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危樓

■向明 早就亟待修補的 我們這棟古舊的大樓 恐怕就會要變成危樓了 不是天際驚雷的撼動 也非來襲的四野罡風 而是配合外來野心者 撞入糾眾煽動 要我們為他們作代打的先鋒! 不可,不可的呵! 都是自己的兄弟姊妹 怎可順從外來勢力作先鋒 不承認這曾經生活過的窩 是多少代先人的血汗建造 要知道先有祖先 才有我們這些個娃仔後生 難道不知道 這塊立足之地 才是我們成長茁壯的根本 絕無任何要自行毀滅的理由 更無為虎作棖的義務 一旦災難來臨 也會逼得走途無路的呵!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昆蟲變形記

■紀小樣 蚯蚓砍斷四、五截,再用強力膠黏起來,放在石頭上面曬……。哈!好玩……。 蜻蜓的翅膀——拔掉,把牠的身體豎立在土裡,變成獻祭的十字架……哈哈!好好玩……。 折斷獨角仙的角,再放在草地上……當高爾夫球打……哈哈哈!真的好好玩……。 把騷蟬的咽喉——用針刺穿。我吃冰淇淋的美夢就不會再被吵醒了。這樣,嗯!我應該可以安心午睡了。 咦!我睡的吊床——怎麼變成一張那麼大的網?一頭大蜘蛛過來對我吐口水……還七手八腳用很黏的繩索把我綑起來。 哇!蜜蜂拿著銀錐子——劃過我的眼睫毛;唉喲喂啊!三角臉的螳螂更在一旁怒揮著閃亮的大鐮刀——大聲威嚇要把我的手腳砍下來。 救命啊!救命啊!救命啊!原來是一場惡夢——嚇得我一大身冷汗。我放聲地大哭了……。想想,我自己不也是這樣對待草叢裡那些昆蟲——牠們應該也喊著:「救命啊!救命啊!救命啊!救命啊!這樣的哀號、哀號……」而為什麼我當時就是沒有聽到、沒有聽到……? 我更放聲大哭了! 媽媽立即趕緊過來安慰我:「我的乖寶寶!到底誰欺負你了?」。 「沒有啦!是我自己夢到自己變成昆蟲了。」 媽媽看我沒事,搖頭微笑著離開;我打開戶,對著外面的草叢、樹林說:「對不起!對不起啊!那些被我虐待的昆蟲們;原諒我吧!請原諒!——那些昆蟲的媽媽們。」 窗外的蟬聲,鋪天蓋地,一時豁亮了起來。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半月灣的憂鬱

■馬驄 面對太平洋,陽光燦爛,海水湛藍,一個半月狀海灣的潮水浪打著一片沙灘,向左內縮便是海濱步道,再內縮便是土地,土地上開著黃色的油菜花,在風中婀娜,令人心曠神怡。在這個面積只有一千六百公頃土地的小鎮上,住著約一萬二千位居民,白人居多,中南美來的移民次之,在一百個人中內華人只有五位。生活在這裡的富人,大多是開農場,開餐館,開觀光民宿旅館,開高爾富球場;沒有一技之長的窮人,多般是來打工的,也是非法入境人的庇護所。 邵純立夫婦來自大陸東北,是滿漢兩族的混血,前者是身材壯碩的硬漢,後者是小巧玲瓏,柔情似水的女人。他們經人蛇的安排自美國舊金山偷偷地上岸,並被介紹到此地一家中國餐館打工:男的做幫廚,女的做侍應生。餐館供給他們中晚兩餐,開始時沒什麼工資,僅是試用而已。兩星期後,見他們在工作上尚可,工資按沒有身分的移民發給,就是這樣的錢在他們心目中也是大錢。他們最盼望的事是:每個月頭一領到工資,即去銀行匯錢接濟父母親跟一個女兒。 這家中式餐館名叫聚友軒,有點水滸傳裡梁山泊的味道,宋江是號召響馬造朝庭的反,此餐館老闆王大洋卻抱著救己救人的胸襟,只要是不缺胳臂不缺腿,身強力壯的偷渡客,一旦被介紹進來即識他為家人,大家一起打拚,立足異邦。這個餐館規模不小,若賣滿了桌位約可達一百位客人,故用了十幾位人手。邵純立原本是在鄉村務農,服完兵役後又回到鄉村,接觸到的皆是大自然,如今卻置身於烈火炙慹的爐灶邊,烤得一直發毛,再加上懷疑心重,漸於大廚貌合神離: 「兄弟啊!不是教過你怎樣切這樣的菜了嗎?你看你切的這些怎能下鍋?」 「兄弟啊!不是教過你怎樣切這樣的肉了嗎?你看這些肉的形狀,上桌時多礙眼!條不是條,塊不是塊!」邵純立連忙說: 「對不起,請再給我一點時間練習,我一定會切到你們的滿意度為止。」話雖是這麼說,心裡卻很難受,轉過頭來咕嚕說:「他媽的,這是什麼樣的鳥氣!菜肉切不好,客人吃的開心就好!」 大廚們可能打了小報告,他下班時,老闆給了他一個大白眼。那天晚上他失眠了,琢磨著那白眼後面的意義,該不是:「走人吧!這裡不是養爺處!」翻了一個身又想到:「不會吧!如不稱職,可以被改派去洗碗盤,或被改派做雜役,至少有碗飯吃!」想到這又想到那,就這樣折騰到了天亮,睡不到二小時,已到了上班時間,走至飯店門口時,低著頭,哈著腰,夾著尾巴,並避免與老闆目光接觸,一溜煙的走進了廚房。 無獨有偶的老婆也碰上了麻煩。她年輕他八、九歲,瓜子臉上有一對杏仁眼,不笑已很好看,一笑起來,風情便在餐館內擴散,有些男同事有事無事的來搭訕,連長期的顧客看到她右手持著茶壼,左手拿著菜單走來,也喜不自勝。其中有一位四十幾的人特別喜歡她的服務,吃罷,喝罷,結賬時給她不菲的小費,她除驚喜外,警告自己千萬不能做出逾矩的事,若誤入歧途,不但害了自己,也害了先生,更對不起遠在天邊的女兒。 萬聖節期間,她與先生也要入鄉隨俗一番,也想去南瓜園買幾個南瓜擺在家裡應應景。大大小小的南瓜比比皆是,最大的有幾百公斤,最小的有的不到一公斤,有特殊模樣的即雕刻成各種臉:男鬼,女鬼,骷髏頭。他們在一條充滿黃橙橙的南瓜藝術街上,挑選了幾個放在車上後就去逛玉米草迷宮,鬼屋及小小動物園。坐上遊園敞篷小火車時,突然發現前一個車廂,有一個被壓低的大盤帽在那裡轉來轉去,並不時地將帽沿拉起來,露出一對狡猾的眼晴,盯著邵純立的老婆凝視,笑意明顯,正在納悶:「這會是誰?」 他覺得他的大腿剌痛,低下頭,見他老婆不停的滾眼珠,「噢!我明白了,原來是擺闊的那小廝!」 邵純立又犯了懷疑的毛病,夜裡睡不著,起床兩三次到衛生間,不是去撒尿,是為了走動走動消消這鳥氣:「他媽的!換個環境怎樣?這樣做就是釜底抽薪,一勞永逸!」 半月灣位於舊金山市以南約三十五英里處,介於聖馬刁郡之間,來這地方一日遊的觀光客甚夥,大家頂著加州的大太陽,在沙灘上走走,在潮水裡弄一弄潮,看看海上的落日,肩胛痠了,骨頭硬了,需要按摩按摩解除疲憊,為老婆安排在按摩院內工作他覺得很適宜;自己身強力壯,去養蘑菇的農埸申請工作是一條途徑。主意已定,如釋重荷,在熟睡的老婆額頭上來了一記吻。 他與她老婆先後離開了餐館,開始了另一段新生活。他初到蘑菇農場時,養蘑菇的知識有限,僅知道:蘑菇係孢子繁殖,需放在陰涼處,需人不時地去查看,該添加水時方能加水,加多了水蘑菇就會爛。他接觸到的雖大多數是華裔,以肢體語言也結識了幾位講西班牙語的阿米夠。日子久了,他懷疑華裔的經理勾結外人或者他的同黨在農場裡搞小圈圈。他也懷疑他的工作時數也被減,工作到下午二點無預警的被告知: 「今日埸內沒什麼工作可以做了,你可以回家了。」經理對著正在清理垃圾的他說。 「奇怪!那他,他,他,他,他為什麼能待在這裡繼續工作?還有這幾位阿米夠?」他指著他問。 「他們是他們,你是你,要輪流著公休!現在蘑菇市埸不景氣!」經理不耐煩的回答邵純立歪著頭,看著天,彆著一肚子的氣,不小心咕嚕出他的口頭襌:「他媽的!」 「什麼媽呀!你在說我呀,是不是?」 「不!不!我在說我媽,生下來我這個不爭氣的兒子!」 回到家裡,老婆還在上班,一室寂然,坐在椅子上,他越想越有氣:「他媽的!我正在接受不公平的待遇!」但是,他又想到再換一個工作也不是那麼容易,當下必須忍氣,不然的話,在半月灣那還有適合他這不會講英語的人之工作?老婆回家來了,他好像見到了救星,她還沒坐下來,他立刻滔滔不絕地訴說他今日之遭遇,老婆聽了他的故事後長嘆一口氣,拉著他的手說:「再忍一忍吧!等積夠了錢,我們就打道回府!長久的生活在別人的屋簷下,仰人鼻息,總不是辦法!」「嗯!只好如此,忍!忍!忍!」他雙臂張開,把老婆摟在懷裡:「我這一輩子就是為了妳!」 那夜老婆入睡後,他在床上翻來翻去,於是,他起身站在窗後透透氣,外面出奇的黑,突然看見有一個火團燃燒過來,火光中,經理的,他的,他的,他的,他的,他的及阿米夠的臉在他面前呈現,並對著他訕笑,耳旁又響起那幾句話:「他們是他們,你是你,要輪流著公休!現在蘑菇市場不景氣!」他趕緊定了定神,睜大眼晴,並用手捶胸,那火光瞬間就消失在黑夜裡,難道這是幻覺不成?他問著自己。翌日,他吃過早餐後,無精打彩的去上班,心想今日應不會被早辭退,多工作幾個小時,就會多幾個小時的工資。 蘑菇種類甚多,此農埸養的是小白蘑菇,猴頭菇,蠔菇等。將它們的菇種栽在裝有濕木屑內或濕乾草的袋子內就能產生菌絲體,然後就發芽自我繁殖。農場面積很大,養菇棚眾多,且擺養蘑菇袋的木架有好幾層,要一一的去檢查著實不易,邵純立被分配到的棚數很多,不得不將中午休息的時間縮短,吃完午飯,得趕緊回到蘑菇棚趕進度。但那些與他同身分的工人看起來皆悠閒,並對他說:「你這樣努力,是不是想得到這月份的模範工?」 被告知提前下班的是他,忙得要命的也是他,他懷疑經理給他小鞋穿,也懷疑他受到同工的排斥,「他媽的,士可殺,不可辱!」不由己的怒火中燒,並下了決心要給他們一個好看,警告,警告就好。這天是晴時多雲偶陣雨,就像他心理上的轉折,他大剌刺地站在經理面前及眾同工的面前數落他們的不義。想不到的他的聲音奇大,更想不到眾人的嗆聲更大,這下把他怒了,好像發瘋了一般,掏出手槍對準他們射擊,並大聲說:「他媽的!他媽的!他媽的!」 結果是七死,二受傷。及時趕來的警察以現行犯將他逮捕。這一槍擊案震驚了全國,立刻為半月灣蒙上了陰影,不僅沒有了觀光客,連居民也生活在惶惶不安之中,向來被稱為乖乖牌的華裔移民也犯殺人案,簡直是不可思議。開庭時,邵純立稱他自己患有精神病,他自己做了什麼毫不知悉。 半月灣的海水依然是湛藍的,陽光依然是燦爛的,油菜花依然是婀娜多姿的,但它患了憂鬱症,憂鬱的抬不起頭來。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初秋的花

■關立新 到了秋天,各種花開的乾淨和清爽。 比如菊,清雅芬芳,可以入茶、泡酒、淡泊心性;比如桂花,香的純粹,細碎似雪,像繁瑣的小日子,讓人們格外舒爽。記得,我的故鄉有一段廢棄的土牆邊,寂寂地長著木槿,繁複的花朵依著殘垣斷壁,素淨而況味,一絲絲淡淡的香若有若無,它們美的寂然,溫存的堅持,不遺餘力地綻放著。 小時候,每到秋天,我的母親總會拎著竹籃去野外採摘黃秋葵花回來,可以涼拌、炒食,或做湯,雖然營養比較豐富,對人體有極好的保健作用,但給我的印象是,怎麼食用,都感覺淡苦微澀,口感一般,畢竟屬於一味藥材吧。 特別喜歡鄉村的秋,有滿山坡紅火的辣椒,點綴田間的金黃南瓜,有滿院子的紫藤花開,和群居田埂、水渠邊的野菊花,三五朵一叢,三五十朵一片,少有一枝獨立生長。 野菊花,其實並不簡單,有三分梅的精神,它們瘦弱的脖子上,一張張笑開了的小臉,在霜寒白露的清冷的日子裡,簇擁在一起,開得自在、深情和淡泊,讓人心生憐愛。 還有一些野海棠,雖生而卑微,卻極其頑強的生長。花開時,遠遠望去,一大片淡白的、粉紅的、大紅的海棠花,馥鬱滿枝,綠萼多瓣,圓茸黃蕊,隨風一漾一漾波動,歡實而熱鬧,與周圍的莊稼、野草相伴著,溫心至極。這種野海棠花,經手一折,香味就會依附在手指間,久久不散 在秋分前後,一種細膩的,浮動的,幽微的暗香便在空氣裡淺淺地彌散開來,像薄霧一樣飄渺。這種香來自碗狀、杯狀,或者壺狀的金花茶,花色金黃,多姿多態,聞到香味,能讓人略感心裡有一種清華疏闊。 有時,生命的奇跡,不是我們可以想像的。家裡的一盆含羞草,經歷一夏天的炙熱,葉黃莖瘦,已經略顯奄奄一息,我以為它活不到秋天,於是,便忽略它的存在,不再去觀察它了,任其自生自滅,但忽然有一天,它卻給了我意外的驚喜,這盆含羞草清幽的葉子中,竟開出了兩朵粉色茸茸的花,很像古代女子繡花鞋上的絨球。 在《本草春秋》,我讀到作者以中藥為線,牽出一段段歷史故事,於秋天的幾種花香中窺見歷史絢爛悲壯之一角,蹉跎而滄桑,大氣而深沉,蒼涼而雄健,真是令人嘆服。沒想到這尋常的各種秋日之花,可以從中讀花能看到歷史真偽,也能讀到人性善惡。真是個人見識所限,我所看花朵,只看到表相,用以賞風吟月,抒情暢意,而沒有透過表像看內在的縱橫開闔的能力。 一位植物學家說:每種花都有自己的花語,你在欣賞和誇一朵花盛開時,其實,它是在忍著巨大的痛苦,因為養料,土壤,環境和氣候,對每一種花開都是生命攸關的大事,影響著它的生存,這些磨難,我們哪能體諒得到呢?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自珍集 〈相見歡〉.惜別

■子寧 多情最是秋風 入簾櫳 驚起一廂曉夢 念忡忡 離人淚 相擁醉 月明中 霧散花飛心碎 各西東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飛地留言 夜騎

■謝予騰 第六十四個工作天,路燈的光線 被咀嚼得發出玻璃 塊狀的聲音。 騎機車前往新港的高架橋下 列車高速經過 彷彿只有他們可以擁有對號靠站的旅程 而我和整座嘉南平原則必須面對 滿是霧霾的前端。 遠處,城市們仍討論著漏水、羈押 並高舉自以為公義的旗幟 戴著初階的藍芽耳機,連不上 那麼高端的議題——當我還為了補班 正催落油門 沿著薄冰般的日子 跨坐在尚未撞壞,滿布疤痕的 自己唯一的背上。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一五八巷

■雨曦 這天仍然如同過往一樣炎熱,陽光灑在皮膚表層有些許刺的感覺,關於臺南的巷弄,在大學的這幾年間多少走過、探索過。 像萬昌街的斜坡往左,經過一條筆直的樓梯便能到達一間門口都是盆栽垂垂,綠意盎然的咖啡廳,店狗是隻柴犬小黑,眉眼間有點呆萌可愛,會凝望著經過的客人,吐著舌頭,相較起他們的木招牌更加吸引注意。我的第一次也是這樣被他們騙進去的,當我掀開門簾的時候貓老闆小薯會蹭著褲管,像是說「主人,你回來啦」或「死鬼那麼久沒有過來,想不想人家呢」每次也忍不住要蹲下身撫摸牠肥美的背,或等牠在適當的時候躺在地板後,又要大打拍打牠豐腴的臀。這間咖啡廳是我假日的寶藏地,每每想坐在一角寫點什麼的時候,小薯就會跳到我隔壁空的椅子陪我,牠算是目睹我創作的整個過程,從高到低、從爛到好,尾巴輕輕晃動,櫃檯邊上放著從古物店淘的舊鐵風扇,歪著頭吹風,偶爾發出嘎吱的聲音,在我靈感匱乏的時候,任何的雜音也會不斷延綿,像漩渦般轉動著筆,有時筆尖會不受控,劃在再造紙疙瘩的表面上,不為別的,那種觸感是賦予我文藝青年的身分。 談論起符號對於我的意義,像巷弄,特別是臺南的巷弄。有曲折離奇的大樹巷,也有貫穿歷史的蝸牛巷,當步調變慢,整座城市的氛圍也濃郁起來,關於那些我被城市所改變的東西,或許是我不再恐懼炎熱了,就算汗淹沒眼睛,睜開的痛,也是渴望遇見某些永存於記憶的事。 我第一首得獎的詩是寫給R的,他也是L。 在某個相同無聊的日子裡,尋找個可以待整個下午的地方。他嗜甜如命,他愛黏人的貓。路過他喜歡的店時也會記錄下來,我們再交換情報,像是那間咖啡廳的甜點很好吃、這間酒吧調酒很特別、古著店有打折、到後來我們幾乎每天都會聊天,越聊越深,越深越陷進去,沼澤般吃緊的下肢,動彈不得,聲線對我而言是一種符號,他些許沙啞的嗓音揉合青澀的故事。是蠱,是詛咒,是信仰,是藥。 他跟我講過他最喜歡的巷子就是一五八巷。可能是以前我經過的時候太不顯眼,也可能我進來大學時,他仍在高中跟試卷決鬥。我唯一一次看見他抱著小薯,臉貼著牠毛茸茸的肚子,我不滿小薯這樣諂媚招客的樣子,像個駕輕就熟的罐罐,那的確老闆看見我們陪貓又陪狗,他便帶著隱藏的焦糖布丁和牽繩出來。正所謂:食君之祿,擔君之憂。小黑乖乖地讓我們扣好繩子後,便出去散步。 那時,我對一五八巷還停留在外面有一攤賣車輪餅的,推車很舊很傳統,每天排隊的人都很多,我偶爾放學之後也特別去買,我喜歡奶油大於紅豆,花生只選一個,我也忘記幾個送一個,反正很便宜,五十塊就可以什麼口味也擁有。到後來一五八巷變成個他口中最喜歡的巷子,我也喜歡。看著古厝改建的文青景點,我們會說延續發展,空間是他喜歡的,在翻新的舊房子裏賣著新鮮掏回來的舊物。 這幾年真的過得很快,快得要遺忘掉自己愛上臺南的巷弄。 當進入一五八巷時,我耳朵的洞已經重新長肉,但裏面空空的。路過十平時幾乎坐滿,他們的扇貝和鮭魚卵在嘴裏咬破的聲音,大海在侵入,那個夜晚。他跟我說「鳥飛古物店」很好逛,當我跟別人再次提起時還是說錯了變成「飛鳥」。被時空定格的鳥飛有許多玻璃瓶和時鐘,斑駁的牆壁和日系的店員碰撞出一種距離的感覺。 離開這段挖起的空間,我慢慢感受到臺南的炎熱。我立刻走向斜對角的仰角舶物,這間標本店是他停留最久的地方,或許看見牆壁掛滿了蝴蝶標本,是哀美的死亡,也是我們習慣不美麗缺損的翅膀被裁剪下來,做成項鏈。 我逐漸不習慣一五八巷了,因過度暴露自己的情緒,我便回去家裏,每當有人問起臺南有什麼好玩的?我還是回答一五八巷吧,可能是想要借別人的腳來彌補還未完成的喜歡吧。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嘉佑八年的那場雪

■侯國平 大宋嘉佑八年冬,在梁山腳下,時逢暮冬天氣,彤雲密佈,朔風緊起,紛紛揚揚下著漫天大雪。但見枕溪靠湖的一個酒家,被雪漫漫的壓著,銀迷草含,玉映茅簷,數十株老樹杈椏,三五處小窗關閉。疏荊籬落,渾如膩粉輕鋪,黃土繞牆,卻似鉛華布就,千團柳絮飄幕幕,萬片鵝毛舞酒旗。 面對如此雪景,東京80萬禁軍教頭林沖,卻沒有一點閒情逸致,詩情畫意,有的只是愁腸百結,撫掌長歎。 因為此時此刻,他已不是東京80萬禁軍教頭,也不是滄州草料場的看守老軍,而是犯下人命四處逃亡的社會閒雜人員。 林沖獨坐南山酒店,喝了幾杯酒,悶上心來,驀然想起,我先在京師做教頭,每日六街三市遊玩吃酒,好不快活。誰知今日被高俅這賊坑陷了,我這一場紋了面,直斷送到這裡,害得我有家難奔,有國難投,受此寂寞。 真的很寂寞,遠離繁華都市,四處奔波流浪,望著漫天大雪,來時的腳印已被掩埋,林沖陷入了對往事的回憶之中。 他真後悔在五嶽廟內那一拳沒有打下去,當他扳將過來,認得是本管高俅的衙內時,先自手軟了,自古怕管不怕官,林沖也一樣。那衙內喊道,林沖幹你甚事,你來多管。原來高衙內不曉得這美女是林沖的妻子,若曉得時也沒這場事。眾閑漢見狀,一齊攏來勸道,教頭休怪,衙內不認得多有衝撞。林沖怒氣未消,一雙眼睜著瞅那衙內,眾閑漢勸了林沖,哄著衙內出廟上馬去了。 林沖太能忍了,有點像江西萬年的李佩霞。說到底還是在乎教頭這份工作,而這份工作又在頂頭上司高俅的腳尖上,說踢就踢了。就業形勢很難,研究生都不好找工作,林沖不想下崗,所以能忍就忍,委曲求全,沒想到卻種下了禍根。 如果當時林沖一拳打下去,把高衙內打個滿臉開花,那結果會怎樣呢?也許高衙內會知難而退,再也不能做非分之想。即使高俅知道了這事,也會做一下官樣文章,誇讚打得好,是見義勇為的好榜樣。 但這只是假設,時光是不會倒流的。 窗外的大雪還在下,南山酒店裡客人寥寥,林沖獨坐桌頭,乘著酒興,向那白粉牆上寫下了幾句詩: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樸忠。江湖馳譽望,京國顯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蓬。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東。 但凡落難的英雄,總是不屈不撓,對未來充滿希望。這是我們能看到的林沖唯一的文學作品,算不上精品,馬馬虎虎,比賈淺淺寫的好。林沖後來上了梁山,在反擊王倫的鬥爭中,他批評王倫是個不及第的窮儒,胸中又沒文學,怎做得山寨之主?在他看來,要做山大王,光會念社論,離了稿子就結巴不行,必須有點真才實學才可以。像武松那樣,只會在粉牆上寫下,殺人者,武松也,是當不了山寨之主的。 即使走到人生低谷處,還要抬頭仰望天空,林沖是真英雄。 一邊喝酒,一邊觀雪,林沖的腦海裡浮現出草料場的熊熊大火,刮刮雜雜地燒著,但見雪欺火勢,草助火威。偏愁草上有風,更訝雪中送炭。 林沖拿了花槍卻待開門來救火,卻聽見外面有人說話,三個人,差撥、陸虞侯和富安,一個是差人,一個是秘書,一個是朋友,是高俅派來害林沖的,這三個愚蠢透頂的傢伙,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明明草廳已經倒塌,如果林衝壓在其中,過了幾個時辰必死無疑,那就是天災人禍了。這三個蠢貨偏要再放上一把火,既燒掉了國家財產,又擔當了殺人罪名,你說笨不笨?是這三個蠢貨讓林衝動了殺念,下定決心上梁山去。 林沖從此不再委曲求全,苟且偷生,走上了一條落草為寇的路。他知道路在何方,因為懷裡揣著柴進的介紹信,那就是梁山。但他不知道前進的路上會遇到什麼,因為眼前是漫天大雪,滿地皆白。 大宋嘉佑八年那一場雪,下得轟轟烈烈,蔚為壯觀,通往前方的路,白茫茫一片。 那一夜,林沖是枕著雪花入眠的,雞鳴茅店,雪壓小舟。明天,會是雪停日出的日子嗎?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的媽媽是老師

■袁梓泉 我的媽媽是一名小學教師。小時候的我,曾經對媽媽的雙重身分感到一絲困惑與不滿。每當看到其他同學的媽媽穿著漂亮的衣服,自由自在地出入各種場合,而我的媽媽卻總是忙碌於備課、批改作業,甚至還要照顧那些家庭困難或生病的學生時,我不禁心生羡慕,甚至想,如果媽媽不是老師該有多好。 但隨著歲月的流逝,我漸漸理解了媽媽的偉大與無私。記得小學二年級時,我們班有個同學叫韓雪。韓雪在三個月的時候,母親不辭而別,以至於韓雪一直沒有見過母親,父親則由於肝硬化等重病的纏身,走路都要靠扶牆等才能維持。這對父女在一寓以臨時搭建的幾片石棉瓦圍成的空間為家,沒有灶台,也沒有傢俱,父親整天躺在床上。曾經家訪的媽媽說這女孩周年不洗澡,全靠鄰居們送點剩飯和舊衣解決溫飽問題。小韓雪的夏天和冬天放了學之後就去附近的一家超市玩,直到晚上超市關門才回「家」。班裡的同學都不願意跟韓雪玩,都說她有傳染病,因為不洗澡,所以也一直髒兮兮的。由於沒有自備課桌,韓雪被安排在教室的最後,也沒有筆和作業本等,二年級了甚至連a、o、e都不會寫。可在一個北風呼嘯的晚上,媽媽帶著我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髒」韓雪,她病得厲害,媽媽毫不猶豫地帶她去醫院,拿了藥。最後還把她帶回了家,給她洗了熱水澡,還給她換上原來給我新買的暖和衣服,為她熬了一碗驅寒的薑湯。一連好幾天,在媽媽的悉心照料下,韓雪的臉色漸漸恢復了紅潤,浮現出了久違的笑容。媽媽總是把我穿小的衣服、鞋子全部送給了韓雪,每過一段時間就親自帶韓雪去洗澡等。 後來媽媽為韓雪買來了自備課桌,重新為韓雪調整了座位,並在班會上要求所有的小朋友都要尊重韓雪、幫助韓雪。有一次,有兩個調皮搗蛋的男生遠遠地看到韓雪進教室了,在她用手推門的一瞬間從室內用力把門關上,夾到了韓雪的手。媽媽在教室裏硬是要那兩個男生當面為韓雪賠禮道歉。全班同學都感到不可思議,因為這樣對待韓雪在孩子們的眼裡已習以為常了。那兩個男生雖然不情願,但還是給韓雪說了對不起。從此韓雪只要一下課就跑到媽媽的辦公室去,站在媽媽的辦公桌前,目光炯炯地看著媽媽。媽媽有時候會溫柔地問有事嗎?韓雪總是搖搖頭,後來媽媽也習慣了。那些日子裏,我從媽媽的眼中看到了滿足與溫柔,也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她那份深沉而廣博的母愛。 媽媽不僅是一位優秀的老師,她還是一位生活的藝術家。她教會我如何在平凡中發現美,如何在忙碌的生活中保持內心的寧靜。無論是一頓簡單的家常便飯,還是傍晚散步時的閒聊,抑或是與媽媽擁抱時聞到的那股熟悉的溫暖味道,這些點滴時光讓我感受到了歲月靜好。媽媽作為一名老師,不僅僅是一份職業,更是一種責任和使命的傳承,是對生活的熱愛與奉獻。在她一次又一次的言傳身教中,我學會了獨立思考與生活的方法,媽媽也成了我生命中最堅實的依靠。 如今我已走上了工作崗位,每每憶起,總為有這樣一位老師媽媽而感到無比的驕傲與自豪。她的善良、無私和堅定的精神深深影響了我,教會我如何在這個世界上找到屬於自己的道路。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便當

■方群 便 通常小 偶而大 圓的罕見 方的偷偷竊喜 若與錢牽扯 挪移聲符調號 理論愈少愈好 當 習慣模仿聲音 也能扮演不同角色 落實自己想法 敢做就會挺身承擔 抉擇的必然命運 偶而會想放棄 在學習的逆風遭遇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