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旅行

■風雅 車子開進了假日,才發現所謂 公路停車場,車位已滿   旅人的夢,被人群擠壓 變形。脫臼的心情 怎麼也接不上美麗風景   自從那些雜沓的人聲 煮沸了野生的塵土 被燙傷的鞋就罹患了 自閉症,從此在鞋櫃裡 閉關   後來,我趺坐在蒲團上 翻閱心經的旅遊指南 決定搭乘莊子的逍遙遊班機 前往遠離顛倒夢想的化外之地   閉目觀自在,世界就與我無關 避開了人潮,我進入自己裡面的 小宇宙,自助旅行

Read More

永康1民宅失火 4人獲救

警消人員卅日凌晨獲報永康民宅失火,到場發現一樓車庫竄出火光及濃煙,破門灌救。(記者王勗翻攝) 記者王勗∕台南報導 卅日凌晨二時許,永康永大路二段一處民宅驚傳火警,警消獲報趕往救援,及時救出祖孫四人,但都有燒燙傷、嗆傷情形,其中,七十四歲吳姓老翁傷勢嚴重,四人分別被送往奇美、成醫急救,起火原因仍待調查。 卅日凌晨二時許,南市消防局接獲民宅火警通報,立即派遣廿四車、五十九人到場救援,該棟民宅為透天民宅,一樓設有車庫空間,警消人員到場發現車庫內竄出火光濃煙,立即出動破壞機具將鐵捲門鋸開,對內部進行灌救、排煙,同時也派遣一組人馬進入火場搜救。 警消於二樓發現嗆傷昏迷的吳姓老翁,立即將其送往永康奇美醫院治療。(記者王勗翻攝) 搜救人員於二樓發現嗆昏的七十四歲阿公,意識模糊、傷勢最為嚴重。復又於民宅四樓頂樓後方發現屋主吳姓夫婦及女兒,三人意識清楚,有燒燙傷、嗆傷情形,屋主雙手肘部及手掌另有燒燙傷。祖孫四人被救出後,分別被送往永康奇美及成大醫院。 消防人員約十五分鐘控制火勢,十八分鐘順利撲滅,直至凌晨三時許順利將殘火處理完畢,確認無復燃之虞。初步研判燃燒面積約卅平方公尺,起火點則疑位在車庫與客廳之間,經屋主清點損失約五萬元,現已報請火調,消防人員後續也將進一步調查釐清起火原因。

Read More

肺部有舊疾 易復發肺炎

烏日林新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建德指出患者肺部積水之處。(記者黃俊昇翻攝) 記者黃俊昇∕台中報導 台中市49歲李先生從事消防器材工程,日前右胸出現不明原因的持續性疼痛,並出現高燒、咳嗽、胸痛加劇,胸部X光檢查顯示右上肺受到肺炎鏈球菌感染,並有肋膜積水。經住院2週完成抗生素及相關治療,復原出院。 烏日林新醫院胸腔內科主任李建德表示,肺炎除了65歲以上的長者、幼兒是高危險族群,中年人也不能輕忽。李先生5年前右肺曾患自發性氣胸,雖然已經痊癒;但只要是肺部曾經受過傷,免疫系統都會變差,不僅大幅提升感染肺炎的機率,復發率相對更高。 李先生屬細菌性感染引起的急性肺炎。一般肺炎大多不會造成胸痛;但若侵犯到肋膜神經,則屬於比較少見的情形。 肺炎若是未及時就醫,可能會演變成重度肺部感染,甚至造成呼吸衰竭等致命性風險;如果合併肋膜積水久拖未治療,將使積液變濃稠惡化形成膿胸,後續治療將會更加棘手。 李建德強調,肺炎名列國人10大死因第3名,免疫功能差、曾有嚴重肺部感染或肺氣腫、本身是糖尿病、肝硬化、癌症患者,皆屬肺炎高風險族群,不僅非常容易感染肺炎,且多半會再度復發。建議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以及每年施打流感疫苗,降低肺部感染與合併出現重症的機會。

Read More

插畫家黃筱雅繪出彰化的美

選擇返鄉工作的插畫家黃筱雅認為,彰化有美味小吃及濃濃人情味,在創作過程中也想藉作品讓大家知道彰化的美好。(中央社) 中央社∕彰化30日電 在彰化八卦山卦山村成立工作室的插畫家黃筱雅,旅美時曾創作和空汙主題相關插畫;返鄉以「三角貓」為主題繼續創作,希望用畫筆畫出彰化美好,期盼更多年輕人返鄉打拚。 黃筱雅大學念的是數位設計,畢業後進入出版社負責教科書與繪本編輯工作。對從小就愛畫畫的黃筱雅來說,總覺得編輯工作不是她想要的,於是辭去工作,順利申請到舊金山藝術大學,學習兒童繪本創作。 黃筱雅畢業後未取得工作簽證,回到家鄉彰化繼續畫插畫。她回想剛返鄉時,想為自己的夢想繼續努力,於是鼓起勇氣到市集擺攤推銷自己,慢慢的開始接到一些案子,也認識跟她一樣返鄉就業的年輕人。 在美國工作時,黃筱雅就曾為台灣健康空氣行動聯盟創作反空汙插畫;即使回到家鄉,仍展現對故鄉的熱愛。但黃筱雅也希望作品能獲得業主的認同,除了想為家鄉爭口氣,也想藉作品讓大家知道彰化的美好。 黃筱雅的堅持也投射在插畫主角「三角貓」身上,三角貓因為愛鑽牛角尖,頭上長出角,她也認為自己個性中的彆扭和鑽牛角尖和三角貓相似,才有辦法在插畫創作的路一直走下去。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與牛在田中寫的字

■蕭蕭 一向我們敬畏創造天地的神,但我也很佩服創造字、尤其是漢字的人。 你看,「人」和「大」所顯示的都是一個人雙腳微分的站姿,「人」字,悠閒而自在,一個人應該有的樣子;「大」,多了一橫,那一橫,就是人張開的雙手,「大」也是人,是張開雙手,奮力有為的人!真的,一個人張開雙手做事,肯定會有一些比較大的成就。就那一橫,那雙張開的手,那雙願意張開的手,造就多少大事,成就多少大人! 牛是龐然大物,造字的人卻以簡單的筆劃「象」牛的外型。走在農村路上,我體重二十五公斤的時代,都心甘情願退縮到路的邊邊,讓道給牛,兩眼閱兵式的直視著牠,如果攝下當時的我的眼神,應該屬於敬畏那一流。牛,偉岸的身軀卻有著一雙溫馴的大眼睛,可以奔馳的四腳卻永遠穩健前進,步步踏實。 走在農村路上,我怎能不喜歡看牛?即使退到路的更邊邊。 圖畫書上的牛都有一個牧童陪著牠,牧童戴著好大一頂斗笠,橫吹著笛子,圳溝旁、草場邊,牛與牧童,田與藍天,一臉悠閒,遙遠的角落,農家煙囪冒著淡白的炊煙。喜歡認字的我,知道不吹笛子的牧童,可以正騎或斜騎在牛背上看書,不看了,可以將書掛在牛角上,看雲,看天。 阿媽卻不許我成為看牛的孩子,她將「牧童」直接翻譯成「看牛囝仔」(khuànn-gû-gín-á),說我是秀才的後代,要好好讀書,不能成為「看牛囝仔」。 明明老家三合院有一間「牛牢」(gû-tiâu),我們養過牛啊!我問阿媽:牛牢間的牛呢? 她說,當初分家時,我們二房留守舊家園,大伯公與三叔公遷到村子的南邊另建兩座三合院,三叔公家男丁多,所以牛跟著他們過去了! 人是到村子的南邊,分家時分的田猶然留在我們家西側內湖底,我想五伯牽引的那條牛,應該就是住在牛牢間那頭牛或者那頭牛的後代,他總是牽著那頭牛回到內湖犁田,犁自己的田,也為別人的田土翻新,他左手拉著牛索,要牠快、要牠慢、要牠踅頭、轉彎,全靠著左手一拉、一頓,更多的時候要協助右手扶犁、駛犁,要讓犁深入堅硬的田土裡,翻出新的生機。 黃昏的時候五伯也可能進到他說的「舊厝」──我們正在住居的三合院,寄存一些笨重的農具,不用來回背負。最笨重的應該是「割耙」(kuah-pē)和「磟碡」(la'k-ta'k),他們的造型相近,左右長度約兩公尺、前後寬度一公尺的實木農具,相當於今日總經理大辦公桌的桌面,割耙呈「囗」字長方型,磟碡中間多一橫,呈「曰」字長方型,大而重,幾乎超過一具獨木舟,扛著割耙村南村北走一回,人生的負擔又多了一些重量! 那一年我十歲了,體重達到三十公斤,看著五伯扛起那具割耙,小心翼翼,閃躲著前後木板上的鐵齒,我不自覺也小心翼翼跟著五伯到田裡。那木板上的割耙齒,是尖銳的鐵片,前排釘裝八片,後排七片利耙,人踩著割耙的重力,可以讓鐵片劃開堅實的土塊,牛拉著割耙前進,十分吃力,來回縱橫兩三次,才有可能把犁翻的田、曬過七天陽光變硬的土,切割成碎塊,所以,我唯恐那尖銳的割耙齒傷到五伯,全神貫注跟著全神貫注的五伯。 「你怎麼在這裡?」放下割耙,五伯才發現我的存在。 「我來看牛。」我真的是來看牛。 五伯把牛軛調整好,放置在牛的肩膀上,左右兩根粗繩緊緊繫綁在割耙前面那根橫木頭,他自己一跨,右腳跨上割耙前橋,左腳穩踏後面的木枋,這橋板下就是刀一樣的鐵片。隨後一聲吆喝,牛埋頭起行,人在割耙上起伏搖晃,顛顛簸簸,彷若陸上行舟。 「你怎麼還在這裡?」割耙上的五伯吃力地踏著割耙橋,抬頭瞧見我還站在原地。 「我也要踏割耙。」我真的想要隨割耙起伏搖晃。 那一年我已有三十公斤了,五伯頓了一下牛繩,喊了一聲上聲的「ㄚˇ──」,我們家的牛停了下來,五伯牽著我上了割耙,他又頓了頓牛繩,喊了一聲去聲的「ㄏㄚˋ──」,牛就動身前行── 牛一動身前行,顛簸緊跟著顛簸,一路起伏搖晃,那割耙從未想過要善待一個十歲小孩,被切割的田土無暇顧及一個十歲小孩的首次農耕之旅,我必須在一秒之間學會平衡,學會適應前後踏板無法預期的、永遠不規則的弧度,學會迎接不平整的土塊無心的撞擊,有時五伯出手扶持我,有時我緊抓著他不甚牢靠的衣褲──後來我知道,任何人抓緊的當下都不甚牢靠,而且極不浪漫。 但是,挺立在割耙之上那當時,頗有「人」立在天地間的感覺。 回家時,我沒提這一段顛簸的行程,因為五伯說一個禮拜後的拍磟碡 (phah la'k-ta'k)更有趣。如果阿媽知道我冒了這個險,肯定會阻止我接近牛、接近磟碡。 磟碡,當時只認識磟碡實物,發音「la'k-ta'k」,不知如何書寫。 磟碡,有人寫作「碌碡」,國語發音為「ㄌㄨˋㄉㄨˊ」,但臺語比較好聽「la'k-ta'k」,有一種旋律美,好像模擬葉片轉動、拍打軟泥的聲音,會讓我想起雅樂八音團裡一種擊打樂器,鼓棒擊打在硬木梆如和尚敲擊木魚,以「la'k-ta'k」為聲,好像也以「la'k-ta'k」為名。 外型與割耙相近的磟碡,是在長條的兩塊木板之間,多增了一根鑲裝葉片的滾筒,葉片的滾動可以反覆拍打土塊,讓土塊更細、更碎、更軟,甚至於把雜草壓進土裡。因為「踏割耙」後的農田,大土塊是被切細了,但土性仍屬堅硬,不能播種,需要引圳溝的水進來,花幾天的時間泡軟土塊,再以磟碡拍打為塗泥,以大根的「概」概平,才是適合插秧的秧田。 一週後,踩著軟泥,感覺腳底還有雜草、土塊,我隨在五伯身後上了磟碡,剛剛站穩,五伯一聲「ㄏㄚˋ──」,牛開始邁步,我一晃身,立馬穩住自己,水田上薄薄一層水,泥土比前次更細緻了,舟行水上,滑溜而平穩,偶爾有些起伏,屬於風力五級以下,浪紋微波的舒適狀態,牛仍然在賣力,人可以微笑,這是很多年以後流行的海濱衝浪、街頭滑板嗎?只是胯下的扇形葉片輪番拍擊泥水、田土、雜草,噴濺的水花沒有花的美麗和香氣,兩隻腳、短褲截、汗衫都是汙泥。這一次可要費一番功夫才能洗淨,好在六月天,日頭炎炎,跑幾趟行人少的圳溝邊就乾了,喘的氣還比牛拉一趟磟碡還清和哩! 站在圳溝邊,五伯和我們家那頭牛已經走了,只留下一個好大的「田」字在田裡,「囗」字裡的「十」,縱橫交錯,憨憨重複寫了好幾回,那是牛和我們合寫的字,天之下沒有那麼大的橡皮擦可以塗抹這份記憶!

Read More

糖分過量 恐致非酒精性脂肪肝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醫師指出,糖分攝取過量除了可能造成3高、心血管疾病外,也會使脂肪囤積過多,進而引發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發生,中高齡長者更是高危險族群。 整合醫學博士歐瀚文表示,受疫情影響,民眾大幅減少出門機率,多數人養成使用外送訂餐平台的習慣,連中高齡長者也嘗試利用外送解決三餐需求。然而,在選擇外送餐點時,大部分沒有熱量標示,民眾無法知道餐點的份量比例,且餐點多為飯、麵等主食類,蔬菜量普遍不足夠,澱粉與糖分的攝取量易過高。 歐瀚文指出,糖分不僅可能引發三高、心血管疾病,也會使脂肪囤積過多,導致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上身。多數民眾以為只有吃得太油膩才會造成脂肪肝,但其實糖類攝取過多才是主因。 糖類食物例如富含澱粉的主食類或甜點,若吃得太多會使得血糖升高,一般在胰島素作用下會將血糖轉換成肝醣;但假如肝醣量太多,肝臟便會將多餘的肝醣以三酸甘油酯儲存,久而久之累積過多就會形成脂肪肝。 他也提到,脂肪肝目前全世界盛行率約為10~30%,在台灣的一般族群約為11.5%,65歲以上的老年人族群卻高達50%以上,因此中高齡長者更應多加留意。 要遠離脂肪肝,歐瀚文呼籲民眾在日常生活需注意控制體重、增加運動,且建立健康飲食習慣、減少糖分攝取等。 世衛(WHO)去年健康飲食指南也指出,每日糖分若能降至總熱量的5%或25公克以下,將可減少很多疾病風險。

Read More

環局出動8人2車 支援桃園消毒

南市環保局卅日出動砲霧消毒車、消毒車各一輛及八名消毒人員北上,與桃園市府環保局人員一起進行戶外環境消毒。  (環保局提供) 記者陳銀全∕台南報導 南市環保局北上桃園協助新冠肺炎防疫工作,卅日出動砲霧消毒車、消毒車各一輛及八名消毒人員,與桃園市府環保局人員完成南門市場、仲平黃昏市場、中平路,自強路等周遭戶外環境消毒,希望疫情快快緩和,安心迎接新年。 桃園疫情,全民關切。台南市長黃偉哲廿九日下午親自到桃園致贈防護衣、消毒液等物資,環保局長謝世傑隨行之外,也派出環保局消毒車與消毒人員一同前往,並於卅日起在桃園南門市場等多處場域周遭噴消毒水。 謝世傑表示,環保局以實際行動支援桃園築防線,也謹慎進行南市的防疫工作。廿九日出發前,已要求各區清潔隊同仁務必確實做好春節假期前戶外公共場址的消毒,守護市民健康,也請市民朋友遵守防疫規定及保持安全社交距離。

Read More

高市聯成化科大火 停工重罰五百萬

記者陳雯萍∕高雄報導 高雄市在二十九日深夜又發生林園工業區聯成化科廠大火事件,市府勞工局指出,市府調查起火原因為廠商在製程操作方面違反相關法令,依據工廠管理輔導法及勞動檢查法規定,重罰五百萬,並下令全面停工,同時也與經濟部組成聯合稽查小組,廠商需直到確認改善後才准復工。 針對林園工業區等工業區一再發生火警的工安事件,市長陳其邁指出,要求廠商務必做好工安、消防或是環保的規範,對於違反的部份,從重處罰,市府和民眾都沒辦法接受工安事件一再出現。他要求針對整個林園工業區進行大規模全面總體檢。 高市府表示,中央由經濟部由曾文生次長率工業局等官員,下午至林園工業區視察並召開聯合稽查小組第一次會議,高雄市政府由楊明州秘書長率隊,銜勞工局、消防局、經發局、環保局長出席與會。 市府強調,二十九日聯成化科大火,不僅影響工安,也造成空汙問題,高雄市政府已先依空汙法重罰五百萬元,接著與經濟部組聯合稽查小組,針對林園工業區進行工安總體檢,若未符合工安規範或製程不符法令,該停工就停工,一切以工安及周遭居民安全為優先考量。

Read More

境外移入+6/全台累計破900大關 巴西返台一家4口確診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30日指出,國內新增6例境外移入新冠肺炎確定病例,分別自印尼(案901)、捷克(案902)及巴西(案903至906)入境。 指揮中心說明,案901為本國籍40多歲男性,去年7月前往印尼,21日返國,持有搭機前3日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至住處居家檢疫。22日起陸續出現症狀,27日主動通報後由衛生單位安排就醫採檢,30日確診。 案902為本國籍20多歲女性,去年9月至捷克就學,曾接觸確診個案並於4日確診,後分別持有15、22日兩次檢驗陰性報告,25日搭機返台。27日入境時有嗅覺異常症狀,於機場採檢陰性後轉至集中檢疫所檢疫,29日二採陽性並確診。 案903~906皆為本國籍,包括2名未滿10歲女童、40多歲男性及30多歲女性,為長期居住巴西之家庭,20日舉家搭機返台,皆持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入境後於住處居家檢疫。案905於24日起出現發燒與喉嚨痛等症狀,案903、904及906於27日陸續出現症狀,經通報後採檢陽性確診,為一起境外移入家庭群聚。

Read More

<醫師專欄>水泡處理

■吳重達 1行6人以8天時間完成由台東火車站至花蓮火車站,共207公里的縱走。 有4位成員每週固定爬1次尾寮山,來回約20公里,屬健腳行者。醫師雖有固定運動習慣,體力可以應付,左踝卻有舊傷,無法像那4人「走若飛」,是中等程度者。最後1位成員是醫師的侄甥輩、20多歲的年輕人,平常偶爾跑個5公里,課業繁忙也未針對此行程做訓練,稱之為「魯肉腳」也不為過。 第1天走完,年輕人2足底起了水泡。醫師準備的處理水泡用品馬上派上用場。利用軟護墊、紗布、膠帶做保護,年輕人有些痛苦地完成第2天行程;可是原有的水泡變大了,腳跟出現幾個新的水泡。這麼快出現水泡最大原因是,因運動而腫脹的雙腳擠在鞋子內,加劇摩擦所致。 第3天才出發沒多久,年輕人就跛了。伴行的醫師靈機一動,教年輕人換穿運動涼鞋─為了預防下雨,運動涼鞋是必備的。涼鞋較大、鞋頭較寬,足部承受的壓力大為減輕,年輕人自此身、心壓力大減,走起來也容易多了。晚上檢查,水泡維持原來大小,數目也沒增加。 第4晚,有個足底水泡變大些,也變成血紅色;年輕人大為緊張,怕是出了大事。醫師解釋說,這是因為長期刺激、摩擦引起的皮下出血而已。 因為水泡已夠大,症狀也令人困擾,在消毒完備狀況下,醫師將水泡劃破。隔日劃破的表皮與下方組織已接觸在一起,包紮之後穿上涼鞋,第5天順利完成。 接下來就是每晚檢查,劃破的水泡癒合良好,沒有感染現象;其他的水泡不是維持原狀,就是變小了。雖然走的速度跟不上健腳者,靠著一股恆心、毅力及勇氣,年輕人咬牙卻快樂地走完全程。偷懶搭車從來不在其考量內。 仔細觀察水泡,在適當時機消毒之下做減壓,是處理水泡的原則。足外部的減壓也是重要的一環。 (作者為台南奇美醫學中心骨科顧問醫師)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