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映芝醫師說,依據國際期刊報告,憂鬱症可能與維他命D缺乏有關,可透過抽血檢查。(記者彭新茹攝)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一名30歲女性長期飽受憂鬱症之苦,原先接受抗鬱劑治療一年多,更換數次抗鬱藥物治療效果皆不盡理想。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科醫師鄭映芝醫師建議抽血檢驗,發現病患有嚴重的維生素D缺乏,醫師擔心病患僅從日曬或膳食中的補充仍會不足,因此除了原先的藥物治療外,搭配額外的維生素D營養品補充,患者的憂鬱症狀在藥物與營養品雙重治療下大幅改善。
鄭映芝醫師表示,2020國際期刊發表「維生素 D補充劑用於憂鬱情緒的統合分析」,統合過往25個使用維他命D在治療憂鬱症狀的研究,共7534位的受試者,發現補充維生素D可以有效地幫助減少負向情緒,尤其針對血中維生素D濃度不足、且伴隨有憂鬱症的人來說,補充維他命D的效果與反應最佳。
因此,有憂鬱症跡象的個案,可以考慮先到門診檢驗維生素D濃度,以瞭解維生素D是低或高,然後再與醫師討論是否加強日曬或是需要應該額外補充維生素D。
鄭映芝醫師建議,一般人每天至少補充劑量應大於2000個國際單位,如果單想從日曬得到足夠的維生素D3的條件,必須不防曬,必須要曝曬在波長290nm~315nm之間的陽光下,皮膚才能將陽光轉換成維他命D,通常是曬正午的陽光才有辦法吸收到的波長,建議日正當中(約早上10點至下午2點)、躺下、身體大面積曝曬、約15~30分鐘。在這種狀態下曝曬陽光,須注意紫外線A(占95%陽光紫外線)對人體產生皮膚癌的風險。
因此適度從膳食,富含維生素D食物來源,如肝臟、魚肝油、多油脂的魚類、強化乳製品、蛋黃(D3)、菇類(D2)等或是營養品補充可能會比加強日曬來的方便與安全。
鄭映芝醫師指出,進入冬天溼冷的天氣,很多人常常開始有所謂的季節性情緒失調。季節性情緒失調常發生於秋末和冬季,也就是白天減少、黑夜變長的季節,國外將這種病症俗稱為「冬季憂鬱症」,症狀包含憂鬱、渾身無力、疲倦、沒精神、體重增加等。若是以上症狀,建議可跟醫師討論找出最佳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