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務公司榮獲中央政府推動建立員工學習制度獎勵優等獎

港務公司榮獲「中央政府推動建立員工學習制度獎勵」優等獎,並由盧展猷行政副總經理(右)代表受獎。(港務公司提供) 記者陳瓊如/台北報導 臺灣港務公司有鑑於「員工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石,人才永續是支持企業運作的根本」,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與多元的學習管道,強化全方位的職能培養與訓練,讓員工共同成長與發展,打造永續幸福企業,更因此榮獲教育部「中央政府推動建立員工學習制度獎勵」優等獎,教育部部長潘文忠在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1樓大廳公開頒獎,由行政副總經理盧展猷代表受獎。 港務公司重視永續人才培育,依職務、業務與職涯發展需要建構「TIPC 港務學習地圖」,主要由核心、專業、管理職能等面向,為員工建立系統化與階層化的訓練發展藍圖,提供職務所需的培訓,並持續提升員工職能,建置合理的績效評核與人才發展制度,於每年提供職務晉升與薪資晉級的機會與管道。在未來主管的培育與發展上,辦理人才養成班與人才進階班,進行領導職能的培訓課程,並建立儲備主管人才庫,完成未來各階層主管接班佈局。 為了提升主管群專業能力,港務公司辦理主管共識營、趨勢新知之展望講座、以及六星主管訓練,有效精進主管群之領導管理能力,同時增強組織凝聚力與向心力,進而塑造積極創新之企業氛圍。 除了公司自辦訓練外,為與時俱進提升員工專業知識,每年均遴派員工至國內訓練機構參加各項訓練及取得專業證照;公司也提供進修補助以鼓勵員工利用公餘時間在職進修,員工得依需求,申請最高2萬元之補助,或每周最高8小時之部分公時進修,藉以提升人才素質。 為豐富多元學習管道及提供員工更多公餘自我精進資源,港務公司特別建置 ALOHA 線上學習平台將內部課程數位化供員工線上學習,課程以趨勢新知、職能課程、常年訓練、EAP員工協助及性別平等、外語學習及工作大師為主軸。此外,港務公司自去(111)年7月亦購買 HAHOW及YOTTA兩大學習領導品牌之帳號供員工使用。另外,港務公司亦購置多種線上學習資源提供員工自由閱覽,包含「天下雜誌群知識庫」、「Hami 書城月讀包」、「經理人管理知識庫」及「商周電子雜誌」等4款線上學習平台。 透過推動上開員工學習制度,港務公司希望打造學習型組織,營造一個員工與公司共同學習成長的環境,落實「員工是企業永續經營的基石,人才永續是支持企業運作的根本」。

Read More

日本海事協會核發古野電氣靠泊輔助系統創新認可

記者李錫銘/台北報導 日本海事協會(ClassNK)核發古野電氣(FURUNO)所開發的靠泊輔助系統(Berthing Aid System)創新認可。 日本海事協會表示,為推動創新技術的傳播與發展,該協會長期以來持續針對產品與解決方案來提供創新認可服務,透過第三方認證機構的身份,協助推廣富含創新功能的設備與軟體。 該協會指出,以往離靠岸時,只能由船員以目測方式測量,再以口頭互相傳遞訊息來作業,此款靠泊輔助系統則是利用光學雷達(LiDAR)來計算碼頭與船體間的距離與角度,並顯示出疊加影像以提升對於狀況的認知,讓碼頭與船體間的位置關係視覺化,可望提升離靠岸時的安全性。該協會驗證下列功能後,即核發創新認可證書給古野電氣:1.與碼頭的相對距離與角度測量及顯示功能;2.可能有碰撞碼頭的危險時,顯示出接觸時的預測速度與角度;3.以俯視圖的方式顯示出船體相對於碼頭位置的移動情形。 該協會將持續進一步推廣船舶、產品與解決方案及供應商的創新認可服務,並致力於支援各類創新技術與倡議。所稱光學雷達(LiDAR)是一種利用雷射光來執行作業的感測器,特別之處在於光通量密度比無線電波更高,因此可以利用短波長雷射來偵測目標物的距離、位置與形狀。日本海事協會創新認可服務懶人包:https://youtu.be/5dCinEYgeos

Read More

〈中華副刊〉簡政珍詩學隨想/追趕語言與操控語言

文/簡政珍 圖/徐兆慧 常聽人說:「這個人的思想很好,只是語言不夠好。」這句話的立論千瘡百孔,因為思想的精準必定涵蓋語言的精準。 許多令人激動的場面中,詩人很想寫卻寫不出來。為什麼?因為語言不能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詩人不僅無法操控語言,甚至還要去追趕語言。 有時,處於震撼感動的瞬間,詩人突然感覺語言在前面跑,他在後面追;在追趕中,也許語言回過頭看他一眼,給他一個眼神,然後文字就出來了。 詩是詩人的意識和語言交融的產物。

Read More

日夜溫差大 預防呼吸道感染 降階戴罩不揉鼻

今年8月至9月民眾呼吸道感染人數呈增加趨勢,醫師黃高彬建議,民眾平時除採密閉及人多空間配戴口罩措施外,也應避免以手碰觸鼻子,降低感染可能性。(記者陳金龍攝) 記者陳金龍∕台中報導 由於天氣逐漸轉涼,溫度變化,讓感冒人數上升。中國醫藥大學兒童感染科主任黃高彬表示,因口罩令鬆綁,讓呼吸道感染疫情暴增,以呼吸道融合病毒為例,今年8-9月的案例數量,為6-7月的19倍,因此建議民眾養成戴口罩習慣,應避免以手碰觸鼻子,降低感染可能性。 黃高彬指出,今年4月中後口罩解禁,雖5-6月時多數民眾仍自發配戴口罩,但7-8月後戴口罩的人數下降,造成「盛行期往後延」,過往季節性感染高峰從冬季移至夏及秋季。 他說,例如,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感染增加,也與盛行期延後有關,光是今年8-9月確診的案例數,就是6-7月的10倍左右,明顯增加。 至於流感病毒,黃高彬表示,流感普遍以A型為主,B型較為少見,但每年流行的病毒株還是有差異。如今年H1N1感染者較少,主要流行H3N2,若民眾沒有抗體或施打疫苗,又未適時配戴口罩預防飛沫傳染,就有可能感染。 黃高彬呼籲,民眾應採「降階式口罩戴法」,在密閉空間或人潮較多處自主戴上口罩,於戶外空氣流通或運動時再將口罩拿掉,避免病毒傳播。除了戴口罩外,也應勤洗手,因一不注意就手就往臉上摸,只要揉鼻子,就容易中標,因眼睛及口腔分別有淚液及唾液,但鼻子卻無特別保護。

Read More

車禍昏迷逾月 醒後喊煮父親節大餐

彰化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張昕煥說明病患的病情及治療的過程。(彰化醫院提供) 記者吳東興∕彰化報導 25歲洪小姐今年8月6日從工作地點台北回到彰化溪湖老家,想要煮菜替爸爸過父親節,媽媽騎車載她到超市買菜途中發生車禍,媽媽骨盆及腿部多處粉碎性骨折,她腦部重創,經手術取出血塊仍生命垂危,在加護病房昏迷1個月才醒過來,展開復健。她樂觀地說,要趕快出院,完成遲到的父親節大餐。 衛福部彰化醫院神經外科醫師張昕煥表示,洪小姐雖然有戴安全帽,但腦部受到猛烈撞擊,嚴重大片硬腦膜下腔出血,經緊急手術取出血塊及放置監測器,在加護病房輔以低溫療法,減少自由基二度傷害腦細胞,兩週後在顱內壓監測器下由骨科醫師完成大腿骨骨折固定手術,術後配合中醫師針灸及復健治療,1個月後終於睜眼逐漸有意識,在完成顱骨成型手術後脫離維生管路後轉至普通病房。 張昕煥說,洪小姐傷到左腦語言區,腦幹也受到壓迫,造成語言功能受損及四肢無力,神經外科、中醫科、復健科及高壓氧中心全力整合治療,她從甦醒之初要搭配紙筆溝通,現在已能完整言語表達語意,肢體部分也逐漸恢復。 中醫科主任馮天祥說,病患從加護病房就開始針灸,主要是開竅醒腦,進行穴位和反射區的刺激,幫助腦部功能恢復。語言治療師也是每天到病房進行語言復健,從說故事當中刺激說話及邏輯。 在復健治療室,職能治療師指導她一再反覆做出夾東西及綁蝴蝶結等動作,原本夾東西放不進目標的左手已經大大提高完成率。多處骨折手術、也還在復健中的媽媽坐著輪椅到場鼓勵她復健,爸爸和哥哥、姊姊也為她加油。

Read More

邊境檢驗 日葡萄連2週農藥不合格

記者傅希堯∕台北報導 食藥署17日公布邊境檢驗不合格名單,日本鮮葡萄又被驗出農藥殘留含量不合格,已連續2週登上不合格名單,另外,查獲1批巴基斯坦冷凍三點蟹重金屬鎘超標,共2312公斤退運或銷毀,並未流入市面。 食藥署表示,本週邊境檢驗發現不合格者有12項,其中農藥殘留含量不合格者有日本出口鮮葡萄、越南出口荷蘭豆莢、印尼出口綠豆、美國出口荷蘭醬、印度出口綠茶及法國出口乾燥菇(牛肝菌菇/黑喇叭菇/黃蘑菇)等,漂白劑含量不符規定者有印尼出口花生風味醬(辣椒口味)、印尼出口調味塊(辣椒口味),重金屬含量不符標準者有大陸出口百合、越南出口冷凍丁香魚、巴基斯坦出口冷凍三點蟹。

Read More

11月嬰染流感亡 今年最小案例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目前處流感流行期,疾管署17日表示,上週新增8例流感重症死亡個案,其中一名南部11個月大男嬰,因染流感併發心肌炎和肺炎,發病僅3天就宣告不治,是本流感季年紀最小死亡個案。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目前處流感流行期,上週門急診類流感就診人次為90,386人次,較前一週下降,可能受連續假期部分門診休診影響,須持續觀察後續疫情變化;近4週合約實驗室分離情形以流感病毒為多,以A型H1N1及H3N2共同流行,同時呼吸道融合病毒檢出陽性數仍多,顯示社區呼吸道病毒活動度增加。 疾管署說明,上週新增40例流感併發重症,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9月25日至10月12日,均未接種流感疫苗,其中35例具慢性病史;另新增8例死亡,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8月22日至10月8日,均具慢性病史,其中7例未接種流感疫苗。 防疫醫師林詠青表示,在新增死亡個案中,有一名南部11個月大的男嬰,本身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在10月初曾發燒5天,退燒後有出疹情況,醫師研判為感染玫瑰疹,後來退燒後又再持續發燒2天,且有活動力下降、食慾不振狀況,再送急診已有發高燒、呼吸喘、發紺、血壓偏低情況,加上流感快篩陽性且有休克情況,已有心肌炎和肺炎,收治新生兒加護病房,但因病況惡化,當天就因心因性休克宣告不治,是本流感季年紀最小的死亡個案。 林詠青提醒,小朋友感染流感併發心肌炎、腦炎的風險會較成人高,呼籲父母盡快帶6個月以上小朋友去接種疫苗,如果還不能接種,照顧者就要接種疫苗來保護小小孩。 目前公費流感疫苗開打,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已接種逾200萬劑,接種情況與去年差不多,各廠牌使用率大約是鋪貨量的5成。

Read More

罕見維京手 掌腱膜孿縮難握拳

林高田醫師將治療板機指的針挑手術應用在掌腱膜攣縮症,治療效果很好。(記者王正平翻攝) 記者王正平∕高雄報導 59歲郭先生,小指、無名指彎曲攣縮長達3年,左右手掌無法平放桌面、無法合掌,就醫檢查罹患又稱「維京手」的掌腱膜攣縮症;專精骨科、手外科的醫師林高田表示,此病盛行於北歐族群,亞洲人罕見,但台灣台南安平卻有不少這樣的病人,當地俗稱「荷蘭病」,而據英牛津大學6月研究也發現「維京手」與已滅絕4萬多年的人類近親尼安德塔人的基因有關。 中正脊椎骨科醫院林高田教授表示,手掌腱膜攣縮症的發病年齡超過50歲,其病程進展很慢,患者3年前剛發病時手掌無法平放在桌上,以無名指為中心,慢慢衍生到小指、中指也伸不直,就醫時他左、右手的小指、無名指、中指筋膜已纖維化、攣縮。 10月初,患者左手掌接受經皮針挑手術,2週後換右手針挑手術,醫師利用針將攣縮筋膜逐一切開,術後小指、無名指、中指彎曲攣縮獲得改善,並恢復手指的正常伸展。 林高田說,掌腱膜攣縮症以北歐人罹病率較高,因此又稱為「維京手」,雖然亞洲人較少見,但台灣比較特別是在台南安平區常見這樣病人,當地俗稱「荷蘭病」,這可能與荷蘭人的後裔有關。 郭姓患者左右手掌無法平放桌面、合掌,就醫檢查罹患又稱「維京手」的掌腱膜攣縮症。(記者王正平翻攝) 林高田說,掌腱膜攣縮症的病因過去以為與酗酒、糖尿病或服用癲癇藥物有關,但可能仍與基因相關,今年6月英國牛津大學最新研究發現與掌腱膜攣縮症的150多種相關基因中有3個基因是遺傳至尼安德塔人基因,尼安德塔人早在4萬2千年前已從地球絕跡,其基因竟與掌腱膜攣縮症有關,這是很有趣的發現。 傳統治療方法是手術切開皮膚,再將攣縮的筋膜切斷,10多年前他將切除的筋膜送病理檢查,發現沒有特別病變,與一般人纖維化筋膜沒差別,因此將治療板機指的針挑手術應用在掌腱膜攣縮症,多年後在國外醫療文獻也發現相同的治療方式,真是「英雄所見略同」。 林高田醫師將小指、無名指、中指皮下攣縮的筋膜逐一切開,治療效果很好。(記者王正平翻攝) 林高田說,除了傳統手術外,另外在攣縮筋膜注入類固醇或酶製劑,但效果不盡理想,至於利用針挑手術治療腱膜攣縮症,需把皮下一排10幾個攣縮的筋膜逐一切開,臨床治療效果很好,病人術後2、3天就可以碰水、洗手、洗澡。

Read More

單週低於2千例 登革熱增第3例母子垂直感染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說明上週疫情。(記者戴淑芳攝) 記者戴淑芳∕台北報導 本土登革熱疫情上週已脫離連續5週單週增逾2千例,但疾管署17日表示,目前仍處於流行期,傳播風險仍高,並出現今年第2例、國內第3例母子垂直感染,個案為1名北部男嬰。 疾管署疫情中心主任郭宏偉表示,上週新增1521例登革熱本土病例,個案居住地仍以台南市(1283例)、高雄市(119例)居多,病例數已脫離連續5週單週新增2千例,但仍處在流行期,傳播風險仍高。 防疫醫師林詠青也公布上週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母子垂直感染個案,個案是北部一名男嬰,於今年10月11日出生,母親在產前2天發病,產後2天確診感染,而該新生兒10月15日出現發燒症狀,當日就醫採檢後確診,經判斷為母子垂直感染,目前住院治療中。 林詠青提醒,保護孕婦及新生兒最有效的方法便是清除家戶內外孳生源並落實防蚊措施;家有新生兒者,建議可以穿著淺色長袖衣褲、裝紗門紗窗、使用蚊帳等進行防蚊。 據疾管署統計,國內上週新增本土重症病例9例及死亡病例7例。死亡病例介於40多歲至80多歲,為6名男性、1名女性,其中6例具潛在病史,於發病後2至58日內因病情惡化不幸過世。

Read More

〈耳鳴暈眩保健〉防疫隔離喉嚨痛 竟是內翼肌炎症候群

醫師陳建志為病患診療喉嚨痛,手指處深處為內翼肌。(醫師陳建志提供) 一名60歲婦人最近因家人確診COVID-19,自己雖無症狀,也跟著一起隔離在家。終日無事,只能看電視,聊是非,一邊吃零食,特愛豆干、肉乾、魷魚絲及瓜子,等到隔離期滿,準備上班前,快篩陰性,喉嚨卻隱隱作痛。到了中午,幾乎痛到無法進餐,下午連喝水都有困難。就醫時,未發燒且喉嚨根本沒有發炎,戴手套去按壓所有口咽部及頸部肌肉,確認是兩側內翼肌疼痛。 根據解剖構造,顳顎關節週圍,負責咀嚼及咬合的肌肉共有四組,均為三叉神經所支配,外翼肌負責張口,顳肌及咬肌負責閉口,均為淺層咀嚼肌;內翼肌負責下頷左右移動,用於磨碎食物,屬於深層咀嚼肌。如果過度或大力咀嚼,兩側內翼肌過勞,乳酸堆積,就會產生疼痛,儼然「防疫隔離症候群」。 接著,感覺訊息經由三叉神經下頜支傳進腦幹,向上傳進大腦感覺皮質,讓同為該條神經所支配的舌根扁桃區域也跟著感到疼痛,讓患者誤以為是喉嚨痛,其實是牽連痛。若牽連到舌頭、口腔或下頜,患者會誤以為是舌痛、口腔痛或下巴痛。 雖然無法避免正常進餐時的咀嚼,治療此病,仍以避免過度咀嚼為主,讓肌肉得到充分休息,可以自行進行「張口肌肉放鬆訓練」,用食指頂住下排牙齒,大拇指頂住上排牙齒,兩指交錯叉開,用力把上下頜推開又放鬆,反覆幾次,減輕肌肉痙攣。 這次疫情持續了數年,改變大家原來的生活、工作及衛生習慣,維持社交距離,戴口罩,勤洗手,勤消毒,避免共食或肢體接觸,增加線上會議,減少實體會議,以往常見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明顯減少許多,若突然喉嚨痛,即便沒有發燒,最好能進行快篩,確認是否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當然,也有人孤單在家,暴飲暴食,為維持體重,頻頻催吐,胃酸逆流灼傷咽喉,也會出現喉嚨痛。 (作者∕元景耳鼻喉科神經科診所醫師陳建志)

Read More