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禍撞傷頭 翁硬腦膜下血腫

奇美神經外科暨外傷科主治醫師李瑤琳呼籲,別輕忽任何頭部外傷症狀,應及早診斷治療,否則嚴重可能威脅生命。 (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75歲康伯車禍撞傷頭部,因輕微頭痛不以為意。但出現反覆頭痛,並變為持續性頭痛,走路需攙扶,也常忘記事情,反應遲鈍甚至嗜睡。電腦斷層確診為慢性硬腦膜下血腫,採顱骨鑽孔術後恢復良好,症狀改善頭痛消失,恢復日常生活能力。 奇美醫院神經外科暨外傷科主治醫師李瑤琳表示,頭部外傷後的症狀並非能即時出現,但隱匿的危險卻不可輕忽。即使當下沒有明顯外傷,但仍可能因頭部受到外力撞擊後,導致硬腦膜下腔形成血塊。 李瑤琳表示,跌倒是造成65歲以上長者受傷住院和以及在室內、48%在室外。老年人腦萎縮易在撞擊時扯斷腦靜脈造成慢性出血,當血塊慢慢堆積導致壓迫腦組織時會造成腦壓太高壓迫腦神經,引起持續頭痛、步態異常,甚至記憶力減退,這些看似「小問題」症狀,卻可能是「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的警訊。 李瑤琳指出,慢性硬腦膜下血腫是一種因輕微頭部外傷引發的延遲性疾病,常見於老年人、中年晚期、幼童、酗酒、癲癇、有使用抗凝血藥物、曾有頭部外傷病史者,潛在危險性不容小覷,可能導致嚴重後果,甚至威脅生命。 觀察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的3大徵兆至關重要,包括反覆頭痛或持續性頭痛、步態異常與行動不穩、記憶力減退與認知改變。由於症狀通常並不明顯,且易被忽略,因此早期診斷至關重要。 李瑤琳說,對於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的處理,顱骨鑽孔術是最常見治療方式。該手術可透過在顱骨上開設小洞引流積累的血水,減少對腦組織壓迫,並緩解病人症狀,但並非適用於所有案例。 李瑤琳表示,慢性硬腦膜下血腫多數與輕微頭部外傷有關,但因其延遲性症狀,病人及家屬易忽略早期警訊。呼籲民眾千萬別輕忽任何頭部外傷症狀,即使沒有明顯外傷,也要重視頭部受撞擊的後續反應,才能預防憾事發生

Read More

冷氣團南下 高市衛局叮嚀防寒8要點

冷氣團南下氣溫直直落,高市衛生局提醒民眾防寒保健8要點。(記者陳其傑翻攝) 記者陳其傑∕高雄報導 氣象署天氣預報指出,受東北季風及首波大陸冷氣團接連影響,南部地區氣溫自週三(27日)起顯著下降,早晚溫差大,突發低溫容易使血管收縮,增添心血管疾病及心肌梗塞發作風險,外出民眾應注意天氣資訊,注意防寒保暖;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提醒民眾防寒保健8要點。 1.要保暖:注意天氣預報,寒流來襲,室內外溫差大,外出時務必穿戴保暖衣物,如圍巾、帽子及手套,避免寒氣入侵 2.要暖身:早晨氣溫低,起床前先活動四肢,暖身再下床。外出活動務必做好暖身運動,適時補充水分,千萬別勉強、量力而為。 3.避免大吃大喝、情緒起伏太大:以熱食取暖祛寒切勿暴飲暴食,避免熱量及鹽分攝取過多;平日保持心情穩定,避免情緒大幅波動。 4.避免單獨泡湯或泡澡:避免單獨泡湯或泡澡,留意水溫,緩慢入池,並注意身體狀況。 5.避免加重身體壓力:減少過度勞累及高負荷工作,給予身體適度休息及足夠的恢復時間。 6.控制3高、規律服藥:3高個案應與醫事人員合作,遵從醫囑,規律回診及服藥,能使病情得到良好控制。 7.隨身帶健保卡及緊急用藥:心血管疾病個案應隨身攜帶健保卡及醫師開立的緊急用藥,以便必要時使用。 8.隨身攜帶保暖衣物:外出時攜帶如圍巾、手套、厚外套等保暖物品,以便因應氣溫變化做好調配。 衛生局提醒老年人、3高慢性病及心血管疾病民眾是中風、心肌梗塞高危險群,需加強保暖及生活規律,並隨時留意天氣變化,以維護自身健康。

Read More

高音突然唱不上去 揪早期喉癌

  耳鼻喉科醫師幫做內視鏡檢查,發現聲帶有腫瘤,病理切片報告顯示為喉癌。(示意圖,非當事人,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56歲高先生是夜班保全,工作日夜顛倒,晚上值夜班為了保持精神會抽幾支菸,白天下班睡不著會喝點酒助眠。工作之餘,喜歡和朋友唱KTV、在朋友群裡是歌王等級。幾個月來,高先生發現高音的部分唱不上去,以為是感冒,吃了幾個禮拜藥仍不見改善。耳鼻喉科醫師幫做內視鏡檢查,發現聲帶有腫瘤,病理切片報告顯示為喉癌。 林新醫院放射腫瘤科醫師林敬薇表示,早期喉癌治療有外科手術治療和放射線治療兩種方式,外科手術治療可能改變病人聲帶結構,影響聲音品質。高先生怕自己音質改變及高音唱不上去,甚至說話功能無法保留,與醫師討論之後決定接受放射線治療,療程需7週,每次約需15分鐘。 放射線治療的副作用與癌症期別有關係,越晚期治療範圍越大,副作用就越明顯。高先生是第1期,副作用是喉嚨痛、沙啞;晚期喉癌放療副作用會比較明顯,會有吞嚥痛影響進食,體重減輕等較明顯的症狀。副作用大多從治療第3週開始出現,治療完2~4週恢復正常。放射線治療時期營養要充足,特別是蛋白質的攝取要足夠,幫助黏膜修復,減輕副作用。經過7週配合療程並於開始治療之後戒菸,高先生的內視鏡檢查已看不到聲帶上的腫瘤,電腦斷層影像檢查顯示腫瘤消失。治療完3個月,高先生的聲音恢復,又可再度高歌。 根據國健署癌症登記資料,喉癌發生率約占台灣每年惡性腫瘤發生率4%,大部分發生在男性病人,發病高峰年齡為50-70歲之間。喉癌患者最常見於抽菸、喝酒和慢性刺激例如聲帶過度使用者。 林敬薇呼籲,暴露在這些風險因子的民眾,如果出現聲音沙啞、喉嚨異物感、吞嚥困難和咽喉疼痛持續超過兩週,不要以為是感冒或是聲帶結節受傷,應盡速至耳鼻喉科接受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高聲帶功能保留機會。

Read More

流感重症死亡 創10年同期新高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說明疫情。(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6日公布,本流感季(10月1日起)流感重症累計250例,其中死亡41例,均為10年同期最高,死亡41例均未曾接種本季流感疫苗。惟因流感尚未進入流行期,不過若冷氣團接連報到,12月中或月底進入流行機率就會大增。目前門急診就診人次仍處相對低點,公費流感抗病毒藥劑擴大條件實施日期將延後至12月上旬公布。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表示,本流感季自今年10月1日起截至11月25日累積250例流感併發重症病例,其中41例死亡(40例A型H1N1、1例A型H3N2),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數及死亡數均為10年同期最高,且41例死亡個案均未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指出,自11月15日起實施「113年度提升65歲以上長者與6歲以下幼兒流感疫苗接種率合約院所獎勵計畫」,請醫界共同推動長者及幼兒疫苗接種作業,至11月25日累計11天已接種約40.7萬人次,整體接種數相較去年同期增加22%,顯示該措施實施發揮效用,有助刺激打氣。 目前國內新冠併發重症病例以65歲以上長者為主,占近8成,且今年自10月1日新冠疫苗開打以來,新增病例未接種新冠疫苗占98.8%。 羅一鈞指出,疾管署統計,截至11月25日止,公費流感疫苗接種數約529萬人次(疫苗使用率約80.3%),剩餘129.5萬劑,其中,長者接種率40.9%(目標值55%),幼兒至少1劑之接種率53.8%(目標值65%)。 新冠疫苗則持續高於去年,已累計接種141.3萬人次,為去年同期(52.9萬)2.7倍,長者新冠疫苗接種率15.1%已提前達到中期目標值(15%,原定於1月31日前達到)。

Read More

跳舞後總是下背痛 肇因核心肌群弱

郭綜合醫院復健科醫師陳柏宏(左)指出,絕大多數下背痛都源於核心肌群無力,郭綜合醫院總裁郭宗正也示範穿帶護腰。 (郭綜合醫院提供)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40多歲李老師有跳現代舞運動習慣,兩年前發現跳完舞下背總會疼痛,半年來疼痛愈發嚴重、休息也無法緩解。至郭綜合醫院復健科求診才發現罹患慢性背部肌肉拉傷,所幸經藥物及復健治療後症狀緩解。另經檢查發現李老師的背痛源於核心肌群衰弱,李老師經1月訓練下背痛情況逐漸減少,也重拾舞蹈熱情。 郭綜合醫院復健科醫師陳柏宏表示,下背痛是現代人常見的疼痛問題,約有7至8成的成年人曾有下背痛經驗,其中又以工作族群最常見,比例隨年紀增長逐漸增加。其中女性下背痛的患病率高於男性,尤其在更年期後受荷爾蒙變化影響,容易發展為慢性疼痛。 下背疼痛的患者中約7成可藉由休息與姿勢調整、輔具支持、物理治療、藥物治療等保守治療緩解,然而超過一半患者可能在1年內復發。除卻病理性的椎間盤突出、脊椎狹窄症、脊椎滑脫等需開刀治療狀況,絕大多數下背痛都是源於核心肌群無力導致。 陳柏宏指出,核心肌群是介於橫膈膜和骨盆腔之間,包覆在腹腔和胸腰脊椎外圍的肌肉群,包括腹直肌、腹內外斜肌、腹橫肌、豎脊肌、橫棘肌等。人體活動時核心肌群作為力量傳遞的中介,一但肌群無力就容易出現腰痠背痛、姿勢不良、活動中平衡不穩、運動或日常活動中受傷等現象。 核心無力的下背痛患者除急性期治療外,建議在醫師指導下,進行居家核心運動鍛鍊。核心運動對於下背痛患者,除了改善姿勢和脊椎穩定度、提升功能和生活品質之外,臨床研究也顯示可有效減少下背痛程度、下背痛復發率及藥物和醫療費用。脊椎手術病患不論術前或術後進行核心運動,都可降低術後疼痛及止痛藥物依賴、減少術後併發症及復發並再次手術的風險。

Read More

防疫績優 南市安南區溪東里環保志工隊獲獎

台南市安南區溪東里環保志工隊獲頒團體獎,由里長林清遙(右)北上受獎。(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病管制署26日舉行今年度防疫績優獎頒獎典禮,以「公私協力 疫平人安」為主題,表揚全國68個對傳染病防治貢獻卓著的個人與團體,其中,台南市安南區溪東里環保志工隊獲頒團體獎。 防疫績優獎由衛福部長邱泰源與疾管署署長莊人祥出席頒獎。獲頒團體獎的台南市安南區溪東里環保志工隊,隊員們主要由社區熱心的長輩組成,20年來以實際行動為居民營造更好的居住環境。特別是在去年南部地區登革熱疫情流行時,他們不僅負責公共區域的清潔,還逐戶檢查及指導根除孳生源,提升里民主動參與及社區防疫意識,是成功平息疫情的幕後推手。 代表受獎的溪東里里長林清遙表示,得獎要感謝志工的無私奉獻,在執行逐戶噴藥清毒時,曾有住戶不諒解,讓隊員受了不少委屈。 獲頒個人獎的顧文瑋(小顧)醫師,任職於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他不僅帶領團隊投入愛滋病人的醫療照護,更創立「台灣新滋識同盟」(現任理事),積極運用創新有趣方式與網紅和民間資源合作,倡議社群的性健康權並催生亞太藥愛國際研討會,在PTT上以甲板船醫傳遞正確的性傳染病防治知識,於LGBTQ遊行變裝花車上短講,風趣幽默的風格深受病友與大眾的信任與推崇。 邱泰源肯定每位得獎者對防疫的貢獻與卓越成就。莊人祥指出,防疫工作非常倚重第一線工作人員不間斷地付出,這不僅需要高度的專業與熱忱,更需要無私的團隊合作。

Read More

瘋球賽啤酒炸物相伴 腳長痛風石

大口喝啤酒、吃炸雞,跟朋友相約吃火鍋享受贏球氣氛,就醫檢查是「痛風石」惹禍。 (記者徐義雄翻攝) 記者徐義雄∕台中報導 國內掀起12強棒球賽熱潮,33歲許姓土木工程師之前出現關節腫痛問題,但為了緊盯戰況,大口喝啤酒、吃炸雞,跟朋友相約吃火鍋享受贏球氣氛,沒想到突然發現手指關節跟腳趾長出異物,破了之後流出白色砂狀物,就醫檢查是「痛風石」惹禍。 亞大附屬醫院過敏免疫風濕主治醫師黃柏豪指出,患者年紀很輕,沒有相關慢性疾病,對於美食幾乎來者不拒、體重破百,熱中運動賽事,經常買啤酒、炸物跟同伴欣賞比賽。過去曾發病,痛到無法下床,靠吃痛藥應急,症狀緩解後不以為意,這次長出「痛風石」,嚇出一身冷汗。 痛風是一種常見且痛苦的關節炎,主要是因為體內尿酸過高所引起,這種疾病常伴隨劇烈的關節疼痛,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響。致病原因是體內尿酸生成過多或排泄不足,導致血液中的尿酸濃度過高,尿酸結晶在關節和其他組織中沉積,引發炎症反應。 黃柏豪表示,痛風以男性患者居多,女性年輕時雖然比較不會發作,但更年期後發病比例後則與男性相仿。高風險原因包括遺傳、嗜吃高嘌呤食物如紅肉、海鮮、內臟,或者喝太多含糖飲料和酒精(尤其是啤酒),造成尿酸生成增加,體重過重也會增加痛風的風險,肥胖會導致胰島素抗性,增加尿酸生成,腎功能不全、部分藥物可能會增加尿酸水平。 痛風經常在夜間發作,典型表現是急性關節炎,最常見是大腳趾,但其他關節如踝關節、膝關節、手指關節可能受累,伴隨紅腫、發熱和劇烈疼痛,一旦發作久了,尿酸結晶會在關節及周圍組織中沉積,形成外表可見的痛風石,這些結節狀的硬塊可能會導致持續的關節損傷和變形。 痛風可藉由抽血或抽取關節液檢驗得知尿酸指數有無異常,用X光、超音波等儀器確認痛風石有無存在,藥物治療外,患者要改變飲食與生活方式,例如減少體重、避免高嘌呤食物、增加低嘌呤食物如蔬菜和全穀物的攝入,務必限制酒精攝取、增加水分攝入,有助於尿酸排泄,預防腎結石。

Read More

賴:長照3.0需藥師大力支持

總統賴清德接見藥師公會全聯會代表,請深入社區的藥師們支持「長照3.0」,協助各地衛生局,推動長者們的失智篩檢與心理健康評估,提供長者更好的照顧。(總統府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總統賴清德26日接見藥師公會全聯會代表時指出,將調整健保藥品給付標準,給國產藥品研發更多支持,台灣明年就要邁入「超高齡社會」,政府將推動「長照3.0」,需要藥師大力支持。藥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黃金舜則提出以社區藥局作為推廣癌症篩檢窗口等多項建言。 賴清德致詞表示,政府設下目標要提升國人平均餘命、降低不健康年數,並落實醫療平權,擴大醫療及照護的投資,更要改善醫療人員的工作環境,推動智慧醫療與精準健康照護,為人民打造更優質的醫療服務環境。他期盼與藥界攜手合作,一起促進全民健康,共同打造「健康台灣」。 賴清德指出,這些年來藥師深入社區,為獨居長者和長照機構進行藥事照護,也積極協助各地衛生局,推動長者們的失智篩檢與心理健康評估。他期待未來一起努力,提供長者更多、更好的照顧,明年我國進入「超高齡社會」,要求衛福部研擬強化藥師參與「長照3.0」政策,提高民眾用藥福祉。 總統說,目前無論是推動「健康台灣深耕計畫」、「第5期國家癌症防治計畫」,或是成立「癌症新藥基金」,這些政策在進度上,都會支持全國各級醫療機構的發展、加強癌症防治,也調整健保的藥品給付標準,給國產藥品研發更多支持。 黃金舜向賴清德建言,包括要提升藥事待遇以及控制藥價,並建議搭配試辦計畫來完善政策。同時,推動藥物處方箋分流進社區,降低醫療院所運作負荷,使醫療院所可專心於病人之診治。另外,應順應世界潮流,政府與藥師應攜手合作,建置衛教讓民眾了解學名藥與原廠藥一樣好,都是經政府與藥師把關,且可減緩缺藥衝擊與降低健保負荷,共造雙贏。 賴清德指出,在先進國家中,大多使用學名藥,主因藥效與原廠藥相同,還可減輕社會整體醫療負擔,在政策上,政府會加強推廣學名藥予民眾了解,更特別指出國際間日益緊張的情勢,現我國社區藥局遍布各個鄉鎮,若發生重大事件,社區藥局就是據點,必須透過社區藥局的量能進行藥物救濟,更要在社會防衛韌性中加強藥師的定位。

Read More

服務花東29年 湯介如獲資深典範醫獎

衛生福利部玉里醫院內科主治醫師湯介如出身嘉義,卻選擇越過中央山脈到對面的花東偏鄉服務,獲衛福部資深典範獎表揚。(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福部立花蓮醫院及玉里醫院服務29年的醫師湯介如26日獲頒資深典範醫獎,衛福邱泰源指出,所有得獎人到優良暨資深典範醫師者,都是善盡公醫使命,克盡社會責任,樹立了行醫濟世之典範。 榮獲「資深典範獎」的醫師湯介如放棄都會醫院高薪,自願赴偏遠的花蓮玉里鎮,至萬寧等村服務弱勢精神病患之內科醫療,深耕偏鄉B型C型肝炎篩檢與治療、糖尿病及腎臟病人照護,榮獲多次品質卓越獎,同時推動遠距醫療,讓資源缺乏的偏鄉居民接受專業診療,減輕病人舟車勞頓的艱辛。 湯介如指出,花東以好山好水聞名,但因是偏遠地區,交通不便、沒有進修機會,長期以來人力招募困難,但有一群精神病患者卻被「送」到花東,這群人小時候也是父母的心肝寶貝,直到發病開始出現自殘、傷人等不適切行為,成了家人的困擾,甚至連家人都無法接受,四處求醫不見改善,最終不得不把這群人送到花東,明明是醫療最缺乏的地方,竟然收了全台灣最難照顧的一群病人。 湯介如認為最荒謬的是,好的醫療都在北、西、南部,送到東部只為了隔離,很多患者在院中住了一輩子,幾乎形同家人,在COVID-19疫情期間,看著一個個病人走掉,心有餘而力不足的遺憾至今難忘。 台北醫院神經外科醫師李居易獲得「閃亮新人獎」,他在台北醫院服務近3年,完成台北醫院第1例高位頸椎手術、第1例嚴重頸椎脊髓損傷前開合併後開頸椎手術,目前已是神經外科主任,致力於神經外科重症病人照顧,李居易也是疼痛專科醫師,並引進X光導引介入性疼痛治療,幫助雙北地區疼痛病患,到院至今已治療近千人次。

Read More

北榮與美國梅約合作重粒子研究

台北榮總將與美國梅約醫學中心展開重粒子基礎生物研究。(台北榮總/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台北榮總與美國梅約醫學中心26日成立聯合研究實驗室,將正式展開重粒子基礎生物研究,這是我國與美國醫療合作邁出的關鍵一步。 北榮院長陳威明指出,台北榮總擁有優秀放射治療團隊以及尖端的重粒子設備,梅約醫學中心在癌症臨床治療及基礎研究等方面的成果更是國際先驅。台北榮總重粒子中心於去年5月15日啟用迄今,已近350位患者正在治療或已經完成重粒子治療,梅約醫學中心也計劃興建重粒子中心,雙方強強聯手,將可進一步提升我與美癌症放射治療的質與量,持續突破創新共創雙贏。 北榮指出,梅約醫學中心多次名列全美最佳醫院,是全球頂尖醫學中心,該院位於明尼蘇達及亞利桑那院區質子治療中心分別於2015年及2016年啟用,佛羅里達院區也將設置全美第一座重粒子中心。 李偉強表示,未來梅約醫院將派駐研究人員到台北榮總,與北榮相關研究團隊進行重粒子基礎及臨床研究,包括像哪一類癌症病人最合適接受重粒子治療,不同癌症的最適治療劑量,以及重粒子治療的生物效應等重要課題,並合作申請台灣科技部及美國衛生研究院(NIH)多年期跨國醫療研究計畫,並共同發表研究報告,進行實質深化合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