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增472例 單日確診破新高

日本東京都單日新增472例武漢肺炎確診病例,續創新高紀錄。圖為東京澀谷。 (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東京1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日本東京都今天單日新增472例武漢肺炎確診病例,繼昨天單日463例後續創新高紀錄,累計至今病例數1萬3163例。  東京都政府面對疫情透過民眾聚餐擴大,將從3日起籲請提供酒類的餐飲店及卡拉OK店,縮短營業時間到晚間10時止,並持續呼籲東京都民眾,避免舉行多人參與且長時間的飲酒會或餐宴,就算人數不多,也要避免近距離會話等行為,並減少為了飲酒聚餐外出的活動。  日本琉球新報報導,沖繩縣政府今天表示,單日新增58例,是繼昨天的71例後第2高的數字,沖繩縣累計至今病例數453例。  另外,日本讀賣新聞報導,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今天在電視節目上,批評東京都政府一度減少讓輕症或無症狀患者休養的飯店房間時說,「已經很明確地說明,相關經費是由國家支應,所以希望(東京都)可以確實確保房間數」。  菅義偉表示,部分地區發生本來應該進入飯店休養的輕症或無症狀患者都住進醫院,造成有必要住院的患者反而無法住院的情況。

Read More

香港連11天破百例 方艙醫院啟用

 港版方艙醫院啟用。(路透) 中央社/香港1日電  香港今天新增125宗武漢肺炎確診個案,連續11天每天新增病例破百。另外,港版方艙醫院今午啟用,初步收治20~30人。  衛生署衛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在記者會上說,今天新增確診個案中,只有1宗為海外輸入,其餘是本土感染病例,當中79宗與之前的傳播群組有關,其他未明源頭。  她說,目前每天都新增超過百宗個案,反映出政府採取的防疫措施暫時沒有明顯成效,但疫情是否受控,應該要觀察多一些時間。  醫院管理局總行政經理何婉霞公布,目前病疫已導31死亡,死亡率0.9%;與外地相比,本地的死亡率不算嚴重。  香港至今累計有確診病患3397人,至今仍有1179人接受治療。  另外,醫管局在機場的亞洲國際博覽館設立的社區治療設施(俗稱港版方艙醫院)已於今天中午啟用,初步收治20~30名病患。  醫管局早前表示,港版方艙醫院已準備了500張病床,首階段先使用其中100張,館內有醫生、護士和醫療設備等。  港版方艙醫院主要接收18~60歲武漢肺炎患者,醫管局希望它可以減輕醫院的壓力,讓醫院的床位治療較嚴重的病患。  醫管局表示,港版方艙醫院參考了中國大陸方艙醫院以及新加坡和英國社區治療設施的模式。  中央社/台北1日電  中國大陸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上午在官網宣布,應港府請求,選派廣東省約60名公立醫院臨床技術人員,組建首支核酸檢測支援隊,7名先遣隊員將在2日赴香港協助開展實驗室工作。  衛健委並表示,後續將根據香港抗擊疫情需要,「隨時調集內地(中國大陸)醫療資源給予更多支持」。

Read More

蕭美琴贈美退軍協會25萬片口罩

駐美代表蕭美琴二十八日(右)代表政府致贈美國退伍軍人協會二十五萬片醫療口罩。美國退伍軍人協會總會長奧斯佛(左)感謝台灣慷慨捐贈。(中央社) 中央社/華盛頓二十八日專電  駐美代表蕭美琴二十八日首度出席公開活動,代表政府致贈美國退伍軍人協會二十五萬片醫療口罩,展現互助精神。美國退伍軍人協會總會長奧斯佛一連說了三次感謝,感謝台灣慷慨捐贈。  廿四日正式走馬上任的蕭美琴,抵達華府後行程滿檔,昨天與主管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史達偉會晤,二十八日首度出席公開場合,代表政府捐贈美國退伍軍人協會二十五萬片醫療口罩,提供年邁的美國退伍軍人與家庭抗疫用。  蕭美琴表示,美國退伍軍人協會與台灣有長期且堅定的友誼,去年曾邀總統蔡英文於協會年會視訊致詞。美國退伍軍人協會與後備體系長期在美國社區服務,對美國社區進步、青少年議題與退伍軍人服務與照顧有重大貢獻,協會強調的互助精神與台灣不謀而合。  她表示,在疫情大流行之中,台灣有能力捐贈口罩給全世界許多友好國家與團體,也是展現這樣的互助精神,她很榮幸能代表國家捐贈口罩給美國退伍軍人團體。尤其是台灣口罩國家隊有許多後備軍人日夜投入,後備軍人貢獻卓著。  美國聯邦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亞太小組共和黨首席議員游賀前往駐美代表處見證這項捐贈儀式。他表示,美台關係從未如現在堅實。他站在兩國國旗之間,代表和平、民主、自主與自由,這些永不動搖。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防疫大撒幣,一刀多刃難避免!

美中持續軍事較勁等因素讓大陸身處內憂外患,現在可說是情勢最緊繃的時候。圖為一艘解放軍軍艦將駛離廣東湛江港。(路透) 林軒竹  新型冠狀病毒蔓延全球,截至二十六日,全球病例超過一千五百九十萬例,近六十四萬人死亡。各國在防疫優先下急於振興經濟,由美國發動的量化寬鬆(QE),聯準會無限印鈔、政府舉債花錢的「無限QE」帶動下,主要國家也都跟進大幅提高貨幣供給。  「貨幣洪水」襲捲全球,為了是要帶動投資及消費,期待發揮振興經濟的作用,但「無限QE」卻是一刀多刃,除了直接造成貨幣貶值、通貨膨脹加劇外,還有拉大貧富差距、資產泡沫化的問題,最後可能衍生社會動盪的嚴重後果。目前看來,這個趨勢似乎難已回頭了。  根據聯合國貿發會議(UNCTAD)預估,今年全球貿易量將下降百分之二十,國際貨幣基金(IMF)六月底也大砍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至負的百分之四點九。美國操作無限量、無期限的「無限QE」,主要國家央行也跟進紛紛下猛藥、大撒幣,多國股市熱錢滾滾、指數飆高,其實,這些資產數字的「榮景」,反映的只是資金行情,並非實質經濟。 新冠病毒肺炎疫苗何時問世?何時能普及?都還充滿了變數。(路透) 資金湧入資產市場 富者愈富  回顧二0一一年美國紐約「占領華爾街運動」,二0一八年的法國「黃背心運動」,乃至於今年五月非裔美國人「喬治弗洛伊德之死」在美國所掀起的街頭抗爭等,這些風暴的背後,都與貧富差距拉大有密切關係。眼下,疫情下產生的「無限QE」,可預見未來的政經發展會有四個現象:  第一,資金大量湧入金融資產市場,主要還是集中在富人手中,並沒有進入勞工的口袋,但物價持續上升,蠶食個人儲蓄及購買力,導致富者愈富、窮人愈窮,年輕人受害尤深。第二,民主政體下一人一票,貧富差距帶來的經濟不穩定與社會對立,促使民粹抬頭機率大增,近年來,排外右翼政黨在大多數歐洲國家崛起,就是明顯徵兆。  第三,疫情造成航空業衰退、網路科技加速興起,但疫情的後續發展仍是未知數,疫苗何時問世?何時能普及?都還充滿了變數,消費形態已經變化,不可能恢復到疫前原貌。第四,目前對於經濟的觀察指標GDP,仍在強調擴大採購、刺激消費與資金流動,背後挾帶了耗能、浪費、全球暖化等環境破壞問題,並未因疫情得到反思,反而在「無限QE」操作下持續惡化。 李克強提六保 點到大陸關鍵  再從亞洲地緣政經形勢觀察,中國大陸、香港、台灣,也各有自己的挑戰。經濟學家出身的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今年五月的人大中不提GDP量化指標,但強調和經濟復甦有直接關係的「六保」,甚至提出「地攤經濟」之說,其實,已一定程度的點到了大陸經濟發展的關鍵。  美國在十一月大選的壓力下,目前的反中態度,必然衝擊中國大陸的國際地位,對人民幣也不利;再加上大陸多省發生洪澇、美中持續軍事較勁、地緣政治的衝突等,大陸身處內憂外患,現在可說是情勢最緊繃的時候了。  但是,展望中國大陸經濟前景,其實不必悲觀。除了大陸擁有自己一套計畫經濟的運作機制外,主要關鍵在內需市場大,還有人口紅利。只要外部因素不出大問題,即使跌倒了,還有能力再站起來,大陸還是具備未來發展為全球第一大經濟體的潛力。  國際產業鏈雖出現「區域製造」、「短鏈化」的說法,東南亞、印度、南美可能扮演更重要角色,但中國大陸依舊是各國爭取商機的主要市場。從長期來看,大陸內需市場穩固與否,是內外經濟發展與人民幣走勢的關鍵。 電商龍頭阿里巴巴等大型企業回香港掛牌,帶動大筆資金湧入港股。(路透) 香港國際金融重鎮 難以撼動  亞洲另一個關注焦點是香港。「港區國安法」實施後,美、英雖然都有一些反制作為,香港的「亞洲金融中心」地位是否因此受到影響?目前看來,但還不致看衰香港。理由有二:其一,香港成為亞洲金融中心,除了英國過去打下的基礎與人才、資金及沒有外匯管制之外,大陸持續的讓香港作為外資進入大陸的重要門戶,也非常重要。其二,「港區國安法」施行,若干在港的企業、金融人才、資金或有可能出走,但都不足以撼動香港繼續做為國際、大陸重要金融重鎮的地位。  關鍵取決於北京。只要北京挺港,大陸人才濟濟,有足夠的高階國際金融人才可以隨時填補香港的人才缺口;再看近期港股不跌反漲,還掀起了一波陸資企業回港掛牌熱潮,包括電商龍頭阿里巴巴、網易和京東,就帶動了大筆的資金湧入港股。換言之,只要北京挺港,就有能力提供必要的人才、資金,只要外國繼續覬覦中國大陸市場,香港還是能維持舉足輕重的金融重鎮地位。  至於台灣,最亮眼的是防疫控制得很好,真都要給予高度肯定。但另一方面,我們也看到台幣走勢強,成了「亞洲最強貨幣」,這就並沒什麼好高興的了,因為台灣出口占整體GDP比重達六成以上,出口是台灣的經濟命脈,現在匯率這麼高,對出口經濟的衝擊很大。  大企業都有自己的避險方法,我們不必擔心,但台灣百分之九十七都是中小企業,也雇用了最多的就業人口,中小企業如果挺不住,裁員、放無薪假等,都將對廣大民生帶來衝擊。 加大資金流動 埋下通膨隱憂  另一方面,根據行政院五月公開的「一兆護台灣」資料,政府因應疫情的防治及紓困振興財源達一點零五兆元,包括特別預算二千一百億、移緩濟急及基金再加碼一千四百億、本國銀行紓困貸款額度七千億。另在七月二十三日行政院又再加碼通過「紓困三‧0」第二次追加特別預算新台幣二千一百億元,將送請立法院審議。  「防疫、紓困及振興措施」是我們政府當前施政第一優先,但加大了資金流動的力度,卻也埋下通膨的隱憂。下修GDP、股市衝高又如何呢?我們必須提醒政府,放任熱錢進來,拉升股匯市,政府樂見,但實質上卻是受傷害;台灣同樣迴避不了貧富差距拉大帶來的社會動盪,當中小企業撐不住的時候,影響的可是廣大的民生。 (國立成功大學會計學系暨財務金融研究所教授、EMBA/AMBA執行長林軒竹口述,記者趙家麟採訪整理)

Read More

陸駐休士頓總領事館關閉 美官員破門入

鎖匠從中國大陸駐休士頓總領事館後門用工具破門。(路透) 本報記者綜合報導  美國與中國大陸外交戰越演越烈,繼美國無預警要求中國大陸駐休士頓總領事館閉館、北京當局以限令要求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閉館作為反制之後,美國時間二十四日下午四點大陸駐休士頓總領事館閉館令時間一到,就有一群男子在鎖匠開鎖之後,從後門進入大陸駐休士頓總領事館,媒體引述目擊者的說法報導稱,這一群男子像是美國官員。  據指出,大陸駐休士頓總領事館人員撤離之前,已降下中國大陸五星旗,大門上的中國大陸國徽也已卸下。在大陸駐休士頓總領事館人員撤離時,上百名抗議人士聚集在館前高喊「奪回中國」,訴求終結中共統治中國大陸。  美國官方指稱,中國大陸駐休士頓總領事館是中國大陸外交官協助進行全美國範圍內的經濟間諜活動之地。而在撤離之前,傳出大陸駐休士頓領事館內大量焚毀文件,此一舉動更加啟人疑竇。 Vietnamese-American activists agains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protest outside of China’s Consulate before its closure in Houston, Texas, U.S., July 24, 2020. REUTERS/Adrees Latif 大陸駐休士頓總領事蔡偉在一封公開信中指出,「美方單方面挑起事端,突然要求中方關閉駐休士頓總領館。美方此舉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違反中美領事條約有關規定,蓄意破壞中美關係。中方對此予以強烈譴責並堅決反對」,「中美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雙方應致力於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共同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  另一方面,對於北京當局要求美國駐成都總領事館閉館反制美國,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尤約特呼籲「中國共產黨停止這些惡意行動,不要採取以牙還牙的報復手段」。

Read More

美擬在沖繩部署濱海作戰團

航行於南中國海的美國海軍航空母艦羅納德·裡根號,艦上一架MH─60R海鷹直升機在執行完任務後返航。(路透) 中央社/東京二十三日綜合外電報導  美國陸戰隊指揮官今天說,美方已針對在沖繩地區部署配備反艦及防空飛彈的美軍陸戰隊部隊一事與日本展開磋商,該部隊將與日本部隊密切合作,防止中共軍隊輕易進入太平洋。  陸戰隊司令柏格接受電話訪問時表示:「你想要威懾、防止任何潛在對手採取下一步行動。」他還說:「你若從中國看出去,會看見一個堅若磐石的聯盟。」  柏格三月推出「二0三0年部隊設計」計畫,打算縮編戰機數量、棄用多數加農砲並削減包括所有戰車在內的重型裝甲武力,並創建配備飛彈和無人機的「陸戰隊濱海作戰團」,透過威嚇敵軍船艦和飛機的方式來阻絕他們控制爭議地區。  路透社報導,美軍之所以採取這些變革,肇因於美中兩國逐漸升溫的緊張態勢。華府指控北京當局利用二0一九冠狀病毒疾病疫情來進一步推動南海的主權聲索,並增加其在亞洲其他地區的影響力。  柏格在提案中認為應將焦點轉向大國競爭,以及重新聚焦在印太地區。  他表示,陸戰隊二0二七年前將在日本沖繩成立「濱海作戰團」,同時也在附近的關島以及夏威夷部署。  不過柏格補充表示,沖繩地區的變動不代表士兵人數會增加,也將在美軍與日本既有的聯盟範圍內執行。他表示,等疫情旅行限制解除後,他將親自前來日本,目標是會見日本領導高層,並說明美方的立場和方向。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大陸若棄ECFA,南台灣首當其衝

美國視中國大陸為主要戰略對手,在大國角力下,蔡政府的親美路線,牽動大陸對台政策調整。圖為美國航空母艦尼米茲號在南海航行。(路透) 丁仁方  兩岸關係持續緊繃、僵持,美國視中國大陸為主要戰略對手;在大國角力下,蔡政府的親美路線,牽動了大陸對台政策的調整,研判大陸放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機率恐有六成,再加上台灣不是區域經貿合作《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成員,產業可能遭受的衝擊已在眼前,而南台灣傳統產業將首當其衝。  另一方面,國民黨歷經年初大選落敗、年中罷韓之後,從南台灣再起的契機如曇花一現,兩岸政策走向更引人關注。國民黨的全代會九月召開,如果迴避了憲法一中、不提國家統一目標,沒有了九二共識,兩岸關係必會出現震盪。 中國大陸 亦可選擇性不執行  下半年的內外政經形勢,從重中之重的兩岸關係著眼,今年以來,針對ECFA一直存在是否在今年九月有十年屆期、終止的疑慮。經濟部國貿局在五月還發出「有關對ECFA終止謠言之說明」新聞稿,正式澄清ECFA條文並沒有十年到期規定,且鑑於兩岸產業在ECFA是互惠互利關係,我方不希望中國大陸片面停止執行ECFA,以持續雙方經貿合作關係。  但是,中國大陸方面恐怕並非如此理解。中國大陸全國人大代表、海協會會長張志軍在五月二十五日就曾指出,ECFA得來不易,相信兩岸同胞都不希望看到這一重要成果得而復失。另,五月二十四日,大陸的台聯會副會長楊毅周也指出「大陸絕不輕易放棄ECFA」。  大陸指標人物雖稱「不希望」或「不輕易」停止ECFA,換個角度看,就是還存在放棄的可能性。前陸委會副主委張顯耀在五月間就曾表示,ECFA只是框架條約,內有服貿、貨貿及爭端解決機制,不過,這些都未談妥並完成簽署,九月一到不用北京宣布,ECFA就會失效。依目前內外形勢觀察,研判大陸放棄ECFA的機率恐有六成,或有可能選擇性的不執行。 馬習會中大陸即以行動展現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中央社) 陸對台政經合一 戰略存變數  主要觀察點與影響面如下:首先,大陸對台一直採取軟、硬兼施策略,在軍事、政治、外交是硬,經濟、文化是軟。馬英九政府時期推「先經後政」,大陸認為馬政府「只經不政」;蔡英文政府則是某種程度的「先政後經」,甚至可能「只政不經」。  大陸的做法是「政經合一」,但在戰略存有變數。進一步言,大陸是否允許民進黨在政治上持續反「中」,卻在經濟上又賺大陸的錢呢?過去,大陸對台商的態度,至少是不要「挺獨」,現在會不會由內轉外,拿來對付民進黨政府?  ECFA如果停擺,在政治面,對惡化中的兩岸關係必然是雪上加霜。蔡政府未來必然會更靠向美國,而代價就是軍備採購再加碼。同時,國民黨在敗選與罷韓後所提出的兩岸論述,對於憲法一中、九二共識的立場有沒有動搖,也可能對政局帶來更大震盪。  從經濟面看,ECFA早收清單銷陸產品零關稅的優惠,每年七、八億美金,對大陸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但對台灣傳統產業影響就很大。ECFA若停擺,首當其衝當然是零關稅優惠沒了,產品價格上漲,直接影響市場競爭力並導致出口減少,政府還要拿出一大筆錢來救助受衝擊的產業。  根據國貿局統計,近三年我對中國大陸出口早收貨品減免關稅金額每年約八億至十億美元,每年占出口比例約百分之十一點三。依我方估算,自早收計畫實施以來至今年三月,累積減免關稅計六十八點零三億美元。 加入區域經貿合作 台無進展  另外,近五年來,台灣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比重都介於百分之四十至四十一點五,財政部日前公布的出口數據,今年六月對大陸出口更高達到百分之四十六點一。如此高比例的依存度,ECFA是否停擺,台灣絕不可等閒視之。  再從產業與影響區域面看,ECFA若中止,輸陸貨物開始收稅,包括紡織、機械、石化、金屬、運輸工具、電機、農漁產品、染料、橡膠、輪胎、玻璃纖維等早收產品,而這些受到打擊的傳統產業多半都集中在南台灣。  台灣的政經困境,還有對外爭取加入區域經貿合作體系,仍看不到突破性進展。包括了涵括全球貿易總額約百分之三十的RCEP,東協十加五國宣布將在今年底前簽約,台灣沒機會加入;另外,太平洋周邊十一國組成的CPTPP,台灣也尚未加入。  全球經濟在疫情衝擊下,各主要國家目前都在積極尋求合作,為振興經濟預做準備,台灣卻陷在兩岸關係僵局中,自外於區域經貿合作體系,台灣所面對的內外嚴峻情勢,南台灣將會是重災區。 大陸洪汛等問題,將是影響今年下半年兩岸關係的因素。圖為日前鄱陽湖附近洪水氾濫情形。(路透) 下半年兩岸關係 恐將冷對抗  另一個政治面聚焦點,是國民黨在接連年初敗選、年中罷韓後,南台灣的兩岸交流契機宛若曇花一現,國民黨不但失去了重要的人才培育基地,原受惠於韓流衣尾效應(coattail effect)的雲林、嘉義、台中藍營執政縣市,二0二二年都會有連任的壓力;至於黨中央推動改造工程所提出的兩岸論述,影響就更大了。  國民黨若為了選票、為了要接近年輕人,而迴避憲法一中,拋棄兩岸統一的目標,沒有了九二共識,除了兩岸關係勢將出現震盪,國民黨將脫離自己的支持群,深藍跑走、中間選票不會買單;最後,失去的會比得到的多。  至於國民黨提出以中華民國名義爭取返回聯合國,要先認清國際只有一個中國主權,大陸對於國家主權內外有別,對外是一個中國,對內是九二共識,但無論對內或對外,都不可能出現兩個主權或雙重承認的論述。我方講「各表」,大陸不可能接受,但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馬習會」就已經以行動展現了。  下半年,兩岸關係應該還是冷對抗,局部性的軍事行動機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疫情仍然嚴峻,「中」印邊境衝突、美「中」對抗的同時,大陸還有洪汛;川普也會顧慮「中國因素」介入美國大選的高風險。美「中」目前是鬥而不破,一動手就是破了,牽涉不只是眼前的衝突,而是長期戰略的改變,變數太大。 (國立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所教授、南台灣兩岸關係研究學會理事長丁仁方口述,記者趙家麟整理)

Read More

東京新增290例、韓39例

東京武漢肺炎連續3天單日新增超過200例,圖為東京澀谷。(中央社) 中央社/東京18日綜合外電報導  日本東京都政府官員今天通報,東京都新增290起武漢肺炎確診病例。這是東京連續3天單日新增超過200例。  日本放送協會(NHK)報導,東京都17日通報新增293起確診病例,創下疫情爆發以來新高。  目前東京的累計確診病例數達到9223例。  中央社/首爾18日綜合外電報導  韓國確診感染武漢肺炎新增39例,其中境外感染移入案例已連續23天維持雙位數。外界憂心,確診者移動至隔離場所等過程可能引發新一波大流行。  韓聯社報導,韓國中央防疫對策本部通報,截至凌晨零時,確診新增39例,包括28例境外感染、11例社區感染,數量都較前幾天減少。  境外感染中有12例在入境檢疫確診,其餘包括京畿道8例、大邱3例、慶尚南道2例,釜山、仁川、全羅南道各1例。  境外感染移入案例連日激增,雖然防疫當局表示,相關案例都是在入境檢疫或隔離期間確診,引發社區感染比例不高,但近期出現確診者移動至隔離場所過程,或是隔離期間傳染給相關人員的案例,可能成為新一波大流行的導火線。  根據中央防疫對策本部統計,近期入境確診者造成的社區感染約3~4件,除確診者家屬,都是在接送入境旅客,或協助提供隔離者生活所需時接觸到確診者的人員。  社區感染主要來自首都圈公司業務往來造成的傳染案例,先前發生群聚感染的上門推銷業者相關案例也出現新確診者,以所在地區區分,首爾6例最多,京畿道2例,仁川、濟州島、蔚山各1例。

Read More

〈 全球探索 〉美國印太戰略,充滿結構性警訊

川普(左)政府對真正動搖印太戰略基本盤的信號渾然不覺。(路透) ■張競  美國總統川普在二0一七年底發布《國家安全戰略》時,將「印太戰略」(IPS)的理念正式納入官方文件。隨著美國凸顯了印太戰略地位後,東亞地緣戰略變化的一舉一動,也越加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近來,有關美中(中國大陸)在南海、台海、東海週邊軍演與機艦活動,中印邊境衝突、香港國安法實施、台美關係升溫,乃至日本停止「陸基神盾(Aegis Ashore)」部署計畫等,媒體報導沸沸揚揚,讓人看得眼花撩亂。若進一步深刻觀察「印太戰略」的基本面,美國在東亞地緣戰略的布局,其實已處處充滿了結構性警訊。 美國海軍羅斯福號航空母艦六月二十三日在菲律賓海進行雙航母操演。(取自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網站) 探索戰略源頭 仍須回到華府  探討美國「印太戰略」與東亞地緣戰略態勢,首先必須深入思索,美國「印太戰略」真實面貌為何?是否奠基於美國國內兩黨共識?還是僅限於川普政府所預備推動的短期政策?「印太戰略」究竟是僅止於口號,但實際上卻缺乏投注實際資源?還是項說到做到、會以實際行動支持區域盟友的政策決心?華盛頓對於經營區域盟友,究竟是要建立可永續經營的長遠關係?或僅止於短線操作?所有盟友在「美國優先」的考量下,變成能夠用過就任意丟棄的籌碼或棋子?  這些問題的真正答案,必須回到華盛頓去找尋「印太戰略」真正源頭。近年來,美國面對中國大陸綜合國力興起,在經濟貿易舞台以及國際體制上,逐漸能夠與其爭雄,早就感到芒刺在背。但美國體認到中國大陸所構成威脅究竟為何?這才是川普政府倡議「印太戰略」對付北京的真正源頭所在。  檢討雙方發展關係數十年來所構成軌跡,北京正如華盛頓所預期,逐漸開始與國際社會各項體制接軌;但中國大陸內部並未隨著經濟發展,逐漸成為美國所期望,亦即透過更大程度政治參與、公民覺醒及社會運動,依序轉化成為西方模式民主社會與市場經濟體制;反而因為經濟發展帶來人民生活水準改善,強化了中國共產黨在大陸社會統治地位,這讓美國力主透過接觸交往改造大陸社會、影響政治者,大失所望。 北京共識 已取代華盛頓共識  從國際面來看,中國大陸經略亞非各國早有所成,再透過「一帶一路」戰略經營歐亞大陸,儘管歐盟未見得完全正面回應,但美國已有在歐亞大陸可能遭致邊緣化的憂慮。尤其,中國大陸與國際社會主流體制接軌,接受許多美國所不願承擔的國際規範,服從世界貿易基本規則,並在建構自由貿易體制上獲得具體進展,更讓華盛頓警覺到,北京確實有可能在諸多國際社會體制面向上,獲得比美國更強勢的發言資格,從而影響美國全球領袖地位。  特別是原先由西方世界體制宰制全球政經發展的主流思維,亦就是學術界與媒體經常所稱的「華盛頓共識」,要求經濟發展與政治改革齊頭並進;如今,卻被第三世界多國,以經濟發展可在威權體制下運作無礙之「北京共識」加以取代。針對全球貧弱各國,美國無法再繼續保持政治經濟主流思維領航者的地位,這不但讓華盛頓充滿失落感,更讓其下定決心必須對北京改弦易轍,從與北京交往合作改為封殺與抵制,以避免北京繼續在第三世界亞非各國擴張影響力。  因此,川普政府開始全力倡議「印太戰略」,作為其繼續宰制全球之核心政策,而其中極為重要環節,就在於拉攏位於南亞的印度,同時又能繼續鞏固在東亞包括韓國、日本以及澳洲在內的傳統盟友。但是,歐洲各國對於美國將「印太戰略」置於優先地位深感不快,此因於歐洲認為華盛頓為了壓抑北京崛起,將戰略重點東移指向印太地區,顯然是忽視歐洲。 重印太輕歐洲 美國進退失據  歐洲國家認為,就政治經濟地位來說,印太地區政經實力在全球比重,其實仍難望歐洲之項背,華盛頓輕忽歐洲,迫使歐盟必須調整其對俄羅斯政策,如此更讓華盛頓在對歐政策上進退失據,這正是美國過度彰顯印太戰略後所產生的意外副作用。  整體說來,美國在川普主政下,處處以「美國優先」當成評量對外政策的準據,諸多原先各國寄望美國承擔並領導的國際體制,華盛頓不但是袖手旁觀,更退出多項軍控、環保與貿易協議,甚至在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下,仍宣布明年退出世界衛生組織。美國這些從國際體制抽離的動作,讓各國思考,究竟美國是否仍有誠意以領袖自居來領導全球體制、維護並鞏固世界秩序,還是華盛頓業已自甘墮落,成為必須與各國錙銖必較的普通對手國。  假若當大哥者不願照顧小弟,就不會有小弟願意扈從其政策,不願為盟友付出代價、做出犧牲的強權,自然就無法獲得盟友支持。因此,美國在世界地位開始滑落,其實並非源於美國實力衰退,而是華盛頓主政者胸襟不夠開闊所致。 日本已停止陸基神盾(Aegis Ashore)部署計畫。圖為陸基神盾的一部分設施。(路透) 日韓強烈反彈 川普渾然不覺  川普政府退出「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協商,對亞太經貿上投下震撼彈;對日韓兩國獅子大開口,大漲駐軍分攤費用數倍,更是在當地社會引發強烈反彈與負面觀感。從東京開始轉變態度,改善對北京關係,首爾更是積極與北京發展互動往來,就美國在東亞地緣戰略布局來說,處處都已充滿結構性警訊,但川普政府對真正動搖基本盤的信號卻渾然不覺,只會追逐口舌之快,不斷對著北京擂起戰鼓,這才是最讓人擔心之處。  觀察美國「印太戰略」能否在川普政府離任後繼續存活運作,就必須更深入觀察「印太戰略」的基本論點,究竟是兩黨共識與美國對外政策主流思維?抑或是川普謀士從權之策?將來很有可能會是人走政息、難以為繼!  就地緣戰略基本條件來看,印度洋與太平洋相互聯動關係是否真是重要到讓兩者相提並論,讓所謂「印太戰略」具有真正內涵,而不是華麗辭藻胡亂堆疊而成的政策論述,區域內所有國家其實都已經做出各自判斷,此亦將成為東亞地緣戰略的基本盤,與其被雜亂無章的偶發事件所左右,受到消息面影響讓人情緒起伏,毋寧回頭再審視一下基本盤! (中華戰略學會研究員張競口述,記者趙家麟整理)

Read More

美退出WHO

美國總統川普決定退出WHO,明年七月六日生效。 (路透) 中央社/華盛頓七日綜合外電報導  法新社報導,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和另一名官員今天表示,美國已正式告知聯合國秘書長古特瑞斯,美國將退出世界衛生組織(WHO),並於明年七月六日生效。  幾乎篤定代表民主黨競選總統的拜登今天表示,如果當選,他將會立即撤銷總統川普退出WHO的決定。  拜登在推特推文說:「美國參與強化全球衛生,會讓美國人更安全。在我擔任總統頭一天,就會重新加入WHO,恢復我們在世界舞台的領導地位。」  聯合國發言人杜雅里克證實美國已通知聯合國,並表示依據美國一九四八年加入WHO所設定的條件,美國要退出WHO必須提前一年通知,並履行剩下的財務義務。  川普先前曾嚴詞抨擊WHO對武漢肺炎疫情的因應方式不當,包括WHO偏袒中國大陸並忽視武漢肺炎人際傳播的早期跡象,並揚言中止美國每年捐助世衛的四億美元鉅款、退出WHO。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民主黨籍首席議員梅南德茲稍早表示,川普已讓美國正式退出WHO。  梅南德茲在推特推文說:「國會收到通知,在疫情大流行之際,總統已正式讓美國退出WHO。」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