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榮院長交接 陳金順提3目標

高雄榮民總醫院新任卸任院長交接布達。(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高雄榮民總醫院16日舉行新任卸任院長交接布達典禮,新任院長陳金順提出3個目標,要共同打造高榮大家庭,成為安身立命且有歸屬感的好所在,並致力於提供病人創新、高價值且安心的醫療服務,以增進病人的福祉,以及期勉每位醫護人員都能對高榮有歸屬感。 新任院長陳金順具有豐富臨床經歷,歷任三軍總醫院內科部住院醫師、腎臟科主治醫師、腎臟科主任、基隆分院院長、民診處主任、一般醫學部主任等多個重要職位,於高雄榮總擔任教學研究部主任、內科部主任及醫療副院長。 高雄榮民總醫院新任卸任院長交接布達。(記者許正雄翻攝) 此外,陳金順也積極參與腎臟科醫學會及台灣醫學教育相關工作,為推動腎臟醫學發展及培育新一代醫學生不遺餘力,疫情期間任職醫療副院長,襄助院長積極制定醫院防疫計畫,領導防疫應變醫療組,督導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及建置營運管理平台等,在醫療、教學和研究各方面均有卓越績效。 布達典禮由退輔會主委馮世寬主持監交,高雄市長陳其邁、高雄榮總數位前院長、南部地區所屬機構首長、醫界先進、各方賢達及同仁觀禮見證;高榮同時感謝榮退的林曜祥院長,在疫情期間全力支持高雄市政府,帶領高雄榮總團隊對抗疫情,以及建造健康照護大樓,成為全國第一家醫學中心級住宿長照新典範。 高雄榮民總醫院新任院長陳金順。(記者許正雄翻攝) 陳金順表示,首先要致力通過醫學中心的評鑑,提升醫院服務品質,協助輔導屏東榮民總醫院營運,實現雙方的共榮互惠,以及透過與高雄市立聯合醫院的經營管理合作,達到雙贏的互利加值效果,為兩家醫院帶來更多的成功與發展。

Read More

新冠疫情升溫 金門小三通港埠、高雄機場 今起發快篩

17日起增加高雄國際機場、金門小三通碼頭,定點定時提供新冠快篩予入境旅客自由領取。羅一鈞表示,這3處免費領取快篩地點持續至2月29日,再視疫情決定是否延長。(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因應近期全球新冠疫情處於高點,且農曆春節將至,疾管署16日表示,為保障民眾健康,對入境旅客發放新冠家用快篩試劑,自17日起,新增於金門小三通港埠(水頭碼頭)、高雄國際機場兩據點。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自今年1月17日起,於金門小三通港埠(水頭碼頭)每日上午9時30分至晚間6時30分,以及於高雄國際機場每日上午8時至晚間10時30分,於入境處定點定時提供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予入境旅客自由領取,每人1盒(依現貨盒裝數量約4或5劑),預計至少執行至2月底,再視疫情狀況於連假後決定是否延長。 羅一鈞指出,自今年1月3日起於桃園國際機場提供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予入出境旅客自由領取,截至今年1月15日,旅客領取試劑數量已達30.1萬人次,民眾接受度高,領取狀況踴躍,考量國際疫情升溫及評估機場港埠檢疫量能許可,增加金門與高雄二處地點提供入境旅客領取新冠家用快篩試劑。 根據疾管署統計,自去年11月26日起實施中港澳入境有症狀旅客「定點監測、鼓勵採檢」措施,截至1月14日已採檢386人,其中273人為陽性,檢出陽性仍以流感(67.4%)及新冠(16.1%)為主,呼籲民眾出國前儘早接種新冠XBB疫苗,在當地務必勤洗手、戴口罩,注意個人衛生。 此外,如出現呼吸道症狀應儘速就醫,如於人潮聚集且無法保持適當距離或通風不良之場所、與年長者或免疫低下者密切接觸時,建議要戴口罩維護自身健康;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在家休息,避免接觸脆弱族群,保護自己與他人。

Read More

化療手腳麻無力 中醫輔療緩解

中醫師許晉嘉說,中藥和針灸治療可改善癌症化療引起之周圍神經病變。(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7歲李先生罹患攝護腺癌手術治療,抗癌過程因骨轉移與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指數異常,作化學治療,逐漸穩定控制,化療3、4個月後出現手腳麻木,且症狀逐漸加重,因無力致步行困難需用拐杖,又有尿失禁情形,停止化療仍未改善,求助中醫,經中藥治療2個月,不再手腳麻木,也無尿失禁,現由門診追蹤。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許晉嘉指出,癌症化學治療雖可殺死惡性腫瘤細胞,但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不適反應,例如惡心、嘔吐、虛弱感、白血球降低、貧血等。其中,化療後的手腳麻木是病人常見副作用之一,屬於「化療引起之周圍神經病變(CIPN)」,化療藥物在進入人體後會隨著治療療程逐漸蓄積在周邊神經細胞中,誘發細胞變性、凋亡,從而逐漸引起周邊神經系統的神經毒性病變與損傷,使病人產生感覺異常或感覺喪失。隨著治療持續,神經毒性損傷不斷加重,對神經細胞周圍的組織也帶來傷害,例如支持細胞與血管等,從而進一步加重神經的受損。 他說,CIPN的症狀常見為感覺神經異常,病人最常出現的不適包含四肢麻木、感覺鈍化、疼痛、針刺感、以及燒灼感,發生部位呈「手套-襪子」狀分布,主要出現在手腳的末端。多數的感覺異常屬於對稱性以及進行性,常隨著治療的劑量累積與療程進行而逐漸加重,也有部分病人在整個化療療程完成後才出現。少數病人會表現出運動神經相關之症狀(如無力、動作失調、偏癱)、自律神經相關症狀、以及腦神經症狀等,情況較嚴重者可能有肌腱反射消失、肌肉萎縮甚至癱瘓。 許晉嘉說,CIPN在化療初期即可出現,療程結束後這些症狀通常可逐漸緩解、消失,惟部分病人症狀可能持續數月至數年,嚴重影響生活品質,中藥和針灸輔助治療可改善。

Read More

天涼健脾胃補腎 轉骨好時機

青春期的賀爾蒙調節可加強長骨的增生。(記者許正雄翻攝) 記者許正雄∕高雄報導 成長不能等,天涼轉骨好時機!高雄市立聯合醫院中醫科指出,青春期少年常有腎氣不足、脾虛胃弱的現象,需要用健脾和胃、補腎壯筋骨的轉骨藥材來調理,幫忙青春期的賀爾蒙調節,促進第二性徵的發育,加強長骨的增生延長。 聯合醫院中醫科最近1個案例發現,1名林小弟去年來中醫科求診,當時年紀13歲,就讀國中一年級,聲音已經變聲為青春期的沙啞聲,身高卻只有146公分,體重只有35公斤,體型矮小,常被誤認為國小四級學生。 中醫科主任戴滋慧指出,經過她完整評估後,判斷林小弟已經進入青春期,需要用健脾和胃、補腎壯筋骨的轉骨藥材來調理,讓孩子有效率的變高變壯,達到理想的身高體重,當林小弟在服用轉骨方1年半後,身高就達到175公分。 戴滋慧說,天氣較涼,是最適合進補轉骨的時機,比較不會因為進補而上火,而作息睡眠時間必須在10點到3點入睡,此時體內才會分泌大量生長激素,運動也非常重要,營養均衡是基本的要求,蛋白質和鈣質攝取尢其重要,避免含糖飲料和精緻糕點。 聯合醫院中醫科有提供代煎煮的轉骨即飲包,只要冷藏保存,溫熱後即可飲用,而且根據男女處方有別,男方含鹿茸,女方含山藥,各司其職,幫忙青春期學子成功轉骨。

Read More

〈中華副刊〉父親的養生經

■劉燕飛 父親一直注重保養自己的身體,他經常給我們說,學生時代如何堅持鍛煉,勤習武術,所以他的身體一直健壯。他有自己的一套養生經! 記得父親喜歡喝枸杞子泡酒,紅彤彤的枸杞子,淡黃色的酒液,看著就很誘人。父親喝酒有節制,很少喝過量的酒,冬季喝酒,總是用燒杯把燒酒加熱,就著一盤燒蘿蔔,也喝得津津有味。 父親愛吃紅薯,山裡紅薯多,而且價格極便宜。他去地裡收紅薯,幾塊錢,便買回好幾個編織袋。無論是煮紅薯,還是紅薯稀飯,父親總是細細品味,享受那甘甜的紅薯味。 山裡的沙土地,產落花生。我原先以為花生是長在樹上的,沒想到,卻是土地裡的產品。入秋,母親收了幾袋花生,用自來水洗淨,在烈日下曬乾後,剝出花生仁。父親鼓勵我們每天吃一把落花生,他自己也吃,控制得很好,每天一把花生仁,從不過量。一個月後,人便養得白白胖胖。父親微笑著說,花生是長生果呢!對健康極為有利。 父親最愛的葷菜,就是紅燒魚了。其實,無論是燉湯,還是紅燒,父親總是喜歡的。入秋,天氣轉涼,母親會經常熬一鍋魚湯,粉白色如牛奶狀,一股濃郁的香味。這個時候,父親總愛喝一口酒,他吃魚頭,細心的吐出小刺,很愜意的樣子。最後,一碗魚湯泡飯,也不需要其他菜了,香香的,就入了肚子。魚是個好東西,據說,日本人長壽的多,原因就是喜歡吃魚。 八十年代,有一陣子,社會上流傳吃甲魚。一時間甲魚價格飆升,洛陽紙貴。父親吃不起甲魚,就吩咐母親多買一些鱔魚來,再帶一塊老豆腐。鱔魚燉豆腐,也是很美味的菜肴。父親悄悄地說,這鱔魚也是在泥地裡鑽出來的呢!性寒涼,補益的作用,不比甲魚差呢!這是父親的新發現,父親吃鱔魚,從不吐刺,慢慢咀嚼,全部咽下去。父親說,鱔魚刺吃了對骨骼好啊!以後,我也學會不吐刺,鱔魚肉質細膩柔軟,也是我鍾情的食物。 後來,生活漸漸好了,父親從不大魚大肉的吃。父親吃得最多的還是素菜,他自己還泡了藥酒,枸杞、西洋參、杜仲、牛膝等等,都是滋補強壯身體的。父親喝酒的時候,也喜歡給我也倒一杯,我陪著父親喝酒,微醺的那一刻,很美妙的感覺,渾身充滿了力量,晚上的睡眠也好了,第二日醒來,精神氣十足。我知道,那都是父親藥酒的功效。 父親一直愛運動,退休後,每日裡晚飯後,不是和母親去散步,就去廣場上,跳交誼舞。父親樂此不已,還在全市舞蹈大賽中,得了二等獎。父親穿著藏青色的燕尾服,盤旋在舞場上,仿佛又回到青春歲月裡,看著耄耋之年,滿頭的華髮的老父親,一陣感動襲來,淚水模糊了我的雙眼。 父親的養生經,深深地影響了我,在不知不覺間,愛上了父親的愛好!生命貴在運動,也貴在保養。年紀大了,只有有了好身體,我們才能盡情享受美好的生活啊!

Read More

〈中華副刊〉a小調升Sol

■陳甘華 最近彈哈農a小調音階練習,La開始SiDoReMiFa#Sol,雙手來回在琴鍵上盤旋,曲調像男低音嗓音低吟生命的傷悲。 調查時孩子說到父母離婚,母親毒品案件被關了好幾年,孩子由舅舅照顧,舅舅作工辛苦,常常兩個人吃一個飯盒,有時舅舅作工太晚,自己一個在家,感覺好餓。舅舅是好心的,但脾氣好大,沒有依照舅舅的指令,就是一頓毒打。孤單的孩子,不知所措。 母親出獄了與繼父結婚,兩人有了住處,母親接回少年,孩子好高興有了家的感覺。母親認真擺攤工作,繼父幫忙母親,收拾家務。孩子漸漸成熟,發現生活不管是媽媽或舅舅都是勞苦的。自己長大了,高中沒錢讀書,休學去打工,最高興的是能買東西給自己吃。我問你跟母親同住,過年有回去看舅舅嗎?孩子搖頭,我小聲問是不是還不能面對舅舅。 a小調,只是音階,彈起來很悲涼。在升Sol那個音,眼頭泛酸。 孩子很努力,找到有名的茶飲店,師傅對他很好,有機會他內場外場都會學習,年輕的小伙子,只要努力,就有未來,有一天我問,你有薪水後,吃了各種美食,什麼是你最好吃的記憶?孩子很快說是豬油拌飯,他說以前舅舅會把肥豬肉切成小塊末,放到鍋裡炸,味道好香,製成豬油,煮好熱騰騰的飯,勺上一匙豬油,伴上醬油,灑上一些炸好的乾油酥,孩子眼睛咪成一線的笑臉,掉進記憶的美味。 a小調音階在手指盤旋來回流動;舅舅在廚房,忙東忙西,給小侄子吃食,在昏暗裡,成為孩子溫柔的飯香記憶。我突然感覺在升Sol時有悲中帶喜的眼淚。」

Read More

流感死亡+42 7歲女童併腦炎亡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國內類流感就診人次及重症雙創新高,更出現今年最小流感死亡個案是年僅7歲女童,疾管署16日強調,目前兒童流感疫苗「首打族」尚有5.9萬人未打滿第2劑,提醒民眾和家長把握機會儘速安排接種,以免保護力不足。 疾管署指出,本流感季自去年10月1日起截至今年1月15日累計335例流感併發重症(116例A型H1N1、197例A型H3N2、4例A型未分型、18例B型),年齡層以65歲以上長者為多(占58%),88%未接種流感疫苗;其中死亡50例(23例A型H1N1、24例A型H3N2、1例A型未分型、2例B型),92%未接種流感疫苗。 疾管署統計,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12萬7229人次,為近十年同期最高;另外,上週國內一口氣新增42例流感重症個案,也是本流感季(去年10月以來)新高。 防疫醫師林詠青說,上週新增11名流感死亡病例,其中今年最小死亡個案為北部7歲女童,去年10月曾打過流感疫苗,但在1月初出現咳嗽、流鼻水症狀,就醫後處方抗病毒藥物返家,不料,返家後病情快速惡化,出現步態不穩,晚上開始全身抽搐痙攣,發燒超過40度,送急診時電腦斷層診斷已有腦水腫情形,研判為流感併發腦炎。 緊急收治至加護病房給予抗生素、降藥壓藥,但病惰持續惡化,根據病程,醫師診斷為罕見的急性壞死性腦病變,最終因血氧濃度持續下降,住院第4天導致心肺衰竭死亡。 林詠青提醒,流感併發腦炎在小朋友比較多,其中急性壞死性腦病變十分罕見,致死率從3成到高達7成,以往死亡個案當中,一旦出現腦炎症狀後都會快速惡化,提醒家長一定要提高警覺,如發現小朋友出現呼吸困難、急促、發紺(缺氧)等危險徵兆,請儘速就醫,並配合醫師指示服藥,以降低併發重症的風險。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截至1月14日止,國內公費流感疫苗已接種640萬餘劑,其中65歲以上長者共220.8萬人已接種,接種率52.7%,但尚未達到目標值的55%。 另要注意的是,未滿9歲且初次接種流感疫苗的兒童首打族,目前已接種14萬9687人,其中就有5萬9043人只接種第一劑疫苗,還沒接種第二劑,保護力恐不足,請家長得儘速帶小朋友接種第二劑。

Read More

冬季日照短 易引發憂鬱症

醫師建議,憂鬱症患者最好能在清晨八點前的時段接觸陽光30到60分鐘,有助改善讓情緒轉佳。(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李小姐是憂鬱症患者,經治療後恢復情況佳,但從1個多月前開始,常感到莫名低潮心傷,負面念頭反覆停不下來,連早上要起床都很困難,甚至有恐慌感,醫師提醒可能與冬季日照時間短,容易引發季節型憂鬱症有關,建議民眾除了配合藥物治療,多接觸陽光及做有氧運動,讓心情不再憂鬱。 嘉義基督教醫院精神科主任盧偉信醫師指出,冬季的確是憂鬱症的好發季節,特定族群甚至會固定在冬季憂鬱症發作,稱為季節型憂鬱症。冬天發作的季節型憂鬱患者較常出現非典型的憂鬱症狀,例如食慾增加、睡眠過多,也較常見於女性、有家族憂鬱症病史的人。 季節型憂鬱的病因可能跟日照時間有關,冬天陽光時間較短,會影響到人體內部的生理時鐘,進而干擾褪黑激素的代謝、血清素的功能,特別是先天視網膜對於光刺激敏感、或是帶有特定潛在基因者更易受影響。緯度越高國家,冬季憂鬱的比率也越高。 對於情緒容易受季節影響的民眾,可以多留意自己接觸陽光的時間。盧醫師表示,早上曬太陽的效果最好,特別是憂鬱症患者最好能在清晨8點前的時段接觸陽光30到60分鐘,如同時走路或是做有氧運動更佳。萬一清晨的時間有困難,仍應盡量在下午2點以前接觸陽光,對生理時鐘較有正向的調節作用。 特定藥物已證實能治療或預防季節型憂鬱症,而如效果不佳或有副作用,可考慮如TMS經顱磁刺激術、或心理治療等,適當治療憂鬱症才能避免生活功能、大腦認知功能退化甚至自殺的風險。

Read More

連續6週 日本又3批草莓農藥超標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16日公布邊境查驗不合格名單,自日本進口的鮮草莓又有3批被驗出農藥超標,自意大利進口白松露重金屬超標,另外,自馬來西亞進口的黑芝麻也被檢出殘留農藥不合規定。 食藥署指出,本週邊境檢驗發現農藥殘留含量不符規定的有3批由日本進口鮮草莓、自大陸進口番椒粉、自大陸進口辣椒粗粉、自南韓進口鮮葡萄、自大陸進口鮮獼猴桃、自馬來西亞進口黑芝麻等。 食藥署表示,由日本進口草莓是連續6週被驗出不合規定,本次的3批產地分別是日本的奈良、佐賀、埼玉,超標的殘留農藥項目分別為祿芬隆、賜派滅、氟尼胺等。 食藥署表示,自去年7月8日至今年1月8日期間,日本草莓總計報驗273批,其中13批不合格、占4.76%,將持續逐批取樣檢驗至今年4月30日,目前累計共6家問題製造廠暫停輸入至今年2月11日。 由馬來西亞進口黑芝麻被檢出殘留驅蟲農藥磷化氫0.06ppm超標,共約3萬8400公斤遭攔截。食藥署副署長林金富表示,磷化氫是一種氣體,由磷化鋁農藥燻蒸劑和空氣結合後所產生,原理和樟腦丸的作用類似,都是和空氣結合產生效果,因為香料、穀物等如噴灑農藥會太潮濕,所以採這類驅蟲手法,但吸入高濃度磷化氫恐致死,使用時務必小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