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廣角鏡〉崑大打造健康校園 二度獲績優

崑大實施健康促進計畫各項活動成效良好,連續十五年獲得教育部計畫補助,並二度榮獲績優學校,表現備受肯定。(記者汪惠松攝) 崑山科大一一一年針對健康促進實施計畫各項健康指標辦理多樣活動,其中定期監測體位項目參與人數達五七九人,體重、腰圍、體脂肪等數值均下降,成效良好,連續十五年獲得教育部計畫補助,並二度榮獲績優學校。 崑大重視教職員及學生身心健康與校園運動風氣,學務處衛保組因應健康促進學校實施計畫,積極整合跨處室舉辦各項健康活動與宣導講座,包含「快步走走,健康久久」、「運動手環紀錄健走六千步」、「定期監測體位」等活動,並持續辦理「預防代謝症候群」、「校園菸害防制」、「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美麗新視界,健康新生活」等推廣講座,將健康理念深入校園,帶動師生運動風氣。 學務長張世熙表示,校方鼓勵師生培養健康的運動、生活習慣及體型意識,透過健走就可增加肌肉組織、提升骨質密度,鍛鍊下半身肌力與心肺功能,也可減少乳癌及中風的風險,進而預防憂鬱與失智。 校內也積極辦理衛教宣導,營造無菸環境,並舉辦「愛滋防治與關懷」專題講座,邀請醫師探討愛滋病防治及如何關懷需要幫助的人,在餐飲系及休運系協助下,也讓推動「健康飲食」及「健康體位」的活動更事半功倍。 崑大健康促進計畫在校長李天祥及各處室主管帶領鼓勵下,每年參與人數持續遞增,未來將聚焦於遏止肥胖、身體活動、健康飲食、菸害防治及性教育(含愛滋病防治)等議題,共同推廣健康生活的養成。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中華副刊〉海岸昨日

詩/攝影 鍾敏蓉 綠綠山岫坐起一朵朵白雲,或是 長長沙灘刻印一雙雙足印 你說,你會記著昨日的這些,即使都成浪花 鷗鳥們不寐時,也聊起,一夜的星光好似跌落了海 岸邊晨起的果實,企盼可能的或許的種子發芽 昨日的這些,你會記得。你說 潮汐也說,他留不住昨日,野花野草與森林 夕陽傷了心,帶著成群魚兒越離越遠 礁岩牽著一條想念的絲線,獨自走到了天涯 所有的昨日,我和你,都成了浪花,在那裡沉默

Read More

〈中華副刊〉用一盞茶的時間思念

文/王麗娟 插圖/國泰 小時候,常常陪爸爸去三山國王廟旁的茶莊買「茶心」,南部人喜歡把茶葉說成茶心,爸爸大多買烏龍茶。「烏龍」這個名稱聽起來很親切,家附近的新園鄉有個烏龍村,村裡有一間「烏龍派出所」,正好有一部日本卡通的片名也取了相同的名字。媽媽常差我去雜貨店買「烏龍」,烏龍的國字的寫法相雖然同,發音並不一樣,日語外來語的發音為「」,那是一種麵而不是茶。 茶莊老闆談起最初創業,都是挑擔四處行走賣茶,從潮州出發,遠至枋寮、恆春兜售;爸爸也聊到他因工作經常上山區郊外取採藥,去來義、加匏朗,每次回來,褲管黏滿俗稱刺查某的咸豐草,我常常坐在小板凳上一根一根摘除,才交由媽媽刷洗。 蘇老闆泡茶招待我們,並介紹各式各樣的茶。茶葉又叫「綠金」,經過熱水洗鍊,沉睡的茶葉慢慢舒展開來,在杯中冉冉旋轉,茶色緩緩暈成翠綠。高山罩霧,水氣夠,溫差也大,生產的茶和平地茶的香氣也不相同,綠茶、紅茶、熟茶、生茶……泡出來的色澤也不一樣。當時隨行的我還太小,冬天,每一口茶喝起來充滿溫暖;夏天,則是生津解渴。爸爸把買來的茶葉存放一段時間,滋味變得更順口,不再那麼苦澀,就成了一般人說的「老人茶」。 家裡開中藥行,最喜歡看爸爸用紙張包中藥,爸爸花了很多時間才把我教會。正方形的藥包前後角疊在一起,捲兩個摺後,再拉來左右角,相互捲摺,最後塞入中間預留的摺角裡,就可以包成一個鼓鼓的饅頭狀;蘇老闆也是用紙張包茶,這樣可以確保茶的氣味不受干擾變味,利用兩張紙把球狀的烏龍茶包成正方體,包裝好的茶心顯得古意而且有質感。蘇老闆和爸爸都是用一雙巧手傳遞溫度。 茶葉很輕,大都是以「兩」販售,我抱著買來的幾包茶心,雀躍的走回家,那一段路雖然不到五十公尺遠,月兒高掛,星光閃爍,是一條長長的幸福路。   每當客人來買藥,我常常端茶請客人喝,就是喜歡聽他們稱讚我乖巧,也喜歡看著他們喝茶時露出滿足的表情,會讓我覺得很幸福。 外子的舅舅在坪林種茶,阿姨在石碇有茶園,種的都是文山包種茶,揉捻烘成米粒般,夫家都稱茶葉為「茶米」,而不是娘家說的茶心。三月中旬,茶農們採收茶葉烘製成條索狀的「春茶」。春茶又稱「頭水茶」,茶葉散發嫩綠的柔軟,蘊藏著清新的風味,是一年之中收成量最多的茶。每年,我都會拜託舅舅、阿姨留幾斤得獎的比賽茶,回娘家時送給爸爸及親友。 嗜甜的爸爸都會泡上一大壺,加一點砂糖,裝在瓶瓶罐罐裡,冰鎮後倒給客人喝。這一瓶比較甜,適合「眼鏡仔」喝,那一瓶微甜,是「財哥」的最愛,「罔腰仔」有糖尿病,不可以吃含有糖分的,至於「王仔舍」喜歡熱熱的喝,就得當場泡一壺,還得加一顆方糖。哥哥曾跟我提及,比賽茶並不便宜,當成紅茶喝,讓他覺得很浪費,我呢,倒不覺得心疼,只要爸爸開心就好。 其實,我自己是捨不得喝比賽茶,阿姨會送我比賽茶剪下來的茶枝,泡起來也是香氣十足,有時,我會用茶葉當湯底,有時當成煮茶葉蛋的香料,清香無比。   年齡稍長,怕影響睡眠,喝茶成了重要日子才有的慶祝儀式,那一夜,我就在失眠中憶起許多往事。啊!家附近的烏龍派出所也改名,改成興隆派出所了。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果醬畫餐盤 亞餐生飆創意

亞餐學生學習用果醬彩繪餐盤。(記者施春瑛攝) 亞洲餐旅為了提升學生的技藝創意水平,開辦「果醬盤飾創意研習」,邀請崑山科大餐飲管理廚藝系副教授劉俊良授課,教學生利用果醬彩繪餐盤,盡情展現創意盤飾的藝術魅力。 「果醬畫」是用果醬在盤邊畫成美觀漂亮的圖案,用來裝飾菜餚的方法,圖案可以是簡單的裝飾花紋,也可以是抽象的曲線,又或者是寫意的花鳥魚蝦、優美的文字等,只要是能給菜餚增光添彩的圖案符號都可以畫。 亞洲餐旅學生學習用果醬彩繪餐盤。(記者施春瑛攝) 果醬盤飾學習可分三階段,首先從裝飾畫開始學習,畫面分割,點線面的構成,視覺平衡,元素的編排等。接下來要學會素描結構,用線條來表達空間的透視感,從簡單的幾何形體到複雜的線條表達。第三是透過靜物和風景的方式學習色彩構成,顏色的使用規律,如何用色彩的對比來塑造體積感。參與的學生都發揮創意,餐盤上畫上花朵、瓜果等,一試就上手。 餐飲科主任車秀蘭表示,亞餐一直以來聚焦於餐旅教育,希望藉由各式相關的課程研習,來激發學生的創意,也提升學生的技藝。 (記者施春瑛)

Read More

〈校園廣角鏡〉南應大校友曾意雯 數位相館結合服設 推出各式布材像框 杯袋抱枕等影像產品獨特

應大服設科系畢業校友曾意雯利用自學影像軟體編修,將傳統底片創意設計數位化手機讀取證件照。(記者汪惠松攝) 台南應用科大服裝設計科系畢業的曾意雯,將求學相館打工習得攝影技術及自學影像軟體編修結合服設,運用在與夫婿創立的名人數位影像,隨著科技數位時代加入業界最新雲端QR code證照底片,創意將傳統底片數位化,讓顧客能輕鬆以手機讀取所需證件照片檔案。 由於時代潮流的變遷,創業不易,在傳統時代與數位科技交替下,曾意雯利用在校所學設計技術結合自學影像軟體編修,推出各式布材專屬影像框照、一杯袋、水壺袋、手搖杯袋、手提袋、各式抱枕、捲線器、集線器等獨一無二的風格影像實用性產品。 在多元市場各行各業競爭,及嚴峻的疫情下,為了永續經營,曾意雯不斷跟隨數位時代腳步,持續運用自學之影像軟體編修一步一腳印融入數位影像中,將數位結合手機創造不同生存商機,繼續服務經營下去。 曾意雯說,現今手機已經成為民眾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將證件拍照的服務再升級,加入業界最新的雲端QR code的證照底片,舉凡客人無法處理的照片,例如翻拍照片、全家福拍攝、寫真拍攝、影像處理的照片及需要數位化的照片,均將傳統底片數位化後,全部以QR Code雲端方式給予客人。 就算民眾家中沒有光碟機,不會使用電腦,也能輕鬆用手機讀取證件照檔案和所有他們想要在手機呈現的檔案,下載完即可輕鬆上傳辦理重要證件、應徵、考試用或存檔用,所有照片皆可在手機輕鬆呈現與儲存,客人反應非常熱烈,覺得方便實用,很符合手機融合生活的需要。 近幾年來,曾意雯不畏市場寒冬,添購新世代專業噴墨相片印刷機,讓客人擁有最鮮豔的色彩,不退色的最頂級照片,她說,未來還要引進雙面列印功能設備,擴展多方面應用,讓服務更加值,希望專業、創意不斷的創新和證照升級服務,能讓影像行業永續經營。 (記者汪惠松)

Read More

量足料實營養豐 台北道食樂韓食客層廣

道食樂韓風小吃不但吃得飽,小菜還能隨意加。(記者王超群攝) 很多人都知道吃韓式料理,小菜可以無限供應,各家店小菜樣式不同,但不外乎是泡菜相關;位在北市虎林街的道食樂韓式小吃,其實正餐和小菜各有特色,關鍵在:份量足、用料實、營養夠。 先說營養夠吧,外食族最容易忽略的,就是飲食的營養均衡,以道食樂而言,無論是海鮮豆腐鍋,還是人參雞腿湯加飯,蛋白質攝取不成問題,而小菜一般是不太改動,微辣豆芽、冬粉和薑絲海帶,如果胃口好,單是小菜就可以吃得飽,何況其中滿滿的纖維質,基本可以取代蔬菜。 點一份一百六十元海鮮豆腐鍋加飯,用料實在,不僅豆腐大塊,蝦、蜆、菇、蛋,一應俱全。湯頭美味,湯泡飯稀里呼嚕,一下子就一碗。 韓式料理餐具也不同。常見的長柄湯匙和金屬筷,好像也是韓式館子必備的。以這家道食樂來說,室內十八席,說多不多,在寸土寸金的虎林街巷內,算是小而美的店家。但餐具置放在乾淨的容器內,客人自取,小菜旁清茶桶隨時可用,也是飯後可清爽口感的最佳組合。 韓式拌飯除了牛和豬肉,還有素食,海鮮煎餅一份一百九十元,包管吃得飽;大致上價位在一百六到一百九十元之譜。 在週日的黃昏,諸多飲食店家都打烊休息,道食樂反而客人絡繹不絕,年齡層和客群分布很廣。有三兩年輕人結伴而來,也有看來穿居家服的周邊鄰居,或是情侶夫妻拍檔,說明小店雖不重門面,倒是講究實在的人群不錯的選擇。 喜歡吃鍋的有湯泡飯,喜愛拌飯的韓式或石鍋拌飯都道地,如果想吃煎餅,搭配的沾醬更能提味,韓國啤酒八十元,有韓國風流行歌佐餐,一時間,也讓人頓起身處高麗國的錯覺。       (記者王超群)

Read More

嬰幼莫德納首日1600人施打 次世代疫苗最快下月中進貨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隨著國內新一波BA.5疫情高峰將至,為保護幼兒,莫德納嬰幼兒疫苗第2劑已自20日起開放接種,首日有1600多人接種;而各界關注的次世代疫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表示,估計若審查進度順利,最快9月中可進貨,專家會議也會先開會討論。 指揮中心統計,6個月到4歲幼兒疫苗接種情形,第1劑接種14萬7588人,占該年齡層18.9%,第2劑共接種1679人,接種率為0.2%。 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首批輝瑞BNT嬰幼兒疫苗共127.68萬劑,已於8月19日抵台,預計8月26日完成檢驗封緘、27日起配送,依施打作業表訂時程,最快當天開打,但考量部分縣市幅員廣,配送疫苗耗時,可能延後至8月28日,尊重各縣市安排。 至於各界關注的莫德納次世代疫苗最新進度,莊人祥表示,食藥署正在審查莫德納次世代疫苗緊急授權(EUA)的資料文件,若9月前通過,最快9月中進貨。衛福部傳染病防治諮詢會預防接種組(ACIP)也暫定9月初開會,若國內緊急授權提早通過,ACIP會議將提前舉行。 指揮中心統計,全國疫苗人口覆蓋率第1劑為92.4%、第2劑86.4%、追加劑第1劑71.9%、追加劑第2劑8.7%,其中65歲以上追加劑第2劑接種率為32.2%。

Read More

兩年間腎臟治療現況 500醫護線上交流

「台灣腎臟醫學會東部學術演講會─腎臟相關治療研究會」,吸引近5百位來自全台各大醫院的醫師及護理師報名線上參加。(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由台灣腎臟醫學會主辦、花蓮慈濟醫院協辦的「台灣腎臟醫學會111年度東部學術演講會—腎臟相關治療研究會」昨日登場,邀請到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林口長庚紀念醫院,以及花蓮慈院的講師透過直播進行專題演講,分享兩年間腎臟科領域的現況、突破與變化,吸引近5百位來自全台各大醫院的醫師及護理師報名線上參加。 上午場演講由花蓮慈院腎臟內科郭秋煌醫師打頭陣,主講動脈硬度的臨床研究郭醫師指出,花蓮慈院研究團隊鼓勵洗腎病患在洗腎過程中可以利用定點的腳踏器具,做出騎腳踏車的運動效果,透過運動的方式觀察長期下來病人的變化,發現半年內已有數據顯示病患的血管老化速度減緩。 高醫腎臟科吳秉勳醫師主講「蛋白質結合尿毒素」對於慢性病病人的重要性,蛋白質結合類型的尿毒素主要來自於人類吃下的胺基酸、蛋白質,是透過腸道的代謝所產生的代謝產物,會累積在患有較嚴重腎病的腎友的身體中,又無法被透析機器移除,現階段科學家希望能找到改變飲食習慣進而改變腸道吸收環境方式,減少蛋白質結合尿毒素對腎友造成的負擔。 下午場邀請到來自中醫藥大腎臟科郭慧亮醫師分享居家血液透析的經驗,以及林口長庚腎臟科吳欣旭醫師解說慢性腎臟病病人在新冠疫苗使用上的一些建議,並由花蓮慈院林于立醫師介紹尿毒肌少症的臨床評估。 台灣腎臟醫學會理事長黃尚志表示,儘管2年內活動受疫情影響而數次延期,但醫學會透過疫情下的大環境學習許多並做出相應調整,對於每一位醫療人員也都是寶貴的經驗。

Read More

陸龜流浪兩天 離家500米

一隻蘇卡達陸龜從家中離家出走,二天僅爬了五百公尺,警方說果然走很慢。(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一隻蘇卡達陸龜十八日從台中市豐原家中離家出走,在台中市豐原街頭走了二天二夜,走約五百公尺被民眾發現,撿到豐原警分局頂街派出所,員警PO照在豐原臉書社團幫忙找陸龜主人,飼主到派出所領回,結束龜的流浪記。 豐原頂街派出所警員莊照威受理民眾撿到的蘇卡達陸龜案,郭姓飼主在家中用磚頭將烏龜圍住飼養,十八日下午發現陸龜將磚頭撞倒後離家,飼主急得到處找,也上臉書尋龜。 前天下午三時多,有民眾在豐原區國豐路二段路旁看到這隻陸龜,撿到頂街派出所報案,員警將陸龜照片PO在豐原好康聯盟社團協尋飼主,發現飼主也在臉書PO圖尋龜,警方通知飼主到派出所領回。 警方說,飼主住在豐原區三豐路二段,距離陸龜被撿到的地點約五百公尺,陸龜走了二天二夜,走五百公尺,果然走很慢。

Read More

誤吞手搖飲插孔塑膠片 卡食道超痛

醫師黃耀光以內視鏡檢查,發現圓形塑膠片卡在林女食道中。(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南投報導 天氣熱喝飲料消暑千萬小心,南投37歲林姓女子在喝手搖飲料時,因為沒注意透明杯蓋上的吸管插孔塑膠片掉落在飲料冰塊中,一口喝下,結果塑膠片卡在食道,她疼痛不已,趕緊前往就醫,才發現原來是誤吞飲料杯蓋上直徑約1公分的圓形塑膠片卡在食道中下段,還好就醫及時取出,沒對食道造成更大的傷害。 南投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黃耀光說,林姓女患者到院後,透過內視鏡發現異物卡在食道中下段,取出後發現是直徑1.5公分的透明塑膠圓片。 林女喝手搖飲料時,因為沒注意杯蓋上的吸管插孔塑膠片掉落在飲料冰塊中,一口喝下,結果塑膠片卡在食道,她疼痛不已(照片非當事者)。(記者陳金龍翻攝) 林女表示,因為天氣熱,買了手搖飲料解渴,還加了許多冰塊,她將吸管從杯蓋圓孔插入,沒注意到透明塑膠片掉入杯子,飲料喝光後,看到還有許多冰塊,便將杯蓋打開加入開水,大口飲下,沒想到小塑膠片也被吞下,隨即感到喉嚨被異物卡住,相當不舒服,趕緊就醫治療。 黃耀光說,常被誤食的異物有魚刺、雞骨頭、果核等,大部分的異物可以順利排出,不過部分的異物具有危險性,例如鈕扣電池、化學物品、尖銳物品等,如果不慎誤食,應盡速就醫,由專業醫師診療,醫師會針對吞入異物的時間長短、異物的形狀大小與材質、異物卡住的位置等而提供不同的醫療處置。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