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肌瘤確診逐年增加!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精準切除 保留生育功能有望

隨著健保納入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患者能在醫師的協助下進行更精準的肌瘤切割,並依據子宮的不同角度進行緊密縫合,有效提升傷口的修復效果。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林韋彤、林宗憲、潘昱僑報導 據內政部報告,112年女性初婚平均年齡為31歲、首胎平均年齡為31.5歲,這與子宮肌瘤好發年齡30至40歲重疊,此外,40歲以下子宮內膜癌的確診病例數相較10年前明顯增加。今年九月,健保署首次將婦科7項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納入健保給付,林口長庚醫院暨新北土城醫院婦科腫瘤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陳威君表示,機械手臂輔助手術能精準切除腫瘤並進行緊密縫合,不僅有助於身體快速恢復,還可省下最多7萬元的醫療費用,為患者及家屬提供更佳的治療選擇,同時減輕經濟壓力。 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精準切除 保留生育功能 對於計畫懷孕的女性,當罹患子宮肌瘤或子宮內膜癌時,往往擔心手術是否會影響生育功能。陳威君醫師指出,隨著健保納入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患者能在醫師的協助下進行更精準的肌瘤切割,並依據子宮的不同角度進行緊密縫合,有效提升傷口的修復效果。陳醫師建議,對於有生育計劃的女性,機械手臂輔助手術能提供子宮修復和備孕的雙重優勢。 多角度轉動適應不同傷口 縮短術後恢復時間 陳威君醫師解釋,相較於傳統手術和腹腔鏡手術,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具有3D高解析度鏡頭,能清楚看見腫瘤周圍的血管分佈。同時,機械手臂如同人體手腕般靈活,可在腹腔內進行多角度操作,對於小傷口或在狹小空間內也能完成複雜的手術;不僅能精準地切割腫瘤,還可避免傷及其他組織並減少出血。在傷口縫合方面,傳統手術因傷口較大,患者術後恢復期較長,易影響日常生活;而機械手臂的靈活性則能適應不同傷口進行精細縫合,加速術後復原。陳醫師表示,過去有患者接受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後,不僅腫瘤清除乾淨,且半年後順利懷孕,恢復正常生活。 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成為治療複雜性子宮肌瘤的新選擇 在門診中,陳威君醫師常遇到複雜性子宮肌瘤的病例,例如患者肌瘤數量多於5顆且體積較大,讓腹腔鏡手術難以執行,因此多數醫院會建議進行傳統手術。然而患者通常擔心傳統手術的較大傷口和較長恢復期,導致延誤就醫;而機械手臂輔助手術克服了腹腔鏡手術的角度限制,能更精準地切除肌瘤並緊密縫合傷口。陳醫師表示,隨著國家經濟發展,機械手臂輔助手術提供了更多治療選擇,因此未來有望成為主要的治療方式之一。 醫病共享決策 保障子宮健康 陳威君醫師指出,子宮肌瘤雖為良性腫瘤,但其盛行率相當高,約有三成生育年齡女性曾罹患此病。許多患者擔心手術可能影響子宮的受孕機率和受精卵的著床位置,但隨著治療選擇增多,醫師與患者可以針對不同需求進行多角度討論,並在醫病共享決策的基礎上選擇最適合的手術方式;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為患者提供更多選擇,成為未來醫療的一大趨勢。 健保納入7項機械手臂輔助手術 減輕患者負擔 陳威君醫師指出,健保署將婦科7項機械手臂輔助手術納入健保給付,預估可為患者省下2至7萬不等的醫療費用,讓更多女性在經濟壓力減輕的情況下,選擇更先進的醫療技術。此外,過去民眾對於機械手臂輔助手術不甚了解,誤以為是由機器人進行手術,隨著健保給付的實施,民眾可以向醫師諮詢或透過網路查詢,了解這項技術的相關資訊。

Read More

流感及新冠疫情不容小覷 符合資格民眾速接種疫苗

流感及新冠疫情不容小覷 籲請符合資格民眾盡速接種疫苗。(新北市衛生局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全國自今(113)年10月起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數及死亡數均為十年同期最高,確定病例數達217例,其中共有34例死亡個案,均未接種過流感疫苗;另自今(113)年9月1日起累積新冠併發重症共348例,其中自10月1日起通報之新冠併發重症個案均未接種JN.1疫苗。 新北市衛生局指出,近期氣溫已明顯下降,恐使呼吸道傳染病疫情升溫,接種流感疫苗能有效預防流感,對於重症防護效果可達82%;另因應新冠病毒持續變異,建議民眾儘早接種新版JN.1新冠疫苗,降低重症或死亡風險;呼籲符合資格民眾盡速接種2種疫苗,以提升對流感、新冠等呼吸道傳染病之保護力,減少疾病威脅。 衛生局提到,為增加接種便利性,新北市協調衛生所及合約院所提供隨到隨打服務,並增設假日診、夜診接種站,設站地點包括活動中心、賣場、捷運站等,皆可「左流右新」同時接種2種疫苗,呼籲民眾善加利用(資料查詢路徑:本局網站>機關業務>疾病管制>新北市流感疫苗及COVID-19疫苗接種地點資訊查詢)。另為鼓勵65歲以上長者接種疫苗,設籍本市65歲以上長者至29區衛生所及社區接種站接種流感疫苗、新冠JN.1疫苗,可領取生活實用好禮(禮品數量有限,發完為止),請持身分證正本、健保卡於衛生所或社區接種站接種完成於當日現場領取。 衛生局提醒,民眾仍需落實個人防疫措施、有症狀自主佩戴口罩、不要上班上課。接種疫苗是預防疾病最有效的方法,「左流右新」健康加倍,照顧自己也保護家人及朋友。

Read More

逾40歲男過半夜尿症 4成拖過1年才就醫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共同呼籲民眾,夜尿問題莫信網路誤導資訊,應盡快至泌尿專科就診評估。 (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名55歲的陳先生長期夜間多尿、影響睡眠甚鉅,某天因精神恍惚,過馬路時出交通意外,臥床治療許久才康復,造成嚴重的經濟和健康折損。醫師發現陳先生原來已有3年左右的夜尿問題,從未就醫治療。 據國際尿失禁防治協會(ICS) 定義,若因強烈尿意中斷睡眠,且一個晚上至少發生2次(含)以上,就屬於「夜尿症」。台灣泌尿科醫學會與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2023年共同執行夜尿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超過半數的40歲以上男性符合定義。 台灣泌尿科醫學會理事長、醫師查岱龍表示,若每晚因尿液而中斷睡眠超過2次,就是「夜尿症」,盛行率從50歲以下的38%,到80歲以上可達79.3%,為高齡化社會必須面對的挑戰,應及早就醫,專業治療。 收治陳先生的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理事長、醫師蒙恩表示,國際研究指出,夜尿症不處理不僅導致睡眠障礙,甚至可能引發國人常見十大死因中的心血管、糖尿病、高血壓,甚至癌症等疾病,但4成患者拖1年以上才就醫。 蒙恩提醒,夜尿成因多元,且人體泌尿系統複雜,膀胱儲存能力變差、慢性疾病用藥、大腦荷爾蒙分泌異常等都可能造成夜尿。 以占據夜尿最大宗的「夜間多尿」患者來說,臨床觀察主要成因為腦下垂體功能退化,使大腦「抗利尿激素(ADH)」荷爾蒙分泌不足所導致。通常晚上睡覺時,腦下垂體會分泌抗利尿激素,使尿量減少、尿液濃縮。 隨著年紀增加,腦下垂體能力會逐漸退化,一旦身體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就會造成夜間尿量太多,不得不頻繁起來如廁,因此食補、按穴道並不能直接解決問題,未就醫對症就自行處置恐有加重症狀的風險。 隨著時序進入秋冬氣溫下降,夜尿症發生機會也可能提高。台灣泌尿科醫學會與台灣尿失禁防治協會共同呼籲,民眾切勿輕忽夜尿問題只需仰賴偏方緩解症狀,有相關異常排尿症狀都應盡快至泌尿專科就診評估,以免延誤黃金治療期。

Read More

唐氏症的產前篩檢有哪些選擇?

 「唐氏症」是一種染色體疾病,是指第21號染色體多了一條。人類染色體正常是23對46條,每個號碼有2條,唐氏症21號染色體多了一條,就變成三條,也稱之為「21號三倍體」,臨床上的表現會有智力障礙,心臟疾病等多重異常。染色體就像房子的藍圖一樣,其實在受孕的那一剎那,就決定了寶寶是不是唐氏症,但自然懷孕,無法人工挑選精子與卵子,所以只能在懷孕後,盡早做唐氏症篩檢。 以下介紹現行的篩檢: 一,直接法─看答案:1.羊膜穿刺:羊水內有胎兒細胞。2.NIPS系列(非侵入性產前染色體篩檢):檢測母血中的胎兒游離DNA。 二,間接法─看機率:但機率無法代表答案,若機率值偏高,仍需做羊膜穿刺或NIPS確認。(參見下方附圖一)  直接法補充說明: 1.羊膜穿刺可以直接得到胎兒細胞,所以除了唐氏症之外,也是其他所有胎兒染色體疾病的黃金診斷標準,而且如果加做羊水晶片,最多可以看一千多種染色體微小片段缺失/重複及一千多種單基因致病點位。 2.NIPS系列有1.0/ 2.0/3.0三種版本,最大檢測範圍可包含全染色體(共23對)檢測,加上羊水晶片項目裡的前20種微片段缺失疾病(迪喬治氏症候群、1p36缺失症候群、貓哭症、小胖威利症候群、天使症候群…),及20個骨骼異常致病點位,但有一些少見的染色體異常(如轉位、倒置、鑲嵌型等),無法以此檢查檢測出來,只能以羊膜穿刺得到傳統羊水染色體圖譜才能檢查出來。   (作者∕台南市幸福安診所婦產科醫師莊曉婷)

Read More

翁心顫併心衰 PFA術後心律穩定

  奇美醫院引進PFA技術,在治療心房顫動上,透過精準安全且快速的技術,降低併發症風險、縮短操作時間、減少熱損傷。(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80歲阿公罹糖尿病多年反覆發生心律不整,並伴隨胸悶及呼吸喘,診斷為心房顫動併心臟衰竭。藥物治療成效不佳,在醫病共享決策建議下,接受脈衝場消融術(PFA)肺靜脈隔離電燒手術治療心房顫動,術後恢復良好,心律穩定,目前定期門診追蹤。 奇美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李威杰指出,「心房顫動」為最常見的心房心律不整,容易造成腦中風,中風機率是正常人的3~5倍,死亡率則是正常人的2倍以上,長期心房顫動也會導致心臟衰竭,相關失智症的風險增加。 過往心導管消融術的治療方法主要以射頻燒灼術結合3D立體定位技術,或冷凍球囊消融術為主,這2種方法的手術成功率相近,長期復發率依據疾病嚴重度有所不同,部分病人在術後仍可能出現症狀,甚至需要進一步治療、使用藥物,或再次進行電燒手術。 李威杰說,新式的PFA技術在治療心房顫動上,帶來了不少潛在的未來優勢,例如降低併發症風險、縮短操作時間、減少熱損傷等;然而,隨著技術的成熟與應用普及,仍需更多臨床數據來確認其長期效果。對於心房顫動病人,傳統的消融方法仍然是目前常見的治療方式。 李威杰表示,在過去,醫師顧慮病人年齡高和身體狀況較不佳時,傾向以藥物治療,但許多病人仍無法忍受藥物副作用,導致無法治癒或控制,或是降低心房顫動發作的頻率,而心房顫動會增加心衰竭與中風機率,新式脈衝場消融術可以下降相關可能的周邊組織損害,且減少手術時間來下降對病人傷害及併發症的可能性。 近年來,奇美醫院致力於心房顫動的電燒介入性治療,心臟血管內科團隊引進3D立體定位電燒系統執行複雜性肺靜脈隔離電燒手術,及冷凍球囊消融術。現在更進一步引進新式電燒手術方式「脈衝場消融術」,大大減少手術時間,有效提升病人的安全。

Read More

角膜內皮細胞受損 DSAEK手術修復

  台大新竹分院醫師黃韋綸說,角膜位於「黑眼珠」範圍最表面,若因疾病或受傷導致最內層的內皮細胞減少,角膜將無法維持正常含水量,引發水腫混濁,嚴重影響視力。(記者曾芳蘭攝) 記者曾芳蘭∕竹市報導 新竹一名男性病患在接受白內障和視網膜手術後,因併發角膜內皮細胞受損,導致角膜無法維持正常的含水量,形成「偽晶體性角膜水腫」,經DSAEK(角膜彈力層剝離電動內皮層移植)手術治療後,病患恢復角膜的透明度與視力,重拾生活品質。此次成功治療,為大新竹地區DSAEK手術開啟新篇章。 新竹台大分院眼科部醫師黃韋綸表示,白內障是中老年人常見視力衰退的原因之一。然而,部分病人在接受手術治療之後,可能會併發眼角膜的水腫,導致視力仍然模糊甚至更進一步惡化,成為病人與醫師的共同挑戰。今年,新竹台大分院引進角膜內皮層移植手術,打破傳統角膜移植手術必須更換整層角膜的限制,能在保留健康角膜組織的同時,針對角膜損壞的內皮層進行移植,幫助病人重見光明。 黃韋綸指出,角膜位於俗稱「黑眼珠」範圍的最表面,可以說是眼睛這部「照相機」的鏡頭,也是人體極少數完全透明的組織之一。當角膜因為受傷或疾病導致最內層的內皮細胞減少,無法維持角膜內的正常含水量時,會造成角膜水腫和混濁,猶如霧玻璃般影響視力。 由於角膜內皮細胞通常無法自行再生修復,這類病人通常需要接受角膜移植以替代原先角膜的功能。 目前角膜移植手術的方式主要分為全層、前層、內皮層3大類,而該名病患僅角膜內皮受損,適合接受角膜內皮層移植手術,僅需移除受損的內皮層組織,再植入捐贈者的角膜內皮層即可。 黃韋綸說,在DSAEK手術過程中,僅需要透過3公分左右的微創傷口,即可將切削好的角膜內皮層組織植入患眼,避免了傳統全層角膜移植手術傷口較大的問題,並減少縫線鬆脫、傷口滲漏或術後高度散光的風險,使得手術後的恢復期更加縮短,且長遠來看,排斥或損傷的機會也較低,整體視覺品質明顯提升,對需要角膜移植的病人而言是一大福音。 新竹台大分院新竹醫院是大新竹地區少數獲衛生福利部核准的移植醫院之一,每年約執行5至10例角膜移植手術,今年升格為醫學中心後,引進角膜內皮移植技術,預期將能照顧更多病人的角膜與視力健康。

Read More

男童染RSV 兄姊疑傳染源

醫師余秋霖表示,最近天氣轉換,門診中有多起孩童染呼吸道融合病毒,有可能感染「嬰幼兒呼吸道殺手」之稱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家長應特別注意。(記者陳榮昌攝) 記者陳榮昌∕台中報導 台中一名1歲多的男童,日前出現咳嗽、流鼻水感冒症狀,就醫發現男童呼吸急促,呼吸有痰音,確診感染有「嬰幼兒呼吸道殺手」之稱的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由於男童的哥哥、姊姊先前也感冒,醫師懷疑男童是被傳染,擔心病情加重建議住院,治療後才康復出院,醫師提醒,最近天氣轉換要特別注意,一週至少就有3起以上的病例。 大甲李綜合醫院小兒科主任醫師余秋霖表示,最近早晚溫差大,正值季節轉換,天氣逐漸轉涼,呼吸道感染的病例逐漸增多。一名1歲多的男童,日前出現感冒症狀,由母親帶到醫院就診,就診過程中發現,男童喘鳴聲音特別大,呼吸也很急促,馬上從鼻腔取出鼻涕檢驗,一驗確認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 余秋霖透露,男童家中有5位兄弟姐妹,在家中排行最小,男童在看診前,就讀幼兒稚園的哥哥、與國小的姊姊才因為嚴重感冒還發燒,母親帶到醫院就診,沒想到才過沒幾天,1歲多的男童出現類似感冒症狀,也跟著來就診,但是病狀更嚴重,研判有可能就是被哥哥、姊姊傳染。 「呼吸道融合病毒傳染力比流感更強,至少高2倍。」余秋霖指出,呼吸道融合病毒傳染力特別強,透過飛沫或近距離接觸傳染,尤其以1歲以下的嬰兒更容易傳染,或是年長者也輕易被感染,潛伏期約在2到8天左右。 余秋霖說,呼吸道融合病毒症狀初期像是一般感冒,如咳嗽、流鼻水,接著會病情加重,出現呼吸急促、喘鳴、發燒,也會咳到吐,若沒有及時治療,再嚴重一點甚至會出現肋骨下凹陷、胸骨上凹陷、發紺、呼吸困難等症況,甚至恐引發嚴重呼吸衰竭,併發腦炎或心肌炎,危及生命。 余秋霖說,男童住院6天才逐漸恢復,期間進行排痰、點滴治療,同時針對病症進行支持性的療法,才逐漸恢復健康。

Read More

假牙/花生卡支氣管 險要命

彰化醫院胸腔內科醫師高劍虹表示,老年人假牙如果有鬆脫情況,要馬上處理,以避免掉入氣管。(記者吳東興攝)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59歲男子車禍臥床20年,因呼吸急促、發高燒被送急診;另一位中風過的72歲老太太也因類似狀況送急診。衛福部彰化醫院發現,2人分別因假牙及花生卡進右上肺葉支氣管,研判意外發生超過1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取出異物,搶回性命。 彰醫胸腔內科醫師高劍虹表示,臥床者或受照顧的年長者因吞嚥功能較差,使得原本應該防禦異物進入呼吸道的機制失能,再加上咳嗽能力退化,造成進入的異物難以排出,如果久未發現,恐引起肺炎等各種併發症而危及生命,照顧者對此應該要更小心注意。 彰醫加護病房主任林文培指出,59歲男子日前很喘併呼吸急促、高燒被送至該院,因呼吸衰竭送入加護病房。X光片顯示其右上肺大面積肺炎,再經電腦斷層研判可能是異物,以支氣管鏡進入,確認是掉落的假牙,由於假牙鑲進支氣管,角度不好取,經醫護、呼吸治療師、技術員一同以支氣管鏡輔助鉗子、籃子,多次努力才取出,研判該顆假牙進入氣管已超過1週。 林文培說,72歲老太太曾中風過,行動不是很方便,也是類似症狀送到該院,在幾乎同樣的位置,取出1顆已經脫皮的花生。 高劍虹說,這兩起個案都引起右上肺阻塞性肺炎,對於年長體弱者非常危險,如果再不取出異物,情況很不樂觀,而這兩起個案的異物分別是假牙及花生,在臨床上也是比較容易發生老年人氣哽的東西,尤其是假牙,照顧者要特別注意,如果有鬆脫情況,要馬上處理,以避免掉入氣管。 高劍虹指出,如果發現臥病或年長者的固定式假牙不見了,一定要馬上就醫,可能是吞進肚子或掉進氣管,尤其是卡在氣管,恐造成阻塞性肺炎、壞死性肺炎、肺膿瘍、咳血、膿胸,引起敗血症或呼吸衰竭,拖延越久越危險。 高劍虹表示,健康成年人吞嚥功能與咳嗽反射能力比較好,而臥床及年長者相對衰退,假牙不見了,很可能進到氣管,而不是像一般人所想像的可能是吞進肚子,排出來就好,這種不了解的認知,恐造成時機延誤,而臥床體弱年長者覺知能力又弱,卡在氣管不自知或無法表達,就更危險了。

Read More

高醫首創妊娠高血壓優質照護 助孕產婦安心、放心、開心

高醫首創妊娠高血壓優質照護,提供孕產婦安心、放心、開心的醫療照護,開心迎接新生命。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醫透過跨團隊整合性的「妊娠高血壓優質照護」服務,順利讓妊娠高血壓的孕產婦平安誕生孩子,21日有兩位新手媽咪回娘家跟大家分享歷經驚險孕期順利生產的喜悅,高雄市衛生局王小星副局長也到場替團隊加油勉勵。 據統計,台灣孕產婦妊娠高血壓發生率約佔5%至10%,子癲前症孕婦中大多數在懷孕期間都曾經被診斷為高血壓,妊娠高血壓也是造成孕產婦死亡的前三大主因之一,因此孕產婦能在家規律量測血壓,醫師能即時精準掌握血壓,是很重要的。 34歲溫小姐懷孕初期產檢時,一量血壓,收縮壓高達200mmHg,婦產科醫師立即將她轉診到高醫心臟血管內科共同照護,醫師希望她隨時注意自己血壓,建議加入高醫遠距健康照護中心提供的服務,二十四小時都有護理師接聽電話,如血壓有任何異常,可以隨時諮詢,如有必要,護理師也會提供救護協助。 在跨團隊整合性醫療照護的合作下,溫小姐的血壓逐漸回穩,收縮壓降到120-130mmHg左右;在28週時,仍然發生了嚴重的子癲前症合併胎兒臍帶血流不足情形,好在醫療團隊提早發現,提早處置,緊急剖腹產下867克的早產寶寶,在產兒團隊照護下母子皆順利出院。 另一位35歲蔡小姐在懷孕前血壓正常,懷孕後規律產檢,也沒有任何異常,但就在離預產期一個月前,血壓開始偏高,收縮壓大約在150mmHg,舒張壓90mmHg,偶而會伴隨頭痛,同時也發現了胎兒生長遲滯的問題,因為即將臨盆,她很擔心會對寶寶造成影響,同樣也在醫師建議下,加入了高醫遠距健康照護中心提供的服務,順利地在今年初產下一個可愛的小寶寶,而蔡小姐也在生產後血壓恢復正常,開心地享受天倫之樂。 高醫林宗憲副院長表示,高醫今年初提供孕產婦更佳的照護,首創「高醫妊娠高血壓優質照護」團隊,提供跨團隊整合性醫療照護,結合了心臟血管內科、婦產部、遠距健康照護中心等,針對妊娠期間有早發性高血壓患者或高風險者,提供血壓機在家使用,由遠距健康照護中心提供24小時服務,只要覺得有不適情形,隨時可以電話聯絡,甚至有個案表示「遠距健康照護中心比我自己更關心自己」,讓孕產婦在孕期能獲得即時協助,並提供「綠色通道」,讓挺著大肚子的孕婦看診更為順暢,並希望透過此模式,形成全台妊娠高血壓優質照護先驅,協助所有妊娠高血壓的孕產婦們一個安心、放心、開心的醫療環境。 婦產部莊蕙瑜主任表示,妊娠高血壓是指孕婦收縮壓高於140mmHg或舒張壓高於90mmHg,或妊娠後期之血壓比早期收縮壓升高30mmHg或舒張壓升高15mmHg。容易發生子癲前症的風險因子,包括初產婦、曾發生過妊娠高血壓或子癲前症、多胞胎、葡萄胎、慢性高血壓、糖尿病或腎臟疾病,胎兒水腫、羊水過多、紅斑性狼瘡等等。 心臟血管內科吳韋璁醫師建議,有妊娠高血壓的孕婦,需要自行監測血壓,每天早晚各量一次並做記錄,並注意胎動。每一至二週做一次產檢,保持情緒的穩定。 新生兒科主任鍾浩瑋醫師表示,妊娠高血壓引發子癲前症及子癲症是產科急症會危及母嬰安全,危急時需要立刻生產才能終止母體病情惡化,但是往往這時候新生兒週數太小,可能有早產併發症之可能,若能配合婦產科醫師,高風險族群懷孕16週前須開始服用阿斯匹林預防,可減少八成子癲前症發生率,也可延緩胎兒出生時間,增加早產兒的存活率。

Read More

桃園醫院舉辦肺高壓照護團隊病友回娘家分享治療成功案例

桃園醫院舉辦肺高壓照護團隊病友回娘家,分享治療成功案例,重燃生命希望。(桃園醫院提供)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醫院將於21日舉辦「肺高壓照護團隊病友回娘家」記者會,特別邀請肺動脈高壓(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病友重返熟悉的醫療團隊,分享從罹病到治療的重生歷程,藉此提升社會大眾對肺高壓疾病的認識,增進早期診斷與治療意識,同時展現醫院在急重難罕疾病照護上的專業角色,實踐對社會的承諾。 院方邀請肺動脈高壓病友楊先生,分享他在罹病後的生命轉折與治療成功的故事。桃園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陳美音說,36歲的楊先生過去無任何病史,但在感染新冠肺炎後,逐漸出現間歇性乾咳、呼吸喘、不明原因的下肢水腫及全身倦怠,甚至兩度因呼吸困難暈厥送醫,起初被誤診為氣喘。半年後,他因突發心跳停止而被送至桃園醫院急診,經過插管及心肺復甦術後撿回一命,隨後確診為原發性肺動脈高壓(IPAH)。經過桃園醫院肺高壓照護團隊的整合治療與規律用藥,楊先生症狀顯著改善。他感激地表示,「本來對生活和工作感到絕望,但現在我可以正常工作,家人也終於鬆了一口氣。」 陳美音說明,肺動脈高壓會導致心臟與肺部間的血液流動受阻,長期高壓將使心臟負荷過重,進而引發全身性問題,甚至危及生命。陳美音提醒,若有不明原因的喘、倦怠或下肢水腫等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避免延誤病情。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院長楊南屏表示,自111年起,桃園醫院成立肺高壓照護團隊,整合胸腔科、心臟科、重症醫學科、物理治療師與營養師等多專業團隊,致力於提供全面性且精準的照護。截至目前,已成功診治53名患者,為許多病友帶來希望與健康。楊先生的案例正是跨專業醫療團隊發揮關鍵作用的最佳證明。肺動脈高壓的診斷與治療極具挑戰,但它並非絕症。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