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樓醫院病人安全週 共同為病安發聲

新樓院長劉啟擧(右四)率院內主管共同為病安發聲。 (記者葉進耀翻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新樓醫院舉辦「病人安全週」為病安發聲,不但鼓勵病人勇於和醫師溝通,同時也鼓勵醫療人員主動說出臨床照護上對病人安全的顧慮。  新樓醫院指出,為呼應世界衛生組織公告每年九月十七日訂為「世界病人安全日」,醫院舉辦病人安全週主要提醒病人看診時要主動告知有無藥物過敏、檢查時要確認是否已取下身上金屬物、就醫過程中應問問題、說清楚及細細傾聽並主動說出治療或處置的顧慮等。係病人安危的另一項關鍵,就是醫療人員,應克服害怕負面觀感、擔心造成不良氛圍或感覺自己資歷不夠的影響因素,主動說出臨床照護上對病安的顧慮。  院長劉啟擧說,新樓一直都以病人安全為優先的政策,來推動許多品質改善活動、同時營造正向的病安文化。昨天下午劉啟擧也率院內醫護行政團隊的主管們,在門診大廳一同宣示「為病安發聲,我驕傲」;另外也透過線上課程的方式來讓院內醫護人員加強此次主題內容的認知。

Read More

霹靂布袋戲跨界合作奮起福米餅 最霹靂米餅在嘉義

霹靂布袋戲跨界合作奮起福米餅,最霹靂的米餅在嘉義。  (記者湯朝村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市報導  霹靂國際多媒體近年來與許多知名品牌攜手合作,打造出延續開創傳統布袋戲文化的新視野,九月更與嘉義米餅品牌「奮起福」聯名,推出以百世經綸「一頁書」為主角的聯名禮盒跟產品,十七日起在嘉義新悅花園酒店及奮起福門市獨家開賣,傳統文化的創新搭配相當具有台灣味,一推出就獲得霹靂粉絲熱烈回響。  活動開賣首日,由奮起福陳岱聲執行長、立法委員王美惠、嘉義市政府陳淑慧副市長等人共同宣告最霹靂的米磚在嘉義,由一頁書本尊帶領帶大家品嚐奮起福米餅以及山葵口味的米磚,陳淑慧副市長更打趣說「這米香好吃到會流眼淚!」,歡迎大家一起來嘉義品嚐及遊玩。  奮起福米餅是嘉義青年返鄉創業的特色品牌,起因是源自於對於母親的感恩而發想以【台灣米】來創作各式餅乾,一路致力於台灣米食的推廣創新,近年來推出許多米食創意產品,品牌更獲得二0二0農糧署全國米糧烘培精品獎,是目前嘉義最夯的伴手禮之一。這次聯名款商品黃金米磚在108年獲得有食品界米其林稱號的ITI歐洲國際風味評鑑賽的大獎,是讓米其林廚師都驚豔的風味,有著【會流眼淚的米香】稱號,口味實在霹靂到不行。  奮起福品牌執行長陳岱聲表示,霹靂布袋戲致力於推廣台灣傳統藝術文化與奮起福推廣台灣米食創新有異曲同工的契合,布袋戲跟米香都是台灣傳統文化的特色,這次聯名更是一種顛覆傳統的絕妙搭配! 希望透過這樣有趣的方式呈現,讓傳統米食更有創意,也讓嘉義行銷出去。

Read More

<中華副刊>來份蚵仔煎

 文/攝影 陳秀玲  「來份蚵仔煎」,我以背包佔位,再走到消毒機取出餐具,回座靜待。  老闆身形矮壯站在煎檯前,總是低著頭,手操短煎匙,站在鑄鐵板檯前,澆灑豬油,抓鮮蚵,下些許,份量等同;單手敲蛋殼,殼裂開,蛋液滑,覆蓋蚵仔,攪混蛋黃流;撒地瓜粉水,散成圓,一份份勾欠熟成,煎匙分割;再舖上小白菜莖葉,台南有些店家加豆芽,均是脆脆口感。  老闆專注,顧小巧易熟的蚵仔,不能說煎蚵仔,台灣話保留烹調細微的差異。待半透明邊緣乾焦,翻面受熱,添油熱煎,酥香四溢,起鍋,滿滿鑄鐵板,十二份,難怪專賣蚵仔煎,不賣其他。在寬敞且深的店面牆上,無任何美食名人代言,只有「外食垃圾請帶自行帶到垃圾筒」和方便計算數量的價格表。  當他盛盤完,會抬頭片刻,或喝口水,或整理備料,然後著手下一輪。  夜巿營生,多半是家人分工,接著是女兒或太太,持湯勺,搖搖特殊熬煮醬汁,淋上,再遞送給客人。見她們在不鏽鋼長形桌間穿梭,熱騰白煙,酥香蛋香飄散,引誘我微餓的肚腹,我坐在不鏽鋼圓椅凳,早備好五個十元銅板等呢。  據說蚵仔煎料理,是明鄭時代,糧食短缺,士兵在臨海找到可食牡蠣,加蛋變創意料理;但我搜尋「插竹養蠣」,漢朝就有,唐代視牡蠣為海中珍饈,只是如何將牡蠣與蛋結合?我曾讀到,日治時期士紳吳江山提及,簡單的一片豬肉、一顆雞蛋、一把蔬菜,一點豬油可以調理出美味的料理。想著,若手邊沒有豬肉,養蚵原鄉,以牡蠣替代,像以剩飯炒蛋,方便日常又順口;據說老闆是自北港到三重謀生,順理成章賣蚵仔煎,想像深夜茫霧打拚人,吃什麼?蚵仔煎,雞蛋、菜蔬,豬油,牡蠣料理快,勾欠後增加飽足感。當我耳邊聽起「蚵仔煎,不加蚵仔,要蛋煎」;或「蝦仁煎」,可客製化應變日常,靈魂是酥油香氣,曾吃過植物性油的蚵仔煎,風味全跑鐘。  假日,孩童隨我上菜巿場,時見老闆蹲坐椅頭仔,身旁簡易水龍頭接著水蛇似的塑膠水管,水管緩緩流洩,日光下,檢視鮮蚵,肥美夾藏灰白殘殼,洗淨冷藏;有時滌洗菜蔬或整箱雞蛋外殼等等。孩子好奇,那段時間,早也看,晚也看,終於被斥責,哪有這種媽媽,不帶囝仔去公園玩耍,看這,萬一被燙到,怎麼辦?母子倆各有關注探索,有朝懂得生活的運轉支軸,白天洗蚵,晚上賣蚵,就是骨力,專注,勤奮。  中年,約束宵夜。偶爾在太陽西沉,下班經街頭甫營業小攤,「來份蚵仔煎」,燈火初亮,夜色漸來,稍稍止餓,再轉回家,認真生活。

Read More

<中華副刊>蟬的叫聲吵著要去遠方

大漢溪桃園角板山溪口台地段。 能夠與風景偶然相遇,哪怕只有一次,也是值得慶幸的。─東山魁夷 文/攝影 陳銘磻 抱歉,我的愚蠢決定  時常抱持嫌忌猶豫的人,絕不承認自己正在猜疑;懷疑是一種心性未明的暗潮洶湧,所以不想被人發現。對人對事疑心在先,或許這種狐疑正在尋索原來並不十分明確的實情也說不定。  不明原因而猜忌,難免慌張,知道原因,更慌,導致我常以逃避為藉口,不願面對現實。  中年時期,為減低房貸利率壓力,危急存亡之際,把一間價值不菲的房子委由一位初識的經理級銀行員掛名過戶;從此,擔憂房子恐遭對方私下移轉,疑慮糾纏,日子不得安寧。  七年時間,生活被無法避免的猜疑枷鎖束縛,實在不好從困惑解脫,沉重的精神折磨不知如何安頓;勉強安慰自己,人有擯除不被嫌疑擾亂情緒的能力,就用自覺行動警惕!  然,結論早已注定,不管怎樣隱瞞,要不要就教熟悉房產的人,探求其中玄機?不必了,你是愚蠢的化身,心中早已埋入陰霾,毋寧是對人性猜疑感到強烈不解的幻滅。  冷冽的壞心情,我時常奉持御守穿過無盡的街道,究竟怎麼回事?  生活在已然非我名下的房子,貸款照繳,心生虛驚,引百般心思惶惶,不免鎮日驚嚇,心緒難安,就算意圖揭開內情,事實恐非最初樣貌,這要叫人如何安心過日?  事後查察,果然詭譎,對方挪用屋子增貸,瞞天過海哄我傻子。  七年間,生活在布滿陰沉的恐懼找尋盲點,事實確然令人驚詫駭異;之後緊急辦理過戶,順勢賣掉舊居,搬離台北。  人心複雜,不易理解,難以分辨虛實的現象,偶而會把人不想要的怪詭情緒,在意想不到時,以驚恐方式帶來。  難免心盲,原以為做了件看來沒用的事,一旦屏除雜念,某個時辰,可能在不顯眼的地方,發現真相。  人心若波瀾,世路有迂曲,實在抱歉,疏忽未解的夸誕世道,不擅長處理房事,做出愚蠢決定,為害家人伴隨驚惶;禍福相倚,吉凶同域,我終究為了相互依存而發願遷移他鄉。 漂流到陌生的田園城市  人生旅次的住所,是指對自己來說十分重要的人,共同生活的所在。  生命是一場時光流逝的旅程,拐個彎,便是另一段人生。活著的時間,三十、七十,能否如願完成想做的事,愛上想愛的人,誰也說不定,越是這樣,越想聽天空的聲音、花開的聲音,想認識海的吶喊、山的呼吸、風的呼嘯。啊,那就回顧記憶的聲音,歲月漂流的聲音。  喝咖啡過日,閒暇看雲跳舞,聽雨歌唱也行,偶而想念梅雨季節放晴的星空,就是別冀望每天都會是陽光普照。  那一年,發狠賣掉台北昂貴地段的房子,搬遷田園城市,因禍得福和家人住進新居,孩子擁有各自房間,豢養一隻貓,栽植幾盆花,到社區咖啡屋食鬆餅、峇里島庭園聽水流;結識鍾情藝文的莊秀美局長、蔡志揚區長,幾位熱愛文學的作家,又與寫作〈嘸通嫌台灣〉聞名,台灣民族文學代表性作家,老友林央敏重逢。  坦然了卻心願,終須明白,人間庸碌一生,禍福是過程,生命艱難,不是上蒼刻意安排,是行為造成的結果。圓滿不隨意被放進生命,人必須用這一世的運命開啟智慧,只有經歷身心磨折,才能領受幸福真諦。  陌生環境,初期住居難免混茫,遷徙後,需要面對現實,割捨不切實際的思緒,脫離拘執天命,讓禁錮的靈魂甦醒,無須張揚舉家遷居到一座風雅的田園城市。  拘執太深,易困惑,很快變成一隻草食性動物,而草食性動物的宿命就是被獅子啃噬。  八年間,不也辛勤在充滿靈動,遍灑月色的陽台、書桌,思索、寫作、出版了二十本書!  援筆寫作的日子,無暇胡思亂想。如能適時看清是過往成就現在的自己,渾無罣礙,有遠見的人對紅塵看法和隨興的人不同,住居改變不成問題,是人對經驗理解的態度在作祟。  有個可以歡喜回去的家,就能隨心所欲外出,行腳煩囂人間,藉此轉化心境,創造屬於自己的新風情。 腳踏過的土地都變成故鄉  某一年,在異國他鄉的京都嵐山眺望明淨月色,今晚在桃園上空同樣清晰看見,清朗的光澤莫不得人欣喜。  搬遷到幽靜的首璽社區未及數年,高樓外圍的建物,延伸幾條意興雅致的歐式街道,使人在風吹樹群自若謳歌中,感受追求安穩生活得之不易。  那一年,適切升格為直轄市的桃園,天空分外澄澈,夏,真是到了,人也好,景物也好,清爽融入朗朗雲天;喜歡在步調徐緩的時空,散步到鄰近莊敬路上的兩口陂塘,玩賞跟台北不同的樹蔭綠光,看輕風池沼,漣漪驚起幾隻水鳥,不覺流連忘返。  初遷桃園,台北生活的追憶不時雜沓出現,默想搬離羅斯福路彼日,在新居陽台讓紙菸吐納一圈接續一圈煙霧,浮塵繚繞滿庭,好似貼近夜空的一縷騰雲,放眼陽台那一輪在嵐山見過的月亮,以後的日子,大概會以同樣姿色出現樓頂。  幸得邂逅一座逐步邁向現代意識流的都市,尚留繁多綠意盎然的田園,群樹林立,迎風搖曳,春季來臨,街巷山櫻怒放繽紛,鮮麗耀眼得使人迷醉。住居八樓的寫字桌窗臺,對街學校操場斜披青蔥林木,有風襲來,靈動不已,我以孤身寂然的靜默,用鍵盤敲打寫出心中想說的話,想講述的情事。  窗口是我專屬陽台,白天擁日頭,聽蟬鳴;子夜照明月,聽蛙鳴。城市罕見的田園風情,我在那裡看書、當貓奴;許多念頭、詞句、畫面,從腦門靈光乍現滲出。  過去,不管是收容遠離新竹的我的台北,甚或遺棄五光十色的台北到起居安寧的桃園,對居住環境,老拙無能表露難以認知的情感,這不是我對居家絕望而顯現的疲態!故鄉二字太抽象,煩難領會,儘管新竹市並列出生與成長的故鄉,生活四十年的台北是跟事業搏命的故鄉,如今,桃園恍然如隔世成為安身立命的家鄉。  不論某個階段旅行到哪裡,命運的錯置不過幻覺,腳踏過的土地後來都變成故鄉。 有個異鄉男子在陽台與貓跳舞  多多貓陪伴我在陽台閱讀日本作家川村元氣的《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描述年歲三十,從事郵差的男子,母親過世後,獨自飼養她生前抱回家,取名「高麗菜」的流浪貓,相依為命,經歷如果讓摯愛消失,就可多活一天的驚詫生活,結果是美好回憶從眼前不斷消失。  全書闡述在僅餘的生命體會愛與淚水,感悟失去與珍惜的奇遇。書中有段話:「時間不是從過去流向未來,而是從未來流向現在。至今為止的人生,是過去到現在,向無限未來前進,當被告知自己的未來有限,就會感到未來正向自己逼近。」  不論安家何處?屋齡多久?一家老小能愉快相聚就該歡喜在一起,能愛多少算多少,無論如何,美好處境弄丟了,就算上Google也找不回來。  頻繁更迭的過去,對未來不好輕率許下諾言,有時連浮沉的靈魂都還來不及承受社會變遷的撞擊,對新環境不知如何記載過程,甚至連安頓新居的頭緒未及成形,內心便隱隱然對未解城市的生態疑惑起來。  今後,僅能安守本分,和家人、多多貓在田園美學淳厚的桃園安詳過日子。  遷徙,既成生活尋常,從南到北或從繁榮都會到寧謐鄉野,必然在遷移中碰到許多事,遇見無數新面孔,從而開展不同花樣的旅程。如果急欲認清遷居起初的不安心理,顯得矯情;如果總是板著一張冷漠臉孔低調走路,很像是我極度嫌惡桃園一般,人就鄙陋三分。  有時不是很懂「故鄉」這個聚落的學問,然而,家就像棉紗把親人連成一線;這個家族,這間屋子,為相互羈絆的至親創造回憶。  當然明白,除非昏昧,美或醜陋的記憶才會徹底消失,人要熟識的機會不多,能相處的時間更少;只是難以理解,為什麼偏愛勞心費神奔回過去,是因恐懼未來不明,不知怎麼前行,只能在凌亂思念增添傷感、苦心焦慮?  異鄉人哪!別用失憶當藉口,閒暇時與貓咪跳舞吧。

Read More

歌舞與戲劇 相遇台南文學季

「二0二0台南文學季」由市長黃偉哲(左三)、文學大使許含光(左四)、台南文學館長蘇碩斌(右四)、文化局副局長周雅菁(左二)及各界文學人士等貴賓主持開幕式。(記者趙傳安攝) 記者林雪娟/南市報導  二0二0台南文學季開鑼,今年以「此時‧彼時-文學流轉」為主題,推出多項活動,除讓文字躍然紙上,更成為歌舞和戲劇。市長黃偉哲表示,文學不只是白紙黑字,而是鮮活存在民眾的生活中。  今年文學季活動宣布正式展開,端出豐富又多樣的活動。黃偉哲表示,台南是一座文學城,更致力邁向台灣和世界文學之都,讓更多人體驗文學之美。  今年主視覺以圓環為主,除是交通集合點,更象徵文學在城市裡如常流轉,而圓環比擬為年輪,透過輪轉,轉為文學養分。活動邀請新生代歌手許含光為年度文學大使,並推出講座、走讀、音樂競賽、文學營及葉石濤文學館慶等。 台南文學季今年以「此時‧彼時─文學流轉」為主題,特別邀請橫跨音樂與文學的新生代歌手許含光(右)擔任年度文學大使,與市長黃偉哲(左)共同代言為「二0二0台南文學季」揭開序幕。(記者趙傳安攝) 今年文學沙龍,以文史、情慾與性別認同、音樂、攝影、舞蹈、戲劇等,帶來多元精彩內容,陣容堅強,包括詩人路寒袖、編劇許正平分享台港之間的戲劇對話。  「走讀‧歷史迴帶」作家地圖走讀,帶領民眾認識島風內海、圓環、水交社、北門等主題,配合疫情時事,以黃崇雄《烏腳病房》為文本,走讀北門區,強調終有撥雲見日一天。  「台南文學營」傳承鹽分地帶精神,今年以「風土寫作─我們這時代的文學新宣言」為主軸,扎根日常生活書寫、地方創生及田野文史爬梳;配合葉石濤文學紀念館八週年館慶,以「花好葉緣」為主題,從葉老筆下提及的植物,打造「葉老文學花園」;文化局歡迎民眾參與,穿越時間、輪迴流轉,和台南相遇,寫出新文學篇章。

Read More

周大觀助學金 台南7人獲獎

市長黃偉哲頒獎表揚周大觀抗癌圓夢助學金得主:南應大邱詠傑(後排中)、海佃國中陳韋如(後排左二)、海東國小魏佳倛(後排右一)、第四幼兒園陳旻錞(前排左一)、崇和國小陳星諺(前排左二)、土城高中郭鴻程(前排右一)。 (記者趙傳安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十七日下午在台南市政府舉辦抗癌圓夢助學金頒獎典禮,今年台南市共有七名抗癌勇士獲獎,除了醫科生楊承翰因在化療無法出席外,其餘六人都親自到場領獎。目前就讀土城高中二年級的腦瘤鬥士郭鴻程,在現場因為太感動數度喜極而泣,令人動容。  為鼓勵罹癌學生勇敢抗癌、熱愛生命,周大觀文教基金會設置有抗癌圓夢基金,二十三年來已幫助一萬兩千六百多名學生。今年全台抗癌圓夢助學金台南市有七人獲獎,分別是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楊承翰、台南應用科大邱詠傑、土城高中郭鴻程、海佃國中陳韋如、海東國小魏佳倛、崇和國小陳星諺,以及第四幼兒園的陳旻錞。  十七日的頒獎典禮首先由台灣第一個癌童小星星樂團吹奏希望樂章揭開序幕,接著由台南市長黃偉哲逐一頒獎,並與周大觀文教基金會創辦人周進華、董事長郭盈蘭共同為得獎勇士加油打氣。  獲獎的學生中,才五歲就讀幼兒園中班的陳旻錞,去年被診斷罹患腦部原始神經外胚層惡性腫瘤,因為腫瘤壓迫神經加上化療的後遺症,還需面對漫長的復健治療。同樣也罹患腦瘤的土城高中的郭鴻程,九歲時就發病,已歷經四次化療、三十次放療,他勇敢對抗病魔,立志想當打火英雄。  罹患血癌的海東國小魏佳倛勇敢面對自己的病症,身體狀況穩定後,在病房內追趕學習進度;台南應用科大邱詠傑考上了自己所愛的視覺傳達設計系,未來想當攝影師;海佃國中陳韋如完成療程已回到學校,積極參與志工服務來回饋社會;崇和國小陳星諺長大希望當遊覽車司機載一家人走遍台灣美景。  另外,還有今天不克前來的楊承翰罹患惡性橫紋肌癌,忍著化療的痛苦準備學測,申請在病房考試,並以優異成績考上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立志要當醫生來救人。

Read More

鹽水溪紅樹林發現女浮屍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市鹽水溪紅樹林內,十七日上午發現一具女性浮屍,消防局獲報後並派員打撈,由於全身腫脹,警四分局根據其身上的金融卡,初步在高雄找到通報協尋的家屬,身分及死因,尚待進一步確認、釐清。  李姓民眾十七日上午欲至鹽水溪捕抓秋蟹,沒想到在鹽水溪畔紅樹林中,發現一具浮屍,嚇得趕緊報案;消防局獲報後,派出安平消防分隊前往處理,在鹽水溪安平出海口上游約二公里紅樹林找到女浮屍。  由於該具女浮屍全身腫脹已長蛆,研判死亡多日,警四分局安平派出所根據死者身所留的金融卡及手上配戴帆布手表,經查為高雄市警局通報的張姓協尋人口,並通知其家屬前來確認身分。(珍惜生命,請撥一九九五)

Read More

「免標」惹議明年萊豬開放 豬油製品須標產地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衛福部食藥署為因應含萊克多巴胺美豬開放政策,擬強化豬肉製品標示,不過預告草案註明食品中添加的豬油可免標引發議論。對此,食藥署17日公布新版規定,要求明年元旦起含豬油製品須標產地。  台灣將於明年元旦起開放含萊克多巴胺(瘦肉精)的美國豬肉進口。然而,日前食藥署公布的標示草案指出,含豬肉的食品雖然須標示產地,但食品裡添加的豬油可免標示,除非該食品本體就是豬油才要標,引發爭議。  為此, 食藥署17日公告6項修正案,包括「動物用藥殘留標準」、「散裝食品標示規定第5點」、「直接供應飲食場所供應食品之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標示規定」、「包裝食品之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之原產地標示規定」、「美國及加拿大牛肉及其產品之進口規定」,以及「進口牛肉檢疫及查驗作業程序」。  其中「動物用藥殘留標準修正草案」萊克多巴胺在豬的殘留標準與原本預告相同,仍以ppm單位,肌肉及脂(含皮)0.01ppm、肝臟0.04ppm、腎臟0.04ppm、胃、腸、心、肺等其他可供食用部位則為0.01ppm。  在豬肉標示部分,包括「包裝食品」、「散裝食品」和「直接供應飲食場所」,正式公告都刪除「除該食品為豬脂外,其豬脂原料免為第一項原料原產地國之標示」的規定,意即不論產品本身或原料只要使用到豬油,都須標示。  根據相關規定,散裝食品、包裝食品或直接供應飲食場所,若使用到豬肉及豬可食部位原料,應在容器或外包裝以中文顯著標示原產地(即屠宰地),新規定明年元旦上路。

Read More

KID完成小鬼心願 我不是空笑夢MV逼哭網友

 中央社/台北17日電  藝人小鬼黃鴻升16日驟逝,好友KID(林柏昇)今天一早在社群平台公開小鬼歌唱作品「我不是空笑夢」MV,義氣完成小鬼心願,影片中活蹦亂跳的小鬼也讓粉絲鼻酸。  KID上午6時30分在社群平台臉書(Facebook)、IG以及「野人七號部落」YouTube上傳4分多鐘影片,並寫下「早安送給你的最後一個禮物」。  影片開頭附上兩人對話,KID答應對方幫忙做「我不是空笑夢」MV,還相約「等你睡醒,我們來討論」,但再也等不到這天。  影片中以小鬼歌聲搭配許多由KID掌鏡,拍攝小鬼上節目「綜藝玩很大」私房花絮;影片紀錄小鬼曾大喊「我的搭檔!KID林柏昇!」  最後KID以小鬼開玩笑對鏡頭講:「請看一下我現在健健康康的樣子」,打上字幕「1983-2020 aes_alien」收尾,並寫下:「我們的愛只是換了個形式,依然在彼此身邊,願在不同世界努力的你與正在努力的我們,有一天,我們會喚醒彼此,再一次的相聚。」  影片一曝光,讓喜愛小鬼的粉絲感嘆,「小鬼好像還在,一幕幕的,笑聲依舊」、「明明是很快樂的畫面,但為什麼我看了卻眼眶都是淚」、「有你這個兄弟,祂在天堂也感到欣慰」,悼念希望小鬼在另一個世界也能過得很好。

Read More

嗜吃水果/速食/蜂蜜水 罹妊娠糖尿病

烏日林新醫院新陳代謝科主任林瑋涵呼籲孕婦注意妊娠糖尿病的問題。(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烏日報導  台中市一名38歲蘇小姐,懷孕初期由於孕吐不適,多以水果代替正餐,三餐多以外食或速食為主,每天也會喝蜂蜜水,心想可以讓胎兒皮膚變好。在懷孕24週時,接受「口服葡萄糖耐受測試」發現血糖值超過140,確診罹患妊娠糖尿病。  烏日林新醫院新陳代謝科林瑋涵主任表示,蘇小姐的父親為糖尿病患者,如果一等親屬中有糖尿病患者,是妊娠糖尿病的高危險族群;此外還包含35歲以上的高齡孕婦、前一胎曾患有妊娠糖尿病、懷孕前BMI值大於24以上或曾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高三酸甘油脂血症以及多囊性卵巢症病史,也都是妊娠糖尿病的危險因子。  蘇小姐經配合醫師、營養師及糖尿病衛教師的建議,開始紀錄飲食日記,每天自主監測血糖最少4次以上,才驚覺自己飯後兩小時的血糖值常常飆高至170。 新陳代謝科主任林瑋涵分析,其實水果的含糖量和升糖指數都很高,容易引起高血糖、肥胖等問題;而蔬菜富含維生素A、鉀及鐵等營養成分,糖分較低,兩者的營養並不能互相取代。此外早餐也可以吃低升糖指數及高膳食纖維的全榖雜糧類,取代薯條、漢堡等食物。 蘇小姐認真注意三餐的糖分攝取,戒掉含糖飲料,終於將血糖控制在標準值,寶寶的生長速度也恢復正常。 林瑋涵表示,如果妊娠糖尿病控制不佳,將會對母體與胎兒產生負面影響,包括羊水過多、胎兒發育異常、巨嬰、胎死腹中、新生兒出生後有低血糖的情形等,不可不慎。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