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製半導體零配件 經部專案放行

確保我供應鏈韌性 業者可申請進口 由物流中心出貨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因應國際經貿情勢變動,確保我供應鏈韌性,經濟部十一日表示,十五日起中國大陸製半導體與顯示器生產設備零配件,將可先進儲財政部核准設立的物流中心,供應給取得專案許可的國內廠商。 經濟部說明,該規定是配合半導體設備業者的布局,為提升我半導體供應鏈的韌性,並成為區域製造中心,而縮短國內廠商取得半導體設備商之零配件的時程。 經濟部表示,大陸製半導體與顯示器製程設備零配件,在符合兩岸貿易許可辦法規定「國內無產製、特殊需要或少量」等前提下,業者並需說明其特殊性及必要性,以取得專案申請許可,可以向物流中心進貨。 由於我國半導體業及顯示器製造業居全球領導地位,相關設備零配件的需求也高;此次修正後,國內業者未來將可利用物流中心的貨品調節功能,有助提升我國供應鏈運作效率。 經濟部民國九十二年同意未開放的大陸貨品自由進入我物流中心,專供外銷其他國家與地區,但不能轉售給課稅區廠商;國內廠商對相關物品若有需求,須事先專案申請,再從海外進口。由於半導體及顯示器製程設備零配件具有規格及測試認證等特殊性,我業者有必要即時取得設備業者的供應,以強化供應鏈韌性及競爭力。 由於海關對貨品進入、存放、運出物流中心原本就設有管控與查核機制,經濟部也維持對大陸貨品進口把關。經濟部表示,新規定並不會對國內其他生產零配件業者造成衝擊;經濟部也將密切觀察實施情形,並進行滾動式檢討,作為進一步調整相關規定的依據。

Read More

日人排隊獻花

日本東京增上寺十一日晚間舉行前首相安倍晉三的守靈式,民眾排隊獻花。      (路透)

Read More

前5月薪資 6年來首見負成長

5月受僱員工減8千人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主計總處十一日發布五月受僱員工薪資統計,僅管前五月經常性薪資年增率為二十二年新高;但近期通膨升溫,也吃掉薪資成長,前五月實質經常性薪資為四萬一千五百二十四元,年減百分之零點二,六年來首見負成長。 一至五月全體受僱員工經常性薪資平均四萬四千二百五十二元,年增百分之二點八三,是民國九十年來新高;加計獎金及加班費等非經常性薪資,合計後總薪資為六萬二千七百三十六元,年增百分之三點六三,是一0四年以來新高。 主計總處國勢普查處副處長陳惠欣表示,以數據來看,這幾個月經常性薪資跟總薪資都有不錯的年增率,多數都在百分之二以上。不過,一到五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百分之三點零四,考量同期物價因素後,實質經常性薪資落入負成長。 本土疫情自四月升溫,五月進入高原期,主計總處公布五月底工業及服務業全體受僱員工人數為八百一十四點二萬人,月減八千人,主要受到疫情影響。 陳惠欣表示,四月部分產業開始受到疫情影響,五月比較明顯衝擊的仍是內需型產業,在受僱人數跟經常性薪資部分,住宿餐飲業月減九千人、經常性薪資月減百分之一點五二,批發零售業也呈現月減五千人、經常性薪資月減百分之零點七一。不過,製造業部分仍屬穩健,仍月增六千人。 至於勞動市場最近一年的變化,陳惠欣分析,去年五、六月因為疫情三級警戒,受僱員工兩個月累計減少十五萬人;隨著疫情走緩,去年七到十二月累計增加十五萬人,去年底大致已回到去年四月的受僱人數水準。 至於六月受僱人數跟薪資變化,陳惠欣表示,往年六月對五月受僱員工人數多呈現增加現象,但目前內外有兩大變數,一是國內疫情發展,二是國外經濟情勢變化,較難評估後續走勢。

Read More

日統一教:山上徹也母親是教友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從統一教改名為「世界和平統一家庭聯合會」日本教會會長田中富廣十一日表示,槍殺前首相安倍晉三的犯嫌山上徹也的母親是教友,如果警方有要求的話會配合調查。四十一歲犯嫌山上供稱,母親因為沉迷宗教團體破產,所以他對在國內推廣該團體的安倍抱有恨意。 田中說,山上不是他們的教友,也不存在過去是教友的紀錄;山上的母親則是他們的教友,至於山上犯案動機的母親捐款問題,田中說,由於警方正在調查中,無法在記者會上說明。 談到該團體跟安倍間的關係,田中說,安倍不是他們的教友,也沒有擔任他們的顧問。

Read More

新北拒當二等公民 藍批林佳龍沒誠信

新北市長侯友宜十一日說,歡迎真心愛新北市的人來做事,也一定要對新北有相當了解,更不要用台北角度看新北。(中央社) 侯友宜歡迎真心愛新北的人來做事 勿用台北角度看新北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前交通部長林佳龍將代表民進黨參選新北市長,現任市長侯友宜十一日說,歡迎真心愛新北的人來做事,也一定要對新北有相當了解,更不要用台北角度看新北。 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則批評,林佳龍說了二十四次不選新北,說話沒有誠信。質疑林的態度是「沒魚蝦也好」、將新北市民當成二等公民。 侯友宜表示,歡迎任何人,只要真心願意為新北服務,他都舉雙手熱情歡迎,但對新北市要有相當了解。這幾年新北崛起,擁有自己的光榮感、歸屬感,勿停在以前觀念「新北是台北的附庸」,更不要用台北角度看新北,也不是從首都圈看新北,希望大家一起努力讓新北市民越來越好。 新北市議會國民黨團昨天上午召開記者會,黨團書記長廖先翔表示,林佳龍日前參加新北市議會民進黨團幹部交接時說不會選新北,一個在新北最高民意殿堂說謊的人,不適合擔任新北市長。 對於國民黨議員的批評,民進黨發言人、新北市議員李坤城回應,林佳龍在臉書發文強調承擔責任,一生都在磨劍「戰場在哪,我就在哪」。

Read More

國民黨團赴台日交流協會 悼安倍 朱:台灣永遠的好朋友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十一日前往台日交流協會悼念前日相安倍晉三。(中央社)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十一日前往台日交流協會,在靈堂前弔唁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朱立倫表示,安倍是台灣永遠的好朋友,特別表達對安倍的敬意;也再次譴責暴力,希望大家共同安慰安倍的家屬。 朱立倫昨天與國民黨副秘書長王育敏、立院黨團總召曾銘宗、立委陳以信等人,共同赴台日交流協會,悼念安倍晉三。 朱立倫指出,安倍的家族歷代到現在都是台灣的好朋友,也是國民黨的好朋友,和國民黨有深厚的情誼,他代表國民黨表達對安倍的敬意。 對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等認為政府「下半旗」作法不恰當一事,朱立倫表示,國人不管透過各種方式,都是希望表達對安倍的追思與感謝。

Read More

〈中華副刊〉忘了自己是動物

更愛吃紅蘿蔔上剛長出的新芽 文/攝影 蘇佳欣 最近發現,我的手機相片有自動分類的功能,可以打關鍵字找出所要尋找的動物、植物與風景相片。特別的是,還可以找出拍攝相片當時所處的時間和地點,若要串連人事時地物的視覺記憶,實在比以前方便許多。不瞞您說,我蠻訝異自己竟然照了上千張歸類為哺乳類,同時是囓齒動物的相片,主角當然是我家的寵物兔一家人。不,嚴格來說是一家兔。 然而,如果我要找人與兔的合照,卻得透過動物分類,而不是從人物下手,這點讓我更加訝異。有點搞不清楚人工智能到底如何辨識和運作,即使我當然知道人工智慧顯然與人類智慧在本質上有所相異,仍然忍不住打從心底懷疑。或許以某種標準來看,人工智慧才是絕對理智,甚至完全正確的區分人物與動物,並且不帶一絲個人情感的清楚判別,當人物與動物合照,應該算是動物。 無意間在圖書館年度新書區,看到「忘了自己是動物的人類」一書,副標題是重思生命起源與身而為人的意義。仔細閱讀下來,該書作者主張人類和動物之間的界線,其實並不如多數人以為的那樣明顯。人類對自身是動物性的恐懼,人類對身為動物的抗拒,經年累月濃縮或轉化為人「有靈魂」、「有智慧」和「會思考」等概念,用來比較區別,或者充其量拿來安慰自己而已。唯有認清人類「身為動物」,才能真正化解或理解人性和動物性的矛盾。長久以來,我自以為把寵物當作家人,應該不算太糟。看完此書,才明白惻隱之心、關懷動物或照顧動物之餘,忘了自己就是動物的人類才真應該認真思考如何當好動物。天真的我本以為兔子應該知道我是主人,殊不知搞不好比我還聰明的兔子,可能只把我當成餵養照顧他們的動物吧! 看著儲存在手機的相片,養了十幾年的兔子,始終看起來像「小兔子」般的年輕可愛。就像身為動物的人類,有些人的確已經不年輕,但笑容看起來年輕。有些人實際還不太老,但笑容卻顯蒼老。整體而言,人類的確跟其動物一樣,都吃喝拉撒睡且會生老病死。另一方面,壽命跟生命年限會不會只是個數字而已,是否還有其他超越這種生命循環,尚不為人知的另類真相存在呢?比如說,生來就沒神經的海綿,人類本來以為是植物,後來卻大翻轉歸類成動物,甚至還可以變成充滿喜感的海綿寶寶那樣完全顛覆與超越。 書中並反思海德格的名言:「只有人類會死(die),動物僅僅消亡(perish)。死亡並不存在牠們的未來與過去。」如今其中兩隻大齡兔子已不在「人間」,我不認為他們僅僅消亡而已,無論兔子是否理解明白自己的存在(人又不是兔子,怎能知道兔子到底知道不知道),手機相片證明他們曾經存在,並具有獨特個性並完成生命意義,最終當然也會死亡,肉體停止運作而離開這個世界,跟人類沒兩樣。想不到一本社會科學的書,讓我對自己的動物身體與動物生命,有了完全不同的價值觀。

Read More

〈中華副刊〉卒婚男子筆記

 文/賴研 插圖/國泰 趁著颱風登陸之前搬家,說是搬家也不過是一床被子,幾件衣服,還有一個電子鍋,來回個三趟就上上下下的搬完了。只是因為住處是在五樓,還是流了一身汗,擦都來不及擦。 租屋處是以大學生為主的公寓,離打工的地方開車約三十分鐘。建築沿著山勢,有五樓高,頂樓有洗衣機跟曬衣場,遠遠可以看到青山和白雲。房東是個幹練的老婦人,他拿出錢把一年的租金都付了,老婦人笑了,他也笑了,至少這一年晚上有落腳處。他還沒有本錢可以睡公園或車站,突然想起自己還有公司租給他的一部車,似乎也沒那麼淒涼。 沒有後悔把經濟大權交給老婆,他有一種不該有的天真是只要活著就能工作,能工作自然就能活著。其實包括所謂的「私房錢」也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他之前服務的公司有些殘餘的股票,因為公司被併購,股票因此有了變現的機會,從以為的壁紙變成他救命的繩索。 天意啊!仍然執迷不悟的相信一切老天都會安排。流浪一直是他從年輕就有的夢想,突然降臨時他卻有些措手不及,原來意念上的浪漫落到現實時經常會是雪花一般,在空中是無比輕盈灑脫,在地上只能是濕漉漉的泥濘。   颱風來臨前的夜晚非常安靜,鳥不飛了,雲也躲了起來,他的心異常平靜,把燈關了,像是等待審判一般想看看暴虐的風雨能怎麼凌遲這個手無寸鐵的大地? 背靠著牆,牆給他的腰一種穩定的支撐,茶給他另一種支撐,半夜三點,颱風還沒來,他不等了。直到清晨他醒來了,依然無風無雨,說是被「護國神山」中央山脈給擋了。 第二天下午,雨勢風力明顯的增強,入夜之後,完全就是颱風來襲的樣貌。窗戶正好不是在迎風面,他把窗戶開了一半,讓冷冽的氣流可以擠進來。很遠的地方還是有路燈及人家的燈光,自己的窗戶應該也發出一道光,在颱風的黑暗中盡一點責任。他有點寂寞,想起了女兒們,她們應該不知道老爸會在這個時候想起她們吧? 用電鍋煮了半鍋的水,水大概開了之後,把白麵折成兩半,放進去繼續煮了十分鐘,把肉醬跟撈起來的麵和著,味道還可以,就是少了蔬菜,一個人就將就些吧! 吃完了麵,喝了鍋裡煮麵的白水,原湯化原食,也就對付了。是的,他覺得自己就像即將乾涸的池塘裡那條不知深淺的魚,水慢慢少了,他雖然也有警覺,還是相信老天總有及時雨,於是他就在泥濘中等著。   #   終於決定要到附近的超市買些生活必需品,以前他從不會到這些地方買東西,當然並不是自覺身份高貴,只是覺得這應該是婆婆媽媽才會去的購物場所。出發前他在心中細數了要買的生活用品,從洗衣精,泡麵,拖鞋,罐頭等等,騎著房東借他的腳踏車,戴上口罩,背著背包,沿著山路一路滑了下來。 想著這也許是他日後每週的日常,心裡有說不出來的滋味。自由原來是這?柴米油鹽啊?回到宿舍,發現忘了買米,還有菜瓜布和衣架。 把換下來的衣物拿到頂樓的洗衣機洗了,洗衣機老了,傳統的洗衣方式,需要投三個十元硬幣,投入之後,往把手的位置一推,機器沒動。他稍微看看電源接線,一切沒有問題,再推一次把手,機器就不耐煩的動了起來。 因為第二天上班就要穿這些衣服,他在月光下把衣服就曬在頂樓的曬衣架上,估計明天一早醒來就可以穿。一覺醒來,昨晚的某個時刻肯定是下雨了,衣服衣架都掉到地上,遍地狼籍。   #   那天經過「恩主公廟」時,他突然想進去求一支籤。這對他而言非常不尋常,自己也頗為吃驚,怎麼會有這樣的念頭? 上一次抽籤應該是二十幾年前的事了,那時她還愛著他。他那次求的籤問的是「事業」,求了籤之後,她跟他說要繞三圈,於是他就傻傻的在香爐前慢慢的繞了三圈,還想著是順時針還是逆時針呢? 她站在旁邊看著這個傻男人,哭笑不得,事後跟他說,「我是叫你用手在香爐上繞三圈,不是用走的。怎麼這?傻?」 現在想想,他覺得自己真的就是傻。不過那一天抽到的籤還不錯,大致就是會有貴人相助,逢凶化吉之類。 今天他也想試試,問的不是「事業」,要問「婚姻」嗎?,他不免有些猶豫。年輕時總覺得事在人為,他並沒有人定勝天的狂妄,但是還是相信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現在的他,慢慢不那?肯定了,他連下一餐要吃甚麼都沒有把握。 幸好還有Ubreats,但是他住的地方太過偏僻,只有Foodpanda。於是他在週末時會把那天要吃的食物一起點了,省一點服務費,也讓小哥或小妹少跑一趟。 不過有些時候,他會自己胡亂煮些食物,用他那口萬能的電子鍋。想想古人要離家出走委實不易,現實的困難多少阻絕了情感上的胡思亂想。這口電子鍋有各種模式,可以煮飯煮粥,還分白米糙米糯米等,可調理可烘焙。對他而言最實際的功能是把水煮沸,水滾了做甚麼都可以。 今天則什麼都不想煮,昨晚煮的稀飯,一夜過後就涼了,他突然想起小時候讀到范仲淹的故事,自己還不到把粥劃成九宮格的地步,心情也許有些類似。 為了搭配這種淒涼的臨場感,他夾了一塊苗栗老字號的豆腐乳,放在木製盤子的中央,一口涼的稀飯,一口鹹的豆腐乳,滋味甚好。   #   似乎一切已經等在那裡,到站,他就下車了。第一次婚姻是這樣,第二次也是。應該不會有第三次了吧? 以為會心很痛很麻,沒想到一覺醒來也就幾乎忘了。夢裡還是跟她站在一起對抗世事的艱難,人真的是慣性的動物。不知道該哭還是該笑? 「我想要的只是透光的書房,和綠色的窗而已。」,望著漸漸甦醒起來遠的遠山,他這樣的想著。

Read More

〈中華副刊〉偵探

■洪湘斐 我試圖在日常尋找蛛絲馬跡 觀察你的動作 當你在拖地曬衣或是洗菜的時候 等待偽裝脫落像不經意綻出的衣袖線頭   分析你的表情 當你皺眉或向我微笑的時候 捕捉肌肉無意識牽動的紋路像 窺探露出一角的密信   調查你的聲音 當你受傷憤怒或和我愉快聊天的時候 判斷你音調高低與口氣軟硬像 聽配音員用聲帶演繹主角內心   於是我收集了許多證據,以為 能驗證我的假設前提 統計過後卻得到相反的證明 一個竊喜的失敗偵探

Read More

間質幹細胞療法 半癱女站起來

取自體骨髓培養注射 治療3個月回復感覺 可望造福更多脊髓損傷患者 許姓女子從癱瘓到能依靠輔具行走,除了幹細胞醫療的幫助外,她的積極與努力,也是成功的原因。 (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20歲許姓女子去年4月車禍造成胸椎第11節處骨折滑脫,致會陰以下全癱,在ASIA脊髓損傷程度為A級,在高雄2次開刀及復健治療。今年4月至光田醫院接受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療法」,原本沒有知覺的下半身,在接受治療後3個月已回復感覺,並可站立輔助行走,過程令人「感動」,這也為國內脊髓損傷癱瘓患者帶來曙光。 脊髓損傷所導致的癱瘓,讓許多患者終生需倚靠輪椅,光田綜合醫院去年獲衛福部核准計畫後,全力發展脊髓損傷幹細胞醫療,11日發表近半年來脊髓損傷幹細胞治療成果,是國內自107年特管法通過脊髓損傷治療後首批成功案例。 光田綜合醫院院長陳子勇、也是神經外科醫師,陳子勇表示,「間質幹細胞治療」,是從患者體內取出骨髓幹細胞,經由專業的實驗室培養放大,等增量後,再以精準定位注射的方式,打回患者體內,讓癱瘓者原本的脊髓慢慢再生長,一般適用3公分以下神經損傷者。 目前光田醫院共治療2名患者,2人皆成功回復「感覺」。第1位29歲的鍾姓男子,去年3月施工時意外從高處跌落,造成胸椎第8節處出現彎曲伸展型骨折,導致肚臍以下全癱;第2位20歲許姓女子,去年4月因車禍造成胸椎第11節處骨折滑脫,致會陰以下全癱,2人在ASIA脊髓損傷程度皆為A級,不但日常生活需靠輪椅活動,感覺功能也完全喪失。 2人分別於今年3月及4月到光田醫院接受「間質幹細胞治療」,原本完全無知覺的下半身,已開始回復感覺,為患者打上一劑強心針,讓未來的復健之路,重新燃起希望。許女昨日遠從高雄前來現身說法,她表示,復健之路漫長,回想艱辛過程忍不住大哭,幸採用「間質幹細胞療法」,短短3個月,下肢已漸有麻、痛的感覺,靠著治療與復健雙管齊下,目前已可在輔具幫助下站立行走。 陳子勇表示,患者從完全無知覺到漸漸有感,意味原本完全受損的脊髓神經及沉睡的神經細胞,已獲得刺激、修復並開始傳遞訊號。但幹細胞療法要配合的條件很多,除手術外,也要配合藥物刺激等,神經受損愈久愈難修復,3個月以內是最佳治療時機。尤其,神經修復是一條漫長的路,要回復神經與肌肉記憶,需搭配長期復健與其他輔助療法,才能有成效,一般治療約需1年,花費則約百萬元以上。 光田綜合醫院院長陳子勇表示,自體間質幹細胞治療,能造福更多脊髓損傷的患者。(記者陳金龍攝) 陳子勇表示,過去脊髓損傷患者最大的困境,是被判定癱瘓後,除了倚靠輪椅,再無醫療介入的可能,這也讓患者的身心機能特別容易退化,對脊髓損傷患者來說,除了無法行動外,更棘手的是生理機能的衰退,除了全癱導致肌肉萎縮、感覺喪失及大小便功能失常外,甚至容易產生褥瘡、內臟器官功能不佳等問題。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