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失業率雖較6月微減,但1至7月平均失業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21,000人。(中央社)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昨天公布的資料,七月份經季調之後的失業率為百分之三點九,雖較六月微減零點零七個百分點,但一至七月平均失業人數較去年同期增加兩萬一千人;另一方面,勞動部昨天公布的統計亦顯示,減班休息(即無薪假)人數再度突破兩萬大關。由於目前全球疫情仍烈,對經濟衝擊未見減緩,勢必影響台灣景氣及就業,政府應以更積極作為,協助失業族群及社會新鮮人。
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堪稱就業寒冬。以失業率而言,今年一月為百分之三點七一,五月即飆到百分之四點一六;六月雖降至百分之三點九七,但當時媒體形容為「意外」降低。七月雖然續降,但也透露一些警訊。
由於六月開始為大專院校畢業季,按往年經驗,這段時間有大量社會新鮮人湧入謀職市場,失業率會因此提高;六月份失業率雖然降低,但當時媒體報導指,六月在勞動部台灣就業通網站新登記的求職數為六萬七千一百四十七人,反較五月減少兩千九百五十六人,反映畢業生受疫情影響,求職動機不強。
不僅六月如此,根據主計總處公布的資料,去年全年十五歲至二十四歲平均就業人數為八十七萬兩千人,今年一至七月降為八十五萬三千人,亦即今年至七月的平均數較去年全年平均數減少了一萬九千人;另一方面,今年較往年反常者為,六月畢業生求職理應開始進入高峰,但今年六月初次尋職者的比例反而低於三月,亦顯示今年找工作的社會新鮮人減少了!
社會新鮮人謀職意願降低,與若干因素有關。首先,根據主計總處統計,去年碩、博士勞動參與率首度跌破七成,據就業專家分析,原因在於「學非所用」或薪資不如預期;另據某人力銀行今年五月公布的調查,今年有將近三成八二的企業延後徵用新鮮人或另闢求才管道;平均薪資方面,較去年同期調查減少百分之零點四三,大學畢業生更減少近百分之零點七。換言之,今年社會新鮮人謀職,出現了職缺減少、起薪降低、謀職意願低落三種現象。
再就整體就業情勢觀察,主計總處公布的資料顯示,七月因經濟因素導致就業者週工時不到三十五個小時的人數,為四十七萬七千人,較六月增加八萬八千人。主計總處雖認為原因為暑假老師工作時數較少,但四十七萬七千人仍為今年疫情爆發之後的新高,且較去年七月的二十二萬九千人多出二十萬八千人,此亦為一大警訊。
此外,雖然八月中旬無薪假人數較七月下旬減少,但八月下旬又達兩萬零四十九人,重災居仍在製造業,且金屬機電業實施無薪假家數、人數均仍見攀升。勞動部官員對八月無薪假人數回升之解釋為,金屬機電業中的工具機上下游和零組件仍受國外疫情影響而訂單減少;換言之,倘若政府對包括金屬機電業在內的製造業的紓困力道不足、全球經濟景氣不見起色,製造業無薪假人數欲少不易。
總體而言,今年一月失業給付的核付件數為兩萬五千零一十三件,七月已達五萬三千八百五十九件,創下二0一0年三月之後的單月新高;一至七月累計核付二十八萬兩千一百三十件,若無「大逆轉」,今年全年核付件數勢將高於去年全年的三十九萬三千七百八十九件。從這些現象觀察,台灣總體就業情勢仍然嚴峻。
就業問題並非僅關乎勞動部單一部會的政策,國內外經濟環境更是影響甚鉅。政府應以宏觀的思維制定更積極的政策,讓失業族群及青年能如其所願各有其職、安於工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