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耘在地,迻譯全球:半世紀的台灣文學」座談
中華民國筆會慶祝季刊五十週年,出版「心繫今古,筆匯東西:五十週年精選集」,舉辦新書發表會以及「耕耘在地,迻譯全球:半世紀的台灣文學」座談,於1月07日(日)下午四點,邀請梅家玲、陳義芝兩位學者及作家進行對談,由筆會會長廖咸浩主持。地點在紀州庵文學森林新館2樓(台北市中正區同安街107號,捷運古亭站2號出口)。免費入場,歡迎參加。
01/07免費報名網址:
https://www.beclass.com/rid=284b42c657813d404130
或搜尋Beclass線上報名系統「筆會」,詳細資料請見中華民國筆會網站http://www.taipen.org。
基隆長庚醫院成功完成神經內分泌瘤核素治療(PRRT)。(基隆長庚醫院提供)
記者鄭鈞云∕基隆報導
長庚醫院自2013年發展神經內分泌瘤的核醫偵測與治療技術,今年10月終於由基隆長庚血液腫瘤科及核子醫學科共組照護團隊,成功執行了「神經內分泌瘤肽受體放射性核素治療(PRRT)」,為這類罕見腫瘤的病人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更是神經內分泌瘤走向精準治療的重要里程碑。
居住在基隆的63歲男性,罹患直腸神經內分泌瘤多年,曾接受過手術、荷爾蒙治療及數十次的化學治療,今年8月因腹脹、體重持續下降及長期化療相關副作用來醫院求診。經檢查診療後,醫療團隊綜合評估病人狀況,安排核素治療(PRRT)。
在實際治療前,病人先接受體抑素受體正子掃描與氟化去氧葡萄糖正子掃描,確保體內的神經內分泌瘤適合接受核素治療,也做了抽血檢驗,確認造血功能、肝臟及腎臟功能符合標準。
治療當天,過程中並未出現傳統化學治療的惡心、嘔吐、疲倦與掉髮等副作用,完成治療藥物注射後,在觀察一晚後平安出院,返家休養。目前病人在治療後主觀感受良好,雖偶爾有夜間盜汗的情況,但經過藥物治療後有所改善。病人能夠每天維持兩小時的散步習慣,此治療對其他正常生活作息的影響相對較小,因此得以繼續保有良好的生活品質。
基隆長庚紀念醫院賴旗俊院長肯定團隊的優異表現表示,這項成果不但為內分泌腫瘤病人帶來全新的治療選擇,更寫下神經內分泌瘤走向精準治療的重要里程碑。
基隆長庚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暨癌症中心主任張沛泓醫師指出,神經內分泌瘤是一種罕見的腫瘤,根據衛生福利部109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當年度新診斷個案數為1963人,占所有癌症約3.9%。這類腫瘤可以在人體許多器官中發現,8成以上會發生在消化道如胃、小腸、大腸、胰臟等處,可依據腫瘤是否分泌荷爾蒙,分為「功能性」及「非功能性」。
基隆長庚團隊醫師鼓勵神經內分泌瘤患者不要放棄治療,現今醫療技術不斷進步,要持續治療才有可能戰勝疾病。民眾若有神經內分泌瘤相關問題,也應盡早至門診諮詢相關科別醫師,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醫師廖晏輝說,偏頭痛是很煩人的疾病,病人常常怎麼檢查都沒事或者只想吃止痛藥就好,很可能就會像阿娥一樣,長期下來演變成慢性的偏頭痛。(衛福部基隆醫院提供)
記者吳翊慈∕基隆報導
29歲的阿娥(化名)是小吃攤的老闆娘,從以前就常常頭痛,發作時吃點止痛藥就會好,後來頭痛變成天天發作,止痛藥愈吃愈多,但也越來越沒有效果,就醫確認是慢性偏頭痛合併藥物過度使用的頭痛,醫師開立頭痛預防用藥,但仍有頭暈、手腳麻木等副作用,最後申請健保「肉毒桿菌素」治療,頭痛才不再發作。
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神經科醫師廖晏輝說,病人自述以前經常是左側或右側的頭痛,合併會有搏動性的感覺,就是台語說的「丟丟痛」。頭痛的時候會畏光、怕吵,都要躲到安靜的房間裡才會比較好,有時候痛到很厲害還會嘔吐,根本沒辦法好好工作,連日常的家務都做不了。病人也觀察到自己在壓力大與天氣變化時,頭痛會特別嚴重,不過以前一點止痛藥物就能緩解,最近發作頻率相當頻繁,一天就需要吃好幾顆,像把止痛藥當糖果在吞一樣。
就醫檢查,排除罹患其他疾病的可能性後,確認是慢性偏頭痛合併藥物過度使用的頭痛。接下來阿娥除了服用醫師開立的頭痛預防用藥以外,也相當配合天天作紀錄,並努力減少止痛藥的使用。可惜她對幾種偏頭痛的預防藥物都不適應,會有頭暈、手腳麻木等副作用;經過4個月的「頭痛日記」,最後終於順利申請到健保給付的「肉毒桿菌素」作為慢性偏頭痛的預防治療。
肉毒桿菌素以往較為大眾所知是運用於醫美之上,自109年起健保開始給付肉毒桿菌素用於慢性偏頭痛的預防治療。當偏頭痛病人確定使用偏頭痛藥物治療無效,提出相關證及病人的頭痛日記,即可申請健保給付的肉毒桿菌注射治療。肉毒桿菌素施打的位置包括整個頭部與肩頸,每3個月施打一次。阿娥在接受肉毒桿菌素注射治療後,前3個月雖然只有稍加改善症狀,但在6個月之後,病人表示頭痛幾乎完全沒發作了。目前阿娥已經不需要急性的止痛藥,每日的預防性藥物也逐漸調降,及維持3個月施打一次肉毒桿菌素,加上調整生活作息及調適壓力,阿娥終於重新找回她的笑容。
詩/攝影 葉莎
沿著老時光走
在一條充滿晴天的巷弄
遇見路燈和它的影子
不離。不棄
轉彎處有一口老井
那個手動泵,你千萬莫壓
我怕所有的故事跑出來
我會被附身
變成掉入井裡的狐狸
而你是路過且口渴的公山羊
一切相遇,皆妙
不可言
有些充滿寓意
有些成為秘密
一個穿藍布衣的人
突然闖進來,他很年輕
老街誕生的時候
他還是未知的時光長巷中
一個微弱小光點
顯宮國小附幼的師生探索具有歷史意義的鎮門宮。(記者施春瑛攝)
安南區顯宮國小附設幼兒園日前受邀到台江文化中心欣賞無獨有偶工作室劇團演出之《赤腳門神》,為了加深小朋友的記憶,幼兒園老師又特別規劃了一趟台江輕旅行,帶小朋友實際走訪廣闊的府城天險以及探索具有歷史意義的鎮門宮,親身體驗在地文化之美。
顯宮附幼之前到台江文化中心看《赤腳門神》演出,對偶劇裡的石獅、羅漢及西洋門神有基本的認識,除了透過特徵及表情明顯的偶像來認識戲中的角色之外,更有孩子因為喜歡操偶者而加深了對整場戲的印象。
幼兒園主任何玉芬表示,孩子尋求記憶點的途徑和大人有所不同,孩子是習慣從視覺意象去轉換成記憶,為了觸發孩子對於在地情感的連結,並將台江美景和觀戲情境持續延伸蘊藏在孩子們腦海中永恆的回憶,他們規劃了這次的台江輕旅行戶外活動。
師生一行人實際走訪府城天險及鎮門宮,副主委林嘉寶也特地到場解說,講述當初鄭成功從福建來到台灣,船隊如何順利經由府城天險入台,及荷蘭人士兵守護鎮門宮當赤腳洋門神的故事,最後也並提到明年是台南400年,也是鄭成功誕生400年的日子,非常歡迎小朋友明年農曆7月14日再到鎮門宮為鄭成功慶生。
何玉芬說,小朋友這次還化身為小小探險家的角色,並分成3組進行闖關,完成尋找門神、石獅、鯨骨大洋、府城天險的4項任務,希望讓居住於鹿耳門與媽祖宮區域的孩子們能從小接觸、認識在地文化進而認同在地文化之價值,期待未來這群顯宮國小的孩子能成為小小解說員,能夠自信且驕傲地為他人介紹自小生長的這片土地。
(記者施春瑛)
穿過榕樹氣根 感受「四行倉庫」特殊時空 走訪聚波亭 遙想昔日詩人風華
鹽水小火車站前的倉庫遺跡,榕樹與牆面融為一起,景觀相當特別。(記者張淑娟攝)
到台南市有歷史的鹽水小鎮,肯定有不少驚喜,尤其喜愛自由行和揹包客們,走進鹽水小鎮,在地的旅宿業者是絕佳的地陪,可帶著大家深入鹽水的四行倉庫,感受由榕樹氣根所自然營造出的特殊時空,到鹽水小火車站走一走,發現小旅行的美好。
鹽水有豐富的在地小吃,住宿也不用愁,在鹽水國小附近的A Life 好.生活整合國際旅宿,親切和譪的女主人帶領走訪鹽水最美麗也最有歷史的場域,每一次走的點都不一樣,每一個故事都精彩,讓大家來到鹽水小鎮可享受到最道地的食、衣、住、行、育樂,尤其是健康又養生的小旅行。
鹽水小火車站營造出一處悠閒的好去處。(記者張淑娟攝)
到鹽水不可錯過的就屬鹽水的小火車站,月台前延伸到岸內糖廠的小徑已成為民眾晨昏最愛健走的路線,而月台前的四座倉庫遺跡最耐人尋味,每一個空間都有著不同的風情,可以是一處音樂會的場域,也可以是一處市集的好所在,穿過榕樹群的氣根,就像是玩捉迷藏般的有趣味,穿梭在四座倉庫的不同空間,彷彿置身於四種歷史中,有著奇妙的心情,只有身臨其境才能感受那特殊的時空感。
鹽水聚波亭是昔日詩人聚集之處。(記者張淑娟攝)
這是岸內糖廠為了搬運甘蔗和糖包而設置的通線,也是台灣糖業鐵道歷史上第一條原料線,在日治時期1909年(明治42年)由新營庄到鹽水港間開辦客運,並設車站載送旅客,中途無其他車站,而新營至鹽水正是台灣糖業鐵道歷史上第一條營業線。且日治時期,鹽水學子讀書通勤,只有靠五分車。
鹽水的台灣詩路詩與花成景。(記者張淑娟攝)
旅宿業者洪惠敏最愛自己騎著單車夜遊鹽水,而鹽水對她而言是再熟悉不過了,她也樂於陪著遊客們四處走走,告訴大家鹽水的故事,尤其鹽水小火車站、台灣詩路、橋南老街和美麗的月津港,以及昔日詩人們最愛聚集的聚波亭,而鹽水有說不完的心情故事。
(記者張淑娟)
■子寧
冷冷凄風
離離細雨
多情直探深淵
千仞之巔
盤古大斧飛旋
開山劈地狂風掃
石為穿、岩泥纏綿
野花妍
草木爭榮
如此多年
迢迢千里來幽谷
一掃紅塵俗
往日烏煙
老鳳梧枝
不禁浮想翩翩
東風漸綠長江岸
雁未還
誰著先鞭?
怕歸來
折盡梅花
遺恨綿綿
園區清靜悠閒 烘焙坊有家的味道 三千院仿日京都名寺
玉井的白色教堂清淨純粹。(記者張淑娟攝)
「郎騎白馬來…尋入白色教堂…浪漫著冷冷的秋冬」,玉井淺山有座潔白的教堂,裡裡外外皆是白顏色,隱身於翠綠間,特別躍眼奪目,再往裡頭走還有「佗寂草堂」,除了是靜心所在外,還有日風處處的三千院懷石料理,趁著假日,到淺山走走,洗滌塵勞。
玉井山間的白色教堂(英生堂),唯美浪漫,教堂邊還有座弦月,更有布丁工坊,在這打卡,還可獲得手搖扇,可以自己彩繪,帶走獨一無二的手搖扇,而布丁工坊外還有成群的胖貓家族,慵懶的四腳朝天睡著,睡姿千奇百怪,成了園區的寵兒。
走入教堂,坐在白白的長椅上,聽著樂曲,沉浸在最舒心的環境中,很療癒,另在白色教堂外,也設計有開放式的空間,任旅客們選擇最想發呆的地點,坐著聽風聲看雲遊。肚子餓了,在此園區中,還有各式料理可選,如隱田山房是一座有家的味道烘焙坊,而三千院則有懷石料理,其特別的九宮格料理,確實好滋味,也有蔬食料理。當然進入園區要門票,但可折抵用餐買伴手禮。
進入白色教堂園區,有多處休憩好地方。(記者張淑娟攝)
園區也有座大水池,池邊的蒜香藤開出美美的粉紅花簇,藍天白雲和日式房屋群落在水池倒影,一幅最自然的風景畫,一幕幕現前,而白馬群更是拍照一級,木椅子可以走走坐坐,園區內更有泡茶的好所在,巨大的白瓷杯具很童話,還有一座大大的鞦韆大木床,特別令人想躺在其中,搖啊搖,另在園區還有如鳥居的日式風景點,而「侘寂草堂」更是一處隱身的美好地方。
白色教堂園區內有處沉靜的三千院,是三五好友聚餐之處。(記者張淑娟攝)
另一座用餐唯美的建築就屬三千院,其名由來是主人前往日本京都造訪名寺時,三千院的氣圍最讓其著迷,因此在白色教堂園區內,也打造了三千院,希望能呈現如京都三千院的靜謐景色氛圍。原來京都的三千院是天台宗三門蹟寺院之一,據傳最初是由日本名僧最澄所建,院中有「聚碧園」和「有清園」,景色均相當沉靜美好。 (記者張淑娟)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時序入冬,氣溫忽高忽低,很多民眾都有鼻子癢、喉嚨卡像是要感冒的感覺,執業藥師趙雲指出,這是因為天冷使鼻黏膜分泌減少,導致民眾對病毒及細菌的抵抗力降低,建議有症狀者應注意口鼻保暖,多喝水、多曬太陽、好好休息並補充優質蛋白質。
趙澐表示,鼻子時時刻刻都在努力的把空氣加溫,以維持我們體溫的衡定,鼻腔為接觸外界空氣的第一線,也負擔過濾濾髒空氣的功能,所以受到刺激就會分泌黏液,把病菌、病毒、灰塵擋在外面。但低溫會造成體表血管收縮,減少血液流到體表以防止體溫散失,以保持體溫衡定。
由於冷空氣造成鼻腔內的血管收縮,鼻腔內血流降低,將使到達鼻腔的血液減少,不但降低鼻腔黏液的分泌,到達鼻腔內的白血球數目也會跟著減少,我們對環境的扺抗力也就自然下降,同時鼻黏膜分泌減少,就猶如護城河內水位降低,細菌或病毒進攻的機會也就增加,這也是冬天容易感冒的主因。
趙澐指出,天冷的時候,民眾更應該好好的睡覺,千萬別熬夜,因為熬夜會導致自律神經失調,而自律神經同時也負責身體的溫度調節,熬夜會讓身體的溫度反應變得遲鈍。其次,是要吃好的蛋白質,讓身體有原料補充體質製造抗體,補充植物性蛋白質也是不錯的選擇。
第三是要多曬太陽,增加身體的維生素D,另外也應補充維生素A、B、C、E及鐵和鋅,這些營養素有強化本身細胞、扺抗細菌和病毒入侵的能力。並且要多喝白開水,好好保暖,在低溫下出門最好戴口罩,以維護鼻腔保暖。
■葉雨南
彷彿磁鐵,多一日晨曦,我正在把科技為傲的電視機生物琢磨,電視機是一個世界上最神奇的生物,它會替我們的悲喜產卵,明日就是全新的自由,不大不小的框,讓我在挑選自己想灌輸在耳裡那歌手的跨年表演音頻,轉過一遍又再彷彿湖泊上的列車,載我去一個磁鐵可以吸引日出的框邊,暫時綻放。
廣場的人,舉起螢光棒像藤蔓,一直為自己的日子交叉。
又到一年的最後一日,我和母親說:「怎麼每年這一天都這麼冷。」
母親在廚房但她的耳朵在我眼前說:「對啊!那些廣場的人都在取暖。」
我問:「取暖什麼?」母親笑著回我:「當然是她們自己的心啊!」
我的記憶只出現在廣場繞來繞去過一次,以前認為我是在跨年,年紀被藤蔓攀爬之後,卻認為當時的我在擁擠人潮中像一座磨過一些青春的岩壁,岩壁不會真正穩固的,需要我理解自己發出聲音的循環,共鳴嗎?還是每一日累積過的浪費?但何謂浪費?磁鐵吸住更多可動的碎玻璃。
就要碎完了嗎?今年的每一日的伴隨之事,沒有的、可能沒有的,從不擁抱的人還沒醒來、吸煙的人還在看海、過於忙碌的上班族因為無奈還在資料夾中自由式著。
不喝咖啡的我,在電視機前吃著鹹酥雞,咀嚼雞的身世,雞也無奈吧?牠或許也想知道自己的身世。
歌手穿著大衣,螢光棒持續亮著、自由持續亮著,新聞上說:「某歌手今年放了幾個暖暖包在口袋、某歌手今年要在短短幾小時到另外一個地方繼續表演。」吉祥話在舞台響起。
雞明日會啼叫嗎?最近的我想起多年前曾經流行的塑膠雞玩具,一捏碰雞就會有一種人到中年般的耗盡,但現在那塑膠雞似乎在退潮的岸上凝視潮中的波浪飄走所有的日落表情。
母親煮的水滾了,她說:「暖一下心吧!」我還在尋找聲音的地圖,廣場上每個歌手都是地圖上希望的座標,而電視機想要擁有自己的閉目,更想要在每年的最後一日休息,畢竟太多資訊迴盪在它腦海一下擁抱、一下吶喊、一下推翻、一下相聚、一下預報天氣。我該在夢中,和電視機說:「明日是元旦,元旦當日就是你的補眠之日。」但我忘記我有沒有在夢中和那老舊的電視機說過了。
曙光的咖啡因在灌溉這一日,「元旦」,非常有詩意的曲調,在廣場上每個人在倒數一、二、三,那激昂的聲調中飆出年和年重新組合的高音。
散場了嗎?廣場上的人,留在廣場的人彷彿一顆地球儀,把自己的方向轉動到每一年的第一日,開始想著,今年的目標;我不會特別在每年第一日給自己設定目標,只會在心裡想著:「身高停止長高了,萬物持續藤蔓的儀式。」「吃些魚的記憶吧?」我喃喃自語。
誕生了嗎?魚眼鏡頭在元旦那日的日出徘徊,攝影日出的遊客操作著腳架像一根誓言的柱子,立下光線的翅膀,又有人走過嗎?藤蔓變短了、藤蔓變得像自己說過的話。
雞開始啼叫了,藤蔓容納著牠的音準,是一種希望的爆發力,不會有絕望的核心肌群鍛鍊過後的飛行。
「原始誕生著廣泛的雨、火炬、心意。」我一個月沒吃鹹酥雞了,看著一片漆黑的電視機,母親打開窗戶說:「今天的天氣和煦、今天的聲音是元旦停在光芒的指引。」
車潮被磁鐵吸著、熱情繼續繞過元旦,不喝咖啡的我,突然想喝些咖啡,在便利商店找到了拿鐵,緩慢走出商店,咖啡在我的嘴裡填滿新的一年未知的、空隙的、甜味的,走到轉角時看到有幾個人滑著智慧型手機,右手拿著咖啡罐子的我,撥打電話給母親說:「今天晚餐吃什麼呢?可以不要吃魚、不要吃雞,吃些蔬菜,或是自己的回音。」母親在電話中笑著說:「今天外食。」
元旦在電視機旁繞著、繞著,還沒學會蛙式的我,是不是該在今年,找一個不擁擠的游泳池,吐氣,從下雨的那一日憋氣,尋找今年廣場上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