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咽痛骨痠 中醫清濕解熱康復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新冠肺炎第6波疫情來襲,加上「夏季流感」也升溫,最近新冠與流感雙重夾擊就診病患增多,台南市立醫院中醫部主任張烱宏說,症狀多為咽痛如刀割、筋骨痠痛、反覆高燒、吃不下、鼻塞、鼻涕、咳嗽等,中醫著重體質和疾病辯證論治,依照不同體質和症狀給予個別化治療,治療成效佳、治癒時間也大幅縮短。 一名32歲陳先生到市醫中醫部就診表示,咽痛如刀割已3天、筋骨痠痛、吃不下等症狀,看了西醫確診新冠肺炎,服藥後之後仍反覆發燒,才轉看中醫新冠肺炎特別門診。張烱宏指出,因患者舌紅、胎黃膩、脈滑數,診斷證型為濕熱內蘊,故給予清利濕熱之中藥,隔天就不再發燒,幾天後咽痛和胃口大幅改善,快篩轉陰,恢復健康。 張烱宏舉另一個例案,39歲林太太懷孕20週,今年4月與朋友聚餐後,出現咽痛、鼻涕、咳嗽等症狀,自行快篩為陽性,到中醫部看特別門診,因患者舌淡、胎薄白、脈緊數,診斷證型為外寒化熱,給予外散風寒兼清裡熱之中藥,但考慮到患者懷孕,再加上安胎中藥,病情很快獲得控制,不到1週就恢復健康,至今產檢胎兒正常。

Read More

含糖飲不離手 喝到腎衰竭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酷夏來臨,許多民眾經常選擇冰涼的含糖飲料消暑,但若養成含糖飲料替代開水的習慣,免不了糖尿病、腎臟病等危機找上門。38歲的阿俊,無吸菸、酗酒不良習慣,但每天都把含糖飲料當水喝,20幾歲就發現血糖偏高,直到去年,雙腳漸漸水腫,呼吸越來越喘,就醫發現已經腎衰竭,需進行血液透析。 台北慈濟醫院腎臟內科醫師王奕淳指出,糖尿病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屬病症,即使是年輕人也有可能罹患,根據統計,40歲以下的年輕人,每100個人就有1個患有糖尿病,這個比例在過去幾年持續增加。而糖尿病會不知不覺對身體各個系統產生影響,在腎臟方面造成糖尿病腎病變,引起蛋白尿增加及腎功能下降,長時間累積下來,最後可能進展到末期腎病,需要長期洗腎。 含糖飲料主要成分多為精緻糖、奶精及化學香料等,不僅熱量高且對身體有害,包括肥胖、代謝症候群機會,同時使血壓、血糖、血脂升高,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與腎臟病罹患風險。 王奕淳表示,許多人已有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但未定期就醫,而含糖飲料會使血糖更加失控,將來罹患慢性腎臟病風險大幅增加。因此生活習慣的改善是最重要的,王奕淳提供3項建議。 1.攝取足夠白開水:夏天排汗量大,建議至少每日1,500cc以上。但若是心衰竭,肝硬化或是慢性腎臟病人,就需要限制水分,每日攝取量大約是每天尿量加上500cc。 2.逐步減少含糖飲料:建議選擇「水多茶少」的淡茶,避免身體瞬間攝取大量草酸,每天茶飲次數也不能太多;待習慣後,可以逐漸減少含糖量,以「無糖」為目標。 3.避免含磷飲料:慢性腎臟病病人須減少飲用,以免高血磷引發心血管疾病。如汽水、可樂含有無機磷、牛奶含動物磷,這些飲料磷在腸道吸收很快,所以要避免;而咖啡及豆漿屬於植物磷,在腸道吸收較慢,可以少量飲用。

Read More

衛福部承諾 1,000cc輸液月底恢復供應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輸液預估將短缺到10月,衛福部採增加國內產能、國外專案進口,目前以提供500cc小包裝為主,不少醫院暫停需大量輸液手術,如子宮鏡手術等;對此,衛福部於1日承諾預計7月底恢復1000cc大包裝供應。 永豐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因嚴重違反PIC/S GMP規範、加上許可證到期,獲展延之前不得製造,然而其供應全台7成輸液。衛福部日前預估輸液供應將一路短缺到10月,統一以500cc單位換算,每月缺口約150萬瓶/袋。 有醫師背景的國民黨立委陳菁徽1日在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指出,台灣輸液短缺恐長達4個月,今年10月都不能確認永豐是否復工、回歸輸液生產行列,期間僅仰賴2至3倍價格國外專案採購,若不幸出現工安意外、天災等大量傷患事件,後果不堪設想。 陳菁徽認為,「這是國安危機」,由於現在多數提供500cc小包裝,醫界叫苦連天,一台外科手術就需要換30多包,手術室護理師換到手快斷掉,避免不必要的人力消耗,許多機構將大量輸液手術暫停,如取消子宮鏡手術等。 國民黨立委王育敏也說,過去永豐寡占了輸液市場,只要永豐不復工,國內產能恐怕怎樣也衝不上來,台灣現階段輸液8成靠專案進口,呼籲衛福部盡快掌握其他還有多少藥品或醫材僅有1、2家廠商在生產製造,不可以讓下一個「永豐事件」再出現。 衛福部長邱泰源則回應,台灣輸液穩定供應沒有問題,預計7月底可提供1000cc大包裝輸液,透過衛福部積極輔導,永豐年底可恢復正常,屆時輸液2000cc包裝供應可大幅度改善,感謝醫療院所在非常狀況下的體諒,認同雞蛋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將提出重要醫材藥品管理模式。 食藥署副署長王德原進一步說明,國內共有6家輸液廠商投入協助增加產量。因為同時還要製造原有合約量,坦言未來1個月45萬袋左右是增產極限,已爭取再提升產能,目前有幾家廠商正在評估,增加人力與輪班加強產能,每月可確保生產50萬袋。

Read More

〈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治療薦髂關節機能失調

■陳俊銘 薦髂關節是臨床上常出現問題卻被忽略的關節,其引起的疼痛是機械性下背痛很普遍的原因之一,但很容易被誤以為是腰椎的問題。 脊椎的最底端與腰椎連接的部位為薦椎。薦椎在發展的過程中會由五塊結合成為一塊薦椎骨。薦髂關節顧名思義就是由薦椎與髂骨(骨盆的一部分)所組成。在背部腰線的部位我們可以看到俗稱為「腰眼」的部位。 薦髂關節是身體的大關節之一,屬於微動關節。這個關節會發生的運動是滑動,傾斜和旋轉的結合,在滑動過程中或許只是兩毫米,並且可以傾斜旋轉2或3度。 這裡有幾條非常強壯的韌帶將薦髂關節結合在一起,就好比要將木製圓形浴桶結合起來一樣,如果這些韌帶被拉傷或撕裂,骨盆將變得不穩定。成年人的薦髂關節幾乎沒有什麼動作,當在懷孕的末期,會因為激素的影響而使其鬆弛,讓骨盆更靈活,以便生產能更順利,這也使得在懷孕生產後易造成關節炎的發生。 薦髂關節有很多不同的原因會造成相關問題,最常受傷的情況為跌坐在地上,跌倒時以臀部著地或猛力直接撞擊;懷孕的過程也會使得日後產生相關問題。 此外,長短腳造成的身體重心不對稱,也是日後造成薦髂關節疼痛的原因之一。一般而言,我們無法確定一個造成疼痛的確切原因。 薦髂關節是一個滑液關節,就像肩關節、肘關節、髖關節一樣。因此,這個關節也一樣會有關節炎的問題,外力傷害常被認為是薦髂關節疼痛的原因,好比說車禍跌倒、滑倒…等等。常見症狀包括,1.上下樓梯時會引起疼痛。2.痛多侷限在骨盆到膝關節的位置。3.長短腳。4.從坐到站或蹲到站的動作會有疼痛的情形。 慢性下背痛找不到病因,若有3症狀可能是薦髂關節病變:1.慢性下背痛超過3個月以上,沒辦法得到明確診斷。2.痛的地方集中褲腰帶以下、臀部的地方,而且痛會轉移到腹股溝、大腿後側。3.曾經做過胸椎手術。 中醫治療薦髂關節機能失調,在中藥部分,主要以行氣活血化瘀為主,臨床可以獨活寄生湯合疏經活血湯、芍藥甘草湯,加減丹參、川七、赤芍、雞血藤、木瓜、一條根、威靈仙、千年健、狗脊等。 配合針灸,頭皮針可取額旁二、三帶,腰骶區、百會、髂關節區,薦關節區等,眼針:眼八卦針,耳針可取:神門、下視丘、視丘、基底核、腦幹、薦關節區,髂關節區、大腿、膝、小腿等,體針可取髀關、優兔、陰市、秩邊、環跳、承扶、足三里、陽陵泉、崑崙、跗陽等,針對薦髂關節阿是穴直接針灸,圍針一圈,也有不錯療效;若是在薦髂關節部位可找的到很清楚的條索狀的硬結塊,這是反覆發炎的軟組織硬塊,可用小針刀將硬塊鬆解掉,改善纖維硬塊,鈣化硬塊,緩解疼痛。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

不知如何吃得健康 失智症消瘦5-10% 加速進程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30日指出,失智症會影響患者飲食與營養攝取,3個月內患者體重如減輕5%到10%,就可能加速失智症進程,造成患者之認知能力快速下降,形成營養攝取不足之惡性循環,而肌肉量減少也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林口長庚醫院神經內科部失智症科醫師、台灣失智症協會理事長徐文俊30日在「高齡長者吞嚥困難治療與復健照護新趨勢」學術研討會中,就失智症飲食障礙與相關議題發表專題演講指出,照顧失智症患者,營養是大問題,患者可能因認知功能下降、不再認識食物與餐具而吃得不健康,營養不良恐加速疾病進程,形成惡性循環。 徐文俊表示,台灣地區約有35萬人患有失智症,且台灣又將邁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照護議題日趨重要,失智症是一群症狀的組合,其中以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力、計算力、抽象思考力、注意力、語言等認知功能障礙為主,且症狀嚴重程度可能影響其人際關係、工作能力與獨立生活能力。 徐文俊指出,失智症進程會影響患者飲食與營養之攝取,除了疾病晚期可能有吞嚥困難,早期與中期也可能出現購物、食物儲存和準備方面問題,如不再知道如何吃得健康,或忘記自己是否已吃過飯,喪失飲食技能、不知道如何處理眼前食物或餐具等,進而改變飲食習慣,造成體重減輕或營養攝取不均衡。 徐文俊表示,失智症早期個案常見體重過度減輕問題;若沒有特別控制飲食和運動,3個月內體重卻減輕5%到10%,就要注意,恐連帶加速疾病進程、認知能力下降,形成惡性循環,且肌肉量減少也與死亡風險增加有關。 失智症患者也可能偏愛某種食物,徐文俊舉例,曾遇過患者變得非常喜歡喝沙士、吃甜食,導致糖分攝取過量。而照顧者的壓力和負擔,可能加劇失智者營養問題,增加阿茲海默症患者不良飲食行為及體重減輕風險;此外男性照顧者常較不熟悉家務,在烹飪技巧與營養知識上較需額外支持。 徐文俊提醒,失智者營養狀況,尤其需要注意維生素B12和葉酸攝取,否則會進一步造成患者活動力下降;尤其失智症患者常同時患有糖尿病,而降血糖藥二甲雙胍類降血糖藥物會影響維生素B12吸收,因此臨床醫師可能要考慮減少降血糖藥物使用,或提醒家屬額外補充營養品,避免患者沒精神。

Read More

台灣腸躁症 女多便秘男多腹瀉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現代人生活步調快,面臨壓力常會出現腹痛、腹瀉、便秘等症狀,而這些可能是腸躁症的表現。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蔡昕儒說,透過中藥及針灸治療,可以有效改善腸躁症的症狀,提高生活品質。 蔡昕儒指出,「腸躁症」全球盛行率約為10-20%,女性患病率約為男性2倍,且在台灣,女性以便秘型為主,而男性以腹瀉型為主。根據排便型態,腸躁症可以分為3種類型:1.糞便為硬便或塊狀的便秘型;2.糞便為軟便或水便的腹瀉型;3.便秘和腹瀉交替出現的混合型。 腸躁症通常認為與以下因素有關:1.內臟過度敏感,2.腸道蠕動異常,3.腸道發炎、腸道感染後、腸道微生物改變、細菌過度生長、食物過敏、基因以及心理社會因素(如焦慮、睡眠問題等)。西醫治療腸躁症方法包括使用瀉劑、止瀉劑等藥物,並可能會採用身心科藥物。益生菌對部分患者也有幫助。 中醫認為腸躁症與情緒有密切關聯,當緊張焦慮時會使肝、脾失調,影響腸胃氣機通暢,產生腹痛、便秘或腹瀉。此外,飲食不當和過勞等也會誘發或加重症狀。針對不同症狀的患者,中醫師會選用不同的方劑,如腹瀉型患者常用四逆散、逍遙散、痛瀉要方等;便秘型患者常用麻子仁丸、承氣湯系列、溫脾湯、補中益氣湯等。針灸治療腸躁症時,常會選用脾胃經相關穴位,如足三里、天樞、三陰交等穴。還可以搭配耳穴磁珠按壓,取神門、交感、大腸、小腸等穴位,也能取得不錯的療效。

Read More

陽光/3C傷害 30-40歲族群 罹白內障比例增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國健署統計,30歲到40歲青壯年族群罹患白內障比例逐漸升高,澄清眼科醫師陳矜芸指出,夏日保護眼睛,除戴太陽眼鏡,可以透過食補或營養補充品來預防白內障,包多吃含有葉黃素、蝦黃素、β-胡蘿蔔素等抗氧化劑成分的食物或保健食品。 夏日豔陽高照,紫外線指數動輒爆表,陳矜芸提醒,台灣夏季日照時長大約為13小時,長時間紫外線曬入眼球,就可能造成水晶體因紫外線的累積傷害提早老化,而刺眼的太陽光、長時間使用3C,都可能導致白內障提早報到。 國健署統計,白內障在長者慢性疾病的盛行率排名僅次於高血壓,且隨著3C產品使用時間上升,30歲到40歲青壯年族群罹患白內障比例也逐漸升高,其中高齡、高度近視、糖尿病患,及長期於戶外工作、眼睛發炎或受傷者等6大高風險族群更須注意。 陳矜芸指出,白內障發生前會出現8大警訊,包含對色彩敏銳度降低、近視度數飆升、夜晚出現眩光光暈、看東西出現複視、白日畏光、老花突然消失、經常跌倒或時常感覺度數不夠需換鏡片等症狀,都應即早治療,一旦診斷出白內障,務必每半年定期回診追蹤。

Read More

271家健康醫院 打造全方位照護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醫院不止看病拿藥,也能協助民眾維持健康。國健署推動健康醫院網絡,今年總計有271家醫院加入,打造全方位健康照護服務,提早發現慢性疾病,並及早介入,以延緩病程的發展與惡化。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推動健康醫院是為打造全方位的健康照護服務,包括提供新生兒聽力篩檢及先天性代謝異常疾病篩檢、孕產婦產前檢查、兒童預防保健、成人健康檢查及BC型肝炎篩檢及癌症篩檢,於各階段的生命歷程中,提供適當的預防保健服務,反轉過去醫院只能看病、拿藥。 針對健康醫院網絡,奇美醫院預防醫學科暨健康檢查中心主任蔡孟修表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與慢性病息息相關,透過生活習慣諮商了解個別民眾的需求、生活型態與慢性疾病風險評估,並根據評估結果設定個人化的健康目標,制定可行的計劃來實行並逐步調整生活習慣,提供相應的課程和持續的健康管理追蹤。 他並分享,門診曾遇過1名58歲病患,固定有私人教練指導,一週游泳6天、重訓6天,但因為每天抽菸、聚餐,雖有服藥控制高血脂,體脂還是偏高。透過「慢性疾病風險評估平台」評估,發現心血管疾病終生風險,戒不戒菸相差10倍,因此,在飲食與運動衛教下,短短2個月,個案不僅成功戒菸,甚至減少體脂、增加肌肉量。 不但追求民眾健康,蔡孟修表示,奇美醫院也推出了職員每週3天、每天3場有專業教練指導的體適能課程,甚至健身房的腳踏車設施還能發電,響應環保。 吳昭軍說,持續鼓勵各層級醫院,強化落實醫院健康促進的作法,共同加入健康醫院之行列。透過醫院轉型,提升民眾健康識能,早期阻斷疾病發生與進展。

Read More

衛福部重新規劃分級醫療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生得少,所以一個也不能少!」衛福部29日表示,正研擬新的醫院評鑑規則,將重新規劃現行緊急醫療分級制度,依照護孕產婦、兒童能力分級,取得一定級別才能拿到醫院評鑑入場券。 台大醫院舉辦「129週年院慶研討會」,聚焦兒童健康的挑戰與創新。衛福部醫事司長劉越萍應邀以「少子化對兒童醫療的衝擊與因應」為主題,說明相關政策。 她提到,行政院在民國109年2月間核定《110-113年優化兒童醫療照護計畫》,精進台灣兒童醫療照護體系。今年重點包括支持兒童醫療照護人才培訓、提升周產期與兒童重症加護照護品質、擴大推動幼兒專責醫師制度。 其中,在提升周產期與兒童重症加護照護品質方面,規劃獎勵兒童加護病房運作,並研擬重點醫院分級制度。劉越萍說明,根據每家醫院情況不同,每月補助60萬~120萬元不等,最快9月上路。 至於重點醫院分級制度,劉越萍指出,衛福部正研擬新一輪醫院評鑑遊戲規則,將重新規劃現行緊急醫療分級制度;甚至搭配兒童醫療網等,依照護孕產婦、新生兒、兒童的能力分級。未來區域醫院、醫學中心急診要取得一定級別,才能拿到評鑑的入場券;下半年將召集專家進行討論,預計明年下半年公告草案、116年實施。

Read More

成大團隊研究:妊娠糖尿病無關孩童過動症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成功大學團隊利用跨國真實世界數據進行分析,推翻過去不少研究認為婦女罹患妊娠糖尿病,恐造成子女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洗刷過去婦女懷孕時曾罹患糖尿病承擔的汙名。 在國科會長期支持下,成大藥學系教授賴嘉鎮研究團隊與國際學術研究組織─神經和心理健康全球流行病學網(NeuroGEN),運用包含台灣與紐西蘭、香港、芬蘭、冰島、挪威、瑞典等跨國團隊,藉由分析360萬筆母親與子代健康照護資料,證實妊娠糖尿病與ADHD無統計顯著相關,有助未來臨床醫療與公衛政策精進。研究成果登《自然醫學》期刊,為台灣健康照護大數據應用之最佳典範。 賴嘉鎮表示,ADHD是常見的學齡期兒童神經發展性疾病。傳統研究認為,母親有妊娠糖尿病,會導致生下的孩子增加10%機率罹患ADHD。然而,受限於觀察性研究設計,無法完整考量家族遺傳或環境因素的影響,或受限於孕婦族群樣本數稀少,常使研究不容易有足夠的檢力來驗證兩者間的因果關係。 這次跨國改良研究設計,增加「手足分析」,在大數據中找出2次懷孕僅1次有妊娠糖尿病的女性,分析子代ADHD的機率。在考量基因或環境的影響後,這樣的風險便消失了。 研究團隊認為,真正造成ADHD的是家族環境基因因子,而不是媽媽的妊娠糖尿病,這也也推翻了過去對於妊娠糖尿病的認知,以真實世界實證作為臨床參酌依據。 由於妊娠糖尿病仍須注意與治療,賴嘉鎮表示,透過該研究嚴謹的因果推論方法,有效識別真正的影響因子,避免將無辜的嫌疑犯誤判為凶手,從而作出最正確的判斷與臨床決策。至於ADHD真正的致病成因,目前僅知與是家族、環境、基因等因子有關,尚待其他更多進一步研究。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