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雅啃月餅 驚豔美國餡料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中秋節的前夕,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等人二十日在臉書發布與月餅的一系列合照,分享吃月餅的照片,強調美國與台灣共賞一輪美麗明月,雙方對文化的熱愛也將雙邊人民緊緊連繫在一起。 孫曉雅在臉書粉絲團表示,她代表AIT全體人員祝台灣朋友中秋佳節假期愉快,美國與台灣共賞一輪美麗明月,雙方對文化的熱愛,也將雙邊人民緊緊連繫在一起。 孫曉雅說,絕對不會錯過任何參與台灣傳統文化的機會,中秋節更是一個特別節日,台灣有各式各樣口味與形狀月餅,有些還採用美國小麥與堅果等原料,真是太令人驚艷。

Read More

免學費又有獎學金 110年五專展翅計畫 976生受惠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一一0學年度教育部補助大專校院辦理五年制專科學校畢業生投入職場計畫(五專展翅計畫),五專展翅計畫的推展符應技職教育「學以致用」的精神,邀請企業與學校共同培養需要的人才,今年審查核定十八校、九百七十六名學生、二百零五家企業參與。 教育部二十日表示,五專展翅計畫自一0六年度起執行迄今五年,已有二千多人次學生受惠,三百多家企業參與,提供學生每月六千至一萬元生活獎學金,使學生在學期間能安心就學,畢業後有正式職缺就業,企業有中級技術人力投入職場,營造學生與企業的雙贏。 教育部鼓勵學校透過產學合作,共同培養企業所需人才。參與五專展翅計畫的學生,於就讀五專期間學費全免,後二年專四、專五每月又有合作企業贊助的生活獎學金或實習津貼,能減輕學生就學負擔,安心向學,畢業後即可直接進入合作企業工作。 教育部指出,龍華科技大學化工及材料科學生徐敬翔,經師長介紹後,於專四時毅然決定報名參與計畫,獲德微科技公司贊助生活獎學金、實習機會。  

Read More

今收假 國道九路段易壅塞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秋節連假進入收假前夕,交通部二十日表示,蘇花公路、西部國道路網及國五北返車潮已湧現,預期二十一日觀光景點及返回工作地交通量仍多,建議北向用路人儘量於上午時段出發,耐心駕駛。 交通部高速公路局表示,西部國道路網及國五於二十日上午十一時開始出現北向車潮,並在包括國一北向內湖至汐止、新竹系統至湖口、台中至台中系統、北斗至員林;國三北向關西服務區至大溪、南雲至南投;國六西向舊正至霧峰系統;國五北向宜蘭至坪林造成壅塞。 對於二十一日收假日,高公局預估國道交通量為一百一十四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的一點三倍,其中北向交通量可達六十四百萬車公里,為平日年平均的一點五倍。預判易壅塞路段,將出現在國一北向西螺─埔鹽系統、南屯─后里、新竹系統─竹北、國3北向竹山─中興、霧峰系統─霧峰、大山─香山、關西─大溪、國五北向宜蘭─坪林及國六西向舊正─霧峰系統等路段,建議北向用路人儘量於上午時段出發,節省寶貴時間。 公路總局表示,台九線蘇花公路北上東澳、仁水隧道、崇德等路段在二十日已出現車多情形,崇德至蘇澳行駛時間約二小時,車潮延續至晚間二十一時。預估收假日,在台二線福隆─瑞濱、萬里─大武崙、淡水路段,台三線、台七線大溪─慈湖路段及台九線礁溪路段等風景區仍有短途旅遊車流,下半天各城際省道將湧現返回工作地車潮,建議駕駛人預先規劃行程,提早出發,並耐心駕駛。

Read More

滯銷品加工 柚子大變蔘

苗栗曬柿餅,麻豆農民忙著曬柚子蔘或柚子茶。 達人手藝 製成古早味喉糖、台南普洱茶 文旦盛產的季節,大家把焦點放在文旦上,忽略麻豆地區還有一項老祖宗留傳下來的古早味加工品─柚子蔘和柚子茶。過去農民習慣將賣不掉或品質較差的文旦加工製成柚子蔘或柚子茶,前者被喻為古早味喉糖,後者是台南的「普洱茶」,麻豆從不缺文旦達人,但從事相關農產品加工的人並不多,近幾年經專業農坊的努力,才得以將這些古老手藝保留下來並量產上市,甚至打開外銷通路。 圖與文/記者陳俊文 柚子蔘工序繁複 火候控制需功夫 不論柚子蔘或柚子茶都要用大果文旦或白柚,農民使用自製的鐵線圈測量。 今年氣候「無風無搖」,麻豆文旦大盛產,除種植面積九百甲的麻豆地區之外,近幾年下營區也種了兩百甲,新欉文旦早熟、口感較差,一般用做拜拜供品或加工農產品。 柚子蔘加工過程繁緮,一般農民不喜歡製作。 早期節儉的麻豆果農都會將賣不掉的文旦或白柚製成柚子蔘,做法是在文旦頭頂開洞,把果肉挖出,將果肉加入檸檬、金桔、佛手柑、紫蘇和甘草攪拌再回填,放入烤箱蒸烤直至柚皮變褐色,再拿到室外曬乾,如此一粒柚子蔘,每斤售價是五、六百元,一般以三、四斤重的最常見,但最大也可達十斤,比一個人的臉還大。 柚子果肉被掏空之後,準備裝填中藥材製作柚子蔘。 柚子蔘也分新舊,一般放一年以上、外皮黑色的就可稱為陳年柚子蔘,每斤售價九百元。麻豆蔴鑽農坊負責人許益堂表示,柚子蔘技術來自父親許江海所傳,早期麻豆家戶都會做,近幾年已不多見,主要是製造過程繁複,火候控制也需要功夫。而一般農家會做,也都是自己享用或分贈親友,商品化的也僅蔴鑽農坊一家。 這些都是填入柚子裡製作柚子蔘的食材。 柚子蔘是古早味的喉糖,在以前醫藥不發達的時代,喉嚨不舒服或受風寒,食用切成塊狀的柚子蔘,可幫助舒緩。還有就是搭車出遠門,以前飲料沒有現在這麼發達,隨身帶幾片柚子蔘,將它含在嘴裡生津止渴。 已經變黑的柚子蔘或柚子茶是陳年好物,價值更高。 一斤三、四千 陳年老袖茶價比普洱 古早味柚子茶,則是在挖出果肉後和檸檬、金桔、柚汁加入台灣鹿谷或阿里山的烏龍熟茶攪拌回填,經烤箱蒸烤、戶外曝曬而成。為了方便保存,柚子茶都做成像普洱茶的坨茶狀,食用時用手剝開茶葉並加入一點點老皮沖熱水飲用,酸甘的口感,可達到平衡酸鹹之效,但這種古早加工法,現在也已失傳。陳年老柚茶一斤要價三、四千元,和普洱茶不遑多讓。 許益堂手持的柚子蔘,比臉還要大。 不論要做柚子蔘或柚子茶都會挑選大果,最主要原因是早期都認為大顆文旦品質不優,文旦要小個才好吃。至於選擇的標準,許益堂表示,一般文旦挑選十四公分以上的,白柚更要挑十八至二十公分以上的。他們都會準備一個用鐵線做成的簡易量尺套量,減少選果時間的浪費。 柚子蔘剝開,裡面有點像宋陳,被稱為中國的喉糖。 果農第四代的許益堂表示,早期看祖父輩做柚子蔘都用甕,底下燒木炭,直至民國七0年代才有電烤箱的現代化設備。將文旦或白柚做成半成品加工,中秋過後可再做三、四個月,白柚可加工到過年前,如此才能讓產季延長、工人不致失業。 柚子茶有普洱茶概念,做成茶餅,利於保存。 近幾年文旦加工品的占比逐漸提升至五成,這兩、三年更達七、八成,主因加工品季節性不明顯,存放時間長達兩年,還能增加其附加經濟價值。目前文旦和白柚加工品一年產量,景氣好時可到上百公噸,近幾年都有六十公噸的水準,除國內市場之外,也銷到有華人的世界八個國家,像中國、香港、澳門、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美國和加拿大,替國家賺取外匯。 唯一缺點是文旦和柚子的加工品僅能在農會超市和風景點等少數通路購得,但隨著寶雅百貨和林百貨也進駐精緻包裝的柚子蔘,象徵此一商品的年輕化,這是可喜的現象,象徵傳統農產加工品已能翻越舊的藩籬重生。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中秋

隔壁唐老師為正在唱歌的妹妹吹奏小喇叭。那是生育率頗高的年代。 文/圖片提供 湯長華 在Netflix重溫幾十年前的老港片「新難兄難弟」。其中一幕是中秋夜梁朝偉坐在街邊長椅上吃晚飯,一旁小男孩提著燈籠來問:「哥哥,可不可以幫我點著燈籠?」 梁朝偉不滿晚飯被打斷:「點著是嗎?」便直接用打火機把那孩子的紙燈籠給燒了。 像手風琴那樣易燃的紙燈籠,我幼稚園也提過,中間黏根蠟燭,點燃後小心翼翼把「手風琴」撐開,就可以提了到處去。晚飯隨便扒幾下,迫不及待提著那圈溫暖的燭光,靜靜穿梭在村裡幽暗的巷弄,像進行什麼大冒險似的,比起老是待在家裡跟大人一起看八點檔,根本是最精彩的夜間活動。 再大一點,在美勞課學了點技巧;某個中秋,跟大人要了空奶粉罐,用榔頭和釘子在罐上鑿出圖案,點著後很得意地提著到處晃,燭光從鑿穿的小洞透出,提高時把路邊牆面照得一點一點,放低時有星星灑在路面,跟紙燈籠那一團模糊的溫暖很不同,而且不會一不小心就燒毀。 我很滿意。 等到捨得從外頭野完回家,外公外婆早在院子擺好香案,一人一炷清香拜月亮,大約是祈求家裡平安孩子乖巧,睡前的夜晚就聚在樹下喝茶吃月餅文旦,吃完看看電視播的中秋聯歡晚會。 那年代的月餅沒那麼多花樣,或者應該說當時的口味很老實誠懇,我記得有伍仁、烏豆沙、火腿、魯肉、綠豆沙,蓮蓉蛋黃,偶爾收到一件巧克力的,竟沒人想碰。 幾年前收到新潮牛奶糖口味月餅,我滿腹懷疑吃一口,翻了個白眼,還不如吃一桶香草冰淇淋。 倒是想念起古早月餅包裝,小孩都愛蒐集月餅上那塊圓形硬紙牌,每種口味都像珍寶般小心收藏,偶爾拿出來把玩,像極了現在外甥女在蒐集的寶可夢卡,少一個角色(口味)都不行;襯墊月餅的彩色玻璃碎紙更是每個小朋友鉛筆盒裡的夢幻逸品,不起眼的HB鉛筆躺在閃亮鮮豔半透明屑屑鋪成的雲朵裡,立刻身價不凡。 一盒月餅就那麼多彩色紙屑,要是家裡兄弟姊妹多幾個,就只能搶到一丁點彩色渣渣,儘管只能稀微地點綴在鉛筆旁,仍然令人感到與眾不同。 後來我們搬走,新家院子鋪了地磚,沒有樹,沒有小水溝,看不到月亮,只能停摩托車。 可是隔壁鄰居竟有個小花園,泥土長出波斯菊。 我兩手抓著矮牆上加裝的鐵欄杆,羨慕地用眼神巡視隔壁的花花草草,屋裏走出來個小女孩,聰慧的大眼睛黑白分明。 我們攀談了起來,原來我們同年紀,她告訴我她姓唐,爸爸媽媽是老師,有個哥哥有個姊姊;我說我姓湯,有個弟弟一個妹妹。她一邊聊天一邊剪指甲,我跟她說我好害怕自己剪指甲,因為有時候力氣不夠大,按不下去,真想按下去的時候又怕剪到肉。 她很快把指甲剪從欄杆中間遞過來說:「妳剪剪看,不要怕,很簡單的。」 那天我學會自己剪指甲! 以前的人,生育率高,家裡有兩三個小孩稀鬆平常。等到鄰居間漸漸熟悉,每逢中秋夜更加熱鬧,等著出門放鞭炮的孩子們如猛虎出閘,不用約好,很自然往附近鐵軌旁的小路聚集,鬧哄哄地也不知道有什麼那麼好聊。 我手上最多的是仙女棒,點著後冒出暖暖的星星狀火花,可以在黑暗中揮舞,明亮的圈圈視覺暫留在眼裡。比較大膽的男孩子會手拿沖天炮,點著後舉高任其往天空飛去。我緊盯著不肯轉移視線,要看清楚沖天炮到底可不可以飛到月亮。 很明顯地,並沒有,因為隔天路邊都是我們留下的鞭炮垃圾。 一年,隔壁女孩的爸爸媽媽,為街坊的孩子舉辦一場完全屬於兒童的中秋晚會,活動好幾天前就把自製「中秋晚會」的宣傳海報,貼在電線桿上;那整個星期,每個小孩放學經過電線桿,心裡就不自覺揪一下,這條街所有的孩童都為這場「隔天還要上課」的晚會,興奮得好幾晚睡不好。 終於,月圓。 唐老師把家裡的風琴小喇叭搬出來,接好麥克風。附近每家每戶的小孩,拿著小板凳,在風琴前排排坐好。 我徹底忘記玩了些什麼,連照片裡其他孩子是誰都不認得,但妹妹抓著麥克風很得意,大概在唱喜愛的兒歌;一旁的爸爸媽媽們都在放空,我打包票他們心中正吶喊著:「天啊!唱久一點!讓我休息一下。」 街坊同樂會極可能還辦過一次,除了左邊鄰居準備音樂節目,還有右邊鄰居美術老師的繪畫欣賞。一些比較大的孩子們到美術老師家,一人分一張畫紙,還有一些水彩,畫完之後,老師帶著大家一起對每張作品進行講評。 我記得有個小孩的水彩筆弄得很濕,一畫上去,新的淺色就滴到下層還沒乾的深顏色,淺色緩緩往下滲透,迅速化成像樹根一樣的奇妙現象。 美術老師好像說,那也是一種美的表現,不用覺得自己畫壞了。 外公外婆不在後,我有時感嘆怎麼沒學著拜月亮,只有仙女棒依舊年年備妥。帶著外甥在陽台上點燃幾枝,配著煙花,聽小孩玩得咯咯笑,總算有點團圓氣氛。倒是多年前烤肉醬電視廣告,讓中秋烤肉的風潮經久不衰,近幾年甚至封街烤肉都有,炭烤味鋪天蓋地,直到夜深人靜,一輪明月才在頭頂大放光芒,照耀著人類吃完烤肉產生的垃圾。 今年疫情反覆,我心想至少能清靜個一年吧? 此時媽媽領了包裹回來,沈甸甸一大箱,寄自香港。 月亮化身蛋黃蓮蓉、薑汁白蓮蓉、老陳皮紅豆沙、棗泥蓮蓉,還有流心奶黃,傳遞著分隔兩地的家人,期盼團圓的思念。 這箱裡裝的就是中秋,老派、貼心又紮實。

Read More

〈彩繪人生〉靠天吃飯 陳興隆

陳興隆(前)在曬麵場和員工一起動手曬麵。 製作關廟麵20餘年,目前7成銷往海外。 文、圖/林偉民 強調手工、純日曬「吃得到陽光味道」的關廟麵,近幾年知名度大開,甚至漂洋過海,被形容「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廟麵」。台南市長安製麵廠負責人陳興隆在20多年前剛開始投入關廟麵製作時,關廟麵還只是「地方特產」,知名度不高,他一路陪伴關廟麵茁壯,現在除了國內,主要銷往海外市場,顯見他當初「民以食為天」的判斷正確,也因他堅持、奮鬥的毅力,才有今日的成果。  ■純日曬關廟麵並列關廟三寶 據記載,台南關廟地區早在日治時期就有製麵業者,為了讓麵條能夠保存較長時間,會將製好的麵放在太陽下曬乾,當地人原本僅用「大麵」、「生麵乾」、「綹仔麵」等詞稱呼,民國85年關廟鄉公所與農會舉辦「關廟鄉鳳梨竹筍節」時,以魯麵的形式將此麵端上桌大受歡迎,「關廟麵」就此走出自己的路,和鳳梨、竹筍並列「關廟三寶」。 陳興隆原本和關廟麵沒有特殊淵源,會踏入關廟麵行業其實是無心插柳。他回憶,當年自軍中退伍後,也和一般年輕人一樣,到工廠找份工作安穩過日,但待了一年後,感覺生活缺乏變化和挑戰性,最後毅然離開。 陳興隆展示公司各式關廟麵成品。  ■初生之犢闖服飾業做出成績 沒有什麼背景的陳興隆最初選擇擔任服飾業業務員,負責在台南找尋寄放點銷售,當時20多歲的陳興隆正好趕上台灣經濟起飛「台灣錢淹腳目」年代,股市狂飆,不少婆婆媽媽上午到證券公司,中午休市獲利後,三五好友相約逛街、採購、吃大餐,因為錢來得容易,婆媽們出手大方,專做婦女生意的服飾業生意跟著興旺,陳興隆每天到處補貨、拓點,忙得不亦樂乎,也體驗到與工廠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 眼看著服飾業的業績不斷上揚,陳興隆辭別老東家自立門戶,憑藉過去工作累積的經驗和人脈,開業之路走得順遂,業務範圍不再局限台南,再遠都會趕去接洽,勤奮不懈的精神將他的服飾業帶向高峰。  ■經濟衰退換跑道開製麵公司 只是人算不如天算,正當事業達到高峰,台灣經濟進入衰退期,曾幾何時,台灣錢不再淹腳目,股市跟著大崩盤,原本出手大方的婆婆媽媽花錢開始節制,非民生必需品的服飾業銷售大受影響,陳興隆苦撐幾年後,發現再走下去勢必血本無歸,最後決定放棄。 民以食為天,飲食才是生活中不可或缺,做麵條門檻較低,只要肯努力不怕沒柴燒。獲得父親支持後,陳興隆請教專家、買來機器,84年開始在歸仁、關廟交界附近開設長安製麵公司,開始製作關廟麵,展開新的人生。 關廟麵強調純天然,製作完成後將麵條折成一綹綹,擺放竹篩,拿到戶外曝曬,期間要經過多次翻面曬乾,不添加防腐劑的情況下,也能於乾燥環境中長期保存,並讓麵條維持彈性、香Q、耐煮特性。 陳興隆(後排中)和藝人陳漢典等合影。  ■老師傅帶入門 鑽研靠自己 陳興隆一頭栽入關廟麵裡,才開始嘗到製作關廟麵的苦頭,雖然經過老師傅教導,還是得靠經驗累積,必須視當天氣溫、濕度,調整所需的水與麵粉比例,比例抓得不好,麵的口感有差,而曬麵也要有相當的經驗,若是太陽高照的夏天,大約曬2天就好了,遇到陰晴不定的日子可能要曬個3天。 最怕的是遇到「東邊飄雨西邊晴」,曬麵到一半還要和雨神賽跑,天空突然飄雨時,就得全體員工總動員,衝到曬麵場搶收曝曬的麵條,否則動作太慢淋了雨水,做好的麵條就會發霉,一切努力都白費了,所以製作關廟麵若無法全程緊盯,很容易前功盡棄。 為了起帶頭作用,陳興隆每天親自下場,全程參與製作關廟麵,和工人一起頂著烈日在曬麵場翻麵,原本白晢的皮膚沒多久就曬黑,開始時不懂得麵條曬到那個程度算成功,不是太乾折斷,就是沒完全曬透,隔幾天就發霉,最後都只能忍痛倒掉,如此不斷嘗試,請教內行人,加上自我摸索,才總算進入關廟麵的世界。  ■靠天吃飯 意外成氣象專家 陳興隆感嘆製作關廟麵真的是「靠天吃飯」,天氣一變就得馬上收拾曝曬中的麵條,也因此老一輩曬麵人流行一句俗諺「早上看海面,下午看山頭」,意即上午若是西邊海面,或是下午東邊山頭的天空有烏雲,就表示快下雨,得趕緊收麵了。 陳興隆日久也養成觀察天色、嗅空氣中濕度的敏感性,稍有不對勁立刻通知員工搶收,即使是在外面跑業務,也會隨時觀看天氣預報、緊盯天色,隨時通知工廠員工注意,絲毫不敢掉以輕心。 麵條生產出來後,面臨的就是銷售問題,東西再好也得賣得出去才算成功。陳興隆說,當年關廟麵的知名度還沒那麼高,離開關廟地區知道的人不多,要找銷售管道其實並不容易,銷量也不大。曾經麵條生產後賣不出去,又因有經驗的工人難尋,不敢輕易辭退工人,只能硬著頭皮繼續做,剩下的麵條都捐給孤兒院。  ■憑藉服飾業務背景找到通路 幸好他有服飾業務背景,懂得如何找通路,慢慢的靠著之前累積的人脈,拿著自家生產的關廟麵挨家挨戶到過去開發的銷售點寄賣,因為關廟麵體積小,不占空間,而且價格不高,很好推銷,市場或攤商都願意擺設販賣,讓他逐漸拓展出自己的銷售管道。 隨著關廟麵知名度逐漸大開,陳興隆的關廟麵除了舖到台南各地,也一路往中北部拓展,有些是自己找通路,有些則是業界間相互通報而來,甚至有桃園的零售業者主動找他,讓他的生意日益擴張。 陳興隆親自教導高中生如何曝曬關廟麵。  ■做出差異化拓展海內外市場 眼光看得遠的陳興隆不以打開國內市場為滿足,反而看準國外市場,十多年前開始將觸角延伸到海外華人,因為關廟麵製作過程單純,沒有添加物,大家吃得放心,很受華人喜愛,目前陳興隆的關廟麵70%外銷,美、加、港澳、東南亞等地都看得到長安製麵的蹤跡,幾乎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關廟麵。 不過陳興隆也未放棄國內市場,除了一般的關廟麵,為做出差異化,他依過去做服飾業的經驗「流行服飾要多樣化才會吸引更多客戶上門」,積極開發多樣化的麵條,除了開發豆簽麵、壽麵、刀削麵、拉麵、手工麵線、鹽水意麵等產品外,也因應國人近年注重養生,依季節將菠菜、紅藜、黑豆、蓮子等各式蔬菜入麵,還曾將玫瑰花瓣入麵製作「玫瑰麵」,在特定賣場販售。  ■愛情面對面禮盒 大受歡迎 他還開發出客製化的關廟麵,例如近年新人結婚宴客流行送伴手禮,他依新人需求開發出「愛情面對面」禮盒,外包裝印上新人婚紗照當伴手禮,用來餽贈來賓,美觀大方,很受歡迎,陸續有不同企業發現此商機,要求做各種客製化的關廟麵當伴手禮,連學校都來訂製,讓他的市場更寬廣。 除了專心經營製麵,陳興隆也積極參與社會公益,很多公益活動場合都看得到他的身影,還熱心開放曬麵場進行校外教學,師生參觀製麵流程與體驗曬麵過程,陳興隆每場活動都到場解說,並放手讓學生體驗,他的熱忱獲得不少口碑。後來有不少電視節目都來長安製麵廠拍攝影片,陳興隆也都下場和藝人互動,讓陳興隆的知名度快速加分。 陳興隆為製作關廟麵的員工打氣。  ■烏龍事件因禍得福重視食安 經營關廟麵20多年,歷經波折起伏,以2013年發生新加坡政府檢出進口的台南關廟麵含有順丁烯二酸的烏龍事件,最讓陳興隆印象深刻。他回憶當時的風波,曾引發國內外關廟麵食用者恐慌,重創關廟麵商譽。雖然業者紛紛拿出送檢報告,證明關廟麵並未檢出相關成分,政府、衛生單位也提出檢驗報告,大力向消費者和通路商說明只是烏龍事件,但生意還是受影響,業界一片哀鴻遍野,隔了2、3個月,消費者才逐漸恢復信心,生意才從谷底翻身。 這波烏龍風暴,陳興隆的關廟麵也被波及,陷入事業最低潮,幾乎有1個月時間,每天都接到消費者的謾罵電話,讓公司人員電話接到手軟。他說,那時候大約有2、3個月時間沒有訂單,又不敢辭掉工人,擔心風波結束後會找不到人手,只能1週工作2天,可不是「週休2日」喔! 陳興隆說,關廟麵的製作本來就很簡單,不用添加物,經過這次的打擊後,業界更重視關廟麵的食安問題,大家戰戰兢兢都不想再有類似意外出現,也算是因禍得福。  ■受惠宅經濟 盼疫情快平息 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宅經濟」成為主流,在家就能自行料理的關廟麵大受歡迎,關廟麵需求量和銷售量都大增,加上台灣一整年的降雨量銳減,創下56年最嚴重的水荒,這些現象對需要大量日曬的關廟麵業者而言都是好機會,不過陳興隆抱持悲天憫人的態度,認為生意只是一時,還是希望老天能夠風調雨順,讓蒼天百姓生活無虞最重要。

Read More

〈中華副刊〉失落感的角落

■詹志超 有一次參加抽獎活動,很幸運抽中了影城電影招待券,選定好日期後,準備好好享受一場精彩的電影。 其實,我比較熟悉西門町的「電影街」,像是日新、豪華、國賓老字號的電影院,近年來年輕人喜歡的都是威秀影城。抽中電影招待券的這家影城對我而言非常陌生,甚至不知道究竟在何處。 不想成為「臺北鄉巴佬」的我,於是做足了功課,上網查詢地圖以及交通資訊後,發現影城位於東湖,因為交通資訊顯示影城不在捷運文湖線上,我決定改搭可以到達的公車。 公車走走停停,無法確定哪站下車的我客氣的問司機先生,沒想到司機說:「什麼影城?」我說:「康寧路三段的影城,網路上顯示公車有到。」司機的回答更讓我錯愕:「我們沒經過哦!不過你可以在內湖站下車,然後再換車。」下了公車,隨即招了一部計程車,幾分鐘後終於抵達影城,看看四周環境,結果更讓我感到訝異的是,這家影城就在文湖線「葫州」站附近。 當下,我感受到身為臺北人卻成為「臺北鄉巴佬」的無奈,不禁想起有位旅居國外多年的朋友在閒談中感慨:「有一天心血來潮,步入已有二十多年不曾踏入在他日也曾屬於我的臺北,雖然人來人往,但已是帥哥靚女的天下,走在其中才知道時不我予…原來這是一塊令人有嚴重失落感的角落,不得不面對這個代溝。我來是為了尋找回憶,年輕人來卻是為了享受青春。」 於我而言,過去中學時期會逛西門町,印象深刻的是萬國戲院國片的大型看板,而萬年百貨的美食街更曾是最美好的回憶。歲月流轉,如今參加學生的同學會,就在印象中西門町今日百貨附近,然而當我一踏進行人徒步區,才驚覺曾經熟悉的角落已在記憶中烙下模糊的印痕,我迷路了,走進一個早已不屬於自己的空間,失落感頓時湧上。 走過曾經的台北,帶給我時不我予的失落感;而今未曾走過的台北,卻又讓我陷入早已不屬於自己的空間的陌生感。為了袪除這些感受,只能積極填平代溝帶來的失落感,更要主動化解進步帶來的陌生感,只要與時俱進,跟上進步的腳步,就不會又在熟悉的臺北角落迷路了、失落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甜廢墟)時間的激情

■劉曉頤 一個細雨霏霏的早晨,我到文房美學去,為特地從台中北上的蘇紹連老師做朗誦MV的側拍。和氏風格、品味獨具的改建日式建築裡,工作人員盛情接待,蘇紹連老師臉上帶著他一貫的微靦腆與溫厚。一個溫醇的上午如斯展開。 木桌上早已置好蘇老師的「時間三書」——《時間的影像》、《時間的背景》、《時間的零件》。纖秀、梳馬尾的工作人員問,老師是不是特別關注時間主題?老師只微笑地回答了一句:「因為詩就是時間。」 奧塔維奧‧帕斯也說過,「詩歌是一種時間的藝術。」是的,詩人幾乎莫不關注時間,詩中的時間,可以如沙,如瞬間留下的悵惘與美好,如葉維廉曾說,在他那個時代,連一個瞬間都是艱難的;留下瞬間,即留住了形而上的流星或碎鑽。另外一種詩中的時間,如布羅茨基所說的一番話,「每一首詩都是重構的時間。一個詩人在技藝上越是多樣,他與時間、與節奏源泉的接觸就越親密。」這段話簡直令人感到銷魂了。當我們以筆探索、琢磨著多樣化的技藝,也就體驗著編織時間的麻醉感,旋入時間的銀杏雨,而這片銀杏雨是漫天迴旋的。 文學家中,除了迷戀時間主題、寫過「時間五講」的波赫士,我以為,很難有人說得比布羅茨基更好了。他說純文學的形式就是短詩,並認為水就是時間的濃縮形式,如果想像時間的模樣,看上去應該如水,如維納斯在水中出現,她誕生於時間,誕生於水。然而,同時他也看到苦悶單調的另一面,認為苦悶之所以能如此博得關注,正因其在重複、過剩的輝煌中,呈現出一種毫無雜質的純粹時間——我喜歡他用了「輝煌」二字,即使重複、過剩,形而上層面中自有其輝煌,內在的閃光。 而這一切,「能讓你們看到自己在時間中的無足輕重……你們無足輕重,因為你們是有限的,事物愈是有限,他就愈是具有活動、激情、歡樂、恐懼和同情……激情就是無足輕重的特權。」正因有限,所以激情,布羅茨基認為,任何一首詩,本身就是一個愛的舉動,這與其說是作者對主題的愛,「不如說是語言對現實的愛」。 或許是一種無限對於有限的哀矜,先於詩而存在,藉由詩而發出節奏、旋律、意涵、詩意、愛意。時間是綿延的,甚至可以是多維的,如同普魯斯特藉由書寫《追憶逝水年華》七大冊如漫天迴旋銀杏雨的迴旋中,隔空望去,藉由每個不同的點,都能看到銀杏不同的剖面——無形中,時間增維了,現在褶曲於過去,未來則褶曲於現在,如同柏格森在《物質與記憶》中提出,回憶與他所產生的知覺同等地前進,「這是實際時間裡此時刻的回憶。就形式而言是過去,就物質而言是現在,這是現在的回憶。」   就在此時,時間之沙已經分秒褶入過去,即將成為回憶…… 文學家、藝術家總是特別敏於看見一切事物最終的荒涼,因此前仆後繼、孜孜不倦,帶著一種悲壯的情操,想要在身後留下些甚麼。然我想,不爭名利,卻爭永恆,這是不是更大的虛妄? 與其如此,我更願意珍惜每個時刻的存有,風景與人。如同布羅茨基在一間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演講: 「從今天起,這片土地對於你們而言將漸漸退後,因為列車在繼續前行。甚至你們感覺自己已經停下來的時候,這片土地仍然在漸漸退後……因此,請你們再最後看一眼這個地方,當它還保持著正常的大小時,當它還沒有變成一張照片時。請你們懷著你們所有的溫情再看它一眼,因為你們是在打量你們的過去。」

Read More

〈中華副刊〉2019年5月的巴克禮公園

文/攝影 鄭清和 2019年5月上旬的某日,獨坐在巴克禮公園楊柳夾岸的板凳上,眼珠子跟隨河中自在的魚兒優游著。 一陣哄笑聲驅走了原有的靜謐,是幼兒學校一群天真無邪的小朋友來到對岸的木棉樹下戶外學習。他們爭先恐後撿拾著滿地的落英,順著之前有人排出但已枯萎的心型圖案,重新堆疊上去。那顆心,好像及時裝上了支架,瞬間又鮮活亮麗了起來。 在老師的指揮下,小朋友順著恢復跳動的心,圈成半圓形,胸前比個心的手勢,在響徹雲霄且又整齊畫一的「YA!」聲中,留下有照片為證的教學紀錄後離開了。我踅到對岸,對著心形按下快門,卻發現2019只有9這個數字有鮮花。 是花季末期的落花已不夠堆疊呢?還是小朋友知道2019年終究也會消失成記憶呢? 2021年5月下旬,重遊巴克禮公園,獨坐楊柳夾岸的板凳上,遠眺著對岸的木棉樹,花季已過,樹下綠草青青,凝視著,凝視著,有個心型木棉落英圖案在眼前升騰起來,是那麼鮮明,是那麼熟悉。 離去,我告訴自己,2019年已杳如黃鶴,2019年5月巴克禮公園的心型木棉落英圖案真的已昇華成記憶,鏤刻在大腦的海馬迴中。

Read More

泥作達人開課 學員收穫滿滿

文資處舉辦泥作小型抹刀製作課程,吸引學員參加體驗。(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佳里報導 為推廣南市傳統工藝,文資處邀請去年登錄為台南市文化資產保存技術「泥作」保存者呂新義,開設「小型抹刀製作」課程,參加的學員從打鐵、削木到磨砂,手工打造出牆面壁體抹灰時可用的小型抹刀,覺得很有成就感。 南市文資處長林喬彬指出,從一0二年起,每年都舉辦向大師學習系列活動,這次由泥作匠師呂新義傳授獨門的「小型抹刀製作」課程,在三十六個小時的訓練課程中,讓學員們了解泥作。 這項課程與南市文資建材銀行合作,由建材銀行提供材料、工具,泥作是古蹟歷史建築修復乃至現代建築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項傳統工藝,在建築修復的過程中,除需要精巧技術外,工具亦是不可或缺,特別是在傳統建築的泥作修復,匠師常需要特殊工具的輔助,才能順利將一些裝飾線腳或者繁複紋路完整的復原呈現,這些特殊工具必須量身定做。 課程是模擬未來在傳統建築修復案場,如何運用隨手取得的廢料,從打鐵、削木到磨砂,手工打造在牆面壁體抹灰時可以用的小型抹刀。學員們手拿著自製的抹刀抹灰試作,覺得滿心歡喜,希望未來在泥作修復時也能派上用場。 文資處表示,這次課程除是泥作技術的傳習推廣,也著眼於工具製作技術的傳承,由基礎扎根培養未來的有志從事泥作的匠師,課程選在建材銀行舉行,著眼於可運用建材銀行收存的廢料,加工成為修復工具中的一部分,相當具有意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