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債權人的憂鬱

■蘇家立 螢幕看著他,像凝視著深淵。幾秒鐘前,他的目光就鎖死於網路銀行那不變的帳戶。心頭癢癢的,似乎有隻蛞蝓滑呀滑,流了一地黯淡的黏液。   不敢把頭移開,深怕數字將會離他遠去。一眨眼,蛞蝓變成了某人射向他的甜言蜜語,尖銳的箭簇上裹著濃醇的糖汁,攙雜了眼淚還有任性。   要不回來的,除了金錢,還有溺斃於數字中的信任,卻多了寄生於雙手的焦慮,每輸入一回身分證字號、密碼和驗證圖形,宛如將他拋入蝗蟲肆虐的麥田,與夕陽的殘渣交融。   昨晚的滷豬腳非常的鹹,應該可以殺死心底所有的蛞蝓。他摳了摳胸口,掉出一張張沒有明日的借據,上頭偶爾會浮現清秀的臉孔,但一不注意,就被偷偷替換成蜘蛛的腹部,吐著堅韌的雪絲,有許多謊話掛在上頭,搖啊搖,像一顆等待臨幸的風鈴,身體空蕩蕩的,空氣卻是不少。

Read More

〈中華副刊〉〈青春異視界〉好久不見,你還住這裡嗎?

■張諭函 因為疫情暫別了讀書的城市,回到家鄉原以為「物是人非事事休」,沒想到一個大男孩突然跑過來和我打招呼,這名男孩是輕度智能障礙學生,掛著憨憨的招牌笑臉,跌跌撞撞朝我跑過來,他是我的鄰居。 我與他閒話家常,他很激動的說「我住這裡!我住這裡!」我微笑回覆:「我住這裡」,從第三視角看會不明白對話內容,因為我知道此男孩無法分辨你、我、他的語意,只知道「我」的用法,如果回答他「你住在這裡」,反而他會很激動的重複「不是你,是我住這裡」。 一個很可愛的誤會,卻讓我感慨萬千、心中情緒湧上,「我住這裡」,這裡是我的家,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讓你等待我了,我的家鄉,迷人的粉牆黛瓦、溫暖的光和日落,蒼穹無盡的寬廣,青山綠水,歸屬感原來是令人多麼安心。 那年,我考上了外地大學,離開家鄉時,坐著車驀然回首看著一路漸行漸遠家鄉,李白曾寫:「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比起我先思念故鄉,反倒像故鄉戀戀不捨的一路送我遠行,難分難捨間,故鄉在我的眼前出現水晶的折射光芒,變成好多個故鄉,最後滑落臉龐,滴在心上。 在外讀書的日子,新鮮感只是一時的快樂,半夜時的孤獨感隨時可以淹沒我,每當這時想找人訴說,但打開手機看著滿滿的聯絡人,卻不知道要打給誰,難以言喻的懷念家鄉情感,只有自己知道。 時間一長,害怕原來的家鄉不再是熟悉的樣貌,但很慶幸的是,原來家鄉永遠都為我保留一份回憶,永遠都歡迎我回來,讓我充滿朝氣的說:「我住這裡」,這裡是我的家。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要畢業了

■煤煤 恭喜我,終於要畢業辭了這份工作,工作三年多來發生許多事,最令我印象深刻的當屬裡面的同事,從我一進去工作時就發現裡面氣氛很詭異,而且很混亂。 舉個例子,裡面資深員工會跟上司頂嘴,說到最後幾乎都會變成互相謾罵,尤其某員工算是個中翹楚,脾氣陰晴不定,一但做錯或不符合他的規矩,便開始碎碎念,接下來就是算總帳,念到最後都有點人身攻擊。 最近的例子,是因為打擾他午休,使得我這傳聲筒被嗆,理由是他早上工作多、忙到累,所以他要休息,我心裡冒出許多疑問,第一,公司裡大家都是服務別人的員工,其他人午休也在忙,怎麼只有你能休息?第二,這件事雖然不是你負責,但如果我做錯或不如你意又會被你嘮叨,難怪我這職位的前任做得不長久,因為在這種環境下工作,深怕哪天這位同事又如炸彈爆炸,只好每天戰戰兢兢。我多年沒發的憂鬱症再度復發,也再次求助於藥物跟心理諮商,持續治療了三、四年。 最終,受不了了,我決定跟這工作道別,圖一個清靜。回想這段時間,工作上雖然壓力很大,但也有好處,就是看清社會生活現實面,有助自己心靈上的成長及健壯。以上為疫情期間心理壓力的抒發,純屬虛構如有雷同(趕快跑啊)。

Read More

〈中華副刊〉被心理暗示

■紫水晶 一名婦人帶著自己年幼的兒子到一命理師處算命,算命師看了又看,笑著對她道:「這孩子命好,將來一定不愁吃穿。」 婦人一聽大喜,不停地對命理師謝了又謝,對這兒子更加地疼愛,對兒子的要求有求必應,事事依著、順著寶貝兒子,認為自己的後半生得靠著這命好的兒子,當然得好生對待。 幾十年過去了,兒子已步入中年,卻不見那命理師所謂的命好,反而對自己的態度益發惡劣,常無故大小聲,且惹了不少麻煩,令她這個做母親的苦不堪言。 她向朋友訴苦,把那命理師的預言告訴朋友,朋友聽完後道:「妳一向對妳兒子有求必應,他一直都過著飯來張口,茶來伸手的日子,他的的確確是命好沒錯呀。」 這名婦人撫著額頭慘叫:「唉呀,難不成我是被心理暗示了嗎?我真夠命苦的。」

Read More

〈中華副刊〉敞院

■也思 偶爾 日本紅楓和小葉榕並沒有想像中堅強 過了好多年 返回舊居 陽台、花台上的盆栽和藤蔓 獨餘一盆瘦削腎蕨和蘆薈群 它們模樣未變 卻不認識我 獲得的啟發,不言自明: 能安受旱漠襲擊才是倖勝者 窗外,依然是那棵老烏桕 從六層樓,拉高了一樓 可探見晴朗時淡藍的海平線和船影 仍準時在五月杪抽穗 夜半傍微風的裸足伸探 一方白色房間 來枕旁香吻,撲鼻三日 絲縷清芬,比任何花還甜、幽雅 緘默的青綠生物 似乎努力想開口講述什麼真理 我觀察它們生育 傾聽搔觸 從寧謐到喧噪 熒熒路燈到繁星沉降 跋涉 朦朧穿越山野 向最傷心底事凝望 如小提琴魂柱震顫 一隻受驚的藍鵲啞啞拍飛 遇見上弦月顏 放下眼簾 不作爭辯 間或有人高呼或犬、梟嘯 隨即剎止 對的時間或錯的時間 相對來說,時間總是公正的 無論草稿是被守護或拋擲一一凋零

Read More

〈中華副刊〉廟埕記憶

■王清厚 日落西山,黃昏的太陽餘暉,降低了炙熱的暑氣。夜幕低垂時,人群漸漸湧向街頭媽祖廟埕。埕中央的圓形池,周沿砌石;有人坐著抽煙,有人東張西望,引頸企盼,在在等「王祿仙仔」的到來。 廟埕左側古榕樹下,擺了幾張長凳,說書人已準備就緒,中間桌上擺了泡了茶的大水壺,還有幾個茶杯,給聽書人享用。 說書人準備幾本又黃又縐的線裝書,講古比手畫腳,口沬橫飛,唱說俱佳。聽書人聚焦在說書人的表情,並容入故事情節裡;隨著故事有人或而義憤填膺,或而鼓手叫好,「來哦!有燒香有保庇,有食有行氣」,這位賣固腎的老兄,一聲吆喝,引來老幼男女,爭相恐後搶有利方位;有的席地而坐,有的引頸探頭,望著那些補腎丸。前排幾位老人家聽得摸摸口袋,想掏出錢,蠢蠢欲購樣子,老闆一定樂在心裡。 「王祿仙仔」一攤接一攤,人群穿梭其中,這攤看看,那攤聽聽;比較利益,想撿便宜貨。廟埕叫賣聲,敲鑼打鼓聲,大人的笑聲,小嬰孩的哭鬧聲,此起彼落,瀰漫廟埕,直至收攤。 「囝仔歪腰飼,大人食百二;來哦!結婚袜生,來找我,毋管是查甫人,阿是查某人生無子,我仔藥丸吃一個月,保證你生孝生!」最靠近廟門口的「王祿仙仔」,觀眾最多,這攤最吸引人,吃了長壽,又保證生男生,太神奇了! 媽祖神像就在正前方,媽祖菩薩或許也笑開懷;反正吃了無效,也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王祿仙仔」也要一口飯吃呀! 據傳清朝有叫王祿仙的人,他賣藥誇張吹牛,後來的人就稱說話誇大其詞的人為「王祿仙仔」。那些年,沒影視的年代,各地廟口成了大人小孩夜間休閒娛樂的好去處。看看「王祿仙仔」耍技,變魔術,聽聽他們口若懸河,吹牛的說詞,逗趣又好笑,難怪那些年有「王祿仙仔」的市場商機。 隨著時代變遷,「王祿仙仔」、「說書人」也與時俱進。當今網紅或自媒體直播、電視名嘴,不就是如同早期的「王祿仙仔」嗎? 同樣是屬媒體傳播表演,祗是早期的「王祿仙仔」在於拚經濟,養家糊口,絕口不談政治,昔非今比。

Read More

〈中華副刊〉呵護寫作初心

■蔡履惠 《青年世紀》,一本輕薄短小的中學生作品集,由新北市青年救國團團委會主辦。當年,我因羡慕它裡頭的文章作者而嘗試寫作。但猶如曇花一現,在發表過幾篇後我就被時代的巨輪帶著跑開了。爾後寫作於我就像潛泳,偶爾冒出頭來換氣時才露面。 是的,換氣。後來寫作是為了要換掉胸中濁氣。當年內向文靜,心頭有事不向家人朋友傾吐,寫作成了出口。攤開稿紙,任筆無聲宣洩。曾竊喜筆就是我的信仰,有筆在手,沒有趕不走的烏雲。 我對寫作十分隨興,心中無章法,只是跟著感覺走。國中時國文老師說我作文很好,只是常文不對題,寫著寫著就跑出題目,忘了回家。老師誇張的語氣、戲劇性的聲調,引得全班哄堂,齊齊看向傻不愣登的我。 後來,在寫作的領域裡我變得花心,什麼文體都想涉獵,就像個好奇心重的孩子,喜歡嘗試新奇的玩意兒,過後就期待被肯定。因此一路來,我的寫作一直保有最初的夢,就是希望能獲得編輯青睞,得以發表。被刊登時,日子好像插了花,心情美滋滋的。 網路興起後,博客風行一時,發表文章何需編輯審核,何需指望編輯賞識,自己的園地自己當家作主。寫得出,一日貼上百文也無人能干涉。但,我就是喜歡被肯定的感覺,所以,經營博客我沒有長性。此外,網路文學、網路詩刊也百家爭鳴,徵詩徵文、主題競寫,各種名目令人眼花撩亂,只怕應接不暇,顧此失彼。已不是紙媒獨大的時代,仍苦於報章對外開放的版面有限,而有無處投稿之歎。 網路世界的書寫,常是開放性的,貼文公開,任何人過個眼探個頭就能看到,好壞高下任人評比。與閉門造車,埋頭寫自己的,然後只有編輯能看到自己的稿子,感受實在是天與地的差別,個中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在網海幾經折騰,一再告訴自己:拋開輸贏守護初心就好,無論如何絕不氣餒。網路無國界,寫手更多,誠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秉持觀摩學習的心態,方可卸下負擔悠遊網海、暢遊網海。 我有寫作夢,小小的企求發表的夢。如今夢依然,它沒有跟著我長大,沒有跟著我老去。它始終小小的,在強風過境時,尤需要小心呵護。

Read More

〈中華副刊〉無言裡的悲戚

▉琹涵 昔日的金童玉女終於爆出了婚變,宛如在人們平靜的心湖裡,丟下了一顆震撼彈,漣漪處處,無有止時。兩個人都在學校裡教書,教的還是同一科,怎麼搞成這樣的? 他們結婚也十年了,有一個兒子八歲。讀小二。 彼此認識得夠早也夠久,從大學時的班對走到今天,時間真是不短。 先生比較活潑,太太偏向安靜,不能據此就說兩人的個性不合。婚姻中,互補的成功案例也隨處可見。 起因於先生到某個大學兼課,遇到了另一個也一樣外向的女老師,談得來也走得近,終於擦出了火花,感情的燎原一發而不可收拾。或許一開始,仗恃著雙方都有家庭,不以為會有不倫之戀。然而,感情易放而難收,畢竟是非理性,除非「慎始」。 於是雙方各自想要離婚,另外重組家庭。第三者離成了。這邊的先生,由於太太不肯簽字,而整個卡住了。 先生怨懟的說:「每次我希望妳陪我去看夕陽,妳總是說,沒有空。」 太太委屈的回說:「我要做家事,和照顧小孩。」…… 我常想,人,其實是複雜的,心思百轉,又有誰能真正看得透徹呢? 人與人之間,能成為談得來的朋友,恐怕都有某些心靈上的契合。 契合,常成為彼此深交的關鍵。 可能是類型相近的人,可能有某些人生遭遇雷同,可能價值觀近似、理念相同。或者是同好,或者彼此欣賞,例如從對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所沒有而又十分羨慕的人格特質。…… 「人世間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這話說得浪漫而深情,聽得人怦然心動。 真的是這樣啊?結局卻有多種,恐怕都各不相同。那是因為人有百百種,稟賦不同,發展各異,怎麼可能會有一致的結果呢? 我以為,若結局相同,那也太不可思議了。 是由於未知,才讓人生顯得步步有趣的吧? 那麼,這樣深相契合的人結為連理,應該是讓人欣羨的佳偶吧? 答案卻也未必。 美滿婚姻中,雙方相互的尊重和無盡的包容,才是奠基的重點。 然而,變與不變,讓婚姻呈現了多種面貌,有時候,是令人為之扼腕嘆息的。   大詩人劉禹錫有〈竹枝詞九首其二〉: 山桃紅花滿山頭,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紅易衰似郎意,水流無限似儂愁。 山上的桃花灼灼其紅,開滿了整個山頭,春來時,蜀江的江水拍打著青山急急流淌。花顏雖美卻也易凋,一如他對我短暫的情意,然而,水流潺潺,無有終止,就像是我心中的憂愁一樣無法停歇。   屬於她的愛情終究蒙塵,她的心已灰敗。 她沒有簽字離婚,不意味著心中的依戀。或許,她還需要細細的考量吧?畢竟婚姻不是兒戲。 如果能惜情惜緣,在許多的磨合之後,成為佳偶或也不無可能。 那麼,面對學界昔日的金童玉女,如今劍拔弩張,恩斷義絕,雖然讓人覺得遺憾,然而,坦白的說,在這紛紜的人世,也並不意外。 然而,我無言,卻不免有幾分悲戚的心情。

Read More

〈中華副刊〉〈青春異視界〉尋找豬頭飯

■張育銓 豬頭飯?什麼是「豬頭飯」──是豬頭煮米成飯呢?還是像臺中「傻瓜飯」一樣,「豬頭」只是一個詼諧的形容詞,說人吃這種飯後,會像豬一樣看似呆傻? 生長於臺南佳里,除了知道它是鹽水區一道特別的小吃,在童年想像裡,「豬頭飯」這三字,是一個營業用的大電鍋蒸著米飯,時間到了掀鍋蓋,白霧在米飯上氤氳,一顆完好無缺的恐怖豬頭就會嗤嗤的笑著瞧你,水氣在皮上凝結成珠,出汗一般。 小學六年級時,我看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高丁先生的小說《蒼蠅王》,頗有感觸。蒼蠅王是一顆死豬的頭顱,被吊掛在樹上。意象驚悚,寫實的程度卻讓我懷疑,高丁先生莫非也知道豬頭飯或吃過豬頭?總之,曾為鹽水居民的父母極力想拉攏我一嚐豬頭飯,我一概拒絕──他們居然想用豬頭飯,破壞一個孩童的純真心靈,我可是非常愛護動物的!照這樣看來,若順其意吃豬頭飯,未來要我啖「鴨頭飯」、「狗頭飯」、「兔子頭飯」,也不是不可能的啊! 直到國三,飲食不離「油、鹹、辣」的勞工父親,某日突然半身麻痺,檢查才知是小中風。那陣子每月都要去鹽水區的診所打上一針,用以通血路。也因這針,我才真正開始認識豬頭飯,愛上它並引以為傲! 父親回診,基本上我都會陪同前去。某次早餐父親想吃「豬頭飯」,本著「病人最大」的心情,我便按捺內心的疑懼,和他前往一間在地人最為熱愛的小店。那時我才知道,原來「豬頭飯」裡根本沒豬頭! 豬頭飯,有「豬頭肉」、「飯」、「湯」三個重點,分開料理卻彼此有關聯,合稱豬頭飯,早期清苦人家逢年過節才能吃。「飯」由豬骨高湯快火烹成,吃起來非常「鬆」,無乾硬或濕軟之感,粒粒分明。店家會提供煎香腸的油,可以淋在飯上,真是滋味大絕!另外,配飯的「豬頭肉」料理,就要看各家功夫,像豬耳朵、豬舌、豬頭皮等,一齊和蒜蓉醬油膏下去配飯,最後豪飲幾碗高麗菜和豬髓烹調的高湯。每次吃完,我簡直要發出幸福的「齁齁」豬叫! 之後,我成為了豬頭飯的愛好者,遍嚐鹽水區大街小巷以做比較。我家偏愛先前所提的小店,靠近菜市場的某一街角,不在市場或點心城內。老闆娘年事已高,卻堅持下廚,免費的湯、平價的飯,是她跟客人交朋友、展現鹽水小鎮的人情味。 出外念書後,每跟外地人推薦臺南美食,說到豬頭飯,聞者皆駭然,跟我當初一樣──甚至許多來自臺南的朋友也不知道豬頭飯。我很愛帶人去吃,當看到老闆娘佝僂端菜上桌,感受她招呼的親切,夾一塊蘸了醬油膏的煎蛋至飯頂,戳破蛋黃,和豆腐、豬肉一齊入嘴──米飯香噴噴,咀嚼噴噴香,他們心裡也許會跟我一樣感動:我找到了!原來,這就是豬頭飯!

Read More

〈中華副刊〉失眠

■余能城 夜,懸掛上一枚琥珀 是否正眈眈地窺視 伺機攫住我 我就在睡意的密林間 輾轉 試圖藏匿   我化身為樹 難免在反側的時候 洩露行蹤 散下片片落葉 且在落葉的參差之中 透過夜的眼睛 看見你   你凝止成 瑣碎而模糊的結晶 那裡有你 有你 巧遇時的招呼 道別時的回首 以及微笑時的眼神 都是對我難解的提問   我彷彿早在 億萬萬年以前的夜下現跡 迷失於密林 只為 尋求一個解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