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我與父親的「任天堂回憶」

蔡哲明 我在10歲那年迎來生命中第一台「電動玩具」,依稀記得父親將生日禮物遞給我的神情,90年代正是任天堂獨領風騷,2D電玩開始走入大街小巷,我唯一擁有的這台家用主機也成為我與父親的「任天堂回憶」。 臺灣當時「快打旋風」街機引發一股熱潮,誰的家裡有台家用主機便能成為學校風雲人物,因為每逢放學或是假日,家裡客廳就會變成遊戲天堂,每位玩家對於這份記憶想必都還有所共鳴,至今我仍將它收藏在記憶中;即便這台機器早已不敷使用,但我仍將主機卡帶一一保存,因為那是我與父親所共同經歷的「美好時代」。 我仍記得父親坐在身旁的專注神情,我們愛以「搏鬥款式」的主題類型,當年以快打旋風、惡狼傳說、龍虎之拳及幽遊白書等最膾炙人口,每位人物的招式拳法我早已是了然於心,父親仍舊企圖赤手空拳想要勝出;每一回合的優勝劣敗,總叫我父子倆使出渾身解數。這台家用主機電玩參與了父親與我的孩提歲月,至今我仍仿佛可以感受到手把的溫度,即便它已走入時光河流,早被網路世代遊戲淘汰,對我而言卻是無可取代的「任天堂回憶」。 我與父親的「任天堂回憶」依舊清晰,成為那個時代的國民記憶,對我而言卻是情感連結,那是我被父親愛著的時光啊。

Read More

〈中華副刊〉孤勇者

文/醉意兒 插圖/國泰 今日刷臉書的時候,看到一個影片,我突然淚流不止,並不是一個煽情的故事或是歌曲,反而是一個好笑的橋段,講訴一個演奏會,主題是宮崎駿的音樂演奏,在演奏結尾時,表演者詢問了台下的觀眾們,是否還有想要聽的曲目呢? 大人們的回答稀稀落落的,非常小聲,突然有一個小孩很大聲的喊了一聲:「孤勇者!」瞬間,小孩成為眾人嘻笑的對象,眾人哄堂大笑,就連表演者都回答了句:「還真是沒想到啊!」 本以為這就是一場鬧劇,最終表演者也選擇了一首符合主題的歌曲作為演奏,正在大家都沉浸在音樂的饗宴之中時,雙簧管表演者在配樂時,突然插入了一句特殊的起頭,隨即,整個樂隊都開始了跟上節奏,這個沒有彩排的即興演出,瞬間吸引住眾人的目光,他們用毫不突兀的方式,演奏了小孩喜歡的流行樂「孤勇者」。 當大家都長大了的時候,是不是連想要的勇氣都沒落了呢?所有大人都膽怯的講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只有小孩大聲且明確地說出自己的願望,雖然換來哄堂大笑,但是他的勇敢,也定會有人發現,若不說出自己的心願,又怎會知道,會不會有實現的一天呢? 我不是特別喜歡這首歌,或是覺得這首歌的旋律有什麼感動之處,但是感動的淚水仍然很真實的滾落下來,這不單單只是一個完美的演出,更看到了一個孩子的勇敢,更讓人看到樂隊的心意,表演者無譜演出,也沒有跟整個樂隊溝通,而是直接大膽嘗試,是有可能讓演出產生一丁點的小瑕疵的,但是他們卻願意冒著這樣的風險,完成孩子的心願,值得嘉許掌聲。 換個方向想想,自己倒是很常因為小孩子的童言童語而不當一回事,甚至是把他們想要的小願望一一否決,當他們想要的心聲都沒有得到回應,只有無盡的恥笑時,是不是就是變相的教導他們不要天馬行空,於是,他們就學著慢慢的將心聲藏起來,就像你我一樣,成為長大後唯唯諾諾的大人了呢? 這個孩子是孤勇者,孤單且勇敢,這個樂隊表演者也是孤勇者,孤績誰復論,短短兩分鐘的影片,突然領悟到了新的人生感慨。

Read More

〈中華副刊〉曬魚乾

文/攝影 洪金鳳 季節自春季轉換為夏季之際,趁著疫情漸緩時節,我和幾位朋友到澎湖走訪各地名勝,期間也到一位在地人同事家中拜訪並享用澎湖人特調的海鮮佳餚,除了觀賞天成的美景外,還感受到菊島島民純樸民風與熱情款待。 同事家外有一個小廣場,我們進門之前,看到鄰居正在以澎湖特有的曬板曝曬處理好的魚獲,這樣熟悉的畫面就是我成長期的日常,所以覺得親切又感動。 我跟同事的鄰居說:「我可以拍下這個畫面嗎?」,包成像蒙面女郎的鄰居開心的回以:「當然可以啊,妳要怎麼拍都可以。」好耳熟的口音,這是我們澎湖人特有的口音,我向她道謝後,就成就了這張「曬魚乾」的作品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小詩二首

謝祥昇 ‧草船借箭   夜裡,氳氤的湖面 船上有妳 我攻略的心 用盡丘比特所有的箭 一一射向湖心 霧散 妳帶走所有   ‧空城計   我 故作鎮定 開啟 深怕被攻掠的心 妳 猜測懷疑 毫不試探的張望 離去 心 竟成了二座空城

Read More

〈中華副刊〉神祕女子

徐然 晨間在庭院前運動,活動筋骨之後,緩緩打起太極養生拳,耳朵聽著麻雀在枝頭跳躍啁啾,路過的鄰居戴著口罩,習慣性的看我一眼,卻未曾停下腳步與我寒暄,逕至邁開步伐前行。 若是從前,不論識與不識,總要好奇的站在門口,盯著我「耍花招」,如今,疫情期間,人人保持社交距離,連眼神的接觸都省了。可是連續好幾天卻有位神秘女子在門口停留許久不願離去,眼睛餘光看見這位女子戴著遮陽帽、袖套、長褲、布鞋,身形嬌小,打扮俐落,戴著口罩加上一雙大墨鏡,我心裡猜測,一定是村裡的哪位大姊姊,因為欣賞我的太極養生拳,所以常常在門口駐足流連。 這天當我打完一套拳,擦擦額頭的汗珠,這位神秘女子早已不知去向,我不以為意的回到屋裡吃早餐,吃完早餐,若無其事的從後門走出來,卻聽見母親正與人交談的聲音。此時父親對我說:「小娟姊姊來了。」我仔細一看,不就是常常看我打拳的那位神秘女子嗎?我趕緊上前打招呼,心虛的解釋剛才打拳沒注意,況且姊姊戴著口罩一雙大墨鏡,整張臉根本無法辨識是誰。 問清楚講明白之後,才知曉住隔壁村的遠親堂姊小娟,每天都會走路運動,天天默默的看我在庭院打拳,今天終於與我相認,也解開了我心中的疑惑。原來神祕女子一點也不神祕,喬裝打扮恐怕也是時勢所趨,疫情期間,避免路上撞見熟人,能不開口說話保持社交距離,既能保護自己,也能保障對方。 只是過於神秘的打扮,把關係都拉遠了,無論疫情升溫或緩降,大家早已習慣將口罩戴好戴滿。只要做好保護措施,不妨打聲招呼,否則擦肩而過,也不知道原來是姊姊。

Read More

〈中華副刊〉好好分手

猛瑪象 爸媽給與三姐弟一身好皮相,媽媽常自豪地說:「我真的很會生,男的俊、女的俏,都像我。」我跟妹妹對看一眼翻了四顆白眼珠。明明姐妹倆長得像爸爸,深邃的雙眼皮、高挺的鼻樑與白皙的膚色,連個性也像他,只有遺傳到媽媽的高挑基因。媽媽比爸爸高10多公分,牆上掛的老式結婚照,女主角白色婚紗下雙腿是半蹲的。 求學期間拜良好的基因所賜,身後大小兔子不斷,傲嬌的我們只有分手對方,沒有被分手的紀錄。 身高188的大兒子神似壁紙小開丁春誠,去年自大學畢業,六月當完四個月的小兵,與高三開始交往的女朋友是班對。女孩身高170長得像周子瑜,高挑而亮眼,兩人走過大學四年與當兵,交往六年堪稱奇葩。因女生大兒子一歲,被家人膩稱是楊過與小龍女。 高中五個班對,僅剩這一組穩定交往中。我老王賣瓜自賣自誇地說:「兒子一定像我這個湘女,多情又負責。」老公翻了一雙大白眼。 新冠肺炎肆虐已三年,邊境才剛解封,觀光系畢業的兒子當然是「不務正業」,因為根本沒職缺。第一次求職被同學騙去直傳銷買產品換組長一職,還好他是守財奴沒上鉤,第二次上網應徵竟是包裝成貿易公司賣未上市股票,打了一個星期電話行銷,黯然退場。 最後回到以前打工的燒肉店做夜班正職,勤快又認真的他加班與獎金一個月快六萬,我說這是以前經理級人員的薪水,很猛。他說趁年輕體力好多存點錢,再看看就業市場的狀況,且戰且走,先求有再求好。沒錯!這個年輕人真的是像我。 可是這份工作跟在汽車公司當行政內勤的女朋友,休假很難搭得上,三個月來見面出遊不到五次,兒子拍胸脯保證地說:「免驚啦!我吃她吃得死死的!」嘿,小子,女人心海底針,摸不透的。 那天我在谷關踏青,小兒子傳來驚天一LINE,「哥哥被S姐分手了,他在房間哭得很傷心,還要我去樓下小七幫他買酒,哥哥說心好痛!」蛤!聽得我也心痛起來,果然母子連心。 被我分手一次敗部復活的老公以過來人的身分,獲准進入他的房間當酒友,我在客廳難過得像被分手的是我。 我知道兒子還年輕,23歲失戀很正常,有緣無分、有分無緣都只能隨緣,感情的事強求不來。人生就是一段旅程,路上遇到的挫折與失敗都會成為生命中的養分,滋養我們的心性,鍛鍊我們的心智。 就是因為你爸當年的不認輸,我的幸福人生才有你,兒子啊!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時間大師將來會開示的。

Read More

高齡整合門診 翁16種藥變6種

成醫藥劑部主任鄭靜蘭說,未來建立的「成大AI藥師」將透過藥師門診或住院訪視,提供醫師處方與病人智慧用藥的諮詢與協助。(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一名9旬阿公因慢性病在兩家大醫院跨6科就診,長期拿16種藥物吃,平常1天吃藥丸的數量就很嚇人,造成不小的困擾。他到成大醫院高齡整合門診,由醫師和藥師合作幫忙篩檢重複用藥及無需服用的藥,成功減到只剩真正需要的精神科等6種用藥,讓身體負擔不再那麼沉重。 成大醫院藥劑部主任鄭靜蘭指出,隨著基因解密及電腦運算技術的提升,精準用藥、減少交互作用及避免副作用發生,都是未來藥物治療的目標。醫院自2022年設立高齡整合藥事照護門診及腎臟病藥事照護門診,未來待住院藥局的自動化設備建置完成,藥師將可以協助更多醫師及病人邁向「智慧用藥」的目標。 她說,藥師對病人詢問用藥時常發現,很多病人不清楚自己的用藥、會自行調整用藥、許多藥品已沒在吃但還是持續領藥等,例如一名90歲阿公經常在成大醫院看泌尿科、神經科、精神科,也在台南市立醫院看腸胃科、心臟科、胸腔科,長期要服用大量藥物,而病人藥物服藥順從性差,又很愛自買藥吃,只要醫師開的藥吃了感覺沒效,就自行去藥局買其他藥來吃。後來他到成醫高齡整合門診就診,醫師從他的藥包發現,藥物多達16種,其中降血脂和神經科的藥,已經2年多沒吃,卻仍照常領藥,剩藥很多,最後都丟掉,近來因記憶力減退,時常會忘記自己是否已經有服用藥物。 鄭靜蘭表示,對於藥物使用上的問題,成醫藥劑部未來建立的「成大AI藥師」將透過藥師門診或住院訪視,提供醫師處方與病人智慧用藥的諮詢與協助。

Read More

非牙齦感染! 智齒痛臉腫 男童顱底橫紋肌肉瘤

12歲男童罹橫紋肌肉瘤,經治療後恢復俊俏的臉龐,昨日感謝台中榮總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黃芳亮及醫護的救治。(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12歲男童去年暑假右邊智齒處痛、右臉頰腫脹,誤以為牙齦感染,抗生素治療沒改善,後轉至台中榮總,查出是右側顱底橫紋肌肉瘤,為軟組織惡性腫瘤,他勇於抗癌,接受1年的化療、放療療程,恢復俊俏的臉龐。他12日到台中榮總分享心路歷程,並送上感謝卡片,感謝醫護救治。 台中榮總兒童血液腫瘤科主任黃芳亮指出,橫紋肌肉瘤是一種軟組織惡性腫瘤,常見於15歲以下的孩童。根據台灣兒童癌症基金會的統計,橫紋肌肉瘤占全部兒童惡性腫瘤的3.3%,109年全台有19名新發病的軟組織惡性腫瘤。 黃芳亮說,男童轉而向中榮求診,經他會診耳鼻喉科主任梁凱莉手術切片檢查,病理報告確認是右側顱底橫紋肌肉瘤,為最常見的好發位置,幸運的是男童無轉移到其他部位,經接受1年的血液腫瘤科團隊的化學藥物治療,並同步接受放射腫瘤科主任游惟強主任團隊的放射線治療療程,腫塊逐漸縮小,恢復俊俏的臉龐。 台中榮總副院長傅雲慶表示,台灣兒童癌症基金會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兒童橫紋肌肉瘤5年整體存活率為68%,台中榮總因多專科團隊合作,並導入精準醫學,10年來共治療12名橫紋肌肉瘤孩童,整體存活率高達80%。建議對於兒童臉部的不明腫塊應提高警覺,提早發現提早治療可能的兒童橫紋肌肉瘤。

Read More

中士賴帳槍擊錢莊老闆 判13年4月

記者黃必成∕台北報導 陸軍航空特戰指揮部中士吳俊逸,向地下錢莊借款二十萬元,因連本帶利滾成三百萬還不清,喝酒壯膽後,朝鄭姓錢莊業者的頭部連開兩槍,所幸救回一命。台北地院十二日依殺人未遂、槍砲等罪,將吳男判刑十三年四月。 吳男因缺錢花用向錢莊借款二十萬元,期間雖持續還款,但債務卻越滾越大,陸續還債累積達三百多萬元,卻仍然無法清償債務,為此心生不滿。 民國一一一年四月二十日晚間,吳男邀約錢莊業者談判,與鄭姓業者相約在台北市和平東路巷內見面。因談判債務破裂,吳男持槍朝鄭男頭部開兩槍後,再駕駛鄭男座車把鄭男載至福和橋下堤外停車場,把他棄置於車上。 吳男犯案後逃往新北市烏來山區,原本打算在新店溪畔喝醉尋短,卻下不了手,最後醉倒在河邊,遭循線而來的警方發現,逮捕偵辦。 據了解,頭部中槍的鄭男雖大難不死,已經出院,但腦部受創,對於槍擊案經過已失去記憶。 台北地檢署去年依殺人未遂等罪將吳男起訴,另認為吳男的邱姓友人,協助丟棄兇槍與手機,並開車載吳男離開,也依湮滅刑事證據罪嫌起訴。 北院審理後,依殺人未遂、槍砲等罪將吳男判刑十三年四月、併科罰金九萬元。協助丟槍與手機的邱男,則依湮滅罪判刑六月。

Read More

本土+2.2萬 遠距照護服務限高風險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台灣12日新增2萬2千多例COVID-19本土個案,新增比率較上週四下降約27.1%。指揮中心表示,雖然疫情較上週趨緩,新增個案仍不少,境外移入個案數微幅減少,不過也仍在高點。另外,確診者居家照護醫療服務措施,自15日起改為僅高風險對象適用。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公布,國內12日新增2萬2653例本土個案,新增個案比上週四下降約27.1%,確診個案新增中重症155例(中症107例、重症48例),其中48人死亡;另,境外移入增284例。 這次新增較年輕死亡個案為1名20多歲男性,本身有慢性神經系統疾病,長期臥床為機構住民,已接種1劑疫苗,去年12月31日出現發燒、咳嗽等症狀,在機構內快篩陽性確診,機構內居家照顧。 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說明,個案今年1月8日因為呼吸喘、血氧偏低等情形至急診,檢查顯示肺炎、胸水、呼吸窘迫,病況惡化,1月9日死亡,死因為COVID-19合併呼吸衰竭。 針對每週四例行公布的住宿式長照機構疫情監測狀況,羅一鈞指出,採檢陽性率部分,機構住民由1.2%上升至1.3%,增加幅度趨緩,與前一波疫情最高點1.4%相差不多,機構投藥率為90%。 指揮中心統計,上週新增356名工作人員確診及1240名住民確診,自去年1月1日至今年1月8日,通報機構間數達1843家,確診住民人數為6萬6632人、確診工作人員數為2萬85人。 另外,指揮中心12日指出,自1月15日起,確診者居家照護醫療服務措施從原先對所有確診者,調整為65歲以上長者、12歲以下兒童或具重症高風險因子確診個案,確診個案遠距照護諮詢至隔離期滿。 記者陳柏翰∕台北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12日指出,根據最新中國大陸入境人數採檢結果,1月1日至10日共採檢1萬3481人,其中2282人陽性、約16.9%。指揮官王必勝表示,陽性率略降,暫未發現新變異株,持續觀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