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灝
美國大選結束迄今一個月仍懸而未決,堅拒承認敗選的川普,不斷譴責選舉遭「舞弊操控」,並寄望最高法院翻轉結果,然而,在幾個關鍵州進行的法律戰並不順利,日昨還傳出川普正考慮「提前」特赦三個小孩、女婿及私人律師朱利安尼等,顯示川普雖態度強硬,卻也心知大勢已去。被美國主流媒體認定為「總統當選人(President-elect)」的拜登,則加快重要人事佈局,明年一月二十日入主白宮,應已無懸念。
目前,包括蔡政府國安團隊在內,全球各主要國家都正密切關注川普在離任前的四十五天內,是否會製造「大驚奇」,臨別秋波攪亂國際社會秩序;另方面,則積極與拜登團隊展開初步接觸,並針對拜登上台後美國對外政策新方向進行研判分析解讀,超前戰略部署。畢竟,美國位居世界最大強權,任何政策更動都可能牽一髮而動全局,影響甚為鉅大。
過去四年來,在川普主政之下,強調「讓美國再次偉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MAGA)」、堅持「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國際戰略目標改變了,戰術手段也相應調整,簡單的說,「單邊主義(Unilateralism)」與「對抗(Confrontation)」,就是川普政府外交政策的核心主軸。他摒棄了歐巴馬時代的「多邊主義(Multilateralism)」,上任沒幾天,就開啟了「全球退群」行動,先後包括: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議(TPP)、聯合國人權理事會(United Nations Human Rights Council)、巴黎氣候協定(The Paris Agreement)、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等多項國際合作協約。甚至在幾天前,美國又正式退出「開放天空條約(Open Skies Treaty)」,引起相關各國錯愕不滿。
事實上,前述「全球退群」與單邊行動,不僅沒有「讓美國再次偉大」,反而因為破壞了與同盟國的關係,也顛覆了國際組織體系傳統架構,使得美國的全球影響力大幅削弱。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今年九月發佈的一項調查即顯示,許多國家對美國的支持度已降至二戰後數十年來的最低點。
美中關係的惡化,更是國際各方矚目的焦點。其實,川普為尋求連任,今年初才與中國大陸簽署貿易協議,隨後,因新冠肺炎疫情重創美國,以及中共對香港採取強硬措施,自三月起,川普急遽拉高反中態勢;加以國安團隊裡的鷹派極力主張強硬對付被他們視為美國最大威脅的中共,於是,一連串不按牌理出牌的反中舉措陸續登場,包括部署船艦到南海水域、經常性航行通過台灣海峽、阻止中國大陸科技企業獲得先進技術(如制裁華為),以及狂打「台灣牌」刺激北京,除了派出高官訪問台灣,更一反常態大增對台軍售,以至於台海衝突危機不斷升高,而台灣則因難以抗拒來自美國的壓力,被牽著鼻子走,完全喪失戰略自主權。
然而,川普任內的這些單邊主義行動,固然將在全球外交領域留下深遠影響,但拜登入主白宮之後,勢必會調整美國對外政策方向,全盤改變川普「單打獨鬥」的作風。日前,拜登在引介他的國安團隊記者會中,即承諾將恢復美國在全球及道德上的領導地位;國安團隊成員也提出與川普時代截然不同的國家安全願景,強調「多邊主義回來了」(重返WTO與巴黎氣候協定,應是新政府摒棄單邊主義的第一步),並推展美國這個「受歡迎國家」的驕傲歷史。美國主流媒體也認為,如果川普的政策旨在破壞政府和全球秩序的支柱,拜登顯然是把有經驗的老臣找回來,重建美國的道德領導、維護人權,以及加強與各國盟友和民主國家建立多邊合作關係。
至於未來的美中關係將如何演變?國際政治觀察家普遍認為,由於華府—北京互動基礎已遭到根本性的破壞,再加上美國社會整體對中國的負面觀感,在川普操弄下逐步強化,因此,拜登受到的約束自然比川普大得多。特別是,拜登在競選期間為了反制川普對他的親中指控,還曾經多次抨擊大陸,指美國必須以「強硬手段」應對中國,可以想見,至少在其上任初期,美國會持續對中共擺出強硬姿態。
不過長期來看,拜登新政府在中國政策上,將遵循常態化的外交遊戲規則,回到以往常規外交決策模式,不至於像川普一樣,一味強硬施壓毫無彈性。正如未來的國務卿布林肯(Anthony Blinken)、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等建制派(The Establishment)前國安官員,都曾經明白指出,「不會和中國進行新冷戰...競爭並非就不要合作」,拜登本人也不否認和中國大陸展開有限合作的必要性,足見拜登明年一月二十日就職後,美中關係將產生全新局面,不會像川普時期那般的惡言相向與劍拔弩張。
面對美國外交政策回歸多邊主義,以及美中關係重返「競爭—合作」常軌,台灣如何尋求台海三方互動架構中的適當新定位,佔穩最有利於維護國家安全和平的位置,將是過去四年多來執迷「反中、抗中、仇中」路線的蔡政府,無法迴避的嚴峻挑戰與重大考驗。
(作者為資深媒體工作者,本文為大華網路報授權刊登)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