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池魚

■白家華 在我兒少時,見過幾次池魚入溪的情景,至今仍印象鮮活:大雨把破口留給池岸,讓池魚得以游入石埠中,那兒的水是更為清澈,連通的流域也更為廣闊。 有些池魚就是那樣成為溪魚的,在堤岸下方的水域裡隱密地定居,從偶然間閃現的鱗光覺察到它們的存在;有些則是順流而下或逆流而上,游出我的視線範圍外,各自迎向暫未明朗的命運。 如今我的工作是在社區裡服務,我自己也已踏出了鄉關而深入群眾,屢見適婚年齡的單身男女遇到了異國戀,終於結婚,甚至生子,打破了種族的界線,於是開拓了其他的選擇機會,甚至得到了他們所勇於追求的摯愛與家庭的溫暖;他們的孩子懂得父母雙方的母語,臉部輪廓也更為深邃。

Read More

〈中華副刊〉彼亦人子 可善視之

■陳穆儀 昨天在醫院中發生了一些事,大家都心情沉重,也讓我回想起近30年前,擔任臨床護理人員時的一些往事。 被針扎,舉凡護理人員或多或少有過這種經驗,然後就是一連串的檢驗(這時最怕病人有B肝甚或AIDS)、注射免疫球蛋白……繁複的醫療程序;或是病人往生了(有時進來幾小時就走了),然後才知道他是開放性肺結核患者。剛歷經忙亂的急救程序、因失去一條人命而感到心情低落的醫療團隊,瞬間就要被迫接受另一個惡耗,接著就是預防性投藥(那藥會讓胃超不舒服的),加上好長一段時間的胸部X光追蹤作業。 任何行業都有風險,我們沒什麼好抱怨的,畢竟靠著醫院給的薪水,同仁得以支應家中開銷養大孩子,有人買了房子,過上了更好的生活。只是,在遭逢那些意外事件的等待期中,對未知結果的擔心與煎熬、害怕連累同住家人也被傳染的恐懼及罪惡感……,非我輩中人,恐怕很難體會! 值此新冠肺炎疫情嚴峻、防疫戰線勢必拉長的非常時期,請國人多多給予第一線人員支持與鼓勵~「彼亦人子,可善視之」,願天佑台灣。

Read More

〈中華副刊〉阿嬤的憨話

■楊奕成 去年,我弟弟喜獲麟兒,這孩子是我們家的長孫,大家的疼愛當然不在話下。尤其是我媽,以前她在跟鄰居閒話時,常斬釘截鐵的說:「以後我兒子如果結婚生子,我是絕對不會帶孫子的!」然而,現在她正在享受「帶孫樂」,還帶二十四小時,且逢人就說:「哎唷!這是我的金孫乖孫寶貝孫喔!」 果然應驗了俗話說的:「做一個嬤痟三年。」意思是:當了阿嬤,看著孫子天真可愛的模樣,能夠讓她歡喜三年也說不完道不盡。 因為我弟沒有與我們同住,每逢禮拜五的黃昏,我媽便抱著孫子說:「今晚你就要回去跟你的豬母睡覺了,你知道嗎?」乍聽之下,我沒意會過來,但細想,喔!我弟媳姓朱,我媽便戲謔她是「豬母」。這話教我聽了渾身不舒服,我心想:人家嫁給你兒子,為我們家生了個孫子,又辛苦的工作,跟你兒子一同維持家計,從來也沒跟你拿過半毛錢。假日回婆家,也會幫忙做家事,她這樣子還能落妳的口舌?難道婆婆看不慣媳婦,這是自古以來不變的道理嗎? 可是我媽是雷火之性,在家裡儼然是一副「母儀天下」的風範,所以我沒敢吭聲,我爸也是。結果,每逢禮拜五她就會把「豬母」說上幾遍,有天我實在聽不下去了,覺得有必要制止她,否則將來這孩子開始學說話了,把「豬母」說回去給他媽聽,這婆媳的樑子不就結大了嗎? 唉!該怎麼跟她說,她才聽得進去,而我也不會「公親變事主」呢?忽然福至心靈,我想到弟弟生肖屬狗,小時候一副傻呼呼的模樣,親戚都喊他「憨狗」。於是當禮拜五來了,她又把「豬母」掛在嘴邊時,我就笑瞇瞇的說:「媽,以前人家叫你兒子是憨狗,現在妳叫媳婦是豬母,那狗跟豬生的孩子是什麼?豬狗不如嗎?他是妳的金孫乖孫寶貝孫呢!」我媽瞬間安靜下來了。 自從那天以後,我再也沒有聽她把「豬母」掛在嘴邊,取而代之的是,她會對孫子說:「今晚你要回去跟你媽咪睡覺了,你知道嗎?阿嬤會想你呢!」 從這件事,我明白了父母也是人,只要是人就會有犯錯的可能,當孩子意識到父母犯錯時,應該要發揮智慧,勇敢的告訴他們,而做父母的也要放下身段,虛心的反省自己的問題,然後改過,這便是最好的身教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老兵不死

■汪建 近日看到一段影片,有人向一位得道高僧請益,說是佛經有這麼多部,不知要從哪一部著手?高僧說,就選你看懂的那部經書著手,其實只要看懂一部經書,一通百通。我有經驗,不過不是經書,是高中生物教科書。 那是大學聯考錄取率甚低的年代,能擠進大學窄門,即便只是排行榜墊底的學校科系,你高中的成績都得具有一定水準。 我第一年落榜,後來聽一位生物補教老師說,要看幼獅版的教科書「諸亞儂」編著的最清楚,該本教科書內容詳實,文句通暢,趕緊買來,從頭到尾一字一句精讀一遍,豁然開朗。原來我高中教科書是念正中版的,看了幼獅版的,才知正中版的諸多處語焉不詳。當時很多科目即是一綱多本,如英文、化學、生物、物理等。 我讀第二遍時,一邊讀一邊對照落榜那年的生物試題,在幼獅版都可找到線索,而正中版找著找著線索就斷了,原來落榜原因在此。我又繼續讀第三遍,發現了更多被我疏漏掉的知識。突然領悟,甚麼叫做溫故知新。 重考後,生物科進步26分,終於擠進大學窄門。   入了大學不久,又有個新發現使我大吃一驚,幼獅版作者諸亞儂竟是系裡的教授,我重考大學這一年與她神交已久,此時真想一睹她的廬山真面目。 大二的「無脊椎動物學」和大四的「遺傳學」終蒙大師親炙。她看起來年約五十,總是穿著一襲雅致的旗袍來上課,手裡挽著一個黑色包包,態度優雅從容,口才好,有學問,使我受益良多。尤其她國語裡略帶點江南口音,有點吳儂軟語的味道,聽著聽著怎麼就下課了。我對老師上課的發音很講究,聲音不好聽的,我聽不進去,也算是個毛病。大概是小時候聽中廣電台播音員一口純正優美的發音,聽習慣了的關係。 也許我沒有慧根,大學功課始終墊底,經常低空掠過。更正確的說,我對文學更有興趣,以致荒廢了課業。 畢業十多年後,我在書局裡無意中發現諸老師出書了,一本大學用書「生物學」,在書中序言提到:「國內生物學方面的中文書籍屈指可數,十分匱乏,青年學子欲深入了解生物學之內涵則尤感困惑……作者獨立完成此書,主在求內容前後一貫,名詞統一以及文字表達方式一致。」看到這兒,我不由自主地買回來讀,這回不是為考試而讀書,純粹把它當閒書來看,也是回味大學求學的過往。老師文筆很好,組織能力也強,讀起來格外順暢就像是讀小說一樣。過去因為英文底子差,讀的「普通生物學」是翻譯本,總覺得不對味,現在這本書是諸老師集多年教學經驗獨立完成的中文著作,就像我讀她撰寫的高中教科書一樣易讀易懂。這書是民國八十年寫就的,算起來當時她已六十六歲,還能意氣風發寫書,作育英才無數,身體真好。 時光如白駒過隙,一晃眼又過了三十年,前兩年從同學群組中得知老師離世了,享壽九十四歲。「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我現在有時還會取出這本書來展讀,雖然生物學進展一日千里,但是基本知識都在她的著作中卻是顛撲不破的。回想一位同學乍聞噩耗不禁感慨的說:「老兵不死,只是逐漸凋零」,誠然!

Read More

〈中華副刊〉柚皮

削去外皮的大白柚 文/攝影 湯長華 就像外婆每逢春節必定在廚房汗如雨下三日三夜蒸蘿蔔糕分送親朋好友;每年等到天氣轉涼,大白柚大出,媽媽也開始忙碌於處理柚皮,煮柚皮鴨,贈與平日提供家裡新鮮蔬菜的菜老闆還有幾位多年老友,感謝一年來的關照。 好多年前還住多倫多,一次在港人朋友Mimi家吃晚飯,桌上有碟雪白如海綿的東西,浸在不知什麼又濃又鮮的醬汁裡,兩片而已,每片如手掌大,上頭有粒粒蝦籽。我吃了一口,Mimi媽投來發問的眼神:「妳吃得出來是什麼嗎?」 仔細品嚐筷子夾的那一口雪白,除了鮮味,還有柑橘清香,我問是什麼果皮? Mimi媽媽:「這是蝦籽柚皮。」 雖然還不懂得怎麼處理,不過見到綠綠苦苦的柚皮變得白白淨淨,我立刻就明白這是道麻煩的小菜。 當下許願,有一天一定要自己做一次。   幼時頭一次在韭黃雲吞湯裡看到一點一點的小黑點,以為是什麼燒焦了,外婆說:「那是蝦籽。」也不多做解釋。 我很震驚,那麼小的蝦子怎麼吃呢?用湯匙舀起,盯著看了很久,都要鬥雞眼了,還看不出蝦頭、看不出蝦尾,更別說蝦腳了,難道大人又騙我? 等到學會寫字,才終於了解「蝦籽」非「蝦子」。 難怪湯裡有點海味,但我還是疑惑,因為跟大人出門採買,從未在雜貨店見過這東西。 後來去香港,才懂得要買蝦籽回來囤。 將抱卵蝦的卵取下乾燥,再裝成一罐罐賣給客人,很多人或許會覺得無采工吧,問過熟悉漁業的朋友,他推斷這也許是台灣不興吃蝦籽的原因。 只能說愛吃的人有顆愛惜食材且不怕麻煩的心。 過去整整十年,只要市面上出現大白柚,我多少也收集一點柚皮。削去外層青皮,劃十字,小心翼翼地把白囊退下,越厚越完整越好。 然後就讓它們擺到發霉,丟掉,年復一年。完全因為我不敢挑戰洗去白囊苦味的任務。 上個禮拜在家發現三個上好大白柚,表皮光滑顏色飽滿,飄著淡淡清香,拿起來十分重手,是年年媽媽餽贈柚皮鴨的老友之一所贈送。 「明明就是想要叫妳煮鴨子所以順便買這個當禮物。」我心裡的嘴巴在吶喊。 搜尋網路上教做蝦籽柚皮的影片,乾鑊炒香大量蝦籽,起鍋後豪氣地撒在柚皮或麵上,堆得跟沙丘一樣,毫不手軟,大器又奢侈。   想起我冰箱裡那罐膜拜用的蝦籽,幾年前私藏了幾罐,省著一點一點吃,幾年了還剩有一大罐,只不過放了這些日子,已經有點不敢吃,每回開冰箱門,望上一眼,好像已經吃到一樣。 也罷。然而今年一定要學會怎麼處理柚皮。 前幾天下午,找了個漂亮的大白柚,拿起刨刀埋頭去皮,柚子精油大噴發,香氣撲鼻,濺得滿手都是。脫去白囊,開成四片,進行到此時心情竟有點激動,總算要進階了。 處理柚皮有好多不同方法,有人煮五分鐘;有人直接在爐火上燒皮,再除去燒焦部分,我則挑了最懶的方式。   柚皮煮十五分鐘,時間到取出浸涼水一日一夜,每隔幾個鐘頭擠水換水,直到白囊呈雪白半透明狀,務必完全去除苦味,如果沒去乾淨,不管煮什麼吃起來都是苦的。擠水時記得輕手一點,不然大力一掐,就破了。 要是收到許多白柚,不妨一次處理後凍冷凍庫,吃到產季後也沒問題。 柚皮就如一塊單純無味的海綿,能吸收各種不同食材的精華,有人燜鴨掌,有的以上湯煨,有的喜歡與乾瑤柱冬菇鮑魚同煮,簡單點也能切塊墊底在上面蒸排骨。 我沒什麼新把戲,老老實實滷了很肥的五花腩、排骨跟白蘿蔔,幾乎完成後才加入柚皮,小火燜煮二十分鐘。 吸飽了肉味油脂,柚皮吃起來像一塊清爽的豬扒,還帶滿口柑橘香。 早知道就勇敢一點接受柚皮的挑戰,就不用抱怨吃不到;若是煮多點分給朋友吃,做起來更開心還不會覺得麻煩。 用便當盒裝了一些送給從沒吃過此味的朋友,她傳來一個天大的好訊息:「夭壽好呷。」

Read More

4歲童車禍亡 家屬發文求畫面

宜蘭縣三星鄉台7丙線19公里處21日發生機車追撞自小客車交通事故,造成4歲林姓女童不幸身亡,家屬懇請網友提供行車記錄器畫面,以釐清肇事現場,警方現正全力偵辦。 (中央社/讀者提供) 中央社∕宜蘭二十八日電 宜蘭縣三星鄉日前發生機車追撞前方轎車事故,造成四歲林姓女童不幸身亡,家屬在宜蘭多個臉書社團發文,懇請網友提供行車記錄器畫面,以釐清肇事現場,警方現正全力偵辦。 警方今天指出,廿一日中午十二時四十七分接獲通報,三星鄉台七丙線十九公里處發生機車追撞自小客車交通事故,警方到場發現,二十八歲賴姓男子騎乘機車除載著友人二十五歲葉姓女子外,前方腳踏板則附載葉女的四歲女兒林姓女童。 機車行經這處路段時,疑似未保持安全車距與未注意前車動態,由後方追撞前方一輛由卅二歲蘇姓男子駕駛的自小客車,車禍現場碎片散落四處,機車整個車頭破裂橫躺在路中央,自小客車則後車廂門受到撞擊凹陷。 林姓女童疑當時未戴安全帽受到重創,送醫急救後仍回天乏術,其餘三人受有輕傷,經送往羅東博愛與聖母醫院治療後沒有生命危險,警方並對兩名駕駛實施酒測,均沒有酒精反應。 案發後,警方立即調閱路口、後車與蘇姓男子行車記錄器,並側訪附近民眾,目前尚未發現碰撞瞬間相關畫面,警方表示,將根據相關跡證持續全力偵辦。

Read More

遊熱蘭遮城 安平親子同樂

安平區王城里舉辦「親子牽起手:尋找消失的城堡一起走」活動,帶領民眾認識熱蘭遮城內外城牆遺跡。(記者陳銀全攝)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安平區王城里與安平文教基金會為提倡兒童健康權,廿八日共同舉辦「親子牽起手:尋找消失的城堡一起走」活動,帶領民眾認識王城里內遺留熱蘭遮城內城、外城的城牆遺跡。 王城里長黃景星表示,廿八日上午,一行人在里長辦公處旁集合後分組出發,以步行方式,重新認識王城里內遺留熱蘭遮城內城、外城的城牆遺跡、大員市鎮內中興街市政廳中的梳妝樓殘壁遺跡,以及舊聚落內的劍獅。此外,還有油墨拓印DIY。 安平文教基金會指出,經調查六到十八歲的兒童及少年,每天平均休閒時間約為二小時,看電視的時間每天皆超過一小時,運動及閱讀課外讀物卻少於一小時。希望透過活動,一方面關注兒童健康權,增加學童休閒娛樂的選項,另一方面帶動里民對社區文化資源環境保護的重視,使社區的文化、環境、休憩及自然生態得以永續經營,代代相傳。

Read More

〈宗教〉廟方致力公益 發獎助學金 中市長拜文財廟 贈匾祈福

台中市長盧秀燕前往台中文財廟參拜祈福,頒贈「財源廣進」匾額。(記者徐義雄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台中市西屯區台中文財廟主祀文財尊神,是地方信仰中心,香火鼎盛,長期保佑居民生活安康、財源廣進;廟方致力於公益慈善,頒發獎助學金幫助鄰近學校學生。市長盧秀燕特地前往台中文財廟參拜祈福,頒贈「財源廣進」匾額。 盧秀燕說,台中文財廟文財尊神多年保佑地方生意興隆、平安順利,頒贈「財源廣進」匾額,希望香火興旺,期盼主委廖萬得帶領所有幹部秉持文財神弘法濟世精神,繼續為地方服務。另外,台中購物節至今消費登錄金額已突破144億元,如消費登錄金額破150億元,將再加碼抽出50萬元現金1名,相信在文財神庇佑下必能突破,振興台中經濟。 民政局長吳世瑋表示,台中文財廟積極辦理公益慈善事業,連續多年頒發獎助學金獎勵有心向學及學業成績優秀的學生,去年捐贈經費給台中市西屯區、南屯區國中小裝設冷氣設備,台中市校園學習環境更加舒適。 文財廟位西屯區惠來路三段,香客除當地居民外,不乏保險業、金融業、房仲業等各行各業。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崑大校友鄭詠紜 環保女力楷模

崑大環工系二專、碩士專班畢業的鄭詠紜,持續精進取得台大環工所博士學位,創辦的富鈞水資公司進駐母校崑大育成中心,提供學弟妹實習機會。(記者汪惠松翻攝攝) 崑山科大環境工程系八十三年二專、一0一年碩士專班畢業的鄭詠紜,持續精進攻讀台灣大學環工所,以「水資源監控平台之建立與應用」為論文題目研究獲得通過,九月取得博士學位,其創辦的富鈞水資公司並進駐母校崑大育成中心,提供學弟妹實習的機會。 六年級生的鄭詠紜,高職時期就讀商科,畢業後進入崑大環工系就讀,為挑戰一個全新的求學領域,她課後不斷地花時間進修才追得上進度。環工系是培育國內環境工程專業人才的重要搖籃,在扎實的課程訓練下,鄭詠紜把每一步功夫都學得扎實,並具備完整的專業技能。二專畢業後多年,考上母校碩士專班持續研修。 為精進自己,鄭詠紜持續攻讀台大環工所博士學位,以「水資源監控平台之建立與應用」為論文題目,找上特聘教授駱尚廉擔任指導老師,探討有效的水資源管理在全球高度重視氣候變遷的時下,已漸成為達成永續目標的關鍵,因此水資源監控平台之建立與應用,以提升水資源之監督、量測與管理,更益發重要。如今鄭詠紜的論文研究獲得通過,並順利取得博士學位,為自己再立下一座漂亮的里程碑。 鄭詠紜除創立富鈞水資公司擔任總經理,並以「富鈞雲端智慧水環境監測記錄器」榮獲經濟部「中小企業創新研究獎」,並於一0九年榮獲環保署女性環保楷模,除成功披上工程師戰袍,完成創業之夢,更展現崑大環工系女性畢業生的科技力量,讓環境工程走上雲端。 環工系主任許蕙琳表示,環工系是國內水資源保護人才培育的重要搖籃,不少系友擔任政府或企業界要職,包括環保局長、主任秘書、科長、工業區服務中心主任等高階主管。鄭詠紜也將回母校環工系擔任業界講師,所創辦的富鈞水資公司已進駐崑大育成中心,提供學弟妹實習機會,持續追求卓越與創新,透過科技讓環境更好,為永續環境做出宏大的貢獻與努力。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無畏惡視力 南台師方中士小說獲獎

南台通識中心講師方中士(右)榮獲教育部全國文藝創作獎教師組短篇小說特優。(記者汪惠松翻攝) 南台科大通識教育中心講師方中士近幾年來視力逐漸退化成為重度視障者,在諸多不利不便限制下,課堂上善用數位電腦語音報讀科技輔具,致力於通識教育課程教學,並以小說《最後的隆頭魚》作品榮獲一一0年教育部全國文藝創作獎教師組短篇小說特優。 教育部全國文藝創作獎參賽作品共五百一十一件,獲獎者五十三件,其中南台通識老師方中士的小說《最後的隆頭魚》受肯定奪得全國文藝創作大獎,並接受教育部長潘文忠頒獎,南台師生對方中士獲獎紛紛表示慶賀,感到與有榮焉。 方中士獲獎《最後的隆頭魚》作品,故事背景講述澎湖東吉嶼因人類文明的浸蝕,使小島原本的樣貌快速消退,並且製造海域魚類生態的危機,作品內容描述故事主人翁張恭罹癌癒後返回澎湖東吉嶼,陪伴獨居母親,某日下海時偶遇瀕臨消失的隆頭魚,以此來架構故事的情境脈絡。 此次獲獎的方中士創作不輟,屢獲全國文藝獎肯定,曾得獎作品有《蚊災》、《霾害》及《陸沉》等,得獎作品皆為環境關懷的相關題材,並以細膩的人性刻劃與深刻的人文觀察,讓作品深蘊特殊的在地文化情感,特別扣人心弦。 近幾年來,由於方中士的視力逐漸退化成為重度視障者,在課堂上雖諸多不便,但他善用數位電腦語音報讀科技輔具,致力於通識教育課程教學,親身踐履通識教育精神,其成就也應證了南台科大非常重視通識教育課程,內化超越實用與功利表淺目標的辦學理念。 方中士表示,故事內容雖非真實,但是期望通過此次獲獎作品可再深化人類的保育觀念,讓科技生活與自然生態共有共存共生的可能。 南台通識中心主任邱創雄表示,方中士的小說《最後的隆頭魚》作品,在構思、佈局、銜接、結構方面,皆沉穩俐落,深具感染力與說服性,並深刻有力的揭露時下敏銳的議題,不無發人深省。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