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佳欣
我經常上網聽音樂,Youtube可說是我的知音,我選的他懂得,也算是我的知己,他選的是我愛的。他似乎比人更了解人,甚至比我更認識我自己。因為他有種特殊功能,他會選播相關或類似音樂連續播放,雖然我不清楚那是如何運作的,但他的確知道我一直喜歡比悲傷更悲傷的音樂,沉醉於這種悲傷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愉悅。
幾年前,有首阿拉伯歌曲只有你Ghir Enta,歌詞大意是說:除了你以外沒有別人,但你不在我身邊,「只有」住在我心中而已。由於這首歌曲也被歸類在法朵Fado音樂的範疇下,於是我好像跟隨著網路一起飛出去,暢遊法朵音樂的時空,置身於細膩憂傷歌曲的葡萄牙小酒館裡,讓耳朵一再而再地浸潤在無情命運的折磨捉弄、身不由己的徘迴於無可奈何的人生十字路口,或者想像自己僅僅懷抱著若隱若現的小小希望在生活著,整個人陶醉在比悲傷更悲傷的情境當中。這種從現實中抽離的奇異感受,悲傷歸悲傷,卻有陶然忘我煩惱拋的好處。即使不知道意思,也忍不住會跟著唱出來。唱久了,又更忍不住會想知道自己在唱什麼。這時候,不管懂不懂那種外語,總會想盡辦法對照翻譯,最好是找到Youtube影片中標有CC紅線的版本。比如以下這首葡萄牙名曲”A andorinha da primavera”「春燕」,就是最好的例子,只要有英文版,就比較容易理解。了解歌詞意思後,反倒覺得這種淡淡憂傷讓人更是久久不能忘懷。
黑翅膀的燕子啊!你要去哪裡?你飛得那麼高,一直飛到天上去。春天的燕子啊!我很想跟你一樣,可否帶我一起飛上去?就這樣飛到天上去,好讓我在那裏跟愛人說再見。多美好啊!假如我也可以飛上去,就像春天也是這麼的就飛走了!
像這種令人感動落淚的旋律,早期華語歌曲就有許多。我曾試著使用關鍵字搜尋,大概是像悲傷情歌或催淚歌曲之類的,可是現在的流行歌曲已經很難讓我想哭。然而,記得小時候經常耳濡目染聽媽媽唱老歌、自然而然就學會了不少悲傷的歌,那時候雖不太懂意思,卻很想哭。到如今,我甚至連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樓臺會之六都還會唱,尤其是「吞聲忍淚別卿去」這句,可說是模仿得維妙維肖,天地為之動容。
而我媽媽愛唱的經典老歌「懷念」,總讓我在一旁感到「鼻兒已酸」。因為唱起歌來會台灣國語的她唱「青紗外、青紗內」時,聽起來像極了台語的「穿衫外、穿衫內」,畢竟青紗對小時候的我來說很陌生,但是想成穿衣服(穿衫)就很好理解了。諸如此類比悲傷更悲傷的音樂,全世界各地到處都有,很容易在網路搜尋得到,很容易讓自己情緒有出口。即使聽不懂意思也無所謂,因為悲傷的音樂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感染力。但是,比悲傷更悲傷的是,如果要聽台灣國語版的「懷念」,只有靠我自己唱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