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過敏不治變氣喘? 減敏療法從根本改善

台灣因氣候悶熱潮濕,九成以上的過敏患者都是對塵螨過敏。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就是以塵螨萃取物做成舌下錠,含在口中,相對以往針劑也方便許多,因此患者遵從性也高。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在台灣,約3至4人中就有一人過敏,且成人也不少見。32歲的陳先生飽受過敏困擾,從鼻水直流進展到鼻塞,不僅難以呼吸,更進一步影響睡眠,導致白天精神不濟。陳先生到耳鼻喉科求診,便直接要求使用舌下減敏療法,治療至今約五個月,反應良好,過敏症狀也漸漸改善。台大醫院耳鼻喉科主治醫師葉德輝表示,過敏是免疫系統失衡的表現,以往都只能給藥舒緩症狀,直到減敏療法的概念出來,才開始可以治本,甚至有望治癒。 初期打噴嚏、流鼻水 進展至鼻塞已屬中重度 過敏性鼻炎的嚴重程度是根據發作頻率,及對生活影響的程度來分,葉德輝醫師表示,以一個禮拜發作4次連續4周為分界點,以上為持續性、以下為間歇性,另外對生活影響如是否會影響工作、睡眠則攸關中重度、輕度,「這其實很好區分,會影響日常生活,才會來看診,基本上都屬於中重度了。」 過敏初期症狀,從病理上看來,由過敏原刺激肥大細胞,細胞釋放出組織胺、刺激神經,開始感到鼻腔癢、打噴嚏、流鼻水,若持續發炎,會進一步造成血管充血、腺體增生,進展到鼻塞已是中後期症狀。最好能在初期就介入治療,例如服用抗組織胺或類固醇噴劑,減少發炎、阻止組織增生,他提醒,鼻病發展到後期會更難復原。 有些民眾對於使用類固醇會有疑慮,他也表示,其實類固醇鼻噴劑進入全身系統的劑量很低,臨床上幾乎沒見過什麼副作用,尤其成人使用上更不用擔心影響生長,若醫師開立處方,建議遵循使用。 呼吸不順改以口呼吸 恐演變為氣喘 過敏的嚴重症狀是慢慢累積,而不是一夕爆發,有很多人年輕時常常流鼻水,不以為意,到40歲才開始鼻病加劇,若未及時控制,鼻塞會衍伸其他嚴重症狀,「鼻塞無法呼吸的時候,很多人會開始以口呼吸,」因為過敏原需要經由鼻腔過濾,以嘴巴呼吸未過濾直接進入下呼吸道,進到氣管或肺裡產生過敏性發炎,長久未治療便引發氣喘及其他下呼吸道症狀。 以口呼吸者,就寢時會開始打呼,呼吸不順暢也會產生睡眠呼吸中止症,血氧降低導致隔天精神不濟;或是腹壓增加,造成胃食道逆流等。若長期習慣以口呼吸,下鼻甲組織容易腫脹,或演變為鼻竇炎,此時可能需考慮進行手術來恢復呼吸順暢。 減敏療法調整免疫系統 新一代舌下錠安全性高 過去治療的方式多是以抗過敏發炎的藥物改善症狀,治標不治本,葉德輝醫師說,因為體質沒有改變,免疫系統遇到過敏原仍會反應,要調整免疫系統反應,只能依賴減敏療法。減敏療法的概念是將提煉的過敏原注射入人體,使免疫系統產生耐受性,以往以針劑皮下注射的方式有過敏性休克的風險在,現在台灣已近絕跡,目前主流是舌下錠,不用打針,安全性高。 台灣因氣候悶熱潮濕,九成以上的過敏患者都是對塵螨過敏。新一代舌下減敏療法就是以塵螨萃取物做成舌下錠,含在口中,相對以往針劑也方便許多,因此患者遵從性也高。葉德輝醫師提到,一般舌下減敏療法約使用半年才會有比較明顯的改善,建議完整療程為三年, 可以調控免疫系統、改善體質,目前的研究認為 停藥後藥效仍可以維持到五年。 過敏性疾病如異位性皮膚炎、鼻炎、氣喘等,一般認為在兒童時期介入治療的成效較佳,成人的免疫系統已經成熟,想要調整改變比較困難,可能需要花比較多時間。皮膚、結膜、呼吸道都是接觸環境異物的第一線,所以容易產生過敏反應,根據葉德輝醫師臨床經驗,過敏性鼻炎患者約有三到四成會合併氣喘 ,建議家長若注意到孩子有過敏問題,可以趁早介入治療,而成年人若發現自己過敏逐漸加重,也應盡快向專家諮詢治療。

Read More

搶救缺血性腦中風 腦部取栓24小時救命

羅兆寶教授(左一)說明,腦中風約75%為缺血型中風,也就是有血塊、血栓堵住血管;而出血型中風約占25%,俗稱腦溢血。 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53歲的劉先生,某日突然昏厥、喪失意識,被家人緊急送醫,才發現腦部出現血塊堵塞血管,也就是中風!經醫師評估發現為基底動脈循環系統堵塞,中風量表分數不佳,且中風時間已近8小時,超過一般認知的黃金救治期。所幸經過兩次腦部取栓手術,將血栓取出後恢復良好,3個月後甚至已回到職場工作。收治該案的中華民國放射線醫學會理事、中華民國神經放射線醫學會理事長、臺北榮民總醫院放射線部主治醫師羅兆寶表示,「Time is Brain,越晚送醫腦細胞傷害越大,」能盡早將血栓取出,預後都比保守治療好。 腦中風霸佔十大死因 更為失能主因 腦中風是造成全球人口死亡與失能的主要原因,也長期霸占國人十大死因的第二到第四位。羅兆寶教授指出,比起死亡,民眾最擔憂的是失能,若失能需要有人照護,一下失去兩個勞動人口,加上照護費用,對社會、經濟的影響都很嚴重。因此及時救治除了避免死亡之外,還必須盡量搶時間降低腦部損傷。 缺血型腦中風為大宗 症狀輕微也應送醫檢查 羅兆寶教授說明,腦中風約75%為缺血型中風,也就是有血塊、血栓堵住血管;而出血型中風約占25%,俗稱腦溢血,為腦內的血管或動脈瘤破裂導致,通常出血型中風較為嚴重,死亡率較高。雖然統稱為腦中風,但成因不同,治療方式也完全不同。 若親友出現單側無力、口齒不清、臉歪嘴斜等症狀時,應盡速送至醫院。羅兆寶教授強調,「Time is Brain,越早處理對腦部損傷越小。」有時候一些不明顯的症狀容易被忽略,尤其長輩不舒服,有些家屬都會讓長輩躺著休息,「只要有一點點懷疑,送醫判斷是最保險的。」急診醫師若判斷為中風,會進一步進行電腦斷層血管造影,分辨為缺血性或出血性中風、堵塞區域等,再安排相關治療。 動脈內取栓術打通堵塞血管 納入治療指引 若排除出血,一般稱的黃金三小時,即在3小時內注射溶栓藥物、抗凝血藥物(特定情況為4.5小時),但在搶時間的前提,若血栓來不及被溶解怎麼辦?現今國際以動脈內取栓術為主流,也就是透過軟導管進入腦部,將血栓取出,打通堵塞血管,2015年已納入歐美腦中風治療指引,羅兆寶教授表示,目前全台灣幾乎每所大型醫院都有醫療團隊可以進行取栓治療。 是否可進行腦部取栓手術,應由神經相關科醫師及放射科醫師評估,羅兆寶教授,關鍵在時間、中風區域、神經學評估、影像學判斷,若為內頸動脈堵塞,此區域供應大腦血液,最好在6小時內送醫、8小時內取栓完成;若為基底動脈後循環,此區域供應腦幹,則必須在12至24小時內取栓完成,不過腦幹梗塞通常預後較差。 ▲女性79歲,右側肢體無力約2小時,腦血管攝影發現左側中大腦主幹枝堵住 (箭號),緊急使用吸血栓導管(箭號)將血栓吸出,並將堵塞中大腦動脈打通。病患第二天肢體無力完全獲得改善。 取栓非萬靈丹 約四成患者能術後能生活自理 羅兆寶教授提到,腦部取栓應盡量在2小時內完成,手術時間越長,風險越高、預後也越差,這攸關患者狀況及醫師經驗、團隊默契,只要團隊各司其職,全部到位,醫師便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將血栓取出,他曾在團隊協助下於20分鐘內成功取栓,國內外平均紀錄大約為30-60分鐘。 不過打通血管之後,也並非都能恢復如常,羅兆寶教授分享,國內大概有35%至40%患者能恢復至生活能自理的目標,國外大概有50%。若腦部細胞受到損傷,就沒辦法完全恢復,但慢性期的相關復健至為重要,還是能慢慢改善患者狀況。 腦部取栓之後患者將送至加護中心監測,3至4天候情況穩定就能轉普通病房。羅兆寶教授提醒,通常缺血性中風者患有心律不整、高血壓,必須遵循醫囑服用相關藥物、控制血壓,才能避免二次中風。他也呼籲,若有家屬中風,一定要盡速送醫,也不要因為過了3小時、4小時就放棄,國外研究指出,只要經過評估能進行腦部取栓,預後都會比保守治療好。

Read More

第12輪加開30歲以上民眾預約第一劑BNT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6日表示,為利疫苗資源有效利用,公費疫苗預約平台第12輪第2階段將增加開放30歲以上民眾預約接種第一劑BNT疫苗登記。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表示,第12輪第2階段加開10月26日中午12時前意願登記BNT疫苗之30歲以上民眾,預約接種第一劑。預約時程自10月26日下午4時至10月27日中午12時止;施打時程:10月28日至10月31日(部分縣市至11月3日)。 指揮中心說明,再加開預約對象將於10月26日下午4時起開放預約後,陸續收到提醒簡訊,請記得進行預約。後續將視疫苗供應期程調整接種場次,籲請民眾屆時準時前往接種。 此外,預約平台已於10月26日中午12時暫停意願登記進行結算,並視第13輪規劃期程,再行開啟意願登記。另本次增加開放對象,如無選擇到適合場次及時間,指揮中心亦將持續規劃透過預約平台或合約醫療院所方式提供民眾接種。

Read More

10/26新增4例境外移入 本土確診零死亡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4日公布,國內新增4例境外移入病例;除本土零確診外,另確診個案中亦無新增死亡。 (指揮中心提供) 指揮中心表示,新增4例境外移入個案,為1例男性、3例女性,年齡介於20多歲至40多歲,分別自阿拉伯聯合大公國(案16475)、菲律賓(案16476)、美國(案16477)及英國(案16478)入境,入境日介於今(2021)年10月10日至10月23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 指揮中心統計,截至目前國內累計16,368例確診,分別為1,727例境外移入,14,587例本土病例,36例敦睦艦隊、3例航空器感染、1例不明及14例調查中;另累計110例移除為空號。 2020年起累計846例COVID-19死亡病例,其中834例本土,個案居住縣市分布為新北市412例、台北市319例、基隆市29例、桃園市27例、彰化縣15例、新竹縣13例、台中市5例、苗栗縣3例、宜蘭縣及花蓮縣各2例,新竹市、南投縣、雲林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及台東縣各1例;另12例為境外移入。 指揮中心再次呼籲,民眾應落實手部衛生、咳嗽禮節及佩戴口罩等個人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移動、活動或集會,避免出入人多擁擠的場所,或高感染傳播風險場域,並主動積極配合各項防疫措施,共同嚴守社區防線。

Read More

《誠實先生》有機中藥燉包 設攤高市食品展

記者吳文欽/高雄報導 中華民國後備憲兵荷松總會第八屆全國總會長謝慶堂和兒子謝壹馨父子兩代長期做中草藥進口商再投入有機中藥市場經營有成,以Mr.Honesty 《誠實先生》首先打進國外有機中藥燉包、茶包市場研發獨特有機燉包和漢方茶包並應邀在本月28日到31日在高雄市展覽館參加食品展,讓消費者在入秋微有涼意時吃有機的食補強身固體。 熱心公益中華民國憲兵後備縂會長謝慶堂(右)。(記者吳文欽攝) 謝慶堂也曾任高雄市中藥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平常熱心公益活動接任後備憲兵理事長活耀在各個社團,最近應高雄市新聞傳播工會理事長吳文欽之邀再擔任榮譽顧問。 八珍-包裝情境模擬圖。 謝慶堂專業是經營中草藥方卓越有成,他發現國內中藥商陷入惡性削價競爭商業經營模式,尤其成份不好的中藥材低價競爭,使消費者對中藥卻步,他與兒子謝壹馨深刻感受只有改變才是生存之道。 十全-包裝情境模擬圖。 為了確保中藥品質謝家父子走遍了世界各地尋訪藥材產地,不斷走訪比較確認品質後直接以契作的方式與在地農戶購買以確保品質穩定。《誠實先生》創辦人謝壹馨把古老中藥材現代化不必煎熬就能很方便吃到中藥精髓。 首烏-包裝情境模擬圖。 入秋正是食補最佳時機;《誠實先生》創辦人謝壹馨應邀參加食品展,如藥膳燉包和湯料調理包口味眾多在有機市場打響知名度,他到處奔走產地,累積專業品管,在中草藥產業中針對消費者最疑惑,如貨源來源不清、真假參雜,消費者最擔憂重金屬殘留超標、買賣價格混亂,他決定以自創品牌讓消費者買到合理又健康中藥補藥強身。 淮山-包裝情境模擬圖。 為打進「養生有機市場」!先以養生需求較高的有機枸杞起頭,但台灣因氣候等因素,不利栽種枸杞,因此耗費一年時間親訪各地產地,才終於在中國青海找到符合有機標準的農友,卻也開啟了漫長的尋找"有機中草藥"之路!一路走來很艱辛,但用“真實”的品質,保護消費者也是很有成就感! 為了更加嚴謹控管食材來源與品質,又耗時了三年聘請國際第三方有機認證單位到各品項產區進行採樣土壤、空氣、水、作物,經過漫長的稽核過程,終於在物料上取得歐盟、美國、台灣等地的有機認證。而在每次進口物料時也以抽檢的方式,委託檢驗機構進行各項的檢驗,如此不惜成本的檢驗就是為了要給消費者最大的安心! 經歷了漫漫長路,而食品衛生安全卻是產品最大的一座高山,捨棄了找廠商代工包裝的近路,開始建立製程所需的一切,管理上引進了ISO22000和HACCP系統,一條龍的生產為了就是讓品質能夠保持一致,能如此走遠路的做法就是來自於對初衷的堅持! 謝慶堂也很擔憂台灣中藥業未來無以為繼,他表示從事這個行業數十萬人,爭的是生存、求的是安身立命,中藥材市場在台灣目前式微情況嚴重,除了中藥材具古老味,再缺乏推廣、不易受到年輕人接受外,同時面臨生物科技、粹取技術發達、營養食品種類繁多等威脅,只有靠著改變才有生存之道。

Read More

癌症希望基金會推LINE機器人《乳癌攻略》 用庶民語言與癌友溝通不卡關

在10月世界乳癌防治月,癌症希望基金會推出LINE聊天機器人《乳癌攻略》,只要加入好友,LINE機器人就能與癌友溝通。(圖: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在台灣,每年有逾萬位婦女罹患乳癌,相當於每天約31人被診斷罹患乳癌、每天更有6人因乳癌失去生命,醫師呼籲切勿自我放棄治療,而在10月世界乳癌防治月,癌症希望基金會推出了LINE聊天機器人《乳癌攻略》,治療溝通不卡關。 在10月世界乳癌防治月,癌症希望基金會推出LINE聊天機器人《乳癌攻略》,只要加入好友,LINE機器人就能與癌友溝通。(圖: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 「管腔B型、ER、PR……」如同火星文般的陌生醫療用語,讓不到30歲、三期乳癌病友小方第一次聽取醫師的治療說明,腦袋一片空白,身心除承受罹癌的打擊,像天書一樣難懂的醫療用語,更跌陷恐懼深淵。 乳癌學術研究基金會董事長陳啟明醫師指出,除非病人是從事和醫療有關的工作,否則分子生物學的知識很難懂。尤其,乳癌的治療是量身訂做的,會針對每一個病人的需要,題綱挈領的提供精準的資訊,病人如有清楚的概念,會幫助其更了解自身的治療計畫。 乳癌病理報告的複雜與困難度居婦女癌症之冠,常讓初診斷病友在治療初期溝通治療方案時就飽受挫折。癌症希望基金會為了協助乳癌病友,攜手乳癌學術研究基金會和台灣乳房醫學會,建置LINE聊天機器人《乳癌攻略》,將生硬知識轉換為庶民語言,大大減壓病人溝通障礙。 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曾令民亦表示,醫護專業有責任傳達正確、及時、淺顯易懂、經過整理的訊息,讓病人可以有自信地和醫護團隊討論,進而得到最適切、合宜的治療。 曾令民同時鼓勵癌症病人: 「乳癌是治療成績非常卓越的癌症,無論是早期或晚期的乳癌都有很好的治療機會,千萬不要輕言放棄。」 癌症希望基金會自2019年起,積極開發癌友的數位工具。基金會董事及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護理系副教授邱秀渝表示,在數位習慣越來越普及的現在,尤其許多乳癌病人相當年輕,基金會與時俱進,善用數位工具,為病人產出和生活貼切的衛教模式。 在10月世界乳癌防治月,癌症希望基金會推出了LINE聊天機器人《乳癌攻略》,只要加入好友,LINE機器人就能循序漸進引導癌友理解各期別的差異、治療方式、用藥、副作用等等,搭配清晰易懂的圖文說明,讓初診斷癌友不會像無頭蒼蠅般在網路上茫茫搜尋。 癌症希望基金會亦期盼,透過《乳癌攻略》能快速掌握治療重點,讓癌友在治療中能《懂看、會問、找資源》,從而提升疾病知能,幫助治療溝通不卡關!

Read More

散步滑倒跌坐在路旁 三重暖警攙扶走回5樓住家

三重警分局厚德派出所員警攙扶林姓老翁走回5樓住家。(三重警分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新北市警局三重分局厚德派出所警員洪祥傑、胡家惠日前於執行20-22時巡邏勤務,於21時許行經仁壽街123號時,見一名林先生倒臥在路旁且頭部受傷,員警趕緊通報救護人員到場進行包紮後,再攙扶老翁一步一步安全走回5樓住家。 三重警分局厚德派出所員警員攙扶林姓老翁走回5樓住家。(三重警分局提供) 三重警分局指出,一名住在三重區62歲林先生,日前外出散步時,因為天雨路滑不慎滑倒,員警剛好巡邏經過發現趕緊上前關心,林先生雖然意識清楚,但是當時大雨磅礡,員警先將林男扶至附近遮雨處休息,並趕緊呼叫救護人員到場包紮。林男因為跌倒受到驚嚇,警方先行安撫其情緒,待救護人員到場後,趕緊對林男進行包紮,但是林男表示住家就在附近,不需要就醫,可以自己步行回家,員警見林男行動非常不方便,不忍讓其自行返家,也擔心途中再發生其他意外,於是陪同老蒙並攙扶一步一步地回5樓住家休息。 林男表示,因為知道警察公務繁忙,不想造成員警的負擔所以堅持不需要警方協助,對於員警的熱心幫忙,林男相當感動,頻頻向警方道謝。 三重警分局表示,若民眾在轄內發現有獨居老人及弱勢民眾,可主動聯繫警方或通知區公所、社福單位等,以便相關機構能即時伸出援手,提供資源與救助。本案同仁能秉持「同理心」及「為民服務」之熱忱,讓民眾感受到處處皆有溫暖,足為同仁表率,並期許所屬同仁能持續發揮愛心,關懷市民貢獻心力。

Read More

績優清潔隊員表揚 市長送紅包

南市環保局廿五日表揚卅八名績優清潔隊員。(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市環保局廿五日在台糖長榮酒店舉行「一一0年績優隊員表揚」,共表揚卅八名績優清潔隊員,市長黃偉哲當場送給清潔隊員一個「大紅包」,並宣佈明年除夕出勤垃圾清運,除補休外將發給加班費。 黃偉哲宣布,原本農曆春節期間,只有大年初一至初三出勤隊員,除了發給加班費外,再各補休一日,一一一年起,除了大年初一至初三外,將再額外增加除夕的加班費及補休,雖然市府支出增加,但絕對值得的。 獲環保局表揚卅八名績優清潔隊員為:西港區陳寶玉、直屬隊林美妃、關廟區許安成、一般廢管科莊富任、六甲區林清河、永康區竺陳金臺、東區賴素真、大內區李俊義、新營區魏銘佐、鹽水區王献雄、佳里區李碧霞、學甲區許銘修、下營區沈東仁、白河區王開沿、七股區蘇惠蘭、北區曾上苑、洪素琴、永康區林國弦、歸仁區翁和全、溝渠隊杜文彰、北門區蔡汶育、南區戴採雲、安南區王明池、葛廣桃、柳營區林金蓉、東區王邱美英、後壁區蔡東岳、仁德區曾瑞杉、東山區郭李秀連、麻豆區王再清、新化區張孝威、將軍區張珠敏、新市區蔣永昌、山上區陳福得、楠西區陳志明、南化區陳錦益、玉井區王聖讓、官田區程湘庭。 其中,西港區陳寶玉、直屬隊林美妃、關廟區許安成、一般廢棄物管理科莊富任、六甲區林清河、永康區竺陳金臺、東區賴素真等七人,也同時榮獲環保署模範清潔人員。關廟區許安成,從事垃圾清運工作長達卅三年,遇年長者或行動不便之民眾均適時予以幫助、親切回應民眾問題,若見環境髒亂也自動自發清掃,且維護公務車輛機具,延長車輛使用年限並節省公帑。

Read More

台東主動脈急症 全靠2醫守護

主動脈血管內壁因血壓過高造成裂縫,將導致主動脈急症。(記者鄭錦晴攝) 記者鄭錦晴∕台東報導 最近有藝人因主動脈剝離而猝逝,引社會關注及扼腕。過去台東民眾主動脈急症發作時只能外轉高雄或花蓮,往往在途中猝死;台東馬偕醫院心臟外科醫師李應群在地守護5年救回不少民眾,今年再加入醫師曾憲瑋,讓該院能全年度守護病患,今年到目前外轉率已達0的成績。 李應群說,主動脈是全身最大的血管,當血管內壁因血壓過高造成裂縫,將造成血管壁層與層的剝離,使得病患前胸到後背強烈的撕裂痛,此時將與生命拔河,不是到急診尋求治療,就是快速進展成相關併發症而猝死。 主動脈急症在臨床表現上可稱為「千面人」,將造成各式各樣的器官嚴重併發症。(記者鄭錦晴攝) 台東一年約有7至10位主動脈剝離病人,李應群表示,這5年來約有9成病人被成功救回並恢復良好。該院去年8月更增加一位醫師,2人輪流守護台東全年的主動脈急症醫療。經這些年的努力,目前有相關疾病幾乎都可以留在台東在地治療。 主動脈急症在臨床表現上可稱為「千面人」,因全身所有器官的血液循環都來自主動脈供應,因此主動脈一旦剝離或破裂,會造成各式各樣的器官嚴重併發症,包含心肌梗塞、中風、四肢無力、下半身癱瘓、肝衰竭、洗腎、腸道壞死等,每個併發症都足以影響病患一輩子,甚至整個家庭。 因此呼籲民眾,平日血壓要控制在收縮壓120mmHg左右及戒菸2項是預防主動脈急症的要務。

Read More

2021臺東設計師週設計師交流之夜 跨界增值設計臺東共好 EXTRA TO XTRA IN TAITUNG

DFUN 首頁http://www.dfunmag.com.tw ▍台東有著豐富大自然的資源,綿連到天際線的海岸、翠綠的山巒,這些自然景觀對於設計師而言,無疑是豐富的寶藏。臺東設計師週將在地設計能量凝聚為一股力量,發揮共創共好的力道,將人文軟性能量與大自然結合的文創課題,並引導社會大眾對於物質與資源的美感,以及倡導未來該如何永續發展。 2021臺東設計師週設計師交流之夜在10月23日下午4時至8時,於臺東美術館戶外舞台展示年度共創計畫成果,這次邀請知名花藝設計團隊CNFlower創辦人暨總監凌宗湧擔任展區裝置策劃,並帶領卑南國中時尚設計美學專班的同學一同進行佈置,同時邀請跨界藝術創作者孟耿如、音樂人舒米恩擔任代言人分享跨界設計經驗。作為跨界創作者與演員的孟耿如,表示很開心能夠看到臺東設計能量的蓬勃發展,而音樂人舒米恩更是帶來自創曲祝賀活動順利。 201臺東設計師週晚會合影 CNFlower創辦人凌宗湧總監引導學生們佈置工作。 活動結合草地市集與在地樂團演出,以慶典型式熱鬧呈現,讓參加的民眾感受美學與工藝的完美結合,同時也享受臺東跨界設計的饗宴。 作為第一個在縣府成立設計中心的縣市,臺東縣長饒慶鈴表示:「臺東設計師週透過邀請海內外不同設計領域之業界設計師及藝術家,與臺東在地工藝師共同交流創作,今年邁入第二年了。設計師交流之夜,也是共創成果的發表會,我和大家一樣非常享受這次活動,相信也打破大家對臺東工藝設計的既定印象,在這樣互動共創交流下,作品激盪出臺東無窮的創意能量,不只讓臺東工藝底蘊加乘,更讓臺東的設計能量與國際連接!期望參加共創計畫的文創單位們,都能將此次經驗化為養分,作為未來的創作能量!」 臺東縣長饒慶鈴 本次共創計畫由6組海內外設計師、藝術家搭配臺東在地12組文創單位進行,分為工藝產業、空間裝置、舊物新裝3大主題,工藝產業邀請到設計師林雅儀Zoie與Daniel Wong;林雅儀Zoie與都蘭部落Ina所組成的蘭調織女,以及偏好使用天然材質,多元創作手法的Kapaz服裝創作工作室合作。Daniel Wong與以生活品為方向不上釉彩的池上陶,以及遠離塑料使用回收玻璃造燈的後生織物共創交流。 空間裝置邀請到設計師兩個八月與周育潤;兩個八月與編織臺東生活的小織部及海岸線第一家書店都蘭小洋房合作,將臺東生活轉換為生活可見的設計單品。周育潤與阿布斯布農傳統服飾工作室及以毛球、毛線與檳榔葉為創作符號的米麻岸工作室一起創造出臺東生活精隨。 舊物新裝邀請到年輕創作家徐至宏與周依CHOU YI;徐至宏與以排灣族文化情感出發的阿布金工,和發揮排灣族狩獵文化的拉日革安手作工坊,一同跨越框架,勇於挑戰不同技法及素材。周依與編織在地阿美族故事的臺東老宿舍及專門打造與眾不同,且富有特殊意義陶藝品的心燈窯坊,以插畫形塑出全新、搶眼的共創作品。 共創成果也將於11月4日至14日移至臺北好人好室x七二聚場(臺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72巷18-1號3樓)進行展出,邀請有興趣的名眾可以到場欣賞設計師與臺東在地工藝碰撞出的火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