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副刊〉狗屎當洋糖

■吳敏顯 一個人能把「狗屎當洋糖」,要去書寫品味食物的感覺,還真有點惶惑,怕汙衊了填進肚腹的食物,忘恩負義 好在定義珍饈美食,不但因人而異,也會受環境侷限而有所不同。 一甲子前,宜蘭壯圍鄉下類似我們一家住著老小七八口人的,極為普遍。日常餐飲能端碗夾雜稗仔碎石屑的米飯,自然勝過餐餐拿地瓜籤稀飯餬口的日子。 桌上菜餚通常是一盤煎豆腐、一盤菜餔煎蛋、兩盤水煮或用豬油炒的青菜,外加小碟花生米、小魚干、玉米粒,溪底摸來的蜆及自行加工的豆腐乳、酸菜或醬瓜。如果買來鹹魚,幾片薄薄的三層肉,那煎蛋往往換成一大碗粉嫩蒸蛋,看來份量增加,謎底則是前者要花三四顆蛋,改以粥湯攪拌蒸熟 至少省下一兩顆。 是家裡飼養的雞鴨所生產,家人還是認為能省就省,若奢想每人分個滷蛋或一兩塊雞肉鴨肉,大概要等年節拜拜之後,照說,絕大部分餐飲材料採自自家園子,多吃兩口何妨?可依家規,仍然得節制,只有孩童四處跑跳玩累了想找零嘴,才會跑回家翻菜櫥,撮幾粒花生,抓兩片醬瓜解饞 再順手喝瓢絲瓜湯。 實在沒東西偷,就朝田野奔去。平日菜園不許充當遊樂場,不許偷摘果菜,違者藤條伺候。唯有一樣不被約束,是剛採收過尚未重整的地瓜或蘿蔔園,形同已收割的稻田,誰都可以去掏寶。儘管挖到的僅僅是長得像老鼠尾巴,或一串草繩般的地瓜或紅蘿蔔,洗乾淨送進嘴裡,照舊無比鮮甜。 小學中年級開始帶便當,窮困的鄉下孩子,便當菜跟家中餐桌上沒什麼不同;可一進中學,和街市商家孩子同班上課,瞧見別人便當裡盛著排骨、雞腿,只好趕緊以盒蓋遮掩自己的菜餚,埋頭扒飯。 歷經這種年代,已養成除了怕辣怕吃肥肉之外,幾乎不太挑食。連家中領導每看到我吃相,都笑我──狗屎也能當洋糖。 其實,現代人油膩吃多了,中年過後容易百病叢生 醫師總規勸注意健康飲食。嘿,我們鄉下人早年那些餐飲,不正符合了簡省清淡嗎? 難怪我那穿弓鞋的小腳外婆,運動量有限,但老人家整整活到一百歲,小舅舅一輩子渾身鬧筋骨痠痛,也活了九十八歲 我母親九十歲遭一名年輕人騎機車撞擊當神仙之前,每天和我到宜蘭河堤防散步,邊走還邊講許多故事,眺望遠近風景,她什麼都看得清清楚楚,我根本離不開眼鏡。 回顧童年少年時期填飽肚子的寡淡飲食,忽地想起那樣餐飲歷程,似乎對我後來學寫詩、寫散文寫小說,肯定產生很大助益! 你想嘛,一個狗屎也能當洋糖的人去看待寫作題材,通常只要寫得興起,有何不能入詩?有何不能鋪陳故事?文章一旦寫出趣味,誰又會去計較那遣辭用字是華麗或粗俗?那情節編排是嚴謹或浮躁。

Read More

〈中華副刊〉讀美國桂冠詩人溫默的詩

■向明 美國有桂冠詩人之設至今已達第十九屆,這個詩人的光輝任命來自美國國會圖書館,一年可獲三萬五千美元,不需繳交作品,也不必寫論文,根本甚麼事也不必作,只要有辦法讓一般美國人多關注一些詩的存在即可。 第十七屆美國桂冠詩人的冠冕,落在曾兩度獲得普里茲獎的七十二歲詩人默溫(W. S. Mervin)身上‧默溫現居美國夏鹹夷州,專門研究禪宗,平日深居簡出,居處周圍種了七百餘棵棕櫚樹,坐在家裏望著太平洋尋思。他不要任何現代電子通訊工具,不喜和人講話,只想過安靜不受打擾的生活。 在獲得桂冠詩人的任命之後,他不得不接受報紙的訪間,回答了些怎樣做好一個桂冠詩人的問題,說的雖不怎麼具體,卻也具某些啟發,尤其是對一些從來不讀詩的人的開竅啟示,非常有用。他說:「在街上遇到的人都會告訴你,他們從來不讀詩。如果你問他這為的是啥?他們會說俺懂不了。我就告訴他,先別耽心懂不懂,去聽,當成一件樂子去享受。你們要做的就是『聽』、專注的聽,經常的聽,如果你們聽到的是詩,也就會有所得。」 據知,默溫每年只出門兩三次,都是去參加朗誦活動,他很少說話,只專注朗誦,而且不朗誦自己的作品,而是一些經他自己用現代語言,輕簡的韻律改造過的中古英語故事長詩。他將他對那首詩的體會,譯成一首有音韻有節奏又動聽的好詩朗誦出來,讓討厭詩的人也會沉醉在其中。這有點像我們古典的昆曲戲文樣,全采自傳統詩歌一樣廣受歡迎。默溫推銷詩的方法看來非常另類,但不失為一有效且普及詩的方式。其實我們中國接受傳統古詩文都是這樣先從韻律的享受中去慢慢體會其內涵意義的。 其實默溫是當代「新超現實主義」詩派的翹首。他的詩語言閃爍,常常用蜻蜓點水的方式予人暗示,具深邃而廣遠的想像力,下面這首〈一些最後的問題Some last questions〉,讓人必須拚命地動腦筋去想,才可能參透詩背後的意義,可見其出手之不凡﹕   〈一些最後的問題〉   頭是什麼? 答:灰燼 眼是什麼? 答:深陷下去的兩口井裏面有居民 腳是什麼? 答:拍賣後留下的大拇指 腳不是什麼? 答:那底下一條不可能的路在 向下移動一群頸子跌斷的 小老鼠用鼻子在滾動血球 舌頭是什麼? 答:黑大衣從牆上落下來 兩隻袖子想說一點話 雙手是什麼? 答:付賬 雙手又不是什麼? 答:自博物館的高牆攀緣而下 到達他們祖先那裡滅了種 的地鼠將會留下一些資訊 安靜是什麼? 答:似乎尚可有多一些權利 誰是同胞們? 答:他們製造星星的骨骼

Read More

〈中華副刊〉思念的味道

 文/常桂人 插圖/國泰 大學聯考失利,我考上三專,帶著簡便行囊隨著爸爸搭上國光客運,一路朝北。學校提供一年級新生可登記宿舍,但名額有限需抽籤,我又失利了,手氣實在很背連宿舍都抽不到。 父女倆往山下走,從背影一看就知是新生找宿舍,一位面貌和善開口台灣國語的中年婦女攔住我們,「沒抽到宿舍齁,我家有空房,要不要來看看,環境很清幽,都是租妳們學校的學生。」人生地不熟的,我跟爸爸往她說的清幽之地走去。 彎曲小徑的盡頭矗立一幢磚造水泥平房,拾階而上紅色大門旁有一棵高大的桂花樹,枝繁葉茂,桂花香在九月微涼的空氣中隱隱飄散著,踩著滿地落花父女相視而笑「就是它了」。因著門前那棵老桂花,我安心住下,12個女學生共用一套衛浴也甘之如飴。 18歲第一次離家的孩子想家得緊,喜歡坐在桂花樹下發呆、讀書、想家人,陽光穿透枝椏篩出一束一束的光陰,鄉愁伴著花開花落沁得鼻頭發酸。 老家院子也有棵高大的桂花樹,那是爸爸年輕時親手種下的,兒時常在樹梢間爬上爬下,坐在樹上看天空白白的雲,一下是可愛的小兔子、一會兒又變成好吃的棉花糖,桂花樹是做白日夢的城堡,我是塔裏等待王子的公主。 秋風起,桂花香,我開始用小小的手摘著城堡裏的小花,一朵朵小心收在竹籃,等到籃子裏堆成了一朵雲,我也薰染一身桂香。 王子爸爸將桂花撿去雜葉攤在竹篩上走水陰乾,玻璃罐中一層桂花一層冰糖層層堆疊,細細密封住瓶口,置放於牆角陰涼處,靜待時間緩緩浸潤,歲月鎖住了香氣催化成難以言喻的好滋味。 熟成的桂花釀飄出優雅的桂花香與潤口的蜜甜味,這是父親為女兒做的小甜蜜,桂花蜜紅棗甜而不膩,桂花湯圓軟Q迷人,桂花酒釀雞蛋滋補養顏,桂花梅子茶凍酸甜爽口,再來杯溫熱的桂花茶,空氣中瀰漫著淡淡桂花獨有的甜香,這是秋收冬藏的味道。 921大地震老家倒了,桂花樹難逃死劫,公主不再做夢也無花可採,老王子住到天上白雲的家,不再為女兒熬製桂花釀。 秋風又起,桂花兀自飄香,藍藍天空中鬆軟白雲漾成一朵慈愛的微笑,我的眼睛漸漸出汗了。

Read More

〈中華副刊〉童言無忌

■夕陽 人生倒帶25年…… 中菜館。又是一年一度飛返香港與親人的餐敘。夫家一向沉默寡言,那天的開場是如常的鴉雀無聲…儼然一個休止符。 但那天的尾場卻截然不同… 「他是你爺爺,你要愛他。」驀地傳來侄兒的聲音。難得開口,為啥打開這樣的話匣子?我還是一頭霧水時,兒子(4、5歲)清脆的語音,已瞬間在耳畔漾了開來:「媽媽說我不用愛爺爺!」孩子對唐哥率真的「告白」如雷貫耳。 眼睛慌忙向一桌人瞄了一圈:有大問號、小問號,也有木無表情的(家公早年遠赴菲律賓打拚,只懂菲語和家鄉的閩南語,不諳廣東話…慶幸!);當然, 也有怒目而視的。「我教他尊敬爺爺,但不必勉強自己去愛。感情應是從心出發。小時候保留真心最重要,婉轉圓融,長大後可以學…」我氣急敗壞地自辯。目光再度橫掃過去,我教兒的「家訓」,看來沒半點市場! 「媽媽,那你喜歡爺爺、還是伯娘多一點?」冷不防兒子又來一棒!我先推,但孩子不依。不想自打嘴巴,來一個「違反真心」的錯誤示範,只好硬著頭皮答道:「媽媽不懂閩南語,爺爺則不懂廣東話,我們無法溝通。伯娘能說廣東話,所以會喜歡伯娘多一點。」 孩子狀甚滿意,終於饒了他的母親!聽罷,眾人依舊木訥,除了伯娘…笑得像花一樣。 快速進帶2年…… 計程車內。我坐在司機旁的「死亡之位」。孩子、小叔及小叔的女友坐後排。坐上交通工具就會不自控地「魂遊太虛」的我,驟然被孩子(6-7歲)如鈴的聲音喚醒。我轉過頭來,或許剛好是這個角度,讓孩子聚焦我的側臉。「說到牙齒,媽媽的牙齒才醜呢(劍指我的暴牙)!」小叔和女友隨即盯著我的臉…暴牙,頗有同感之意,被逗得笑靨全開!我的反應就像「掛掉」一般!陡然憶起:「蓮步未離香閣下、額頭已到畫堂前。」、「去年一滴相思淚、至今流不到腮邊。」蘇東坡和他相傳中的妹妹蘇小妹,譏諷對方的長相時,也是直白得亳不留情! 由於一家三口的主觀都很強,遇到爭議性的話題時,必有煙花匯演-火花四濺!雖偶感不爽,但一家人能夠打開天窗說亮話,幸哉!日子久了,我和外子愈發佩服孩子過人的觀察力和分析力,還有那銳利的詞鋒。誠如外子所說:我倆的狀態在走下坡,孩子則已超越黃金交叉點,與父母的距離更越拉愈遠。 觀乎孩子近年的成長,在家中(避風港)依然是針針見血。但在各類社交場合中,進退有據,看來已找到率真和圓融的平衡點。若問他的母親可曾對「真」的「家訓」後悔? 願吾兒把家訓傳承下去。我真故我在。

Read More

〈中華副刊〉鯖魚炒飯

■辛金順 仰望一次深海的月光,獨白 是語言的沉默   如切塊的鯖魚 小小,等待鋼鍋一片油熱的 煎熬,等待眼神 迸出的花火   那些歲月裡荒涼的光影 守著 孤單的笑 雲卻從爆炒的時光裡 無聲掠過   我們靜靜守住一家團圓的 歡樂,鍋中 芹菜與白飯被淋過 晚霞的醬色 開始散泛愛情的訊息   山後的暮色很快又湧過來了 窗口的燈花 彷彿想說出一些甚麼,而   最後緘默,在爆炒的香飯裡 綻放 一朵夕陽絢麗的沉落

Read More

空山祭集章換小書包 兌換踴躍

記者黃文記∕龍崎報導 「龍崎光節─空山祭」元旦假期擠入大批參觀人潮,南關線四個區公所配合推出的旅遊集章兌換活動,二日下午開放第一次兌換,限量的空山祭主視覺logo的特製小書包兌換踴躍,接下來還有七場兌換活動,主辦的龍崎區公所請民眾把握機會。 市府文化局統計,空山祭在元旦當天的入場人數達到一萬一千多人次,直逼去年春節期間人潮,二日的人潮也不遑多讓。南關線四個區公所在活動期間也配合進行主題活動,規劃多樣優惠措施回饋購票民眾,「尋FUN南關線 EASY GO」旅遊手冊集章兌換活動二日首推,下午四時起在崎聚市集開放兌換,限量一百五十份,兌換踴躍。 龍崎區長顏振羽表示,兌換贈品特製小書包上面印有藝術家設計的空山祭主視覺logo,呈現策展主題「大地迴生」故事裡窩鏡窗、蛇穴等瑰麗、詭譎的氛圍,「空山祭」主題字樣於黑暗中,會發出螢螢綠光,相當特殊。

Read More

遶境衝突 率眾闖館主家教訓

記者陸瓊娟∕茄萣報導 高雄茄萣白砂崙萬福宮正值庚子科五朝王醮祭典,元旦前往台南市灣裡遶境,宋江獅陣蘇姓館主對擔任陣頭總指揮的蘇男安排的陣頭順序有所不滿,期間曾向總指揮發牢騷,導致總指揮的覺得不被尊重,在遶境活動結束後,總指揮竟率七人至宋江獅陣頭館主家一進門就「給教訓」,導致蘇姓館主身體多處擦傷和瘀青,報警提告對方傷害。 六十一歲宋江獅陣蘇館主表示,田都府宋江獅陣去灣里遶境一向被安排在第一陣,因為有個重要的任務,那就是「獅探橋破城門」,為這場遶境開啟城門讓一些「看不到」的迴避,破城門讓各陣頭能平安順利的遶境。但元旦早上灣里遶境時,蘇館主用古例要「探橋破城門」被排在第三陣,改由吹樂器的哨角陣當頭陣,蘇館主當下決策不用探城門,但此舉引起六十歲的蘇姓總指揮不滿,雙方當下發生口頭爭執,後續蘇姓總指揮雖讓宋江獅陣超車前往第一陣,也順利進行探橋和破城門儀式,但當晚十點多雙方回到白砂崙後,蘇姓總指揮卻帶七人到宋江獅陣的蘇館主家,蘇館主才開門即遭這群人起腳怒踹、出拳摳打。 被打的蘇館主後來赴醫院驗傷,包含頭部、胸部、背部和下唇皆有鈍傷,並向警方報案提出傷害告訴。經湖內分局員警到場了解,該案發生於白砂崙萬福宮前往台南市南區灣裡萬年殿遶境活動結束之後,因被害人對擔任陣頭總指揮的蘇男所安排的陣頭順序有所不滿,期間曾向其發牢騷,導致擔任總指揮的蘇男覺得不被尊重,在遶境活動結束後,遂找了七位友人一同到被害人家中論理,過程雙方起了衝突,進而衍生傷害事件,湖內分局目前已依規定受理報案,並陸續通知相關人到案說明,後續依傷害及聚眾鬥毆罪嫌,函送橋頭地檢署偵辦。 白砂崙萬福宮廟方表示,該起爭執僅是陣頭間的糾紛,主委已居中協調,還是會讓後續的王醮祭典圓滿達成。

Read More

六甲古厝樂音揚 居廣居賞彩繪

黃矮彩繪師後代黃厚銘(右)、陳家後代陳巖(陳天賜次子)共同展示黃矮手稿複製品。(記者盧萍珊攝) 記者盧萍珊∕六甲報導 六甲區古厝居廣居二日舉辦音樂會市集活動,紀念以屋主為名的陳天賜文化協會成立五週年,並開放民眾參觀古厝室內彩繪。六甲區長陳啟榮表示,居廣居未來將打造成六甲藝文中心,現已爭取前瞻計畫補助九百多萬元,可望將旁邊的六甲國小圍牆拆除,串聯成藝文園區。 六甲區公所去年十月出版六甲《老屋風華|古建築特輯》新書,講述十五間古厝老建築的故事,其中已有九十四年歷史的「居廣居」陳家古厝,屋內保有黃矮的彩繪,黃矮的後代黃厚銘今年得知後,前往陳家古厝拜訪,牽起情緣。 九十四年前,三十七歲的黃矮帶著二十一歲大兒子黃水龍,到六甲為瓦窯商人陳分公建造的四合院「居廣居」彩繪,黃矮畫風近似潮州大埔彩繪匠的手法,擅長花卉、禽鳥、風景畫,在居廣居的彩繪作品中,還可以看到火車、飛機、輪船,顯現當年流行的畫風。 居廣居則是陳分公送給兒子陳天賜的結婚新房,陳天賜曾是六甲公學校校長,多年前古厝因長期無人居住略有毀損,六年前陳家自籌一千三百五十萬元整修,並在五年前擇定陳天賜生日一月二日當天,成立陳天賜文化協會。 陳、黃兩家人對於這份情緣十分珍惜,特別在昨天舉辦音樂會,並在居廣居周邊種下台灣櫸木、欒木等樹苗,讓這份情緣延續。

Read More

嘉義酒駕擦撞 一騎士喪命

布袋鎮發生一起酒駕車禍,機車與大貨車擦撞,騎士送醫不治。﹙記者張誼攝﹚ 記者張誼∕嘉義縣報導 嘉義縣布袋鎮東港里二日上午十時許發生機車與大貨車車禍,騎士疑與正要右轉的大貨車發生擦撞,林姓騎士人當場跌進大貨卡輪下,警消獲報後趕抵現場,林男已無呼吸心跳,雖即送嘉義長庚醫院急救,但仍回天乏術。莊姓大貨車駕駛酒測值0.23mg/l,由布袋警分局帶回偵辦,全案依過失致死罪、公共危險罪嫌處理。詳細肇事原因由警方調查。 警方表示,車禍發生於二日上午十時許,六十一歲莊姓男子駕駛大貨車沿一七二線義竹往布袋東向西行駛,在 布袋鎮東港里嘉義縣一七二、一六一縣道路口,布袋古仔厝民宅前,五十二歲林姓騎士與正準備右轉的大貨車擦撞後,摔至貨車輪下。 救護人員到場時,林男頭部流血,有擦挫傷但已無呼吸心跳,警消到場後隨即施以急救,並送往嘉義長庚醫院急救,但仍回天乏術。,莊姓大貨車駕駛酒測值0.23mg/l,由布袋警分局帶回偵辦,全案依過失致死罪、公共危險罪嫌處理。肇事原因由警方調查釐清。

Read More

高雄去年0本土登革熱 20年首見

高雄市針對防疫旅館與移工宿舍掛設高效能捕蚊燈,進行成蚊密度監測。 (記者王正平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高雄市去年創下0本土登革熱病例紀錄,為20年來首見。衛生局指出,建構在防疫系統下強化登革熱防治措施,成功阻絕登革熱病毒於境外、有效降低社區病媒傳播風險。 衛生局指出,歷年9~12月是高雄登革熱流行高峰,去年面對COVID-19國際疫情威脅雙重壓力下,針對國際移工、漁工入境後居住檢疫的集中檢疫所、防疫旅館強化環境控制、病媒蚊監測及外籍檢疫者登革熱快篩。有5名境外移入個案就是在高雄市檢疫處所確診的。 此外,普設「高效能捕蚊燈」,透過其評估周邊環境中孳生源風險並清除,組織「孳清專家小組」邀請以洪萬世老師為首的孳清專家群,尋找社區中困難發現的隱藏性孳生源,降低居住檢疫環境傳播風險。 同時,登革熱感染者可能有超過8成沒有發燒等症狀;對於來自登革熱疫區的國際移工、漁工全面執行登革熱快篩,去年12月初就有一例因而確診。對於有發燒症狀者,除了採檢COVID-19外,也一併進行登革熱的檢驗。 完成14天居家檢疫的外籍勞工、漁工,另外接續「防疫暫居所」免費住宿3天,安排指定醫院執行公費COVID-19採檢。對於原來在外縣市完成居家檢疫的外籍勞工、漁工,也由指定醫院執行登革熱快篩,避免防疫破口。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