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立倫:與郭台銘保持聯繫 盼團結柯文哲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說,會持續與郭台銘保持聯繫,目標就是團結,爭取勝選。圖為朱立倫出席中華外內丹功觀摩展演活動,與現場民眾握手致意。(中央社)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國民黨總統人選尚未出爐,爭取提名的鴻海創辦人郭台銘十五日從日本返台,黨主席朱立倫說,會持續與郭台銘保持聯繫,目標就是團結,爭取勝選。至於民眾黨主席柯文哲,大家都是為了台灣好、兩岸和平,也要團結在一起。 至於外傳國民黨內參民調,郭台銘超車新北市長侯友宜。對此,朱立倫未正面回應,僅說國民黨的民調中心一直針對國政議題,不只選舉;國民黨民調持續穩定,但會針對弱點、需強化的重點不斷改進。 國民黨將採徵召方式產生總統人選,秘書長黃健庭十三日提及總統提名步驟上,第一階段先整合黨內,而現在黨內態勢明顯,就是新北市長侯友宜;相關言論被解讀國民黨已確定總統人選,但他隨即澄清,後續還要進行泛藍及非綠陣營的整合。 對於徵召方式被名嘴質疑「出老千」,朱立倫到新北市板橋區參加活動前受訪表示,綠營希望破壞藍軍的團結,藍營要記取過去的教訓,不能中綠營的計。任何破壞團結、造成內鬥的事,都不能去做。 朱立倫呼籲,爭取最多的朋友,避免製造任何敵人。國民黨內積極整合,但對於非國民黨、藍軍或其他政黨,予以尊重,團結大家。包括柯文哲等,大家所秉持的態度,都是為了台灣好、為了民眾過好日子、為了兩岸和平,要能夠團結在一起。 國民黨智庫執行長柯志恩近日訪美時透露總統徵召人選會在五月底,最晚六月中旬產生。朱立倫表示,國民黨一定會團結所有力量,在適當時間就會徵召提名總統候選人;主要候選人都非常清楚,黨中央也非常清楚,就是一定要團結所有力量。 正訪問日本的郭台銘則貼文表示與日本自由民主黨重量級人物,眾議院議員萩生田光一會面,聊到日本嚴重的少子化與高齡化社會問題。不管高齡化或少子化,都是需長期奮戰的議題。所有政策背後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有足夠的財源。」空有好政策卻沒有財源落實,徒勞無益。反觀台灣執政者處理人口國安危機時,唯一的辦法就是「給錢補助!」這種短視近利的做法非但無法解決問題,還會惡化問題。

Read More

外媒爆法總統稱蔡麥會挑釁

記者王超群∕台北報導 外交部長吳釗燮日前接受加拿大媒體專訪時,鄭重駁斥總統蔡英文與美國眾議長麥卡錫會晤是挑釁中國的論點,他強調主權國家的外交作為,不應由中國決斷是否為「挑釁」、或任意劃設「紅線」,中國威權擴張野心已對全球構成威脅。 此外外媒引述法國匿名外交官說法,指稱法國總統馬克宏認為,「蔡麥會」是一種挑釁行為,美國國會一些共和黨高層,試圖操弄台灣問題來對中國施壓,但「歐洲不會被拖入其中」,馬克宏也不會收回其敦促歐盟減少對美國依賴的言論。 外交部指出,吳釗燮日前接受加拿大媒體專訪時,針對蔡總統與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會晤是挑釁的論點,做出強硬回應。吳釗燮強調,中國無權干涉台灣與各國建立友誼,更無權妄指台灣與各國強化友誼為挑釁,反之,中國不顧「聯合國憲章」和平解決爭端的基本精神,以武力恫嚇脅迫台灣,才是嚴重的挑釁。 吳釗燮警示,中國威權擴張的野心,不限於第一島鏈,已擴及東海、南海、太平洋、印度洋等地,對國際社會構成重大威脅,才是更危險及挑釁的行徑。 吳釗燮呼籲國際社會正告中國,必須停止威脅包括台灣在內的世界各國,及挑戰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以共同遏止威權主義持續在全球擴張。

Read More

4/19、4/20南部有望降雨 仍難解旱象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氣象局指出,十五日清晨至上午鋒面通過及東北季風增強,白天中部以北及東半部有陣雨;氣象局預測,十九、二十日台灣水氣增加,缺水的南部也有機會降甘霖,但仍難解旱象。 氣象局表示,十五日白天天氣不穩定,中部以北及東半部有陣雨;十六日東北季風減弱,北部及東北部清晨天氣仍涼,白天起氣溫明顯回升。 氣象局預測,十九日北部海面有鋒面系統接近,台灣附近為西南風的環境,水氣有增加的 趨勢,包括南部在內,西半部地區轉為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天氣,但南部降雨量有限,對缺水的南部仍難解旱象,十九日午後東半部山區也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東南部有焚風的機率。 二十日受鋒面影響,中部以北及東北部地區有短暫陣雨或雷雨,其他地區也有局部短暫陣雨或雷雨;二十一日北部及東半部雨勢趨緩,其他地區多雲到晴。然而,氣象局也說,春季天氣預報不確定性較大。

Read More

海外職場體驗因疫情受阻 新住民子女暫在台企見習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政府推動新南向政策,新住民子女有語言優勢,如果能了解東南亞職場,就更有競爭力。教育部十五日表示,自一0五學年度起推動的「新住民子女國際職場體驗」,讓具備新住民子女身分的高中職學生,有機會前往父母原生國,了解職場現況,加深母語學習動機和自我認同。 教育部指出,受炎疫情影響,海外職場體驗停辦三年,但仍啟動應變方案,改由在台灣、東南亞都有駐點的台商企業,帶領學生到台灣的公司、工廠見習,並邀請業師介紹東南亞的工作環境。

Read More

〈中華副刊〉家父與甲骨文

文/攝影 安守中  甲骨文出現在三千六百多年前,是中國最早最完整的文字系統。在此之前,中國各地出土的陶器、鐘鼎、或盤銘上的文字,有文字的雛型,還沒成為文字系統。甲骨文之後的篆書,秦漢時代的隸書,直到如今通用的楷書,是中國文字一個接一個階段的演變,此演變一脈相傳,直到如今。 家父一生喜好書法,「篆隸楷行草」各體書法都有研究,也寫得一手好毛筆字。1979年他從台中師範學校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退休後,潛心研究甲骨文,1990年在台中創辦了「中華甲骨文學會」,擔任首屆會長。那時我每次從美國返台,他都興致勃勃地跟我講解甲骨文的由來和書法藝術。 我的專業是電子工程,從年輕時就喜歡閱讀和寫作。探索文字由來後,知道世界文字來源有兩種,一種是記錄聲音不記錄意思的表音文字(Phonographs),一種是記錄意思不記錄聲音的表意文字(Ideographs)。目前大部分國家的文字,如:德文、法文、義大利文、英文等,都是表音文字。表意文字世界上最早有四種:蘇美爾的楔形文字(Sumerians)、埃及的象形文字(Egyptian Hieroglyph)、中美洲的瑪雅文字(Mesoamerican Writing Systems)、及華人使用的中文。文明進展,事物形象及衍伸的意義越來越複雜,表意文字因無法產生對應詞字而紛紛消亡。唯獨中文能以「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六書,創造新詞彙,得以獨存。 1936年後,在河南安陽小屯鎮附近出土的甲骨文累積有一萬七千多片,上刻三千六百多年前商朝使用的文字。當時社會在巫文化時期,王室貴族在行事之前都會占卜,以燒龜殼或牛骨的裂紋判斷吉凶,占卜結果刻於甲骨上,稱為「甲骨卜辭」,或甲骨文。 家父研究甲骨文,也善寫甲古文書法,記得他說:「甲骨文不但是文字藝術,也含雕刻技巧。寫的時候要表現雕刻時起刀和收刀的直線,就連曲線也要用短直線構成。要寫得挺拔堅實,有立體感。」幾句話說出甲骨文書法精髓。 家父出版了三十餘本甲骨文書籍。其中最精采的是「詩聯三百集契」,此書蒐集了他用甲骨文寫的格言、對聯、唐詩、宋詞等。他曾說:「甲骨文每個字都有來歷,可以取來應用,不能自創新字。」這些甲骨文書籍,後來成為海內外華人研習甲骨文書法的臨摹範本。 他九十六歲那年,兒子從美國返台,至台中拜望爺爺。他看到長成青壯年的孫子,感慨的說:「真快,小孩子一下子就長大了!」當晚,爺爺伏案寫了一幅甲骨文「當今之世,捨我其誰。」贈給他,勉勵他以後要有「以天下為己任」的胸懷。 家父一百歲辭世。如今每次返家,再也看不到他在書房寫字的熟悉身影。我數年前退休,有回赴美探望兒子,在他書房裡看到這幅老爸送給他的甲骨文。沒想到兒子真有心,在台灣把這幅字裱褙後帶到美國,還自已做了個框,高掛在牆上。他對我說:「爺爺寫給我的甲骨文墨寶,要一代代傳下去,當成傳家寶。」 睹物思人,看到家父這幅剛勁有力的甲骨文書法,回憶起許多當年往事。

Read More

〈中華副刊〉燈籠

■蘇家立 你是飛向廣闊藍天的紙鶴 摺痕順著雙翼蔓延想像 從我伸出一半坦然收回的手 一幅未乾的畫有森林流淌其中 葉片徐徐蓋過陰影 值得把相逢弄得更濕一些 蜿蜒過你我的長河 一顆顆小石禪臥深處 磨潤彼此的外相 修剪肩頭未融的雪原 你的飛翔輕輕划著我的青春 將無框的湛藍飄向下一輪沃野 我是一盞不滅的燈火 朝遠方沉默的燈塔揮手 直到你穿過層層濃霧降落 不留下一聲問候

Read More

〈中華副刊〉安養院思索

■李治中 近百歲的老人家,皮包骨,瘦得顴骨弓清晰可見,住院非因大病,是時不時腸子就要聯合罷工。每次帶來急診,X光片一照,總是大範圍的腸子阻塞,好似甫完成大腸鏡檢查,腸中被打滿空氣、從頭脹到尾,不蠕動。腸胃的問題,不該是交由我來處理,乃因初次被帶到急診,數日未進食,脫水,抽血發現,已然是急性腎衰竭。再次、三次來院,急診常規會先詢問「原主」,阿公也就因此成了我的「老主顧」。 阿公幾個兒子,都年過六十,必定安排阿公住單人特等病房,並且親自照顧,不假手看護或外傭。拖得比較長,用著高濃度靜脈點滴,待腸子修復的那回,守在病房、輪著照顧的兩個兒子難掩疲態。我建議暫用鼻胃管,確保藥物按時進入、避免嗆咳而致肺炎,若情況允許,也能嘗試管灌牛奶,而不被患者情緒或者意識狀況耽誤。詳盡解說後,二兒子表示,捨不得,再看看吧。後續病況停滯,未有進展,一直盼不到出院的日子,兒子才終於點頭。 這回,因著患者全日臥床,兼有鼻胃管使用,出院準備小組介入、收案,並與家屬討論出院後照護事宜。通常,能做輪椅出門的患者,回診開藥時順便更換,臥床病人,則每月護理師到家訪視,同時換管。查房時我問起後續打算,二兒子表示,目前尚無共識,大哥和他,考慮轉父親到安養機構,照顧上畢竟捉襟見肘,撐持不住,但爸爸平日住小弟家,主要由小弟負責照顧,他心疼父親,也怕送父親到機構,親友、鄰居會說話,因此仍猶豫著。 我說,再幾天考慮無妨,思緒則如石子落水,波紋盪開──從小到大,爸爸多次耳提面命,嚴厲中帶懇求意味地,反覆提醒哥哥和我,他老病之時,千萬不要送他到安養院。在我尚不明白何謂安養的年紀,爸爸便一再叮嚀;每次起心動念,一定要我和哥哥明確回答:是、知道了、好,才肯罷休。恐懼嗎,又或者曾眼見耳聞過什麼,致使爸爸內心有這樣的擔憂,始終是個謎;如今長大了,成了腎臟科醫師,我卻仍未曾仔細詢問,持續擱置,假裝不會有需要面對的那一天。 幾日後,三個兒子達成共識,選定了一家鄰近的照護機構,我替小兒子鬆了一口氣。內心暗忖,也只能這樣,此即世界的真實、真相的殘忍。堅持親力親為,只會累死自己。巴氏量表請外傭呢?外傭如今也並不好請,嫌累嫌偏僻突然消失的所在多有,好不容易請到,中文卻一句不會,還得你先帶她學習基本照護的,也並不少見。患者小兒子的猶豫我能理解,但最終,總得取捨,總得量力而為。我清楚記得,自己小時候曾多次答應了爸爸,但有一天,當我也是個自顧不暇的老者,面對可能臥床不起、需專人全日照顧的父親,怕是也不得不食言了吧?

Read More

〈中華副刊〉渺光之律

玉香俳句   細碎的腳步聲 綠竹筍 玩跳格子的姐妹們 稻埕 站在戲棚下的孩子 糖葫蘆 眷村伯伯手上的饅頭 蒜苗串 田埂上的大茶壺 割稻仔 踮起腳尖的孩童 紅柿 屋頂上的蘿蔔乾 三合院 法雲寺旁的啁啾 三光鳥 便利超商的戳戳樂 暑假 甕缸裡的鹹豬肉 豐年祭 縫製肩旗的賽夏族人 矮靈祭 (華文俳句社供稿)

Read More

腸病毒D68型 症狀非典型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腸病毒流行期將屆,醫師提醒,腸病毒重症風險群為5歲以下幼兒,恐引發肢體癱瘓、腦炎、心肺衰竭甚至死亡。若家長發現幼童出現疑似腸病毒症狀,建議讓兒科醫師評估,尤其是重症徵兆須儘速就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主治醫師柯申表示,腸病毒是兒童常見疾病,其重症風險群為5歲以下幼兒。由於COVID-19疫情,造成近幾年出生的孩子免疫負債、恐缺乏群體免疫力。 他指出,許多民眾對於腸病毒症狀有所誤解,以為就是拉肚子和嘔吐,並把腹瀉列為常見症狀。其實,兒童腸病毒症狀隨型別不同改變,常見的是發燒、喉嚨痛、紅疹,就醫時醫師可能在檢查發現咽喉水泡或潰瘍而診斷腸病毒典型的疱疹性咽峽炎或手足口症。 近期在社區現蹤的腸病毒D68型症狀以發燒、流鼻水、咳嗽為主,和典型症狀不同。若幼童出現疑似腸病毒症狀,建議就醫評估,尤其重症徵兆如嗜睡、持續嘔吐、肌躍型抽搐、手腳無力、未發燒時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須儘速就醫把握黃金治療時間。

Read More

〈中華學園〉拔蘿蔔趣

新竹市載熙國小二年四班  ◎黃梓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