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 女兒的畫中話

文/攝影 萬羚 女兒趙璟嵐的畫作《帕格尼尼隨想曲》 我從美國帶回一張女兒的畫,準備拿回台灣裱褙裝框,裝飾家中牆面。卸下行李後,我將這畫捲好放進書櫥。回到台灣,許多瑣碎之事需要辦理,反正也不急著配框,這畫被我封存在書櫃中。 12月3日「功學社松南音樂教室」在「台北捷韻國際廳」舉辦2023年年度學生發表會,自由報名參加,我不知從何方借來膽量,竟也勇敢的報名。由於參與人數眾多,一天分成三場演出,我被安排在下午一點三十分那場。很不巧,演出當天,我因剪指甲破皮發炎,正在吃抗生素和止痛藥,午餐後,我把藥吃了,想說白天的藥應該不會有副作用,沒想到演奏會開場不久,我就開始頭昏腦脹昏昏欲睡,輪到我上場時,還在瞌睡中,好像夢遊一般上了台,直到下台後,才猛然驚醒。我為不如預期的演出懊惱不已,不理解為何要在關鍵時刻吃藥,真不知道該如何來責備自己。 演奏會結束回到家中,感覺非常沮喪,本想找本書看,讓心情沉澱,竟從書櫃中翻出女兒的畫。攤開畫作,我看到女兒的小提琴、樂譜及CD,仿如所有的聲音都消失了,只存留畫面。這是一張錯視畫法 (Trompe-l’oel) 的作品,這種創作技法,讓二維的畫面給人以極度真實的三維空間的感覺。這張是她在畢業展中的其中一幅作品,畫的是她臥室的一個角落。那一年她在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研究所研讀科學繪圖 (Science Illustration),寫實技法,是她學習的項目之一。科學家如何將顯微鏡底下的昆蟲及細胞精確地畫出?這技巧就得從周邊的事物開始,就這樣,她畫自己房間的景物。 我一邊看畫,一邊回想朋友立芬安慰我的話語:「別太在意,也沒聽你彈錯什麼,反正都很好聽。」我雖難過,也只能釋懷。我看著畫面,心中疑惑著樂譜也可以用彩筆畫得如此細膩?畫中布告欄上的小字條,它密密麻麻的寫些什麼?我很好奇,拿起手機拍攝後放大閱讀,原來細節藏在貓膩中,有故事的,挺有趣。 字條大略敘述:「由於帕格尼尼(Niccolo Paganini 1782-1840)對其演出的樂譜保密到家,他生前只有少數的作品出版,其中以《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最為人所津津樂道,其魔鬼般的華彩演奏技法,深受彼得羅.洛卡泰利 ( Pietro Locatelli 1695-1764)於1732年出版的作品3《L’arte del violino》12首小提琴協奏曲所影響。直到1820年,這種華麗技法仍為當時樂壇主流,也深深影響後繼的作曲家及演奏者。帕格尼尼的作品也啟發其他音樂大師,例如:舒曼將帕格尼尼的隨想曲改編成鋼琴版;李斯特創作《六首大練習曲——帕格尼尼之後》在鋼琴演奏技法中,延續帕格尼尼的創作精神;布拉姆斯則為鋼琴創作了《第24首隨想曲之變奏曲》;拉赫曼尼諾夫譜寫之《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等等。 瀏覽文字後,我再次欣賞畫作。這次我注意到呈現在畫中的CD封套,是帕爾曼演奏的《帕格尼尼24首隨想曲》;畫中的CD裡面有李斯特的《六首大練習曲-帕格尼尼之後》;畫裡面的CD盒上有布拉姆斯的《帕格尼尼第24首隨想曲之變奏曲》;畫面上的樂譜則是拉赫曼尼諾夫的《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我再細尋,竟然看到畫中有中、英文簽名。當我一眼瞧見中文簽名時,笑了,我覺得好笑的是女兒的簽名,竟然是畫個圖章,以仿隸書字體書寫。 記得某年聖誕節前夕,女兒回家度假,我們邀請朋友在家裡舉辦一場家庭音樂會。我自己設計邀請函及節目單,當時,我就是用這張畫當封面。那時候,我只覺得這畫漂亮,畫中有小提琴、有樂譜,用來做節目單很適合,竟沒想到所有的故事,都藏在這張小小的字條中。 女兒從小就很喜歡畫中畫,鬼點子特別多,也很愛在她的畫中搞怪,藏貓膩。她畫一棵樹,要我找找看裡面有幾隻大象?有幾隻猴子?有幾個巫婆?當老媽的很頭痛,經常要在她的畫中找話,讀她的心語。有時我找不到答案,猜不出謎底,她也會得意洋洋。 我想起她小學四年級時,參加學校的歌劇演出。她把整齣戲的劇本背得滾瓜爛熟,我們每天在家看她扮演每個角色。演出當天,我們特地邀請朋友去看她的表演,結果她演一個掃地工,她的戲從頭到尾只是拿著一把掃帚從舞台這頭走到另一頭而已,半句台詞都沒有。劇終時,我們實在有點失望,她卻興匆匆的跑過來,說老師誇獎她的表現很好,她也非常滿意自己的演出。她還說她在幕後幫了很多忙,因為演主角的同學出場前會很緊張,她會給他們愛的抱抱,並告訴同學:「靜下心來,你一定會表現很好,加油!加油!」別人如果忘了台詞,她在一旁提詞,同學忘了道具,她趕快去幫拿,她說戲服、道具放在哪裡,誰要穿戴什麼,她都熟門熟路,一點也不會搞混。最後,她告訴我們,舞台的布景,是老師帶她和其他幾個小朋友一起做的,她每天放學後,在學校多待一個小時,就是在幫忙老師畫布景。老師告訴大家,演一場戲,每個小朋友都很重要,每個人都有很重要的工作要負責。聽她講完,我們豁然開朗,之後,她帶我們走上舞台看她畫的布景,果真維妙維肖,正如她所言,她的角色非常重要。 想起女兒的歌劇演出,我的心情不再糾結於那幾個彈錯的音。說起來,這場演奏會,我也義務在幕後略盡棉薄之力。我和陳俊孝老師合作寫樂曲解說,因此有機會最先看到所有演出的曲目。有些曲子我早已耳熟能詳,寫來得心應手,但有些曲子我並不熟悉,還得尋思推敲,才能體會曲中的意境,要把解說寫得簡易明瞭,又不能曲解作曲者原意,我得仔細查核資料,反覆傾聽,在繚繞的樂聲中,我也受益良多。 再看一眼畫中的小提琴,這把琴曾經讓我們有機會跟著芝加哥林肯公園高中(Lincoln Park High School)的管弦樂團前往巴哈馬,當年全美最後入圍的十所高中管弦樂團,在郵輪上舉辦決賽,我們很榮幸因女兒而參與盛會;這把琴也讓我們有機會走進伊利諾大學香檳校區(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優雅的音樂廳,女兒與伊大管弦樂團的團員在台上比肩而坐,奏出和諧的樂音,我們坐在台下聆聽甚感安慰,一點也不後悔把她送進這所校園。 落地窗後夜幕已低垂,我凝視這張畫作,畫中的音符彷如星光閃爍跳躍,帕格尼尼的隨想曲在我心中蕩漾,在我腦中迴轉盤旋,美妙的樂音喚醒沉靜的畫面,歡唱著愈夜愈美麗,愈夜愈美麗!

Read More

〈生活休閒〉花磚博物館鑲嵌時代記憶

走進花磚博物館有上萬片搶救下來的花磚。 (記者張淑娟攝) 位在嘉義市區一棟九十歲的歷史木材行,變身台灣花磚博物館,入內別忘脫鞋,因為木質地板是由千年檜木打造,為保護地板,也讓遊客感受檜木的溫度,所以赤腳賞花磚別有意趣。 一入花磚博物館立即被滿牆各式各樣的花磚吸引,館藏的每一片花磚都是館主從拆除的老房子救回來的,所以整座博物館有著濃濃的感情,更有著溫度。館主說「拆一片就少一片」,不捨台灣世界級文化遺產逐漸消失,再辛苦也要趕場搶救花磚。 花磚博物館有專業導覽解說。 (記者張淑娟攝) 台灣在日治時代,有錢人家蓋房子,總會在房子外觀嵌上花磚,而每塊花磚的花紋,蘊含著幸福、平安、財運亨通、子孫滿堂等,但二次大戰後,花磚不再被重視,隨著環境變遷,建築模式改變,花磚直接被拆除丟棄。所幸台灣花磚博物館有一群志工,到處搶救深具歷史文化的花磚,延續著屬於花磚時代的記憶。 鑲著花磚的木樓梯和紅眠床等家具。 (記者張淑娟攝) 花磚博物館是三層樓的木造老建築,一樓展示各種搶救下來的花磚,也販售復刻版的花磚商品。沿著鑲著花磚的木樓梯上樓,映入眼簾是鑲著花磚的紅眠床,竹椅子、飯桌椅、長板凳、洗臉台、梳妝台等家具也都用花磚妝飾,其中有花磚的紅眠床,全台只剩三座,在台灣花磚博物館裡就有兩座。 博物館現場更展示花磚製作的工藝技巧,與現代透過機器或電腦繪圖製作的磁磚不同,多了手作的溫度與獨一無二的痕跡。台灣花磚博物館也開發許多花磚的文具用品、生活雜貨,讓喜愛花磚的遊客可以以行動支持搶救花磚。 選購花磚商品。 (記者張淑娟攝) 館方人員表示,廿年來博物館用行動搶救台灣花磚,其中屏東「麟洛德源堂」主人擁有五百甲土地,更有座鑲上超過五百片花磚的四合院,圖樣有孔雀、白鶴、幾何……等罕見圖騰,得知花磚博物館的用心,德源堂將拆除前,後代主動聯繫博物館,才把花磚保留下來。 如今台灣花磚博物館保存超過上萬片花磚,是上百棟老屋拆除的結果,館方也歷時兩年拍攝紀錄片,還橫跨三個國家,記錄下老屋拆除和花磚的保存、更記錄花磚如何再次回到老屋的旅程。 (記者張淑娟)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應生童顏霧氣 揚名南美展

南應大美術系學生在南美展拿下7個獎,林旭獲國畫類柏川獎作品「悠遊‧夢境童顏」(左),及黃宥維西畫類林國治獎「霧中的真實」作品。(記者汪惠松翻攝) 台南應用科大美術系學生團隊結合理論與實務創作,參加第72屆南美展,在眾多作品競激烈競爭中,共計有7人獲獎,其中包括國畫類柏川獎、西畫類林國治獎,及西畫類4人、雕塑類1人獲得入選獎,為校爭光。 南美展為鼓勵新進藝術創作人才、吸收新血輪,每年都會舉辦全國性的徵選活動,公募作品的優勝者有機會成為南美會的一員,自辦立以來迄今已第72屆,是台南非常重要的美術競賽。 南應大美術系學生在南美展拿下7個獎。其中柏川獎是國畫類的林旭,林國治獎是西畫類黃宥維。另西畫類入選由張詠詠、莊雯琳、林秉誠、白暐名獲獎。雕塑類入選則由楊佾取得。 其中獲得柏川獎的林旭國畫類作品「悠遊‧夢境童顏」,所畫出的作品是在枯枝邊放鬆休息的小朋友、每天無憂無慮自由自在的感覺,同時指向孩子們天真爛漫的面容,和純潔的心靈、讓人在心靈深處共同擁有一份寧靜和燦爛的童年記憶。畫面以人物為主題,先用小楷中鋒勾勒,然後再用淡墨分染、統染、罩染、畫面上體現出悠閒自在,天真爛漫的感覺。 另獲林國治獎的西畫類黃宥維「霧中的真實」作品,藉由作品傳遞浴室鏡子的霧氣可被手或流過的水抹去而顯現出清晰的畫面,一個象徵虛幻的想像空間,另一個則象徵現實,以此比喻為一個可以自由進出的想像與現實世界。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暮拉多元藝術空間>製島人展覽 秀出心中島嶼

暮拉多元藝術空間正推出「製島人」展覽,山本淳平的陶瓷作品《冒險童子》,充滿童趣。(暮拉提供) 暮拉多元藝術空間正推出「製島人」展覽,邀請4位涵蓋台、日的藝術家,針對島嶼創作。暮拉指出,主題探討藝術家如何像製造島嶼般,通過自我探索與創作,反映每個人心中都有的那一座島,特立且獨一,也成為一種現實生活的使用指南。 暮拉表示,「島嶼」概念,清楚描摹出某一群體的生存樣貌與活動型態,然這些島嶼是如何孕育而成?媒材組成結構?憑藉著什麼敘事推進運行?亦或是引起何種思維效應?「島嶼」的存在狀態,直覺反映創造這些島嶼的藝術家心緒,他們為這些未知島嶼提供指南、給出線索辨別方向,開啟全新視野,同時引發想像,演示著人們可能的生活方式和思想。 展覽邀請蘇旺伸、波多野泉、陶綱、山本淳平等四位藝術家潛伏於自然觀察、成長記憶、社群機制及人文隱喻層面中的信息轉化,在這趟島嶼行旅中,掌握景色轉換節奏。 生活與創作都在台南的蘇旺伸,作品展現濃郁思鄉情懷,在西方油彩中,帶有東方繪畫的筆墨意境;現任沖繩縣立藝術大學校長的波多野泉,向大自然學習,感受萬物中存在的雕塑元素,作品中仿若時空停滯、濃縮著耐心與細緻的寧靜;曾獲MBC櫻島美術展獎勵賞的山本淳平,創作融合雕塑性、陶瓷工法與童年時期不受限制的繪畫思維,圖像轉化至陶土、釉彩與金質材料的整合運用,隱藏讓人主動發現驚喜的豐富細節。陶綱的「山形」,來自於自身過往旅行經驗,以點描繪植披景觀、風景遠近、情感痕跡,作品中細膩的黑白灰,展現不同季節與時序的景色變化,簡單卻意念綿密的堆疊,讓人印象深刻。展期至10月13日,空間位於中西區國華街。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

數位化職場 員工錯失恐懼症

本報綜合報導 10月10日是國慶日,也是世界心理健康日,現代人工作壓力大,總害怕錯過工作訊息,英國最新研究證實,錯失恐懼症和過載資訊無形中影響心理健康,過度的數位化職場恐搞垮員工。 這項研究由英國諾丁漢大學心理學院和醫學院研究者進行,透過線上研究平台招募參與者,共有140人參加,皆居住在英國,至少每天使用1次技術工具工作,透過問卷了解參與者在數位化工作場所中受到「陰暗面」的影響,如壓力、過載、焦慮和錯失恐懼症。 研究指出,「錯失恐懼症」加上過載的資訊,是影響員工心理健康和感覺累垮的主要危險因子。錯失恐懼症是對錯過重要、更新資訊,及建立關係和互動機會的焦慮感,當員工擔心錯過資訊和資訊過載,更可能受苦於壓力和虛擬問責,這個結果刊登於今年8月SAGE Open期刊。 新北市土城醫院暨長庚醫院精神科醫師劉嘉逸分析,Line等通訊軟體讓人際溝通幾乎需立即回覆,在講求效率、重視資訊管理及數位化工作的職場,更可能因資訊超載和擔心錯過訊息的恐懼與焦慮,影響員工心理健康,甚至造成崩潰,生產力恐下降,或離職率上升。 據2023亞洲心理健康指數報告,87%台灣員工承受中高度心理健康風險,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在數位化工作環境,員工可用條列式檢視工作身心狀況,如工作效能下降或一直覺得吃不消、悶悶不樂,對之前感到喜歡的事物興致缺缺,或經常感冒等,都是健康警訊。 葉雅馨提醒,雇主要能接受員工的已讀不回,下班後不傳工作訊息,緊急有時效性的工作可先跟員工討論,確認建立一致的工作互動管道與文化,有助於降低員工怕錯過訊息的焦慮感,透過觀察員工工作表現變化,適時給予幫助,避免員工在數位化工作中累垮。

Read More

〈生活休閒〉竹山小農打造無毒可可園

可可鮮果肉嘗起來像山竹,鮮果汁很清甜。(記者張淑娟攝) 因父親身體因素,南投縣竹山小農程景宏在自家田地種植天然無毒的可可和苦茶,打造一處可參訪的龍貓步道可可果園。 程景宏表示,園內除了可可還有苦茶樹林,另外也有夏威夷豆、板栗子、紅毛丹、腰果及各種果實,最特別的是有四季的龍眼,任何時節都有龍眼可食,其果肉較一般龍眼來得脆甜,走一趟果園,吸收了滿滿的水果生態,他更歡迎大家走走逛逛,有口福的還可吃到正成熟的水果,此時節進入可可園,正是可可採收季節,紅的綠的黃的,但可別亂採,可可的成熟是與顏色相關。 位在竹山的可可小農園,種植了多種可可,模樣像木瓜又像苦瓜。 (記者張淑娟攝) 竹山與雲林林內相隔清水溪,在竹山可可園的對面可眺望知名的小黃山,遊客可以順道造訪。到可可園坐坐,聽聽主人程景宏的故事,樸實的言語,讓人充分感受到敬愛土地的心,以及返鄉躬耕的孝心。 程景宏說,當年回鄉主要是父親身體不理想,所以決定返鄉就近照顧,同時也想用自家土地種出好的作物。篩選出可種在南北緯廿度左右的可可,經認真了解生態,學習種植技術後,更以可可為原物料,後製出許多可可鮮果茶、可可茶包和可可豆等多元的食品,讓來訪的客讚不絕口,驚喜可可的魅力。而父親的身體也因自家種可可,三不五十就與老友們分享,一群老人透過可可,身體還真硬朗。 可可鮮果肉嘗起來像山竹,鮮果汁很清甜。(記者張淑娟攝) 台灣可可主要種植在屏東地區,在中部的竹山有了一片可可園,確實不易,程景宏為精進對可可的認識,不時到屏東觀摩學習,就是要種出最純的可可,作出百分百沒有苦味的巧克力,所以凡到過可可小農的遊客們,肯定有感巧克力竟是如此的純粹,尤其百分百的巧克力真的是顛覆了大家一直以來誤以為會苦的口感。 程景宏的可可園有各種顏色的可可,品種多元,有深紅色的,但要變成有點黃才算熟了,有綠色的也要有點黃才可採,剖開可可吃鮮果,味道與山竹很像,甜甜的,果肉不多,程景宏說,孩子來幫忙採可可時,把所有紅色的都採下來,殊不知紅色的是完全沒熟的可可,而可可得熟了才可採,它不像木瓜和芒果是可以先採下等後熟的。 除了可可外,還有苦茶樹,其餘還有板栗子、連皮都可以吃的黃金果、長得大如哈密瓜的香蜜百香果、巴西甜櫻桃等,看到成熟的水果還可立即體驗採摘之樂,特別的是園區還有蜂箱,讓野蜂棲息,整個農場種植著各種水果,特別的是難得一見的四季龍眼,採摘下來鮮食,果肉脆又清甜,一改對龍眼的刻板印象,而程景宏也相當大氣,在果園採的可食水果總會讓遊客帶走。       (記者張淑娟)

Read More

〈中華副刊〉可藥可食的橘子皮

■劉年貴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橙黃橘綠時。眼下,當是食用橘子的大好時節。可是,好多人將橘子皮拋入垃圾桶內。 真是太可惜呢!殊不知,小小橘子皮,用處可大著哩。 猶記小時候,橘子還是稀罕物。每次吃橘子,都是滿滿的儀式感,母親總是替我們剝橘子,她剝皮技術很好,能剝下一張完整的皮,攤開在桌上,就像五瓣或者六瓣的梅花。她將橘子皮收集起來,或是置於灶台上烘乾,或是置於竹匾內,放陽光下曬乾,然後小心地貯藏著。一旦我們有了傷風感冒,母親取出些許乾橘子皮,加入烏藥、菖蒲、乾艾草,倒入熬藥專用的砂罐子裡,加上適量水,熬成當時農家自配的專治感冒中藥水。一大碗這樣的自製中藥水下肚,胸中暖意頓生,全身陣陣暖流湧動,額頭顆顆細汗密淌,這時只需躺床上蓋層厚被子,捂出一身熱汗,感冒消除了,就是重感冒,症狀也會減輕,連續喝上一兩天這樣的中藥水,感冒便會痊癒。 原來,橘子皮是一味中藥。鮮橘子皮,嘗起來有一種辛辣味道,還帶有一種沖鼻的芳香,具有健脾開胃、去火通氣之功效。由於鮮橘子皮易變質,不便保存。故而人們設法製成乾橘子皮(也叫陳皮)貯藏。 橘子皮亦可以入菜肴。我們在烹飪牛羊肉時,可以放入幾瓣橘子皮(乾鮮均可,鮮皮更佳),橘子皮的特殊香氣,可以抑制牛羊肉的膻味,起到去膻增香的作用。這種烹飪方法在我老家常見,做出來的牛羊肉沒有膻味,鮮香可口。 鮮橘子皮還可以直接做成菜肴。我曾在早餐店吃米粉,店裡都有一道叫做「醃橘子皮」的自助小菜,前來吃粉的本地人,都會裝上滿滿的一小碟醃橘子皮,或是將其倒入米粉碗中,或是吃上一大口米粉,接著吃上一筷子醃橘子皮,看他們吃得津津有味,有時候我也忍不住裝上一小碟。其製作非常簡單:鮮橘子皮洗淨後,切成細條長絲,伴入切碎的鮮紅辣椒和拍碎的大蒜頭,灑上細鹽、味精和香油,裝入密閉壇子或者大容量玻璃瓶中,隔絕空氣醃制三五天後,便可以取出來直接食用。經過醃制,鮮橘子皮辛辣味減少了,並且吸收了辣椒的鮮辣味、蒜頭和香油特有的香氣,既香辣又開胃,用來佐餐很絕妙。 橘子皮更可以製成零食。在老家,有一種叫「橘皮紅薯片」的零食。先將幹橘子皮搗成粉末,隨即在洗淨的石臼中放入蒸熟的紅薯,當熟紅薯杵成薯泥,倒入橘皮粉末,攪拌均勻後,置於案板上,剁成豆皮狀薄片,切成巴掌大小方塊,曬乾之後便得到了這種獨具特色的美食。製成的薯片呈橘紅或者琥珀色,兩面嵌滿了粒粒芝麻,半透明狀,能隱約照見對面的人和物,既是小孩度日零食,又是待客絕佳茶點。一小塊放入嘴裡,能咀嚼好半天。 熟紅薯片性燥易上火,而橘子皮去火下氣,再加上芝麻潤燥養肺,這樣搭配簡直是絕了。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官小老師研習 鳳梨酥飄香

參加研習的官田國小老師,逐一秤重,確保每顆月餅大小一致。(記者盧萍珊攝) 官田國小食農教育不僅針對學生的學習,就連老師也要參加研習精進。校方與官田農會四健會合作,推出月餅、鳳梨酥製作,將在地的菱角香鬆、金鑽鳳梨全入餡,從產地到餐桌,著實上了一課。 官田國小推動食農教育有成,不只校園裡有400坪的幸福農場,隨著季節變化栽種各種農作物,方便學生學習、觀察,採收的蔬果還會不定期舉行義賣,或是捐贈給弱勢團體,進一步落實從產地到餐桌,還會將自家生產的蔬果入菜,在學期結束舉辦謝師宴,感謝師長的教導。 官田國小老師將烤好的鳳梨酥脫模,放涼後封口包裝。(記者盧萍珊攝) 其實不只是學生要學食農教育,負責指導的師長也要跟著時代與時俱進。官田國小校長陳慶林表示,務農是一門專業的學問,不是只會耕種就好,農務的各項眉角非常多,雖說是指導的老師也需要學習、精進,所以校方會定期舉辦老師的研習課程,讓老師學習不一樣面向的東西,也會配合節氣做些應景的產品。 參加研習的老師們,在官田農會四健會及家政媽媽的指導下,手作月餅及鳳梨酥,老師們跟著步驟,仔細秤重量,分別將菱角香鬆、金鑽鳳梨餡包入,放入模型送進烤箱,烘焙教室裡飄散濃濃的奶油香,讓人垂涎三尺。 手作過程全錄了下來成為教學影片,陳慶林說,從老師實作會遇到的問題,日後更能幫助學生解決,是最佳的教育方式。              (記者盧萍珊)

Read More

屏東姊妹產婦 誕下2國慶男寶寶

屏東基督教醫院10日有6名國慶寶寶誕生。(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基督教醫院於10日雙十國慶接生6名國慶寶寶,產房「生」機勃勃,其中,還有一對產婦是姊妹,兩人不約而同生下男嬰,十分巧合。 昨日國慶日屏基產房好忙,至傍晚已接生4位國慶寶寶,另有兩位待產孕婦也順利生產,這是該院近5年接生最多國慶寶寶的一次。 屏基表示,巧合的是,第1位及第2位寶寶的媽媽是姊妹,但她們不是約好的,而是「不期而遇」;姊姊是在屏基安胎,直到醫生評估身體狀況許可,於凌晨3時45分剖腹,產下2820公克的男嬰,妹妹原本預產期就是10月10日,於是按照日期到醫院生產,生下3275公克的男寶寶。 屏基說,第3位媽媽是第1胎,原本預產期在10月8日,但一直沒有產兆,於昨日催生,直到昨日清晨,開心自然產下3240公克的男嬰。 雙十國慶日適逢龍年,台中茂盛醫院誕生7名國慶寶寶,醫院為他們別上紅色龍年刺繡圍兜,床邊插上國旗慶祝。(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10日雙十國慶日適逢龍年,部立台中醫院喜迎2名雙十小龍女寶寶,其中1名是35歲高齡產婦透過人工受孕終於懷孕,懷孕足月還超過6天,前天決定催生,昨日由院長黃元德接生產下健康雙十寶寶,另名女寶則是胎位不正,也選在昨日剖腹產。 這名產婦領有保母證照的她也在托嬰中心上班,喜歡孩子,也計畫婚後生兩個孩子,但結婚兩年仍未懷孕,接受人工受孕後成功懷孕,預產期原本是10月6日,胎兒仍不退房,透過這次雙十假期催生,昨日順利產下女兒,兩人強調將再接再厲再拚第2胎且「越快越好!」 另名懷孕38週、胎位不正的產婦則選在昨日國慶日剖腹產,由婦產科主任劉仁杰手術,順利生下體重2700公克的雙十女寶。 黃元德表示,醫院上午喜迎兩名國慶健康寶寶誕生,醫院婦兒團隊都開心,他也感嘆說,過去龍年出生率會增加約1成,但今年龍年沒有增加,還可能減少,過去醫院在國慶日接生可能有10個,產科醫生忙到沒時間吃飯,甚至要住在醫院待命,現在接生數字已減半。 黃元德憂心新生兒出生數直直落,現在年輕晚婚、不婚,加上房價高漲,導致生育率無法提升,鼓勵年輕還是應該多生。  

Read More

最慘龍年 國慶寶寶熱潮不再

記者陳柏翰、陳金龍∕綜合報導 國慶寶寶熱潮降低,北部醫院10日當天接生數多僅個位數,龍年光環失靈;醫師分析,現今社會以小家庭為主流,照護小孩的人力不足且房價高、教養費用也高等因素,都是少子化的原因。 據統計,截至10日下午4時,台北長庚、林口長庚及土城醫院各自迎接5名、8名、1名國慶寶寶;國泰醫院(含總院、汐止國泰、新竹國泰)生了8名國慶寶寶;輔大醫院則迎接2名國慶寶寶;台安醫院有1名國慶寶寶。 而台中茂盛醫院昨日上午迎來7名龍年國慶寶寶,下午還有4名自然產的孕婦待產中,生氣蓬勃,醫院為國慶寶寶穿搭上喜氣洋洋的紅色龍年圍兜,將嬰兒室布置小國旗,護理師忙著幫龍寶寶洗澡、餵奶、換尿布,相當忙碌、喜氣洋洋。 台灣連4年呈現「生不如死」的現象,2021年出生人口15萬多人,2022年13萬多,去年也是13萬多,少子化現象嚴峻。內政部統計,今年至9月出生數為9萬7733人。茂盛醫院統計,今年至9月接生的寶寶人數為1378人,是台灣史上最慘的龍年。 茂盛醫院院長、試管嬰兒名醫李茂盛指出,從醫近40年,預期今年會有龍年效應,但很可惜,今年龍年快接近尾聲,看起來龍年效應沒有發生,預估今年新生兒人數恐將和去年差不多,約在13.2萬至13.5萬人之間,與龍年最大出生潮1976年逾42萬名新生兒相比,明顯降低,對國安問題是沉重壓力,若政府再不積極處理,未來5年內新生兒人數會掉到12.5萬人。 李茂盛分析少子化的原因,其一,家庭結構裂解,現以小家庭為主流,照護小孩的人力不足;其二,房價高,買不起,就不敢生小孩;其三,教養小孩的費用高,若是買了房子,教育費就會不夠用。 從醫近40年的李茂盛遇過龍年最大出生潮是在民國65年,超過42萬個新生兒誕生;他坦言,從來沒想到現在國人連龍年都不想結婚、不想生小孩。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