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長華
一個人吃飯之所以麻煩,一來份量難拿捏,一個不小心同樣的東西要吃好幾餐。
再來分寸難拿捏,要不吃得太隨便;比如電鍋蒸隔夜飯,難吃又不滿足。
要不搞得太複雜。
突然想吃香港街頭小吃之王─咖哩三寶,研究了東南亞各種進口咖哩粉,買薑黃粉、海鮮醬、蠔油、沙茶醬,四處找好吃的魚蛋、發泡魷魚、炸豬皮、白蘿蔔,做了一大鍋,燜得整間房子咖哩味,吃足整整三天,雖真心喜愛可是吃得我好燥,天冷穿發熱衣還會長痱子。只做那麼一次,其他調味料就通通收進櫥櫃,短時間內不打算再碰。
又記起多年前雪花飄飄時經過唐人街,雪白豆芽菜在菜攤上閃閃發亮,心裡盤算不如吃個簡單的豉油皇銀芽炒河粉,沒料到光把豆芽菜摘成銀芽就去掉幾個鐘頭,發毒誓再也不摘。銀芽很隨意但一點都不隨便,去外面付多點錢吃人家摘好的才是正解,自己摘兩個小時,吃完只要兩分鐘這種事,再也沒做過。
於是一個人開伙,漸漸投機取巧。用一只鍋煮水波蛋、燙青菜;肉片塞烤箱,吃的時候沾辣椒醬油,然後打開電腦看別人做拿手菜。
農曆新春,最適合重看「家有囍事」,老影迷都背得出來,片子裡有道吉祥小菜叫「百花釀鵝掌」,拿上Google搜尋,只會在第一頁看到少少食譜連結,其它都是張國榮的劇照與台詞:
「……我都整番我嘅撚手小菜嚟俾你慶祝……百花釀鵝掌!多謝各位!」幾十年來,這部1992年的經典香港賀歲片,不知已在電視上重播多少遍,「百花釀鵝掌」我倒是一次也沒吃過。
既然張國榮說這是他的拿手小菜,特地上網讀了一下各方食譜。
所謂百花,即是蝦肉拍剁成蝦泥,攪拌摔撻出有黏性的蝦膠,再加入其他食材「釀」到扁平足的鵝掌,即是「平步青雲」的意思,別具心思。有那麼半秒鐘,我考慮一下要不要自己試試看,隨即打消念頭。
其實喜歡下廚的人,除了愛吃與一點天份,更需要許多耐性。
本人耐心欠奉,泡個冬菇乾瑤柱都不耐煩,一邊蒸蛋蒸魚一邊想掀蓋看看好了沒,做出來的菜肯定這裡差一點那裡差一點,加起來就差很多。要吃什麼功夫菜我只上街吃,不過天天忐忑禱告口袋名單裡的老廚子屹立不搖,千萬別退休,因為我理解曾經吃過,以後卻吃不到的遺憾。
很小的時候,家裡常吃煎釀鯪魚。
鯪魚肉質細嫩,只是帶極細小的刺,外婆起出魚肉,丟棄大骨,留下完好魚皮,慢慢將肉剁成茸,這樣就吃不出刺了。鯪魚茸加入生粉混進馬蹄冬菇陳皮香菜之類的配料重新釀回魚身,黏回魚皮後下鍋煎,端上桌又是一條完整的魚,光想就知費工得很。
這肉吃進嘴裡除了有點嚼勁,還帶有一股獨特香氣,那是魚肉與芫荽陳皮結合的味道;馬蹄粒負責在人類咀嚼時發出微小沙沙聲,清爽脆甜,媽媽提起這道菜時總是讚嘆又懷念。幾十年沒在台灣吃過鯪魚,其實也不知哪裡有得買,我甚至搞不清楚這魚在台灣怎麼叫;就算買到,光是撕下完整魚皮這關就過不了,更別提搭配鯪魚肉的配料「馬蹄」了。前幾天閱讀「上下游」農業新聞,裡面提到正港台灣馬蹄非常稀少,種這一味的農友跟從前相比少很多,而且除了餐廳業者外,一般家庭極少用到。
事實如此。
這年頭,馬蹄這種畫龍點睛但處理麻煩的食材,就像金庸武俠小說裡的天山雪蓮,可遇不可求。或許我這樣講太誇張,但平日只剩晚間在家樂福全聯買菜的都市人,哪有閒工夫買馬蹄回家做菜,所以偶爾親戚送幾罐豆豉鯪魚罐頭,我們高興到飛起來,如珍如寶般慢慢吃。
過了盡情吃喝的農曆新年,回到隨手亂煮的生活,這幾天又是雞蛋肉片青菜煮泡麵算數,吃的時候上頭擺一片Gouda起司,雖然黏糊糊很有滋味,有時覺得好像不能繼續這樣懶下去。如果說從小被外婆手藝慣壞的嘴巴,以及與朋友間飲食差異所產生的不同樂趣,養成我喜歡並享受留下紀錄的習慣,一旦成為一個只會說不會做的人,總有一天會變得空洞又心虛,結果很可能就是什麼都留不住。 為此,逛全聯時買了芥蘭(可惜不是幼時記憶中粗如大人手指的那種芥蘭),特地拿了瓶紹興。媽媽提過,外婆炒芥蘭時會碎碎念:「一定要落點紹興先至好食。」(一定要加點紹興才會好吃)
依樣畫葫蘆炒了芥蘭,嗆了點紹興酒,熟悉的香味飄進鼻腔,感覺好成熟好巴閉(厲害),我深吸一口氣,迫不及待先吃一條,心裡感覺踏實。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