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營長勝營區變身都市綠肺

經市地重劃工程改造後的長勝營區,綠蔭處處,綠色隧道將太陽阻擋在外,只有光影會穿透進來。 (記者陳佳伶攝) 新營長勝營區經過市地重劃工程,將園區內四百多株喬木都保留,成為都市之肺,走進美麗的綠色隧道,有如走進風景畫,綠隧將艷陽阻隔在外,只有光影穿透樹梢,加上涼風徐徐相當舒適,成為新營人休憩運動的好去處,以及打卡新地標。  長勝營區原是陸軍通信訓練基地使用,自民國八十八年陸軍部隊撤出後園區閒置荒廢。市府地政局採公辦市地重劃開發創造開放空間、營造休閒遊憩環境,今年三月啟用後,吸引社區民眾散步運動、也因為景觀美,常有民眾將當地的美景,透過相片、影片,在網路社群和更多人分享。 經市地重劃後的長勝營區,還保留崗哨,讓人了解當地原是一處營區。 (記者陳佳伶攝) 長勝營區重劃工程約十一公頃多,其中公園、廣場、停車場等公共設施用地,面積約四點一四公頃,為尊重原有生態,完整保留區內生態及綠色隧道,採低衝擊、低開發,減少環境擾動以創造公園特色,曾榮獲國家卓越建設獎。  走進重新改造後的長勝營區,除新闢道路,一眼望去幾乎處處都是綠意,有四百多株喬木都保留下來,尤其是綠色隧道的綠樹更是百分之百的原地保留,方便鳥類棲息築巢,隧道內採高架步道,讓動物可在步道下穿越,成為人類和動物不互相干擾的快樂天堂。 市地重劃工程改造後的長勝營區,到處是綠意,還設置休憩設施供民眾利用。 (記者陳佳伶攝) 綠隧旁可看到文字說明,原來園區逐年種植樹木是為防空疏散需要;為停放通信車輛,刻意以綠隧形成天然防空掩護,老樹都超過七十年,漫步其中還能看到崗哨也被保留下來,讓人了解當地原是軍事基地,園區內還有占地廣大的乾式滯洪池、公園、停車場等,散步其中、試著讓心情放空,感覺走進一處小森林,大口呼吸享受芬多精,享受靜謐的美好。 (記者陳佳伶)

Read More

<中華副刊>樓影裡隱喻的光

 文/離畢華 圖/盧兆琦  耳朵裡嗡嗡迴盪疑幻似真的聲響,是很難分辨的一種聲音。在號稱五星級的旅店房間,安靜到只有絕對安靜的聲音,拉開落地窗窗簾,遠處的田地籠罩在晨霧氤氳中,間雜在小樹叢的幾處房舍,以及無可缺免的小小寺廟,這寺廟通常由一個簡樸的方形體和一個尖錐體組構而成,方形體開有小窗、錐形體插有一面紅色小旗,通體漆成白色,即便在灰濛濛的塵霾當中,她也自顧自的白著,讓人不由得想起大街灰撲撲煙塵中穿著白衣戴著小白帽的伊斯蘭教教徒。  從飯店房間的大窗極目遠眺,德瓦卡十三區地鐵站的頭班列車正緩緩駛出,經過窗下時速度已經飛快,無法看清車內的旅客,這些不論是上班或做其他營生的人們,是不是也像其他交通工具如火車、公車、三輪車一樣的擠沙丁魚呢?何況上班族們在氣溫逐間升高的早上都西裝筆挺至少也是襯衫西褲的出門,再加上婦女小姐們色彩穠重的沙麗和黃澄澄的飾物,車廂裡應該是令人腎上腺素飆升的狀態吧?還或是,眾生們同樣面無表情的張著惺忪睡眼,應付什麼都可能發生的印度日常呢?  我該穿著哪款服裝和表情出門呢?在這個右眼看到天堂,左眼看到地獄的國度。而,今天,要在德里大街上漫遊,如何融入無法讓人厭惡的吵雜髒亂紛沓的人群和車陣當中。步出旅店,清晨的車陣當中,一部接一部黃色車身漆著校名的巴士載著學生往學校的路,來不及對他們微笑揮手,他們已對我微笑揮手,相信我的笑容裡面多少參雜了對他們的憐憫,而他們透過烏黑晶亮的雙眼流露出純粹的快樂鏡射出我的憐憫未免多了種生份、客套和無知,因為,同樣一顆心,我只停留在情緒的層次,他們的樂天知命卻是高過兩層的精神層次。  飯店特意安排人力三輪車,不是頂喜歡坐在車上顯得高高在上的尊貴,而是飯店外面街道上一早就了蠅聚了大批等待工作的三輪車夫,可能是身分的關係他們不能也不敢進入旅館區域前來拉客,每張黧黑的臉膛都亮出期盼的眼神和令人融化的笑意,我就放膽坐上去了。  這裡的三輪車當然和日本京都或淺草的人力三輪車有很大的不同,在京都少見有大老闆模樣的人物坐在車上,這裡卻隨時可見豪宅門廳裡直接拉出一個西裝畢挺老闆模樣的紳士,直接趕去上班。我為什麼知道呢?因為我們兩輛三輪車同時塞在一個狹窄陰暗、煙塵瀰漫和喇叭聲灌滿耳朵的地下道,兩人友善的點頭致意後,我瞅著車陣即將鬆動便冒昧開口,「Namaste,Sir。您上街嗎?」,「不,我到公司去。你,來自哪裡?」  坐在車上行走不到五十公尺,煙塵裡熱氣蒸騰如波如浪,看著許多在轎車機車縫隙間鑽空、身體因奮力踩踏而扭動的車伕,就像河裡一尾尾鮭魚,就算無法得知他們有沒有辦法在這一世因勤勞求活而躍上龍門,他們在自己的信仰裡面,也深知只要認真過完這一生一世,或許來生來世便能脫出賤民處境吧?聖雄甘地可是將他們稱為「哈里真」(意為神之子)的呢。兩旁的店舖與其說是商店不如說是棧間,兩三坪的空間裡填塞各類物項,有賣烤餅的、有賣油炸咖哩包的和各式飲料,譬如奶茶,往往兩家吃食店之間突兀的穿插一間賣閃亮首飾的,又有各色紗麗(Sari)、男子穿的托蒂(Dhoti)和隆基(Lungi)。擠在小小空間裡,像尚未清洗的油畫調色盤,賣手工藝品的店家則在門口擺起小攤,攤上有許多木刻圖章刻著大象、猴子、蓮花、蔓藤、城堡和經文,又有賣皮製鞋類的,涼鞋包頭鞋和鞋頭尖翹鞋面又雕又繡平底船一般的傳統男鞋,店家主人淹沒其中,只露出一顆黑黝黝的頭臉,以及沾滿塵土像穿著灰色襪子的腳板上清一色的人字拖。  車到一處市集門口,我下車。雖然飯店已付車資,仍另付了一些盧布,搞不清楚匯率的我不知是付多還是付少了,也無法從他沒有表情的臉上判讀,只好頻頻說謝。這裡雖也有公定小費的默契,照著付了你覺得實在少得可憐,一旦多給了,下一刻鐘,彷彿有一面無形且縝密速效勝過Internet的聯絡網路,各路人馬立刻透過耳語、眼神、表情和肢體動作集合到你身邊,賣玩具的賣手工藝品的賣風景卡片的賣花串的賣小陶偶的賣石雕的,很難脫身。  只有一個人在大街上無常的動態裡一動不動。他一身橘紅衣褲,說仔細一點是橘紅上衣和金盞花顏色的褲子,用那一對已然翳白的眼反而洞悉天地人似的看穿了我,即便我在小店樓影的陰暗裡,似乎也明白了他傳達的隱喻。

Read More

<中華副刊>荷情夏憶

 文/攝影 久彌  花丘上的萱花,野玫瑰已謝,小池荷花還沒開,頓有一點寂寥意味。另一因素可能是,因疫情不能走動,亞特蘭大的朋友,尤其書香社的文友,也都半年多沒見面了。我雖罕感孤寂,但對這些友人的想念,仍是難免的。  窗前獨坐,面對一池怡人亭亭荷葉,台北植物園的荷塘,不覺就油然浮上心頭。它在我心中的那一份戀戀之情,是因它曾伴我度過我的成長歲月。  小學離植物園不遠,放學後和同學騎單車,到植物園玩是常事,那時荷塘邊,是自然的土坡斜浸入水中,可以伸手到塘裡逗小魚,玩水草,但最喜歡是比騎術,在池邊彆車,看誰被彆到池邊,回不了頭,而不得不下車認輸的的遊戲。中學時近水樓臺,夏天課後三兩同學,過馬路去繞塘逛逛,說說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也是滿自然的事。有時也會到新蓋成不久的藝術館,去看幾眼我們不知所云的現代畫展,或去尚未遷走的中央圖書館,看點書報,風雅一下。那些荷風蟬鳴中,無憂無慮的歲月,當年忽忽而過,並不知道是多麼彌足珍惜的。  大學後,荷風閣上, 隱隱蟬聲裡,看窗外青青荷葉,艷艷荷花,陪侍在傅狷夫、張穀年諸位老師身旁,聽他們謙謙儒雅的談文論藝,那時就覺得是人間美事,現在回想更是不勝依依,那樣的蘊藉文人風範好像也一去無蹤了。獨坐慢慢回味一些甜美往事,是這沉寂中的一種安慰。但也會引起我的傷逝而有些意興蕭然。  而今荷花好像知道來遲了似的,瞬間就開得窗外景色燦亮,提醒我以往的美好縱值留戀,也莫負當前的美好,流光易逝,年少時不知珍惜,現在已能靜觀自得,就別再讓它隨意流逝吧!

Read More

<中華副刊>蠶寶寶

 ■徐夢陽  最近有球友在Line群組發問,問說市區裡哪裡買的到蠶寶寶?我問擔任教職的妻子,她說現在書店很少銷售了,大部分都是學校直接聯絡認識的廠商,由他們提供上課或實驗觀察所需要的數量。然後我就在上面的訊息留言回覆他,不過,還是有一位球友是資深老師,他知道市區裡還有一間書店能買的到。這勾起我一段養蠶的回憶,那時候盛行過一陣風氣。  約莫是國小高年級時,好像有堂課是叫我們觀察蠶的變化,而鄰近的雜貨店,不知道是不是詢問度高,總會在店內擺上幾盒,裡面有大有小,在桑葉爬來爬去的蠶。店家會按照不同的大小,拿出不同的盒子,裡面的蠶,印象中有大中小,其實價格不貴,所以一次都會多挑幾隻,畢竟牠們生命力薄弱,生長也迅速,要有什麼變化,也是需要考慮的。我便用零用錢買了將近十隻的蠶寶寶,挑選稍大的,看起來是比較健康的。  起初,蠶就長得像一般小蟲子似的,約莫一公分左右的大小,而且也很細,但是每隻蠶就像大胃王一樣,拚命吞食眼前的桑葉,只見桑葉一個洞一個洞的被啃食,消失在盒子裡,然後蠶還是拚命吃,時而吃一吃,還會排放出細小的糞便。  因此,我的工作不僅是每天都觀察蠶的生長,還要保持牠生存空間的清潔,同時也要儲備蠶寶寶的糧食。桑葉在店家也有販售,但僅僅幾片就很貴,起初不知道尋找野生桑樹葉,只能乖乖花錢買桑葉。後來,由於蠶寶寶越來越大隻,葉子也吃得很快,雙親從鄰居口中問得了附近有桑樹的地方,馬上驅車前往。後來,他們拿著一大袋的桑葉回家,口中說,也有不少像他們這樣的人到現場取摘,也有些像供應商一樣,小心翼翼地挑選。  有了桑葉後,就解決許多問題,把桑葉稍微整理一下放進去,蠶寶寶仍然像是有著無底黑洞的胃,慢慢啃食。一片兩片三片,就這樣,存貨用完,又拜託雙親去取,直到牠們慢慢結成了蛹,再也不需要吃東西。其實這樣的過程很快,但內心總會有種失落感,深感時間過的快速,而我就將與這些曾被我取名的許多蠶寶寶話別,讓牠們走向下一個階段。  曾有幾次,早上出門前開心地打開盒子查看蠶寶寶,卻發現牠們躺臥在角落,一動也不動,牠們的生命,是如此的脆弱,也曾親見他們由可愛的蠶寶寶,轉瞬吐絲結成了網,多半的蛹是死蛹,因為在不健康的環境,幾乎都很難破蛹而出,而自己面對這樣的現象卻無能為力。後來,我發現自己再也無法養蠶寶寶了,無論同學如何鼓吹,或是拿著成功品在我面前炫耀,我都會說自己沒有興趣,其實內心是害怕那樣特殊的離別,還有不喜歡那樣的過程,倒不如就不要養。

Read More

守護河川 水質監測競賽起跑

今年度水質監測競賽起跑,台南監測有成,逐步邁向轄內無嚴重汙染河段目標。(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台南市一0九世界水質監測競賽二十日於安平亞果遊艇起跑,市長黃偉哲親自操作儀器,檢測河川、海域等水質,並授權由亞果遊艇集團董事長侯佑霖所帶領的環保艦隊,期許公私合作,讓台南的水質愈來愈好;環保局表示,經過多年努力,台南的河川汙染河段都大幅減少,邁向無嚴重汙染河段目標。  世界水質監測競賽已連續舉辦十一年,過去十年共有高達五千三百餘人參與,進行八千五百多筆的水質監測,今年競賽從二十日起跑至十月二十日,更有包括台南市水環境守護志工隊、中小學等共六十八隊參與,將檢測台南市河川、埤塘、海域等水體,採用簡易的水質監測,包括檢測PH質、透視度、溶氧量等指數。   黃偉哲表示,今年共有三五一艘環保艦隊及六十八隊志工投入水質監測,誓師活動是對環境的承諾,台灣身為世界公民一份子且四面環海,有責任善盡維護水質責任;黃偉哲也帶領所有員共同宣誓守護河川,並檢測量杯內來自曾文溪、鹽水溪、二仁溪、急水溪、運河等水質。  環保局長謝世傑指出,為有效監測及追蹤河川水質,環保局每月監測轄區六十個河川測站水質,水環境志工也不定期巡守水體進行水質檢測,另對觀夕平台、黃金海岸、雙春海水浴場等海域,每月監測水質並公布今年度大致符合水上活動水質要求,然大雨過後三日,不建議民眾進行水上遊憩活動。  近年來河川水質逐年改善,一0八年八掌溪、曾文溪已無嚴重汙染河段,而鹽水溪、急水溪及二仁溪河川嚴重汙染河段長度,從一百年的十二點四公里、十九點一公里及十五點六公里,已分別降至二點一公里、九點五公里及十一點二公里,逐步邁向轄內無嚴重汙染河段目標。

Read More

統一青銀童樂 點亮祈福蘋果燈

 記者張淑娟/永康報導  「用愛點亮平安,愛是最美的禮物…」,統一企業慈善事業基金會廿日中秋節前夕,特別在南台科技大學舉辦「青銀童樂嘉年華」,現場聚集南台灣近五百名偏鄉老人和小孩同樂,大家一起寫下祈福卡點亮大大的蘋果燈,彼此祝福著「平安是結果,結果是平安」。  「感謝你的愛,你總是在我身邊…不管是風還是雨,阮總是跟著你的腳步」,昨天五百名老少大合唱著溫馨的歌曲,呼喊著「來來來,今天最快樂是我」,一句句隊呼展現著老人樂在其中,其中還不乏多名九十歲以上的老人,他們歡喜的參與著嘉年華,統一open將家族也帶來歡喜舞蹈同樂,當大家寫好了平安祈福卡貼上大蘋果,並點亮一盞盞小蘋果燈時,老老少少手牽著手一起跳起平安舞蹈,讓氣氛hight到最高點。  基金會總幹事凃忠正表示,基金會已成立四十多年,長期關懷著偏鄉老人和學童、新住民,也一直贊助著老人食堂,目前有廿多家老人食堂近千名老人分享著美食,此外更關心著偏鄉學童營養午餐、才藝班及課輔班,每年在端節、秋節等重要節日就邀集老人孩子們同樂,盡一份企業的社會責任。  昨天基金會特別結合統一超商、統一證券、統一職棒、台灣神隆、南台科技大學等五家集團內部企業,及安南醫院、名奇洋菓子店、劉家粽子專賣店、瓜瓜園企業等五家異業,一起舉辦青銀童樂嘉年華,陪伴著老人小孩提前共度中秋佳節,並希望藉孩童的活力帶著長輩同樂,並能了解親老和尊老,創建老幼共融的友善社會。

Read More

小粉絲見溫昇豪 吳姍儒好害羞

碰上偶像溫昇豪,小粉絲Sandy吳姍儒直呼好害羞!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民老公」溫昇豪上公視「36題愛上你」小粉絲Sandy吳姍儒直呼好害羞!  溫昇豪上炎亞綸、唐綺陽、吳姍儒(Sandy)主持談話節目「36題愛上你」,被好友阿Ken爆料「他根本就是個喬王」認為他總能把不同圈子的好友兜攏在一起,也說「大家把酒言歡 ,有些生意就談成了」。還加碼爆料,溫昇豪「很愛研究歷史,講到這話題可以說三天三夜」。  溫昇豪坦承,會把不同領域的人放在一個局裡讓他們自由發揮,也解釋因演員身分關係,喜歡在聚會上聽朋友們對話,看他們互動與交流。  唐綺陽提及,有一回參加溫昇豪約的聚會,結果「那兩個小時就是他在說話了」,原來溫昇豪在場大聊他對國際關係的諸多觀察,唐綺陽還稱他「是被演員耽誤的辯論家,他會把該國歷史,講到那一國人跟他拜師這樣的程度」。  Sandy提及進演藝圈第一次被人家問她「喜歡的男偶像是誰」,她的答案就是「我喜歡溫昇豪」,阿Ken還煽動Sandy去「用摸的、用捏的、用掐的,真正地感受溫昇豪」,沒想到一向伶俐的Sandy竟小鹿亂撞地說:「我是沒有辦法靠近他的」,還認為自己彷彿小粉絲般,看到溫昇豪會害羞。

Read More

不中斷的居所 台鐵拆遷戶辦團結抗爭晚會

「不中斷的居所:黃春香家團結抗爭晚會」切蛋糕為黃媽媽辦慶生會。(記者林雪娟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台南鐵路地下化工程北區拆遷戶黃春香家前,二十日晚間七時起,由黃春香舉辦「不中斷的居所:黃春香家團結抗爭晚會」。黃春香表示,鐵道局二十一日可能直接至現場進行點交甚至清空屋內人員,阻擋人再進入,因此他請有心力的朋友能留至週一,紀錄現場狀況,對抗鐵道局的點交。鐵道局昨晚則未進駐。  黃春香說,兩個月前要拆屋前一晚, 她邀請所有人到家裡喝茶聊天,沒想到鐵道局警察提早八小時將路圍封,導致所有人無法入內只能睡在大馬路,這兩個月內,她一直想留下樓梯,也藉此強調「居留權」,但鐵道局一直沒有前來協商,只有勸她搬離,現場又以強迫手段威脅,希望政府不要用如此恐怖手段對付全家,以專業事實來講道理。  黃春香說,她舉辦團結抗爭晚會,希望上次無法進入她家的朋友,能一起來喝茶、聊天;她已經收到鐵道局公文,可能以強迫手段,和警方直接點交甚至清空屋內和人員,她希望民眾能留至週一時間,除記錄現場狀況也對抗鐵道局的點交。  晚會和平進行,支持民眾唱歌、為黃春香母親切蛋糕慶生,原本堅持拒拆的民眾雖然房舍已經拆除,仍出席晚會訴說當時的心情和哀怨;聲援民眾陸續前來,有人拿的墊子前來,也有人已經進駐三樓進行「抗戰」。  不過鐵道局、警方人員並未如預期出現,據了解,黃家雖到二十日到期,但依程序應進行公告,在房舍前張貼,何時強制拆遷,尚未有明確答案。

Read More

阿嬤歌手王虹津 擁有死忠歌迷

阿嬤級歌手王虹津在二0二0年花好月圓快樂歌唱賽展現歌藝才華。(記者陳治交攝) 六、七0年代,台南市的西餐廳盛行聘請歌手駐唱,培養了不少小牌歌星,現在她們都已經變成阿嬤了,仍然無法忘情當年的歌唱歲月,王虹津與陳美華自組樂團到台南市名勝古蹟獻唱,吸引不少歌迷聆聽。  藝名「淑芬」的王虹津和藝名「藍倩」的陳美華,曾在西餐廳駐唱,兩人均領有歌星證,過去也參加過老人樂團,但唱久了,見樂團內水準不齊,因此自組樂團,邀請電子琴手陳瑞山、陳瑞麟等人加入,利用假日到中西區祀典武廟前廣場、安南區正統鹿耳門聖母廟前駐唱。  王虹津駐唱時,還接受點唱老歌,培養了一群死忠歌迷,也受邀到文化中心星光廣場獻唱,希望能讓更多民眾回味老歌的意境,但目前身兼褓姆身分含飴弄孫,必須有空閒時間才能登場獻唱。  (記者陳治交)

Read More

西港慶安宮香科醮典 歡喜迎寶(舟參)

西港慶安宮昨天舉行王船取(舟參),為明年香科活動暖身。(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西港報導 有「台灣第一香」的西港慶安宮,明年五月底將舉行辛丑年香科醮典,二十日舉行王船取(舟參),一早神明轎班啟程前往新港天后宮神榕,經一個小時修剪,選定吉時從神榕處取下王船寶(舟參),民眾鼓掌鳴炮,歡喜將寶(舟參)迎回。 昨天一早七時,包括新港天后宮、西港聖王會、大竹林汾陽殿、大塭寮玉勅保安宮、中港廣興宮、新市榮安宮、東港澤安宮、新港無極五燈伏虎寺、溪埔寮安溪宮、台南恩皇宮、楠梓車頭寮代天府、佳里青龍宮、北汕尾媽祖宮鹿耳門天后宮等,前往新港天后宮神榕,由於是新港地區百年來頭一次入選,家戶備妥香案,迎接千歲爺到來。 慶安宮主委黃勝家率副主委李子榮、總幹事方一峰、五主會及執事人員等,上香向千歲爺稟報後,開始進行取(舟參),經過一個多小時的修剪後,上午十時三十分由王船師傅林良太取下寶(舟參),現場民眾歡欣鼓掌鳴炮,執事人員以紅綵包覆吊掛上車,以鑼鼓、香陣迎回。 慶安宮總幹事方一峰表示,(舟參)是王船的龍骨,每科王船寶(舟參)尺寸不一,明年是辛丑香科所以長度是九尺六寸。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