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部公告第2期離岸風力發電區塊開發場址容量分配作業要點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公告區塊開發第2期「離岸風力發電區塊開發場址容量分配作業要點」,宣示國家在離岸風電政策的堅持以及明確延續性,並提供彈性作法,確保未來所有風場開發案均能如期如質完工商轉。 經濟部感謝各界踴躍提供區塊開發第二期辦理機制的寶貴建議,共同為完善選商機制一起努力,經濟部自112年9月27日起,召開多場離岸風力發電區塊開發契約書(草案)說明會,同時在不同場合徵詢各界意見。 區塊開發第2期選商機制主要調整內容,包括依序位優先順序,給予不同容量上限,最大獲配容量達900MW,股東相同之申請人以不同風場包裹提出單一申請案需符合海域空間充分利用三項原則;產業關聯方案項目與數量改由開發商自選的自助餐模式,共有24項,及格分數雖為70分,總分拉高至120分,並調整使用本國籍主要施工船舶、運維技術及營運期環境監測服務及工程設計服務等項目配分,若選擇使用本國籍主要施工船舶應檢附「優先承攬協議」,及倘無法依承諾落實時之具體「補分方案」,並承諾於行政契約簽署後6個月內提供正式商業合約;行政契約新增「有條件給予併網一年彈性」機制與展延條件,需要符合依所提產業關聯方案之風力機機艙與葉片於完工併聯年度之第1季完成首件生產及於所定完工併聯日前達成「所有風力機組水下基礎設置」兩項條件。 另納入國內外施工船舶量能不足可作為不可抗力/不可歸責事由;新增分批繳納履約保證金的彈性機制,於申請簽訂行政契約前繳納至少50%之履約保證金,剩餘數額於簽訂行政契約後12個月內或專案融資到位後1個月內取其前繳納;另外,明定開發商於選商階段檢附與二家以上集團簽訂之購電合作意向書(LOI)證明可獲得額外增加100MW容量,正式CPPA須於簽訂行政契約後18個月內或融資到位後1個月內取其前,來繳交相關文件等。 經濟部補充說明,經盱衡國際情勢與變化,區塊開發第2期提供了業者完工併聯的彈性做法,並且在後續辦理選商的時程規劃,則考量部份業者建議給予較長備標期等因素,且能充分利用來年的天氣窗進行海域調查探勘等,調整為113年4月選商收件截止,預計113年5月公告第2期選商結果。 經濟部強調將持續積極與各方夥伴溝通合作、展現彈性與韌性,以確保風場開發與建設順利,為臺灣能源轉型提供助力。同時也證明臺灣除了有能力發展離岸風電,更可在離岸風電的舞台上搶有領先的地位,為邁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盡力。

Read MoreRead More

長江幹線航道5G覆蓋率兩年內將超過95%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據在武漢召開的2023中國5G+工業互聯網大會"5G+工業互聯網標準賦能數字經濟平行會議"訊息,兩年內長江幹線航道5G覆蓋率將超過95%。 消息指出,本次會上,湖北省通信管理局、長江航務管理局、湖北省科協等單位聯合發佈《長江5G智慧航運網路發展建議書》,並舉行5G-A智慧長江試點啟動儀式,旨在推動5G智慧航運業務發展,助力湖北打造新時代數位"九省通衢"。 《長江5G智慧航運網路發展建議書》指出,長江黃金水道是長江經濟帶發展的基礎支撐,是長江經濟帶與"一帶一路"互動的重要樞紐。長江航道所經之處包含山區、郊區、城市、港口等,情況複雜,上中下游網路需求存在顯著差異。上游山區航道船隻密度低,業務需求量較少;中游航道包含城市、港口等,業務綜合性強;下游從武漢至長江口,船隻密度高,需求前景廣闊。 為加快以5G為代表的資訊通信技術在長江航運領域的應用,長江航務管理局將在長江湖北段開展通感一體、全場景物聯、雲手機等5G-A技術創新。通過一兩年,將長江幹線航道5G網路覆蓋率達到95%以上,滿足智慧長江發展需求,預期至明(2024)年底,打造長江湖北段5G-A先導區,服務長江流域船舶智慧航行、貨櫃智慧物流等應用,助力智慧長江高品質發展。 2023年長江航務管理工作會議將"智慧長江"建設作為高品質發展的突破口,長江航運資訊化發展進入新階,通過航運的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化,建設智慧長江資訊化發展體系,在長江航運的全生命週期內,實現智慧化、自動化未來可期。

Read MoreRead More

我國高爾夫球出口連續3年穩居龍頭寶座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根據財政部統計,我國為全球高爾夫球用品的重要生產基地,出口項目包括高爾夫球、高爾夫球桿及其他高爾夫球設備等3類,總計規模值多維持在3-4億美元間,過去兩年受惠於疫情掀起之運動風潮,具安全社交距離的高爾夫球運動成為新寵,大幅推升相關用品需求,外銷金額接連刷新紀錄,111年升抵7億美元新高。 今(112)年受國際景氣降溫及基數偏高影響,1-10月出口4.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減少 25.2%;其中高爾夫球因具消耗品特性,波動幅度相對較小,占整體高爾夫球用品出口比重提高至46.2%,首度超越其他高爾夫球設備(占 45.0%),且近3年蟬聯全球市占率第一,111年更囊括全球出口比重逾3成,遙遙領先排名居次的美國12.5個百分點,表現十分亮眼。 國內廠商向採委託製造(OEM)或委託設計製造(ODM)形式產銷,以美國、陸港、日本、歐洲等為主要外銷市場。今年1-10月高爾夫球、高爾夫球桿出口均以美國為首,各占60.2%、47.7%,主因知名品牌及國際性賽事大多在美國;另南韓在後疫情時代高爾夫球運動人口趨向年輕化及普及化,我對其高爾夫球桿出口占比(19.6%)明顯提升,對日本則自去年出貨高峰明顯滑落。其他高爾夫球設備包括球頭及其半成品等品項,主要銷往中國大陸占 39.2%,次為美國27.1%及日本 12.7%,3 國合占近 8 成,而高爾夫球及球桿之前 3 大占比亦相仿,顯示我高爾夫球用品出口市場集中度頗高。

Read MoreRead More

經濟部將於12月1日舉辦第8屆國家產業創新獎論壇

(經濟部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經濟部將在今(112)年12月1日於TICC台北國際會議中心201會議室,舉辦第8屆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暨產業創新論壇,活動中特別邀請多位得獎者分享創新經驗,並特別規劃淨零永續、服務科技、資通訊等產業創新論壇,各獲獎單位首長親臨現場,分享最新趨勢與產業觀察,如何布局永續策略。 經濟部指出,面對極端氣候持續發生,全球對永續發展議題格外重視,2050淨零排放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也催生動綠色產業的蓬勃發展。在現今人工智慧、物聯網、綠能等創新科技蓬勃發展下,不同領域團隊正運用各種科技之結合,跨界整合技術能量及資源,展現出令人驚豔的企業競爭力、推升產業價值並實現綠色願景,也獲得第8屆經濟部國家產業創新獎肯定。 經濟部自100年起即設置「國家產業創新獎(National Industrial Innovation Award, NIIA)」正是以「創新」為軸,獎勵跳脫原有框架,以整合與跨界合作,進而創造加值效益的組織單位、團隊及個人,希望藉此發掘並創立多元創新典範,以此獎項鼓勵產業投入多元創新與價值,以因應快速變動的環境,也藉此積極推升台灣競爭力。分場主題地點及議程詳細資訊,請依官網資訊為主。

Read MoreRead More

萬海延伸南亞佈局 新增馬爾地夫辦公室

萬海於馬爾地夫舉行晚宴。(萬海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萬海航運為提升客戶服務的效率及品質,鑒於印度內陸與南亞廣大的內需,已於今年10月底正式新增至馬爾地夫的服務,宣示深耕南亞市場的決心。萬海於本月21日舉行開幕晚宴酒會,當晚廣邀客戶到場共享盛宴,透過活動與客戶進行深度交流,了解客戶需求,提升滿意度,對於萬海於馬爾地夫市場開啟新的一頁獻上祝福。 因看好馬爾地夫蓬勃發展中的旅遊業,截至今年11月,旅客數來到約163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加約13%,可望帶動當地建設、民生用品等需求,持續振興國內景氣,內需可望明顯增長,因此萬海持續看好未來的進口態勢外,也透過成立服務據點,提升整體經營效能。   萬海航線網絡完整涵蓋印度東西南岸各大主要口岸、轉船樞紐由可倫坡港轉運至南亞,繼5月在印度成立德里辦公室,7月成立加爾各答辦公室,本次進一步延伸服務至馬爾地夫,不斷強化服務品質與範圍,滿足顧客的運送需求,以追求顧客至上、永續經營企業理念。

Read MoreRead More

臺中港務分公司舉辦職安法遵企業永續論壇 打造港區安全之作業環境

112年職安法遵企業永續論壇活動與會貴賓合影。(臺中港務分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股份有限公司臺中港務分公司(下稱臺中港務分公司) 為提升港區工作者作業危害之認知,促使企業恪遵職業安全衛生法令與重視各項安全衛生管理措施,降低職業災害發生,於震大國際會議中心107階梯教室辦理「112年職安法遵‧企業永續論壇」,由總經理陳榮聰主持,邀請台灣透明組織協會葉一璋副理事長、交通部政風處廖建一專門委員、法務部調查局航業調查處蔡建崇副處長、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中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林聰偉副主任、臺中市勞動檢查處許瀚丞副處長、關務署臺中關賴俊男主任秘書、臺中市碼頭倉儲裝卸職業工會方顥宸理事長等港區機關、標竿企業及TIPC港務同仁、各界業者約150人共襄盛舉。 論壇活動由交通部政風處廖建一專門委員及臺中港務分公司陳榮聰總經理之致詞揭開序幕,陳榮聰總經理表示,近年來離岸風電產業進駐,傳統裝卸、製造及新型重件相關裝卸與運輸,還有持續執行之港區碼頭及相關設施新建、建工程等,其工作環境及作業活動過程之潛存風險不容忽視,期望透過本次論壇,讓公、私部門齊攜手,共同關注企業誠信經營,落實職安法令遵循,提倡企業善盡社會責任,一同打造安全、安心、安穩之港區作業環境,達成企業永續之目標。 為汲取國內外之最新經驗,爰邀集國內、外標竿企業專家學者、進行專題演講,包含風電產業─西門子歌美颯離岸風電公司蘇怡君環安衛經理、海事工程專業宇泰工程顧問公司林信吉技師進行實務經驗分享;台灣透明組織協會葉一璋副理事長,分享企業「誠信治理」面對永續經營挑戰的利基,職安署中區職業安全衛生中心林聰偉副主任,講授「公共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實務分享」,綜合座談共同研討「如何健全工程風險管理,降低職災發生率」、「以ESG出發,打造優質職安衛環境」等議題進行交流,獲得在場來賓熱烈迴響。透過本次論壇交流平台,凝聚共識,恪遵職安相關法令,公私部門攜手建立安全的港區作業環境,以達企業永續經營之價值目標。

Read MoreRead More

麥司克簽署綠色甲醇採購協定2026首產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麥司克簽署綠色甲醇採購協定,麥司克與中國大陸清潔能源企業金風科技的全資子公司金風綠色能源化工簽署商業可行、年產50萬噸的長期綠色甲醇採購協定,支援首批 12 艘大型甲醇雙動力船舶實現低碳營運,預計 2026 年實現首產,有效期將持續至2030年後。 麥司克首席設施長Rabab Raafat Boulos表示,該協議對麥司克來說是一個里程碑,象徵著可在2030年之前大幅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與《巴黎協定》規定的降低1.5攝氏度軌跡相一致,同時可以確保公司持續為客戶提供低碳航運服務。 麥司克的目標是2040年實現所有業務溫室氣體淨零排放,該協定的簽署將顯著降低麥司克淨零之路初始階段的風險,並支持實現2030年具有競爭力的綠色甲醇市場價格,創紀錄的高產量將滿足麥司克目前訂購的甲醇動力船舶燃料需求量一半以上。 據瞭解,麥司克訂購的首艘1.6萬TEU明(2024)年第一季大型遠洋甲醇雙動力船舶將投入營運,該公司正與全球合作夥伴共同努力,為2024年至2025年間交付的船舶尋找綠色甲醇燃料供應方案。 金風科技表示很高興能和麥司克一起推動航運綠色燃料轉型的工作,以此項目合作作為基礎不斷探索新技術的創新應用,把綠色電力和綠色燃料生產有機結合,持續優化綠色甲醇的生產工藝,和所有參與綠色甲醇產業的生態企業一起,使綠色甲醇成為未來最重要、最經濟可行的清潔海運燃料之一。” 該項目位於中國東北的興安盟距離北京約1000公里,協議中的甲醇產量包括綠色生物質甲醇和電制甲醇,並將全部利用風能進行生產,金風科技將於今年年底完成項目最終投資決策並於2026年開始為馬士基提供綠色甲醇。該協議的簽署規模和價格證明,目前綠色甲醇是航運業唯一可行的低排放解決方案,並能在這十年產生重大影響。

Read MoreRead More

<府城廣角鏡>許文龍《心願的起源》,訴說奇美博物館的存在意義

詹伯望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先生,日前辭世,享耆壽九十五歲。他所創辦的奇美博物館,開館多年,數月之前推出「跳出格子吧!機器X材料X藝術展開」特展,把許文龍事業的起點,如何開展他的奇美之旅,精確扼要的做了介紹,猶如為他的一生畫下完美的句點。這些安排應非偶然。 三年前,奇美實業成立六十週年,也是設在台南都會公園內的奇美博物館成立五週年;其實許文龍個人的收藏早已進行數十年,藏品在保安工業區內的奇美大樓也提供展示,但到底不是正式博物館。當初他起心動念創建一座博物館,是植基於日本時代少年許文龍參觀台南博物館的美好經驗,奇美博因而向國立台南二中洽借標本室,拍攝短片《心願的起源》,請許文龍親自口述,讓民眾理解奇美博物館存在的意義。 攝製團隊在台南二中標本室拍攝現場。(奇美博提供) 這段形象片由藝術家兼導演楊士毅操刀,以四分五十秒的長度娓娓道出許文龍創辦的初衷與蒐藏概念,並從這支影片細剪出「理念版、動物廳、兵器廳、藝術廳、樂器廳」等五支極短篇,建構出一系列完整的形象概念影片。 為了還原許文龍小時候的場景,館方特別向台南二中申借場地進行拍攝。小學時期的許文龍生活貧苦,那座住家附近的博物館就是他的心靈寄託,而當時他所觀賞的標本,後來輾轉到了台南二中,長年收藏於此。楊士毅拍攝得相當順利,稱讚二中是一所很有溫度的學校。 童年許文龍徜徉在博物館的豐富館藏。(截自《心願的起源》) 為了呈現許文龍兒時逛博物館的畫面,拍攝團隊前往台南二中取景,並找來許創辦人母校寶公學校(現今立人國小)棒球隊的小朋友,扮演小小許文龍,重建當時情境。楊士毅談到選角過程,「當初希望小演員的長相不要和創辦人落差太大。」而且,製片也到了國小觀察了一下小朋友,但大多數都是白白淨淨的都市小孩樣貌。 後來製片找到了立人國小棒球隊的孩子。這群孩子有運動感、膚色很健康,很符合許文龍小時候經常在戶外走動的樣子。在試鏡過程中,挑選了一位眼睛細長、皮膚黝黑的小男孩,表演得很自然,團隊相當滿意。 導演楊士毅指導小演員拍戲。(奇美博提供) 畫面中,高齡逾九十歲的許文龍侃侃而談十歲時的初心,搭配小小許文龍的身影,橫跨八十年終於圓夢的感動,觀者很能深切體會。「每當你來這裡,走進的不只是一間博物館,也走進了一個人的心願裡。」「這個心願,直到你的到來才完整,因為與你分享,就是這個心願的起源。」奇美博物館表示,博物館是許文龍送給台灣社會的禮物。 奇美集團創辦人許文龍在《心願的起源》中回憶童年往事。(截自《心願的起源》) 事實上,八年前奇美博物館正式揭幕營運時,第一檔特展就向台南二中借了標本展示櫃,向觀眾介紹了許文龍創辦博物館的初衷。 奇美博物館正式開幕後的首檔特展,就向台南二中借展了生物標本。(奇美博提供) 許文龍辭世後,楊士毅惋惜表示,能因拍攝奇美博物館形象影片,有機會近距離跟許文龍先生學習,是他導演工作中最大的收穫。楊士毅透露,數十年來,許文龍一直住在友愛街的寓所,家人想購買更大的豪宅讓他住,都被他拒絕,「那麼大,都是蚊子在住!」 又有一回館員拿出三把小提琴,要他猜價值多少?他想至多幾千萬就夠多了吧,結果館員說價值十一億元!而且是要借給演奏家用的。「萬一弄壞了怎麼辦?」許文龍認為,最好的琴要給對的人演奏才值得,萬一壞了,那也是它的命!豁達的態度,令楊士毅大為折服。 (作者是文史工作者)

Read MoreRead More

〈中華副刊〉這家店很花

■Ali 北宋文人蘇東坡在他的《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貴也》中這樣寫,先生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不問人家與僧舍,拄杖敲門看修竹。 我喜歡蘇東坡,是因為它無論何時都懂得生活,包括散個步,都能寫得讓我這汲汲工昨的工作狂欽慕不已,那種逍遙到不問人家與僧舍,就能拄杖敲門看修竹的情境,不僅顯示與當時環境的清樸互動,也能想像那種散步時的自在悠閒,真是羨煞人也。 如今,現代人又何能拄杖敲門看修竹,與不問人家與僧舍?若能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就不錯了。 因此,有一陣子我住在迪化街附近,又正值無工作壓力時,就只能食飽無一事,散步逍遙自捫腹,總覺得人生的一時悠閒也真是難得,所以相機隨側,視散步為飯後唯一活動,也就四處溜搭,自得其樂。 散步時,腳步放緩,心境放輕,眼力放鬆,將四周的景物皆以欣賞的角度看待,也自然樂趣無窮。 比如,窄窄老舊迪化街裡的這家店,屋檐上還保留原有老舊的商行名字,也保留了原有老舊的木質窗門和格局,儘管多了新的紅春聯與紅燈籠,其實也感染著老舊歲月的氛圍。它,如其他老街的一些小店一樣,歲月的老舊並未退去,反而透露出昔日的風華與當今的活力。 再看看門口擺賣小黑板上的招牌品種:窯燒紅豆湯、蜂蜜檸檬愛玉,還有自製豆漿。看來,試圖吸引年輕人的新潮飲品,被老舊建築所包裝的所謂文青創新模式,也被包裝成一種生活型態的經營新趨勢了。它不是人家與僧舍,我不必敲門,但我應該坐下來喝一碗或一杯嗎? 沒人招呼,像老街一樣,必須自己照應自己,自己獨自在散步中欣賞。 那一天,薰風緩緩吹過老街,吹過歲月,吹過小黑板,吹過屋檐,我只是在散步中短暫駐足,那一瞬間,我愛上的這家店是,沿著屋檐上纏繞而下的使君子。 老屋檐上就必須有花嗎?就像是有些老屋的屋檐上,就必須有歲月舖上的苔蘚嗎? 這只有風,和歲月知道。 但不論我是否食飽無一事,或逍遙自捫腹地散步,使君子都會茂盛,或潛伏地被人為,或非人為,有意,或無意地留在屋檐上,與風享有時光,和季節。 特別是在薰風緩緩吹過時,使君子的花葉長勢在夏季更顯茂盛,綠葉中垂吊的團團簇簇小紅花,好不搶眼,總討無數過客驚喜,幾乎讓這家店的門面變成小巷裡唯一最花的風景,我為了看它滿門花開盛況,特地幾回流連駐足。屋檐上多了滿眼纏綿的使君子,彷若也多了幾分繾綣的動人視覺。花色,考驗著我們的視覺,但花色生長的糾纏卻考驗著我們的心境。 這不知這是誰的主意,單單一叢使君子的攀附造景也給新舊融合的小店家添加意外花色美感。光站在店外多欣賞幾眼,就可能勝過店裡那一盅甜甜窯燒紅豆湯的啜飲了吧。 想來,很花的這家店終究也不怕巷子深的。

Read MoreRead More

〈生活休閒〉曾文水庫 好山好水好生態

曾文水庫的湖光山色成為嘉南地區的觀光秘境,懂得它的人會覺得它很美。 曾文水庫啟用於民國六十二年十月三十一日,竣工營運至民國一一二年十月三十一日剛好屆滿五十週年。 曾文水庫具備灌溉、防洪、發電、觀光等四大功能,近幾年來在生態保育也繳出亮麗的成績單,除了擁有全台水庫唯一的釣魚平台外,還可以登山健行、賞鷹看鳥,並和山豬做近距離接觸,結合曾文水庫得天獨厚的湖光山色,成為吸引國內外觀光客的亮點。 文、圖/記者陳俊文 水中蔣公 滿水位獨有景觀 保育有成 四季鳥況多樣化 只有在滿水位時期才可以看到的水中蔣公奇景,堪稱全國獨家私房景點。 去年年底台灣南部發生前所未有的嚴重乾旱,曾文水庫庫底雖沒有日月潭「九蛙全露」景觀,但水位也下降到防淤隧道進水口上方的「古羅馬神殿」外露,象徵進入嚴重乾旱地步。一直至最近幾個颱風帶來豐沛雨量,靠天吃飯的水庫才展現歡顏。 最近很多坐觀光船遊湖的遊客,在靠近大埔鄉同心橋時,看到全國唯一「立水中央」的蔣公銅像,大家都覺得驚奇,紛紛詢問誰斗膽敢讓蔣公矗立在水中央?事實上,這是水庫滿水位才有的景觀。 若在枯水期,這裡是大埔鄉湖濱公園綠地,且架滿五顏六色的露營帳篷,此時,蔣公是站在陸地上的。除蔣公之外,旁邊還有一座三層樓高的六角亭,滿水位也是被「水淹金山寺」。 這就是頻危的一級保育鳥類山麻雀。 曾文水庫近幾年生態保育工作有目共睹,水庫內提供全年多樣化的鳥況,四季賞鳥皆宜,想了解曾文水庫鳥態,可從管理中心後方的「水庫永續利用館」開始,裡面有很多陳設和解說。 猛禽家族之一的黑鳶在曾文水庫俯衝抓魚。 水庫園區內有五色鳥、白頭翁、綠繡眼、翠鳥、斑頸鳩、小捲尾、紅尾伯勞、紅鳩、大彎嘴等,還有在曾文水庫防淤隧道上方發現全台僅一千隻、棲息於水庫湖域保育帶的兩百隻一級保育類─山麻雀,曾管中心為了它們的保育,於一0二年特別召開山麻雀學者專家會議,一0三至一0五年進行生態資源調查及保育對策評估,一0六年至一0八年參與嘉義林管處國土綠網平台,於一0九年進行湖域工程山麻雀巢箱設置,並於一一0年追蹤調查木造巢箱的利用率高達九成,展現瀕危鳥類的保育成績。 釣魚平台 黑鳶上演進食秀 山豬島 大小豬聞歌劇迎賓 曾文水庫還是國內唯一可以在水庫內釣魚的水庫,裡面有一座人工釣魚平台,常來的釣客表示,水庫內魚獲分成上中下三層,比如最上層的烏尾冬,幾乎是唾手可得,隨便拉上來就是三、四尾。中層有大頭鰱,屬冬季魚類,現在來釣正是時候。底棲的魚類有台仔、鯰仔等。 曾文水庫是全國唯一可釣魚的水庫,以釣魚平台供釣客垂釣。 曾文水庫釣魚平台有易釣、好上手的特色,一般不會空手而回。釣客喜以「烏尾冬」丟在水裡,吸引鳥類來捕食。據常年觀察鳥類習性的釣客表示,鳥類覓食也有先後順序,一般都是俗稱「暗光鳥」的黑鷺先來探路,接著白鷺鷥來參一腳,最後留給「大哥大」的猛禽─黑鳶享用。 鳥類都藏在旁邊的樹林裡,發現水面有食物時,便整群出現。這裡可看到很多黑鳶,總數約二、三十隻掛滿天際,先在天上盤旋,鎖定獵物後便如同俯衝戰鬥機從天而降,伸出雙腳以「蜻蜓點水」之姿,抓到魚便揚長而去,留給觀光客一臉驚喜。 曾文水庫這座釣魚平台即將報廢更新,但並沒有丟棄,而是由大埔鄉公所接手改建為可移動的水面音樂露台,以後將在水面進行表演節目,既生態、又環保。 山豬島的豬老大(前排左二)率山豬家族在碼頭熱烈迎賓。 曾文水庫內有一座山豬島,上面居住上百隻的山豬,當觀光船杜蘭公主歌劇「公主徹夜未眠」的詠嘆調揚起時,一頭穿黑色皮衣的豬老大便帶著近二十隻大豬小豬在碼頭處迎賓,讓學員自由取景拍照。據了解,山豬島的山豬原先會被獵殺,所以看到人、船靠近都會閃躲,後來在大埔鄉民慢慢親近餵食的努力下,才漸漸卸下心防,變成人類的好朋友。但現在明令禁止餵食,不希望民眾靠得太近,以免被充滿野性的山豬咬傷。 曾文水庫的黑鳶和山豬還被大埔鄉公所繪成「老鷹哥」和「山豬妹」的Q版吉祥物,對外行銷。 私房秘境 烏山嶺水利古道 喜歡登山健行的朋友,曾文水庫與烏山頭水庫之間有一處國家級私房秘境─烏山嶺水利古道不要錯過。不論從東口或西口前的古道小徑進入,單程四點二公里,途中可看到百年前「嘉南大圳之父」八田與一留下的懷舊電線桿、月球表面泥岩地形、有驚無險的三角吊橋、烤龍眼干焙灶和東西口的骨董路標。 烏山嶺水利古道的「前世今生」,位於山海圳國家綠道的「大圳之路」段,是整段綠道中具有歷史文化與國家重要水資源建設的中繼站,也是百年前八田與一為聯結曾文溪與烏山頭水庫登山越嶺勘查留下的足跡。 水利古道險惡的泥岩地形。 古道承載許多水利工程師蓽路藍縷、以啟山林的故事。年久無人煙,荊棘密布、崎嶇難行,林務局與嘉南農田水利分署於前年予以重修、去年一月開放,慢慢走,單程約二個半小時可完成,腳程好一點的人可在兩小時內完成。 除水利古道的歷史景點之外,特別推薦自製當年老祖宗爬山使用的天然登山杖─山棕手杖,今年曾文五十系列活動曾開辦「山棕手杖製作課程」,教導遊客自製山棕手杖,課堂結束後曾留下四十支山棕杖放在步道兩端供遊客自行取用,但最近已不見縱影,僅剩幾支不知名的木棍。 水利古道除竹林之美、泥岩之奇、吊橋之險,生態也非常豐富,運氣好的話,洽途可見山羌、獼猴、食蟹獴和長鬃山羊等野生動物,是一條適合全家人一起登山健行、一窺台灣水資源歷史文化和建設之美的知性路線。  

Read More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