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攝影 程奇逢
完整的原話是:「我不敢相信你沒到過Blue Note,還敢自稱紐約客。」這是美國電視連續集「欲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中女主角凱莉的前男友艾登對她說的一句話,由此可見紐約客對Blue Note的推崇,以及它多麼具有紐約代表性。
其實,我在沒有聽到這句話以前,就去過Blue Note(藍調爵士酒吧),那時剛到紐約,很想去聽一場爵士音樂會,畢竟紐約是美國爵士樂的三大重鎮之一,另外兩個是新奧爾良和芝加哥。那時我對紐約客的「爵士熱」估計不足,查資料,Blue Note每晚有兩場演出,8點和10點。7點多到酒吧時,被告知8點場預約已滿,10點場還有餘票,沒預約的要來排隊。我早早趕到那裡,前面已經有二十多人。
與格林威治村大多數老資格的「地穴」酒吧不同,Blue Note建於1981年,位於繁華的西3街與第六大道交界處,寬大的入口處,上面是一架巨大三角鋼琴造型的頂棚,三角鋼琴的蓋子已經打開,瞬間你就進入聲色繁華的氛圍。一層大廳寬敞華麗,座椅吧台都是最新設計,適合中產階級口味,坐上去很舒服。
Blue Note之所以出名,除了環境優雅之外,是因為他們能請來爵士樂界所有大明星來表演,如莎拉‧沃恩,奧斯卡‧彼得森,雷‧布朗等人,Blue Note依樂手知名度、不同演出時間設置票價。進入1980年代之後,貧窮的藝術家負擔不起格林威治村飆升的房價,紛紛搬到東村等地,格林威治村成為中產階級的居住地,他們中有的人偏好舒適豪華及更前衛的爵士樂酒吧。
我環顧左右,女人衣飾追趕時尚,眼神多情而又自信,男士穿著講究,舉止彬彬有禮。在充滿欲望誘惑的紐約,他們知道怎樣收放,但結果可能是另外一回事,多為不如意,這不如意也是他們自找的,好像他們並不追尋完滿,而是製造缺憾,由此進入新的篇章。
我旁邊的方桌上,坐著幾個年輕的姑娘,她們親密交談,時而開懷大笑,全然不顧周圍的人。我想起「欲望城市」裡四個女主角,她們事業有成,漂亮時髦,三、四十歲還在執著地尋找真愛,卻一次次落空。她們自信,也自嘲:「沒有錯誤,哪來的人生,如果不偏離軌道,或許就不會墜入愛河。」這幾個女孩也就二十歲出頭,但我的生活經歷告訴我,從她們那裡走到單身中年女人困惑掙扎的境地,也要不了多長時間。
藍色是Blue Note名副其實的主調,曖昧的燈光照在牆壁地板及擁擠的男男女女頭頂上,啜飲交談中暗藏著許多正在進行和即將發生的故事,那是構成紐約獨特性的重要部分。
從馬克‧吐溫、愛倫‧坡到惠特曼、歐‧亨利,從海明威、傑茨菲拉德到五六十年代「垮掉的一代」,直到坎迪斯·布希內爾的「欲望城市」,紐約始終是美國當代文學藝術的引擎,今天它還在隆隆轟響,不知什麼時候,又出來一個驚世之作,引領時代的潮流。紐約就是紐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