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中秋節已過,台灣的氣候逐漸由「潮濕悶熱」轉變為「乾燥涼爽」,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主任賴郁凱說,這個時節,養生的重點從夏季的「清熱解暑」,轉變為秋季的「養陰潤燥」,可多攝取含膠質和水分的食物,並要節制冰品的攝取。
賴郁凱表示,秋天要重視養陰潤燥,如果沒有充分滋潤身體,隨著空氣逐漸乾燥,皮膚癢、眼睛結膜癢、鼻腔搔癢、咽喉及氣管乾癢就隨之而到。
他說,「養陰潤燥」可以從攝取富含膠質及水份的食物著手,例如仙草、愛玉、白木耳、秋葵、山藥、洋菜等,這些都是秋季最佳的養生食材。
仙草,是台灣常見的唇形科植物,部分地區又稱為「田草」,含有豐富的植物膠及多醣體,可以協助人體適應躁熱的氣候,因為功效神奇,故被稱為「仙草」。台灣地區栽植的仙草,最知名的產地是在新竹關西,正好在每年的中秋節過後開始採收。市面上常見的產品有仙草茶、仙草凍及燒仙草,可隨個人喜好選用。
愛玉,是桑科榕屬植物薜荔的果實浸出的黏液所製造,最早的記載是日本人在嘉義地區發現,雌果具有豐富之果膠,可採製加工成為愛玉凍。將愛玉凍加入適量檸檬汁及蜂蜜,就是止渴潤燥的清涼飲料。
白木耳,又稱銀耳,是一種食用菌類,屬於銀耳科銀耳屬,具有潤肺、止咳、預防便秘等功效。有一說法是「有錢人吃燕窩,沒錢人吃白木耳」,一樣可以在秋季養顏美容。
秋葵,屬於錦葵科植物,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及維他命A和B群、鈣、磷、鐵等。其功能可幫助消化、促進胃腸蠕動,適量攝取可以滋潤胃腸道,避免脹氣或是便秘,所以又被稱作為「胃豆」。
山藥,是薯蕷科薯蕷屬的植物,薯蕷的塊莖稱為山藥,原產地位於淮河附近因而得名淮山。山藥易栽培,因此產地多元,台灣常見的山藥有三種,一種是中國輸入的乾燥中藥材,一般稱為「淮山」;另一種是台灣國產的山藥,依外皮顏色被稱為「紅薯」或是「白薯」;最後則是日本山藥。這三種山藥都具有滋潤身體、幫助消化、平衡血糖的功效。
洋菜,是由紅褐藻提煉而來,這種海藻提煉的膠質,一般稱作菜燕或是瓊脂,可以加工製成布丁、果凍、羊羹、豆花等。洋菜本身不含熱量,只要加工時不要過多調味,均可以提供飽足感,進而減少熱量攝取,當一心想要控制體重,又想「養陰潤燥」時,是最佳的選擇。
賴郁凱叮嚀,入秋後的氣溫將緩緩下降,冰品的攝取需要逐漸地限制,如果持續恣意享用冰品,當寒冬來時,身體對氣溫的適應能力就會降低,屆時,打噴嚏、流鼻水、腹瀉、生理痛或是手足冰冷,可能會成為生活中的困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