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繪人生〉掃離婚後陰霾 林子揚登山挑戰自我

脫雙成功後爆發能量的林子揚勇奪澎湖西嶼THC爬山挑戰賽冠軍,展開另一階段的人生。(記者陳俊文攝) 台灣俗語:聚某前、生囝後,會帶來好運勢,但一段婚姻和另一半「無緣仔」纏鬥兩年,今年好不容易「脫雙」成功,之前還開了一個離婚趴,接著以滿身激昂之氣參加4月在澎湖西嶼舉行的THC台灣爬山挑戰賽一舉奪冠,一掃婚姻不順的陰霾,獲得新生之後,期待能夠萬事亨通,鳥事不要在降臨自己身上。 林子揚自認是倒楣的婚姻受害者,和無緣的產下一子後,離婚官司前後歷經2年,可謂賠了夫人又折兵。離婚證書到手後,還在府前路烘大師咖啡開了一場喜氣洋洋的離婚趴,邀請親朋好友參加,大家給予滿滿的安慰和鼓勵,接著便開著他的愛車福斯GOLF R32,坐上高雄出發的澎湖輪遠赴西嶼參加THC挑戰賽,第一次參賽便勇奪冠軍。 林子揚強調,追求美女、彎道賽車和速度是每個男人熱血的希望,但在婚姻上摔了一跤,才知第一個夢想是男人的噩夢,一旦解脫,火力全開,上車踩油門好像舒馬克,讓同場車友只能看到他的煞車燈,一舉奪冠,讓他也有點意外「沒想到離婚帶來的超能力,能幫助他未來找到人生新方向」。 林子揚去年曾參加在屏東牡丹鄉舉行的6公里爬山挑戰賽車,以3分44秒獲得第3名;離婚後拿下夢寐以求的賽車首冠,雖獲得1500元獎金,全部買澎湖特產的魚皮、干貝糖、黃金糖回台招待朋友還不夠。為了賽車,他加裝3萬元CARBON座椅、2萬元安全帽、外加價值不菲的防火衣、四點式安全帶,雖只獲1500元冠軍獎金,他強調,慶祝脫雙成功,這樣還是很值啦! (記者陳俊文)

Read More

南消×奇美救護成果  國際急診醫學年會發表

台南市和緯消防分隊高級救護隊顏維廷(左)和永康奇美醫院醫師陳怡婕合作,參加國際救護競賽獲優等。(台南市消防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消防局救護人員與永康奇美醫院急診醫師合作參加今年國際急診醫學年會,發表2篇研究成果探討「兒科照護的挑戰與展望」及「胸部鈍挫傷的創傷案例」,獲選在國際研討會上進行海報發表,彰顯台南在提升急救醫療服務方面的努力與成就,更提高台南在國際城市的能見度。 消防局說,這2篇研究成果投稿至2024第23屆國際急診醫學年會(ICEM),均獲選在研討會上進行海報發表。研究之1由和緯消防分隊高級救護隊顏維廷、佳里消防分隊員陳鵬文與永康奇美醫院醫師陳怡婕合作,題為《面對兒科照護的挑戰與未來展望:以台南市為例》,分析台南在兒科急救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包括資源分配、急救設施的完善以及培訓專業兒科急救人員的必要性。該研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議和展望,旨在提升兒科急救護理的質量和效率。 另一篇研究,同樣由顏維廷、永康奇美醫院醫師林毅與陳泓誌合作,以創傷案件《救護技術員洞察關鍵線索:心臟鈍挫傷的挑戰》為題做分析,探討在到院前急救中處理胸部鈍挫傷的技術與策略;高能量碰撞事故可能對患者構成致命威脅,初期無典型症狀,需反覆評估檢查;在沒有影像儀器輔助的狀況之下,救護技術員的專業評估和應變能力,在危急生命胸部鈍挫傷早期診斷和治療中扮演關鍵角色。 顏維廷及陳怡婕參加國際救護競賽獲優等,這2篇研究能被選中進行海報發表,標誌著救護人員和急診醫師的辛勤工作、專業知識以及致力於改善患者治療效果的承諾得到了國際認可。

Read More

嬤指關節脹痛 類風濕性關節炎作怪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70歲林姓阿嬤,早上起床時總感到雙手手指關節僵硬腫脹疼痛,無法擰瓶蓋、毛巾,提重物時也感到極度不適,依賴消炎止痛藥緩解但效果不佳。症狀持續1年多後就診,發現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且手指關節已經變形。經生物製劑治療後,疼痛感大幅緩解,也逐漸找回生活品質。 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石孟潔指出,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會誤攻擊身體組織,尤其在關節滑膜處,因此造成關節發炎、腫脹和疼痛,嚴重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及功能上的障礙。且類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的骨骼變化無法逆轉,關節一旦開始變形就難以恢復至正常功能。 石孟潔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表現通常會成「對稱」的方式,像是手腕、手指、腳踝等關節症狀都會是左右同時出現。且類風濕性關節炎為全身性的疾病不只會侵犯關節,有些案例會伴隨關節以外的症狀像是異常疲勞、發燒、心血管系統疾病、間質性肺纖維化和骨質疏鬆,甚至併發乾燥症(眼乾、嘴乾),鞏膜炎。 石孟潔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方針,主要以減緩病情、控制症狀,並減少關節的長期損害為主。一般會短期使用消炎止痛藥及類固醇來緩解急性發炎疼痛,合併免疫調節藥物來控制;也會搭配物理治療來緩解功能障礙,或是配合職能治療來協助患者恢復正常的生活功能。 傳統免疫調節劑治療效果較為侷限,長時間使用高劑量類固醇,可能發生如骨質疏鬆、月亮臉、水牛肩、白內障等副作用。現今生物製劑以及標靶藥的出現也讓醫師、患者有更多元的治療選擇。 石孟潔解釋,目前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生物製劑以及標靶藥有針劑及口服兩種,能夠精準阻斷特定發炎物質,且較快速的發揮免疫調節的效果,對發炎處有良好的控制效果,對於常忘記吃藥的民眾、傳統治療上無法獲得良好控制的族群,或是因副作用無法耐受之患者而言都是一大福音。另外,由於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女性患者眾多,也有適合孕婦的用藥能選擇。

Read More

指甲傷口難癒 竟是鱗狀細胞癌

指甲皮膚癌病灶外觀。(國泰醫院提供)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76歲陳姓老翁右手食指指甲疼痛腫脹狀況反覆數個月,求診發現甲溝炎,擦藥後只有部分改善;切片檢查診斷為甲床鱗狀細胞癌。後續接受手術確認完整切除無須進行截肢,術後恢復良好。 國泰綜合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楊雅棠指出,甲床鱗狀細胞癌是一種指甲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好發於中老年男性,手指又比腳趾更為常見。目前致病原因發現與人類乳突病毒感染、慢性輻射暴露、慢性砷中毒等危險因子有關,相較於一般皮膚的鱗狀細胞癌局部侵犯的進展較為快速,但極少發生遠端轉移。 甲床鱗狀細胞癌臨床症狀包括腫瘤造成的指甲異常,或慢性無法癒合的傷口。因症狀表現常會與其他良性疾病如甲溝炎、灰指甲、病毒疣等非常類似,若發現指甲異常或傷口久不癒合一定要提高警覺,及早就醫。 在治療上,甲床鱗狀細胞癌以外科手術為主,若腫瘤侵犯深度不深,尚未侵犯到骨頭,可用莫氏手術(局部麻醉下,分層清除皮膚癌病灶)或其他完整切除方式,搭配冷凍切片確認惡性細胞切除乾淨,之後根據切除範圍而採用局部皮瓣重建、植皮重建或是二級癒合的方式照顧傷口。若是到了較晚期腫瘤已侵犯骨頭,則需要採用手指截肢手術。 楊雅棠提醒,指甲紅腫疼痛等症狀,別以為只是灰指甲、甲溝炎等。指甲也是全身皮膚系統的一部分,各類良性與惡性皮膚腫瘤都有可能發生在甲床及甲周皮膚,一般民眾常難以區分箇中差異。若有皮膚傷口久久不癒或指甲病灶,建議找皮膚科醫師進行評估,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Read More

〈中華學園〉「全新」的爸爸

台南市崇學國小二年三班 ◎李佳謙 以前,爸爸因為工作繁忙,所以三餐不定時,讓體重直線上升,全身圓滾滾的,像一個大氣球,雖然看起來很可愛,但是家人很擔心他的健康問題。 直到有一天,我請爸爸帶我去游泳,爸爸害怕我被同學嘲笑而拒絕我,我難過的說:「難道你不能變瘦一點,然後陪我去游泳嗎?」爸爸聽完後,下定決心,開始他的減肥計畫。 為了減肥,他每天都去跑步,從一開始跑不動,到後來可以跑完十公里。接著,他改變飲食習慣,多吃蔬菜和原型食物,在不斷的努力之下,他終於瘦了二十幾公斤,好像變成「全新」的爸爸,不過,他太努力減肥,引起舊傷復發,所以又得去醫院開刀,讓我好擔心,還好經過休養以後,已經恢復健康。 「全新」的爸爸變得更年輕更帥氣,而且更有活力,我知道爸爸是因為很愛家人才用盡全力減肥,希望爸爸可以健健康康陪我長大。

Read More

〈中華學園〉下坪仔的超級阿嬤

嘉義縣大湖國小五年甲班  ◎林欣錞 古老的廚房裡,水龍頭流出細細的山泉水,沖洗著蔬菜,流理台上的鍋子裡有今晚美味的魚正在解凍,有個圓圓胖胖的身影,站得四平八穩,有條理的揮舞著鍋鏟,三兩下,香噴噴的炒高麗菜就上桌了,那圓圓胖胖的身影是誰?是我家的大廚--阿嬤。 我的阿嬤是一個很厲害的人,她不僅很會煮飯,還很會種菜,看到阿嬤煮飯的架勢,嘗到美味的佳餚讓我有股想當廚師的衝動。阿嬤也是一個超級理髮師,我和妹妹俏麗的髮型都是她的傑作。過年時,阿嬤手作的發糕和年糕更是村裡的搶手年貨。你覺得我的阿嬤厲不厲害啊! 阿嬤是一個勤奮的人,她在路邊的空地種滿了青翠的蔬菜供全家食用;阿嬤很強壯,背起竹簍子就往竹林去挖筍,把筍子做成一道道美味的佳餚,讓我口水直流。阿嬤刻苦又勤奮的精神,實在讓人佩服。 阿嬤對全家無怨無悔的付出,讓我的心窩暖暖的。  

Read More

病毒大亂鬥 疫情9月才會退燒

記者傅希堯∕綜合報導 COVID-19疫情升溫,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醫師黃立民、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玉成表示,隨染疫人數增加,可預期重症量也會增加,呼籲國小以下學童家長帶孩子接種疫苗,且除了COVID-19以外,也要注意黴漿菌、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腺病毒等傳染病。 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指出,6月11日至17日新增623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且新增38例死亡病例,根據目前監測分析,仍預估這波疫情要到9月後才會下降。 黃立民表示,從臨床觀察來看,近期重症比例並未增加,但隨疫情上升,可預期重症患者可能也會隨之增加。目前雖然被感染的兒童增多,但重症反而沒像之前那麼可怕,較少看到兒童多系統發炎症候群(MIS-C)、腦炎等重症,較多是肺炎情況,「沒有到把你嚇一跳」的地步。 黃立民提醒,隨著疫情解封,大家開始過正常生活、不太戴口罩,打疫苗還是最簡單、最重要的方式,「打一針就可以保6個月的平安」;雖然國小有集體接種,但幼兒園小朋友的家長比較少主動帶孩子去接種,呼籲大家還是要帶小朋友去打疫苗。 此外,黃立民指出,除了COVID-19外,2月開始到現在,黴漿菌也一直在流行,門診住院不少孩子都感染黴漿菌造成肺炎。黴漿菌沒有特別好發於甚麼季節,包括3、4歲或12、13歲孩子都可能被感染,還是應注意保護呼吸道並戴口罩防感染。 林口長庚兒童感染科醫師黃玉成也表示,從去年夏天開始,各種呼吸道疾病「幾乎沒有下來過」,且比疫情前病人還多,同時不只是COVID-19,包括感染呼吸道融合病毒(RSV)、腺病毒、流行性感冒、腸病毒的兒童人數都不少。

Read More

〈中華副刊〉聽誰在唱歌 ( 下 )

蘇佳欣 讀過一則翻譯詩文,不記得出處或典故,如此讚頌著:「洪亮的鳥鳴自胸膛中湧出,好像從嬰兒氣息般溫暖無比,也許他們咬了天堂的雲朵來遊戲人間,才有這般神奇的力量!」現今在城市蝸居的我,最常看見的鳥輩就是八哥了,最常聽見的鳥鳴就是八哥亂鳴亂叫,跟詩意沾不上一點邊,而我想拿取天堂的棉花團來塞耳朵。 八哥的確有種氣息,令人無法忽略,不知道是否跟嬰兒般無邪,但是好像故意叫給人聽,甚至我懷疑是否要隱藏自己的人類氣息,以免被鳥聞到,被標記做記號。有時離開台灣幾天,耳根清靜一陣子,發現自己最不習慣的,甚至有點懷念的聲音,竟然還是八哥的胡言亂語。要是有一天,我的靈魂在外地他方怎麼了,對我不熟悉的異鄉鳥,也會像故鄉鳥一樣飛來帶領我嗎? 確診已是去年事,新年翻新氣象,外出戴口罩是不必要的。在某個不冷也不熱的早晨,我騎機車等紅燈時,漫不經心地看見斜對面的路口,斑馬線上有隻八哥飛下來吃東西,一塊看來像是超市的飯糰包裝,大概是鮪魚飯糰或肉鬆飯糰之類的,她一跳一跳的接近食物,聞一聞、啄一啄的吃個二三口,隨著綠燈亮起的交通變化,汽機車咻咻呼呼地開過來,她倒是輕巧機靈地又飛到半空中的紅綠燈上停著等待,目不轉睛的看著地上的飯糰。 我小心翼翼地躲在不遠處偷看許久,發現其固定模式仍然、持續並重複,經我的人類大腦判斷,她應該已經身處危險了。並非是斑馬線必須禮讓行人的那種危險,也不是紅燈停綠燈行那種基本常規,沒別的要考慮,而是吃飯皇帝大的那種必要的急迫感,籠罩著當下。 即使我非愛鳥之人,對八哥更是沒有半點喜愛,但此時與鳥通感的我,仍決定要出手幫忙,於是走過去把飯糰放在路邊較安全的地方。萬萬沒想到,八哥仍飛下路口到原處尋覓,甚至用走的過馬路,來來回回踱步,好不容易找到「我幫她」移至的地方,只是一隻小小鳥的她竟然對空亂叫起來,不願意再吃這包剩下的飯糰了。 這次的多管閒事,簡直自討沒趣變雞婆,搞得連鳥都生氣了,縱使我出自好心好意,但是畢竟我只是個人類,無法確實了解鳥類真正的需要。就我的角度而言,地上的飯糰,原本就是某一個人類掉下來的,就算另一個人類的我,為了安全起見,稍微過去移動一下位置,難道會有什麼差別嗎? 接著,使用小小心機的我,故意離開現場許久,再折回去偷窺幾次,發現她端仍氣噗噗的掛在紅綠燈上頭搖頭咂嘴,並不打算繼續吃那剩下的飯糰。或許在那個無隱角落,振動著未知頻率,存在著第五空間或第六空間,被我不小心破壞,只有鳥知道原因何在,不可言說,就算告訴我也不會明白。 越來越多的他們,經常大搖大擺在交通繁忙的馬路上,霸道張狂的喝水吃東西。我不免大膽猜測,一肚子鬼主意、什麼都不怕的八哥,似乎已經流竄全台各角落,串連成一個日漸強大的犯罪網絡,等待時機成熟,就準備幹出什麼壞事,或暗示著什麼異世界即將到來。 不禁懷疑起來,是否因為鳥就在我心中,所以我處處看見鳥的影蹤,甚至不時聽到鳥的嚶嚶鳴唱,出門在外亦復如是。在那回八哥在紅綠燈路口的狂叫後,我的腦洞打開,對應的腦神經似乎被感染,或者說是老早就被召喚,而不自知。那像是一種後遺症,也出現了一個洞,有種沒填滿或被錯置的意味或況味。有腦洞不暈不痛,但聽說頭暈或頭痛時,可以自我療癒,把目光從天空落到地面,或從地面升到天空,有助於緩解症狀,或許這不是傳說而已,即使是傳說也可能是真的。而我卻從沒聽過有鳥會頭暈或頭痛的,不管在天空或地面。 疫情過後,衷心對大自然的恩賜充滿了感謝,縱使歌聲不同以往,但逐漸回復中,期許終有一天,我也可以咬著天堂的雲朵,像小鳥那樣自由自在的歌唱。當靈魂處於秋天,人們總在潛意識中,透過內心來瀏覽世界的風景,看著周遭的真實世界仍然、繼續並反覆傳送著生命的氣息,鳥和我們也一樣,或者換句話說,我們跟鳥沒有兩樣,這麼地度過春夏秋冬。

Read More

〈中華副刊〉清晨

雨曦 我們幻想成房間裏的霉菌、獨角獸 與一切無關現實的物   可以隨意扭曲變形。慾望腐爛 跟春天埋葬愛過的他 接著攀爬,從嘴巴說出嚥下如早餐燕麥發脹的 海綿體。屬於完全狀態的下雨天:潮濕   我們向東蔓延,嘗試推開的窗仍然密封著 但透光。你摔碎的罐子是蜜蜂叛徒的精 輕微撫摸 茉莉花掉落的蕊,你說: 我們彷彿置身絕地,因為深愛的 斑。不願翻身——窩在窩裏的慵懶樣子 像一隻沒有人愛的貓   我過後就逐漸變成大海,每艘船 也隨意航行。於沉沒破碎 於眼淚更深層釋放信號——傷口泛紅 沒帶傘、複數、牛奶盒子 傾倒在過軟的床上 終將被視為苛刻要求   我們因墜落的天使 相遇。儘管那隻蟬不斷絮語,便不產蜜 攔截剩餘發酵的: 那是不斷擱淺的鯨魚   清晨時,海的無辜 指引每道光進入我們的嘴巴

Read More

〈彩繪人生〉沈家鳳好歌喉 畫畫也拿手

議員沈家鳳擁有藝術天分,升格為媽媽後,更以藝術陶冶3名女兒,堪稱藝術世家。(沈家鳳提供) 台南市議員臥虎藏龍,各個才藝不凡。議員沈家鳳除擁有好歌喉,畫畫也相當不凡,3名女兒獲得真傳,不僅舞跳得好,畫畫更是傑出,從國中小畢業時,都是拿到市長藝術獎肯定;沈家鳳透過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成就藝術世家。 沈家鳳的人生經歷多采多姿,年輕時喜愛打工,體驗各項工作和生活,至飲料店打工,學習和人應對;到電子廠工作,工作即使枯燥單一,她也懂得運用休息時間,以畫畫紓壓。 即使未拜名師門下,天生的藝術天分藏不住,18歲的沈家鳳,進入電子業工作,閒暇之餘,竟利用無塵紙和4色原子筆隨意塗鴉,作品令同事驚豔,連領班都搶著收藏;不僅能畫,沈家鳳更擁有好歌喉,還曾參加歌唱節目選拔,最讓人稱道的,莫過於參加電視超偶比賽,曾進入36強,還曾在新營地區,和友人合組合唱團,在地方展演。 踏入政壇,又是另一段緣分,曾任南縣新營市市民代表,轉戰市議員,也順利當選,在議會問政表現犀利,在家庭扮演賢妻良母角色,尤其在現代社會,令人訝異的是,她竟有4名寶貝,前面3名女兒,都遺傳她的藝術天分,無論是音樂、舞蹈,都展現過人天分,尤其在老師指導下,更是獲獎頻頻,參與學生美展,更曾獲市賽第一,全國優等及佳作肯定,國中小畢業時,都獲得市長藝術獎肯定。 即使工作忙碌,沈家鳳對孩子的教育相當重視,也讓她們適性發展,堪稱藝術世家,也在問政時,對教育、藝術文化推廣提出見解和政策。她認為台南既是文化古都,文化藝術是基礎根基,更須透過長時間涵養,她自己就身體力行,尚未從政前,即使每日為孩子的事情忙得團團轉,她還是運用時間,開啟「學習雷達」,包括古箏、陶笛等音樂類,而學習國畫、素描,也是在陪伴女兒上課時,畫出興趣,即使沒空前往,老師也會拍攝作業素描讓她嘗試,可惜如今忙碌的工作,讓她沒有時間好好沉澱,自我學習,僅剩樂團,還可以久久前往練團,也成為她忙碌的工作和家庭生活間,可以偷得浮生半日閒的最佳紓壓方式。 藝術天分藏不住,陪孩子學習國畫,沈家鳳竟也能畫出讓老師驚豔的作品。(沈家鳳提供) 沈家鳳說,她很慶幸經由藝術文化,豐富且涵養她的生活,並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藝術細胞,將藝術之美,傳遞給孩子,如今從政,她擁有更多的能力,將這些幸福藝術讓更多親子、民眾接觸,一起享受倘佯在藝術的樂趣。 (記者林雪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