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榮航空迎春新菜單 頂級佳餚滿足旅客味蕾

長榮航空將長榮空廚榮獲「2023臺北國際牛肉麵節」最牛嚴選Top10 牛肉麵的「星空傳說牛三寶麵」,帶給搭乘台北直飛歐洲航線的皇璽桂冠艙旅客。(長榮航空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長榮航空與國際知名主廚團隊攜手再添美味新篇章,明(2024)年1月1日起,與世界麵包烘焙冠軍王鵬傑首次推出「長榮航空限定冠軍荔香草莓麵包」、引進長榮空廚於「2023 臺北國際牛肉麵節」獲選最牛嚴選 Top10「星空傳說-牛三寶麵」,還有機上手搖系列飲品全新登場。同時,由米其林三星殊榮的餐廳主廚中村 元計、中餐廚界教父黃清標大師、甜點藝術家平塚 牧人及与玥樓頂級粵菜行政總主廚許文光設計新一季的菜單,薈萃豐富的頂級佳餚滿足旅客的味蕾。 長榮航空將長榮空廚榮獲「2023臺北國際牛肉麵節」最牛嚴選Top10 牛肉麵的「星空傳說牛三寶麵」,帶給搭乘台北直飛歐洲航線的皇璽桂冠艙旅客,精心挑選軟嫩多汁的牛腱心、入口即化的牛筋和彈牙爽脆的牛肚,口感豐富,結合牛大骨及獨門辛香料細火熬製數日的秘製紅燒湯頭,味道濃郁甘甜,搭配台式經典風味小菜-香滷豆包、鵪鶉皮蛋豆腐、台式泡菜及梅漬番茄,「星空傳說牛三寶麵」絕對是道讓人無法忘懷的濃郁滋味。 世界烘焙冠軍王鵬傑經典作品「冠軍荔香草莓」於2018 年世界麵包烘焙大師賽(Masters de la Boulangerie)中,獲得評鑑最高分,並於2019 年 MondeSelection 國際品質評鑑組織奪得金牌獎。王鵬傑大師使用特製麵團,經過發酵種18小時的熟成,使其Q彈且高保水度,融合在地食材草莓乾、小紅莓,並將核桃浸泡於荔枝酒中,交織而出酸甜的果香及酥脆口感。 王鵬傑大師更為了長榮航空特製「長榮航空限定冠軍荔香草莓麵包」,以符合機上餐點尺寸及食安要求,自明(2024)年1月1日起,長榮航空將於台北出發長程直飛航線皇璽桂冠艙,與旅客共同品嘗這份享譽國際的精緻美味。 此外,長榮航空也邀請王鵬傑大師一同監製台北出發全航線皇璽桂冠艙/桂冠艙/商務艙數款機上麵包,包含高纖雜糧麵包、法式長棍麵包、番茄佛卡夏、洋蔥巧巴達以及伯爵柳橙茶香麵包,歡迎旅客搭機品嘗世界烘焙大師為長榮航空量身烘製的滋味。 連續4年獲得米其林推薦與入選餐廳的与玥樓頂級粵菜行政總主廚許文光為台北出發的洛杉磯(BR12)、舊金山(BR18)、紐約、多倫多、芝加哥皇璽桂冠艙旅客設計尊榮套餐盛宴。開胃美饌「南瓜圓手凍 陳酒鮑魚 烏魚子蛋皮卷」,南瓜與豬腳凍以油醋莓果醬提味,紹興酒香氣點綴出鮑魚的鮮嫩口感,使用蛋皮將烏魚子、紅白蘿蔔與蒜苗細心捲出絕美搭配,湯品「蟲草花菜膽燉花膠」以珍貴的蟲草花及花膠入湯,添加菜膽燉煮更添鮮味。主菜「薑蔥白靈菇燴龍蝦」,選用上等龍蝦結合白靈菇醬汁;蔬食「金湯瑤柱碧綠瓜環」將蘿蔔鑲入甘甜瑤柱置於菠菜上,四周淋上南瓜熬製的高湯;主食「蟹肉鮑汁燴飯」特調醬汁燴入高檔蟹肉,最後搭配粵式傳統甜點「銀耳紅棗蓮子湯」組成視覺與味蕾兼具的豪華粵式饗宴。 台北飛往洛杉磯(BR12)的豪華經濟艙與經濟艙旅客亦可品嘗米其林級的美味。許文光總主廚特別為豪華經濟艙設計主菜「頭抽蝦籽香蔥麵」,道地的廣東炒麵入口後有滿滿的蝦籽在口中化開,搭配干貝及蝦肉,口感香脆、味道鮮美。而經濟艙旅客則可品嘗香氣四溢的臘腸搭配炒飯的經典美味「廣式臘味蔭油炒飯」。 長榮航空與來自京都連續蟬聯13年米其林三星殊榮的餐廳主廚中村 元計攜手合作,月月推出新的主菜,分別為1月「鮭魚柚庵杉板燒 蝦丸」,2月「鱸魚道明寺揚雲餡煮 豆腐飛龍頭」, 3月「鯖魚味噌煮 小松菜 半月蘿蔔」邀請搭乘台北飛往大阪、東京(BR198)、巴黎、慕尼黑、舊金山(BR28)的皇璽桂冠艙/桂冠艙旅客,在飛機上同享來自米其林三星的京都傳統美味。 中餐廚界教父黃清標大師重新詮釋正宗譚府料理,獻上主菜「譚府貴妃牛腩拌芝麻麵」,精選豐潤牛腩加入特製調料經長時間燜煮至軟嫩,配上風味獨特、香Q有勁的在地食材芝麻麵條,搭配湯品「譚府竹笙金華鮑湯」,以金華火腿及干貝為基底,加入燉煮4小時以上的軟嫩鮑魚與鮮脆竹笙慢火細燉出的奢華雞湯提供給台北飛往洛杉磯(BR06)、舊金山(BR08)及新加坡(BR215)皇璽桂冠艙旅客。 甜點藝術家平塚 牧人為新的一年獻上驚豔菜色與飲品,「干貝 魚子醬 檸檬塔」以塔的外型突破既定前菜印象,使用頂級魚子醬搭配有檸檬魚子醬之稱的手指檸檬,伴隨干貝的鮮甜及內餡的檸檬醬與紅紫蘇的香氣,層層堆疊的美味讓味蕾大獲滿足,提供給台北飛往洛杉磯(BR16)、西雅圖(BR26)、休士頓和米蘭皇璽桂冠艙旅客。 台北飛往洛杉磯(BR16)、休士頓和溫哥華皇璽桂冠艙則推出「焙茶蒙布朗」甜點,融入日本經典「焙茶」以及「柚子」為甜點增添主廚個人特色風格,內餡楓糖香緹及外層包裹的栗子泥;搭配極具特色的透明「可可四季春茶」,入口舌尖竄出驚喜的可可香氣及甘甜茶香,搭配甜點襯托出「焙茶蒙布朗」的濃郁口感,兩者搭配強化風味感官。 明(2024)年1月起,長榮航空將台灣著名的手搖飲品帶給台北出發的長程皇璽桂冠艙旅客, 全新「百香晶椰鮮果茶」使用新鮮的百香果、爽口的柳橙果肉、多汁的芒果、彈牙的晶球、香甜的椰果,以清新的綠茶為基底帶來豐富的口感,讓旅客在航程中享受到療癒的飲品體驗。 長榮航空以當季新鮮食材入菜,更邀請大師們共同推廣台灣在地食材,提供多元豐盛餐點且持續創新,隨著節慶推出應景餐點飲品等,讓旅客每次搭機都能倍感驚喜,邀請旅客於班機起飛前21天至24小時於長榮航空全球資訊網(www.evaair.com)或EVA Mobile APP預選喜愛餐點。

Read More

全台第一間 北醫附醫迪士尼病房 溫暖病童

全台灣第一間迪士尼主題病房26日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正式啟用,藝人王心凌(中)應邀擔任心願大使。(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全台第一間兒童醫院計畫迪士尼主題病房,26日在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正式啟用,5大暖心亮點助病童以勇氣與能量面對病魔。 迪士尼攜手中華民國喜願協會與北醫附醫正式啟用全台灣第一間迪士尼主題病房。藉由迪士尼經典角色與故事,希望鼓勵正在和疾病對抗的孩童與其家屬,期盼他們從中得到正向且溫暖力量。歌手王心凌出任活動心願大使,一圓孩子們的聖誕願望,也加入志工活動,暖心陪伴共讀迪士尼故事。 全台第一間迪士尼主題病房設立於北醫附醫,由迪士尼攜手中華民國喜願協會與北醫附醫,以迪士尼經典角色與故事,打造沉浸式個人化體驗。 華特迪士尼公司台灣香港總經理陳永樂表示,迪士尼很榮幸能成功將兒童醫院計畫落地台灣,把這個悠久的傳統回饋在地社群,在需要的時候帶來希望與歡笑。 北醫附醫院長施俊明也表示,此次改造為迪士尼主題病房的7A病房以收治兒童病人為主,醫療團隊不僅追求醫療品質精進,醫「心」更是團隊一大任務,「就算住院也有追求快樂的權利」一直是兒童病房的信念。 與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設立迪士尼主題病房,助病童勇敢面對病魔,歌手王心凌(右2)化身一日志工為小朋友朗讀故事。 (迪士尼提供/中央社) 心願大使王心凌,也是迪士尼100週年動畫電影《星願》中文主題曲演唱,「看到小朋友開心的反應、閃閃發亮的目光,就覺得自己心被溫暖了!」王心凌也分享最喜愛的角色是《小美人魚》的愛麗兒,「她勇敢且積極樂觀,從愛麗兒身上得到很多力量」。活動上王心凌也為小朋友實現聖誕願望,帶來豐富迪士尼禮物盒,同時化身一日志工,與小朋友共讀。

Read More

大選倒數 防壓力症候群上身

選舉倒數,根據研究,僅僅預測與政治選舉相關的壓力,就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圖為北市公寓外牆張貼大型競選廣告。(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歲末年終,選舉也進入最後倒數,根據美國研究指出,僅僅預測與政治選舉相關的壓力,就會對身體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 選情局勢令不少熱情民眾的情緒亦隨之起伏,根據董氏基金會引述2023年3月由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心理學教授發布於《心理報告(Psychological Reports)》期刊的研究,結果發現,參與者在報告中預期壓力較高的日子裡,身體健康狀況更差;也就是說,僅僅預期可能出現的壓力就可以讓他們感覺更糟。 但如果處在預期壓力下,能夠事先積極參與問題分析,並進行批判性思考,例如認為接下來24小時內將與熟人因選舉發生爭執,會去思考爭吵的理由或內容,那麼身體狀況就沒有變差。 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表示,選舉對大眾是重要大事,容易引發中長期的壓力事件及對生理的影響,通常會出現壓力症候群、感到過度焦慮、沮喪難過,容易激動、憤怒、注意力不集中、自我防衛提高,嚴重則會出現情緒衝動控制困難而引發攻擊的行為。 生理上因打亂規律作息,引發免疫力降低、容易生病、睡眠品質不佳、暴食或毫無食慾…等。因此在這波選情倒數的熱潮中,讓自己處在身心平衡的狀態是重要的課題。 胡延薇說,批判性思考是一種認知過程,它幫助個體培養認知彈性,能有效處理訊息,提高決策時的質量及多樣化的解決方案,同時也是對自己觀念和信仰的反思,增強心理韌性。人對於未知的事件通常易感到焦慮,希望能有足夠的控制及安全感,如可提前進行批判性思考,準備如何因應,就有足夠的安全感,增加對未來事件的掌握感,有助於身心健康的維持。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說明,身旁家人朋友對選舉投入,情緒強烈受影響的話,可以善用「問題分析」的模式提醒對方,選後結果不如預期一切就完蛋了嗎?會是什麼情況…要和朋友就此絕斷、移民…還是繼續過日子。 葉雅馨也提醒,避免過長時間觀看政論或批判性的節目,改為追劇或看一些運動頻道,讓情緒不被選情所左右,影響身心健康。

Read More

嗜菸檳嚴重牙周病 只剩3顆好牙

奇美奇美醫牙醫部復科主治醫師邱武平表示,嚴重牙周病植牙搭配局部活動假牙,改善活動假牙不好咀嚼問題。(記者汪惠松攝) 記者汪惠松∕台南報導 40多歲陳姓男子長期嚼食檳榔及抽菸致全口嚴重牙周病,直到影響進食狀況就醫時,只剩3顆牙齒可以保留,醫師採植牙搭配活動假牙治療,成功幫助患者恢復正常進食與健康。 奇美醫牙醫部復科主治醫師邱武平指出,面對局部缺牙病人可以利用「修磨前後牙」的假牙牙橋,或「人工植體」來幫病人進行缺牙修復。但若缺牙太多沒有足夠的牙齒可提供假牙牙橋支撐,或因身體系統性問題沒辦法接受多顆植牙治療,局部活動義齒就是假牙醫師在面對局部多顆缺牙病人時的一種治療方式。 邱武平表示,局部活動假牙最大的問題是「粘膜」和「牙齒少」,粘膜是軟的,不像牙齒是硬的身體組織,在受到力量,例如咀嚼的時候會因被活動假牙壓迫到而易受傷破皮,或因粘膜受到力量而易造成疼痛,往往會讓病人不敢大力放心咀嚼食物。 另如果殘存牙齒數少,鉤子能勾的牙齒數量減少,導致假牙不穩固,咀嚼時食物易塞到假牙內面,致吃飯吃到一半要取下清潔才可繼續吃,否則食塊如果壓迫到粘膜也會有疼痛破皮的可能。 因此可在特定區域植上人工植體,利用其穩固來支撐局部活動假牙,減少脆弱的粘膜負擔,病人便可放心的吃東西;另在人工植體上可以接上特殊的連接體,把活動假牙扣住增加局部活動義齒的穩固性,減少進食時食物跑到假牙內部機會,若植體位置規劃得宜,甚至可減少鉤子數量,進而增加美觀。 邱武平說,這種利用人工植體來輔助局部活動假牙方法,因植體數量不用像植牙固定假牙需要那麼多的顆數,故手術傷口範圍不會很大,費用上也不會那麼高昂,適合在大範圍缺牙、有預算或身體條件上的限制沒辦法植太多顆植牙,且配戴局部活動假牙不舒適的病人。

Read More

〈中華副刊〉簡政珍詩學隨想 詩人與詩評家的「共謀」

文/簡政珍 圖/劉志飛 大部份文學史的撰寫者經常在眾多詩人中,找「鶴立雞群」的對象,做為探照燈的聚光點。但反諷的是,很多所謂「鶴立雞群」並不是詩藝突出,而是刻意凸顯和他人的不同;為了凸顯不同,寫詩的人文字戲耍,圖像拼貼,字形拆解,邏輯糾結,以吸引一些批評家的目光。有些詩人知道如此的書寫必然引起某些批評家的關注,也必然因而佔據文學史的扉頁。這是詩人與批評家的「共謀」。

Read More

童反覆氣喘 竟是感染黴漿菌

光田綜合醫院兒科醫師鄔翔帆指出,黴漿菌感染有引發氣喘病史患者發作的可能,請民眾多留意(圖右非當事人)。(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台中一名9歲男童,有氣喘病史,原本控制得不錯,最近卻突然頻頻發作,且合併出現喉嚨痛、發燒等症狀,家長開始以為是一般感冒,直到孩子久咳不停,氣喘反覆發作,才緊急到醫院就醫,照了X光片後,才發現孩子的肺部遭黴漿菌感染,幸好在服用抗生素後,黴漿菌感染獲得控制,進而緩解氣喘問題。 光田綜合醫院兒科醫師鄔翔帆指出,近期兒童診間出現不少個案,患者都有氣喘病史,但近期氣喘反覆發作,家長一開始都以為是天氣變化,或孩子只是感染風寒,並未太在意。而黴漿菌感染跟感冒類似,甚至症狀輕微不易察覺,家長常常只注意到孩子氣喘好像因為感冒變得比以前嚴重,怎麼吃藥都未見好轉,卻未聯想到與黴漿菌感染有關,而延誤使用抗生素的時機,使氣喘發作的問題不易改善。 鄔翔帆認為,黴漿菌感染後會造成身體中的Ige和IL4、IL5上升,這些血液的指標跟氣喘息息相關。(記者陳金龍攝) 鄔翔帆表示,黴漿菌感染的常見症狀包括喉嚨痛、倦怠、發燒以及長期的咳嗽,好發族群多為5到15歲的孩童與青少年,主要通過飛沫傳染。黴漿菌常被稱為「行走的肺炎」,是因為患者雖然在X光檢查中出現所謂的「大白肺」,但卻不像一般的肺炎出現活動力變差,多數患者都還能正常活動,因此常被誤認是一般感冒,而延誤就醫時機,雖然不至於演變成重症,卻常常拖很久而不易痊癒。 鄔翔帆說,黴漿菌感染後會造成身體中的Ige和IL4、IL5上升,這些血液的指標跟氣喘息息相關,顯示黴漿菌感染有誘發氣喘的可能,因此提醒家有氣喘兒的父母,若孩子氣喘程度與頻率都增加,又有喉嚨痛、倦怠、發燒以及久咳症狀,最好盡速至大醫院,確認是否為黴漿菌感染。 鄔翔帆也建議家長,雖然黴漿菌感染易引發氣喘發作,但只要給予適合的抗生素,就獲得控制,若黴漿菌感染得以改善,氣喘問題也會緩解,因此不需太過擔心。

Read More

男童長期便秘 肇因腸黏膜未修復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7歲陳小弟弟長期便秘,排便總是一顆顆「羊便便」,儘管已盡量避開可能過敏原,腸胃不適症狀始終未緩解。醫師表示,因為腸黏膜沒有確實修復,因此過敏反應無法緩解。 人體腸道除了能消化、吸收食物營養,腸道黏膜更是身體重要的屏障,能避免有害物質從腸道縫隙滲透到血液中。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醫師表示,陳小弟弟的狀況,即是因為腸黏膜受損,形成腸漏症。 他進一步表示,腸黏膜受損所以無法阻止過敏原、毒素或其他有害物質滲透進血液中,才會造成不管怎麼避開過敏原,還是有便秘、腹部不適的原因,甚至因為屏障大開,導致過敏原越來越多。 不少人都以為腸漏症是因為有特定過敏原,導致腸道通透性增加,才會造成便秘、腹瀉、皮膚癢等症狀,但其實源頭也可能是因為壓力、藥物、酒精、放射線等其他原因,此時若腸黏膜修復過程趕不及破損速度,即會形成腸漏症,若食物未被完全分解,其中的的蛋白分子便會從縫隙進入血液,引發過敏反應。因此,有腸漏症時,並非只要不吃過敏原即可,修復腸黏膜,使屏障完整也是不可忽視的一環。 蘇聖傑指出,想要修復腸黏膜,最重要的是想辦法增加黏膜的修復能力,從不同面向提供腸道支援,比如補充修復腸道黏膜的營養品,如麩醯胺酸、益生質、益生菌等,來支持黏膜細胞的修復。 修復腸黏膜之餘,蘇聖傑也提醒,最重要的還是平時透過良好的生活型態預防腸道黏膜受傷,建議飲食上盡量減少過多的精緻加工食品、注意三餐營養均衡,且有固定的運動習慣,也別忘記做好壓力管理,才能顧好「腸」健康。

Read More

阿公視幻覺 確診路易氏體失智症

醫師趙昌宏表示,「路易氏體失智症」有3大症狀,包括出現視幻覺、認知起伏、易跌倒。(記者葉進耀攝)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70多歲李姓阿公約2年前開始不斷地見鬼,並向家人表示家中「不乾淨」,還看到很多陌生人站在家中,也有很多貓、狗出現,因此不敢獨自在家,家人見他描述所見場景,栩栩如生,協助就醫,確診為「路易氏體失智症」。 郭綜合醫院神經內科醫師趙昌宏指出,失智症是一群疾病症狀的統稱,與記憶、思維能力減退相關,病因可歸納為退化性、血管性和其他因素導致等,要確認是哪一種類的失智症,需醫師藉由許多證據綜合判斷,才能找出病因。失智症中以阿茲海默氏症占60%最為常見,成因為類澱粉蛋白堆積和神經纖維纏結,早在病患出現臨床症狀的15年前,類澱粉蛋白即開始在腦中堆積。 他說,各種失智症類型比例,以阿茲海默症排名第1,帕金森氏症排名第2,其他還包括路易氏體型失智症、額葉型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等。這裡要介紹的是「路易氏體失智症」,其診斷不易,卻有3大症狀為其特色,包括1.出現視幻覺,最大的特點是病人可以栩栩如生地確切描述看到的場景。2.認知起伏、記憶減退,病人對事物的反應,一下知道,一下不知道;一下記得,一下不記得;一下清楚,一下又不清楚,很難與其溝通。3.病人容易跌倒。 趙昌宏說,路易氏體失智症和帕金森失智症,兩者在病理上,源頭相同只是症狀展現順序不同。路易氏體失智症為大腦皮質先受損,因此認知功能退化較早;帕金森失智症為腦幹(中腦)先受損,出現動作障礙較早,起點不同,但最終的結果則是類似。要注意的是,路易氏體失智症病人約可存活7年,正確治療用藥為抗乙醯膽鹼(失智藥),若誤用抗精神病藥物治療,效果會適得其反,病人存活時間可能會減半為3至4年不等。

Read More

〈中華副刊〉竹心中空, 成器之大用

胡厚飛 老子《道德經》說道:「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當我們拿取三十根輻條,連接車轂和輪圈,裡面交錯出的「空間」,使得車子得以往前推進,產生實際的效用,可以供人駕駛、搭乘,或是載運物品。 當我們以水和土,再捏塑成各種陶器,因為捏出了「中空」的地方,可以成為品茗的茶具、盛物的器皿、空間的擺飾、飲食的鍋碗瓢盆,演繹出無上的妙用。 因此,如果車軸裡面沒有空間,車子怎麼樣都動不了;如果器皿沒有捏出中空之處,什麼東西也裝不下……。一切「有」的便利與美好,都源自「無」的形而上追求。竹編花器,亦可作如是觀。   ▲無竹令人俗,有竹得大用   「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師。」(唐.白居易〈池上竹下作〉)竹子,因為中空不俗,所以顯現莫大的用處。翠竹虛心,像是一名人生智者,在漫漫人生長路上踽踽獨行,引領我們看見它的形象,也窺見它的內裡。 竹,多年生植物,屬禾本目禾本科,竹亞科(Bambusoideae)植物通稱,也是禾本科唯一具有喬木形態的類群,竹子可說是一種巨大的「草」,以匍匐於地底的根莖成片生長,不具備年輪。 說起竹的歷史,既長且遠,種類亦繁多,一字排開就有楠竹、水竹,紫竹、慈竹、龜甲竹、孟宗竹、桂竹、長枝竹、麻竹、刺竹、綠竹、長枝竹、小琴絲竹等等,竹的製品遍及日常生活、休閒活動、音律算數,可說無所不包,舉凡竿、竽、笛、簫、笥、笈、篤、筧、筆、箋、笙、築、篩、符、笨、筐、筋,筒、籠、籤、管、算、篇、籬……,洋洋灑灑就有這麼多。 竹之美,在於卓然高挺的勁節,竹之用,在於可剛可柔的韌性。 上古民歌總集的《詩經》裡面,不只以翠竹讚美德行,還聽得見、看得見民間已有許多竹製物品(筐、席、彤、管、簀、簋、籩),像是––   「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儀棣棣,不可選也。」《邶風.柏舟》 「瞻彼淇奧,綠竹如簀。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璧。」《衛風.淇奧》 「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飽。于嗟乎!不承權輿。」《秦風.權輿》   認真研索「竹跡」的歷史紀錄,最早現蹤的時間點,可追溯自舊石器時代晚期、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簡易工具,竹子富有彈性和韌性的特性,被運用作為編製器皿的材料––生活中的「用」,出土的竹編遺物,有籃、簍、簸箕、竹蓆、谷籮等,編出人字紋、梅花眼、菱形格、十字紋等各種花紋––工藝上的「用」,相當美麗多元。 當時更以竹藤編製的籃筐作為模型,外頭糊上泥巴、黏土製成陶坯,形成竹器紋飾的印紋陶器,也是最早的陶器發明。 一路再到殷商、春秋戰國到唐宋,竹子編織技法越見精巧,結合彩飾、絲綢、漆器、繪畫等,有的製成小孩的玩具、食器、畫盒,更有因應節慶的花燈、祭典活動上的龍身裝飾,就是用竹絲扎成片……,隨著時間演進,不只摸索出實用的多樣性,還開創出繽紛且繁麗的工藝水平。 竹從生活用品的演化過程中,因為竹子素來被文化雅士視為謙虛、閒適、隱逸、高風亮節的內涵與象徵,歷代各朝詩人喜愛賦詩讚頌它––「露滌鉛粉節,風搖青玉枝。依依似君子,無地不相宜。」(唐.劉禹錫〈庭竹〉)「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清.鄭板橋〈竹石〉)宋代蘇東坡稱竹子為「君」, 說道:「食者竹筍,居者竹瓦,載者竹筏,炊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不可一日無此君也。」竹筍可食、可入菜,亦可做柴火、船筏、鞋帽、器物、傢俱、建材,甚至是衣服、書寫工具等,幾乎和一個人日常起居息息相關,無怪乎大文豪在《於潛僧綠筠軒》吟詠:「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使人瘦,無竹使人俗。」以實際行動證實「竹子有大用」的真諦。   ▲四藝傳東洋──茶道、香道、花道、竹道   南唐李後主每到春天便將宮中的梁柱窗壁、柱拱階砌,都插上筒花,稱其為「錦洞天」,可知距今一千多年前,開始運用竹筒花器做壁掛或懸吊的裝飾,為插花史開創嶄新局面;而當時宋人所講的「四雅」,即是點茶、焚香、插花、掛畫。吳自牧仿《東京夢華錄》的體例寫出《夢粱錄》,記載南宋當時各種的民情風俗:「燒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不宜累家」,透過視覺、嗅覺、味覺、觸覺,呈現出宋代文人的雅事與生活。 現代人亦想要那份怡然的情境––焚上一縷氤氳薰香,意境高遠,隨著不斷飛繞的白煙,帶走俗世牽掛,紓解人間煩憂。 泡上一壺沉香好茶,款待知交故友,遠來是客,近悅是賓,在煎水、點茶、品茗之間,彷彿神遊了一場黃粱好夢,也感悟了人生。 雅致的花器,插上一盆,富含禪意的線條,花的氣味悠然,美的氛圍可賞,在現代高級會所成了必備的妝點。 說到底,竹編花器仍是「四雅」間不可或缺的存在,插花時要留意可與之匹配的盛花容器,焚香、品茗、賞畫時,盛放香、茶、糖、木炭與書畫的器皿、畫盒等,都是由竹編材料所製成,竹編工藝無疑具有畫龍點睛之功。 回溯整個藝術勝景,奠基自唐宋強盛之際,軍事、科技、政治、經濟、外交、文學均盛極一時,進而造就文化百花齊放的黃金時期。 也約莫在唐宋時期,這樣熱鬧紛呈的藝術盛景、美學盛宴,吸引無數異國使者、僧人、留學生的爭相到訪,包括一批批日本派遣來唐朝的官方使節們(遣隋使、遣唐使等)而逐漸東傳,更是華夏文化在東洋傳播達至鼎盛的關鍵。 正所謂「一藝一世界,一器一人生,盡在往來之間」,其中傳入的不只是有形的器物,瑰麗繁華的錦袍之外,還包括「四雅」和竹編工藝的文化內蘊,於此日本僧侶雅士在禪院內煎茶品茗、佛前供花燃香,蔚然成風。 從大量吸收唐風、模仿唐物,再到美學創新,這些藝術形式與內涵,進一步在日本發揚光大,而自成––茶道、香道、花道、竹道。於是,中華文化激發了日本竹藝匠人、竹編工藝的蓬勃發展,竹器的編織史在此繁衍出親屬及學徒技藝的「花器系譜」。 至此,竹編工藝技術越加圓熟,名家輩出,留下了細膩雅致的美學傑作。如今,當我們想要欣賞這些竹編藝術精品,不再需要飄洋過海了,現在藉由《竹器.花之藝》這套雅藝藏品,把這些用心打磨的工藝呈現在此,帶你穿越千年時空,再次領略「竹心中空,有器之用」的繁盛與美好。   (博思智庫提供,出自《竹器.花之藝》)

Read More

新冠疫情升溫 創4個月新高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公布,新冠肺炎疫情明顯升溫。(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明顯升溫,疾管署26日公布國內上週不但新增326例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創下4個月新高;另新增37例死亡病例,也是9週新高,預估第5波變異株JN.1有可能在1月中下旬成為主流行株。 疾管署疫情中心副主任李佳琳公布,上週新增326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1週新增259例上升,新增病例中99%未接種XBB疫苗。 另上週新增37例死亡病例,也較前一週新增32例上升,其中97%未接種新冠XBB疫苗。疾管署防疫醫師劉裕誠表示,死亡個案中有一名年紀最輕的個案是南部50多歲女性。 個案沒有接種新冠疫苗,本身有糖尿病、高血壓、腎臟病等病史,10月中旬診斷新冠,曾經使用抗病毒藥物,持續發燒咳嗽,10月下旬再次就醫,因為呼吸衰竭插管轉入加護病房,後續診斷新冠併發肺炎,住院期間變成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病況惡化併發細菌性肺炎、菌血症,於本月中旬過世,發病到死亡2個月,其中1個半月都在住院。 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疫情明顯上升,這可以視為是國內正式進入第五波的Omicron疫情,上一波為5月、6月、7月以BA.5為主,而目前則以EG.5為主,但不排除目前正在國際間竄起的新變異株JN.1,有可能在1月中下旬取代其他病毒株成為最主要的流行株。JN.1目前在國內占比也由6%上升至9%。 羅一鈞說,疾管署目前持續預估國內這一波新冠肺炎的疫情高峰會落在1月中下旬左右,屆時單日可能有1.8萬人到2萬人確診。眼看跨年、尾牙加上大選的活動,都可能增加人潮群聚風險,提醒兒童與長者及慢性病患等高風險族群,趕快接種及早獲得保護力,降低感染後發生重症和死亡風險,並建議要戴口罩維護自身健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