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佳伶∕台南報導
現代人生活緊張忙碌,用餐時間不固定,吃東西狼吞虎嚥,腸胃易勞損發炎,因胃黏膜反覆發炎造成慢性胃炎。所謂胃炎,是指胃黏膜組織因各種原因發生發炎,已知與幽門螺桿菌感染及慢性胃炎有密切關係;其他如酗酒、吸菸、自身免疫、藥物及飲食等也可引起慢性胃炎,若不留意發生細胞變異,反而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
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醫師簡珮珊表示,慢性胃炎多數表現為上胃腸道的消化不良症狀,上腹部飽脹、無規律的隱痛、噯氣、胃灼熱感、食欲減退、進食後上腹部不適加重等,少數患者可能伴隨乏力及體重減輕等全身症狀。若伴有胃黏膜糜爛時,糞便潛血可呈陽性,嘔血和解黑便現象則較為少見。
中醫在臨床上會根據病人的實際情況給予辨證論治,針對慢性胃炎歸納出5大證型:
「食滯傷胃型」,常見腹脹,惡心嘔吐,反酸,便秘伴有腐敗異臭,宜健脾和中、消食開胃;藥用白朮、茯苓、神麴、雞內金、麥芽、炒萊菔子等。
「脾胃虛寒型」,此類型症狀常見食欲不振,嘔吐酸水,上腹隱隱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則輕,餓時疼痛加劇,進食稍減,大便稀溏,神疲乏力。宜補中益氣,健脾溫胃;藥用炙黃耆、黨參、白朮、茯苓、山藥、扁豆。
「胃陰虧虛型」,患者通常胃脘灼熱疼痛,嘈雜不適,雖饑而納差,口乾渴,大便艱澀。藥用沙參、玉竹、白芍、麥冬、天花粉。
「肝郁犯胃型」,患者胃脘隱痛,兩脅肋脹痛,噯氣頻頻,時有泛酸,食欲減退。藥用柴胡、白芍、香附、枳殼、佛手、蘇梗。
「濕困脾胃型」,患者胃脘悶脹,食不多即感脹,口淡無味,渴而少飲水,腸鳴轆轆,大便稀溏,身重乏力,困倦懶動。藥用薏苡仁、蒼朮、茯苓、雞內金、藿香、佩蘭、白蔻仁、厚朴、菖蒲、半夏、陳皮、乾薑。
她表示,患有慢性胃炎的人秋冬季飲食應以溫、軟、淡、素、鮮為宜,要少吃油炸、醃漬、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油炸食物不易消化,會加重消化道負擔,多吃會引起消化不良,還會使血脂增高;醃漬食物中含有較多的鹽分及某些可致癌物,不宜多食;生冷和刺激性強的食物對消化道黏膜具有較強的刺激作用,容易引起腹瀉或消化道炎症。
其次是規律飲食,每日三餐定時定量,不管肚子餓不餓,都應主動進食,避免過饑或過飽。飲食的溫度應以不燙、不涼為度,細嚼慢嚥,咀嚼次數愈多,隨之分泌的唾液也愈多,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還要避免刺激因子,如食用酒類、辣椒、胡椒等辛辣食物與吸菸,吸菸會使胃部血管收縮,影響胃壁細胞的血液供應,使胃黏膜抵抗力降低誘發胃病。
簡珮珊提醒,患有慢性胃炎的人在生活起居上,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尤其是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適時增添衣服,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而服藥時應注意服用方法,最好飯後服用,以防刺激胃黏膜而導致病情惡化。
另外要保持平心靜養。有專家認為,胃病、十二指腸潰瘍等病症的發生與發展,與人的情緒、心態有密切的關聯,保持精神愉快和情緒穩定,避免緊張、焦慮、惱怒等情緒的刺激;要加強適度的運動鍛煉,提高機體抗病能力,減少疾病復發,才能促進身心健康。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