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肓痛上背不適 久坐情緒壓力易引發

膏肓穴位於人體背部,圖中紅色箭頭所指之處。(柳營奇美醫院提供) 記者陳佳伶∕新營報導 許多民眾曾因肩膀或後背痠痛,到中醫就診時,聽醫師提到「膏肓痛」,擔心是不是病入膏肓?柳營奇美中醫部醫師曾裕芳說,膏肓痛是中醫術語,指疼痛集中在背部膏肓穴所在周圍的肌肉筋膜區域,可以透過針灸和推拿方式來緩解。 曾裕芳說,膏肓痛伴隨著肌肉酸痛、脹痛、疲勞等不適感,常見於肩部、頸部、背部等部位;這種痛感通常不會出現明顯的紅腫、腫脹或局部損傷的症狀,是一種隱約、沉重的疼痛感。 他表示,膏肓穴隸屬於14經穴中的足太陽膀胱經,此穴主治虛損重症;穴位位於人體的背部,在第4胸椎棘突下,左右兩側4指寬處,肩胛骨內側,一壓即疼,對應的肌肉包括斜方肌、菱形肌,還有深層的髂肋肌。 根據中醫經絡學說,經絡是在人體內部傳輸氣血的通道,膏肓所在的經絡與背部上部的經絡有密切的聯繫,當膏肓所在的經絡出現阻滯、痰濕、氣血不暢等問題時,可能會引發上背部疼痛。 他說,常見原因包括︰長時間的肌肉緊張或重複性的動作,導致肌肉疲勞和筋膜的受損;久坐不動或長時間保持相同的姿勢,導致肌肉僵硬和血液迴圈不暢;寒冷潮濕的氣候條件導致肌肉緊張和血液迴圈受阻;情緒壓力和精神緊張,導致肌肉緊張和神經系統的紊亂等,都會促使膏肓痛的出現。 中醫治療膏肓痛,常用方法包括針灸跟推拿,透過針灸刺激特定的穴位,來調整運行,促進氣血流通;也可通過推、拿、揉、按等手法刺激肌肉和穴位,都可以達到緩解上背痛和調理膏肓的目的。 曾裕芳提醒,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身體的健康和平衡,對膏肓痛和上背痛的緩解具有積極作用,另外,適度運動、保持情緒穩定等方法,可增強膏肓的健康功能和減輕上背痛的發生。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驪歌響起 星光大道歡送畢業生

永康區國小畢業典禮會場用心布置色彩繽紛拱門,舖設紅地毯,讓畢業生進場彷彿走「星光大道」,接受祝福。(記者汪惠松攝) 六月畢業季,各級學校舉辦畢業典禮,其中永康區各國小用心規劃布置氣球拱門,舖設紅地毯,讓畢業生走「星光大道」進場,頒發各項成績優良獎項,家長參與非常踴躍,錄影拍照,一起分享子女國小畢業的喜悅,讓畢業子女留下美好回憶。 畢業季驪歌響起,永康區十一所國小教學、行政團隊均發揮創意,精心規劃畢業班不同的活動內容,例如畢業前夕復興國小在台南走馬瀨農場、永信國小曾文水庫青年活動中心舉辦畢業宿營,各國小透過畢業班級學生節目表演及營火晚會,增進師生、同學間情感交流。 大灣國小另類畢業社區巡禮,特別走入社區營造成果非凡的永康區西灣社區發展協會,融入社區體驗社區如何把舊建物在環境中轉變為永續價值,更連結社發會辦理環保署環保小學堂成效,融入社區古建物環境教育,為畢業的孩子們提供一個難忘的回憶,與社區共同迎接新的起點,扎根於永續未來。 國小畢業典禮有擇在日間或晚間進行,各校教學、行政團隊也均共同合作,進行市長獎、議長獎、校長獎、家長會長獎、表現優異獎、獎學金等各獎項獎品的分類或包裝。另永信國小為表揚熱心服務、表現優異的畢業生,亦設置家長會副會長獎、品學兼優獎、合作社獎、服務獎等獎勵。 國小階段畢業並非結束,而是另一個階段學習的開始,因此為讓畢業生留下美好回憶,各校畢業典禮會場的布置均非常用心,以氣球布置色彩繽紛拱門,舖設紅地毯,畢業生進場彷彿走「星光大道」,上台接受各項優良獎項的畢業生除獲得鼓勵,家長們也多以手機拍照、錄影,做為子女的成長記錄。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女童胸悶早晚咳嗽 三伏貼緩解

奇美中醫部提供今年夏季「三伏貼」提醒民眾注意敷藥當日禁食冰飲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寒邪入內,影響治療效果。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7歲林姓女童有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病史,晨起常噴嚏不止、流鼻水及鼻塞,碰上天氣轉冷或運動易發胸悶、早晚咳嗽等症狀,長期以氣喘藥控制。奇美中醫診斷並開立三伏貼敷及內服中藥調理後症狀明顯獲得緩解,睡眠品質及學習效率也得到改善。 奇美中醫部總醫師莊照宇表示,「三伏貼」於夏至後的第3個庚日為初伏,第4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1個庚日為末伏,是1年中天氣最炎熱、人體陽氣最旺盛的時候,此時皮膚毛孔開泄,藥物最容易由皮膚滲入穴位,透過經絡直達病處,且庚日又與肺金有關,是溫煦肺經陽氣,鬆解肺系寒邪的最佳時機。 莊照宇指出,穴位貼敷治療方法簡便無侵入性,中醫經常用來治療成人或兒童過敏性疾患,例如上述7歲女童的鼻過敏及氣喘症狀,總在冬天遇冷時發作,因此可在夏季接受三伏貼治療,以期達到改善體質。 莊照宇表示,由於三伏貼是以溫熱性質藥物進行敷貼,需至門診由醫師評估,若病人屬熱證體質則不建議使用。感冒、急性感染及皮膚過敏等,可擇日再由中醫師評估。另懷孕婦女與1歲以下幼童,因體質性質易化熱上火,這兩類族群也不建議使用。 敷藥當日建議不要洗冷水澡,期間也勿飲食冰飲、生冷瓜果等,避免寒邪入內。飲食應以清淡為主,避免辛辣、油膩等食物,以免出現上火症狀。敷貼過程若出現皮膚搔癢、紅腫、起水泡者,可能是個人皮膚特質產生過敏反應,應立即移除三伏貼,並根據症狀塗抹適當的外用藥膏。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赴普渡念大四 成大16生步上新旅程

成大國際處為即將前往美國普渡大學唸大四的學生舉辦派送祝福典禮。(記者施春瑛攝) 成功大學普渡雙聯組首屆的十六名學生,即將於八月中旬前往美國普渡大學就讀大四,成大國際處日前特別為學生舉行派送祝福典禮,預祝學子求學順利。 成大國際處表示,依據普渡雙聯組學程規劃,首屆成大普渡雙聯組學生於今年八月,將以交換生身分前往美國普渡大學就讀大四,此為成大與美國普渡大學合作辦學計畫重點里程碑。此外,今年七月,第三屆現就讀大一的學生,也即將前往普渡大學展開為期兩週的密集課程與文化交流體驗。 為勉勵首屆普渡雙聯組學生即將赴美求學,成大特別為這些學生辦了一場祝福典禮,副校長莊偉哲勉勵這些學生,前往美國求學一定要多問問題,在美國不只是學習專業知識,更要好好感受多元文化衝擊,探索不同的體驗。一一三級是第一屆前往普渡大學就讀的學生,出國即代表成功大學,希望學生發揮成大窮理致知的精神,未來嘉惠學弟妹。 成大普渡雙聯組專設普渡大學教授密集課程的授課教師王之群,也特地從美國來台,親自出席派送祝福典禮,以實際行動表示對成大學生的熱烈歡迎。普渡大學工學院助理院長邱祚之教授則透過提前錄製的影片,恭賀學生完成在成大三年的學業,歡迎學生前往普渡大學展開全新旅程。 派送祝福典禮以溫馨短片,與現場來賓共同回顧學生在校身影,用滿滿的回憶作為學子遠行前的誠摯祝福,現場氣氛輕鬆溫馨,多位陪伴首屆成大普渡雙聯組學生一路成長的成大師長,皆親自出席給予祝福及期許。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雙側肺動脈栓篩 婦人走路喘

吳姓女子雙側肺動脈栓塞,接受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血栓清除率達9成以上,追蹤2年,恢復良好。(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50歲吳姓女子3年前開始出現走路會喘現象,就醫被當成更年期症狀,轉家醫科抽血,心肌酵素略高,建議急診,發現雙側肺動脈栓塞,心跳120,醫師分析,患者有大片肺栓塞,傳統靜脈注射溶栓藥,有高出血風險,開胸取栓術,死亡率高,決定以超音波震碎血栓導管治療,搭配血栓溶解劑,術後追蹤2年,恢復良好。 中國附醫心臟血管系周邊血管科主任徐中和表示,急性肺動脈栓塞是指血塊將輸血血液到肺部的血管塞住,由於肺動脈遭血塊堵塞後,血液很難從心臟順利打入肺臟,會造成全身血壓下降,缺氧現象。 肺栓塞常見症狀包括喘、胸悶、胸痛、低血氧、頭昏、昏倒、心悸、腳或腿腫脹疼痛、咳嗽甚至咳出血,急性肺栓塞不容易在第一時間診斷,就能找出問題,但嚴重急性肺栓塞,若併發循環系統休克,死亡率超過50%,因此需快速精準診斷,正確治療。 美國醫界研究報告顯示,約3成肺栓塞病人,因為沒有被正確診斷或未經治療而死亡,是心肌梗塞、腦中風之後,排名第3高的心血管疾病死因,而高齡長者、長期臥床、長期使用女性荷爾蒙、肥胖、抽菸、罹癌、心肺或是腎臟疾病等人,都屬於肺栓篩的高風險族群。 除了吳女,另外一名56歲曾姓男子,是肺癌病人,近來病情合併有淋巴以及腦轉移,外出購物時突然感覺胸悶,無法呼吸還嘔吐,家人轉送中國附醫急診,經電腦斷層發現雙側肺動脈都有血栓,也就是急性肺動脈栓塞,經徐中和評估,曾男肺癌病情已有腦轉移,若採傳統靜脈注射溶栓藥,或強效溶栓藥輔以超音波震碎血栓治療方式,對腦部將造成大量出血風險,並可能面臨肺動脈高壓、心衰竭等嚴重併發症,不利癌症病情控制,與家屬討論後,改採「超微創導管抽吸血栓」,以針孔大小的導管順利清除血栓,成功救命,術後8天出院,門診固定追蹤, 病情控制良好。 徐中和說,治療肺栓塞,傳統是藥物治療與傳統開刀手術,新一代治療,是以微創導管進行抽吸血栓,病人只有局部麻醉,依靠醫療科技透過導管吸出體積較大的血塊,血栓清除率都在9成以上,施打的溶栓藥物劑量,約傳統治療的1/5,手術傷口非常小,僅0.2至0.3公分,有助於大幅改善病人預後、降低併發症的發生率,並縮短病人住院天數。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崑大機器人營 前進高中職扎根

崑大機器人系老師謝東河,在北門農工辦理的機器人體驗營中為學生講解機械手臂設備及操作。(崑大提供) 崑山科技大學智慧機器人工程系積極進行產學合作,更時常與高中職及大專院校分享教學資源,師生並至北門農工電機科辦理「機器人體驗營」,讓學生透過親自操作機械手臂,預先了解大學課程內容與專業知識。 體驗營由崑大機器人系學會辦理,與該系主任王建仁及老師謝東河帶領十六名學生一同前往北門農工電機科,介紹智慧製造領域發展趨勢,為加深學習印象,更攜帶向業界引進的工業級達明機器手臂,提供高中學生現場操作,透過親身體驗設備,從不同面向觀摩未來科技發展的趨勢,並累積一技之長。 擔任機器人系學會副會長的二年級劉宇宸,現場分享自己的大學生活,他提到由於崑大提供豐富的場地與設施,讓學習過程不受限,除課本理論,更可親手操控現代主流機器手臂累積實作經驗,在未來職場加以運用。 此次參與活動的三年級蔡名軒、黃聖詠,高中就讀北門農工,他們表示,能將專業領域的知識與技術回母校傳承給學弟妹,感到很有成就感,不少學弟妹是第一次接觸機器手臂,不僅覺得非常興奮,也積極發問,透過活動讓雙方都有所收穫與成長。 王建仁表示,智慧製造是我國工業發展的走向,而機器手臂應用是智慧製造的基礎,在競賽方面也將機器人系統整合納入競賽項目,因此機器手臂的運用技術已是未來產業趨勢,透過舉辦體驗營,讓教育向下扎根,讓同學了解機器手臂的操作,對未來工業發展相關資訊能夠預先學習。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針灸治療遲緩兒

■陳俊銘 每一個寶寶當他的生命形成後,就不斷在改變及成熟,這樣的現象通常稱做「發展」。對於孩子的發展有2個重點,即身體的以及心智功能的發展,而遺傳和環境是2個影響成長發展的主要因素。 受孕到胎兒3個月為止,是身體各系統器官發展的時期,在受孕3個月至出生前為胎兒期,內臟四肢迅速的長大,是身體器官功能發展的時期,當胎兒生下來以後,身體、體重便開始改變,身體的比例逐漸變化,孩子透過發展開始學會控制自己的軀幹、四肢,透過四肢軀幹的控制開始和外在環境的互動。 「發展遲緩」的定義,是未滿6歲的孩子在生長和成熟的過程中,有發展速率緩慢或是順序異常的現象,包括各種原因,例如腦神經或肌肉神經、生理疾病、心理社會環境等等因素所導致認知發展、生理發展、語言及溝通發展、心理社會發展或生活自理等方面,有發展落後或異常的兒童。通常發展遲緩兒表現在動作發展、肌肉張力、動作平衡、感官知覺、溝通表達、認知、社會適應、心理、情緒發展等方面,有全面或部分的領域成熟速度延緩、順序異常的情形,或是在上述各方面的發展可以預期會有成熟速度延緩、順序異常表現者,均可稱「發展遲緩兒童」。 大多在發展遲緩的成因是未知的,目前能夠被了解的原因僅只25%左右,在已知的原因中,遺傳和環境因素的影響是最大的,包括營養、家庭環境刺激、基因突變、先天疾病、後天疾病等。透過針灸幫助發展遲緩兒童,有著很好的療效。不論是運動發展、語言發展、生活自理能力發展、社會性發展、情緒發展、智能發展,均有很大的助益。透過頭部分區、分帶、傳統十四經絡循行,透過四肢和軀幹的穴位刺激,透過耳朵的穴道功能,針灸可發揮促進發展,改善發育,相當好的療效。 在治療發展遲緩的過程中,不能急,配合西醫復健,綜合針灸療效,一步一腳印,相信會有令父母慰藉的成果。頭皮針常用穴位:百會透太陽、四神聰、額中帶。耳針:下視丘、視丘、基底核、腦幹、四肢相關穴位。眼針:眼八卦針。體針:曲池、合谷、足三里、陽陵泉、陰陵泉、太沖。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

纖維內視鏡檢查 吞嚥肌肉收縮看得見

花蓮慈院復健醫學部葉映廷醫師(右)與語言治療師陳佳惠,一起檢查吞嚥困難的病人,指導改善吞嚥動作。(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花蓮慈院營養科根據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 ,調製出質地由軟至硬0至7級的「吞嚥檢查餐」。(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針對年長者、腦中風、腦傷或頭頸癌患者,容易嗆咳或吃東西越吃越慢等吞嚥障礙症狀,花蓮慈濟醫院復健醫學部除了引進螢光透視吞嚥攝影檢查(VFSS)外、今年再引進纖維內視鏡吞嚥檢查(FEES)」;主治醫師葉映廷指出,纖維內視鏡可同步作吞嚥障礙檢查與治療,幫助病人訓練由口正常進食的能力,逐步促進營養正常吸收,重拾生活信心。 葉映廷表示,纖維內視鏡吞嚥檢查是透過軟式纖維內視鏡從鼻孔進入鼻腔伸入鼻咽後方,觀察病人吃東西時口腔、喉部、咽部吞嚥過程,不僅醫師可透過大螢幕檢視,病人也可自小螢幕觀看;包括病人的口水殘留量、辨認食物在口咽殘留量及位置,與氣管是否有異物嗆咳,找出吞嚥問題與嚴重度,進一步評估適合進食的食物質地與量。 進行纖維內視鏡吞嚥檢查時,語言治療師也同步參與,針對病人仰頭、轉頭、或低頭等作姿勢調整或增強肌力訓練,就可減少病人在吞嚥時的食物殘留。葉映廷說,在這檢查與治療、訓練過程,病人不但「看見」、「感覺」自己吞嚥時肌肉收縮的程度,也可學習到如何讓喉頭肌肉「用力」及「前移」,透過生物反饋調整治療,讓病人的吞嚥動作訓練更有效率。 另外,也可搭配吞嚥電刺激療法,將貼片貼在病人喉部,病人主動吞嚥與電刺激同步,經由同時訓練肌力與肌耐力,更有效改善食物殘餘量。 為了精準作檢查與治療,花蓮慈院營養科根據國際吞嚥障礙飲食標準,調製出質地由軟至硬0至7級的「吞嚥檢查餐」,例如白開水就是0級食物,7級就是質地像白飯的固體食物,紅蘿蔔泥是6級、炒蛋是5級、果凍是4級,透過不同質地、顏色食物輔助影像檢查,各種病人都可找出食物殘留或掉到氣管原因加以改善。

Read More

〈中華副刊〉那眼神,舊曾諳!

■鄭清和 清晨起床的第一件事是為自己煮一杯虹吸式咖啡,接著到門口拿訂閱的中華日報,邊讀報邊輕啜熱騰騰的咖啡,美好的一天就這麼展開了。 我習慣從A1頭條新聞版開始翻閱,一版接一版涉獵至C1體育·影視版,遇到有興趣的標題,尤其是臺南地區熟悉人事物的報導,我會詳閱內容,因為地方人最親切,地方事最有感;最後再將時間花在A8版中華副刊的優美文字上,一字一字瀏覽,低吟著詩的美,一句一句咀嚼,品賞散文的真。 二月二十七日一如往常的一版一版翻閱著報紙時,我的目光定格在B4台南萬象版「水牛無人認領 入籍老牛的家」這個斗大的標題上,原因是我二月二十三日曾去了「老牛的家」。 瞥及老牛照片的剎那,那眼神,似曾相識,有種舊曾諳的感覺,好熟悉呀!讀完新聞內容,我肯定,牠就是我二十三日在「老牛的家」讓我「不解」但「感動」的那頭水牛。 報載,安南區南佃派出所的員警於春節期間發現一頭走失的水牛,轉交農業局後,於二月十四日至二十日公告七天無人認領,遂將之收編於「老牛的家」,取名「阿花」。 二十三日前去「老牛的家」,是我第二次造訪。第一次去時,有些牛在牛舍中休息,近看倍感親切;有些牛則在遠處草坪悠閒地吃著草,遠觀有著距離感。這次去,牛舍沒有牛,都在遠遠的草坪,其中有三頭水牛及一頭黃牛,各居一隅低頭吃著草,依稀可窺見牠們的尾巴不時左右來回擺著,不知是悠閒,還是趕著討厭的蒼蠅,有幾隻鳥兒在旁徘徊,應是等著要獵食被牛吃草驚飛起來的昆蟲。唯獨那頭最靠近入口處的老水牛,始終抬頭看著我們,卻不吃草,我「不解」牠為何定定的看著我們。 「牠會是在確認我們是不是牠的老主人來看牠嗎?」一旁的內子問著我。 「還真心有靈犀一點通呢!我也是這麼想。」我笑答,接著說:「牛是有感情的動物!」 「來呀!來呀!」我放大喉嚨對遠處的老牛招招手,示意牠過來。由於呼喚聲震耳,「老牛的家」的管理員,先是不約而同以異樣的眼光看向我們,隨後送過來燦爛似陽光的笑容,他們一定覺得這兩個老者怎麼跟孩童般天真無邪呢? 我知道老牛聽不到,但應可看得到我持續緩緩揮動的手勢,可牠沒反應,只持續看著我們,隱隱約約看到牠的耳朵偶爾前後動著;其實我也知道牠不可能來,因牠被繫在一根牛杙上。說實在的,我被老牛的表情感動了,好想走進去摸摸牠的頭,給牠一個愛的安慰,也讓他舔舔我的手,但入口被一條牛繩橫阻了,訪客是不被允許進入的。 我和內子就在入口處站了約莫半個鐘頭,我們一直注視著老牛,老牛也一直注視著我們,雖遙遙相望,但我仍可以感受到牠企盼主人能前來看牠的情愫,那渴望的眼神,叫我「感動」,我想用手機拍下,但太遠了,試拍了幾張還是無法如願以償。 依稀記得看過新聞報導,說有個老農把老牛送來「老牛的家」,老農不時會回來看老牛,告別時,那份難分難捨的人牛之情,曾深深感動著我。二十三日我以為我看到的是那頭重感情的牛,沒料到卻是近些天方才加入的新成員–阿花。 端起咖啡,輕啜一口,咖啡的液面沒有拉花,卻浮起了童年我放牧的第一頭牛的影子。沒錯,牛跟人相處久了,是會有感情的。小時候,父親為了耕田,經年都會保持養著一頭牛,記憶中我五、六歲開始幫忙放牛,久了,跟牛遂培養出了感情。 牛兒吃飽後,牠會讓我騎在背上,以「牛步」慢慢的走回家,牠認得路,是頭「識途老牛」。沒有信口吹的短笛,卻配合牛的腳步,吹著不成調的口哨,在山銜落日的黃昏,我和牛成了一幅村子裡最美的動畫。此刻憶起,那不就是宋朝詩人雷震「村晚」的畫面嗎? 途中有個水塘,牛會先喝飽水,接著泡水游泳洗身子,然後心滿意足回到離我家屋舍不遠處的一棵白蓮霧樹,我會把牠繫在樹頭。蓮霧樹的樹蔭是牠的家,牠會蹲坐下來邊休息邊反芻胃中的草。 記得有次我和弟弟去採蓮霧,邊吃邊和牛玩了起來,我們輪流雙手吊掛在牛角上,也不知為什麼,我吊著,雙腳屈膝懸空,像盪鞦韆一樣,來回晃著,沒事;換弟弟依樣畫葫蘆時,牛卻頭兒用力一甩,將弟弟拋到牛糞堆上,一身狼狽不堪。我猜,應是我常牽牠去放牧有了感情,而弟弟跟牠只是偶爾接近,還沒培養出感情來。 讀小一時,只上半天課,下午的工作之一就是放牛。有天放學回家,準備要去牽牛時,發現蓮霧樹頭的牛不見了,原以為鄰居借去耕田了,問父親,他說:「牛老了,拉犁比較吃力,所以賣了!」我號啕大哭,不能接受這個事實。父親拍拍我的肩膀安慰我,說會再買一頭。 端起咖啡,輕啜一口,我閉上眼睛,慢慢吞嚥享受舌根那苦後回甘的餘後感,當緩緩睜開眼睛的剎那,咖啡液面的蒸氣升騰起第二頭牛的影子。真的,沒多久,父親又新買了一頭牛,牠一直陪我到小四,每個沒有上學的假日下午,父親都會要我牽牠到山上去放牧。那時鄰近有好多童伴一起放牛,我們把牛綁在相思樹頭不敢放牧,怕牛會相鬥。 牛隻悠閒地各自吃著草,我們則快樂地玩著扮鬼爬相思樹抓人的遊戲,從這棵樹跳到那棵樹,身手矯健像猴子般,嘻笑聲響徹整個山頭,有時驚叫聲太大了,牛會停下吃草的動作,看是發生了什麼事。我們都要玩到日薄崦嵫,才依依不捨道別,牽著各自的牛回家。我習慣割兩捆草放在牛脖子上讓牠駝回家,隔天如果家人沒空放牧,可讓牠除了吃乾稻草外,還有些許鮮草可調節一下口味。 假日,我是一個快樂的放牛孩子,一直到升上小五,因要參加惡性補習準備報考初中,放牛的任務才交給了弟弟。 小五曾去鄰近學校的五姨媽家借住一段時間,雖解決了補習要提早到校的問題,卻不習慣沒家人相處的生活,於是搬回家接受辛苦的通勤跋涉。記得甫到家就發現父親在離家較遠處特別為牛蓋了個牛舍,我高興得連書包都來不及放下,就衝進牛舍撫摸著牛的頭,牠許是久未見著我,耳朵前後擺動,且一直「壞!壞!」叫著,好像是跟我抱怨說我太「壞」了,竟然離開牠那麼久。 牛舍的屋頂是茅草,柱子是斑芝樹幹,三面牆以竹子為骨架,用茅草遮成一個人高,父親的設想真周到,因為這樣下雨天牛可以不必淋雨,冬天也可以擋瑟瑟的料峭寒風。印象中,那四根柱子竟著根活了起來,每年春天會開滿木棉花,是全村最美的牛舍。如果是今天,一定是臉友們打卡的熱門景點。 住在家裡,雖有了天倫樂,卻須付出通勤苦,早上五點睡眼惺忪中即出發趕上學,晚上拿著火把,拖著一身疲憊摸黑走山路回到家已八點,跟牛的互動就只剩下路過牛舍時的招呼。 說來算祖先有保祐,我吊車尾勉強考上了縣市合併前台南市的初中,早上五點幾乎是以快走的速度,趕三十分鐘反覆上山下山的丘陵黃土路,到山下搭開往城裡的第一班公車上學,放學後熱心的導師還來個免費的課外輔導,當再搭擠得腳都浮起來的公車,下車後拿著火把摸黑走山路回到家已八點,情況與國小的惡性補習別無二致,跟牛的互動依然只剩下路過牛舍時的招呼。 朝五晚八的日子,長期下來真的是心力交瘁,牛對我的應聲,恍惚中有時竟聽成:「換!換!」感覺牠似乎在暗示我「換」掉這種辛苦的求學生活,帶牠去相思樹林吃草。說實在,我還真有這個念頭呢!因為讀書比放牛苦多了,但曾是佃農的阿公說什麼也不准,他說他不識字實在太苦了,他相信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 考上高中後,晚上因要參加補習班的輔導,課程結束已趕不上最後一班公車,所以就住宿了,這時,連每天早晚各一次例行性和牛的互動都沒了,但只要有回家,會先轉進牛舍摸摸牠的頭,餵牠吃幾把稻草;回程會去再摸摸牠的頭,說我很快就會再回來看牠,牠總是不斷舔著我的手,尾巴左右頻頻甩著,也會用那對漂亮的牛角頂頂我的身子,跟我示好,要我多陪陪牠。 印象中是在高二下學期的某個回家的日子,我在山頭即發出牛叫聲,卻沒獲得呼應,正納悶不解,快步跑到牛舍,發現空空如也,沒有吃剩下的稻草,也嗅不出牛味,牛不像被鄰人借去耕田,覺得事有蹊翹,回到家一問,父親說不再種稻,也不再種番薯,所以把牛賣了。我頓時張口結舌,半晌說不出話來,淚眼模糊中,暗暗告訴自己:「跟牛相處的美好回憶,就只能存在海馬迴了!」 端起已涼的咖啡,仰頭喝下最後一口,好像變苦了些,不過,我覺得更苦的是「阿花」,牠不知要用多少時間來撫平牠對主人的思念之情。 再端詳照片中的「阿花」,那眼神讓我心痛,更讓我不捨。我決定下次再路過柳營,一定要繞道到「老牛的家」去看牠,看牠適應了這個新家否?

Read More

〈中華副刊〉自珍集〈調笑令〉.民調

■子寧 民調 民調 政客狂開支票 說得頭頭是道 卻是一派亂搞 搞亂 搞亂 蒼生慧心裝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