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簡珮珊說,面對更年期症候群,中醫可針對個人不同症狀量身訂做適合的處方。(記者陳佳伶攝)
記者陳佳伶∕台南報導
年約50歲的張姓婦女最近數月睡不好、容易生氣,並有潮熱盜汗等症狀,月經紊亂不規律已持續數月。經中醫調理後,已減緩更年期症候群的不適。
更年期是女性一生不可避免的過程。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簡珮珊說,面對更年期症候群,中醫可針對個人不同的症狀表現去分析歸類證型,量身訂做適合的處方,並提醒要適當運動、少肉多蔬果,改善不舒服的症狀。
簡珮珊表示,婦女在45~52歲卵巢逐漸停止製造女性荷爾蒙,經期開始不規則、月經量一下多、一下少,最後1年內不再有月經的停經現象,在生殖機能逐漸降低到完全喪失的停經前後過渡時期,就是所謂的更年期。
隨著更年期荷爾蒙的變化,常出現易怒、潮熱、面紅、盜汗、手足心熱、咽乾、失眠、心悸、胸悶、腰酸背痛、頻尿甚至尿失禁等症狀,因體質不同表現也不同,症狀持續的時間長短也不同。調查顯示,約有3成5以上國內已停經的婦女,曾經出現過更年期障礙。
她表示,中醫針對個人不同的症狀表現分析歸類證型,量身訂做適合的處方;「肝鬱氣滯」型平時容易緊張、情緒波動大、容易發怒,自覺胸悶好似有東西壓在胸口,必須吸大口氣才得以緩解,或時常感到喉嚨有東西梗阻,易脹氣、噯氣等。建議以加味逍遙散或佛手玫瑰飲幫助疏肝理氣。
「心神失養」型整天心事重重、鬱鬱寡歡、動不動愛哭、容易自尋煩惱、多思慮,晚上睡不著。建議以甘麥大棗湯、百合、酸棗仁等養血安神。
「腎陰虛火旺」型症狀常表現頭暈、耳鳴、面紅、烘熱、多汗、手足心熱、喉嚨乾或熱,皮膚乾癢等。建議以知柏地黃丸滋陰清熱。
簡珮珊提醒,更年期保健調理也需調整生活作息,保持心情舒暢,不鑽牛角尖、適當休閒運動,從事規律體能運動能維持筋骨靈活、減緩骨質疏鬆。更年期也會影響體內的新陳代謝,對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的利用率降低,應少肉多蔬果。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