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醫在宅急症照護 嬤安心治療

高醫居家醫療照護團隊讓病人能夠在家中接受急症醫療照護。(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隨著國人壽命的延長,我國老年人口呈快速成長,預計明年邁向超高齡社會,高齡與慢性病盛行,醫療需求日益增加;為此,高醫積極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讓病人能夠在家中接受急症醫療照護,減少住院帶來的不便與壓力,實現病人與家屬對居家治療的期望,不僅提升醫療服務的可及性,還幫助病人在熟悉的環境中得到舒適、連續的醫療照護。 高醫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計畫,讓94歲陳奶奶安心享受居家治療。(記者王正平翻攝) 94歲陳奶奶長期飽受心臟衰竭、帕金森氏症及失智症的折磨,8月因呼吸喘被送至高醫急診,經醫師評估症狀、抽血檢驗和胸部X光結果,確診為肺炎;醫師評估後,向家屬說明健保署推動的「在宅急症照護」模式,由醫師、護理師、呼吸治療師及藥師組成居家醫療照護團隊,到病人家中執行抗生素注射治療及症狀緩解的相關照護,結合虛擬健保卡進行遠距視訊醫療以及運用床邊生命徵象監測設備,生命徵象所量測數據透過資訊科技傳送至高醫遠距健康照護中心,24小時由護理師追蹤健康狀況,讓陳奶奶可以在熟悉的家中獲得治療與照護。女兒了解後,立即簽立同意書接受此照護模式的安排。 高醫居家醫療照護團隊細心關懷,同時指導病患女兒照顧技巧,包含臨終照護的自主性規劃等。醫師於首日實際訪視後,每日採用遠距視訊看診,加上24小時「遠距健康照護電話諮詢服務」,女兒表示對照顧過程感到安心及放心。

Read More

孕產安全你我共守 國泰綜合醫院舉辦病安週系列活動

國泰綜合醫院簡志誠院長(前排右八)率領副院長及主管們共同響應病人安全週活動。(國泰醫院提供) 記者黃翠娟/台北報導 響應衛生福利部今年病人安全週「孕產安全你我共守」、「安全診斷 健康把關」主題,國泰綜合醫院於9月17日至10月18日舉辦病安週系列活動,強化醫護人員對孕產安全的預防及應變能力、教導產婦辨識產後大出血等生產風險,讓醫病共同為病人安全把關,落實「孕產安全你我共守」。 38歲新手孕媽咪小花,知道自己是高齡產婦,懷孕風險較大,所以盡量安排產檢項目,篩檢發現是子癲前症高風險群,也依醫囑定期服用阿斯匹靈,每天測量血壓,懷孕過程還算順利。 因產程進展不順剖腹生產,寶寶出生後,醫師發現小花講話反應變慢,人也有點昏沉,隨後開始全身抽動並失去意識。當下麻醉科立即緊急處置,放上呼吸管供應氧氣,產科醫師迅速將子宮及傷口縫合,並確認沒有大出血的情形。後續會同神經科醫師共同診治並安排檢查,確認腦部沒有急性病變,小花在加護病房觀察一天後順利轉回一般病房。 國泰綜合醫院婦女醫學部產科陳俐瑾主任指出,子癲前症是妊娠20週後出現高血壓合併蛋白尿或肝腎等器官功能異常,台灣發生率約3-5%,是造成孕產婦死亡的原因之一。 高危險群包含初產婦、多胞胎、年齡>35歲、本身或家族有高血壓病史,子癲前症可能先前完全沒症狀,無預警突然發生,尤以待產及產後更是發作高峰期。 國泰綜合醫院為高危險妊娠重度緊急醫療責任醫院,擁有優良的產科、新生兒、相關內外科及麻醉照護團隊,有助對於孕產婦於懷孕、生產和產後期間可能發生的潛在風險做好把關。小花也慶幸自己選擇在擁有充足設備及專業人員的國泰綜合醫院生產,才能及時精準診斷、處理得宜母子均安。 此外,隨著近年智慧醫療蓬勃發展,有越來越多AI輔助診斷應用工具,可協助醫師診斷。 64歲王先生是公司主管,平常工作忙碌,常需應酬喝酒又是40多年的老菸槍,患有高血壓宿疾,今年五月健康檢查接受低劑量電腦斷層肺癌篩檢,受惠國泰綜合醫院與雲象科技開發的主動脈AI篩檢通報系統及肺結節AI偵測系統,意外發現王先生有5.2公分的主動脈瘤,他憶起10年前父親因主動脈瘤突然破裂猝死,因此很感謝這次篩檢的意外發現,讓他可以提早預防及治療。 國泰綜合醫院病安週系列活動包括舉辦孕產安全、診斷安全等健康講座,教導民眾辨識產後大出血危險因子的重要性及運用AI輔助醫師診斷工具,提供病人安全、即時且精確的診斷;另設置活動響應專區,進行有獎徵答及互動式衛教闖關,民眾參加活動就能獲得精美小禮物。

Read More

台北醫院昨重陽節活動 推定期健檢籲長者注意身體狀況

衛福部台北醫院家醫師陳明彥鼓勵民眾多利用國健署免費成人健康檢查,尤其長者需注意自身健康狀況。(記者吳瀛洲攝) 記者吳瀛洲/新北報導 適逢重陽節,衛福部台北醫院十一日舉辦長輩健檢、手眼協調乒乓球活動、預防及改善骨質疏鬆講座,吸引許多長輩參與;家醫科醫師陳明彥鼓勵符合國健署免費健康檢查長者,定期做健檢為身體做風險評估,才能知道如何預防及調整生活型態。   衛福部台北醫院重陽健檢推廣活動中,高齡九十四歲的爺爺挑戰手眼協調乒乓球活動。(記者吳瀛洲攝) 陳明彥表示,時序已入秋,近期天氣開始轉涼,大家感覺到沒有那麼熱,甚至夜晚上較涼,心肌梗塞、猝死的高危險群要留意溫度變化與保暖,包括長者、有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的民眾,要特別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 陳明彥指出,四十歲開始新陳代謝逐漸變緩慢,若活動量較低,脂肪更會快速堆積,慢性病風險也會隨之增加,做健康檢查可知道身體狀況及如何預防疾病,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早期治療,平時應透過不菸、不酒、均衡飲食、保有充足的睡眠、有規律的運動習慣、依醫囑服用藥物,甚至減鹽、減油、減少澱粉的飲食習慣,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 為推廣定期健檢,台北醫院表示,國健署補助免費成人健康檢查資格為,年滿四十歲以上至六十四歲者每三年一次,年滿六十五歲以上者每年一次,請長輩們多加利用。

Read More

關心長輩身心健康 從日常生活做起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提供) 記者黃秋儒/新北報導 今天是農曆的重陽節,雖然多數年滿65歲者長輩從職場退休,但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及國人平均壽命增加,越來越多高齡者在注重日常的活動安排下,仍能享受豐富的退休生活。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表示,依據國家發展委員會在今年8月發布最新一次人口推估報告中顯示,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大於20%)的時點為2025年,亦即明年將面臨我國進入超高齡社會,但面對老化程度日漸攀升,而人口老化中又以身體衰弱與失智症為重大的議題,因為身體功能退化與失智症發病等的年齡多為65歲以上之老年人,使得身體健康促進與失智症防治的相關議題更被為重視。因此,儘早重視並規劃長輩的生活型態以維持身心健康,實為急迫且重要的議題。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提供) 剛過七十大壽的陳先生,偶而出現會想不起某個字眼,比如說:看電視的東西(遙控器)、有人送信件過來(郵差)等,而且想不起來的次數越來越頻繁…;68歲的趙女士最近在家裡不想做家事、不想外出,甚至連原本有的興趣打牌也不想去做了,即使孫子陪同鼓勵下也沒有興趣…;本來每天上午都會去公園打太極拳下午去倒垃圾的84歲的吳爺爺,已經將近一個月因為行走困難、肌無力明顯等影響,都沒有下樓梯外出了。 張自強指出,輕度的失智症比較不易察覺,例如:「家屬常抱怨說他記憶不好,可是古早以前的事,他卻記得一清二楚,我看他是故意裝的」。此外,偶而會出現記憶力的衰減、行為似返老還童以及行動力的降低等。但因為大多數長者的生活自理皆可獨立,且較少需要協助,所以大多被認為是正常的老化,亦容易被我們所忽略。身體功能隨著年齡退化而影響到其表現,也是常被忽略變成正常老化的現象,例如:漸少想要外出次數、自我盥洗清潔變差、三餐進食的需求降低…等。當家中長輩出現下列情形,如:記憶力、定向力、判斷力、計算力、抽象思考力、注意力、語言等認知功能障礙,或是出現干擾行為、個性改變、妄想或幻覺等精神行為症狀,或是出現走路不穩、無法久站、大小便有困難等運動協調功能問題,這些症狀的嚴重程度足以影響其日常生活、人際關係及工作能力的話,就要盡速就醫尋求醫療協助,以降低身心退化或症狀嚴重的程度。 (衛生福利部八里療養院提供) 張自強期待藉因重陽節呼籲關心長輩的身心健康,大家可以從日常生活做起,包括:協助家中清潔活動,以增加長輩的參與,藉拿著掃把掃地還能訓練手眼協調、也可以增加身體的活動量。最重要的是與家人一同執行,增加了人際互動,也可以使長輩覺得自己還有能力為家人付出,所以成就感也會因此增加。陪著長輩外出,藉者上下樓梯運動,可以訓練長輩的下肢肌力與身體協調性;找到長輩有興趣的活動(如:刮刮樂),可以鼓勵參與也可以訓練手眼協調(刮)及認知能力(對獎)等。透過這些日常活動,包括:定期運動、作息正常、社會參與等,可以達到預防及延緩失智、失能,強化肌力、增進長輩成就感等目的,度過一個身心健康的重陽節。

Read More

中正大學研究:維生素D不足增心血管隱形風險

(中正大學運動科學研究團隊提供) 記者黃秋儒/綜合報導 中正大學運動科學研究團隊最新研究顯示,維生素D除了對骨骼健康至關重要,也對運動後的心血管功能發揮關鍵作用。由運動競技學系教授何承訓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維生素D缺乏者在運動後血管彈性和血壓調節能力明顯較差,這可能是心血管疾病的早期預警信號。這項突破性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國際運動營養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和《營養素》(Nutrients)。 中正大學運動科學研究團隊成員由該校運動競技學系暨運動休閒教育研究所、教育學研究所運動與休閒教育組,以及國立臺灣體育運動大學競技運動學系的師生組成。該團隊對50名健康年輕男性進行測量,觀察他們在高強度運動後30分鐘內的動脈硬度。研究結果顯示維生素D缺乏者的動脈硬度顯著高於維生素D充足者,顯示維生素D不足會影響運動後的血管彈性。團隊進一步分析發現,維生素D水平越低,運動後動脈僵硬程度越高。然而這些變化在靜止狀態下難以察覺,對未來的心血管健康埋下隱患。 何承訓教授團隊在2024年的另一項研究探討了維生素D與血壓調節的密切關聯。結果表明,維生素D充足者在中等強度耐力運動後能更快有效地降低血壓,並維持更佳的血管彈性。相比之下,維生素D缺乏者的血壓調節能力較差。這項研究亦揭示維生素D缺乏可能成為未來心血管疾病的隱形風險。 何承訓指出,隨著全球維生素D缺乏現象日益普遍,其團隊研究成果在運動科學和醫學領域具有重大意義,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上述兩個不同研究皆顯示維生素D對運動後心血管健康有深遠影響,故提醒運動愛好者和健康管理者,維持充足的維生素D水平是預防心血管疾病的關鍵措施之一。 隨著維生素D對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性日益受重視,專家建議日常可透過曬太陽和食物攝取來保持足夠的維生素D水平。每天早上或下午曬15至30分鐘太陽,有助於促進體內維生素D的自然合成。此外,鮭魚、鱈魚肝油、蛋黃等食物都是富含維生素D的優質來源。如果無法透過曬太陽或飲食獲得足夠的維生素D,醫師建議服用維生素D補充劑也是安全有效的選擇。

Read More

子宮閉鎖不全 她剖腹產國慶女娃

子宮頸閉鎖不全安胎4個多月的孕婦,國慶日終於剖腹生產順利生下女寶寶,右為醫師吳秉忠。(中醫大新竹附醫提供) 記者彭新茹∕新竹報導 113年雙十節慶統計至17時止,新竹縣已出生雙十寶寶共23名,分別為8名男寶寶、15名女寶寶。其中東元綜合醫院8名,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7名,新竹台大分院生醫醫院5名,育禾婦幼診所3名,另外尚有7位孕婦待產中。其中,中醫大新竹附醫誕生的第3位女寶寶則係子宮頸閉鎖不全安胎4個多月,剖腹產順利生下的國慶女寶寶,重約3000克,父母親喜獲國慶寶寶,都非常開心。 婦產科醫師吳秉忠表示,10日第3位報到的女寶寶,母親第2胎懷孕16週產檢時,發現子宮頸已經打開,羊膜袋已經掉到陰道,胎兒隨時有流產的危險,於是立即安排母親住院接受子宮頸環紮手術,把羊膜袋推回子宮腔內並把子宮頸縫合起來。之後歷經長達4個多月,132天的臥床安胎,期間孕婦僅能在病床上活動,並必須接受各式的安胎藥、抗生素等治療,終於在10月10日上午9點9分經剖腹產生下第2胎。 吳秉忠指出,子宮頸閉鎖不全堪稱懷孕沉默殺手,發生的主因是子宮頸無法承受懷孕時胎兒的壓迫,因此在第2孕期時子宮頸就因壓迫而擴張,發生時往往沒有預兆便突然發生,典型症狀常是在第2孕期突然有無痛性的陰道出血,就醫時就已經發現子宮頸擴張並隨之流產,病程又急又快,且復發率高,會造成反覆流產。幸運的患者能透過子宮頸環紮手術及時綁住子宮頸加強子宮頸強度,並輔以安胎藥物治療,避免子宮頸擴張、流產。 吳秉忠提醒,產檢過程應和醫師詳細告知病史,並注意是否有出血、宮縮等,且留意子宮頸狀況,必要時與醫師討論安胎手術治療。

Read More

台南日本腦炎第4例 婦廁所昏倒

台南市衛生局人員在日本腦炎確診者住處附近,懸掛誘蚊燈,誘捕病媒蚊等防治措施。(衛生局提供) 記者葉進耀∕台南報導 台南市第4例日本腦炎病例出現在安南區,一名60多歲婦人出現腸胃不舒服、發燒等症狀,後來直接昏倒在廁所送醫住院治療,確診日本腦炎。衛生局等相關單位已啟動高風險場所調查評估,經疫調一名同住者無疑似症狀,已在確診者住處附近,懸掛誘蚊燈,落實環境滅蚊及誘捕病媒蚊等防治措施。 這名確診婦人先於9月28日出現腸胃不舒服、發燒等症狀,前往診所就醫,30日個案出現意識改變,並有跌倒情形;10月1日由家人發現昏倒在廁所,送醫治療,9日經檢驗確診為日本腦炎。確診個案活動地為安南區幸福里住家附近及大安里朋友家,個案朋友家距離250公尺附近有飼養禽類,鄰近100公尺左右有公園及池塘等高風險環境,衛生局及區公所已前往相關附近高風險場所調查評估,並懸掛誘蚊燈防治措施,以保障民眾健康。 日本腦炎病例主要發生於每年5月至10月,傳播日本腦炎病媒蚊主要為三斑家蚊、環蚊家蚊和白頭家蚊,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而豬隻為病毒最主要的增幅宿主。感染日本腦炎大多數人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發燒、頭痛、無菌性腦膜炎,嚴重者可能出現譫妄、意識不清、腦神經功能損傷等,甚至昏迷或死亡,民眾避免在黃昏及黎明時分等病媒蚊活動高峰期於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附近活動。

Read More

女童齒列先天異常 換牙期矯正亂牙

原本一口亂牙的女童(上圖),矯正1年半後拆除上排矯正器,已經美觀許多(下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正在換牙期的小茹因齒列先天發育異常,從小就咬合不良,一口亂牙令她相當困擾,11歲時被媽媽帶來台北慈濟醫院齒顎矯正科評估。全口X光中看到小茹的牙齒不但亂,還有先天缺牙與阻生齒。醫師陳宜宏建議早期進行齒列矯正,迄今已1年半,先拆除上排矯正器,小茹的齒列與外觀已大幅改善,平整的門牙讓她更有自信,下排牙齒目前持續矯治中。 陳宜宏指出,為了評估矯正問題,可大致將咬合不正的病因歸類為特定因素、遺傳因素、環境因素3項。先天缺牙即屬於特定因素之一,戽斗與長臉型易受遺傳影響,後天不良習慣等環境因素如長期吸奶嘴、吸手指、鼻塞張口呼吸則可能造成上顎窄弓或影響臉型。 咬合不正可簡述為3類,第1類為正常咬合但牙齒排列不整齊,占5成以上,第2類常見於上門齒暴牙或小下巴,戽斗可能為第3類。不同人種,咬合不正的特徵也不一樣,第2類在北歐白種人的盛行率較高,戽斗則在亞洲族群較多。 以小茹為例,經診斷其有:上顎牙弓發育不足、輕微戽斗與門牙排列紊亂、上排雙側犬齒阻生與第2小臼齒先天缺牙、下排雙側第2大臼齒阻生與右下第2小臼齒萌發方向異常。 由於狀況複雜,陳宜宏建議以固定矯正器加上顎兩支骨釘為主要治療方式,先針對長不出來的兩顆犬齒做電燒,讓埋在牙齦裡的齒面露出,黏上矯正器;接著拔掉兩顆上顎第2乳臼齒與打上骨釘,利用其將第1小臼齒與犬齒向後拉,同時上門齒慢慢排列整齊,考量上顎先天缺牙且上下牙齒顆數必須對稱,故拔除下顎兩顆第1小臼齒獲得空間,並將下門牙排列整齊。許多家長詢問「越早矯正是否長大後比較可以維持齒列穩定?」但有些家長則認為太早矯正耗時耗力,若口腔清潔不佳易造成蛀牙。陳宜宏表示,早期矯正的好處除能提升自信心,也可降低第2階段矯正的困難度,但因咬合異常病因複雜,生長發育的變化也不可預測,不同醫師會有不同治療方式。無論如何抉擇,最重要的還是平時維護、定期回診,才能擁有一口漂亮好牙。

Read More

〈 幸福安婦幼專欄 〉寶寶發燒了怎麼辦?

 發燒是兒科最常見的一個症狀,每天在診間裡,總會有不少焦急的家長帶著發燒的寶寶,擔心會不會燒壞腦袋而來求診;也還有許多人會多穿厚衣物蓋厚棉被悶汗,或是使用酒精擦身體等等,來想要達到退燒的效果。但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觀念和做法,那麼,寶寶發燒時爸媽可以怎麼做呢? 絕大部分的小兒發燒是因為有病菌感染,然後人體的免疫系統和這些病菌對抗,引起一連串反應,而表現出發燒的症狀;這樣的體溫上升會反過來使得免疫系統更活化增強,所以其實發燒時並不必然要急著退燒;不過,當發燒讓寶寶有不舒服哭鬧不安時,就需要有方法讓體溫下降,減少寶寶的不舒服。 要降低體溫除了藥物以外,其他簡單有效的辦法也不少。首先,除非有畏寒的症狀,千萬不要再用衣物或棉被把寶寶包得緊緊的,那反而會使體溫無法逸散;應該讓寶寶透氣些,身體的熱度才容易散發出去,燒也就會較容易退。接下來,使用冰枕也可以讓寶寶較舒服,但若是較小的嬰兒,可以改用涼水枕。另外,也可以採用溫水拭浴,這個方法的原理是讓體表的血管擴張,以利把體熱幅射蒸發出去,但要注意水溫太高就適得其反;適度的吹冷氣或電風扇讓環境和身體溫度降低,也是幫助退燒的好方法,因為寶寶發燒是來自於感染,而不是一般很多人常說的「冷到」,因此冷氣和電風扇應不至於使病情惡化。最後要提醒,使用酒精擦拭身體退燒則是錯誤方式,因為酒精會使體表血管收縮,反而減少體熱的逸散。 發燒本身並不可怕,最要緊的是找出發燒的原因。如果是細菌感染,醫生檢查確認後會給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療;如果是一般常見的病毒感染,大部分病毒目前並無有效的藥物可以消滅,所以治療的重點在於症狀治療,然後給予自身的免疫系統一些時間去抵抗病毒的作用。瞭解了這些基本的醫學常識之後,家長們下次遇到寶寶發燒就可以不用驚慌,先用上述方式做處理,同時注意觀察其他相關症狀,以利後續求診時給予醫師最正確的資訊,獲得最適切的治療。(作者∕台南市幸福安診所小兒科醫師吳瑋超)

Read More

屏東姊妹產婦 誕下2國慶男寶寶

屏東基督教醫院10日有6名國慶寶寶誕生。(記者毛莉攝) 記者毛莉∕屏東報導 屏東基督教醫院於10日雙十國慶接生6名國慶寶寶,產房「生」機勃勃,其中,還有一對產婦是姊妹,兩人不約而同生下男嬰,十分巧合。 昨日國慶日屏基產房好忙,至傍晚已接生4位國慶寶寶,另有兩位待產孕婦也順利生產,這是該院近5年接生最多國慶寶寶的一次。 屏基表示,巧合的是,第1位及第2位寶寶的媽媽是姊妹,但她們不是約好的,而是「不期而遇」;姊姊是在屏基安胎,直到醫生評估身體狀況許可,於凌晨3時45分剖腹,產下2820公克的男嬰,妹妹原本預產期就是10月10日,於是按照日期到醫院生產,生下3275公克的男寶寶。 屏基說,第3位媽媽是第1胎,原本預產期在10月8日,但一直沒有產兆,於昨日催生,直到昨日清晨,開心自然產下3240公克的男嬰。 雙十國慶日適逢龍年,台中茂盛醫院誕生7名國慶寶寶,醫院為他們別上紅色龍年刺繡圍兜,床邊插上國旗慶祝。(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10日雙十國慶日適逢龍年,部立台中醫院喜迎2名雙十小龍女寶寶,其中1名是35歲高齡產婦透過人工受孕終於懷孕,懷孕足月還超過6天,前天決定催生,昨日由院長黃元德接生產下健康雙十寶寶,另名女寶則是胎位不正,也選在昨日剖腹產。 這名產婦領有保母證照的她也在托嬰中心上班,喜歡孩子,也計畫婚後生兩個孩子,但結婚兩年仍未懷孕,接受人工受孕後成功懷孕,預產期原本是10月6日,胎兒仍不退房,透過這次雙十假期催生,昨日順利產下女兒,兩人強調將再接再厲再拚第2胎且「越快越好!」 另名懷孕38週、胎位不正的產婦則選在昨日國慶日剖腹產,由婦產科主任劉仁杰手術,順利生下體重2700公克的雙十女寶。 黃元德表示,醫院上午喜迎兩名國慶健康寶寶誕生,醫院婦兒團隊都開心,他也感嘆說,過去龍年出生率會增加約1成,但今年龍年沒有增加,還可能減少,過去醫院在國慶日接生可能有10個,產科醫生忙到沒時間吃飯,甚至要住在醫院待命,現在接生數字已減半。 黃元德憂心新生兒出生數直直落,現在年輕晚婚、不婚,加上房價高漲,導致生育率無法提升,鼓勵年輕還是應該多生。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