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夭折判賠千餘萬 醫界轟

記者戴淑芳、傅希堯∕台北報導 針對近期一起新生兒死亡案件,醫院及醫師民事判決賠償1400多萬元的醫療過失,台灣婦產科醫學會28日發聲明表示,反對「有胎便若無立即剖腹產為醫療過失」之見解及「新生兒死亡判決案例賠償金額新的計算方式」,引發醫界恐慌。認為這起憾事應回歸生產事故救濟精神,盼重審視。 林姓孕婦在台中大里仁愛醫院生產,嬰兒因吸入胎便而致呼吸衰竭死亡,台中地院判決醫院應賠償林女1400餘萬元,判例引起婦產科醫學會譁然,並發布聲明指出,健保給付剖腹產的適應症共有20項,其中並無胎便項目,這說明連國家都不贊成看到胎便就實施剖腹生產,認為這項判決不符醫療常規,更擔心民眾看到上千萬賠償金,未來不必要之醫療訴訟會增加,「以後恐怕沒人敢再為孕婦接生」。 婦產科醫學會聲明指出,產程中發現有胎便,並非目前健保給付剖腹產的適應症,通常需有符合的適應症合併出現,才會需要執行剖腹產,且產程中有胎便的生產約有20%,而因為胎便吸入造成新生兒缺氧的比例約為1%,即95%以上的產程中發現胎便,並無不良影響,大部分仍可經陰道生產,故以有胎便而未進行剖腹產為疏失理由,顯有失當。 此外,該民事判決請求賠償扶養費用,也不合理,相當孩子長大後每年都能給父母80多萬的撫養金。如此案成立,這意味著未來所有新生兒或兒童死亡案件皆可比照要求高額撫養金損害賠償,類似事件的民眾可能不再尋求生產事故救濟。 婦產科醫學會主張,該案判決醫療過失理由及新生兒死亡賠償金計算方式須重新審視,以避免不合理訴訟激增。 台灣是亞洲第1個立法實施生產事故救濟國家,更是全球少數涵蓋所有生產事故的不責難救濟制度,制度上路確實促進醫病關係改善、減少司法訴訟、改善執業環境、吸引年輕醫師回流。

Read More

M痘+6 疾管署籲完整接種疫苗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疾管署28日公布,國內6月計新增6例M痘(Mpox)本土確定病例,皆為本國籍男性,相較4、5月各新增2例,疫情有升溫趨勢,且今年北、中、南及東部均有本土M痘病例,顯示社區M痘傳播風險仍在。 疾管署表示,6例M痘個案居住縣市為北部4例、中部2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30多歲,因身體陸續出現皮疹、水泡、膿疱等症狀,經醫師評估後採檢通報。 台灣在自2022年6月23日將M痘列為第2類法定傳染病,截至今年6月26日累計確診375例病例,包括353例本土及22例境外移入,其中今年新增16例,其中13例本土、3例境外。 由於6月一口氣新增6例M痘本土確定病例,相較4、5月各新增2例,M痘疫情有升溫趨勢,且今年北、中、南及東部均有本土M痘病例,顯示社區M痘傳播風險仍在。 疾管署呼籲,M痘的潛伏期可長達21天,部分個案在症狀出現前1至4天即可傳播M痘予他人,所以接種疫苗為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式。而國際上M痘疫情持續,國際旅遊頻繁,暑假假期、七夕情人節將至,社交活動頻率大增,提醒民眾注意個人防護,除避免出入可能與不特定人士親密接觸之社交活動等風險場域。 疾管署呼籲,符合M痘疫苗接種條件的民眾,包括:近1年有風險性行為者(例如:多重性伴侶、性交易服務者、於營業場所發生性行為者等);過去曾罹患性病;或性接觸對象有前述任一情形者等,應儘速完成2劑疫苗接種。接種第1劑M痘疫苗14天後,對疾病的保護力僅有約4至8成,而完成接種2劑疫苗後,則可高達9成保護力。

Read More

灌骨泥 當心既有鋼釘影響治療

記者謝國金∕苗栗報導 當長輩隨著歲數增加,容易因骨質疏鬆而造成脊椎上的壓迫性骨折,因此,骨科醫師特別提醒,骨質密度及預防跌倒是長輩們重要的課題,若不慎發生壓迫性骨折,且又曾打鋼釘的病人,灌骨泥前務必要經醫師審慎評估。 苗栗大千綜合醫院骨科醫師容志雄表示,過去壓迫性骨折只能請病人臥床休息,慢慢等骨頭癒合,然而這過程卻是非常疼痛不適的,而且受傷的那一節會越壓越扁造成駝背,有些病人甚至會壓迫到神經,導致令人痛不欲生的神經痛。現行的灌骨泥治療已相當成熟且大幅改善病人的疼痛感。但如果骨折位置剛好在過去有打過鋼釘的地方,能夠進去灌骨泥的安全通道就會被占據,導致治療受阻,就必須思考其他方式來解決問題。 容志雄分享近日治療的兩個案例,一是93歲奶奶,過去脊椎第3、4、5節曾手術打鋼釘,此次受傷剛好是在第3節上緣,評估病人因個子較高,加上第1支鋼釘打入的位置較往下一些,因此利用上緣狹小的空間,順利完成灌骨泥治療。第2位病人是82歲的奶奶,個子嬌小且鋼釘位置打得很好,能打入骨泥的空間更小,所幸在使用孩童專用的細小鋼針後,也成功灌入骨泥,解決壓迫性骨折的疼痛。兩位病人的困難度都相當高,所幸在手術過程中透過C型臂X光機準確的定位,及醫師專業的判斷,才能在非常狹窄的空間下,精準地將骨泥灌入受傷位置。 在接受灌骨泥治療後,最重要的就是後續預防跌倒及治療骨鬆的問題,才能避免再次發生骨折。容志雄表示,由於骨鬆沒有明顯症狀,容易忽略,但只要一跌倒或是突然用力過猛(如:彎腰搬重物),就可能造成骨折。要預防骨質疏鬆,最好的辦法就是提早「存骨本」,包含:攝取足夠的鈣質及蛋白質、適度曬太陽增加體內的維生素D3、維持運動習慣提升肌耐力、保持適當體重、以及養成健康的生活型態。

Read More

兒童遭網路霸凌 更甚疫情前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暑假期間若兒童青少年長時間使用網路,出現行為或情緒反應有別於以往,當心他們可能正遭受網路霸凌傷害。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研究發現,兒童遭受網路霸凌的比例高於疫情前,網路霸凌高峰在小學高年級到國中一年級階段。 世界衛生組織歐洲區2024年3月發布的《學齡兒童健康行為》(HBSC)研究指出,大約16%的11至15歲兒童遭受網路霸凌,此數據高於4年前的13%。 該研究數據包含了歐洲、中亞和加拿大等44個國家的27萬9千名兒童和青少年,結果顯示,15%的男孩和16%的女孩最近幾個月曾被網路霸凌過1次;每8個青少年中就有1個承認曾對他人進行網路霸凌。 在多數地方,網路霸凌的高峰在男孩是11歲、女孩是13歲;男孩在霸凌行為上表現出較高的攻擊性和身體衝突的傾向,而女孩間霸凌的增加主要是透過網路霸凌。 宇寧身心診所院長吳佑佑表示,網路霸凌隨時可能發生,且常一傳十、十傳百,甚至捕風捉影,影響無遠弗屆。此研究也指出,網路霸凌高峰在小學高年級到國中一年級階段,這時期的孩子同理心發展尚不成熟,感同身受的能力不夠,網路霸凌行為就容易發生。 吳佑佑提醒,網路世界已提前到來,小孩適應網路的速度很快,然而父母和老師可能仍未準備好如何應對,像是和孩子約定使用的頻率、設定健康的網路使用界線…等,除了網路霸凌,也可能造成3C成癮,建議父母和師長要掌控環境,協助未成年孩子正確使用網路。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身處於網路時代,與其限制兒童使用網路,不如教他們在使用網路前先設立好社群互動的界線,建議引導孩子不要發布或發送任何會讓他人感到尷尬的內容;不要洩漏地址、電話、生日…等真實身分;不要隨時暴露自己的行蹤;定期在網路上搜尋自己,若發現個人訊息請刪除;避免過度分享自身生活。建立好的網路使用界線,有助於健康的使用社群,避免對生活產生負面影響或遭受網路霸凌傷害。

Read More

食藥署長吳秀梅去職 中醫大莊聲宏接任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由於連續發生蘇丹紅辣椒粉事件,及點滴液供應不足問題,食藥署長吳秀梅將去職,並由中國醫藥大學藥學院院長莊聲宏7月1日接任,立委陳昭姿表示,莊聲宏擅長於新藥開發、抗癌藥作用機轉、基因治療等領域,期許他秉持藥學專業,嚴守人民食品與用藥安全。 年初爆發蘇丹紅辣椒粉食安事件後,據指出,當時就有人點名應由食藥署長吳秀梅扛起責任,近期又發生永豐化學違反PIC/S GMP而被勒令停,造成台灣地區點滴液供應不足,吳秀梅去留問題再度被外界提起。 立法委員陳昭姿指出,莊聲宏本人已證實將接任新任食藥署長,莊聲宏長年身在學界,新藥開發、抗癌藥作用機轉、基因治療、分子技術都是擅長領域,期許他秉持藥學專業,嚴守人民食品與用藥安全。 陳昭姿認為,關於食藥署設置的各個專家諮議委員會,期許新任署長對於這些以外聘專家為主要成員的委員會,都能清楚設定委員會的政策目標,也依此政策去聘任相關專家,亦即,拋棄過往常見於行政機關的門戶之見,多從自己的熟識圈去找人的做法。希望未來各個專家委員會提出務實科學的建議,協助食藥署兼具專業與管理的運作。

Read More

7月中達高峰 疫週恐破10萬人

記者戴淑芳、傅希堯∕台北報導 新冠疫情進入第6波,預估7月中達高峰,單週就診估破10萬人次,對此,疾管署長莊人祥27日表示,因COVID-19已不是第5類法定傳染病,強制配戴口罩已沒有法源可開罰,不會恢復;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召集人李秉穎則指出,近日這波COVID-19疫情與新冠病毒突變有關。 疾管署27日辦理COVID-19抗病毒藥物處置講座,莊人祥在會後記者會說明最新疫情走向指出,上週新冠併發症患者數量已經超過第5波疫情高峰,且還在持續上升中,預估7月中達高峰,屆時單週併發症患者會破1千人,估算單週就診可逾10萬人次,但多數為輕症,且不會超過去年第4波疫情的單週併發症數達1790人。 面對疫情升溫,莊人祥也表示,在最後一道解除進入醫療院所強制配戴口罩改成建議之後,目前也不會恢復口罩令。因COVID-19已不是第5類法定傳染病,強制配戴口罩已沒有法源可開罰,但各醫院可因應疫情自行規範,也呼籲民眾到人潮擁擠處配戴。 台大醫院內科部主任盛望徽提醒,抗病毒藥物在發病24小時內使用效果最好,因此,若有發燒、咳嗽、流鼻水、喉嚨痛等疑似COVID-19症狀,可在家自行快篩,但就算檢測結果為陰性,建議2天後還要再篩1次。若有心肺疾病、慢性病等高風險患者更要注意,盡快就醫。 另外,李秉穎27日接受電台訪問時表示,目前天氣炎熱仍然出現流行趨勢,是因為群體對於新變異株抵抗力較少,使民眾接觸少量病毒就會生病,但因大部分民眾已經感染過且接種過疫苗,所以新冠病毒已經沒有大爆發的條件,但面對病毒不斷的突變,抗體效果減弱時仍會再度感染。 李秉穎指出,未來應不需要每年接種COVID-19疫苗,但目前是新冠病毒感冒化的過渡期,如同季節性流感的小突變,除非病毒出現大突變,否則不需要恢復全面戴口罩管制,但建議民眾至少要施打1劑疫苗,而高風險族群則得施打2劑。

Read More

醫院不止看病 估8月起可3高諮詢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今年8月起健保署將推動全人全社區照顧計畫,醫療院所不再只是看病、領藥,將變身健康促進好鄰居,包含三高族群生活型態諮詢,強化營養與運動習慣,健保給付細項共擬會7月定案。 健保署自今年起將全民健康保險家庭醫師整合性照護計畫,升級為「大家醫計畫」,為讓患者不論習慣在醫院或診所固定就醫,都能獲得相同的以病人為中心的整合性照顧,因而將推動地區醫院「全人全社區照顧計畫」,預計8月上路。 「全人全社區照顧計畫」中,包含健保每年給付1次生活型態諮詢。健保署長石崇良27日表示,台灣面臨超高齡化、少子女化問題衝擊,須被照顧者變多、供照顧者漸少,健保財務逐漸困難,以疾病治療為主的健保體系不得不做出改變。 石崇良說,看病、開藥的醫療院所需轉型,結合健康促進觀念,推出全人全社區照顧。以過去1年用量最大藥物,包含糖尿病藥、降血壓藥、降血脂藥、便秘藥及安眠藥,三高與生活型態是健康台灣最大挑戰,健保決定推出生活型態諮詢給付,改變疾病樣貌。 他進一步指出,將優先針對三高族群進行出生活型態諮詢,有必須導入生活型態醫學。因為所需資源可能會比較多,預計由地區醫院執行,給付次數等細項待7月12日共擬會決定,屆時再對外說明。

Read More

通訊看診等七月一日實施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福部7月1日新制,包括實施新修正通訊診察治療辦法,醫師透過通訊方式看診提升醫療近便性,預估受惠民眾達247萬人,未滿7歲兒童也可進行6次發展篩檢,預估受惠人數達40萬人。 健保署表示,全民健康保險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將提供肺炎、尿路感染及軟組織感染之失能患者住院替代醫療服務,估計有超過5000人受惠。 另外,在社會救助方面,強化社工人員執業安全,透過資料庫串接導入大數據應用等技術,提供風險預警模型、智慧化地圖及具有即時發送警報等功能,預估社安網處理高風險個案社工約5000人使用。 食藥署指出,包裝食品營養標示應遵行事項也自7月1日起要求,食品之營養標示以每一份量及「每100公克(或毫升)」單位標示之一致性規定,有助消費者閱讀包裝食品營養標示,作為選購參考。並下修嬰幼兒食品及禽畜內臟之重金屬規定。 食藥署表示,7月1日也將實施化粧品優良製造準則,包括防曬、染髮、燙髮、止汗制臭或含過氧化物之居家使用牙齒美白用途之化粧品製造場所,須遵循符合化粧品優良製造準則,確保化粧品製造品質。並廢除特定用途化粧品查驗登記制度,管理簡易一致化,可加快產品上市速度,提高民眾對化粧品之可近性等。

Read More

新冠、流感疫苗 10月同步開打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COVID-19疫情升溫,預估上下震盪至9月趨緩後,又將因秋冬氣候再升溫。疾管署26日證實,將採購最新款COVID-19疫苗550萬劑,10月1日和今年度公費流感疫苗一起開打。 國內進入Omicron第6波疫情,上週新增817例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比前一週上升31%,另增加40例死亡病例。且近4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及境外檢出變異株均JN.1,占比分別為62、47%,為國內主流株;KP.2的占比上升,分別為18、25%,其次依序為KP.3占比8、14%,XDV.1占比8、9%。 由於預估COVID-19疫情在7~8月達高原期後上下震盪,雖至9月趨緩,但又將因秋冬氣候再升溫。曾淑慧證實,因應病毒不斷變異,將挑選對新病毒株有較好保護力的疫苗,今年規劃採購550萬劑新款COVID-19疫苗,並規劃10月起與公費流感疫苗同步分批開打。 至於COVID-19疫苗接種對象,曾淑慧表示,目前規劃分2階段開打,第1階段由65歲以上、原住民55歲以上者,及醫事及衛生防疫相關人員、安養或長照機構受照顧者及工作人員、孕婦、6個月內嬰幼兒之父母、托育人員、滿6個月以上至國小入學前幼兒、高中職以下學生、具潛在疾病者,和禽畜相關及動物防疫相關人員等優先開打。 第2階段規劃11月1日起,開放50~64歲無高風險慢性病成人接種流感疫苗,並開放所有6個月以上民眾接種COVID-19疫苗。 針對整體疫情走向,曾淑慧指出,目前通報定義為中重症;若以過往經驗來看,可以推估約占總染疫人數2%,因此每週染疫人數約4萬人,不過多數都是輕症,症狀就像一般呼吸道感染,並不需要住院。對於抗病毒藥物莫納皮拉韋,也已採購2萬人份,預計7月4日到貨。

Read More

1/3成年人 活動量不足

本報綜合外電報導 根據最新公布的一項大型研究,近1/3成年人身體活動量不夠,對世人健康構成越來越大的威脅。世界衛生組織(WHO)和其他研究人員的研究顯示,2022年超過31%的成年人身體活動未達建議量,相當於18億人,比2010年增加了5個百分點。 WHO健康促進司長柯雷屈表示:「缺乏身體活動是對全球健康的無聲威脅,顯著地加重了慢性病負擔。」他在網路記者會上表示:「不幸的是,世界並沒有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 為保持健康,WHO建議所有成年人每週至少花150分鐘進行中等強度的身體活動,包括步行、騎自行車甚至做家事等,或至少75分鐘的劇烈強度運動,例如跑步或參加體育比賽。 柯雷屈說,若運動量未達這種程度,會增加罹患心臟病、糖尿病、某些癌症以及心理健康問題的風險。 根據刊登在《刺胳針全球衛生》期刊的研究,如果這種趨勢持續下去,到2030年成年人缺乏活動的程度預計將上升到35%。 WHO健康促進司身體活動處長布爾表示,這項研究「敲響警鐘,提醒我們做得還不夠」。 各國民眾缺乏活動的比率差異甚大,阿拉伯聯合大公國66%成年人身體活動量不夠,馬拉威則不到3%。另外,性別也有差距,全球近34%女性未達門檻,男性則有29%未達標準。 布爾說,活動率整體下降有「多種原因」,包括人們走路的次數減少、在電腦前工作的次數增加,以及休閒時常花更多時間盯著螢幕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