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守鋼
(1)
小時候,因為無書可讀,還在暑假中呢,就盼著早點兒開學。只有開了學,才會有新課本到手。
記得四年級那一年,拿到了還飄著油墨香氣的課本,從目錄上讀到「扁鵲」一詞,覺得很好玩。沒等翻開,已經不由得任憑想像去飛翔了:這扁鵲也許與平時常見的麻雀,喜鵲,山雀不同,身體扁扁,腦袋一定也扁扁。但是,究竟有多扁?要是能扁如練習本上的紙張該多有趣,飛起來像雪片一樣,在藍天上飄飄蕩蕩、一上一下不落下來才有趣呢。翻開課本才知並非那回事,是一則叫《扁鵲治病》的故事。
鄉下郎中的扁鵲見到國君桓公,便衝著他說您貴體有恙,但服藥就能見好。桓公聽了,當是耳邊吹過的一陣風而已,沒在乎。打發扁鵲走以後,桓公對群臣說,那些郎中就會兜售藥材做生意,討厭。
再見時,扁鵲又開口說要為國君治病,桓公依然置之不理。
此後桓公發覺身體果然如扁鵲所說出現了不適,而且日漸嚴重。這才著急起來,派人去求扁鵲,可是已回天無術,不久桓公去世。這故事出自《韓非子·喻老》。
韓非子會講故事。比如,生動形像也易記的《自相矛盾》、《守株待兔》等,至今都不缺聽眾和讀者。而韓非子為求說服力和感染力,用例不一定以事實為依據,所以,講的故事虛構為多。
扁鵲其人不是虛構人物,《史記》裡也有。就如有鼻子有眼的伍子胥、蘇秦、李斯、屈原等人物一樣,這位扁鵲先生也是有名有姓有來歷:勃海郡鄭人也,姓秦氏,名越人……《扁鵲倉公列傳》裡這樣開講。
點贊扁鵲的史書很多,而扁鵲有三兄弟,其兄長醫術更高明的記載卻不見有,《史記》同樣。
(2)
話說貞觀元年,唐太宗逼老父退位,殺礙手礙腳的長兄。待天下握在自己手上後,就心虛,不,虛心起來了,一再說要「欲覽前王得失」。於是,命魏徵等重臣蒐集與治國有關也於己有益之書,編撰成五十卷的《群書治要》,便於皇上治世時作參考用。
當然,太宗在參考完後不再過問此書,此後有千年未見提起。幸虧當時在長安見習的「遣唐使」購買了一套帶回國。位於東京附近,古時武將用的圖書館「金澤文庫」裡藏有此書,雖缺了三卷,至今還在。
清朝時,有商人在島國購得此書後回流,並在中原再版。等到考證學家阮元將到手的印刷本獻給嘉慶帝后,世人才恍然大悟世上竟有過此書。
閒言少敘,摘上一段書中間接記載的扁鵲三兄弟的故事為證。
魏文王問扁鵲「你家三兄弟,哪一位最精於醫術? 」
見答「大哥醫術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再問「那為什麼你最出名呢?」
答「大哥治病,功夫就在病灶未成形之前即能除之,屬神視。一般人不知他能事先察覺病因,反而覺得他的治療沒什麼明顯效果,所以名氣難以外傳,僅家人知道;二哥呢,治病於初起,因為在毫毛之間即被根除,大家也以為他能治的不過是小毛小病,所以名氣只在鄉里流傳;而扁鵲我呢,來看病的都是些晚期患者。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用麻醉讓人昏迷等,都是些不可思議的大手術,自然以為我的醫術高明,以至於名氣響遍四方。」
這故事既見扁鵲的自謙之處,也可嘆兩位兄長的非同一般,而世人竟不識。
世間評價人、事往往並非以其本身的價值為憑,僅由各自的好惡取決也是屬實。所以,珍貴之物常常難以發現,或者總會被擱置在不顯眼的地方,是與之俱來的宿命。
(3)
鑑於此,俺知道扁鵲有三兄弟也是在異國的異書《海舟餘波》裡。此書介紹了一位如扁鵲長兄般的異人,即勝海舟(1823-1899)。
勝海舟,何許人也?
簡言之,改變了島國命運、國運的人物之一。幕末開明政治家,早年留學美國學習海軍軍事。幕府崩潰前夕,正擔任陸軍總裁的勝海舟以大局為重,雖為武士而不以武力行事,與西鄉隆盛議和,未流一滴血而使江戶城和平開城,促使明治維新終成現實。歷史見證,先見之明是勝海舟的最大亮點。因為明治維新的成功使島國由此告別舊時代,跨上國民國家的不歸路。
當然,此番偉業絕非一兩個人的所能所為,先後有無數功不可沒的風雲人物。但是,無論「明治三傑」、或「明治十傑」的名單裡幾乎都沒提勝海舟。相反這位務實家還受到過福澤諭吉的種種責難。對此,勝海舟僅淡淡回應道:進退存己見,毀譽由他人。
卻說,異書《海舟餘波》在引用了扁鵲三兄弟的故事後說,診病、理家、治國無非也形同於此。世上以能治病為名,出現了形形色色穿白大褂,掛聽診器的俗醫、偽醫、驕醫、名醫、神醫等,其實,誤人誤世居多。而勝海舟,有如扁鵲長兄「神視治病」的大夫卻稀有。
「隔山見煙,早知是火;隔牆見角,便知是牛」,《碧巖錄》裡的這一句正是勝海舟其人其事的寫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