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補腎養陽 穴按溫補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在中醫觀點中,冬至是陰氣最盛、陽氣初生之時,正是滋養腎氣的最佳時機。中醫師表示,冬至養生的重點是「補腎養陽」,宜透過穴道按摩和溫補養身。 冬至是24節氣中的重要節氣,也是冬季養生的關鍵時期。彰化馬光中醫診所醫師楊婕妤表示,冬至時節,人體的陽氣處於潛藏狀態,應該避免過度勞累,注重休養生息,並通過溫補飲食、穴位按摩及生活作息調整等方法來增強體內的陽氣,預防寒冷對身體的侵害。 楊婕妤表示,冬至養生重點是「補腎養陽」,腎被認為是生命的根本,負責儲藏先天之精和後天之氣。在這個時期,應該選擇溫補、滋陰潤燥的食物來強化腎氣,調養身體。 冬至養生飲食以補腎養陽,溫補為主,楊婕妤推薦的溫補食材包括:羊肉、黑豆、核桃、紅棗。並建議:當歸生薑羊肉湯和紅棗枸杞黑豆粥兩道食療料理,當歸生薑羊肉湯的當歸有補血活血的功效,生薑具有發汗解表、溫中散寒的作用。此料理有溫補腎陽、疏通經絡之功效。而紅棗和枸杞可以補血養顏,黑豆則補腎益精。這款粥既營養又溫補,是冬季養生的好選擇。 至於冬至養生穴道,著重疏通經絡,養腎固本。楊婕妤表示,冬至時節,腎經最為活躍,因此針對腎臟的經絡進行調理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腎俞穴、命門穴、湧泉穴就是適合冬至養生的穴位,透過按摩穴,有助於補充腎氣,增強體力。

Read More

<醫師專欄>俗稱「斷腳筋」之阿基里斯腱斷裂

■林敬為 阿基里斯腱,或稱為「跟腱」,是人體中最強壯的肌腱,位於小腿後側近足跟處,是由腓腸肌和比目魚肌向下延伸相連的共同肌腱,連結於足跟的跟骨,收縮時能使足踝產生向下彎曲,形成墊腳尖的姿勢,讓腳可以完成行走、跑步、跳躍等動作。武俠小說或是電影中,常看到的嚴酷懲罰「斷腳筋」,指的就是將阿基里斯腱切斷,一旦阿基里斯腱斷裂,足踝無法做出墊腳的動作,會造成日常生活及運動能力的嚴重限制。 現實生活中,阿基里斯腱斷裂好發在某一特定族群,也就是俗稱「假日運動員」的身上,這一類的民眾,平時並無固定的運動習慣,但在假日會突然從事一定強度以上的運動。當運動過程中,在某個需要突然用力將足踝向下彎曲的動作時,阿基里斯腱常常無法負荷強大的收縮力道而造成斷裂。此類病患常自述腳跟處彷彿被刀砍了一下、或是被大力踢了一下,之後就開始出現行走困難的情形。 治療上有兩種選擇,第1是石膏固定,一般約固定6至8週左右,此種治療方式的好處是沒有傷口感染或癒合不良的風險,但之後的肌力強度及耐力都較差,也有較高肌腱再斷裂的風險。因此,通常是有多重慢性病,身體狀況不佳,開刀風險較高的病患才會選擇使用此種方式。 第2種治療方式則是手術縫合,利用高張力強度的不可吸收線將肌腱斷端接合在一起,再進一步將縫線固定於跟骨上提供更大的穩定度。後續透過輔具保護,可及早開始訓練活動度及逐步恢復行走能力,透過手術治療,術後的肌力強度及耐力恢復較佳,肌腱再斷裂的機率較低,部分患者甚至可重新投入原先運動強度的比賽上。 預防勝於治療,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強度,穿著適合的運動鞋,足夠的拉筋伸展增加肌腱的柔軟度,阿基里斯腱的運動傷害自然就會遠離。倘若真的發生阿基里斯腱疼痛情況,也可盡早尋求專業醫療協助,避免後續造成更進一步的傷害。 (作者∕奇美醫院骨科醫師)

Read More

核醫新療法 精準打擊賈伯斯病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70歲的陳姓婦人4年前腹痛就醫,醫師診斷出罹患「賈伯斯癌」稱號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包括小腸等消化道都有癌細胞已經末期,長期口服標靶藥物控制,不料今年體重驟減、食慾不佳、全身疼痛,癌細胞已轉移全身,接受核醫新療法以放射性藥物「鎦-177 DOTATATE」治療,疼痛大幅改善,也能行走,及自行吃飯、如廁。 台中榮總核子醫學科醫師林宜瀞指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種會分泌激素的癌症,可能存在於全身器官中,其中90%好發在胰臟及消化道,可能腹瀉、臉部潮紅、盜汗、腹痛、心悸、皮膚炎或低血糖等問題,常被忽略、當成一般更年期症狀、腸胃疾病或焦慮症,導致病人輾轉多年,到腫瘤晚期才確診。 林宜瀞表示,現在設計新核醫療法,將放射性同位素鎦-177與標靶分子結合「鎦-177 DOTATATE」,藥物注射後,標靶分子和腫瘤細胞蛋白受體結合,精準放射出β射線,直接破壞腫瘤,同時保護正常組織,降低副作用的發生,癌轉病人治療後的3年存活率提升至80%,並可改善生活品質,為病人重拾新希望。  

Read More

沒糖尿病越吃越餓 3招對抗假餓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一位46歲任職科技業的工程師,身高169公分,體重95公斤,血壓長期在200以上,甚至在疫情期間一度中風。因為家族有糖尿病史,他開始積極減重,但過程中一直卡關,一天要吃5、6餐,就醫發現他原來是「假餓訊號」作祟。 收治工程師的減重專科暨家醫科醫師楊智雯表示,假性飢餓並非是生理需求導致的飢餓感,常見的引發原因包括血糖波動、腸胃激素分泌、情緒壓力或社交情境等,會讓人不自覺進食更多。 相關研究指出,假性飢餓與胰島素反應和飢餓素的變動有關,《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 Metabolism》中的一篇研究顯示,血糖在用餐後急速下降時,大腦會啟動飢餓訊號,即便這時候的身體並不真的需要食物。 楊智雯表示,幫患者檢測血糖,沒有糖尿病,他的「飢餓」源頭來自於進食次數,每次進食都會刺激胰島素分泌,血糖當然就常常上沖下洗好幾回。加上現代人多為高壓工作的生活型態,如果沒有調節壓力,讓大腦長期處於高耗能狀態,大腦就會釋放假餓訊號,誘導我們吃進更多的食物。 面對假性飢餓,楊智雯建議,可以依照3招去釐清,首先是感覺飢餓時,先喝一杯水並等待約10至15分鐘,因為缺水可能會被誤解為飢餓。如果飢餓感沒了,那就代表只是口渴,身體缺水。 其次是增加高纖維食物攝取,如蔬菜、全穀類和豆類等,這些能延長飽足感,避免身體過快地發出飢餓訊號。高纖食物也能穩定血糖波動,進一步減少假性飢餓發生。 第3是調整作息與充足睡眠,因睡眠不足會引起飢餓素分泌增加,抑制瘦素的分泌,容易讓人感到飢餓。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充足的睡眠能幫助荷爾蒙平衡,減少假性飢餓的頻率。

Read More

AI神助攻 搶救糖友視力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當發生糖尿病神經病變時,不僅可能導致截肢風險,還會影響心臟問題,為提升糖尿病病友對神經併發症的警覺性,苗栗大千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團隊特舉辦糖尿病病友會,與病友分享常見的糖尿病神經併發症,並使用全新引進、與醫學中心同等級的神經生理檢測儀(催汗儀)幫病友進行檢測。同時,也邀請營養師與病友們分享飲食的3大原則。 大千綜合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梁文偉表示,糖尿病神經病變可分為多發性神經病變及局部性神經病變,其中多發性神經病變是最常見的,約占所有糖尿病神經病變的75%,通常是由四肢的末梢(腳趾、手指)較容易受侵犯。大部分病人初期可能只有非常輕微的感覺功能減退,手指及腳趾出現類似「戴手套」、「穿襪子」的感覺喪失及疼痛,或傷口癒合不佳時才發現,如果未能及時治療,很容易引發局部組織潰瘍、壞死,甚至必須截肢的後果。 另外,糖尿病神經病變也包括心臟交感神經病變,一旦發生則死亡率會隨之增加。因此,減緩神經病變的進展才能降低併發症的風險。 大千提供與醫學中心同等級的神經生理檢測儀(催汗儀),以非侵入性且快速的篩檢方法,透過評估汗腺神經功能,檢測病人是否有糖尿病周邊神經病變,和心臟交感神經病變併發症的情形。 除了神經病變之外,常見的併發症還有視網膜病變,同樣在初期的症狀也不明顯,容易被忽略,若嚴重惡化可能會導致失明。因此,大千今年也引進精準度高達93%的人工智慧糖尿病視網膜病變輔助診斷系統,能準確的分析眼底影像並提供分類建議,有效輔助醫師進行診斷。 大千綜合醫院徐承恩營養師表示,在外食選擇上建議可掌握3大原則,1.少油炸、少勾芡;2.蔬菜水果不可少;3.多吃全穀少精緻。

Read More

擴大禁菸範圍 開罰近2千萬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菸害防制法修正施行後,循序擴大規範室內外禁菸場所範圍,國健署統計,今年截至11月30日止強力執行,已開罰場所負責人及吸菸者逾3千件、裁罰近新台幣2千萬元。 國健署表示,自112年3月22日菸害防制法修正施行後,循序擴大規範室內外禁菸場所範圍,包括:大專院校、幼兒園、托嬰中心及居家式托育場所全面禁菸;酒吧、夜店除於獨立空調及隔間之室內吸菸室外,不得吸菸。 此外,衛福部也公告國家公園、國家自然公園、風景特定區及森林遊樂區與公園綠地等除吸菸區外,不得吸菸;未設吸菸區,全面禁止吸菸。 統計今年截至11月30日止,針對違反菸害防制法,各地方衛生局已累計裁罰處場所負責人1067件及吸菸者2874件,裁罰金額分別計新台幣1376萬8000元及556萬7000元。 國健署表示,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指出,二手菸會導致嚴重的疾病,例如冠狀動脈心臟病和肺癌。接觸二手菸草煙霧的兒童患急性呼吸道疾病的風險增加50-100%,此外,二手菸還會對個人和社會帶來巨大的經濟負擔。

Read More

顏面神經探測器 唾液腺開刀更安全

記者翁聖權∕台南報導 台南柳營奇美醫院口腔顎面外科團隊推動先進技術在醫療中的應用,日前成功完成了使用先進神經探測器技術進行的唾液腺手術。顏面神經探測器技術的應用,不僅提高了手術的精準度,還有效保護了患者的神經,顯著降低了術後的神經損傷風險,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的治療方案。 柳奇指出,37歲林姓患者主述「覺得喉嚨腫腫的,吞嚥時候卡卡的不太順」,口腔內可以看到軟顎的區域腫脹,先排除了感染的問題,後進一步電腦斷層檢查,發現1顆6公分的腫瘤在左側腮腺區域,經過詳細的術前評估與風險告知,並在手術時使用顏面神經探測器,順利將腫瘤安全的從脖子取出,且術後無併發症產生,顏面神經功能正常。 林姓患者術後回診,除感謝醫療團隊的創新技術和悉心照護外,並表示手術後感覺良好,恢復速度超乎預期。 柳營奇美醫院口腔顎面外科醫師李偉廷表示,唾液腺手術是一種需要高度專業知識和技術的手術,傳統手術方式往往伴隨著較高的神經損傷風險。顏面神經探測器讓腫瘤可以更安全的從唾液腺取出,降低永久性顏面神經受損的風險,像是術後神經麻痺導致眼皮無法完全閉合、嘴角歪斜、皮笑肉不笑的狀況。先進的顏面神經探測器能夠即時監測和識別神經位置,幫助醫生在手術過程中避免對神經的損傷,並能安全地將腫瘤越過神經取出。

Read More

<元旦新制>擴大癌篩 預估5年服務1200萬人次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衛福部20日公布,自2025年元旦起多項新制上路,包括擴大癌症篩檢預防保健服務5年1200萬人次,並增修訂多項食品、化粧品等相關規定,包括嬰兒、特定疾病等配方食品。 衛福部表示,國健署將自明年元旦起,擴大癌症篩檢預防保健服務,預估至2030年,癌症篩檢服務約1200萬人次。對象與項目包含,肺癌篩檢增列大於等於20包年吸菸史,及有家族史者;乳癌X光攝影,年齡增列40歲至44歲及70歲至74歲;子宮頸癌抹片檢查,年齡增列25歲至29歲可每3年檢查1次;大腸癌篩檢增列45歲至49歲、40歲至44歲具家族史者;新增35歲、45歲、65歲女性當年1次人類乳突病毒(HPV)檢測。 在成人預防保健優化政策,國健署則下修年齡,30至39歲也可以每5年進行1次,給付金額由新台幣520元調升至880元,預計230萬人受惠。 食藥署則整併「嬰兒配方奶水應加標示事項」等規定,訂定「嬰兒與較大嬰兒配方食品應加標示事項」;另外,修正「特定疾病配方食品應加標示事項」第2點,增訂應於產品容器或外包裝正面處顯著標明「特定疾病配方食品」字樣,其字體長度及寬度各不得小於0.4公分,字體大小應一致,且其顏色應與底色明顯不同。 同時,「化粧品禁止使用成分表」從2025元旦起,禁止製造、輸入、供應、販售、贈送、公開陳列或提供試用含全氟/多氟烷基物質(PFAS,共5項13種)、過敏物質(3項)及藥品成分(1項)共9項禁用成分化粧品。 此外,為使民眾在過年前獲得充足保護力,疾管署元旦起,擴大流感疫苗接種計畫接種對象為「6個月以上尚未接種的民眾」,包括具中華民國國民身分及持有居留證的外籍人士,至公費流感疫苗用罄或屆效止,預估約有90萬人可受惠。 另疾管署「淋病防治工作手冊」,修正淋病病例定義,修正2大重點為「更新臨床條件內容」、「更新臨床檢體種類」,強化疫情監測與資料分析,以作為後續政策訂定依據。

Read More

中西醫合療 減緩化療副作用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60歲黃姓婦人因腰背痠痛找中醫針灸幫忙,經診斷後囑其進一步詳細檢查全身,查出乳癌復發,且癌細胞擴散至骨頭、腦,骨盆甚至被癌細胞侵蝕一個大洞,幾乎讓她崩潰。事後,採中西醫合療,標靶與化放療副作用包括惡心、口腔潰瘍、落髮等,一度令她困擾不已,經中醫調理身體輔助抗癌後,漸漸地減輕副作用,甚至消失,現今癌指數與各項指數均正常,已可以外出趴趴走。 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陳孟勤表示,當確診為癌症的那一刻,患者的生活已徹底改變,患者與家屬每天變得如履薄冰,甚至產生心理上巨大的壓力與無助感。中醫理論提到「正氣存內,邪不可干」,癌細胞在中醫概念裡視為邪氣,而正氣是維持人體健康的關鍵,當正氣虧損,身體抗邪能力就差,容易受到疾病侵擾。西醫化放療與手術等療法,往往耗損人體的正氣,中醫認為癌症治療關鍵除了攻擊癌細胞,更在於保護與增強患者的正氣,更好地抵抗副作用的痛苦。 她說,有些患者會有迷思,認為服用中藥是否會讓癌症惡化,其實在中藥裡有攻藥(清熱解毒、攻下、消腫散結藥等)與補藥(補益氣血陰陽、溫裡、健脾藥等),也有讓身體循環走動的行氣藥、活血化瘀藥等,中醫會針對患者的身體狀態調配最適合患者當下的處方與治療。此外,亦有針灸治療緩解癌症治療帶來的疲倦、疼痛等不適,中醫輔助患者身體達到最好的狀態。 陳孟勤說,西醫手術、化放療、免疫等療法雖然是戰勝癌症有力的武器,但往往伴隨嚴重副作用,如疲勞、惡心嘔吐、免疫力低下、腹瀉、疼痛、皮膚紅疹、口腔潰瘍等,而中醫能有效減低癌患不適,讓患者有更好的身體素質完成西醫整個抗癌療程。

Read More

健保點值保證0.9元? 石崇良:非常態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針對113年健保撥補至少每點0.9元頭質疑,健保署長石崇良20日表示,此次點值撥補是因為去年3月以後,新冠就診相關費用由健保支應,絕非常態也非保障點值。 行政院長卓榮泰日前針對健保點值提出3大原則,一是補足新冠疫情、類流感期間較2019年同期所增加的費用,二以用公務預算將點值補到0.9元,三是點值已在0.9元以上者,依照比例再補上去。 健保總額是事先匡住預算金額,醫療服務給付事後論點數計算,一旦服務爆量,點值就會稀釋。外界擔心,補助點值的做法,可能導致醫療院所衝量、降低管理誘因。 對此,石崇良表示,這不是常態性補點值或「保障點值」,而是因為去年3月後,新冠肺炎相關醫療費用,從公務預算轉為健保總額支應後,流行並未消失,仍有一波又一波的疫情,所衍生的併發症、病毒交叉感染,也造成醫療負荷增加;因此去年就針對新冠與類流感較民國108年增加的就醫人數,給予補助;其他衍生醫療費用,若有健保點值不足0.9元的,也補到0.9元。 石崇良說,此次調整主要是因應非預期風險、政策改變下對總額衝擊的補充性作法,絕非常態,也並不是保障點值的做法。目前健保署持續針對健保點值改革,朝向每點達到0.95元努力,也會避免醫療院所申報管理失控,也將針對偏鄉、燈塔型醫院提供點值保障,確保醫療平權。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