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vi’s Flex Eco Performance 成就「絕對彈力丹寧」

+Levi's®_Flex_Eco_Performance_04511-4632_511修身窄管。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丹寧品牌Levi’s® 自2020春夏季度起推出的Levi’s® Flex Jeans褲款,除了以高度的彈力著稱,經過反覆檢測,更經由 BMX 極限越野運動員的終極實測,可謂是一款歷經多重「認證」的極彈丹寧。今回賦予布面彈力、具備柔軟舒適與透氣,再添入永續纖維,Levi’s® Flex Jeans推出升級的永續機能褲款+Levi’s® Flex Eco Performance,保有極致彈力、延展性與舒適度,同時友善地球,挑戰丹寧無限可能、成就無可匹敵的最彈丹寧! 丹寧品牌Levi's®自2020春夏季度起推出的Levi's®_Flex_Jeans褲款。 +Levi’s® Flex Eco Performance以獨有的彈力科技打造,彈力提升30%,將「絕對彈力」呈現給所有丹寧愛好者!2020 秋冬季度的+Levi’s® Flex Eco Performance褲款具高端彈力機能外,亦富含永續環保面料TENCELTM LYOCELL、街頭潮流設計與多款經典版型等多項特點;將永續時尚注入彈力丹寧面料中,在排汗性與透氣等必備機能上亦下足了工夫,為著用者帶來高度舒適性,即是機能與永續兼備的最強丹寧褲。 +Levi's®_Flex_Eco_Performance具有錐型、窄管以及直筒三大版型,替街頭潮人量身打造命定褲! +Levi’s® Flex Eco Performance具有錐型、窄管以及直筒三大版型,替街頭潮人量身打造命定褲!錐形褲款 512™ 與502™ 最為適合亞洲人的身形,修飾臀部與大腿,而褲腳漸收設計則可拉長整體比例,多種色彩及洗色選擇,勢必能讓潮人們輕鬆展現完美風範!衣櫃必備常青款511™修身窄管,搭配洗色及破壞設計,是街頭型人們的不二選擇!具有復古風尚十足的直筒丹寧514™,以強化視覺延伸的方式,為著用者的腿型修飾達到十足的加分效果!  +Levi’s® Flex Eco Performance提供給所有丹寧愛好者最大的靈活度、舒適度,以及STYLE街頭態度,是今年秋冬不容錯過的機能、體感、外型,三者兼具之極致褲款!

Read More

「海平面之上」公共藝術新作走進豐濱國中

藝術家了嘎‧裡外在其母校豐濱國中的創作「海平面之上」。 (記者林有清攝)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從今年十九項競爭計畫中脫穎而出,獲花蓮縣公共藝術專戶補助的「海平面之上」公共藝術案,終於在豐濱國中設置完成。經由結合在地藝術創作和學生美術作品,使豐濱國中社區共讀站前空間煥然一新,並於昨日舉辦開幕儀式。花蓮縣政府中區辦公室副主任莊秀妹、在文化局視覺藝術科長馮祺婷的陪同下,出席開幕剪綵典禮。  「海平面之上」由那哩岸工作坊的藝術家了嘎‧裡外提案創作,了嘎出生於豐濱鄉港口部落,二十九歲回鄉之後開始學習木雕,從事木雕創作至今已十多年,長期以木頭本身的質感與形態來表現作品意涵。曾參與製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微弱的力與美公共藝術「八大年齡階層」的製作。這次能為母校進行公共藝術空間的創作,令他非常振奮及開心。  「海平面之上」這一作品位於豐濱國中社區共讀站前的空間,涵蓋室內與室外。在能遠眺貓公溪溪流出海口的陽台上,設置一座由金屬與海洋廢棄物共同製作而成的魚形作品,有如魚跳躍於海平面之上。室內空間,則利用學生編織的手工藝作品裝飾天花板,如同高低起伏的海浪,將海的印象由室外延伸室內,將公共藝術的美融入於生活之中,藉此帶領學生反思與探討海洋污染的問題。  花蓮縣文化局表示,此新設置的公共藝術空間,展示部落文化與藝術創作,使社區民眾能夠走近藝術、欣賞藝術,搭配豐濱國中承辦的樂齡計畫,將公共藝術、藝術創作、校園美感提升相結合,並搭建一個多元的交流平台,以豐富花蓮公共藝術的多樣性。

Read More

推動岡山棒球場轉型為國際棒球村

 記者陸瓊娟/岡山報導  為推動岡山棒球場轉型為國際棒球村,立委邱志偉持續召開多次協調會研商可行性,並召集國發會、體育署、高雄市政府運動發展局及台糖公司,了解後續規畫進度,會中達成共識,將由國發會、體育署以國家級體育產業發展的專業來協助高雄市政府提送相關計畫,將岡山棒球村打造成為亞洲職棒冬訓基地。  立委邱志偉指出,岡山棒球場鄰近捷運紅線南岡山站、高速公路及省道,交通便利,而南岡山站旁正興建大型購物中心及電影院,周邊地區餐飲業林立,可滿足生活及休閒娛樂需求,高醫岡山分院也預計在一一0年下半年落成,高雄又因冬季少雨氣候穩定,相當適合作為日、韓職棒球隊冬訓基地。  邱志偉曾在經濟委員會提案要求政府提出北高雄國際棒球村計畫,國發會也依據邱志偉的提案,補助高雄市政府二百萬元先期規畫經費,高雄市府辦理「岡山國際棒球村新建評估計畫」,評估報告中建議短、中程規劃方面,應整修現有簡易棒球場,以符合外國球隊移地訓練使用。

Read More

移工仲介費不得超收

 記者潘立明/基隆報導 因語言、文化的不同,移工工作及生活上多由仲介公司協助及安排。勞動部提醒,仲介公司向移工收取「服務費」,必須符合「有簽約」、「有服務事實」、「不得預先收取」等三項條件,仲介公司若違反規定,除罰鍰外,最重可停業1年。  勞動部說明,基於使用者付費原則,移工有委託仲介公司服務的需求,且經仲介公司依雙方簽訂的服務契約提供服務,即應依約定付服務費。依據私立就業服務機構收費項目及金額標準,仲介公司依法僅能按月向移工收取「服務費」,第1年、第2年、第3年每月收取服務費分別不得超過新臺幣1,800元、1,700元、1,500元。  至於移工在臺工作3年期滿後,原雇主願意續聘或原雇主未續聘由新雇主接續聘僱,受委託辦理期滿續聘或轉聘作業的仲介公司,得向雇主或新雇主收取登記費及介紹費(通常合稱仲介費),金額合計不得超過移工第1個月薪資;對於移工則不得再收取仲介費,只能收取服務費,金額在第3年以後每個月不得超過新臺幣1,500元。  勞動部強調,仲介公司若以協助移工期滿媒合新雇主的名義向移工收取仲介費已屬違法,勞動部持續協同各地方政府積極查處仲介公司收費情形,如查有違規收取規定以外費用,將依法處10倍至20倍的罰鍰、停業或不予換證等處分。  移工若有遭仲介公司超收費用情事,可保留相關事證向勞動部、地方政府或撥1955提出檢舉,經查證屬實後將依法處罰。雇主或移工對仲介公司收費內容如有任何疑義,可多加利用勞動部電話客服中心(電話:02-89956000)或1955專線詢問。  

Read More

台中水果外銷通路減少 收購荔枝次級品

台中市政府啟動荔枝收購作業。(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台中水果外銷通路減少,台中市政府農業局加強輔導農會收購荔枝次級品,農會十四日起至七月十五日止,每公斤十八元收購荔枝次級品,預計收購一千公噸。  農業局表示,台中市荔枝栽培面積約一千八百九十四公頃,包括太平、霧峰、大里、神岡、北屯等區,年產量約一萬四千公噸,以黑葉、糯米等品種為大宗。荔枝產期集中,果實保鮮不易,市府辦理荔枝收購加工作業,有兩家食品加工廠商配合辦理。  農業局指出,市府藉由收購加工作業,穩定市場價格、保障農民、消費者權益,請荔枝果農即日起至七月十五日期間內,向所在地區農會洽詢。

Read More

颱風季將至 台中市政府強化減災及整備機制

台中市政府辦理水災防汛演習。(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颱風季將至,台中市政府強化減災及整備機制,防汛期前完成區域排水、下水道及野溪清淤、行道樹高空修剪、危險及大型廣告物拆除,辦理水災防汛演習等。  消防局指出,「台中市安颱專案任務分工執行計畫」專案分為減災工程、減災管理、防災教育宣導、應變整備、救災整備及災民收容暨物資整備等六大項。  台中市於防汛期前完成區域排水、下水道及野溪清淤六十六公里、行道樹高空修剪近七千株、危險及大型廣告物拆除兩百多件,另針對無固定基礎竹架廣告物六十八件限期拆除,逾期未拆者,由市府於六月底前強制拆除,完成抽水機維護保養及發包作業,備妥沙包可於豪大雨來臨時供民眾領取。  為驗證防汛期整備成果,今年度西屯及神岡區公所分別辦理水災防汛演習,和平區公所辦理土石流實兵演習,各區落實儲備安全存糧及民生物品,按季盤點庫存物資有效期限,與七十九家大賣場等民間廠商協定物資開口契約等減災整備。  消防局表示,市府接獲豪大雨特報或颱風警報訊息,會啟動災情查報機制,加強救災器材整備,如有發生淹水、水電維生管線中斷、道路阻斷等災情,即時通報全市權管單位執行應變處置。

Read More

竹縣地方型SBIR補助開跑七月十五日申請截止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新竹縣政府致力於提升轄內中小企業研發能力與產業競爭力,今年續辦「地方產業創新研發推動計畫」(簡稱地方型SBIR),為鼓勵中小企業進行產業技術及產品之創新研究,促進產業發展,今年總補助經費超過二千五百萬,較去年增加近一倍,特別延長申請收件至七月十五日。  新竹縣長楊文科表示,竹縣未來要發展的好,地方產業的進步是不能少的,只有不斷讓研發更精進、產業再升級,才能讓整個新竹縣的經濟向前衝,今年因為疫情關係,許多產業受到衝擊,縣府將與民眾一起度過難關。  產發處表示,為協助轄內企業快速瞭解計畫內容,此本計畫提供計畫線上懶人包及影片導讀,即日起到計畫網頁報名「懶人包搶先看」活動,只要留下聯繫方式,所有最新資訊通通一網打盡。  今年更提供每周五現場預約一對一諮詢,內容涵蓋計畫書撰寫教學、創新概念聚焦、政府資源轉介等。同時增設受疫情影響企業適用之審查辦法,針對受疫情影響之產業調整審查重點比例,藉此鼓勵受疫情影響之中小企業能勇於投入研發,積蓄研發能量,面對市場困境,加速提升產業競爭力。  竹縣府表示,只要是設籍於新竹縣內之中小企業歡迎踴躍來申請,最高可獲補助金額一百萬元。

Read More

汽車修護廠深夜竄大火 五旬婦人經救出無礙

永康一處汽車修護場深夜竄起大火,經灌救半小時順利撲滅。(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永康中正北路一處汽車修護廠,於十三日深夜十一時許傳出火警,南市消防局第五大隊獲報隨即出動鹽行等四分隊計十三車廿九人前往支援。經搜尋內部後帶出一名五十多歲婦人,經檢視無受傷、不需送醫,火勢於零時許完全撲滅。  十三日晚間十一時廿八分,永康區中正北路一處汽車修護廠傳火警,鐵皮加蓋建物竄出明火濃煙,南市消防第五大隊鹽行分隊到場,不確定是否有人員受困受傷,請求支援到場搜尋,十一時四十六分救出一名五十餘歲婦人,幸無受傷不需送醫,婦人向消防人員表示,內部已無人。後經消防人員灌救,零時二分火勢控制,零時九分順利撲滅。

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 〉廢棄物是被放錯位置的資源─ ─健全靜脈資源循環解決問題

「我要生存」、「營建廢棄物何去何從?」,台南市老車自救會率百餘輛掛著抗議白布條的卡車,到台南市政府抗議。(本報資料照片) 台南事業廢棄物清運業者大動作到市府抗議,為廢棄物何去何從陳情,引發不小風波,這些問題不是台南獨有,掩埋場不足,處理費用日日高漲,已經是台灣各地普遍面臨的嚴峻問題;台南市府正研議相關措施,以去化事業廢棄物,但是徹底解決辦法應是廢棄物源頭減量,強制分類,循環利用,建立完整的資源循環利用系統,才是釜底抽薪之道。  活化掩埋場是救急提供空間短期解決的有效辦法,各地的掩埋場互相為用,各地方政府和民意機關捐棄己見,彼此支援,有效調度,可以最快紓緩問題,並且避免繼續設置民眾避之惟恐不及的掩埋場。  掩埋場的使用有時盡,強制分類減少廢棄物的數量,尤其是源頭的管理更重要,我們可以提高末端的處置費用牽制源頭廢棄物的產生,但如果在源頭有效管理,適度分類並且減量,可以讓末端處理更具效率,亦可延長掩埋場的使用年限。  日本「東京都建設發生土再利用中心」是個很好範例,日本在數十年前就設置「東京都建設發生土再利用中心」,是營建廢棄物土方銀行,都市產生的營建廢棄物整理後回收再利用,例如拆除舊房子、都市更新挖地基,建築結構體破壞以後會產生的營建廢棄物,加工分類或改質再利用;工程施工中產生的可以寄放,需要時再拿回去使用,如果太多就由政府調度,別人需要可以來買,可以讓排出者和需要者有效率的處置和利用。  混凝土拆除後,再透過機械破碎和分選,變成骨材;日式的塌塌米可以回收製成堆肥,紙與塑膠類製成燃料轉成熱能回收;都市下水污泥可以調配灰碴混練作為植生覆土材,爐石爐渣這些東西也都可以作為工程填方材料使用;東京灣填海造陸的台場是以眾多的營建剩餘土石方及焚化灰渣等所謂的靜脈資源,回填造出來的人工島。 (資料照片) 廢棄物是放錯位置的資源,幾乎所有廢棄物都可以循環再利用,我們更應該專注的是循環利用,所以廢棄物應該正名為「循環資源」,以所有靜脈資源循環利用做為永續發展的準則。  環保署從二00二年推動第一個環保科技園區十年計畫,共設置了高雄、台南、桃園、花蓮四個園區,這是綠色產業的計畫,兼具減廢和生態資源循環的功能,除了吸引國內外廠商進駐園區,並且結合國內各研究機構,協助產業提昇環保技術層次,促進循環資源轉換循環利用,也帶動新興環保產業,讓台灣地區循環型產業發展更完整。  經過十八年了,環保科技園區成效顯著,也培育傑出廠商,目前循環再利用技術需求日益高漲,有必要繼續推動環保科技園區2.0計畫,並且在過去經驗下,改變作法,過去都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擬定政策,主動出資,未來應讓民間參與投資,政府力量有限,民間則創意無窮,政府扮演整合推動角度,由各財團和技術團隊加強合作,讓這個產業更有活力更有競爭力,套用目前最流行的話語,就是組成「資源循環國家隊」全力往前衝。  台灣的資源循環起步很早,環保署資源循環政策以「源頭減量、資源回收」也有明確和正確方向;目前都市垃圾和事業廢棄物的資源回收率已分別超過百分之五十和百分之八十,高居世界前幾名,這是值得驕傲的成果,但是環境問題千頭萬緒,必須著力之處還甚多,未來還有長遠的路要走;「廢棄物是被錯置的資源」以此話和大家共勉。 (成功大學環境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張祖恩口述,記者楊淑芬記錄)

Read More

台版全民公敵? 藍委憂科技偵查法 恐變東廠法

國民黨團質疑科技偵查法草案違反人權。(國民黨團提供)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針對「科技偵查法」草案,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十六日在記者會質疑,法界對於科技偵查法提出多項疑慮,擔憂授權科技監聽,會不會導致偵查過於寬鬆?法務部指出,科技偵查法的對象是刑事涉犯重罪者,若各界有不同意見,將於研議後再送審議。  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昨日召開記者會,黨團書記長林奕華質疑,這是一部科技偵查法?還是科技東廠法?是否違反人權,應由國家人權委員會和行政院院際協商。立委李貴敏、吳怡玎也認為,科技偵查法很敏感,不適合制定。  列席的法務部檢察司副司長李濠松強調,科技偵查法草案規範的對象不是一般民眾,也不是類似政治偵防的偵查手段,對象是犯罪者。犯罪偵辦應要有新的對應方式,科技偵查法的制定是必要的。  法務部長蔡清祥昨日與媒體茶敘時指出,科技偵查法對象是刑事涉犯重罪者,並非政治偵防或蒐集人民資訊,現在已是二十一世紀,犯罪集團以先進的科技設備犯案,執法者怎麼還能用二十世紀的偵查方法。  檢察司長林錦村表示,科技偵查法立法的目的是為保障人權,僅針對犯罪嫌疑人實施,避免犯罪調查的手段落後於科技發展,確保偵查機關的調查符合正常法律程序。他說,草案雖已公告結束,考量各界意見多,將進行研議後,再送行政院核轉立法院審議。  法務部八日公告,預告制定「科技偵查法」草案,至十四日公告期滿,草案共二十八條,規範第一線辦案單位使用監視器、攝錄器材與全球定位系統(GPS)及追查位置等設備合法,並明確規定聲請、核准、期間、事後程序,及數位證據的蒐集與保全方式與範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