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慈悉心照護 中風澳客出院返鄉

73歲澳洲遊客James住院治療期間,花蓮慈濟醫院護理團隊悉心照料,令夫妻倆十分感動。 (花蓮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林有清∕花蓮報導 73歲澳洲民眾James來台旅遊發生出血型腦中風,在花蓮慈濟醫院住院治療期間,護理團隊邀請曾赴澳留學的護理部副主任王淑貞陪伴,並協助處理飲食及夜間陪病問題,返鄉後向親友分享慈濟醫療救了自己一命。印尼力寶集團董事長李文正親友經花蓮慈院中西醫合療找回健康,帶領旗下醫院Siloam Hospitals的4位醫師到花蓮慈院進行3天的見習交流,希望能將學習經驗帶回印尼,幫助更多的病人。 James日前與太太Glenys搭郵輪來台旅遊,因嗜睡伴隨左側乏力症狀,轉診至花蓮慈院急診,腦部電腦斷層檢查,發現左側頂葉及顳葉周圍組織水腫緊急入院,後續手術進行立體定位抽吸血塊將出血排出,過程順利。只是先前血塊壓迫造成記憶、語言能力受損和行動能力下降,需進行1個月復健治療。 因飲食習慣差異,初期James十分難熬;王淑貞特別尋找醫院附近能夠開伙民宿,讓Glenys日間方便往返醫院和暫時住處,為先生準備合口味料理。 為安撫情緒低落的James,從入住加護病房起,Glenys將自己畫作貼在病房牆面。面對文化差異,不僅護理團隊全力配合,曾在澳洲留學的王淑貞,也多次到病房陪James說話解悶。 這份關懷令James心情好轉,積極配合復健治療。剛中風的他原本連句子都難以完整表達,且需靠輪椅代步;但在堅持不懈復健下,逐漸好轉,出院時已可正常與人交流,倚靠拐杖行走。 James出院返回澳洲,但仍然持續透過通訊軟體向護理團隊彙報自己的身體狀況與後續復健成果,並分享生活點滴。James感謝慈濟醫療為他賦予新生命,醫療團隊對外國人的友善,令自己和妻子又驚訝又感動。 另外,花蓮慈院積極推動中西醫整合醫療,幫助許多困難病症病人重獲新生。在印尼擁有40多家醫院的李文正說,這次帶領旗下醫院的中、西醫師前來花蓮慈院神經外科部、血液腫瘤科、中醫部交流學習;未來還會陸續安排醫師來學習,希望讓更多的印尼病人獲得更好的醫療照護。

Read More

成醫遠距會診 骨折翁恢復佳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1名70歲鄉下阿公因車禍造成左腳腓骨骨折,送到衛福部台南醫院新化分院就診,利用遠距會診成大醫院急診,建議以石膏固定後持續回新化分院骨科追蹤,目前恢復良好。成醫急診部醫師徐家祥說,遠距會診是應用科技改善偏鄉病患就醫困境,新北市貢寮也與成醫遠距會診,提供更好的偏鄉醫療服務。 徐家祥指出,傳統會診方式需藉由病人轉院,以獲得醫學中心醫師或次專科的意見。幅員廣闊的台南市,有些行政區的病人往往需要花費30分鐘、1小時以上的車程才能到達醫學中心;透過科技的進步和基礎建設的發展,遠距會診成為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案。 成醫至今已成功提供超過70名病人遠距服務,除了新化外,最遠的合作地區是新北貢寮衛生所,病人對這項服務的滿意度高達99%。偏遠地區遠距醫療計畫持續推動發展中,期望納入更多的體系和醫院,整合更多的醫療資源,透過區域聯防的合作,減少不必要的轉診和舟車勞頓,同時增加就近就醫的機會,讓病人能享有更方便、更快速、更安全的醫療服務。 徐家祥表示,當遠距會診判斷病人需要緊急轉送,就會啟動行動救護車進行轉診。車上配備生理監測儀和智慧型穿戴眼鏡等設備,能連續監測病人的生命徵象和現場狀況,將相關數據即時傳送至醫院,讓醫護人員持續了解病人狀況,提供適當的處理、應變,甚至進行現場指導。

Read More

〈中華文薈〉詩是際遇──《蜂巢》選詩截至2015年

陳義芝 2000年我在爾雅出版社印行上一世紀個人的詩選,當時距我第五本詩集《不安的居住》出版不久,為免重疊,我只從《不安的居住》六十幾首中選了五首編入。這回另挑八首,納入《蜂巢》第一卷,以銜接跨世紀的思慮。 第九本詩集《無盡之歌》於2020年歲末出版後,我苦於長詩的構想,且有意整編半世紀來與中國古典互文的篇章。原無意出詩選集,卻因詩人白靈、蕭蕭二位的規畫督促,終於還是輯成了《蜂巢》。 《蜂巢》選詩截至2015,前後約二十年,共選了四十九首,之所以有此年限,仍是為避開最新出版的詩集。詩中角色為女子者,藉這次整編,將「你」字一律改為「妳」;作為敘事者的「你」則不改動。此外,因重新閱讀而刪去一二標點或字詞,也是當下的斟酌。 《蜂巢》命名,取意於蜜蜂辛勤採蜜。早年我在散文中曾說道:「蜂房的蜜全由苦痛所釀造,蜂房的奧秘就是命運的奧秘。」詩之創作若非全心投入,成果極有限;古人所謂「發憤以抒情」,道理相通。 詩和「知識」有關聯,但它是內在知識而非外部知識,是自軟弱、挫敗、悔傷中顯影,而與命運對話的人性結構。詩人從自身的際遇,抉發命運的奧秘。詩人的「不合時宜」,在其精神格調,不在筆端這工具。詩講究構思角度,也講究「完成度」,偶然蹦出一個新奇念頭,矯造一個不合文法的句子,不能稱之為詩。詩之苦,由詩人承受;詩之蜜,要讓知音分享。 1975年我放棄公務員高等考試分發的工作,任教小學;1980年從公立國小轉任私立中學;1982年辭去輕鬆的教職,轉任較低薪且工作繁瑣的副刊編輯;2007年再次轉換職場,起薪銳減百分之四十。敢於如此抉擇,是詩帶給我不流俗、不平庸的價值引領。數十年來未嘗離開詩,因而在人生路上沒有其他去留的遲疑。  生命樣態繁複,心靈感受多端,書寫的面向不可能單一,詩之召喚既是有意又是自然而來。《蜂巢》因此不以主題或題材分卷,而以寫作先後,卷名則由我隨機新訂。 詩是際遇,顯示諸多生活鏡像,有各自的「本事」;詩也暗藏奧秘,如青苔留下時間與空間的印記。 (2023年4月7日寫於紅樹林) 陳義芝詩觀 1 詩是怎麼開始的?莫非對身邊人的回應,相遇、問候、掛心、祈禱,一些透著冰冷或溫暖的人間事,或是感於天地的孤獨、蒼茫,是一種風采像因緣—風中的聲音與山巔的明月說話,一股陷溺沉淪的吸力—寫不好是有罪的,寫得好也犯了引誘罪。詩,開始於一個能喚醒某些形象、聲音的夢想。   2 詩如果留下,一切活過的就留下了,留下許多與人共享的感情,來自主觀的體察與觀想,許多經驗的化煉,達到非個人的、共鳴的境地。詩,不必是現實所經歷的。然而追究詩的本事,又都隱約呈現作者生命的跡線。 就詩人抒發胸臆言,詩是主觀書寫;就讀者感知情境言,詩又離不開客觀描述。使客觀描述具有言外之意、象外之象,多層次的關涉,乃形成詩的敘事原理。詩的敘事,不是時間線性的講述,而是空間聚焦呈現,或動作展演。我雖強調「言之有物」,但此物必須入神而妙,流利飄蕩,變成藝術中的象徵,而且是創造性的象徵。   3 「在兩個世界之間懸擺」,出自英國浪漫主義詩人拜倫(Lord Byron,1788-1824)的長詩《唐璜》。2007年我出版詩集《邊界》,摘了其中兩行用作卷三的卷頭詞:「生命在兩個世界之間懸擺,彷彿星星,∕在日夜之間,在地平線的邊界懸擺。」 什麼是懸擺?懸擺的兩端是什麼? 生與死,是人生最大的懸擺。圓滿與殘缺,豐繁與枯寂,親密與疏離,禁錮與掙脫,過去與未來,此處與遠方……全都是。 詩講究張力,欲言又止、欲說還休、欲擒故縱,以及情與不情、迷與不迷、可望而不可及……這些刻意的「翻轉」或「阻絕」,都常在我的構思中。   4 詩,永遠不會完成,不僅因為生命輪迴無盡、追求無盡,財富權勢且不說它,愛情理想的實踐也難有終了,此生終了之後,還有前世來生的課題,悔傷恨憾的遺緒。 詩如何在無盡的歷史中形成光點,以超越時空的共鳴對應無盡,以騰挪跌宕之姿映照生命的波瀾迭起?—惟愛情作為一種精神啟蒙,憑弔伊甸園的失落,牽引出悲歡、憂鬱、瘋狂,既具有神性又具有迷魅性。沒有千吻之深,沒有暗夜歌吟,必不知詩是靈犀相通的語言,而浪漫實乃生命的本源。   5 詩成於人倫日用之間,情感慾望的安頓,視聽言動的體察,都是人情之美,人情關乎天理。 所有詩人都該自問:你是不是「對詩之做為生命的一種表現,產生信心」?你有沒有用全部的意志投入?你是睥睨權勢還是欣羨權勢?在訊息傳播異化的網路時代,你是否還能堅持獨立思辨而不諂媚附和? 陳義芝詩4首 我年輕的戀人 像一個流亡的車臣戰士 我回返莫斯科 尋找我年輕的戀人   險些遺忘的 我年輕的戀人 和我的夢,多年來 任戰鬥摧毀的 記憶不能摧毀 我看到依舊年輕的她   像一個流亡的車臣戰士 險些遺忘瞬間又想起 只要夢在年輕的戀人就在 哪怕是最後一眼 在紛亂的人群錯車的月台     鯨 1 無數的小浪隨著我思想的潮水, 它們是我的從者, 為了學習廣大深遠,不斷 用手指觸摸我的額頭。   心思多麼透明啊— 那些活潑而不逾分的孩子。   2 我向藍天噴射水柱, 好比大聲朗誦 占領一座島的宣言。   使無神論者也能 望到神。   3 一千隻鷗鳥的長翼滑過黎明 追逐我, 放風箏般 巡行大海。   鳥在哪裡飛行,路線就在哪裡, 我在哪裡浮游,魚群也在哪裡。     4 天地如覆碗, 是誰在水深處施放聲納? 是命運滾動的骰子嗎? 滴瀝瀝埋藏著暗碼……   孤獨,我知道你也在這一匹流動的潮水裡, 是我貼身的從者, 承載我無窮數的淚。     鼓浪嶼日記 天是不是更陰氣候更涼 山顯得遠雲顯得低 沒人知道什麼時候開始 我就等在這裡 這世界除此沒有其他故事   沒人知道你在哪一個島嶼 我知道你在我心頭的鼓浪嶼 沒人知道我們中間 隔了一層透明玻璃 那樣脆薄銳利的關係   船一直來來回回 胴體翻騰在記憶 海的腰線是你 潛伏的浪是我胸臆 無聲吞吐魚的話語   風吹向遙遠的另一邊 你居住在我心頭的鼓浪嶼 船開過來又開過去 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相會 海水拍擊三千里愛情像玻璃   有贈 我原只是一縷野煙 妳給我騰空的風   原只是一隻野鳥 妳給我降身的沙島   只是一匹野馬 放足於天邊   只是一隻野蜂 踟躕於花園   偶然擁有了日夜 我們的祕密時間   一個野人從此 寄身於妳的山洞

Read More

梅毒病例增加 美抗生素短缺 國內庫存到8月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28日指出,西藥供應資訊平台上週日共接獲18件藥品短缺通報案件,連同前次未辦結7件,其中16件已獲解決、9件處理中。而輝瑞藥廠在美國發布抗生素Penicillin G Benzathine注射劑型短缺一事,主要是當地梅毒個案增加所致,經查台灣庫存可供應到8月無虞。 另外,COVID-19疫後看中醫民眾增加約4成,衛福部中醫藥司4月至今接獲105件中藥短缺通報,主因是配貨不均,導致部分診所出現以藥換藥。除請藥廠增加生產,並協調配貨。 食藥署指出,在美國通報短缺之Penicillin G Benzathine注射劑型,台灣地區每月用量約2000支,庫存仍有2個月、應可使用到8月,業者預計於7月會循一般程序再進口3~4個月用量,供應應不成問題。 有關國外發生上百名孩童疑因服用印度製感冒糖漿喪生,陳惠芳表示,因合法原料丙二醇漲價,不法分子有時會以有毒、且價格更低廉的乙二醇和二甘醇取代。經查相關藥品都沒有核准輸入,而台灣的感冒糖漿都是國產,都是依PIC/S GMP標準製造,品質沒有問題。

Read More

「T-SELECT中路電商基地」開幕啟用 提升青創品牌能見度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二十八日下午前往桃園區,出席「T-select 中路電商基地開幕記者會」。張善政市長表示,電商是現今重要的行銷管道,也是青創團隊完成產品開發後最重要的一關,市府青年局除了輔導青年創業,也成立桃園第一處OMO(Online merge Offline,虛實融合)電商拓展加速器基地-「中路電商基地」,進一步整合電商平台推出特別合作企劃及全方位輔導計畫,並提供許多電商所需設備,在市府全力支持下,讓青創團隊能完成創業最後一哩路,透過電商平台提升產品附加價值及品牌能見度。 青年局長侯佳齡表示,「T-SELECT中路電商基地」在軟體部分,包括完整的電商輔導計畫、通路合作計畫、產品及商業模式分析、一對一專業輔導及課程等服務;硬體則包括「商品展示區(媒合區)」、「商品攝影棚」、「實景攝影棚」、「直播室」、「物流室」、「電商教室」及「會議室」等,未來將開放新創團隊及學校登記使用,協助青創團隊透過大型電商平台拓展通路,提升產品曝光機會。 侯佳齡局長提及,今年市府首度於電商平台momo銷售「T-select桃園嚴選電商活動商品」,預計媒合四百個以上桃園各類青創、農創、文創、地創及社創團隊品牌商品,包括今年獲選參與二零二三美國CES(消費性電子展)青創團隊,「膜淨材料」研發戶外隨身除菌淨水器,以及智能設計「鑪集-咖啡電動慢磨機」等新創商品,盼發揮以大帶小的凝聚力,全力挺青年創業。  

Read More

桃市府暑假跨局處推「青春專案」 張善政市長:讓年輕能量正面抒發

記者陳華興/桃園報導 桃園市長張善政二十八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警察局「一一二年『暑期保護青少年─青春專案』重點工作」專題報告。張善政市長表示,「青春專案」為內政部結合中央各部會及地方政府,在暑假期間鼓勵青少年從事正當休閒活動,希望讓年輕的能量和精力運用在好的地方。一一二年度專案執行期間自七月一日至八月三十一日為期二個月,以「淨化妨害青少年成長環境」、「防制青少年被害」、「預防犯罪宣導」為三大工作主軸。 張善政市長指出,今年度教育局策劃高國中小學校暑期營隊,參與人次超過3萬人,這就是導正青少年能量的具體作為。今年「青春專案」共12個局處參與,包括:青年局辦理職涯探索活動、農業局規劃青少年農業教育宣導、原民局的原住民族青少年社會教育課程、客家局舉辦「講客夏令營」等都很有正面意義;明年起市府各局處將提供更多正面管道,讓年輕人發揮正面能量。 警察局長吳坤旭表示,為避免青少年涉及加入幫派、接觸毒品、高薪打工詐騙、出入不良場所或危險水域、網路私密性影像、網路詐欺等,警察局將運用民間資源及智慧科技加強宣導,並執行跨局處策略,包括:組成「聯合稽查小組」擴大稽查高風險場所、進行校園周邊治安熱點聯巡及保護查察勤務、防詐騙聯合網路宣導、舉辦聯合實體活動等。

Read More

成大教授許瑞榮獲星雲教育獎

成功大學理學院物理系教授許瑞榮獲星雲教育獎典範教師獎。(成大提供)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成功大學理學院物理系教授許瑞榮熱心教學、研究,關心學生學習生活,獲頒星雲教育獎典範教師獎。 成大表示,許瑞榮積極參與學校教學發展、推廣。擔任物理系課程委員會召集人時,從學生及授課教師的反應發現,工業設計系學生普通物理課程學習不盡理想,因此結合系上老師為工設系客製融合講授、演示與主題實驗的教學模式。 許瑞榮強調合作學習與多元評量,期中、期末專題報告都採用專題式學習方式,讓學生體驗如何將物理知識與工業設計結合。學生出席率由以往的三成左右,提升至八成以上,成績及格率更高達九成。 另,許瑞榮結合理學院教師,推動成立成大理學院科學教育中心,致力於推廣科普活動。協助創立推動成大理學院跨域模組化課程,邀校內各系教授開設跨域課程。 許瑞榮也為想一窺天文奧秘的非物理系學生,設計開授模組化課程「宇宙距離的測量」,帶領學生了解各種測量方法與資料分析的相關程序。 去年,成大理學院即以「科教中心推動全民、國中小、高中科普教育」、「高中批判性思考科學哲學教育」、「大學跨域模組化課程」三部曲,獲得三屆遠見大學社會責任獎人才共學組楷模獎。

Read More

〈社論〉餵藥案是烏龍還是造謠?真相不能沉底

餵藥案終究還是應該要回到事件的本質,畢竟民眾有知道真相的權利。圖為新北市政府說明處理過程。(本報資料照) 幼兒園疑似餵藥案事件爆發至今一個半月,幼教總會近日發出聲明,指稱餵藥案「已經釐清」,呼籲全國教保人員恢復協助孩童用藥,並呼籲造謠者及酸民,能給全國幼教老師一個道歉,這個說法瞬間引爆網友強烈不滿。由於幼教總會一週前才公開表態,認為幼教老師被汙衊抹黑,要全國幼教老師暫停協助孩子服藥,讓家長自己想辦法,以此來抗議餵藥案對幼教人員造成的創傷。如今卻在整起事件仍有疑慮時又自行定調為一場烏龍,急轉彎的立場當然讓網友炸鍋。 餵藥案結束定調了嗎?如果用這句話來作街訪,從群眾口中得到的答案可能不會像幼教總會那麼肯定。套一句名偵探柯南的台詞來形容現在的餵藥案,其實「真相永遠只有一個。」 也就是說,真相只有一個,但事實卻有好多個,像是媒體報導提到的中央與地方不同調、檢驗與判讀方式差異、用藥與查藥機制不健全,再加上社群媒體意見領袖涵括了各科醫生及許多親子議題取向的網紅,光是這些群體所認知到的事實就已經資訊爆炸,更遑論「#餵藥案不能沉」的社群標籤讓民眾持續關注這個議題,讓整個案件被強制的留在新聞線上。然而,幼教總會的二次聲明卻單方面的以部分事實來「宣告真相」,將餵藥案定調為已經釐清的烏龍事件,這種急於「結案」的做法跟心態的確有討論空間。 畢竟,社會需要的是餵藥案的真相,而不是各種為了掩蓋真相所刻意製造的事實。可惜的是,整起事件究竟是烏龍的假新聞,還是惡意製造的錯誤新聞,或是還有很多尚待水落石出的爭議未被揭露,太多疑問讓社會氣氛充滿猜忌。因為,只要到了總統大選期間,所有議題都會被冠上政治操作抹黑的原罪,刻意用某些片段的事實來掩蓋真相,這在台灣過往的選舉經驗中並不少見,不過那些在眾多事實之間擺盪的真相,到最後往往總是不了了之。 餵藥案難道也得如此嗎?即便台灣的出生率快要成為全球最末,少子化危機已經是麻木的日常,但卻還得面對「生得少、死的多」的現況,家長要把孩子安心養大可能都成為難事。中央跟地方政府要把餵藥案查個水落石出好像都很困難,遲遲沒有正式給全民一個交代,家長跟民眾要怎麼相信政府?怎麼放心生養下一代? 在政府機關沒有直接說出:「幼兒園沒有餵藥案才是真相」之前,用再多事實企圖取代真相的作法,短時間看起來是無法被台灣民眾與家長所接受。更進一步的說,餵藥案真相的兩端緊緊繫著的是家長與老師,而受害者與加害者的角色將會因為真相的天秤最終傾向何方,弄清楚真相以後,這些爭議才有落槌定案的一天。 不過,距離總統大選還有六個多月,每個事件都可能被當成政治操作的一環,無所不在的假新聞或假議題也將充斥在各種訊息之間,這些現象挑戰著各陣營跟候選人的應變能力跟行事風格,也考驗著選民的對新聞事件與社會現象的判斷能力,選舉的政治操作跟永無止盡的假新聞可能會不斷地侵襲著你我的認知。 沒有好打的選戰,沒有好騙的選民,也沒有該受害的孩子、家長或老師。餵藥案終究還是應該要回到事件的本質,畢竟民眾有知道真相的權利。讓加害者得到應有的懲罰,受害者的冤屈也才能得以伸張!

Read More

連6年全國第一 南市4國小入選數位學習深耕計畫

海東國小主題跨域課程上課情形。(記者羅玉如攝) 記者羅玉如∕台南報導 教育部中小學數位學習深耕計畫今年徵選二十一所實施學校,南市海東、西門、崇明、鹽水國小等四校入選,獲選校數連續六年全國第一。 市府教育局長鄭新輝說明,今年入選教育部中小學數位學習深耕計畫實施學校的海東國小,以健康餘命主題,發展「幸扶餘生」主題跨域課程。小朋友觀察到,長輩隨年齡增長,身體機能逐漸退化,甚至需要輔具協助才能行動。藉由設計有趣的智慧運動器材,鼓勵長者邊遊戲邊運動,降低身體老化造成的不良影響。 西門實小從「氣候變遷」全球性議題出發,結合SDG.7可負擔能源及SDG.13氣候行動兩項永續發展目標,設計出「為永續的地球而戰」跨域課程。 崇明國小以SDGs消除飢餓、消弭不平等、多元夥伴關係等三項目為主題軸,鼓勵學生從生活中發現探究糧食浪費議題。利用網路XR技術跨越時空限制,讓世界各地夥伴能共創、學習該課程。運用AIoT和PBL動手實作,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鹽水國小結合SDGs永續城鄉理念,透過校園百年黑板老樹情境引導,採問題導向教學。運用IOT裝置觀測蜂炮空汙,模擬蜂炮射出的火光,利用garage band創造陣頭元素電音,引入元宇宙AR構建科技蜂炮城。

Read More

高榮南院愛心義剪 住民酷帥一夏

全方位髮藝CF大灣店設計師團隊,在高榮南院護理之家為住民愛心義剪,長輩個個臉上綻放開心笑容。(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高雄榮民總醫院台南分院社工室廿八日邀請全方位髮藝─CF大灣店設計師義剪團隊,至該院護理之家為住民長輩們進行愛心義剪活動,長輩們不用出家門就能享受頂級理髮服務,個個滿意擁有清爽的造型,臉上綻放開心的笑容。 高榮南院副院長潘潔慧表示,感謝CF大灣店設計師們願意在工作之餘到護家為住民整理頭髮,讓長輩們不用出門就能理出帥帥的髮型,展現專業技術與貼心服務。設計師們貼心的詢問住民長輩對造型的想法。 其中,八十九歲的岳爺爺說「給我理光頭」,長輩們擁有自己的想法,雖然要求各有不同,設計師們均耐心聆聽,簡單討論完全客製化。 住民長輩對設計師的貼心服務感到「揪感心」,對自己清爽、顯精神與展個性的新髮型更是滿意與感謝,紛紛邀請設計師合照留念,個個心情好,開心比讚。 高榮南院副護理長邱百群致贈感謝狀表達對CF大灣店設計師Ella、Lisa、Melody及小靜,為公益付出與相挺的真摯謝意。設計師們很開心貢獻剪髮專業能力服務,回饋社會,也與長輩們約定下次再來讓大家酷帥一下。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