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保生育給付 提高3倍

喪葬津貼加倍為61萬2千元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為提升農民農保及農民職災保險保障,行政院二十三日核定,二月八日總統公布修正「農民健康保險條例」部分條文,有關調高農保月投保金額、提高生育給付及喪葬津貼之修正條文,追溯自二月十日生效。 農委會表示,為配合保險人資訊系統調整及相關子法訂定,本次農保條例修正將分三階段施行。第一階段攸關農民給付權益之修正條文,經行政院核定自今年二月十日施行,也就是說,今年二月十日起,農保月投保金額調高一倍為二萬零四百元,二月十日以後死亡之被保險人,農保喪葬津貼因此加倍,由十五萬三千元增加為三十萬六千元;農保生育給付標準由二個月修正為三個月,被保險人或其配偶二月十日以後分娩或早產,生育給付金額由二萬零四百元提高三倍為六萬一千二百元。 農委會說明,農民職災保險月投保金額併同調高為二萬零四百元,農民職災保險的傷病給付及喪葬津貼亦將連動調高,農民二月十日以後發生職災事故,農民職災保險的傷病給付增加一倍為每日四百七十六元;農民職災保險喪葬津貼也由三十萬六千元加倍為六十一萬二千元。 農委會強調,農民因月投保金額提高後,所增加的農保保險費將由政府負擔,農民農保保險費維持每月七十八元;所增加的農民職災保險保費,也由中央政府負擔三年,農民職災保險費維持每月十五元。 另為協助弱勢農漁民子女繼續升學,設有助學金的機制,一一一學年度第二學期農漁民子女助學金於三月一日開始受理申請,請農漁民朋友把握時間,於三月三十一日前向戶籍所在地基層農(漁)會申請。

Read More

台美貿易倡議 5議題獲共識

可望簽行政協定 加拿大、日本等是否跟進 值得期待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等人二十三日向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成員說明台美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談判進度;與會立委轉述,目前台美在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規範等五項議題獲得較大共識,未來簽署的協定性質則為行政協定。 台美去年六月一日啟動二十一世紀貿易倡議,同年八月十八日啟動談判,十一月上旬曾在美國紐約舉行首次實體談判會議,並於今年一月十四日至一月十七日在台北舉行第二回合談判;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當時表示,目前為深入談判階段,對年底簽署雙邊經貿協定抱持很大企圖心。 據立委轉述,鄧振中說明目前台美磋商進度,在貿易便捷化、良好法制規範、反貪腐、國內規章、中小企業等五項議題,已獲共識。 與會者提到,像是「貿易便捷化」部分,旨在透過關務資訊透明化、簡化貨品進口程序、提高貨品通關效率及流暢性等措施,減少廠商交易成本;至於「良好法制作業」則是在規範政府機關訂定法規的法制作業流程,重點包括各機關法制作業的協調、法規影響評估,以及程序透明化和公眾參與。至於協定具體內容,仍待雙方未來談判後才能確定。 民進黨立委趙天麟指出,倘若台美簽訂這項行政協定,不僅能讓兩國人民有同等待遇,也使台美兩國企業「在台灣如同在美國,在美國如同在台灣」,而美國其他盟邦如加拿大、日本等,是否會循此模式與台灣簽署相關協定,值得期待。

Read More

雙創連5黑! 1月工業生產指數年減2成

半導體展開庫存去化 拉低指數關鍵 記者陳建興∕台北報導 經濟部統計處二十三日公布一月工業與製造業生產指數,年減逾二成,雙創連五黑。統計處分析,除存在春節因素,積體電路業面臨庫存壓力也是拉低指數關鍵;至於何時好轉,則視庫存落底與外需回升時間而定。 統計處預估,二月製造業生產指數一百零五點八七至一百零九點八七,年減百分之七點八至百分之十一點二,跌幅較上月收斂。 全球通膨升息陰霾籠罩,終端需求持續下滑,經濟部統計處公布一月工業生產指數一百零九點零二,年減百分之二十點五,減幅較去年十二月擴大;製造業生產指數為一百一十點三四,年減百分之二十一點三八,雙創連五黑。 統計處副處長黃偉傑分析,主因終端需求低迷,全球經濟成長動能疲弱,產業鏈持續進行庫存調整,加上適逢農曆春節工作天數減少,導致製造業生產指數較上月預估低,尤其是積體電路業一月展開庫存去化工作,結束一0八年十一月以來連續三十八個月正成長,為拉低指數關鍵。 終端需求下滑態勢持續,一向為製造業主力的電子零組件業生產指數一百四十一點九、年減百分之十九點七;電腦電子產品及光學製品業年減百分之十二點二三,結束一0九年二月以來連續三十五個月正成長。 傳統產業方面,隨著全球市場需求緊縮,產業鏈持續調節庫存,業者減產因應,化學原材料業、基本金屬業分別年減百分之二十六點七五及百分之二十一點七二;汽車及其零件業年減百分之二十三點七三,則是因農曆春節工作量能減少,以及汽車零件在下游客戶庫存仍高下生產放緩所致。

Read More

〈中華副刊〉駕駛座的鄉愁

■古家榕 曾經的我,對於開車抵死不從。放眼駕駛座,儀表板天干晦澀,排檔桿地支難明,方向盤更渾然似太極,陰陽相生與我卻相剋,任憑丈夫運轉自如,在我仍是道可道,不可懂。直至南遷高雄,拖著孩子成了條擱淺的鯨,不甘終日吞吐住家周遭的枯燥,思來想去,只得「捨生取易」,一邊願天佑南台灣路人,一邊磕磕絆絆練起S型倒車。 離開台北的第四個月,正式考取了駕照,也是在那天,意識到我已離開台北──鄉愁的誕生,始於察覺轉身的那刻,我的鄉愁,在轉動車鑰匙的當下,轟隆隆迸發墜地。 闖蕩江湖伊始,反覆橫跳於肇事邊緣。可這也不能怪我。面對路上那幫「任我行」,動輒仗數十年功力,逆向、急煞、切換道,彷彿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身為駕駛新手,自是率土之濱莫非玩命。所幸,刀頭舔血開了幾個月,功力雖未提升幾成,路痴倒是不藥而癒:猶記人在台北時,整座城之於我,僅是張錦簇的捷運路線圖,圓山北車古亭公館,紅藍黃綠節點閃爍,一轉換路名便是片空白;可如今,一心二聖三多四維民族民生中華中正,但見我縱橫其中倒背如流,代替Google Maps指點江山都不怕咬到舌頭。 有了賊心,又練出賊膽後,經常引擎一啟動,先送丈夫上班,再載著孩子出遊。三個活寶一台車,除了各大公營親子館,近些的草衙、夢時代、市總圖,稍遠的駁二、西子灣、兒美館,皆是常造訪的口袋名單,更數度北征台南,美其名濡染孔夫子遺風,實則便是饞蟲發作。記憶裡最難忘的一次,是上午開車至鼓山輪渡站轉旗津,午後返回高博館吹冷氣,再掐點到大勇路搶NG蛋糕佐愛河景,最後乘著夕陽餘暉,直奔小港赴友人之約,從北到南一口氣玩下來,強度不遜於忠孝東路走九遍──那些年,開著車的主婦日常,就是這麼樸實無華且瘋狂。 三年的時光,輕軌從籬仔內通車至展覽館,我也開車帶孩子玩遍了(合併前的)高雄市,在此居住半輩子的二姨,都不禁感觸我活得更在地。直到女兒升小一的暑假,基於多方考量,全家人選擇北返,而我的駕駛技能,也隨著跨過濁水溪,神秘地遭到封印。 回到北部後,幾乎沒開過車了。 多少還是能解釋的:從用路的角度,大台北駕駛個性急,連摩托車都嫌棄我速度慢,別說搏鬥,甚至不被認同是對手,一來二去,也就滅了上路的興緻。而就生活來說,女兒上學後,平日裡只剩我與兒子,倒不如重拾悠遊卡,再次成為一個乘客,少了注意路況的緊繃,多了瀏覽風光的悠然,更何況兩人同行一人還學齡前免費。 儘管,偶爾從文湖線俯視街道,仍難免懷念那車鑰匙一轉、天地任遨遊的自在──鄉愁的誕生,始於察覺轉身的那刻,或許,它指的不只是原鄉,更是一段回不去的過往。 於是,後來的我,開始悄悄想念高雄。 也悄悄地,寄放了份鄉愁,在當年載著兒女的駕駛座。

Read More

〈中華副刊〉楊書軒詩兩首

狂舞 我的靈魂,驕傲的靈魂 像承受種種踐踩和種種力道的舞踏 內心的獸引導我的惡 我是釋放黑暗暴虐的舞者 我只接受 消失的我變成一把火 不再是人群,我只接受 消失的我變成一隻手 擎起我自身的火 直到「我」融入在「你」裡面 我們融入在這場祭典 狂舞,手牽著手 繞著祭典的火,我們向外旋轉 旋轉出0 成為無限擴大的一條 一條 星球的光環   浮生 1﹑放羊 他只不過和狼拍了一張合照 從此再也沒有人相信他的羊了 2﹑花束 那女人是瓷瓶 孩子是釉色 男人是裂縫逐漸 逐漸蔓延 多麼幸福的花束 真令人羨慕 「哪裡哪裡」 嘴角淺笑時 瓶身又不免裂開了一些 3﹑巨人族 退休後 男巨人越小 女巨人就越大 懂得生活、料理 充當保母 也懂得開墾 植蔬果 享受下午茶的時光 遂常興起 棄養的打算 (聯合文學出版社提供)

Read More

〈中華副刊〉讓我們以文字辨識彼此

     雙週詩集導覽 紀宗仁 秋境 20F 2011 綜合媒材 文/林宇軒 圖/紀宗仁 2023年2月至今有許多個人詩集出版,合集有新加坡詩人懷鷹主編的《四海俳句選》,翻譯詩集則有杜國清翻譯艾略特《四重奏》、孟明翻譯《策蘭詩選》增訂版、烏蘭翻譯《扎嘎耶夫斯基詩選》、陳榮彬翻譯布考斯基《有時你會寂寞但那並非沒有道理》,以及陳瑞山評介一百首波蘭詩作的《歷史圈套裡的獨白》。 國外華文詩有兩本在台出版:澳門詩人邢悅(1982-)的《伴》是他第三本三行詩集,整體以編號命名、主題性低;中國詩人北島(1949-)的長詩集《歧路行》全詩長達三十四章,是他自2010創作至2021年的巨作。在羅智成、崔舜華之外,台灣近年少有詩人創作長詩;相較之下,北島這部作品除了有整體性和歷史感,甚至進一步與時事結合(如自比疫情間的「零號病人」),從中可觀察到北島的敘事手法和結構安排,值得詩人學習、讀者參閱。 曾主編《春風》詩刊的陸之駿(1966-2021)最後一本詩集《江山剩此樓》出版,如同詩作〈陣雨〉末節所寫「現在是不是浪很大?∕我想去看看;不必帶傘∕就去看看」,詩人透過詩句營造了適切的氛圍。創作力旺盛的趙文豪(1986-)則在《聽,說》延續他一貫的平實詩風,全書穿插各種生活回憶,在日常情境當中鋪敘個體的情感。 楊書軒從2013年「這一部人類學∕比科學精確」的《鳥日子》、《馬克白弟弟》到2014年的《山海線》,至今終於又推出「從你的指尖、毛髮∕到你引以為傲的頂端∕燃起火光」的《火光》,是醞釀甚久的一次火力展示。如嚴忠政所說的「質感」,楊書軒解構對立的單元並重新審視二元關係,任何概念在詩集中都是互相糾纏、沒有絕對邊陲的。在同名詩作〈火光〉中,可以窺見楊書軒對情愛關係與自我追尋的體感描寫:「繼續走∕用你雙眼的探照燈∕照亮我坑道的胸口」。 騷夏(1978-)推出了新版《瀕危動物》,這本絕版已久的傳奇詩集終於以不同面貌再度問世。無論是觸及家庭的〈妹妹孵蛋〉、情慾的〈玩具的房間〉,或是同名組詩〈瀕危動物〉的「一頭栽到妳的身體裡面,所以我知道,我身上所有開孔的地方都非常害怕妳,但也非常思念妳。」都顯示出騷夏詩作的深刻情感與十足創意。除了將原有的詩作重新排版,新版《瀕危動物》由楊佳嫻作序、鴻鴻寫跋,另外更增補了六首新作,質地成熟而耐讀,喜歡情詩的讀者不可錯過。 如鴻鴻所言:「詩人或情人都是瀕危動物」。在文學無用論盛行的今日,讀到這裡的各位想必對詩有著一定的情感,不如就讓我們以文字辨識彼此,好好生活,好好讀詩。 (本專欄作者為北藝大文跨所碩士生)

Read More

〈中華副刊〉孤獨

■王映涵 最近問起朋友有沒有空,即使網路方便,大多多半不回應或說沒空,我感到孤獨。是因為我不符合社會價值還是我的生理時鐘顛倒,還是什麼不知明的原因讓我即使每天上網如上班,仍舊孤獨。 我想起喜愛的導演小津安二郎,他的作品幾乎都是在處理這個主題,裡面幾乎都是一個即將退休的老頭,趁著回想過去的時候,對自己的一生興起種種懷疑。他的電影中,很少幸福的家庭,成員多半乖離,雖說對生活滿足,但是不久就會走調:子女出嫁,留下年邁的父母;父母的亡故到他處與某個子女同住之類等。他的作品中,沒有一個人是全然的壞或是全然的好,也沒有什麼對錯,也沒有什麼絕對,一切殊途難料,沒有什麼是固定的,也沒什麼是註定的。<東京物語>中,父親談起戰死的孩子說:「失去孩子令你難受,但真的和他們一起生活,卻又有許許多多的難處。」失望是與生俱來的。媳婦紀子便感嘆說:「是的,人生是令人失望的。」淋漓的點出人生註定孤獨的原因。 魯迅在〈徬徨〉的〈孤獨者〉中面對失去的祖母說:「我那時不知怎地將她的一生縮在眼前了,親手造成的孤獨,又放在嘴裡去咀嚼的人的一生。而且覺得這樣的人還很多哩。這些人們,就使我要痛哭……」 像以前我讀紀大偉的極短篇〈早餐〉以烹飪來為感情出軌贖罪的男人,深夜的放浪跟清晨的美德對比,最後有一天他晚回家,發現太太跟兒子都在陰暗的角落說:「好餓,我們還沒吃早餐……」那時,外面艷陽高照,他家卻是黑的,令我印象深刻。 曾有人說:「越偉大、越有獨創精神的人越喜歡孤獨。」紀伯倫說:「孤獨,是憂愁的伴侶,也是精神活動的密友。」歌德更說靈感只有在孤獨時才會湧現出來。 就像李白的〈獨坐敬亭山〉跟蘇軾的〈卜算子〉或許也說了一二。 所以,不要害怕孤獨,有時他是給你充分的時間讓你更了解自己也說不定。 當你愈往自己的內心走去,與自己對話,聽自己的心跳與呼吸,或許生命的印證可以得到啟發。

Read More

胃鏡縮胃後… 慢慢吃飽就停

胃鏡縮胃術減重後,營養師與患者討論飲食方法。(記者湯朝村翻攝) 記者湯朝村∕嘉義報導 現在人為求達到減重效果,能恢復健康及維持良好體態,當試過節食、運動、吃藥等減重方式無效後,「胃鏡縮胃」不乏是種新的減重方法。 醫師表示,胃鏡縮胃藉由胃鏡放置縫線系統,透過特殊的縫合手法,進行胃容量和形狀的縮小調整,讓胃的容量變小,飽腹的時間更久,1、2年內,可以減掉20%或更多的體重,由於保留胃的生理功能,術後即可進食,大多數患者可以在幾天內恢復幾乎所有的正常活動。 嘉基營養師游正偉表示,術後因為胃的空間縮小,如進食速度太快、太多食物下肚,常會導致不適而嘔吐,建議每一口食物都要慢慢吃,至少咀嚼25下,感覺飽腹感的那一刻,就不要再吃了。游正偉也指出,之後因進食量逐漸增加,可能會遇到體重減輕趨緩的減重停滯期,此時宜採取低熱量的低醣飲食,並且搭配適當的運動,來維持或改善減重效果。 營養師說,術後第1階段,注意水分補充,如開水、不加糖的果汁、無油菜湯等,以每15分鐘30cc的速度緩緩少量啜飲,1天的量不低於1500cc,讓身體有時間適應進食節奏,並視體能狀況平緩走動。第2階段,維持流質飲食並開始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再搭配輕度重量訓練或心肺功能訓練的運動;第3~4階段,調整飲食質地,應用食材的選擇、烹調的方式及用餐的順序,以小量、足量蛋白、低卡的型態,計畫性恢復至日常均衡飲食,並持之以恆。 游正偉也提醒,進行飲食管理的民眾,要學會閱讀食品標示,應避免選擇成分中含有糖或高果糖玉米糖漿或酒精或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食品。

Read More

1人顧20病患 仁愛院區病助控過勞

記者王誌成∕台北報導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企業工會23日在仁愛院區門口舉行記者會,成員高舉「病房助理人力不足」、「我過勞你過橋」標語,要求聯醫補足缺額,打破嚴重過勞導致勞工離職、人力更加不足的惡性循環。北市聯醫回應,人力並沒有不足,已增加獎勵並分層分工。 仁愛院區病房助理胡小姐表示,病助工作繁雜,不只包辦病房內的鋪床單、換尿布、管灌餵食、衛教等工作,還被要求服務病房外業務,送病人往返開刀、洗腎或檢查等,每天照顧15到22床是常態。 聯醫工會理事吳承恩質疑,工會接獲病助陳情後,積極寄信、拜訪或發文給院方,院方卻不願正式協商,而是繞過工會私下找病助進行基層座談,甚至威逼利誘要求配合,毫無誠意。 聯醫仁愛院區副院長林志陵回應,人力的確有流失,但並沒有不足,照顧人數也沒有因為實施住院整合照護而增加,目前除了持續招募人力外,獎勵制度也增加,未來將加強員工關懷與溝通。

Read More

金門醫院長庚接力 救回車禍重傷騎士

林口長庚醫院外傷急症外科醫師歐陽俊祥以及金門醫院心臟外科醫師吳君彥,聯手為18歲車禍學生施予緊急手術,治療後已順利出院。(金門醫院提供,記者陳金龍翻攝) 記者陳金龍∕綜合報導 金門日前發生18歲年輕騎士因車禍重傷,性命危急,送至金門醫院搶救,好在林口長庚醫院來支援的外傷急症外科醫師歐陽俊祥以及金門醫院院心臟外科醫師吳君彥聯手施予緊急手術,暫時穩住血壓,同時運用最新引進的葉克膜維持氧氣供應,繼而轉送長庚醫院接受後續治療,這名學生目前已順利出院,讓家屬超感激。 這名年輕的機車騎士,因為車禍被送到部立金門醫院,到院狀況為嚴重休克、意識昏迷,檢查結果是顱內出血、右側氣血胸合併雙側肺挫傷、肝臟撕裂傷大量內出血與下肢開放性骨折,幾乎已經是一隻腳踏進鬼門關。 金門醫院院長王世典表示,對於這類病人,標準處置是放置胸管後立即安排腹部止血手術,多年來林口長庚外傷急症外科與金門醫院的長期合作下,已經將大部分複雜的外傷處置流程常態化,這次也不例外,派駐金門的歐陽俊祥沒有遲疑,照著標準處置進行。然而初步止血之後卻有了新變化,肺部挫傷加劇影響血液中的氧氣濃度,只能靠葉克膜體外循環機來挽救。在外傷醫師完成腹部手術後,由吳君彥醫師接手放置葉克膜,然而危機並沒有解除,須送回本島進行後續治療。 王世典說,對於葉克膜是否能帶上飛機,醫師也帶著疑慮,然而為了搶救這條寶貴的年經生命,只能放手一搏。飛機升空,載著裝上葉克膜的傷患,他正在與死神拔河,而這台葉克膜連接著病患的生與死,也連接著金門台灣跨海救援的成敗。飛機落地,安全抵達台灣,送到林口長庚醫院接受後續治療,最後平安出院,回到金門。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