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類亞洲人罹肺癌難治療

本報綜合報導 藝人汪建民不敵肺腺癌離世,享年56歲。醫師說,目前臨床肺腺癌治療效果最好的是標靶治療,亞洲人、女生、不抽菸更容易有標靶突變基因,男性、抽菸2類亞洲人治療可能較困難。 汪建民曾表示,去年10月發現罹患肺腺癌第4期,體重掉了12公斤,經過10個月治療,身體好轉。沒想到今年8月底發現癌細胞已侵蝕到骨頭,9月初住進醫院後,就再也沒出來。 北市聯醫陽明院區胸腔內科醫師蘇一峰表示,肺腺癌化療有效機會平均約1、2成,大約存活半年至9個月,再加上癌細胞轉移,單靠化療基本上大概只能再活2到3個月,對於汪建民離世消息,「其實沒有太意外。」 蘇一峰說,雖然肺腺癌的化療成功率不高,但隨著標靶藥物的進步,肺腺癌患者存活5年以上,仍時有所聞,標靶藥物效果較好,是目前肺腺癌患者的第一線治療。面對肺腺癌新確診患者,都會先進行癌細胞切片染色,釐清是否帶有可使用標靶藥物的基因突變,這是治療策略規劃關鍵。 蘇一峰表示,肺腺癌患者可使用標靶藥物攻擊帶有基因突變的癌細胞,治療成功率可達7至8成,其中亞洲人、女生、還有不抽菸者會更容易有標靶突變基因,若患者為男性抽菸者,有標靶突變基因機率可能從6、7成一口氣降至3成,可能比較難治療,存活率自然也會降低,提醒民眾不要抽菸。 肺癌常會與抽菸做聯想,但蘇一峰說,與抽菸有關鱗狀上皮細胞癌、小細胞肺癌,並非台灣肺癌多數,台灣肺癌最大宗是肺腺癌,與抽菸關聯性較低。台灣肺癌人數越來越多,有很多醫生表示,台灣菸害防治這麼久,是否是方向走的不太對。 如何預防肺腺癌,營養師薛曉晶分享6大飲食重點,包括選擇地中海飲食模式、增加膳食纖維攝取、減少紅肉與加工肉類、避免內臟食物、多吃含大豆異黃酮食品,以及戒酒。其中她提到,研究發現,攝入大豆異黃酮可降低肺腺癌風險,特別是在亞洲人群,食物來源如豆類、豆製品、豆腐等。

Read More

杜絕青少年成癮 民團籲全面禁加味菸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由於加味菸是在菸品中添加各種口味,以降低菸嗆味,藉以吸引青少年及女性,無異一大成癮危機,繼WHO、歐盟明令禁止,台灣拒菸聯盟206團體7日也聯合呼籲:請政府遵守立院決議,全面禁止除菸草原味之加味菸! 政府預告訂定「菸品禁止使用之添加物」草案之公告,於7日預告期滿。拒菸聯盟等206個團體聯合並再分別發文,請衛福部回歸《菸害防制法》修法意旨和立法院朝野黨團協商決議,真正效法歐盟法令並依照WHO「禁止除菸草原味以外之加味菸品」原則,同時遵照《菸害防制法》規定「自本法公布後1個月內施行」,而非無限拖延後,又再放寬給予菸商18個月的緩衝期。 中研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吳全峰指出,美國FD&C Act自2009年,便依據加味菸危害之實證研究,制定禁止加味菸規定,廣泛禁止菸品成分(包括煙霧)或組成(包括菸草、菸紙或濾嘴)存在任何人工或天然風味、草藥或香料(菸草味或薄荷味除外,但近來已提出修法禁止薄荷味)。 故美國禁止加味菸規範係採全面禁止風味之立法方式,法條所例示不得添加之風味亦是採「不受限制的」規範,以達到「全面禁止」加味菸之政策目的,排除加味菸作為增加菸品吸引力手段(尤其是對青少年)之負面影響。 拒菸聯盟強調,現今政府僅以負面表列方式列出禁用添加物清單,也就是不在清單上的都能使用,等於是大大放寬菸商的權利,根本無法有效達成全面禁止加味菸、排除菸品吸引力之菸害防制政策目的,且與歐盟、美國及WHO的菸害防制方向明顯牴觸。

Read More

風災後 類鼻疽登革熱恐升溫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山陀兒颱風來襲,強風豪雨造成多處地區積水及淹水,疾管署7日發出致醫界通函,點名登革熱、類鼻疽兩大傳染病威脅,籲請第一線醫師提高警覺,發現疑似個案時,主動詢問相關接觸史或受災情形、有無受傷或遭蚊子叮咬、接觸汙水等。 根據疾管署資料,新北市跟台北市今分別新增4例及1例本土登革熱,均與新店或中和高風險區有關。統計自9月下旬迄今累計67例,經研判均為新北新店中和群聚(其中新北新店區36例、新北中和區28例、花蓮1例、台北文山區1例、台北大同區1例),均感染登革病毒第二型,尚無重症或死亡個案。整起群聚疫情監測至11月6日。 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目前登革熱疫情是重中之重,因為雙北都爆發群聚事件,且與新店中和有關,颱風後一週,本來就是病媒蚊孳生期,尤其又預估有東北季風來臨,須特別警戒疫情反彈。 除了登革熱之外,羅一鈞也提醒,類鼻疽致病原存在於土壤、水池及積水環境中,主要透過皮膚傷口接觸土壤或汙水而感染,也可因吸入、食入塵土或汙水而感染,颱風後帶來的強風豪雨會將土壤中的病原菌帶出地表,常造成吸入性感染。類鼻疽疫情也常伴隨颱風侵襲或大雨後發生,今年凱米颱風過後,全台就出現累計83例本土類鼻疽,其中14例死亡的19年新高。 羅一鈞預估,至10月中下旬均為類鼻疽確診高峰,請臨床醫師診療時如遇疑似症狀個案,應加強詢問如為居住水災地區或有疑似汙水、汙泥相關暴露史,應將類鼻疽列入鑑別診斷之考量,給予妥適的治療,並於24小時內儘速向當地衛生主管機關通報,同時採集檢體送衛生機關確認。

Read More

每日5蔬果 可多活3.25年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健康行為確實有延長壽命及降低醫療花費,根據北醫大公衛學院發表研究證實,癮君子少活2.31年,多吃蔬果可多活3.25年。 由北醫大學公衛學院應用流行病學碩士學位學程羅偉成副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與台大公衛學院及中研院統計所共同合作,利用國民健康訪問調查資料,分析台灣逾1.9萬名30歲以上成年人的健康數據,平均追蹤逾15年,探討5種健康行為者的平均壽命評比,分別為不抽菸、不過量飲酒、充足運動、多吃蔬果以及保持健康體重等行為,該研究已於2024年7月刊登於國際公共衛生期刊。 研究結果發現,不抽菸者比癮君子多活2.31年,不過量飲酒者可多活1.62年,並減少9.78%的醫療支出,而不過量飲酒者可多活1.62年,充足運動者可多活1.85年,攝取足夠蔬果的民眾壽命增加3.25年,而保持健康體重的民眾,平均可減少18.36%的醫療支出。是台灣首度針對保持5種健康行為可延長多久壽命進行的研究,也是國際上首次同時推估多項生活型態因子對醫療花費的總和影響。 羅偉成強調,全面採取健康生活型態者較長壽,比起僅有1項或沒有前述健康行為的人,保持5種健康行為的民眾平均可多活7.13年,並減少28.12%的年度醫療支出。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研究發現,體重過重(BMI25-30 )的民眾,壽命可能不會有明顯改變,但醫療支出卻比正常體重者(BMI18.5-25)增加了21.1%,這項結果也提醒民眾,健康行為不僅與壽命長短相關,也與生活品質及經濟負擔有密切關聯。 研究還指出,國人攝取充足蔬果量的比例有待提升,事實上,達到每日5蔬果的民眾偏少,而每週僅攝取1份蔬果的民眾,平均壽命明顯比一般人減少8.5年,而多吃蔬果的民眾則可多活3.25年。此外,研究也發現,有充足運動的人比起沒有運動習慣的民眾也顯著增加2.1年的平均壽命。 相較於其它國際研究報告,北醫大這項研究利用台灣本土健康資料進行推估,且使用較直觀的健康指標來闡述生活型態因子對國人健康的影響。透過量化不同生活型態對壽命和醫療支出的影響,政府可以更有效地分配資源,制定針對性的健康促進策略。

Read More

網購安眠藥使蒂諾斯 等同買毒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7日指出,網路及社群媒體非法販售管制藥品「使蒂諾斯」安眠藥,已要求網際網路平台協助屏蔽下架,並提醒民眾購買來源不明或非法使用管制藥品等同購買毒品,千萬不要網購不明藥品以免觸法。 食藥署指出,近來不法人士利用網路如Line等社群媒體,假借原廠或各大藥局名義非法販售「使蒂諾斯Stilnox(成分為Zolpidem)」等第4級管制藥品,第4級管制藥品就是第4級毒品,藥品限供醫藥及科學上需用,如來源不明或非法使用,即為「毒品危害防制條例」所稱之毒品,且管制藥品皆屬醫師處方用藥,民眾如因疾病所需,須經醫師診療後方能憑其處方調劑供應。 食藥署表示,不法人士於網路、社群媒體非法通路買賣使蒂諾斯等管制藥品,已涉違反毒品危害防制條例,一旦查獲將移請警政署偵辦。並請民眾至食藥署膨風廣告專區查詢相關違規網頁資訊,以維護自身健康及消費權益。 食藥署表示,為避免民眾遭受詐騙,已敦促藥品許可證持有者及製造廠儘快提出澄清聲明,並函請網際網路平台協助屏蔽、下架涉及非法販售使蒂諾斯之違法網站資訊,以保護民眾健康安全,善盡企業社會責任。 食藥署呼籲,民眾如有失眠問題應尋求醫師診治,積極找出病因,依照醫師指示正確服用藥品,並輔以多方式的心理或支持性治療,有疑問時應向醫師或藥師尋求專業諮詢,才能擺脫失眠的困擾。切勿輕信任何網路、社群媒體非法通路販售之來路不明產品,以免遭受詐騙、損失財產又危害自身健康。

Read More

〈陳醫師健康關懷〉中醫小針刀治療慢性軟組織損傷

■陳俊銘 針刀療法主要用於治療慢性軟組織損傷及其相關疾病。軟組織通常指筋膜、肌、肌腱、韌帶、滑膜、關節囊、椎間盤、軟骨和血管神經等。慢性軟組織損傷及其相關疾病的範疇,主要包括筋膜、肌、肌腱、 韌帶、滑膜、關節和椎間盤的慢性損傷,骨質增生症及上述損傷造成的血管神經卡壓綜合症和脊柱小關節移位失穩造成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可引起呼吸、循環、消化系統症狀,甚至泌尿生殖系統的症狀等多種疾病。 慢性軟組織損傷的基本病因如下: 一、創傷後疤痕修復:人體各部創傷後都會經歷充血、滲出、增生和吸收的炎症過程,在炎症過程中各種組織細胞的增生能力不同,成纖維細胞增生能力強,在各種因素影響下,大量增生並產生膠原纖維,將組織缺損填充和連接。如果缺損過大,纖維增生過多,就會在缺損的組織間形成沾黏和疤痕,造成肌腱、關節活動受限,血管神經受壓,引起患處的痠痛麻脹等感覺。 二、慢性機械性損傷:平時不足以致傷的機械性刺激,如長期反覆地作用於身體某一部位,常可引起該部位的慢性損傷,稱之為勞損。如廚師切菜等造成腱鞘炎,打字員的頸椎病,司機的腰部勞損等。 三、風寒濕邪致病:潮濕、寒冷侵犯人體可引起局部毛細血管收縮,供血不足,組織結構受損。潮濕、寒冷還可引起肌痙攣,使肌肉筋膜受損。長久受風、寒、濕邪侵襲,局部軟組織反覆損傷、修復,纖維結締組織增生,牽拉和壓迫周圍血管神經,引起局部疼痛及形成局部硬結和條索。 四、骨關節和軟組織的衰老蛻變:肌腱和筋膜衰老蛻變,膠原纖維變性斷裂,斷裂纖維進行修復,反覆循環修復,使局部結構增生、沾黏。骨關節衰老蛻變,發生增生性骨關節炎,骨質增生,刺激周圍結締組織增生。 針刀是中醫針刺治療和外科軟組織鬆解術相結合基礎發展起來的新療法,主要二大作用是:一、針刺作用。二、閉合性手術鬆解作用。針對慢性組織損傷帶來的沾黏性的痠痛,有著極佳療效。 針刀醫學是中西醫結合實踐性很強的臨床科學,從1976年朱漢章教授發明創造第一支針刀至今已經歷時40多年,針刀醫學正以其獨創、療效和便捷的三項優勢得,到快速的發展,在傳統醫學的發展上,可說是革命的突破,中西融合、創新!針刀可突破針灸治療的瓶頸,針對沾粘性、組織反覆發炎腫脹形成纖維化的疼痛效果很好。 (作者為台南市陳俊銘中醫診所負責人∕崑山科技大學助理教授)

Read More

3歲女童趴床亡 家人:只有感冒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嘉義縣番路鄉一名3歲女童,被母親發現趴在床上,沒了氣息。檢警相驗,女童身體無明顯外傷,家人表示,近來只出現感冒症狀,死因不明,將安排10月9日解剖釐清死因。 嘉義縣番路鄉一名許姓女子4日發現,自己3歲的女兒臥趴在床上,走進想叫起女兒卻發現她竟沒有了呼吸。立即慌忙地撥打119求救,可惜最終仍回天乏術。檢警相驗後發現女童的身體並無外傷,詳細死因待釐清。 嘉義縣警察局中埔分局獲報調查,女童母親進房間查看女兒的情況,發現女兒趴在床上睡覺,呼喚卻沒有反應,母親試圖搖醒小孩,但發現女兒沒了呼吸心跳。母親表示,女兒最近只有感冒症狀,也無其它病史。 檢警當天會同法醫初步相驗,確定女童身體上沒有任何外傷,初步排除受虐情形,但據許女表示女童近日出現感冒症狀,也沒有相關疾病病史,當天凌晨1點、3點都有查看女兒,沒想到到了早上女兒就沒了呼吸心跳。確切死因將待進行解剖後釐清。

Read More

睡不好 中年婚姻危機 百公斤熟男打鼾 老婆踢下床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45歲男性患者的體重將近100公斤,就診時主訴「半夜睡得正熟,老婆卻把我踢下床,趕我去沙發睡,嫌我睡覺打鼾聲很吵」,兩人險些鬧出中年婚姻危機。經諮詢病史,該名男子被診斷出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醫師建議睡前戒除酒精,而且必須減重,因為呼吸中止症多數患者都跟肥胖有關。 收治男子的開業醫師陳威龍在粉專PO文表示,這位患者到大醫院看了耳鼻喉科、神經內科、胸腔內科,診斷出睡眠呼吸中止症。除此之外,還合併高血壓、高血脂及血糖偏高等問題。 根據患者自述,胸腔內科醫師強烈建議他要減重,否則就要考慮手術,不過他不但不減,平時睡前還常常喝酒,而這樣的生活習性更是惡化所有的症狀。 後來,從檢查數據和身體數值看來,因他患有嚴重肥胖合併代謝症候群,因此除了藥物治療外,也幫他制訂了一套健康計劃,包括飲食調整、運動規劃和生活作息建議。1個月後,他成功瘦了5公斤,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有了明顯改善,暫時免去手術的擔憂,也讓夫妻之間恢復了和諧。 陳威龍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是一種睡眠中呼吸反覆停止的疾病,會導致睡眠期間反覆缺氧。睡眠呼吸中止症的症狀通常是由枕邊人先發現的,例如睡覺時發現對方鼾聲如雷,甚至有呼吸停止的現象。 另外,也有一部分的人是因為睡眠品質不好,常常半夜感覺吸不到氣而驚醒,自己發覺不對勁而就醫,這些都是典型的睡眠呼吸中止症的徵兆。

Read More

遊日小心!日黴漿菌肺炎新高 爆抗藥性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日本近日黴漿菌肺炎疫情爆發,患病人數為近10年同期新高,且發現已出現抗藥性。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說,黴漿菌為全年流行的細菌,沒有特別在那一個季節上升,日本黴漿菌肺炎疫情升溫,提醒赴日旅遊民眾應做好自我防護,而國內醫師很早就已知道黴漿菌抗藥性問題,可提供有效的治療。 羅一鈞提醒計畫前往日本旅遊的民眾,特別是小朋友若進出人潮擁擠的場所,或是已出現咳嗽等呼吸當症狀,一定要戴口罩;台灣地區目前黴漿菌疫情則是處在低點,所以還不會建議民眾戴口罩,如果未來疫情升溫,就會呼籲民眾若有慢性疾病、進出人潮擁擠場所時,建議應戴口罩。 羅一鈞表示,國內醫師很早就已知道黴漿菌出現抗藥性問題,所以治療病人時,若發現紅黴素抗生素效果不佳,將會改用更有療效的四環黴素治療,所以國人不需過度擔心。 新光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黃建賢表示,呼吸道感染中,黴漿菌感染約占10至20%,黴漿菌肺炎病人確診後,只要正確使用抗生素治療,一般可以完全痊癒,雖然黴漿菌致死率很低,但若延誤治療仍會有生命危險。 黃建賢說,黴漿菌傳染力不高,常在家戶內、辦公室感染,潛伏期約2至3週,一旦身邊的人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就應提高警覺,佩戴口罩。 尤其是自己出現類似症狀後,超過3至5天沒有痊癒,應懷疑是否感染黴漿菌肺炎,盡速至大醫院檢查。

Read More

西藥副作用強 女高中生躁症服藥 月經停止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三軍總醫中醫部主任黃怡嘉6日指出,一名17歲高中女生,年初因躁症發作至精神科急性病房住院,出院症狀卻未完全緩解,西藥之副作用更導致月經停止,精神科醫師轉介患者至中醫門診,經中西醫雙管齊下,患者之注意力及月經等問題快速改善。 中國醫藥研究發展基金會與華夏文教基金會6日以中西醫結合治療常見的精神科疾病為題進行線上講座,黃怡嘉指出,現代人生活壓力大,許多民眾受憂鬱、焦慮等症狀所困擾,需借助身心科治療,三總推動中西醫共同診療,不但能加速精神症狀恢復、鞏固治療效果,並可利用中藥改善部分西醫副作用,使病患的生活品質獲得改善且服藥遵從度提升。 黃怡嘉表示,三總曾收治一名25歲思覺失調症患者,更換多種抗精神病藥,效果均不佳,最後服用氯氮平後精神症狀方面改善,但卻出現大量流口水副作用,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因此拒絕再服用,經會診中醫,結合中西醫的生理及病理觀念,患者接受治療後口水減少、精神症狀也趨於穩定。 另一名17歲的高中女生,今年初因躁症發作至精神科急性病房住院,出院後精神症狀有改善,但仍有些情緒亢奮且不能靜坐,同時合併便秘、口乾舌燥、言語含糊不清、注意力不集中、月經不來等,精神科醫師便轉介患者至中醫門診,進行中西醫共同治療後,患者的情緒、言語及注意力均快速改善,且便秘、月經等問題也恢復正常。 黃怡嘉表示,研究發現41%患者合併服用抗憂鬱藥物與中醫另類療法;健保資料庫顯示,9.2%精神分裂症患者合併中醫治療,中西醫合併治療精神科疾病,在台灣是一種趨勢,甚至利用中藥更能改善部分西醫所帶來的副作用,提升患者生活品質,增加服藥遵從度。 黃怡嘉指出,精神疾病並非現代才有的文明病,而是自古就存在,如內經中提到的狂症與現在的躁症相同,其中記載癲症的部分內容,就是西醫指的思覺失調症一致。其他還有如憂鬱症與鬱症、失眠與不寐、失智症以及癡呆等,中醫都有完整的症狀、病機及治療方針論述,因此自古到今中醫便在治療精神疾病。 黃怡嘉表示,因為西方藥理學及腦科學的進步,對於精神疾病的認識與治療更上一層樓,可以補強中醫在急性治療的不足,但因藥物對抗性強,容易出現部分副作用,這部分正可以利用中醫來協助調理改善,兩種醫學相輔相成便是民眾之福。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