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膠手套/4顆電池 肚裡什麼都有!

X光影像可看出患者體內有4顆電池。(南投醫院提供) 記者劉晴文∕南投報導 民眾誤食的異物五花八門,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近日接連處理誤食的病例,其中一名中年男子因腹脹、惡心、嘔吐多日,就醫後,醫師透過內視鏡檢查發現胃裡有一坨不明異物,再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結果取出1雙矽膠手套;另有一名男子則是吞了4顆3號電池。 南投一名約40歲男性因為感腹脹、惡心、嘔吐多日,家人起初懷疑他消化不良,因自行服用胃散數日仍未改善,於是至南投醫院就醫,透過內視鏡檢查發現胃有一坨不明異物,經由外科醫師許家榮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取出1雙矽膠手套。矽膠在胃裡面可能停留一段時間,但無法順利被胃酸消化,才會變得又黑又硬卡在十二指腸,導致無法消化、嘔吐等不適症狀,所幸手術後症狀便獲得緩解,術後不到1週出院。 另一名30多歲男性則是吞了4顆3號電池被送至急診就醫,藉由X光可看到電池在患者的胃部及十二指腸,經肝膽腸胃科醫師黃耀光透過內視鏡手術,成功將電池取出,術後隔日出院。 許家榮表示,誤食異物的治療,會依病人個別狀況來決定處置方式。若異物卡在食道或胃時,會評估狀況後使用內視鏡進行檢查及取出。但若異物過大,像是矽膠手套,無法順利使用內視鏡夾出時,或是異物已經抵達腸道,但可能卡在小腸,無法順利自行排出等狀況時,可能就要透過手術才能解決問題。 一名男子噁心嘔吐,醫師透過內視鏡檢查,發現一坨矽膠手套。(圖片南投醫院提供) 醫師指出,民眾誤食的異物五花八門,可能是因為好奇心、身心障礙者、老人或幼童誤食等狀況。誤食可能會引發嚴重併發症,異物可能造成食道、胃腸破裂、引發腹膜炎或敗血症等併發症而危及性命。呼籲民眾不要因為輕易嘗試吞食,家中鈕扣、電池、尖銳物品應收好,以避免小孩誤食,老年人方面,除了簡化家中物品擺放,可以在物品包裝上寫上大字的警示詞,降低誤食的機會。 由於吞入異物的嚴重程度可大可小,要看異物是否尖銳或是否有腐蝕性,以及異物停留在體內的位置及時間長短而定,部分非尖銳的異物大多可以等待身體自然排出,但如果不慎誤食的異物有危險性,建議儘快就醫取出,避免造成嚴重的併發症。

Read More

夢中拳打腳踢 男罹帕金森氏症

  醫師黃虹菱說,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常跟一些神經退化性疾病有關,病人在5年內出現帕金森氏症症狀的機率近5成。(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52歲的王先生近幾年半夜睡夢中常拳打腳踢還伴隨罵髒話,也曾自己摔下床跌個鼻青臉腫,手腳常撞到床頭櫃等物而瘀青,妻子被嚇到分房睡。就醫做多項睡眠生理檢查顯示有「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服用藥物後有大幅改善,經門診追蹤2、3年後,王先生的右手在走路或看電視時會顫抖,走路腳步也變得比較拖,確診為初期帕金森氏症,進行治療。 衛生福利部台南醫院神經科醫師黃虹菱表示,王男沒有慢性病,近3年來卻常在半夜睡夢中突然罵髒話,手腳揮舞,檢查後發現王男有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服用藥物後大幅改善,在排除其他次發性原因後,告知要留意接下來10年內是否出現手抖、肢體僵硬、動作變慢等疑似帕金森氏症症狀。 黃虹菱指出,睡眠階段分為「快速動眼期」及「非快速動眼期」,大腦在快速動眼期是主要做夢期,雖然大腦活躍,但身體卻呈現放鬆無張力、也不會有動作的狀態,而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就是在這個時期出現異常的身體動作,包括說話、罵髒話、拳打腳踢等彷彿把夢境表演出來似的。 診斷方式需靠多項睡眠生理檢查,並排除是藥物或其他次發性因素造成的,才能稱為「原發性的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此種狀況通常跟一些神經退化性疾病有關,尤其是帕金森氏症,病人在接下來5年內出現帕金森氏症症狀的機率接近5成。 她說,治療「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除了給予藥物及睡眠環境改造外,也會衛教病人平時規律運動,並注意是否有肢體顫抖、僵硬、動作變慢、腳步拖行等症狀出現,若有的話及早介入治療,對於病程的進展和預後會有極大幫助。案例王先生在出現「快速動眼期睡眠障礙」後,持續門診追蹤期間,在走路或看電視時右手會顫抖,行走腳步也變得比較拖,確診為初期帕金森氏症,並開始接受治療。 由於早期介入治療,加上病人努力運動復健,帕金森氏症的進程平緩,病人的生活品質維持得不錯。

Read More

先天顱骨縫早閉 歷20手術 17歲少年拚看似尋常

17歲的陳祐嘉為先天顱骨縫早閉之克魯松症候群患者,出生1個月就進行第1次顱顏手術,勇敢的他經歷20餘次動刀後,終於擁有接近一般人的外觀。(記者傅希堯攝)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17歲的陳祐嘉為先天顱骨縫早閉之克魯松症候群患者,因顱骨無法展大而造成腦部壓迫,出生1個月就作了第1次手術,17年來經歷20餘次手術,終於使他有近乎常人的外觀,陳祐嘉希望未來能順利找到工作,過著與一般人一樣的生活。 台大醫院顱顏醫療暨形態科學發展中心主任謝孟祥指出,顱骨縫早閉之克魯松症候群是因基因突變造成,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1,患者因顱腔過小及顏面後縮造成腦部壓迫及呼吸窘迫,需要多次施行顱骨減壓及耳鼻喉科施行氣管切開術,克魯松症候群患者之醫治,是以救命為先,並維持各項器官功能。 謝孟祥指出,克魯松症候群患影響不是僅有外觀,由於腦部發育受限,各項功能等也都會受到影響,所以個案從1歲之前到成年都有階段性不同目標。勇敢的祐嘉在成長的多個階段,先後接受多次顱骨及顏面手術來解決其顱腔、眼睛、呼吸、咀嚼進食、語言及外觀等問題,包含中臉切骨術、中臉前移手術,把內縮的顏面中臉下眼框到上顎往外拉。 台大醫院顱顏醫療暨形態科學發展中心主為先天顱骨縫早閉患者慶生,祝福他們透過手術獲得新生。(記者傅希堯攝)   謝孟祥指出,祐嘉幾乎是一路跟著台大醫院顱顏醫療暨形態科學發展中心從草創到成立至今,過去10年來陸續開始採用高科技電腦輔助技術,祐嘉的顏骨是完全切開後,墊上鈦金屬網擴大並矯型,讓骨額附著生長,新的3D模擬技術及手術導航系統,讓手術更精準、迅速、安全。 陳祐嘉表示,由於外觀異於常人而常被人嘲笑是外星人,求學過程中多半在家裡休養,不過,現在的外觀越來越好,他感到很滿意,目前最大心願就是想與一般人過一樣生活,能順利找到工作養活自已。  

Read More

心理健康急救MHFA 給心靈的CPR

衛福部將引進有心理CPR的心理健康急救(MHFA)方案,讓一般民眾透過訓練了解如何協助心理面臨危機的人,建構更具支持性的環境。(衛福部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福部與華人心理治療研究發展基金會合作引進澳洲「心理健康急救(MHFA)方案」,透過「傾、聽、給、鼓、勵」5行動,為有心理危機的民眾,及時伸出援手,如同心肺復甦術(CPR)一般,提供簡單有效方法,給予遇到心理危機者適切協助。 衛福部表示,許多人對於身邊親友疑似有心理或精神困擾時,想表達關心卻又怕弄巧成拙,置之不理卻又擔心發生憾事,引進之MHFA方案是一套專業課程,由非營利組織「國際心理健康急救」所發展、提倡,自2000年於澳洲創建此方案後,已有29個國家採用,台灣是第30個引進MHFA的國家;截至目前,全球有超過700萬人接受過這項訓練。 台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健康行為與社區科學研究所長張書森表示,MHFA方案自2000年於澳洲創建,有科學實證基礎,透過12小時培訓,讓一般民眾也能辨認危機、適當回應、鼓勵求助。 衛福部指出,MHFA標準課程包括介紹憂鬱、焦慮、精神病、物質濫用、飲食失調等精神障礙,教導包括自殺、自傷、恐慌發作、創傷、嚴重精神病發作、攻擊行為的緊急救援。 心理急救5行動包括: 行動1「傾」,是接觸及評估當事人的情況,觀察有否有自傷或傷人的風險。 行動2「聽」,是不帶批判性地聆聽。 行動3「給」,是給予當事人支持,陪伴當事人做一些減壓及紓緩的活動。 行動4「鼓」,為鼓勵當事人尋求合適的專業援助。 行動5「勵」,是鼓勵當事人尋求其他支援,例如向朋友傾訴心事等。 衛福部心理健康司代理司長鄭淑心表示,MHFA就是心理的CPR;華心董事長王浩威表示,近年國內年輕人心理健康困擾與自殺死亡率明顯攀升,華心希望能將「心理健康急救MHFA」推廣至校園,也計畫透過員工協助方案將MHFA推廣至職場;此外,包括警、消等較常接觸心理危機高危險群的單位,也是MHFA方案初期的目標對象;預計這項課程最快在114年7月份正式推出。

Read More

林口長庚全方位推動國際醫療 獲第九屆國際醫療典範獎肯定

林口長庚醫院榮獲第九屆國際醫療典範獎。(林口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自2016年起辦理國際醫療典範獎,以表彰各界卓越推動國際醫療服務的個人和團體。本年度林口長庚醫院因提升國際醫療技術交流方面成果卓著,獲得第九屆國際醫療典範獎的肯定。 林口長庚醫院自創院以來除致力於提升國民的健康,亦重視國際事務之推動與發展,歷年均持續就醫療、教育、研究、援助、交流等多面向國際事務進行推動,期以醫療軟實力協助我國拓展醫療外交。為協助海外人士來台就醫,林口長庚自2012年即成立「國際醫療中心」專責提供海外病人來台包括預約、就醫諮詢、視訊安排、療程規劃、簽證辦理、境內交通及住宿安排等的完善服務與就醫關懷。 林口長庚的國際醫療服務係結合各科專業醫療團隊,除著重重難罕症的尖端治療外,近年亦導入質子、交感神經重建手術等各項領先國際的優質醫療技術。疫情前服務總人次已達每年3萬人次,遍及122個國家;疫情期間亦持續提供線上諮詢,並配合新南向政策著重對東南亞的推廣,目前東南亞各國來台就醫人次已佔整體國際醫療服務量之4成。 秉持創院院長羅慧夫醫師的理念,林口長庚自1998年起即長期與「羅慧夫顱顏基金會」合作進行海外義診,以「train the trainer」(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為理念,除在海外進行短期義診並至當地實地教學外,亦協助培訓23個國家成立顱顏醫療團隊;近年林口長庚海外義診醫療團之服務範圍更擴展至緬甸、馬來西亞、不丹及帛琉等國,積極運用醫療專業關懷國際社會。另自1990年迄今,全球已有將近4,600名來自110個國家,包含醫師、護理、放射等各職類的醫事人員至林口長庚共21個部門接受訓練。林口長庚亦為台灣唯一之美國顯微重建醫學會、國際頭頸腫瘤學會聯合會、達文西機器人手術訓練等國際級訓練認可基地,2023年並開設全台最大的手術技能訓練中心,亦設有國際代訓人員獎學金制度,獎勵各國優秀醫事人員前來學習,致力國際人才培育。 林口長庚亦自2019年度起承辦衛福部「新南向醫衛合作計畫」,主責馬來西亞,以「醫療品牌行銷」、「國際醫療服務提供」、「人才培訓」及「產業連結」為主軸,進行與馬來西亞當地機構之醫衛合作;2023年1月更偕同台灣14家廠商,在馬來西亞檳城設立新南向最具規模的一站式展示及服務據點-台灣特色醫療科技產品推廣中心(TAMC),落實以醫帶產,透過醫療與產業整合帶動產業鏈發展,擴大台灣在東南亞地區的影響力。 林口長庚院長陳建宗表示,林口長庚醫院近年來不論在國際醫療服務、義診、教學、研究等方面之作為均深獲國際肯定,亦藉各項國際交流合作成功提升台灣能見度,未來亦將持續以醫療實力協助推升台灣的國際影響力。

Read More

當心過緊內衣影響健康!中醫師解析胸部經絡 教正確保養乳房

特別提醒年輕女性,內衣穿戴時間不要超過12小時,盡量讓胸部有足夠的放鬆時間,以確保淋巴系統的健康。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張慈恩報導 1名24歲女性因長期腸胃不適、長期服用西藥無效,反而出現胃食道逆流加重的情況,經檢查,醫師發現她內衣過緊且馬甲束縛過度,建議患者換穿無鋼圈運動內衣後,腸胃症狀明顯改善。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醫師指出,愛美是女人的天性,擁有堅挺的胸部是多數女性夢寐以求的目標,但過緊的內衣或馬甲會妨礙腸胃蠕動,導致胃酸逆流,讓人感到胸痛、口苦,甚至影響食物吸收,長期下來可能造成營養不良。 過緊的內衣可能阻礙經絡循環 康涵菁醫師指出,胸部是肝經、膽經和胃經運行的路徑,選擇合適的內衣非常重要,最好能親自試穿、確保合身。過小或過緊的內衣會影響胸形和經絡循環,讓人感到胸悶。從中醫角度來看,過緊的內衣容易引發氣滯、血瘀,導致循環不暢。適當的疏肝、理氣和活血化瘀藥方,則可用來改善這類症狀。 長時間穿過緊內衣易影響頸肩背部 康醫師提醒,雖然內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保護乳房,但是長時間穿著、尤其是過緊的內衣,容易影響血液循環,增加頸椎負擔。肩帶過細的內衣,還會引發肩、背部的肌肉緊繃,導致肩頸僵硬和腰酸背痛等問題。如感到胸悶,可按壓膻中穴以及乳根穴,幫助理氣化瘀;若有肩、背酸痛症狀,可按壓天宗穴和肩井穴,以幫助頸、肩、背的經絡舒緩。 正確穿戴內衣才能保護乳房 康涵菁醫師建議,合適的內衣不僅可以保護乳房,還能避免過度下垂,在女性的美態中起了烘托的作用。選購內衣時應留意尺寸合適、避免過緊。睡覺時或在家中休息時可考慮不穿內衣,以減少對胸部的束縛,並定期進行乳房按摩,幫助淋巴系統恢復正常運行。特別提醒年輕女性,內衣穿戴時間不要超過12小時,盡量讓胸部有足夠的放鬆時間,以確保淋巴系統的健康。

Read More

糖尿病更容易骨折!醫教「增強骨骼撇步」:快走也可以

糖尿病是一種新陳代謝異常的疾病,血液中葡萄糖濃度過高,導致典型的多吃、多喝、多尿等症狀。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王冠廷報導 隨著臺灣老年人口的增加,糖尿病與骨質疏鬆症已經成為影響廣泛的慢性疾病。糖尿病是一種新陳代謝異常的疾病,血液中葡萄糖濃度過高,導致典型的多吃、多喝、多尿等症狀。骨質疏鬆症則是由於骨量減少和骨頭品質的下降,進而增加骨折風險的一種疾病。 糖尿病骨折風險高 關鍵主因看這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許智堯指出,無論是第一型還是第二型糖尿病人,骨折風險都比一般人更高。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通常在發病的年紀正是骨量累積的關鍵期,因此容易導致骨質流失。相較之下,第二型糖尿病患者雖然因為常有體重超標的情況,導致骨密度看似正常或偏高,但周邊神經病變和視力受損的情形,卻使他們容易跌倒,從而增加骨折的風險。 控好血糖有助降風險 增強骨骼強度這樣做 許智堯表示,根據我國骨質疏鬆症學會的建議,65歲以上的女性與70歲以上的男性應進行骨質密度檢查。對於糖尿病人而言,控制好血糖是降低骨折風險的關鍵,因為這有助於減少神經病變和視網膜病變的發生。 此外,糖尿病人應學會避免及妥善處理低血糖的狀況,並定期進行有助於增強骨骼強度的運動,例如快步行走。透過這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跌倒和骨折的風險,幫助糖尿病人更好地維護骨骼健康。

Read More

秋冬換季容易睡不好有4主因!營養師推薦3助眠食物幫助改善

每到換季,許多民眾就會出現睡不好的問題。營養師建議民眾在換季時可以吃3種好眠食物,幫助生理時鐘校正回歸。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天氣漸漸變冷,秋冬換季除了衣服要換成長袖、長褲等保暖衣物外,許多民眾也會將厚棉被拿出來,希望晚上睡覺能有個溫暖的好眠,不過有些民眾在換季時卻常遇到睡不好的情況。為什麼換季容易影響睡眠?民眾又該如何改善秋冬換季睡不好的問題呢?營養師張語希一一解答! 為什麼換季容易影響睡眠?主要與4原因有關 每到換季,許多民眾就會出現睡不好的問題,晚上難以入睡或是半夜醒來、睡得斷斷續續,睡眠品質不佳也影響到隔天精神,讓人相當困擾。營養師張語希表示,換季時睡眠容易受到影響,主要與以下4個原因有關: 季節交替時,氣溫忽冷忽熱,這對身體來說是一種挑戰,生理時鐘也需要重新調整。 天氣變化可能會影響自律神經系統,導致情緒波動增加,進而影響睡眠。 秋冬白天日照時間變短,可能會影響褪黑激素分泌,進一步干擾入睡時間和睡眠深度。 壓力、過敏反應、感冒等問題,也常會導致入睡困難、影響睡眠品質。 3好眠食物幫助改善 加上規律作息可提升睡眠品質 如果長期睡眠品質不佳,不只會影響到隔天的精神、注意力,更會進一步影響到工作、生活。此外,營養師張語希提到,長期睡不好覺,還有可能出現焦慮、易怒等情緒表現,或是免疫系統變弱、容易感冒等身體不良反應,也有可能會影響內分泌系統,造成暴飲暴食、體重上升等。 若要改善換季睡不好的問題,飲食事實上也能提供幫助。營養師張語希建議,民眾在換季時可以吃以下3種好眠食物,幫助生理時鐘校正回歸: 香蕉: 富含鉀、鎂,有助於肌肉放鬆、減少夜間抽筋,讓民眾可以睡得更沉。 核桃: 含有天然的褪黑激素,可以幫助身體調整睡眠周期、提升睡眠深度。 燕麥: 富含胺基酸、維生素B群,有助於穩定神經系統並讓身體更容易放鬆。 而除了飲食調整外,若要解決換季期間的睡眠困擾,也需要有規律的作息,另外睡前也要記得別吃太飽、別大量運動,或是喝咖啡、濃茶等刺激的物質,因為這些都有可能會影響到睡眠。

Read More

國泰綜合醫院獲頒乳癌、創傷性腦損傷、心衰竭照護品質認證

國泰綜合醫院榮獲醫策會3項疾病照護品質認證肯定,由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劉照全醫師(右)代表授獎,左為醫策會創傷性腦損傷疾病照護品質認證委員鄭天浚。(國泰醫院提供)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國泰綜合醫院今年再獲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頒發「乳癌」、「創傷性腦損傷」及「心衰竭」等3項疾病照護品質認證肯定。其中,創傷性腦損傷、乳癌為今年首度通過認證,心衰竭則為二度榮獲,截至目前已合計取得8項疾病照護品質認證肯定。 據衛生福利部統計,乳癌名列女性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一名,每年新增個案超過16,000名;事故傷害死亡則占國人十大死因第八位,其中以運輸事故在死因排行居首,占死亡人數的43.4%,這些疾病與傷害嚴重影響病人生活品質,也對家庭產生巨大衝擊,國泰綜合醫院一直以來戮力追求卓越疾病照護品質,透過各種品質改善手法,包括投入各項資源、啟動跨團隊整合照護模式、實施醫病共享決策、優化團隊照護模式、導入資訊智慧化管理等,全面提升病人照護品質。 國泰綜合醫院乳房中心主任蔡明霖指出,乳癌從診斷、乳癌切除、重建手術、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標靶治療、免疫治療、荷爾蒙治療到長期追蹤,仰賴醫療團隊持續性的照護服務,也因治療衍生的問題需要各種團隊的介入,包含心臟內科醫師、婦產科醫師、術後加速康復團隊、復健師、心理師、社工師、個管師及宗教師等。 國泰綜合醫院曾收治一名35歲罹患乳癌年輕女性,因害怕治療,讓乳癌從彈珠大小,一直長到超過雞蛋大小,快要撐破皮膚才就醫。 由於病人希望保留乳房,所以先接受術前化學治療和標靶治療,等腫瘤縮小後再接受乳房保留手術,手術後發現腫瘤完全消失,考量病人希望生育小孩,在團隊努力下,使用各種藥物和資源,盡力保留病人生殖能力,病人於3年後喜獲麟兒,並且追蹤10年至今,乳癌都沒有復發。 在「創傷性腦損傷」照護方面,國泰綜合醫院神經外科謝政達主任指出,曾於跨年夜收治1名36歲病人,工作後騎車回家路上發生車禍重傷昏迷,送至醫院急診時昏迷指數是最低分的3分,左側瞳孔放大無光反射。 急診第一時間啟動外傷性腦損傷跨團隊小組,迅速安排診察,經電腦斷層檢查顯示頭部有大片硬腦膜下出血且有腦幹壓迫,立刻安排手術。 術後病人轉至外科加護病房照護,接著啟動跨團隊整合照護模式,於3個月住院期間安排營養師、藥師、心理師、復健治療師及個管師定期評估,病人恢復良好,後續能在輔助下行走且語言表達也清楚。神經外科團隊卓越的醫療與照護,也讓病人和家屬對醫護團隊充滿感謝。 為提供病人優質的醫療服務,國泰綜合醫院在各項疾病治療照護上致力追求卓越,近3年乳癌病人的5年疾病存活率和整體存活率,不管在任何期別,皆優於全台醫學中心的平均值。 而創傷性腦損傷病人住院死亡率截至目前降至9.1%,而且無急診出院72小時內因創傷性腦損傷相關性返診個案,醫療品質有目共睹。

Read More

跨院合作黃金救援心梗 屏縣救護車心電圖系統 救回58人

健保署高屏業務組、屏東縣府及屏東縣急救責任醫院,共同發表「到院前救護車心電圖判讀跨院合作計畫」成果。(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衛福部健保署高屏業務組擴大推廣「到院前救護車心電圖判讀跨院合作計畫」,與屏東縣府及屏東縣急救責任醫院聯手搶救屏東人的心跳聲,自1月至10月底止,已成功搶救58位心肌梗塞患者。 健保署高屏業務組專門委員許碧升表示,健保署高屏業務組率先自「113年度醫院總額風險調整移撥款」提撥經費,擴大推廣「到院前救護車心電圖判讀跨院合作計畫」,計畫補助以排班方式由急救責任醫學中心、區域醫院合作輪值,由醫師提供24小時在第一線搶救心肌梗塞的醫療人員判讀及醫療指導,將到院前緊急救護向前推進一大步,降低傷亡、提升存活率及醫療品質。 屏東縣長周春米指出,「到院前救護車心電圖判讀跨院合作計畫」是當救護員發現民眾有胸悶,胸痛、冒冷汗、呼吸困難等症狀,馬上就以十二導程心電圖監測,並同步將監測結果傳輸至屏縣的LINE「安心摩爾ECG通報群組」,由醫師即時線上判讀。 周春米說,若懷疑病患為心肌梗塞,立即後送至具心導管處置能力的7家急救責任醫院。目前屏東縣36個消防分隊已全面配備到院前心電圖機,大幅縮短疑似心肌梗塞患者搶救時間,自1至10月底止,已成功傳輸639例心電圖,搶救58位心肌梗塞患者。 屏東基督教醫院院長吳榮州強調,這項合作計畫讓醫療團隊在患者抵達醫院前,提前掌握病情並準備急救措施。救護人員透過十二導程心電圖技術,將即時數據傳送至醫院進行分析,確保患者一到院即可展開治療,大幅縮短黃金救治時間。自系統啟用以來,不僅有效提升心肌梗塞救治效率,偏鄉地區也因遠程醫療技術的運用而受益匪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