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病院藥師黃俞甄提醒民眾要留意藥物疹的症狀,避免和乾燥濕疹混淆。(記者黃文記攝)
記者黃文記∕仁德報導
近期寒流來襲,天氣乾冷,許多民眾皮膚也跟著又乾又癢,這是乾燥性濕疹;另一種皮膚紅癢則是藥物引起的皮膚過敏,又稱「藥物疹」,兩者容易讓民眾混淆。胸腔病院藥師提醒,藥物疹不可大意,必須好好處理。
衛福部胸腔病院藥師黃俞甄表示,乾冷天氣會讓皮膚內的水分流失,造成乾燥性濕疹,可能會導致龜裂、紅疹甚至皮膚感染。可藉由正確保養方式,如沐浴完畢後補充保濕產品,避免長時間使用電暖器,或在房間內放一杯水提高空氣濕度,或是使用藥物類固醇、抗組織胺來治療。
黃俞甄指出,如是藥物引起的皮膚過敏,則要注意6大前兆症狀為:疹、破、痛、紅、腫、燒,若服用藥物後出現皮膚紅疹或起水泡,甚至嚴重會有口腔黏膜或喉嚨潰瘍或疼痛、嘴唇腫、眼睛紅腫、發燒,就必須高度懷疑為藥物過敏。此時應立即停藥並攜帶藥物來讓醫師診斷,越早察覺過敏徵兆,就能及時設下停損點,避免嚴重過敏反應。
黃俞甄強調,藥物疹的表現非常多樣化,不一定會出現在首次用藥後,也可能長時間服藥後才會出現症狀。她指出,常見易誘發藥物疹的藥物有抗生素、消炎止痛藥、抗癲癇藥物、降尿酸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