度、提升新領證護理師執業率,以及預計今年起至2030年,每年增加10%的護理培育員額,整體能增加7.1萬名護理畢業生,以就業率6成來估算,能新增4.2萬執業護理人力。 蔡淑鳳說,透過政策調整正向環境與薪資改善,原領照護理「少進多出」的年約流失人力8000人可望降為4000人,預期至2030年可增加2.8萬留任,整體而言,至2030年能增加最多7萬護理人力。 至於三班護病比法制化期程,蔡淑鳳接受記者電話訪問時表示,預計2年內將三班護病比法制化,但考量目前護理人力缺口,以及策略推動後人力增加情況,預計4年後正式實施,法制可行性很重要。

Read More

全民腹超10年計畫 盯緊B肝C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肝病是台灣最大的本土病,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與7-ELEVEN合作,4日宣布「全民腹超10年計畫」公益募款活動開跑,呼籲國人都能「主動篩檢、積極就醫、及早治療」,早日消滅肝病。 「今年超了沒─全民腹超10年計畫」公益募款開跑,衛福部次長周志浩致詞表示,肝癌仍是台灣癌症死因排名第2位,避免「肝硬化、肝炎、肝癌」3部曲發生,及早找出B、C肝帶原者積極控制,是達到2025年根除C型肝炎、2030年癌死人數減3成等目標的關鍵。 肝基會董事長許金川提醒,40歲以上民眾每年腹部超音波1次,B、C肝帶原者至少每半年1次,更希望成為新全民運動。肝基會總執行長楊培銘表示,根據統計,台灣B肝帶原者約15%、有160餘萬人,慢性C型肝炎患者4%、約40萬至60萬人,這些人都是肝癌高危險群。 而沒有B肝的成年人,大都感染過B肝,也可能有肝硬化及肝癌而不自知。腹部超音波是早期發現肝癌最好的檢查工具,今年肝基會與7-ELEVEN攜手合作,展開「今年超了沒」活動,舉辦免費保肝抽血檢查、腹部超音波等檢查服務,讓7-ELEVEN指定門市成為保肝衛教諮詢站,期盼找出帶原者積極控制,在2025年響應「根除C肝」的國家政策目標。第1場活動將於7月6日在高雄市仁武區7-ELEVEN米妃門市開跑,現場將同時進行腹部超音波檢查(限額150位,已報名額滿)與肝病抽血(限額400名,可現場參加),參加資格為年滿30歲以上民眾,請攜帶身份證件方便資料填寫。

Read More

FDA建議更新疫苗針對KP.2 我買哪款疫苗 最快下週開會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今年COVID-19新款疫苗原預計10月1日開打,但遲未選定疫苗株。衛福部疾管署4日表示,預計最快下週召開ACIP會議,討論購買何種變異株疫苗,及開打時程是否受影響。 國內COVID-19疫情上升,疾管署近4週監測統計顯示,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以JN.1為多,占比分別為47%及38%;KP.2的占比略升,分別為20%及25%。目前全球主要流行變異株中,近期LB.1快速增加,其在本土病例與境外移入各占14%及9%。 因應新變異株流行,美國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日前變更對2024年到2025年COVID-19疫苗的病毒株建議,要求製造商如果可行的話,更新的疫苗以針對KP.2變異株,而不是先前試圖鎖定的JN.1譜系。 不過諾瓦瓦克斯(Novavax)隨後表示,JN.1病毒株疫苗正在製造中,無法在今年秋季生產針對另1種病毒株的疫苗。莫德納則表示,將在秋季疫苗接種運動啟動時,及時準備好更新的疫苗。 疾管署原規劃今年COVID-19疫苗與流感疫苗同步10月1日開打。據了解,COVID-19疫苗選株可能影響供貨時程,若選擇JN.1可如期開打,但若改選較新的KP.2病毒株,今年秋冬COVID-19疫苗開打時間恐會延後。 另外,因應新冠及流感疫情持續上升,使不少醫院或醫療照護機構自行要求戴口罩。對此,疾管署4日發出呼籲,希望民眾配合口罩佩戴建議及醫療照護機構相關感染管制措施,保護自己及他人。

Read More

專屬短碼簡訊111 健保訊息不漏接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健保署南區業務組指出,為避免民眾接到假冒政府發送簡訊詐騙的風險,特此加入數位發展部推出的「111政府專屬短碼簡訊平臺」發送健保訊息。由於「111」短碼簡訊為政府專用,外界無法偽造,民眾易於分辨真偽,除防詐騙,亦不會漏接健保相關通知訊息。 健保署表示,「111政府專屬短碼簡訊平台」發送健保訊息,發訊號碼會顯示「111」,通知內容包含提醒民眾健保加(退)保、分期逾期未繳、健保卡申辦補件、重大傷病核定等項目。 健保署南區業務組長林純美說,由於現行作業多改以發送手機簡訊通知,民眾可利用全民健保行動快易通APP,進入「健保櫃檯」/「個人各項查詢及設定」功能,點開「通訊地址變更」即可輸入行動電話。倘若健保署發現民眾有重複投保或轉出未在加保,立即透過「111」政府專屬短碼簡訊平臺發送簡訊通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