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旱 白河蓮花少近百公頃

久旱不雨,衝擊白河蓮花產業。 (白河公所提供) 記者陳佳伶∕白河報導 久旱不雨對白河區蓮花產業造成衝擊,市府、白河區公所等相關單位十九日在白河區公所召開白河蓮花產業灌溉水短缺因應會議,達成啟動天然災害救助,減少農民損失等共識,白河公所說,白河蓮花節仍預定五月起登場,將結合賞蓮、農村慢活小旅遊,鼓勵遊客到白河賞蓮和旅遊。 市府和白河公所等相關單位,舉行白河蓮花產業灌溉水短缺因應會議,(白河公所提供) 市府副秘書長邱忠川召開白河蓮花產業灌溉水短缺因應會議,包括市府農業局、農田水利署嘉南管理處、白河區長董麗華、多位里長、農民、民代服務處等與會商討。經農民陳情和各局處報告後,作成以下幾點共識: 對於非停灌區之稻米、蓮花等,因為缺水導致的災害,責由公所速報農業局,請相關單位派員勘查,俾利啟動天然災害救助,以減少農民損失。 白河區轄內屬第二期作才配合灌溉之地下水井,由農委會農田水利署嘉南農田管理處,提前啟動八口抗旱水井,其衍生費用,將由嘉南管理處及市府共同分攤;為避免糾紛,請當地農民自組分水隊協助分水事宜。 有關農民反映,由鹿寮水庫供水之馬稠後灌區,雖有提供水,但尚未流至馬稠後抽水站,就無水可用,請嘉南農田管理處釐清改善。 頭前溪之舊溪仍有水,請嘉南農田管理處研擬抽水使用,供農民可以灌溉,以度過缺水難關。 水利單位將加強用水調度以緩解目前灌溉水短缺之問題,不過,水資源有限,呼籲民眾不要因爭奪水源產生爭執。 白河公所指出,受久旱缺水影響,白河蓮花今年種植面積約一百七十公頃,較往年減少近百公頃,今年蓮花節仍將照常舉辦,預定在五月至七月登場,主要種植地點在廣蓮里、詔豐里和大竹里等地,除了安排賞蓮、還有文創體驗、農村慢活小旅遊等活動,以鼓勵遊客到訪白河。

Read More

〈中華副刊〉我站在鷲嶺食肆外

詩/圖 林益彰 問詩句是誰打造 我的屁股坐到有點熱了 出去居酒屋抽根菸 鷲嶺指向看不見的聲影 天空原來那麼低 眼前那朵碎雲好冷 這世界的詩句在等誰 我又走進居酒屋 點杯名為日陽的萬籟俱寂 黃黃的濤浪黃黃的模糊 別輸給荒謬的翻譯了 穿著濁流的乾淨 你是陌異醉巡的詩句 暗暗的居酒屋窄窄的椅 直火串烤突然後空翻 一夜干跟著耍花槍 我坐在不想說話的食肆口 慢慢地言語鶯僊閣夢囈

Read More

〈中華副刊〉致第三隻貓

■沈眠 是肥滿的活潑 大量充斥 甩不掉的厚重 詩歌是肉 麒麟尾是 生動的語助詞 圓圓滾滾的眼睛 是花全都開了 尖牙是剝奪 劫掠我的天色 滿嘴語詞 是夢幻 室內暴奔是 一齣戲劇的高潮 相互凝視是 世界自動關閉

Read More

〈中華副刊〉貓孫子

■徐然 家中兩隻成貓孕育五隻小貓仔,兩隻夭折後,尚有三隻小貓仔嗷嗷待哺,喵喵聲細弱而不間斷,母親一天的開始從爐灶起火到餵雞養鴨,現在多了三口子,需準備米粥來養大小貓仔,以免母貓養分流失過於瘦弱。 不到兩個月,小貓仔圓滾滾的身材像極一隻小熊仔,已能在家中大搖大擺走動,甚至自行舉辦相撲大賽,在菜園追逐出拳,或偷襲對方尾巴,三隻齊聚混戰時,撕牙裂嘴,互咬對方皮毛,看不出真咬或假咬,沒受傷沒流血,想來是手足間的玩鬧,不當真。 一陣混亂矇打之後,全身雪白背後被上帝按壓一點黑指紋的小貓仔,獨自走到父親跟前,此時父親正在撿菜葉,小貓仔直盯著父親手中的菜葉,父親揚起一根菜葉虛晃一招,小貓仔伸拳卻沒搆著,因為慢了一秒,父親哼哼笑著,臉上紋路蔓延開來,是個慈祥老爺爺,小貓仔坐在父親面前倒像個聽話的乖孫子。 三隻小貓仔偶爾分散各處走動,倉庫後方是他們尋寶之處,只聽聞帆布袋窸窸窣窣聲響,卻不見貓影,原來是自己與自己玩著躲貓貓,將帆布袋往身上蓋,以為全世界都找不到牠,卻在我喵嗚一聲之後,探出頭來,像是在詢問發生何事,殊不知,如此身影敗露,躲貓貓算是功敗垂成。 貓仔們玩累了也知道哪兒是福地,心一寬,便放浪形骸,隨意躺臥在廚房後門口,那裡有個一小平方的磁磚,夏天赤腳踩在上面涼爽無比,貓仔們體溫高,自然得尋一個涼快之地,好整以暇,打個小盹。然而此處大人出入頻繁,幾次母親開門總是不小心碰撞到貓仔們,貓仔們竟不以為意,只是抬頭睡眼惺忪以對,哈欠連連,母親搖頭嘆息,伸腳繞過貓仔們。 貓仔們隨臥隨躺,更是無處不可玩耍,機車上的踏墊總是沾著些許貓毛,休旅車輪子更是牠們攀爬的聖地,既可磨爪子,登高練膽量,還能望遠觀測家中一切動靜,展現與生俱來的捕獸技能,地上偶然出現的蟑螂、小蟲,都是牠們的囊中之物,若能安臥於輪子上,守株待兔的模樣,也是一幅歲月幽靜好風景。 貓仔們整天找樂趣,母貓休養生息,公貓偶爾霸氣現身,行走從容大度,喵喵幾聲訓訓貓仔們,算是盡了本分,接著悠然離去不知所蹤。後來發現公貓在雞舍屋頂瞇眼曬太陽養精蓄銳,原來是等待晚上時分,看管家中雞舍,密切觀察老鼠出沒,果然,一大早公貓在母親面前咬來一隻老鼠,貓咪一家食指浩繁,為了報答我們的收養之恩,這算是行報恩之禮吧! 母親喚這些貓孫子們為「咪咪」,牠們集機靈、憨態、獨立與溫馴於一身,當我們這些孩子離鄉北上時,咪咪們便代替我們娛親盡孝,成為兩老心靈的守護者。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不說話的女孩

■邱寶福 這些年,筆者在教育現場帶過許多不同類型的特教生,「融合教育」讓這些特教生除了部分科目抽離原班,由特教老師個別上課之外,其餘時間則與普通生一起學習,期能提早適應社會生活,並拉近與正常人的差距。我帶過嚴重弱視,只能摸著走廊牆壁,蝸步前進的視障生;我帶過ADHD(過動兒),在某日早自修,因為我的一句訓斥,該生從座位起身,用嘴巴問候我母親,對我揮拳,在我的黑外套上留下幾個清晰的腳印;我帶過智障生,她是一個不管身體或心智,都長得比其他學生緩慢的小女孩,但她總是笑臉常開,在她的世界裡,永遠沒有煩惱,儘管她總是不經意的帶給我許多困擾,但她真的是一個善良的小女孩;去年我又接了一個特教生,她是一個不說話的女孩,不是不會說話,而是患了「選擇性緘默症」,難以啟齒。 所謂的「選擇性緘默症」,白話一點解釋,就是非常嚴重的內向,嚴重到會影響到學習、工作跟社交,如果有人跟你說,她害怕蛇,你一定不會覺得她很怪,因為這是大家都害怕的東西;那如果有人跟你說她害怕鳳梨呢?你一定會覺得她很怪,同樣的道理,外向、開朗、樂觀的人,或許會覺得內向、害羞的人很奇怪,而患有「選緘症」的孩子,要他們在公開場所開口,可能跟患有懼高症的人進行高空彈跳一樣的害怕跟痛苦。 該生轉學到本班之前,我就去圖書館借閱相關書籍啃讀,知道這樣的孩子轉學到陌生環境,焦慮感會倍增,所以我先對全班同學宣導選緘症的孩子,所面臨的困境,希望班上同學能有同理心,把她當成自己的親人一樣的疼惜與照顧,並安排一位小天使,默默的協助該生適應環境,對待特教生有一個基本原則,就是不要給予特別的關心,把她當成一般生自然的對待,所以我會像對待其他學生一樣,對待這位始終不說話的小女孩,但會避免製造讓她必須在眾人面前開口的尷尬情境,儘管她對我開不了口,但聯絡簿裡的遣詞用字,字裡行間,可以看出這位不說話的小女孩,心裡有好多話想說,只是她開不了口。 所以,我從來沒聽過他的笑聲,但聯絡簿裡小女孩寫下的狀聲詞「嘻嘻…哈哈…」,讓我也不經意的跟著笑了開來,偶爾小女孩會對我說出「謝謝」、「好」、「不會」….等簡短的對話,但更多時候,她是用點頭、搖頭跟表情在跟我溝通,上課的時候,她也不敢看黑板跟看我,只是低著頭,默默的在聽我講課,我知道她有在聽,因為有好幾次,我在課堂上講笑話,她的嘴角也跟著微微上揚,儘管她害怕被別人看到她的情緒反應跟表情,總是支頤托腮,隱藏的很好,但還是被眼尖的我發現。 不說話的孩子,更需要我們溫柔的呵護與對待,他們不是不說話,只是害怕說話,如果你不能理解,想想自己害怕的事情吧!這些不說話的孩子們,需要你的同理心。

Read More

〈中華副刊〉藍色斷想

■黃克全 106.真正的藝術家不挑選題材,題材不召而至,他和題材不期而遇,也往往互相碰撞得頭破血流。然而, 成功的作品就在這時候產生。 107.最重要的是尊重、慈愛、虔誠的心,而不在尊重、慈愛、虔誠什麼。 108.人總是拚命記憶,這是加法,接著再拚命拋忘,這是減法。人就在加法和減法的相抵中,一切歸零,展演出一齣悲劇,以及喜劇。 109.上古人說神話,中古人說宗教,近代人說科學。其實他們說的是同一件事。 110.當我們不再畏懼死亡,甚至歡喜地迎接死亡時,生命的缺口才真正填補起來。

Read More

〈中華副刊•主編精選〉〈青春異視界〉大掃除

文/陽羽 插圖/國泰 老姜醒了,窗外天色未亮一片幽暗,一來現下仍屬於冬季,日光本來就較晚升起;二來才凌晨四點多,連公雞都還未晨啼。 他已許久沒有一覺到天亮,每日早晨迎面而來的總是一片連魚肚白、濛濛亮都稱不上的深沉。 或許這是衰老的徵兆?但老姜更覺得從床爬起後,點亮燈面對的一屋子的空蕩,才更是加速老化的元兇。 「不過今天不同。」老姜心想。他今日有目標,兒子回來說要一同補上過年沒做的大掃除,把不需要的東西扔掉。 其實老姜不覺得家中有什麼需要扔掉的,但每次兒子回家,家中就會少一些東西,無論是被帶走或清掉,不過絕大多數情況都是後者。一個粉紅色垃圾袋裹進一大疊舊東西,丟進放著「少女的祈禱」的垃圾車,混雜在諸多家庭廢棄物中,看不清扔了什麼,恍若不那麼心痛,至少兒子不會心痛。 他拄著拐杖,另一手抓著垃圾袋,已在客廳轉了三圈,卻只是一再拿起又放下。幫兒子小時候做的木劍只剩劍鞘,該不該扔?全家出遊的老相簿受潮了,該不該扔?兒子昔日的獎牌、獎盃擱在櫃子裡生鏽,該不該扔? 老姜反覆詢問自己,隨後卻選擇把這些東西藏到衣櫃裡、椅子下,並同時關注樓上的動靜。他揣想著兒子從前是不是也是這樣,小心翼翼藏著彈珠、漫畫、電玩在某層抽屜、縫隙,深怕老姜發現後全數扔掉。 安排妥當後,老姜信心十足地拎著垃圾袋,拄著拐杖爬上二樓,走到兒子的房門前,如同兒子小時候整理完房間,藏好各種違禁品之後的自信。 「起床囉!」老姜對著門大喊,但喊出口之後才驟然想到現在才五點,兒子昨日深夜才返家。驀地靜默,他撫了撫門把,想起每次兒子回家總抱怨生活處處受干涉,從前老姜會說父母管子女是種關心,但現在他只慶幸門內沒有回應,兒子應該睡得深沉,沒被吵醒。小孩長大了,有回來就好。 「阿公怎麼了?」睡在另一個房間的看護被老姜吵醒,過來問著。然而老姜沒有回應看護,一如門內沒有回應老姜。 「沒代誌。走,吃早飯。」老姜吩咐看護。離去前順手將空的垃圾袋留在兒子房門前,意味著老姜不覺得家中有什麼需要扔掉,同時也同意如果兒子覺得有什麼是多餘的,老姜不會干涉他動手清除。 老姜心中明白,他傷感的從來不是可用的物品被拋棄,而是一次次丟棄的過程中,發覺兒子比起昨日又陌生了多少。 太陽升起了,看護熱好了清粥、青菜、燉肉,如同以往的每個早晨。看護習慣性的聊起了自己的家鄉,老姜一向對異國的風土民情很感興趣,在行動逐漸不方便之後更是如此。只是今天他異常寡言,努力扒著飯。吃飽很重要,才有體力;少生病、少在兒子不方便的時候叨擾他。 沉默的飯局如同面試前的等待時光,老姜吃光了電鍋裡的米飯,顯得自己胃口很好;他努力咳出氣管內的濃痰,以免稍後在兒子面前咳個不停;拐杖與藥盒擺在自己的身旁,讓兒子知道自己很注重健康、安全。飯很快就吃完了,老姜貌似從容地坐在飯桌旁,開始等待兒子起床。他心中已準備好了十種話題,不包含詢問婚姻、工作之類的惱人問題。他期盼這次和兒子的對話,每一次的對話都值得珍惜。

Read More

頭痛中風 才知腦動靜脈畸形

動脈畸形患者因腦內微血管發育不全,腦部動、靜脈交會處有不正常的畸形組織,使動脈直接注入靜脈。   (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記者蔡琇惠∕新北報導 61歲上班族喬女士無任何心血管或慢性疾病,日前偶有頭痛、疲憊等症狀,她以為是壓力所致,某日午睡後,左半邊肢體突然無力,被送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電腦斷層初步檢查,發現頭部右側表淺位置(頂葉)有出血情形。神經外科主任徐賢達評估喬女士屬非典型出血性中風,遂安排腦部血管攝影,確診為先天性顱內動靜脈畸形,並於高階複合式手術室執行腦動靜脈畸形(AVM)清除開顱手術。術後恢復良好,順利回歸職場與家庭。 徐賢達說明,腦動靜脈畸形是一種先天性疾病,較常發生在20至30歲年輕族群,男女比約101,好發率約占全部人口的0.1%,亦占總中風人口的1至2%。正常的腦動脈會先連接到微血管,再接到靜脈,但動脈畸形患者的腦內微血管發育不全,腦部動、靜脈交會處有不正常的畸形組織,使動脈直接注入靜脈,中間無微血管做橋梁,無法供應附近的腦組織氣體與養分,導致患者出現頭痛、頭暈、惡心,甚至癲癇等症狀。 另外,動脈血管壁較厚,能承受壓力較高的血流,靜脈則相反。因缺乏微血管做緩衝,靜脈必須直接承受動脈的高流速血流,易增加血管壁破裂出血風險,導致出血性中風,嚴重者會危及性命。 徐賢達以喬女士為例,其病灶為3公分且位在腦組織接近表面處,手術風險相對低。術中,醫師會先分離出灌注動脈,將其切除後再將動靜脈畸形病灶與周圍腦組織分離,最後分離出引流靜脈,予以截斷再取出整個動靜脈畸形。夾完當下,可直接在複合式手術室中進行腦部血管攝影,確認病灶已被完整夾除。若病灶大於3公分,且位於重要功能區,有較高的風險傷及神經造成癱瘓、語言困難或危及生命徵象等,因此手術困難度相對提高。 另外,有栓塞和立體定位放射兩種另類治療方式。前者是將金屬線圈或分離式囊球置入病灶區,讓病灶因缺血而萎縮;後者是利用強力的放射線,使畸形血管內皮細胞增生,經過約一年時間,達到血管萎縮、阻塞的效果。

Read More

億載國小漁光分校學童做母親節彩繪杯墊送媽媽

漁光分校學童彩繪杯墊要送給媽媽作為母親節禮物。 (記者施春瑛攝) 記者施春瑛/台南報導 南台科大陶藝社大學生在社團指導老師宋健誠的帶領下,再度前往億載國小漁光分校教小朋友捏陶,這次小朋友動手製作彩繪杯墊,他們很用心地在作品上畫圖、並寫上「母親節快樂」等字樣,要把作品送給媽媽當母親節禮物。 億載國小校長林志政表示,非常感謝南台科技大學陶藝社用心為小朋友帶來這麼豐富的課程,讓孩子們滿載而歸。分校主任張瑾玥也表示,藉由陶瓷的創造力與文化性質,提升孩子們的想像力,動動腦袋自己的雙手來創作出屬於自己對家人的愛的藝術作品,也讓校園生活多點光彩。 此次活動由南台科大陶藝社指導老師宋健誠老師帶領社員,以美學的角度,透過陶藝製成手捏、泥條、陶版、拉坯的活動展現學習的成果。課程中的盆栽花器、 陶板、手拉坯、彩繪、不僅僅讓師生能夠了解陶土的由來與應用,因經過燒製的變化與特性,還能藉此加深小朋友對安平的當地文化了解。 一年級劉智恩、劉智袁雙胞胎兄弟說,平常很頑皮惹媽媽生氣,他們要在杯墊上畫漂亮的花送給媽媽,祝福媽媽永遠年輕美麗。      

Read More

達人出馬 損壞泵浦出水

大仁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閻文正(右)幫忙北華里修好汲水泵浦,令北華里長王黃春子十分感動。(記者陳俊文攝) 記者陳俊文∕台南報導 北區損壞的汲水泵浦有救了!區長李皇興找到會修理泵浦達人閻文正,請他逐一幫忙將已經損壞的兩支公有汲水器加以修復,其中鴨母寮文化亭旁的汲水泵浦已經修復且可以出水,居民樂透,里長稱謝。 承平日子,必需手動汲水的泵浦乏人問津,但在乾旱缺水期,變得舉足輕重,成為附近居民的活水泉源。北區三十三個里仍保留的傳統汲水泵浦有十三支,其中有三支是公有,再根據里幹事查訪,北華里鴨母寮文化亭旁那一支手把已損壞無法出水;振興里人文童話公園內的汲水泵浦也無法出水,僅大興里北門路與和緯路綠地內一支汲水泵浦可以出水,區長李皇興表示,就先從這兩支「休汲」的公有泵浦著手修復。 適巧大仁里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閻文正過去有修復大興里公有汲水泵浦的經驗,所以請他出馬去北華里「診治」生病的公有泵浦,熱心的閻文正診視後表示,這支水泵浦遭人為破壞,但還好只傷到「手臂」沒有傷及內臟,仍得整座拆回去,一一拆除零件,再請人家連接後再行組合,為了讓它能夠使用久一點,他還好心幫忙上了厚厚的一層油漆,修的美美的,再載回去鴨母寮舊址加以組合,北華里長王黃華子感謝閻理事長的義行,幫附近居民解決一個頭痛的問題,尤其在缺水期,這支泵浦能出水顯得特別重要。 閻文正理事長指出,大興里那一支泵浦過去損壞也是人為破壞,其實汲水泵浦構造非常簡單,只要內部零件不要受損,問題就不大。但仍囑咐居民要小心伺候,不用時最好將手把垂直放置,橫放很容易被「手腳癢」的人弄壞。 李皇興區長指出,區內有閻文正這種人才實在非常難得,所以將請他出馬針對區內無法出水的泵浦做一次總體檢,壞了就修理,費用將由區公所負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