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電冰棒出包! 協和廠原料逾期

食藥署公布食用冰塊及冰品稽查結果,台南市豐益冰品廠等3業者不合格。(食藥署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21日公布食用冰塊及包裝冰品製造業稽查專案結果,台電協和發電廠福利社查獲放置過期食品原料,台南市豐益冰品廠及定夏有限公司被查獲產品標示不合格,台南市北方製冰公司未設置衛生管理人員,相關業者都已依法裁罰。 食藥署聯合地方政府衛生局共同執行食用冰塊及包裝冰品製造業稽查專案,本次專案總計查核80家業者,只有1家業者經複查後仍不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GHP)。 另外,80家業者之食用冰塊檢驗微生物,及冰淇淋、冰棒等冰品檢驗環氧乙烷及食品中微生物,結果全數符合規定。 在查核101件產品外包裝標示,其中6件標示與規定不符,主要缺失為內容物成分未完全展開;另查獲1家業者未依規定投保產品責任險、1家業者存放1件逾期原料、1家業者未依規定辦理衛生管理人員核備。 食藥署表示,標示不符規定的都是台南市的業者,豐益冰品廠之三明治冰淇淋、漢堡冰淇淋(大、小)未標示明確成分且未註明含有牛奶之過敏原。定夏有限公司之草苺優格冰淇淋、鐵觀音拿鐵冰淇淋、阿薩姆奶茶冰淇淋未標示明確成分且沒有註明有交日期及保存條件,2業者各被裁罰6萬元及5萬元。 台南市北方製冰有限公司未依規定設置衛生管理人員,且無法提供部分人員之健康檢查資料使GHP複查不合格,被裁罰6萬元。另外,台電協和發電廠職工福利委員會福利社則被查獲存放逾期食品粘稠劑,被裁罰6萬元。桃園市東昌製冰有限公司,未依規定投保產品責任險,被處以3萬元罰款。

Read More

B群補過頭 恐過勞上身

醫師說明,B群是確保細胞燃料順利輸送助燃燒要素之一,但不代表單靠大量補充B群就可延長工作時間,否則長期可能導致忽略其他健康問題。圖為B群營養品示意圖。 (中央社)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越來越多現代人選擇透過補充維生素B群來提振精力、減少疲勞,甚至過於依賴,醫師提醒,在身體感到疲憊時,攝取B群確實能迅速增強精力,但如果僅僅依賴補充品來掩蓋疲勞,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過勞及其他健康問題。 聯安預防醫學機構聯青診所副院長蘇聖傑醫師表示,B群的確在人體能量代謝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特別是在將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能量時。B群參與粒線體的運作,而粒線體就像是身體中的引擎,B群則是確保燃料順利輸送和燃燒的關鍵要素之一。 缺乏B群維生素會導致粒線體無法高效地將食物轉化為能量,從而使引擎無法正常運作,這可能導致身體無法獲得充足的能量而有疲累的情況。但這並不意味著單靠大量補充B群就能延長工作時間。畢竟身體的疲勞感是一種警告信號,如果僅僅依賴補充品來掩蓋疲勞,長期下來可能會導致過勞及其他健康問題。 素食者、高齡者、孕婦、酒精依賴者、長期處於慢性壓力或高壓環境中的人,以及睡眠障礙者,都容易出現B群缺乏的情形。蘇聖傑表示,若想透過補充B群達到最佳效果,必須與其他營養素搭配。單靠B群補充並不能取代均衡飲食,人體需要多種營養共同運作,就如同一個團隊一樣。 若不確定該攝取哪一種B群,可透過B群代謝評估分析,深入了解體內對這些維生素的需求與吸收狀況,並確定是否存在缺乏情況。如果發現即使補充了B群,身體的疲憊感仍未改善,透過代謝評估可以進一步釐清攝取量是否不足,或是否需要更合適的B群補充。 此外,搭配男性、女性荷爾蒙分析及腎上腺壓力皮質醇檢測,還能進一步了解其他潛在的疲勞因素。這些評估能夠提供可靠依據,指導精準的營養補充方案,以改善健康狀況。 蘇聖傑表示,維生素B群對健康的作用無庸置疑,但維持健康需要從生活作息入手。在均衡飲食和良好作息的基礎上再補充B群,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Read More

預防治療 血友病男開心運動

血友病病友透過健保給付長效血友病預防性治療藥物,在醫護評估下選擇合適的運動,有助穩控疾病,避免出血、保護關節。(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26歲在菜市場工作的瑞陽,從小便因為身體不時出現瘀青,就醫確診為A型血友病,成長過程經常進出醫院急救,現在接受預防性治療,不只平日會到健身房重訓、週末假日約球友打羽球,連衝浪、潛水也敢挑戰。 台灣血栓暨止血學會理事長邱世欣醫師指出,血友病是一種因為人體無法自行合成足量凝血因子,造成凝血障礙的先天性疾病,主要可分成缺乏第8凝血因子的A型血友病,以及缺乏第9凝血因子的B型血友病。正常人的凝血因子濃度為50-150%,血友病病友依體內凝血因子的濃度分成:輕度6-40%,中度1-5%,重度則小於1%。 對中重度血友病患者來說,較常見的關節部位的自發性出血,不僅出血時關節腫脹、疼痛、無法活動。倘若關節反覆出血未獲得妥善控制,長期可能造成不可逆的關節損傷,甚至身體活動受限、不良於行。另外,血友病患者可能面臨的出血,還包括碰撞造成的身體內部出血、傷口難以止血與不明原因出血。 台大醫院血友病中心醫師周聖傑指出,使用高度持續性長效凝血因子1週後,大部分時間能提供大於40%凝血因子濃度,提供完整保護力,支持病友從事運動。 選擇運動的種類與強度則與體內凝血因子濃度密切相關。一般如凝血因子濃度超過40%,除了避免如跆拳道、拳擊等等激烈碰撞的接觸性運動之外,足以支持病友進行各式運動。至於輕度血友病,常見的羽毛球、乒乓球、騎腳踏車、游泳或慢跑等非碰撞型運動都可以嘗試。 目前高度持續性第8凝血因子已通過健保給付用於A型重度血友病人預防性治療,也呼籲病友也能主動與醫師討論,規律治療且在醫護評估下選擇合適的運動,幫助穩控疾病,避免出血、保護關節。

Read More

長者咀嚼吞嚥篩檢 預防早衰

南市長者咀嚼吞嚥障礙篩檢計畫,今年截至9月底,已逾萬人完成篩檢。(衛生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推動長者咀嚼吞嚥篩檢,守護銀髮健康與營養,若發現營養不良情形,還有免費營養師諮詢的服務,要讓長者吃得好、吞得順,預防提早進入衰弱階段。 衛生局說,長者咀嚼吞嚥障礙篩檢計畫推行,今年截至9月底,已有1萬多人完成篩檢,評估內容包含咀嚼、吞嚥功能及營養狀態,透過篩檢及早發現問題,進行適當治療,減緩長者因營養不良或其他健康問題所導致的衰弱;營養師進行諮詢服務,提供營養攝取狀況評估及個人飲食建議,並針對牙口不良者提供食物質地調整技巧等。 老年人的健康與其營養攝取密切相關,長期咀嚼吞嚥困難不僅影響進食,還可能導致營養攝取不足,影響健康,甚至引發多種疾病,如肌少症、功能衰退、營養不良;而吞嚥問題影響營養吸收,更容易引發吸入性肺炎的發生。 若發現家中長者出現1.吃飯速度變慢且感到壓力;2.體重明顯下降;3.常發生不明原因的肺炎或嗆咳;4.感覺有食物卡在喉嚨,無法順利吞嚥等情形。建議進行咀嚼吞嚥篩檢。

Read More

病因相反卻可能同時出現! 「食道弛緩不能症+胃食道逆流」怎麼治療?

食道弛緩不能症無法進食、體重下降會引發更多的健康問題 《本文轉載自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記者吳儀文報導 「賁門」是胃跟食道的交接處,若賁門過度鬆弛、沒辦法緊縮,就會導致現代人常見的疾病「胃食道逆流(GERD)」;相反的,若賁門括約肌過度緊縮、沒辦法張開,就會造成「食道弛緩不能症(Achalasia)」。不過,這兩個完全相反、互相衝突的疾病卻有可能同時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 中西醫整合針灸門診楊龍駿醫師分享,自己在診間曾碰過2、3位這樣的患者,同時有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情況其實很少見,對西醫來說這樣的情況幾乎是沒辦法治療,只能兩者取其一,不過針灸可以同時改善這兩個問題。 胃食道逆流又食道弛緩不能症 一般只能取其一治療 胃食道逆流可能會造成胸口灼熱、喉嚨有異物感等,楊龍駿醫師表示,不論西醫或中醫,治療主要都以藥物為主,如果藥物效果不好,西醫還有手術治療,像尼氏胃底摺疊手術、熱射頻手術等,不過成功率都不高而且有很多副作用。 而食道弛緩不能症則是賁門括約肌過度緊縮,導致食物無法順利進入胃部,回堵在食道、喉嚨,造成嘔吐、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嚴重甚至連水都喝不下,更會讓體重快速下降。楊龍駿醫師提到,食道弛緩不能症治療通常以手術為主,透過氣球擴張術撐開賁門,或經由內視鏡手術將賁門肌肉切開等。 由於食道弛緩不能症無法進食、體重下降會引發更多的健康問題,因此楊龍駿醫師表示,當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同時存在時,西醫可能會以食道弛緩不能症為主治療,但這樣的治療方式不完整,還會有很多後遺症,像氣球擴張術可能會造成食道破裂,而手術切開賁門肌肉則有可能破壞神經,導致賁門無法收縮,造成永久性胃食道逆流。 雖然,食道弛緩不能症也能經由肉毒桿菌注射,讓緊縮的賁門肌肉放鬆,使食物能進入胃裡,但楊龍駿醫師表示,肉毒桿菌效果短暫,當藥效過了以後,症狀又會開始出現。 針灸具雙向療效調節神經傳導 不動刀就能同時改善 不過,針灸可以不動刀就同時改善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的問題,楊龍駿醫師指出,賁門的開關主要是由神經傳導反射控制,透過針灸刺激能讓神經傳導慢慢恢復,當神經傳導功能正常,賁門就能恢復正常運作,而且針灸有雙向療效,當身體有不足的地方可以加強它的功能,也能將功能過度的部分抑制下來,適合用於同時有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患者。 可是楊龍駿醫師提到,傳統針灸效果沒那麼好,中脘穴、足三里等一般常用的穴位實際上都只能調理而已,或許會有輕微改善效果,但是無法完全根治,所以治療會以頭皮針、耳針為主,去刺激內臟反射區,讓神經穩定並加強賁門的功能,通常患者治療4、5次後就會有明顯改善。 最近楊龍駿醫師就透過針灸治療了一位60歲的男性患者,這名患者白天沒辦法吃東西,吃一兩口就吐出來,甚至也沒辦法喝水,短短2個月體重就掉了14公斤,但到了晚上的時候卻出現胃食道逆流的症狀,只要躺下來胃酸就逆流,讓他沒辦法好好睡覺,經過醫院檢查確認同時有胃食道逆流及食道弛緩不能症。 雖然醫院有給予治療處置,但這名患者都覺得沒有效果,因此求診於楊龍駿醫師。楊龍駿醫師表示,這名患者經過第二次針灸治療後,慢慢就能開始進食,一個療程後已經恢復9成,除了還有點胃酸逆流、吃東西覺得有些卡卡的之外,都能正常飲食、吞嚥,體重也漸漸恢復了。 楊龍駿醫師建議,經過檢查確定同時有胃食道逆流、食道弛緩不能症的患者,第一時間先不要急著開刀,因為開刀的後遺症是不可逆的,造成的破壞有時很難去彌補,手術是不得已的下下策,目前針灸也有很高的治療成功率,民眾可以多方了解再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

Read More

世界骨鬆日 增鈣/運動/不熬夜…4招教你存骨本

台中市政府響應世界骨鬆日,呼籲大家「對脆弱的骨骼說不」,強調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嚴重的健康威脅,應該優先認識個人風險因素,並重視骨骼健康。(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每年10月20日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世界骨質疏鬆日。國際骨質疏鬆症基金會呼籲大家「對脆弱的骨骼說不」,強調骨質疏鬆症是一種嚴重的健康威脅,應該優先認識個人風險因素,並重視骨骼健康。台中市政府衛生局長曾梓展也傳授民眾4妙招,包括增加鈣質吸收、規律運動、健康生活與安全環境,從年輕開始存「骨本」。 曾梓展表示,骨質疏鬆是可預防的,應該要從年輕開始存「骨本」,衛生局提供4個維護骨骼健康的小妙招: 1、要預防骨質疏鬆症,可增加鈣質吸收,鈣質是骨骼主要成分,根據國民健康署的指引,19歲以上人士每日需攝取1,000毫克鈣質,來源包括牛奶、乳製品、魚類、蝦類、牡蠣、豆類及深色蔬菜;2、規律運動也能增強骨質密度,陽光有助於身體產生維生素D,增強鈣的吸收。 3、保持健康的生活習慣,避免吸菸、過度飲酒、過量飲咖啡及熬夜,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特別是停經後女性及服用類固醇者應格外注意骨骼健康;4、老年人因動作較遲緩、反應力不靈敏,故需確保浴室和樓梯有足夠照明,保持地面乾燥,必要時鋪設防滑墊或安裝扶手。 衛生局指出,根據國民健康署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指出,65歲以上的民眾的骨質密度,至少有一個部位測量出有骨質疏鬆比率為14.1%,這意味著每7人中就有1人受到影響,且隨著年齡增加,風險也逐漸上升。骨質疏鬆症在早期通常無明顯症狀,可能只表現為身高變矮或駝背,但一旦跌倒或受到輕微碰撞,可能會導致骨折,進而引發劇烈疼痛和行動不便,嚴重影響健康與生活品質。

Read More

獨居嬤跌倒 骨鬆引發壓迫性骨折

婦人嚴重骨鬆在3-4天後竟引起壓迫性骨折,椎體近全塌陷。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一位高齡82歲獨居婦人因跌倒受傷腰痛赴他院急診後返家,卻在3-4天後竟痛到無法走路,由親人陪同坐輪椅就醫,診斷檢查發現是嚴重骨鬆引起壓迫性骨折,椎體近全塌陷,建議婦人接受新一代的微創椎體成型術,不僅改善疼痛效果好,術後患者已可自行下床如廁且高興地走著出院。 醫師楊椒喬以氣球撐開術灌骨水泥,撐開塌陷椎體,改善疼痛,讓患者高興地走著出院。(記者王正平翻攝) 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院長楊椒喬指出,患者從他院急診返家後,不僅仍然感到腰部疼痛,且短短3-4天內已痛到無法好好走路,坐著輪椅就醫,立即為患者安排核磁共振檢查發現,患者腰椎第2節壓迫性骨折,且有脊椎血腫情形發生。患者的骨質密度檢查T值為-4.6,已達骨質疏鬆第4級,亦即最嚴重骨鬆程度。 為達到最好的手術治療效果,楊椒喬建議患者接受微創椎體成型術,以新一代的灌骨水泥方式,稱之為氣球撐開術。原理是先將一個特製的氣球置入腰椎骨折空洞處,將氣球撐開以恢復塌陷的腰椎,改善變形的椎體後,再灌入骨水泥。氣球撐開術的優點,除了改善疼痛、恢復部分脊椎變型之外,還可以顯著減少骨水泥滲漏的風險。這項手術無健保給付,綜上優點則可有效提高手術的安全性。 醫師楊椒喬以微創椎體成型術治療壓迫性骨折,1公分小傷口,患者盡早改善疼痛並復原。 (記者王正平翻攝) 楊椒喬說,手術時間約1小時,當天可下床,最快可當天出院,傷口1公分,不僅讓患者盡早改善疼痛並開始復原,也降低家屬親人照顧上的壓力。而患者因有脊椎血腫問題,則需多住院觀察1天。 楊椒喬表示,因雌激素下降,女性在更年期後骨質疏鬆會加劇。也可能因患病或接受治療而引起,有些用藥會促進骨質流失。此外,運動不足和吸菸亦為骨質疏鬆風險因子。因此呼籲千萬別輕忽骨質疏鬆,避免以極快速方式惡化,造成脊椎壓迫性骨折,甚至引起臥床及失能後遺症。

Read More

她41歲罹乳癌 籲篩檢要趁早

300位病友在大雨中排出粉紅絲帶,呼籲女性勇於篩檢關注健康。(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提供)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20日舉辦點亮雙色粉紅絲帶活動,300位病友在大雨中排出粉紅絲帶呼籲女性勇於篩檢關注健康,協會理事長黃淑芳指出,114年起乳癌篩檢年齡下降到40歲,提醒所有符合資格的婦女都要去篩檢,早發現早治療。 水上鄉長林緗亭今年初發現罹患乳癌,她以影片在活動中分享自已抗癌故事,林緗亭表示,她是在自我檢查時發現胸部有腫塊,進一步檢查發現乳癌,目前已經抗癌超過283天,希望女性朋友以她為鑑,時時關注自身健康,只要透過早期篩檢、早期治療,乳癌是可以完全治癒的疾病。 黃淑芳指出,年輕女性罹患乳癌人口攀升,林緗亭發現罹癌時才41歲,並不符合目前篩檢條件,乳癌病友協會倡議公費篩檢下修到40歲,國健署也宣布114年起公費篩檢年齡將下修到40歲,上調到74歲,預計可篩檢人次可達1000萬。 乳癌防治基金會指出,0到4期的乳癌患者的5年存活率比子宮頸癌、口腔癌等癌症都高,目前已知的乳癌危險因子包括初經早、停經晚、未曾生育或30歲後才生第1胎,以及未曾哺乳、有乳癌家族史者、有乳癌變異型致病基因者,及得過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等。

Read More

預計明年上路 中風出院納管 估43萬人受惠

台灣腦中風學會、台灣腦中風病友協會與三軍總醫院20日共同舉辦「2024世界中風日在台北」活動,呼籲腦中風病人出院納個案管理,每年預估可減少1200多人再中風。(中央社)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衛福部統計,腦血管疾病1年奪走1.2萬人生命,健保署將推中風出院納入個案管理,降低再發生風險,預計明年上路,逾43萬人受惠。 健保署長石崇良20日出席「2024世界中風日」活動,他說,腦中風病人出院個案管理計畫是健保署下一步將推出的。日前已與醫學會合作發布動脈粥狀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風險指引,從無風險的0級至極高度風險的5級,共6個風險分級,其中有心肌梗塞、腦中風病史,屬於風險最高2個級別,需要落實嚴格血脂控制標準。 根據健保統計,台灣1年約有43.6萬人腦中風,預防中風發生是最重要的,5成中風與高血壓有關,有糖尿病問題的民眾中風風險是一般人的2、3倍,甚至有「沉默殺手」之稱的高血脂也是中風危險因子。 石崇良說,臨床經驗分析,台灣心肌梗塞患者通常發病過1次就會害怕,變得特別注意身體,但中風病人卻未必會被嚇到,發現不少病人就算曾發生過小中風,出院返家後仍然忽視追蹤血脂等重要性,導致再次中風,「不論大中風或小中風,只要發生過就是高度風險以上」。 不論大中風、小中風,健保署明年初開始將中風出院後納入個案管理的觀念導入,石崇良表示,這項計畫將比照過去糖尿病患者照護,透過價值基礎給付,採取論質計酬,提供達標獎勵,由個案管理師介入,協助控制再中風危險因子,相關規畫今年底公布,預估受惠多達43萬人以上。 健保署112年已放寬急性缺血性腦中風健保給付條件,血栓溶解劑自3小時內調整為4.5小時內,取栓手術自8小時內改為24小時內,石崇良說明,過去執行將近1年的時間,多挽救4成取栓手術患者,血栓溶解劑使用率增25%,今年祭出獎勵跨院合作計畫,健保署於7月起實施腦中風經動脈取栓術病人跨院合作照護計畫,讓各級醫療院所轉介更為順暢,預估今年成功救治腦中風患者人數,要比去年增加900多人。

Read More

推動職業傷病診療的全面發展 小港醫院舉辦職業傷病研究成果發表會

小港醫院舉辦職業傷病研究成果發表會中,小港醫院洪志興院長和衛福部臺東醫院王蘭福院長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來在職業傷病診斷、治療及職災職復健方面正式成為夥伴關係。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立小港醫院舉辦職業傷病研究計畫的期末成果發表會,由小港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楊鎮誠、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成功大學教授許宏彬分享計畫執行最新成果;小港醫院表示,該計畫在改善偏鄉勞工的職業傷病照護與預防,透過設立專屬辦公室進行全面性研究,實地訪查職業傷病現況,並結合視訊諮詢,以提升勞工對職災防範及申請政府補助的認知。 同時,小港醫院和衛福部臺東醫院在大家的見證下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來在職業傷病診斷、治療及職災職能復健方面正式成為夥伴關係,為偏鄉勞工帶來更全面的健康保障,進一步推動台灣職業傷病診療的全面發展。 楊鎮誠主任表示,該院在112年經職業安全署認可為職業傷病診治醫療機構及職災職能復健醫療機構,成為台灣最南端同時具備雙重認證的醫療單位,對偏鄉勞工的職業健康保障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 台東縣都蘭診所余尚儒醫師表示,台灣將在2025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許多農村地區早已進入超高齡,都蘭診所是台灣第一家以「在宅醫療」為核心運作的診所,主要針對長者和農民的健康需求,結合在宅醫療與復健醫學,提供全面的照護。 許宏彬教授則指出,職業傷病的成因與患者的長期工作環境密切相關,並呼籲重視偏鄉勞工的健康狀況。他強調,深入了解這些勞工的工作歷程對於制定有效的政策至關重要。 該計畫致力於改善偏鄉地區的職業傷病照護與預防,並建構一套職業傷病診療的創新模式,此模式將透過整合不同層級與地區的醫療資源,實現偏鄉與遠端醫療團隊的協同合作。此創新模式將由小港醫院、台東醫院及都蘭診所合作建置,期望能為偏鄉勞工提供可近性更高的職業傷病照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